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宵是宋人的最盛大、隆重、热闹的狂欢节,情人节


回到宋代,现代人会嗅到一丝熟悉的气息。那里有琳琅满目的美食,有从不宵禁的城市,有层出不穷的娱乐,有丰富精致的物质文化和艺术追求……今天且看看宋代人如何过元宵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夜鱼龙舞

  对于生活在宋朝的人们来说,最盛大、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并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说起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必想到花灯。元宵放灯的习俗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放灯时间为三天(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赵宋立国后,宋太祖于乾德五年正月下诏将元宵放灯时间延长至五天。南宋淳祐年间,又增为六夜,正月十三日就开始放灯。

  而元宵放花灯的节日气氛,老早就开始酝酿了。才过了冬至,在汴京宣德门前的御街上,开封府早已用竹木搭好了用于放灯的棚楼,饰以鲜花、彩旗、锦帛,挂着布画,“皆画神仙故事,或坊市卖药卖卦之人”,这种棚楼叫作“山棚”。从岁前开始,汴京御街两廊每天都有各色艺人表演各种娱乐节目:魔术、杂技、说唱、歌舞、杂剧、蹴鞠、猴戏、猜灯谜,“奇巧百端,日新耳目”。

  到了放灯之期,山棚万灯齐亮,“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上面站着身姿曼妙的歌妓美女,衣裙飘飘,迎风招展,宛若神仙。

  山棚还设置有人工瀑布——用辘轳将水绞上山棚顶端,装在一个巨大的木柜中,然后定时将木柜的出水口打开,让水流冲下,形成壮观的瀑布,灯光映照之下,甚是好看。宣德门楼的两个朵楼,“各挂灯球一枚,约方圆丈余,内燃椽烛”。“诸坊巷、马行、诸香药铺席、茶坊酒肆,灯烛各出新奇”……灯品之多,让人目不暇接。

  宫廷的花灯无疑最为豪华,某年宫禁制作的“琉璃灯山”,高五丈,上面有各式人物,由机关控制,活动自如。至深夜,则“乐声四起”,“放烟火(即烟花)百余架”。

  民间也是“家家灯火,处处管弦”,“灯品至多”,“精妙绝伦”。

  宋朝人的元宵夜,恰如辛弃疾《元夕》词所形容:“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朝元夕,“华灯宝炬,月色花光”。比月色更迷人的是人间的灯火;比华灯更动人的是观灯的美人。

  如果我们以为宋朝的女子“躲在深闺无人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则是想错了。平日里,汴京的“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茶坊)”,元宵更是女性夜游的狂欢节,放灯期间,每当华灯初上,宋朝女子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门赏花灯。夜市之上,“都民仕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观灯的女孩子,尽兴游赏,甚至彻夜不归:“每出,必穷日尽夜漏,乃始还家。往往不及小憩……”早晨归家后,虽然疲惫不堪,却舍不得小憩片刻,整理一下残妆,又与朋友游玩去了。

  元宵之夜逛街看灯的女子之多,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来,那就是灯收人散之后,汴京、临安的市民都有持灯照路拾宝的习俗,往往能拾得观灯妇人们遗落的贵重首饰。《武林旧事》记载:“至夜阑,则有持小灯照路拾遗者,谓之‘扫街’……”

  多情少女、风流少年明着看灯,眼角却偷偷看人,宋词说,“这一双情眼,怎生禁得许多胡觑”?男女四目相对,难免擦出一些醉人的火花,恰如明朝的文人所描述:“宋时极作兴是个元宵,大张灯火……然因是倾城仕女通宵出游,没些禁忌,其间就有私期密约,弄出许多话柄来。”


  所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如此良辰美景,岂可辜负?于是在宋朝的元宵夜,“见许多才子艳质,携手并肩低语。东来西往谁家女?买玉梅争戴,缓步香风度”。“公子王孙,五陵年少,更以纱笼喝道,将带佳人美女,遍地游赏。人都道玉漏频催,金鸡屡唱,兴犹未已”。“那游赏之际。肩儿厮挨,手儿厮把,少也是有五千来对儿”,谈情说爱的情人们是那么肆无忌惮,手挽手、肩并肩。汴京城里甚至设有专供少年男女谈恋爱的地点,“别有深坊小巷,绣额珠帘,巧制新妆,竞夸华丽,春情荡扬,酒兴融怡,雅会幽欢,寸阴可惜,景色浩闹,不觉更阑”


