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153篇 病脉所揭示的疾病现象和身体的状态(1)

根据上一篇内容描述,人体的正常脉象归纳起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脉象柔和、温和有力有弹性,不快不慢,不急不缓。柔和反映了人体血液充足,长期对血管的滋养结果,有力和有弹性反映了人体的阳气充足。健康的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动4次,一般人每分钟大概呼吸18次左右,因此正常的脉搏每分钟大概跳动70次左右,随着年龄的增加,脉搏的跳动次数也会逐渐减少。

2.     人体气血运行模式左边主升,右边主降,因此正常情况下左手的脉会比右手的脉更有力些。

3.      脉象的原理和五行运行原理完全吻合。两尺脉是肾脉,属阴,是人体元气生发和回归的地方,因此两尺脉正常情况下摸起来比较沉。左关脉主肝,是实现人体由阴转阳的脏腑,右关脉主脾胃,是人体负责斡旋阴阳的部位,因此,两关脉在正常情况下摸起来处于“适中”的位置。左寸脉主心,属火,摸起来有“洪大”的感觉,右寸脉主肺,属金,两寸脉皆是人体阳气比较旺盛的状态,因此摸起来比较“浮”,比较容易摸到。

4.      人体的脉象按照一年四季的季节变化呈规律性变化。春天,阳气开始从大地下生发,万物呈生长的状态,脉象也呈生长的“细长”状,阴阳的力量胶着生长,像两种力量在拉扯,因此脉象像琴弦一样呈“弦”状。夏天,阳气是最旺盛的时候,人体毛孔大开,气血从内向外鼓舞,因此脉象呈“洪”状,摸起来有力而向外。秋天,人体的阳气依然壮大但开始向内,因此脉象呈“浮”状,脉象有力量但内收。冬天,人体的毛孔紧缩,阳气藏于体内,因此脉象呈“沉”状。

5.      人体脉象的柔软度、弹性、速度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变差。青年人因身体里有更大的血容量、脏腑更年轻鲜活,所以脉象更健康。身体衰老后人体血脉的逐渐干涸,脏腑逐渐老化、存血的能力也大大下降,这些身体情况都会体现在脉象上。

与上述正常情况不同和自然规律不符的脉象可称作为病脉。名医李时珍在其著作《濒湖脉学》记录分析了27种脉象,通常的病脉大概也在这27种脉象范围内。熟练的理解这27种脉象背后隐藏的含义,学会与其它望、闻、问三法合用分析问题,基本可以寻找到疾病的根本原因。

1.      浮脉。《脉经》说:“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是指用手指轻轻一按就可以摸到。浮脉的意义反映了邪气入侵人体,束缚或者影响了毛孔的开合体现出来的脉象。例如《伤寒论》中麻黄汤病机的辨证,当外邪风寒收缩了人体的毛孔,人体的散热功能就会失常,而皮肤是人体体表面积最大的散热器官。被遏制的、应该从皮肤毛孔中散出的能量无法正常外散积蓄在身体内就会出现浮而数的脉。麻黄汤辨证中的“浮脉”反映了风寒束表与邪气斗争的特点,“数”反映了人体内的热量因为皮肤散热功能失常热量积蓄的特点。而桂枝汤辨证呈现出来的脉象则是“浮缓”,与风寒束表的麻黄汤病机不同,桂枝汤是风邪吹“虚”了毛孔,令人体毛孔关不上而导致的流汗不止。当毛孔闭合失调时,人体的阳气就会浮越在皮肤表面,因而出现“浮”,与麻黄汤毛孔闭合导致能量积蓄不同,桂枝汤证的毛孔疏松导致了能量外泄,因此脉象呈现的是“浮缓”。

    因此,《伤寒论》第2条条辨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太阳)中风。”第3条条辨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除了表现和感受的差别外,脉象的差别是“浮紧数”和“浮缓”。

    浮脉脉象总体反映了阳气在表的特征。《濒湖脉象》说:“浮脉法天,有轻清在上之象。在卦为乾,在时为秋,在人为肺,又谓之毛。太过则中坚旁虚,如循鸡羽,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毛微,病在中也。《脉诀》言,寻之如太过,乃浮兼洪紧之象,非浮脉也。”

