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炳辉之子罗新安:两岁丧父,对父亲牺牲耿耿于怀,75岁放下怨恨

1946年6月27日,年仅49岁的“奴隶将军”罗炳辉在成功领导枣庄战役后因积劳成疾辞世,当时,他的身份是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

辞世前,以奴隶身份革命的罗炳辉曾参加过上千场战斗,在北伐、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他都曾立下过赫赫战功。

罗炳辉的理想是让所有和他一样的穷人过上好日子,让国家不再被帝国主义欺凌。可谁也没想到,因为多年征战加上操劳过度,年纪轻轻时,他便患上了脑溢血、高血压等病。

未等解放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他便在多次带病征战后辞世了。

罗炳辉辞世这年,他的儿子罗新安年仅2岁半,他的女儿罗鲁安当时不到一岁。

罗炳辉全家福(站立男童为罗新安)

葬礼上,年28岁的罗炳辉遗孀张明秀抱着一双儿女哭得像个泪人,年幼的罗新安见状也跟着哇哇大哭。只是,他当时的哭泣多少是被感染,他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那天,灵堂吃饭时,罗新安突然跑到棺材旁,边用小手打棺材边奶声奶气喊“爸爸来饭(吃饭)!”见此情景,周围人皆泪如雨下。

罗炳辉的葬礼是陈毅司令员亲自主持,当时,中共和各大军区都发来唁电,根据地人民的送葬队伍长达数里,痛悼人民的英雄罗炳辉将军。

葬礼后,罗新安和妹妹罗鲁安一直跟着母亲相依为命。战乱年代里,他们通常是部队到哪儿,他们到哪儿。因为母亲长期忙碌,期间的两兄妹基本处于“野生”状态。

新中国成立前夕,罗新安和妹妹罗鲁安跟着母亲进了大上海。此时,虽然国内的局势已经渐渐稳定,但因为母亲忙碌,兄妹二人依旧“野生”。

1951年春,罗新安满了7周岁,这时候的母亲才在周围人的提醒下把他送到了华东保育院。

华东保育员是一所专收干部子女和烈士子女的学校,它分幼稚部、幼儿部和小学部。罗新安进入小学部,插入一年级下期。同年,妹妹进入该保育院幼儿部。

保育院时期的罗新安与妹妹

因为“野生”惯了,一进入保育院,罗新安便因“调皮”出了名。罗新安不仅经常在上课时偷偷溜走,还经常在午睡时戏弄同学,因为他实在太不听话,保育院的领导和老师甚至一度怀疑他精神是否正常。

因为不肯认真学习,学期结束后,他留级了。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学期结束的大会上,老师给同学颁奖时,竟给他颁发了一个“进步奖”。这个奖给了罗新安极大的心灵震动,此后,他竟因为受到鼓励,表现越来越好了。

之后的罗新安开始努力学习,他也在老师同学帮助下慢慢克服了缺点。随着年龄的一天天长大,他的长相也越来越像父亲了。罗新安发现,因为自己长得太像父亲,母亲竟经常会盯着他出神。

长大后,罗新安才终于从妈妈那里听到父亲的故事。

妈妈告诉他,他的父亲罗炳辉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他是有名的神枪手,即使打天上的飞鸟,他也从来弹无虚发;他骁勇善战,日本鬼子最怕他训练出来的大刀队;爸爸最爱祖国的孩子,他每次走到群众里,总有一堆孩子围着,有时候他还会肩上驮着孩子带他们去林子里打鸟……

罗炳辉与孩子们

每次,母亲和罗新安谈起父亲时,他总觉得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力量在涌动,他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

在一次谈话中,母亲还告诉他,父亲曾无数次在信里提及过他,在其中的一封信里,他曾关切地问:“安儿又讲了什么话,我很挂念他!”1945年,重病中的父亲还曾为他写过一首诗,在诗里他写到:

“正酷暑夜露树下荷塘边,逢明秀安儿同我共帐眠,巧满天无云浩月风清爽。忆暴动成红军内战九载,在敌后抗日屈指已八年。身经数千次战阵今余生,反省服务人民心如日月,牺牲一切忠贞共产主义。希子继余正义立志行,求共产社会主义早实现。”

这首诗,罗新安一直记在心里,他深为父亲对自己的爱和对人民的情怀感动。

在听母亲讲父亲过去的故事时,他也有不解,他一直追问母亲:“他知道自己重病,为什么不停下来休息,那样,我就有爹陪了!”

罗新安说这话时,心里有太多怨恨,他实在不能理解父亲,不能理解他为何不能稍微自私一点,再说,不是来日方长吗?