  许多人都以为宋代“礼教吃人”,“男女授受不亲”,却不知宋朝的少年男女也有自由恋爱。不少话本、小说、戏文讲述的爱情故事都不约而同地以汴京或临安的元宵节为时空背景,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因为宋朝人的上元佳节,确实是一个很容易产生爱情的浪漫节日

过完初十就进入了灯节期间,人们此时再见面,便是“拜灯节”了。正月十三这天夜里,家家户户在厨房里悬起灯光,用香烛茶果奉祀灶神和祖先遗像,称为“试灯”。直到正月十八夜里“落灯”,这段时间便是灯节。而灯节期间,以正月十五上元夜元宵灯会为兆民狂欢的高潮。
江南的元宵灯会,应该以南宋临安灯会最具代表性。北宋汴京因其成熟的都市商业文明,使元宵灯会于此发展到极盛。《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城内上元之夜,宣德楼上下彩旗翻飞,楼前灯棚高耸,百姓用干草扎成长龙,上覆青色布料和万盏灯烛。夜间,皇帝亲临宣德楼赏灯。楼下兆民欢腾,兴高采烈,仰望这灯火,真如五彩金龙降临,辉耀盛世。

宋室南渡以后,这一风俗也被从开封带到了杭州。根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的记载,元宵节时,杭州城会由官方给百姓、艺人、生意人分发钱、酒,让他们欢庆佳节,以示普天同庆之意。这一天,杭州城内汇聚舞队数百支,傀儡戏数十家,加上富贵人家的私人乐队,可谓“家家灯火,处处管弦”、“拦街嬉耍,竟夕不眠”。杭城内也有好客的大户人家在这一天打开家门,与民同乐。如“清河坊蒋检阅家,奇茶异汤,随索随应,点月色大泡灯,光辉满屋,过者莫不驻足而观”;“内侍蒋苑使家,虽曰小小宅院,然装点亭台,悬挂玉栅,异巧华灯,珠帘低下,笙歌并作,游人玩赏,不忍舍去。”城内营房府库亦应节点灯,“诸营班院于法不得与夜游,各以竹竿出灯球于半空,远睹若飞星”,“诸酒库亦点灯球,喧天鼓吹”。游人如鱼得水,游赏遍地,好不热闹。而北宋汴京的万灯长龙,自然也飞到了南宋临安。杭州的龙灯没有汴京那么长,大概和我们今天看到的舞龙类似,用竹篾扎成,外面包裹白布,布上再用蓝笔画出龙鳞。竹篾中间安置灯烛,点亮后由人举着游玩。讲究一点的,还会先把这龙灯请到龙神庙开光。
虽然元宵灯会以杭州最热闹,但花灯的制作却以苏州最为出名。南宋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是苏州人,他曾作诗《吴灯两品最高》,说“镂冰影里百千光,剪彩球中一万窗。不是齐人夸管晏,吴中风物竟难双。”又作《灯市行》说:“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两品争新最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这两种名贵的花灯分别叫做“琉璃球”和“万眼罗”,通常于腊月中便开始制作销售,因其售价昂贵,老百姓甚至要凭手气赌一把才有可能赢下一盏。姜夔的诗也印证了这种说法,“好灯须买不论钱,别有琉璃价百千。都下贵人多预赏,买时长在一阳前。”诗中说琉璃球虽然昂贵,但杭州富户们亦早早下了订金,于冬至之前通常就采购停当了。
除了琉璃球和万眼罗之外,据明代“海内文章第一”的吴县人王鏊记载,苏灯还有形状如荷花、栀子花、葡萄、鹿、犬、马、兔子、蛤蟆、八卦等等的,又有“掷空小球灯”和“滚地大球灯”两种用来玩而非赏。最有趣的是“走马灯”,灯上悬挂剪纸骑马人物,人上作风轮一只,下连铁线,以火上热气驱动,快时“旋转如飞”。姜夔描写走马灯说:“纷纷铁马小回旋,幻出曹公大战年。若使英雄知此事,不教儿女戏灯前。”