    浮脉通常和秋天的应时脉“毛脉“非常接近。秋天是人体阳气达到最旺盛的时刻,也是人体的气机开始由阳转阴的季节,阳气浮于上而方向向内收。如果手指摸到力量很大,则通常不是浮脉,而很有可能是夏天和心对应的“洪脉”。在很多慢性体质性的疾病中,人体阳气外散不能回收时通常也会出现浮脉。根据热升冷降的自然规律,浮脉在慢性病中还体现出热浮于上不能沉降,病患常出现头痛头胀等情况。

2.      沉脉。和浮脉相对,沉脉要用手指重按才能摸到。沉脉反映了人体的气血鼓动无力和气血匮乏的现象,人体的气血经过肾精化生而来,通过心肺呼吸鼓动脉搏跳动。肾精匮乏加心肺呼吸鼓动无力则会导致沉脉,沉脉反映了人体代谢机能非常低下,病患经常会出现手脚冰凉、腰痛等症状。

   《脉经》说:“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濒湖脉诊》说:“如绵裹砂,内刚外柔。如石投水,必极其底。沉脉法地,有渊泉在下之象,在卦为坎,在时为冬,在人为肾。又谓之石,亦曰营。太过则如弹石,按之益坚,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虚微,去如数者,病在中也。《脉诀》言缓度三关,状如烂绵者,非也。沉有缓数及各部之沉,烂绵乃弱脉,非沉也。”

   人体的水液主要依靠肾的汽化进行代谢,如果肾气鼓动无力,则很容易导致人体的水液沉积在体内,病患常体现出容易水肿、脚气、口渴、便溏伴随着严重的痰饮等症状。

   《伤寒论》281条称:“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文中“脉细微”其实也是沉脉的表现,人体阴阳俱亏,脉象鼓动无力呈细微之态,人体的精神状态也会比较差,所以经常会出现容易疲倦疲惫和没有精神的现象。

3.      迟脉。《脉经》说:“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病患每呼吸一次,脉大概跳动三次,按照每分钟呼吸18次推算,迟脉病患每分钟脉搏的跳动次数大概只有50多下。迟脉反映人体的阳气推动无力,不足以推动脉搏跳动。迟脉在慢性病中还反映了虚寒性的体质,即寒邪束缚身体,血脉鼓动无力。

    《濒湖脉诊》说:“脉来三至号为迟,小駃于迟作缓持。迟细而难知是涩,浮而迟大以虚推。(三至为迟,有力为缓,无力为涩,有止为结,迟甚为败,浮大而软为虚。黎氏曰:迟小而实,缓大而慢;迟为阴盛阳衰,缓为卫盛营弱,宜别之。)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癥瘕仔细看。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寸迟必是上焦寒,关主中寒痛不堪。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禁疝牵丸。迟脉主脏,有力冷痛,无力虚寒。浮迟表寒,沉迟里寒。

    比迟脉快一些和有力一些的是缓脉,迟脉兼有脉象无力和往来艰涩不流利,则是涩脉,涩脉反映了气血亏虚特别严重。

    迟脉反映了人体上焦的元气也不够充足,心肺功能衰弱,临床中经常会出现心绞痛,心阳不振、心衰、情绪抑郁等病症。迟脉也经常体现出人体对水液的运化和固持力量不足,临床出现小便清长,小腹胀满牵连睾丸等情况。

4.      数脉。《脉经》说:一息六至为数脉。《素问》说:数为阴不胜阳,故脉来太过焉。如果按照每分钟呼吸18次计算,数脉病患每分钟脉跳可以达到100次以上,从实际病案来看,成年人脉跳达到80次以上即可称为数脉。