罗新安的疑惑,母亲没有为他解开,他依稀觉得:母亲和他一样,也对父亲有深深的怨恨。

对啊,因为他的本可避免的早逝,他们这个小家破了,母亲成了年轻的寡妇,而他则成了没有父亲的孩子。

也是直到此时,已经守寡数年的张明秀才意识到:儿子长大了,他需要一个完整的家。不久后,她便与毕业于北大的徐仑再婚了,再婚时,她对另一半的唯一条件是:必须对自己的两个孩子好。

徐仑和罗炳辉一样,都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婚后,他一直将罗炳辉的两个孩子视若己出。每次张明秀责备他们兄妹时,他总是想方设法护着。日久后,罗新安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个继父。

可继父的爱,终究也没能填补罗新安早年丧父的痛苦。有了新家后,他经常一个人待在屋子里发呆。他的内心深处常有一种孤独抑郁的情结,他爱上了俄罗斯民歌,在学校时,他经常一个人提早回寝室唱那些哀伤的调子。

罗新安的孤独抑郁性格,多少和他幼年丧父有关。

高中毕业前夕,罗新安和当时的多数孩子一样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罗新安本能地选择了报考军校,张明秀知道后告诉他:报考军校、留在部队从事技术工作,也是你父亲对你长大择业的遗言。

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后,罗新安如愿与上海的一百多名学生一起,成为了哈军工的新生。

入学后不久,罗新安便与同在哈军工求学的陈毅之子陈丹淮成了好友。

让罗新安和母亲都没想到的是,进入哈军工后,他的人生路并未如预想的那般。因为,还未等毕业,那场大浩劫便汹涌而来。

这场浩劫中,罗新安的继父被定为了“叛徒”,罗新安也因此受到了影响。毕业分配时,身为烈士罗炳辉之子的他,竟因为继父的关系未通过分配工作的政审。之后,罗新安被和一大批降级分配的同学去了北满的嫩江农场。

农场时期的罗新安

同是在这一年,罗新安有了自己喜欢的姑娘,她是和自己同时考入哈军工的同学。可因为姑娘的父亲在那场浩劫中也被判为“叛徒”且自杀,母亲说什么也不同意两人交往。最终,他和姑娘只能忍痛分手。

这一年,罗新安年25岁。

劳动改造两年后,罗新安被分配到了黑龙江阿城县的小工厂里。分配到这儿,基本意味着他的未来“没戏”了。

罗新安对于未来却并没有太多的期许,他只想回到上海,去照顾已经年迈的母亲和继父。作为家里的长子,他觉得自己有责任照顾二老。

之后,张明秀四处求人,想把儿子调回上海,可最终无果。无奈之下,罗新安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于是,他经打听找到了父亲昔日的老部下吴大胜,在他的帮助下,罗新安终于被调回了江苏。

到此时,来到江苏进入无锡无线电三厂做技术员的罗新安,才终于实现了父亲昔日对他的择业期望。

这一年,罗新安年已31岁。期间,罗新安与另一个姑娘结婚并生下了儿子罗承。“承”这个字的寓意是承爷爷罗炳辉的遗志:做军人,保家卫国。因为对儿子报以很大期望,在儿子的教育上,他分外上心。

可遗憾的是,多数时候我们总是“心有余力不足”,一心想教育好儿子的罗新安却在实际的教育中屡屡受挫,以至于,他还曾怀疑自己“不知道如何做父亲”。

1978年,罗新安被调入上海体育研究院,到此时,他才终于得以再次和母亲、继父、孩子一起生活。为这团聚,他等待了八年。

罗新安与儿子罗承

罗新安回到上海这年,他的儿子罗承年已4岁了。他发现自己的儿子存在各种问题,比如:逃出幼儿园到弄堂里玩儿,比如,对大人的话充耳不闻……

看着有了各种问题的儿子,罗新安心里五味杂陈。为了教育好儿子,他开始在工作之余潜心研究教育心理学。他打心眼里觉得:因为幼年丧父,他并不知道该如何做父亲,所以,他只能用笨办法。

罗承7岁那年,罗新安和罗承的母亲离了婚。法院将孩子判给了罗新安,之后,他便对儿子的教育更加上心了。

上小学后,罗承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了:他逃学,多动,成绩极其不稳,他甚至经常在课堂上大喊大叫。

有一天放学后,罗承竟没有回家而是躲了起来,直到晚上九点,焦急的罗新安才在公园找到了儿子。这次以后,罗承开始经常性离家出走。这种种,在让罗新安头痛的同时,也让他在痛苦中反省自己对儿子的教育。