除了苏灯之外,浙江地区制作花灯亦是一流。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新安花灯有无骨灯,烧成之后内无间架,“混然琉璃球也”,人称“奇巧”。此外,有珠子灯,用五色彩珠制成网格,点亮灯烛,光彩缤纷炫目;羊皮灯,表面用五彩描绘人物,里面点上烛光,外面看起来就像皮影戏一样;剪纸灯,灯上贴有精妙的剪纸;绢灯,上面书写藏头诗,以调笑为宜。
除了赏灯,元宵灯会还有各式杂艺、买卖。前面提到的数百支舞队,多来自杭州周边的农村地区,舞队人物扮演成和尚、公子、货郎、渔妇等模样,到城市里跳起秧歌,博观众一乐。还有的舞队戴上彩绘假头,扮成山神、童子,游走街巷,人们笑称之为“大头和尚”。舞队以外,又有傀儡戏班。这些傀儡在那天也被盛装打扮,头戴花朵、珠翠,风引水袖,远远望去宛如真人。吴锡麒作诗:“小队东风里,明灯彩欲流。纱笼乔斋眷,红粉鬼胡由。”乔斋眷便是引用了南宋杭州元宵灯会上的傀儡戏班之名。
连傀儡都打扮一番,那真人更是不在话下。这天夜里,杭州城的妇人们配上奇巧装饰,名目如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蝉袖、项帕等,身着素色长衣,月光照映,宛若天仙。而文章之士则流连歌舞,赏灯挥翰,欢饮终夜。小孩子们手拎花灯,对于货郎担上的零食更是垂涎三尺。
元宵节间,小孩子们的吃食有乳糖圆子、科斗粉、水晶脍、韭饼、枣儿糕、澄沙团子、滴酥鲍螺、玉消膏、琥珀饧、轻饧、蜜煎、蜜果、糖瓜蒌、煎七宝姜豉、十般糖等等。名目虽然繁多,但也不出糖果糕饼之类。元宵节这天,江南地区真正的节令美食是灯圆。汤圆是从元旦那天就开始吃的,与之相比,灯圆的特点在于里面没有馅,且个头略小。百姓认为上元是天官赐福之日,须持斋,故吃无馅的灯圆。
宋时,都市里须等到正月十四才搭起灯棚,挂上花灯。发展到明清时期,自正月十三便开始张灯结彩了,至元宵节更是热闹非凡。晚明杭州文人邵经邦写正月《十三夜灯》:“雨暗重城暮,灯仍故日红。”尚未见特别热闹。到了《十五夜灯》便是灯光燎天,一片盛世太平景象,正是“星辰通北极,烟火隔长安”。至正月十七,人们游兴渐弛,于是《十七夜灯》便“天上清光减,人间乐事残”了。
到正月十八落灯,灯节就算过完了。而新年还在延续,有些大户人家还在不断地来往请吃春酒。无论男女,成年人新春应酬并不轻松,而娱乐活动除了元宵灯会的狂欢以外,基本上就是各式花样的赌博了。古往今来,只有孩子们能够尽情玩乐。 

各式花灯之外,孩子们玩得最多的当数爆竹。爆竹中常见的有单响、双响、遍地锦、霸王鞭、一本万利、春雷等,主要以其响爆次数的多少来命名,相当于今天的单响炮、千响鞭炮、万响鞭炮等等。今日常见的花炮,在明清时期也已现雏形。当时人以“焰硝铁屑”混入火药放在筒中,点燃后光焰缤纷,人们想象其如梅兰蕙菊、水仙木樨,称为“爆花”。还有类似今天彩珠筒的,斜刺里向空中发射个个光焰,当时只能发三发,时人称之为“连升三级”。也有类似今天冲天炮的,当时用竹丝绑在药丸上,点燃后也是斜刺里冲上天空,时人称为“窜天鼠”。还有一样叫做“赛月明”的,将药丸装在特制的纸盒中,点火后直上云霄,人们比之明月。
此外,儿童们还有纸鸢、风筝、毽子、哈哈笑等玩物。纸鸢就是今天的风筝。而风筝则专指带有特制竹弦的纸鸢,这种竹弦在风吹之下会发出声音,风筝亦因此而得名,又称“琴鹞”。哈哈笑是一种镴制玩具,具体的形状已不得而知,但一首关于哈哈笑的童谣倒是流传了下来,说:“哈哈笑,一个青钱一大包,买得者哈哈笑,买不着,双脚跳。”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倒是有两样玩物可谓男女不限、少长咸宜,即“状元筹”和“升官图”。明清两朝的科举考试,大体可分为院试、乡试和会试三个级别,院试是地方一级的考试,通常由该省的学政主持,考中者被人们称之为“秀才”。秀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由中央委任官员到各省主持,考中者称为“举人”,举人中的第一名叫做“解元”。举人们不但有机会做官,还有资格参加京城举行的会试。会试第一名叫做“会元”,他与其他及第者有资格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主持的最高级别考试——殿试。殿试及第者被称为“进士”。进士又分三等,第一等仅录取三人,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这状元筹便分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六等,取六颗骰子轮流抛掷,得一个红点中秀才,两个红点中举人……六个红点就是中状元了。当时状元筹的游戏非常流行,有人作诗道:“升官图里夸捷径,科甲丛中更争胜。献岁惊闻笑口开,果然夺得状元回。举人进士唾手得,何物秀才不出色。博取功名只如此,安用六经廿一史。”这是调侃状元筹的玩家不肯用心攻读六经、二十一史,只靠掷骰子就幻想夺取状元。