    数脉反映了身体里内热相对过剩,热邪推动气血亢奋导致的结果。通常在遇到风寒束表的麻黄汤证时,经常会出现浮紧并兼有数脉。

脉搏跳动很快又会突然停止称作促脉。

    数脉反映了身体内有积蓄的热量或者阴血非常匮乏,需要根据情况辨证施治。例如风寒束表的第一个阶段会导致内热积蓄在身体内出现数脉,这时如果正确的采取解表散寒的方法,内热散去后脉象也会恢复到正常。有时候高烧持续很长的时间,即使退烧后,因为身体的水液和血液在发烧期间被消耗蒸发掉很多,也会出现数脉,这时则通常需要补益阴分的方法,例如《伤寒论》中的白虎汤。

    从实践来看,如果生活习惯不好,比如长时间的熬夜或者大量消耗,身体精血被大量消耗掉,身体呈现出相对内热也很容易导致数脉。按照热升冷降的原则,身体内的内热很容易上浮到头面出现上火、口腔溃疡、失眠等症状。

    另外,肿瘤病人在接受手术切除和化疗后也经常出现典型的数脉。手术本身会导致人体血液大量的损失,脏腑被切割掉一部分后通常会导致人体脏腑存储血液的能力下降。化疗会大量的消耗人体的血液,也会造成严重的内热出现数脉。数脉是人体内热亢盛的表现,内热亢盛会导致人体由阳转阴的机能损伤,因此很容易导致失眠。另外,亢盛的热进入血液很容易造成身体内的溃疡,并产生痈脓疮等疾病。长期的内热亢奋会进一步消耗人体的阴血,在身体内很容易形成内热不均,导致内风在身体里流动,内风同时又会加剧人体精血的蒸发和津液的消耗,引发肌肉干涸导致中风。

    现在社会上很流行艾灸,事实上,艾灸作为一种温热的治疗手段,有其明确的使用禁忌。艾灸通常更适合虚寒性的病症,脉象体现为迟脉或者沉脉。一旦出现内热亢盛的数脉,通常是禁灸的,因为温热的灸法会火上浇油,进一步加重病情。这一点,在《伤寒论》和《黄帝内经》中有明确的论述。读者须特别留意。

5.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称作“滑脉”。

    手指按到滑脉感觉是“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感觉就像有一排气泡,或者一个小铁珠依次经过把脉者的无名指、中指和食指,速度较快,一个接着一个。简单来说,人体主要是由水分构成,血液的载体主要也是水,当身体内水分整体增加时,血液的水分也会增加。血液的水分增加会导致脉象流动特别快而出现滑脉。所以李时珍说:“漉漉如欲脱。滑为阴气有余,故脉来流利如水。脉者,血之府也。血盛则脉滑,故肾脉宜之;气盛则脉涩,故肺脉宜之。”《脉诀》云:“按之即伏,三关如珠,不进不退,是不分浮滑、沉滑、尺寸之滑也,今正之。”

    滑脉反映了身体内水分过多滞留的情况,即身体内积累大量未代谢的痰饮,痰饮会引发肥胖、心肺不足、咳喘、癫痫等疾病。古人讲:痰多怪病,痰饮积累在身体很多部位可造成奇奇怪怪的现象。

    滑脉总体反映了人体脾肾虚弱、阳气不足,对水液的代谢和汽化不足,导致大量水湿积蓄在身体转化为痰。《濒湖脉学》有诗云:“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上为吐逆下蓄血,女脉调时定有胎。寸滑膈痰生呕吐,吞酸舌强或咳嗽。当关宿食肝脾热,渴痢疝淋看尺部。滑主痰饮,浮滑风痰,沉滑食痰,滑数痰火,滑短宿食。”

    女性在怀孕后,子宫中产生出大量羊水滋养胎儿,身体内的水分大量增加。根据测量结果,怀孕妇女体内的血流量比平常增加20%以上,因此脉搏的跳动会比普通人的有力,这是最明显的区别,因此怀孕的脉象通常是滑脉。中医所谓的“喜脉”,主要也是通过诊断到滑脉得出的结论。

下一篇文章我们继续讨论27种脉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你学诊脉2
脉象解
我的脉学笔记6:后世脉诊(一)
看脉六法-病脉二十八种
经典:四脉六脉八脉十脉!(临床脉法)
脉 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