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废止童科考试的原因是:“人材贵乎善养,不贵速成”

《童年与童科考试》一节,论述了何以说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发现童年”的时期,而其中最有意味的一点是,宋代废止了自汉代开始整整持续了10个世纪的童子科考试,建议废止这一制度的奏疏里说:“人材贵乎善养,不贵速成,请罢童子科,息奔竞,以保幼稚良心。”这对于今天受困于教育焦虑症,急于驱策、难息奔竞之心的我们或许不无参考价值。
在中国,童年更多的被理解为道德人格建构的时期,而不是身心成长的阶段。我先前已经指出,东汉期间中国人开始讨论人的质量或天赋。他们对人类质量或甚至人性的分析,形成了一种对于人类能力的静态理解。他们认为人天生就具备终生不变的人格或能力。这项假设对中国人的教育观及童年观影响极为深远。中国社会虽然经常被视为具有权威或顺服的特质,中国的教育理想及教学法却强调天赋的差异以及因材施教的观念。至少这是孔子阐述的教学方式。
对人格与个人天赋的静态理解,导致中国人认为天赋与能力不会有真正的发展。唯有在道德成长方面,才可能出现真正的变化。当然,要把人的天赋或能力与道德品行区分开来并不容易。不过,汉代的人一旦提到“童年”,指的很可能就是道德方面的“幼稚”时期。
童年是人类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这样的概念并不难想象。唯有在社会决定对童年采取另类的观点之时,才能称为“发现童年”。
把童年视为生理阶段的看法,可以追溯到非常早期的年代,也许上达汉代。有些人可能会说,汉代出现了许多和儿童教育有关的新观念,因此汉代发现了道德或教育上的“童年”,而“中国名人的童年不一定就是耀眼的童年”。同样的说法也适用于魏晋南北朝,当时童年受到教育实践中的威权所拘束,以致儿童没有机会成长为自由的人。
不过,道德教育及生理发展这两种意义的童年,却是在宋代才真正被发现。首先检视生理面向。儿童疾病治疗方式的讨论在极早以前就已经相当普及,但专门论述“儿科”的系统性著作却要到10世纪才开始出现。《宋史·艺文志》收录的509部医学著作当中,至少有29部都直接探讨当今视为小儿科的疾病。此外,宋代也是“儿童画”这种画作类型兴起的时代,那是因为苏汉臣与李嵩等画家的作品很出名。

宋代的儿童画《五瑞图》(局部)
就知识与道德方面的关怀而言,宋代也出现了重大的突破。首先,童子科的考试终于在宋代取消。政府为了选拔儿童任官或赐予奖赏而举办考试,可以追溯到汉代。12到17岁之间的少年,只要具备出色的能力,即可担任官职。当时也的确有儿童(年纪通常为12岁)被选为“神童”而任官的例子。唐代政府正式设立“童科”选拔10岁以下的男童,参加考试的男童必须学过《论语》、《孝经》以及一部儒家经典。由于唐代考试的性质,参与考试的男童通常也善于作文。杨炯(生于650年)就是个例子。他参与童科考试而进入官场,后来成为“初唐四杰”中的一位大诗人。这种选拔制度持续了整个10世纪,直到宋代。不过,童科考试的规范虽然愈来愈详尽,这项考试的吸引力却日益下降。到了道学思想家最敬重的两位皇帝——仁宗(1032—1063在位)与理宗(1225—1264在位)——统治期间,这项考试都未曾举行。
诚如窦仪(914—966)在955年(宋朝立国前夕)指出的,童试导致“抑嬉戏之心,教念诵之语……仆跌而痛楚多及”。于是,宋代的制度出现了不少重大变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年龄下限提高到15岁。随着童科考试内容与一般科举考试内容愈来愈相近,童科也就愈来愈缺乏存在的正当性。最后,在1266年(度宗在位期间)这项制度即告废止。后来尽管偶尔还是有杰出的少年被任命为官,但在宋代之后100年左右,这个科目就已完全消失,再也不曾恢复考试。在建议废止这制度的奏疏里,简明提出了应予废止的原因:“人材贵乎善养,不贵速成,请罢童子科,息奔竞(案:指拉关系、行贿、走后门),以保幼稚良心。”
从这道奏疏使用的“良心”两字,明显可以看出道学的影响。宋代道学家也许不认同窦仪或政府的观点,对幼童的教育及人心原本状况的研究却非常关注。这种追求人类善性来源的努力,促使他们撰写基础教材。其中最著名也最重要的,就是朱熹的《小学》。思想大师初而透彻观察,进而讨论儿童的内心状态,这在中国传统知识中极为少见。许多人也支持特别为救济儿童而从事的活动:宋代建立了史上第一座公立孤儿院(举子仓或慈幼局),慈幼局更在理宗淳佑九年(1249)之后制度化,成为政府应负的责任。
因此,从儿童生理成长以及照护与养育这两种观点来看,可知宋代确实是发现了“童年”的时代。