诗中提到的升官图类似今天小孩子玩的棋类游戏,相传是明人所绘。图为方形,由外及内将各色科举、官位由低到高排列成表格。表格中央是所谓“三公九卿”中的“太保”“太傅”“太师”,以“白丁”为起始,以“太师”为终止。最开始取普通骰子投掷点数决定升降,后来改成一颗有四个面的骰子,四面分别写着“德”、“才”、“功”、“赃”四字,而升官图上每种官职下方亦对应有掷出“德”、“才”、“功”、“赃”的相应动作。如棋子走到“白丁”以后,掷出“德”则升为“监生”,“才”升为“案首”,“功”升为“童生”,而“赃”则原地不动。又如棋子走到“尚书”格,再掷出“德”便可直接晋升“太师”,若“太师”再掷出“德”,就“荣归”了,算是完成了游戏,也完成了儒家政治中的人臣之责。与升官图玩法类似的还有“升仙图”、“百花图”等,


首都元宵节连办五天灯展 官府安保工作周密



“上元节”,简称“上元”。北宋曹允正诗曰:“上元三夕过,年节随灯尽。”元宵节过完了,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也就结束了。元宵节的主题是灯,如果没有五彩缤纷的灯展,元宵节绝对会变得无趣至极




 好在宋朝元宵有灯展,不但有,而且非常盛大,非常热闹,非常好玩。元宵节的主食是汤圆,甜软香糯的汤圆让这个节日变得甜甜蜜蜜、团团圆圆。宋朝人过元宵节一样要吃汤圆,除了汤圆,他们还吃别的,例如焦、瓠羹、蚕丝饭、蝌蚪羹、盐豉汤,都是元宵节的节令美食。宋朝人爱玩,爱热闹,爱娱乐,爱生活。在两宋都城,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皇宫以南的御街两旁均有官方安排的各种盛大演出,包括杂技、魔术、驯兽、评书、说唱、乐曲…… 教坊艺人与民间艺人同台,文武百官与庶民百姓共赏,而且还都是免费观看的。现在让我们回到大宋,跟宋朝人一起闹元宵。

   元宵灯展只有三天,即正月十四、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在这三天的晚上,全国各大城市“金吾不禁”,城门大开,彻夜不闭,街上也没有宵禁,农民可以自由进城,市民可以彻夜不归,大家开开心心观看灯展。可是到了正月十七日的凌晨,官府会强令收灯,城门会定时启闭,官府委派的巡逻队会在夜晚九点以后盘问甚至索拿仍在外面逗留的行人。简单一句话:过了正月十六,灯展就结束了。 太平兴国三年(978 年),割据江南的吴越国王钱弘归降大宋,将江浙版图与家国财富双手奉献给宋太宗,太宗大喜,遂把第二年的元宵灯展延长了两天,即正月十四开始,正月十八结束,自此“上元三夕”变成了“上元五夕”。

  不过连续五天灯展的政策并没有普及全国,只有首都可以那样做,别的州府仍然只能搞三天灯展。大约二十年后,大臣张咏执政四川,平定叛乱,发展经济,把四川搞得非常富庶。四川士绅都说:咱们这儿有钱,老百姓日子不比京城差,京城闹元宵开放五天,咱们这儿只搞三天,太少了。张咏顺应民意,将元宵灯展的开始时间提前了一天,从正月十三开始,仍在正月十六结束,允许四川百姓连耍四夜。南宋初年,宋金交战, 高宗只顾着逃命,顾不上灯展,直到宋金议和之后的第三年(1143 年),才宣布恢复元宵灯展,不过他规定的灯展时间只有三天。为什么不像北宋京城那样连搞五天呢?主要是因为江南城市涌入了大批北方难民,住宅既稠密又简陋,极容易失火,为了降低火灾的发生率,必须缩短灯展的期限。