1981年,罗新安再婚了,他的再婚对象是儿子罗承的钢琴老师。对于父亲的再婚,年9岁的罗承是欢喜的,可这并没有改善他的逃课、逃学、离家出走等问题。

1984年,因为在校期间表现极其恶劣,罗承被学校送到了特殊学校,即当时的工读学校。这个学校形同监狱,在严格封闭式管理制度下,学生半工半读,一般一个月才准许回家一次。

这时候的罗新安意识到:自己的儿子出了大问题了。到此时,他心里只觉自己对不起父亲罗炳辉。为了补救,理工科出身的他竟开始在不惑之年开始研究青少年犯罪和法律了。不久,他还参加了中国第一次律师资格证考试,并取得了律师资格。

穿军装的罗新安

就在罗新安苦读的当口,他的儿子罗承竟和社会上的混混玩到了一起。

那段时日里,罗新安痛苦极了,他总感叹:自己的父亲是抗日英雄、烈士,自己的儿子却被教育成了流氓混混,哎!

但罗新安从来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即便他又生下了一个儿子,他也丝毫不想放弃儿子罗承。

与母亲商议后,他们决定将罗承送到军校读书。他们觉得:这是唯一让他回头的法子。可当儿子穿上军装时,罗新安却突然有了不祥的预感。果然,入军校一年后,他的预感应验:罗承从军校逃走了。

此时的罗新安才在痛苦中综合多年的研究心得判定:儿子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当时的罗新安刚刚接触犯罪心理学不久,他以为:只要找到病因,一切就都好说了。

随后,他和母亲找回了儿子,并将他带到精神科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和他的判定一致:罗承是严重的“反社会型人格”。

罗新安永远不会忘记,他满怀希望问医生后得到的答复:“这种病无药可治,只能吃吃喝喝混一辈子了……”

听到这儿,罗新安如五雷轰顶,而一向坚强的张明秀竟当场落下泪来。

此后一周,罗新安决定“死马当成活马医”,他给儿子办理了退学手续,他决心亲自给儿子治病。可就在他和母亲统一意见的当晚,罗承再次逃走了,走时,他还偷走了父亲身上的一千多元。

那晚,在瑟瑟秋风里,罗新安第一次沮丧地坐在窗前向死去的父亲求救,他一遍遍地祈求道:“爸爸,您要是在天有灵,求求您救救您的孙子,求求您教我怎么做,我们罗家不能出败类啊,我对不起您啊!”

罗炳辉

第二天,罗新安沮丧地回到了上海。

之后,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等待:等待儿子归来。这期间,他停止了教育心理学书稿的写作,也谢绝了报纸杂志的约稿,他甚至将一切分心的应酬和活动都取消了。他全身心投入了青少年犯罪和人格障碍治疗方案的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他突然从一本书上看到了国外催眠心理治疗对“恋物癖人格障碍”的疗效,他马上联想到:这种治疗是否可以运用到“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当时,中国的心理学刚刚开始发展,业内对催眠治疗还非常陌生。所以,要实践催眠治疗,罗新安无师可拜,只能靠自学。

夜以继日的苦学后,罗新安终于结合罗承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几套催眠暗示用语,他还购买了节拍器。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儿子归来了。

1993年,罗新安终于等来了儿子。可因为对心理催眠太陌生,儿子拒绝了治疗,他甚至觉得:父亲串通了医生想骗他。之后,罗承再次离家出走。

1996年2月,一直在社会混的罗承在南京被人砍伤,之后,他不得已回到上海治疗。许是这次受伤给了他很大触动的缘故,他竟然同意了治疗。

高兴不已的罗新安马上为儿子制定了治疗方案,他把这些年苦学所得的“十八般武艺”全用上了,经过十来次的催眠治疗,他发现让儿子痴迷电脑的催眠疗法明显见效。慢慢地,儿子对电脑程序的爱好已经超过了对吃喝玩乐的追求。

有了这个发现后,罗新安激动得几晚没有睡着。

之后,罗新安为巩固疗效给儿子买了一台电脑学习机,接到电视机上供他实践,他又将电脑方面的书都买来给儿子学习。他和儿子约法三章:要玩游戏,必须自己编写程序。

很快,平时一刻也坐不住的罗承竟能在电脑面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痴迷上电脑后,罗承夜以继日地看书、操作、编写程序,半年后,他从一个电脑盲达到了中级以上水平。

1997年夏天,被治疗一年多后,罗承再次离家出走,罗新安诧异了:难道催眠心理治疗对他失效了?

