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书画苏轼及代表作

  苏轼生于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中  文  名:苏轼

  别  称:苏东坡、苏文忠、苏仙

  字  号:字子瞻,又字和仲 
       号东坡,又号铁冠道人、海上道人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  生  地:四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出生时间:1037年1月8日

  去世时间:1101年8月24日

  主要作品:《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主要成就:“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

  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

  追  赠:太师

  谥  号:文忠

  职  业:画家、书法家、诗人

  苏轼先后娶过两任夫人,第一任夫人叫王弗,是眉州青神乡贡进士王方的侄女。王弗嫁入苏家后,伺候公婆无微不至,让苏轼很感动。更让苏轼吃惊的是,王弗没读过书,只是在他读书时喜欢陪在他身边。而当他偶尔有所遗忘时,王弗竟能把一段段的文字背出来,这让苏轼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可惜好人不长命,公元1065年,苏轼刚从凤翔回到汴京,王弗便因病去世。

  苏轼第二任夫人叫王闰之,她是王弗的堂妹,因排行的兄弟姐妹很多,称“二十七娘”。王弗去世后的第三年,王闰之嫁给了苏轼。王闰之也是个很不错的女人,只是不如王弗那样能干,也不似王弗那般经常给丈夫那样多的“提醒”。她秉性十分柔和,遇事顺随,容易满足,什么事都听从丈夫的心愿。在东坡最活跃的那些年,王闰之一直与他相伴,抚养堂姐的遗孤和自己的儿子,在丈夫宦海浮沉的生活里,一直与丈夫同甘共苦。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陪伴着他走过了人生中特别重要的二十五年,在1093年去世。

  苏轼一生共有三个儿子,除了是早夭的幼子苏过是由妾室所生外,其余儿子都是由苏轼的妻子所生。苏轼长子苏迈是苏轼与第一任妻子王弗于公元1059年所生。苏迈自幼随父亲苏轼读书,8岁后在眉山读书。入仕途后历任饶州德兴尉、房州军事推官、知河间县令。1107年时出任嘉禾令,1112年,罢官嘉禾令,回苏家湖。1119年三月十五日,苏迈卒于龙岗泉,终年六十一岁。

  苏轼次子苏迨初名叔寄、竺僧,字仲豫,又名苏昺,苏炳,苏鼎,他是苏轼与第二任妻子王季章(王闰之)于公元1070年所生。1093年以苏昺之名任饶州太常博士,1094年以苏鼎之名考中哲宗绍圣元年甲戊连科捷进士,授朝汉大夫,后来被贬参广东省政,乐居番禺韦涌南边坊。钦宗靖康元年卒,离年57岁。

  苏轼的父亲是世称“三苏”之一的苏洵。苏洵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中  文  名:苏洵

  字  号:字明允 
       自号老泉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  生  地: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

  出生时间:1009年5月22日

  去世时间:1066年5月21日

  主要作品:《权书》《衡论》《嘉祐集》

  主要成就:“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之一

  职  位:官吏

  苏轼的弟弟是“三苏”之一的苏辙。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中  文  名:苏辙

  别  称:苏文定、苏颍滨、苏黄门、小苏

  字  号:字子由,一字同叔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宋人(汉族)

  出  生  地: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出生时间:1039年3月18日

  去世时间:1112年10月25日

  主要作品:《栾城集》《诗集传》《龙川略志》《论语拾遗》《古史》

  主要成就:“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之一

  官  职:门下侍郎、尚书右丞等

  追  赠: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太师

  谥  号:文定

  封  爵:开国伯、魏国公(追封)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现存世的文学著作共有二千七百多首诗,最早的成名文章是嘉祐二年应试时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最早的一批诗作是嘉祐四年与父亲和弟弟合编的《南行集》中的四十多首诗。苏轼工诗,与黄庭坚合称“苏黄”。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对后人影响最大的也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表现出宋诗重理趣,好议论的特征。

  苏轼现存的词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在中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公元1076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公元1082年春三月,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蝶恋花·春景》,是由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被贬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时所作。上片写伤春:触目红花纷谢,柳绵日少,青杏初结,普天芳草,充满了繁华易逝,“落花流水春去也”之意。下片写伤情:借“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意象,寓有对朝廷一片痴心却被贬官远谪的惆怅,含蓄地表达出作者仕途坎坷、飘泊天涯的失落心情。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公元1082年春,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时有感而发所作,深得道家旷达豪放的精神。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公元1075年,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时所作。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及自己的感想。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公元1082年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时所写,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苏轼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公元1084年由黄州(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被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所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此诗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公元 1090 年,为勉励好友刘景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西江月·平山堂》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公元1079年,第三次到扬州平山堂,缅怀恩师欧阳修所作,同时也蕴含苏轼自身的人生感叹。词的上片写瞻仰欧词手迹而生的感慨,下片写听唱欧词而生感慨,道出缅怀之情,有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

  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作于公元1074年三月底、四月初,苏轼时任杭州通判,因赈济灾民而去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王润之的思念之情所作。此词上片写夫妻别离时间之久,诉说亲人不当别而别、当归而未归;下片转写夜晚,着意刻画妻子对月思人的孤寂与惆怅。词用飞雪似杨花和杨花似雪这两个比喻贯穿上片,结构精致,文思巧妙。全词情景交融,如一幅幽美的画卷,运用对比与类比手法,营造出一种幽深、缠绵的意境,新奇别致,感人肺腑。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苏轼与黄庭坚同属于北宋年间的一代文豪,苏轼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黄庭坚生于1045年,卒于1105年,二人年龄相差不大,可以说生活在同一时期,苏轼的诗与黄庭坚的诗都是宋代的绝唱,所以二人在诗词上的成就都非常高,并称为“苏黄”,黄庭坚实际上是苏轼的门生,受到苏轼的大力提拔,二人有着师生之谊。据记载,苏轼是在孙觉那里看到了黄庭坚的诗文的,一见之下就大为欣赏,觉得黄庭坚的作品超逸绝尘。

  孙觉是黄庭坚的外舅,所以就请苏轼为黄庭坚扬名这个时候苏轼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文豪,而黄庭坚却是黄莺初啼,苏轼于是大笑说,写出这样的文章想要不出名都难,哪里还用的着我去给他扬名?黄庭坚在三十四岁的时候给苏轼写信,苏轼回信《答黄鲁直》说,我一生之中唯恐不能与您相交,今天你不惜辱没自己的才华如此待我,实在是让我又喜又愧,几乎是难以承受啊。可见苏轼与黄庭坚两个人是惺惺相惜。

  苏轼死后,他的墓冢被葬在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城西27公里处的小峨嵋山东麓茨芭镇苏坟村东南隅。背嵩阳,面汝水,山川秀丽,风景宜人。据悉,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与其父苏洵衣冠皆葬此,至今有近千年的历史,人称“三苏墓”。

  据了解,苏轼的墓志铭是由他的弟弟苏辙所写,原名为《东坡先生墓志铭》。后来,这篇文章被收录在《东坡乐府笺》一书中。苏辙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出苏轼的人生经历,并讲述了苏轼为官期间的品行作为,词藻朴实,内容充足,令人看后不禁潸然泪下。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及作品:宋代篇
苏轼 楷书《春帖子词》
这里有一门父子三词客,进走眉山三苏祠寻找九百年前苏家生活遗迹
《中国古代文学家(五)》纪念邮票原地谈
苏轼:北宋君民心中的学术超男
宋代文豪的会计情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