影视剧中的魏惠王与太子申
对于太子申参加马陵之战的经过,《战国策·宋策》记载:
魏太子自将,过宋外黄。外黄徐子曰:“臣有百战百胜之术,太子能听臣乎?”太子曰:“愿闻之。”客曰:“固愿效之。今太子自将攻齐,大胜并莒,则富不过有魏,而贵不益为王。若战不胜,则万世无魏。此臣之百战百胜之术也。”太子曰:“诺。请必从公之言而还。”客曰:“太子虽欲还,不得矣。彼利太子之战攻,而欲满其意者众,太子虽欲还,恐不得矣。”太子上车请还。其御曰:“将出而还,与北同,不如遂行。”遂行。与齐人战而死,卒不得魏。
《史记·魏世家》有相似的记载:
魏伐赵,赵告急齐。齐宣王用孙子计,救赵击魏。魏遂大兴师,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过外黄,外黄徐子谓太子曰:“臣有百战百胜之术。”太子曰:“可得闻乎?”客曰:“固愿效之。”曰:“太子自将攻齐,大胜并莒,则富不过有魏,贵不益为王。若战不胜齐,则万世无魏矣。此臣之百战百胜之术也。”太子曰:“诺,请必从公之言而还矣。”客曰:“太子虽欲还,不得矣。彼劝太子战攻,欲啜汁者众。太子虽欲还,恐不得矣。”太子因欲还,其御曰:“将出而还,与北同。”太子果与齐人战,败于马陵。齐虏魏太子申,杀将军涓,军遂大破。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史记·魏世家》只是在《战国策·宋策》的基础上加入了战争起因和庞涓的事迹,然而太史公加入的这些内容却都是错的。
首先,《史记·魏世家》弄错了战争的起因。据《竹书纪年》、《战国策》等书记载,战争的起因是魏伐韩(下文有详述)。太史公在此混淆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其次,《史记》中战国时期齐国世系、年代多有错误,齐国当时的君主是齐威王(前355年-前320年在位);
再次,庞涓应该是死于公元前353年的桂陵之战。《吕氏春秋》载:“钻荼、庞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禽庞涓》记载魏将环涂(即“钻荼”)参与了桂陵之战,田忌、孙膑在此战中“禽庞涓”;《孙膑兵法·陈忌问垒》提到孙膑“取庞涓而禽太子申”。两处“禽”字的含义应该相同,“禽”字本身就有斩杀之意,如《说苑·权谋》云:“故武王顺天地,犯三妖而禽纣于牧野。”史载商纣王死后被周武王斩首,据此推论,钻荼、庞涓应该都死于桂陵之战。

临沂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竹简
《孙膑兵法》应该是孙膑或其门人弟子所写,可信度较高。至于《史记》中所载孙膑、庞涓的故事,似乎是司马迁游历采访所得。《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说孙膑“生阿(今山东东阿西南)、鄄(今山东鄄城北)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受访者已经不能知道孙膑的确切籍贯,只能说出大体的方位;更无法确定孙膑是孙武的几世孙,甚至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因为两人都姓孙,所以坊间传闻就说孙膑是孙武后人。受访者显然混淆了庞涓指挥的桂陵之战与太子申指挥的马陵之战,而太史公误信了庞涓参加马陵之战的说法,于是在《战国策·宋策》的基础上加入了庞涓事迹。而且《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对“马陵道万弩射庞涓”的描述,文学气息尤为浓厚,这正是民间传闻的特点。南宋洪迈《容斋随笔》详细论证了“减灶”、“设伏”、“举火”等细节“皆深不可信,殆好事者为之而不精考耳”。