很快,罗新安发现,儿子这次离家出走和以往有很大不同。首先,他隔一段便会回来;其次,他依旧对电脑感兴趣;第三,他过去的不良习惯正不断减少甚至消失。

也是在这段日子里,罗新安父子才终于有了沟通。偶尔,罗新安还会和儿子讲起他爷爷罗炳辉的故事,他发现儿子很喜欢听。罗新安甚至隐隐察觉到:儿子对爷爷有很深的崇拜。

左一为罗炳辉

1999年,27岁的罗承凭着过硬的电脑技术应聘到了深圳一家电脑公司担任了电脑工程师。因为在工作中极其努力,他很快成为了这家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

2002年3月,罗新安到这家公司了解儿子的情况,他惊喜地发现:儿子没有再打架生事,也没有出现过违反公司纪律的情况。相反,他在工作期间把电脑中心管理得井井有条,还开发出全公司的管理系统软件……

2004年初,年31岁的罗承回到了父亲身边,他在上海办了一家“上海金不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听到这个公司名字时,罗新安的眼泪不自主就下来了:金不换,浪子回头金不换!

后来,罗承还接连创办了几家网络公司,这些网络公司都被他经营得风生水起。

罗新安一家三代人

儿子的成才,也让罗新安对自己的父亲罗炳辉有了新的认识。他在给予儿子爱的过程中,懂了父亲对自己的爱。过去,他一直怨恨父亲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以至于让他成了没有父亲的孩子。

因为缺失父爱,他一直耿耿于怀。

可在为儿子倾尽全力付出爱的过程中,他终于懂得了父爱,所以,再读父亲提及他的那些信件时,他心里的感觉也已完全不同。

2018年,在一次公开采访中,罗新安坦言:自己解开了心结,已经不再怨恨父亲了。在《跨越时空的回信》这档节目中,他亲手给父亲写了一封信,信的末尾他写到:

“爸爸,我从来没有亲耳听你教诲过,但您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爸爸,我现在是75岁的老人了,我现在走路要拄拐杖,我已经不怨恨您了,我想你了!”

末尾,附上罗新安给烈士父亲罗炳辉这封跨越时空的回信,致敬烈士,也致敬英烈的后人们!

《给父亲罗炳辉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我是您的儿子罗新安。今年75周岁了,您在信中提到我,'新安这一次怎样,讲了什么话?’由于我开口晚,两岁多才牙牙学语,您曾担心我是哑巴,我现在很会说话。

从军35年,您枪林弹雨地战斗数以千计,在您去世前,您的病情其实已经很严重了,昏倒过几次,党中央已经批准你去休养了,为什么您非要来参加这次战斗呢?为什么您这一歇就是永远呢?我心里是有些怨您的,因为不是您这样坚持,我就会有父亲的陪伴。

您知道吗,母亲带着我们有多艰难,您去世后不久,敌人偷袭,母亲带着我和我妹妹一时无法躲避,便在黑夜里向海水走去,越走越深。妹妹哇哇大哭,我也害怕极了。我左顾右盼,都看不到您高大魁梧的身影,万幸的是,敌人没有追上来,母亲和我们才活了下来。

21岁的时候,我去了山东临沂,在烈士陵园,我在墓碑旁陪您坐了很久。在这里,我第一次为您而流泪,我真真切切地感到:我的父亲真的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了。

在我30多岁的时候,我到了安徽来安的大刘郢,这里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您战斗过的地方。听说我是罗司令的儿子,乡亲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围着我聊到了深夜。三十多年过去了,他们还叨念着您,忍不住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那是我第二次因为您而流泪。

爸爸,我从来没有亲耳听你教诲过,但您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今天给你写信,我想告诉你:我没有给你丢脸。我是工科毕业的,很多年后转学教育心理学。困难的时候,总会想起您在练兵场上的铁律,咬咬牙,就坚持下来了。我已经出了六本专著,第七本即将问世。

爸爸,我现在是75岁的老人了,我现在走路要拄拐杖,我已经不怨恨您了,我想你了!

您的儿子,罗新安!写于您牺牲后的73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炳辉将军英年早逝,其子对父亲的牺牲耿耿于怀,75岁才放下怨恨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四川宜宾:90后男子因好奇成为入殓师|单身|男孩
纪念罗炳辉诞辰119周年 将军之子昨专程来肥祭奠
罗炳辉将军的情感经历
母亲寻找被拐爱子26年不放弃 重逢时孙子已4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