   南宋中叶,战事不兴,政局安定,杭州、绍兴、苏州、南京等江南城市的街市布局和消防措施已经基本成熟,于是从京城杭州开始,三天灯展又延长到了五天。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云:“杭益先为五夜观灯,尔后诸郡但公帑民力可办者,多至五夜。”杭州率先将灯展延长到五天,其他城市也纷纷效仿,只要有钱,只要办得起,就一直这样办下去。

   

  正月十五 晚上,皇帝带着太子、嫔妃和太监宫女登上宣德楼,亲自观赏潘楼街的棘盆灯和御街的菩萨灯。在宣德楼的下面,在潘楼街的北侧,在棘盆灯的对面,临街建有几十座看台,看台上坐着宰相、副相、枢密使、六部尚书以及他们的家眷。皇帝在宣德楼上观灯,这些大臣在楼下看台上观灯。低级官员和黎民百姓没有看台,在街上挨挨挤挤地观赏,将潘楼街和御街挤得水泄不通。那些有先见之明的聪明人兼有钱人为了观灯方便,提前十几天就在临街的酒楼上订好了位置,一边看灯,一边与亲朋故交吆五喝六地饮酒。其他人想订座位也来不及了,所以《新编醉翁谈录》云:“都人欲为夜宴,而绝无可往处,人多故也。”

  灯展期间想找一家酒店吃饭都找不到位置,因为早被别人预订一空了。因为有皇帝与民同乐,故此潘楼街和御街的灯展是全城最盛大的。可是皇帝容易犯困(上早朝必须早起,因而也必须早睡),到了三更(午夜)就回寝宫休息去了,所以潘楼街和御街的灯展也会早早地结束。如《东京梦华录》云:至三鼓,楼上以小红纱灯球缘索而至半空,都人皆知车驾还内矣,须臾闻楼外击鞭之声,则山楼上下,灯烛数十万盏,一时灭矣。

   半夜十二点,从宣德楼上忽忽悠悠升起一盏小红纱灯,在底下观灯的市民瞧见了,知道皇帝他老人家要回寝宫了。过了一会儿,又听见一声响鞭,啪,这是暗号,说明皇帝已经离开,于是几十万盏花灯同时熄灭,灯展宣告结束。大家不要失望,这里的灯展结束了,其他地方才刚刚开始。毫无睡意的百官和百姓转移战场,前往相国寺、大佛寺、保真宫、醴泉观、马行街、牛行街…… 因为这些地方也有灯展,而且会一直持续到天亮。


  京城灯展如此热闹,小偷小摸实难避免。我们看宋话本,常能见到灯展期间丢失首饰、丢失钱包、丢失孩子、丢失家眷的故事。至于《水浒传》中东京灯展,梁山好汉进京游赏,导致李逵大闹东京、杀伤人命,虽为小说家言,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为了赏灯人众的财产及生命安全,开封府的官员实在是想尽了办法。首先是防火。宋时没有消防车和高压水枪,只能靠云梯、火叉、钩枪、水桶来灭火,故此在每一处灯棚旁边,均设云梯一架、巨桶一只、铺兵(消防警察)若干名,桶中满贮清水,以备灭火之用。

   为防儿童走失,开封府各大坊巷均在社区之内搭设“小影戏棚子”,让小孩子观看。当时没有动画片,影戏艺人借助灯光、手势、纸人和皮影在布景上投射出简单有趣的动画,确实能吸引小孩围观,使他们不至于到处乱跑,被坏人拐走。

   开封府颇为重视杀鸡儆猴的作用。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潘楼街展出棘盆灯的时候,“开封尹弹压幕次,罗列罪人满前,时复决遣,以警愚民。”在人群里搜出窃人钱财的小偷和调戏妇女的流氓,当即拉到灯棚前示众,或打板子,或处徒刑,让那些蠢蠢欲动的坏蛋知道刑罚的厉害和作恶的后果,从而悬崖勒马,不敢再为非作歹。

  宋朝的汤圆都是什么馅儿?