影视剧中的孙膑(左)与田忌(右)
马陵之战的起因
为何会发生马陵之战?这要从魏、韩两国的关系说起。邯郸之难(前354年-前351年)后,魏国“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盛极一时。韩国对魏国则若即若离,韩昭侯慑于魏国的强大而多次去朝见魏惠王,并追随魏国东征西讨,但心底则一直对这个强邻怀有戒心。
《史记·六国年表》载,公元前342年,魏惠王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逢泽之会,东周昭文君代表周天子与会,秦国派公子少官率军参会,其他如宋、卫、鲁等“泗上十二诸侯”也应召前来,数万兵马云集,蔚为壮观。当时魏惠王还没有称王,《战国策》说他打算“复立天子”,即在诸侯中重新树立周天子的权威,他再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就一代霸业。所以逢泽之会上,他亲自为昭文君驾车,让韩昭侯做“车右”(即陪乘),想以此来提升周王室在天下人心中的地位。
逢泽之会后,魏惠王又率领诸侯去朝见周天子,在成周(今河南洛阳市区)的九里(今洛阳市东南)举行会盟,史称“九里之盟”。当时韩国君臣对会盟是持有疑虑的,彭喜对韩昭侯说:“勿听之也,大国恶有天子,而小国利之。王与大国弗听,魏安能与小国立之?”确实,周天子和魏惠王都想削弱大国、扶持小国,这样他们才能号令天下。然而,这些大国岂会轻易就范,韩国就选择了与魏国渐行渐远,最终兵戎相见。

当时在位的天子——周显王
魏、韩、齐三国的较量
《竹书纪年》载,就在逢泽之会这年(前342年),魏将穰疵率军与韩将孔夜战于梁、赫一带(今河南汝州市西)。韩军不利,向齐国求救,齐国表面许诺,实则按兵不动,坐看韩军消耗魏军兵力。结果韩国五战五败,最终全军溃逃,史称“南梁之难”。齐国这才起兵救韩。

南梁之难示意图
齐国以田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田忌、田婴等皆随军出征。魏国太子申统十万大军前来迎战。孙膑运用诱敌之策,将决战地点选在了马陵。马陵之战的具体地点,东晋虞喜《志林》云:“马陵在濮州鄄城县东北六十里,有陵,涧谷深峻,可以置伏。”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赞成此说,此地在今山东莘县大张家镇,距离范县县城较近。这也是太史公寻访所得的马陵之战遗址,此地正位于孙膑的出生地“阿、鄄之间”,是孙膑极为熟悉的地方,所以孙膑才选择在此与魏军决战。
《孙膑兵法》记载了马陵之战时齐军的阵法,阵前撒上蒺藜作为缓冲,战车在前,盾牌兵、弓箭手紧随其后,中间是手执戈、矛、戟等长兵器的大军,最后是手执短兵器、用来断敌军后路的后备军。
我们可以想见,齐军小股部队将魏军引入马陵,埋伏在附近的齐军以逸待劳,重创魏军。孙膑又派后备军截断了魏军退路,最终魏军阵势大乱、全线崩溃,太子申兵败身死。

马陵之战示意图
魏国霸业的终结
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十二月,魏军惨败于马陵,随后,魏国遭到了各国的痛击。魏惠王二十九年(前341年)五月,齐将田朌率领齐、宋联军攻入魏国东部地区,包围平阳(今河南滑县南)。九月,商鞅率秦军攻入魏国西部地区。十月,赵国大军攻入魏国北部地区。年近花甲的魏惠王亲统大军迎战商鞅,结果大败而归。
魏惠王三十年(前340年),齐威王与赵肃侯会盟于博望(今山东茌平县西南),两国继续协作伐魏。《竹书纪年》载,这一年魏国在济阳(今河南兰考县东北)修缮城防。清代学者黄式三指出,魏国这一举动是为了抵御齐国的进攻。这一年,商鞅再度统军攻魏,用计诱俘魏军主将公子卬,乘势击破魏国大军。魏惠王三十二年(前338年),秦军在岸门(今山西河津市西)击败魏军,虏获魏军主将魏错。
以上还只是现存史料的记载,从当时形势来看,齐、赵、秦应该是每年都会对魏国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韩、宋等国也少不了对魏国的攻伐。迭次打击之下,魏国实在撑不住了,在当时名士惠施的劝说下,魏惠王“变服折节而朝齐”,魏国霸业至此终结。
参考文献
(清)黄式三:《周季编略》,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壹)》,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王政冬:《逢泽之会与马陵之战时间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资治通鉴·周纪二》 (八)
马陵道万弩射庞涓 孙膑的复仇之路
战国风云之铁血悍将(七)——孙膑、庞涓
庞涓并未于马陵自刎
孙膑围魏救韩,史记却写乱了│96
古代军史:马陵之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