  《岁时广记》云:京人以绿豆粉为蝌蚪羹。煮糯为丸,糖为,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皆上元节食也……上元日有“蚕丝饭”,捣米为之,朱绿之,玄黄之,南人以为盘…… 上元日食焦,最盛且久。

  由此可见,蝌蚪羹、圆子、盐豉汤、蚕丝饭、焦,均为元宵节令食品。“蝌蚪羹”是用绿豆粉做的,之所以名曰“蝌蚪”,是因为它的形状很像蝌蚪。

  宋朝人发明了无数种象形食品,蝌蚪羹应该算是做法最简单的一种。有多简单?听我道来。

  绿豆用水泡透,在石磨里磨成稀糊,端到锅边,舀到甑(古代蒸饭的炊具,状如瓦盆,底部有很多小孔)里,用手一压,绿豆糊从甑底的窟窿眼儿掉下去,啪嗒啪嗒掉入水锅,先沉底,再上浮,两滚煮熟,笊篱捞出,冲凉,控水,拌上卤汁,拌上青菜,就可以吃了。甑底的窟窿眼儿是圆的,所以漏下去的那一小团一小团的面糊也是圆的。它们漏下去的时候势必受到一些阻力,藕断丝连,拖泥带水,所以每一小团面糊又都拖着一条小尾巴。圆脑袋,小尾巴,像不像小蝌蚪?当然像。所以宋朝人管这种食物叫蝌蚪羹。

  “圆子”的做法在《岁时广记》中已有简介:“煮糯为丸,糖为。”糯米粉团成小圆球,用糖做馅儿,滚水煮熟。很明显,宋朝的圆子就是今天的汤圆。

 
 宋朝的汤圆并不总是用糖做馅儿。据《武林旧事》第二卷《元夕》一节记载, 
元宵餐桌上的美食既有“乳糖圆子”,又有“澄沙团子”,前者是糖馅儿汤圆,后者是豆沙馅儿的汤圆。当然,豆沙馅儿也是要放糖的。

  “盐豉汤”的做法在《岁时广记》中也有提到:“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盐豉”即咸豆豉,“捻头”指的是油炸短面条,俗称“炸手指”,又叫“麻花头”,

  “杂肉”则是掺杂肉类的意思。将咸豆豉、炸手指配上肉类一起炖煮,就成了盐豉汤。事实上,盐豉汤在古代中国源远流长,非常普及,它有很多种做法,换句话说,豆豉可以跟很多种食材相配做汤。以豆豉为主料来煮汤的烹调方式目前在中国大陆已经绝迹,倒是在东邻日本和韩国发扬光大。

  盐豉汤曾经传入日韩,后来分别发展成为味噌汤和大酱汤。

  “蚕丝饭”实际上就是米粉,很细的米粉,状如今日之米线。不过这种米粉在加工之时用天然颜料染了色,有红有绿有黑有黄,下锅煮出来,盛到盘子里,五彩缤纷,很喜庆。

  “焦缒”又名“油”“糖”,其中“缒”这个字的发音与“堆”等同,糖即是糖堆。说起糖堆,天津人会兴奋起来,因为天津人一向管山楂做成的糖葫芦叫糖堆。宋朝倒是有山楂,不过宋朝人还没有学会把山楂加工成糖葫芦,他们只用山楂切片做糕,或者用糖腌起来做蜜饯。

  在宋朝,糖是用一半面粉、一半米粉,掺上砂糖,用手搓成的小圆球。它不同于汤圆,因为汤圆是空心的,包的有馅儿,而糖是实心的,糖和粉混在了一处。搓成小圆球以后,再放到油锅里炸熟。从油锅里出来,它是脆的,“脆”在宋朝白话中等同于“焦”,故此人们又管糖叫做焦。

  宋朝小贩卖焦是很有意思的。据吕原明《岁时杂记》:凡卖必鸣鼓,谓之“ 鼓”。每以竹架子出青伞,缀装梅红镂金小灯儿。竹架前后亦设灯笼,敲鼓应拍,团团转走,谓之“打旋”。罗列街巷处处有之。小贩走街串巷叫卖焦,一定是全副武装:背后背着竹架,腰间悬着皮鼓,竹架前面罩一把青伞,青伞下面挂几只灯笼。小贩一边走,一边击鼓,同时随着击鼓的节奏用另一只手转动伞柄,使青伞以及伞下的彩色小灯笼团团飞转,好像走马灯




                         宋朝那些事儿|最有态度












微信ID:songchaohistor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踏青祈福,这个元宵节怎么过才够味儿?
元宵节 | 但愿疫情至此元灭形消,家人团圆
元宵节儿歌童谣有哪些
传统文化|又是一年正月半,你吃汤圆子看灯展了吗?
[优秀习作] 元宵灯会
留好这条微信!天津元宵吃哪家?过节去哪玩?吃喝玩乐攻略都在这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