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学>>导读讲义

《大学》导读
一、《四书》简介
二、《大学》简介
三、《大学》三纲领
四、《大学》八条目
五、《大学》的影响及评价

 

   电影《孔子》描写他51岁出任中都宰一直到其73岁病逝这段经历,并挑选了最有戏剧性的堕三都、周游列国、子见南子、陈蔡被围、孔子回国以及韦编三绝等重要经历进行改编。
歌曲《国家》
   词:王平久曲:金培达    演唱:成龙刘媛媛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

一、《四书》简介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总称。《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
1、《四书》成书的历史过程
唐代的韩愈和李翱

特别重视<孟子>、<大学>、<中庸>,<论语>等经典,并依据这些经典对仁政王道及其性情理论作出阐发,使得儒家内圣外王之学逐渐由偏于外王向偏于内圣转型,在经典选择和理论建构上都为宋明理学作了开创性的贡献.
北宋二程:程颢和程颐

 程颢(公元1032年——1085年),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
程颐(公元1033年——1107年),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被世人称为“二程”,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二程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 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的。这 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
朱熹编定《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

   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 “四子书”,简称“四书”。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 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称为“集注”。
  朱熹编定的《四书》次序本来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的顺序排列的。他的意图是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微妙之处。后人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的方便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现在通行的《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顺序。
2.《四书》的历史地位
由于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朱熹死后,《四书集注》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南宋把《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列入学官,作为法定的教科书,宋以后,元、明、清三朝都以《四书集注》为学官教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占据着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而《四书集注》作为理学的重要著作,也被统治者捧到了一句一字皆为真理的高度,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四书》不仅成为了儒学的重要经典,而且也成了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成了直到 近代全国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所以,有人把《四书》与西方的《圣经》相比,认为它是东方的“圣经”。
二、《大学》简介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北宋学者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程颐认为,《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至于《大学》的作者,传统的说法认为是曾参shen。
“大学”是 “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人之学
在中国古代一般是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所谓大学,就是长大成人之学。小学”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朱熹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大学”同“小学”在学习内容方面有重大的递进和提升。朱熹认为:“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

《礼记》
《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关门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三、《大学》三纲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阐述“三纲领”的内涵和意义: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道德高尚,并且能够把这高尚的道德推广于全民和天下的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程子曰:“亲,当作新。”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明明德
在亲民

为人君,   止于仁;
为人臣,   止于敬;
为人子,   止于孝;
为人父,   止于慈;
与国人交, 止于信。

 

至善
四、《大学》八条目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2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诚,意诚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齐,家齐而後国治,国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3 致知在格物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朱熹


致知
格物
4 诚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


诚意
正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正心
修身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僻)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7齐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国。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後求诸人。无诸己,而後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齐家

家和万事兴
8 治国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於上,毋以使下;所恶於下,毋以事上;所恶於前,毋以先後;所恶於後,毋以从前;所恶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恶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9平天下
在阐释“平天下在治其国”的主题下,具体展开了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君子有絜矩之道。
二、民心的重要: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三、德行的重要:德本财末。
四、用人的问题: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五、利与义的问题: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五、《大学》的影响及评价
1.当代大学校训
厦门大学: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东南大学:   止于至善
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南京工业大学:明德厚学,沉毅笃行   
山西大学:    登崇俊良求真至善    
河南大学:   明德新民,至于至善      
江苏大学:   博学、求是、明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贯中西,明德尚行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2.大学的意义
大学的意义,古代和今天都在追问。汉代的郑玄说:“大学者,以其记博可以为政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所谓“大师”就是指那些德高望重、学贯中西、眼光深邃,而且是面对整个世界毫无私心地把自己的知识贡献出来,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的大学者。
可以说,现代的大学理想和古代的大学理想有内在相通之处。当然,这种理想也遭遇到现实的问题。今天的大学,学生空前增多,但是灵魂无根问题、精神空洞问题、精神缺钙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重新审视大学的意义,重新塑造大学精神就成为当务之急。
3.内圣外王的儒家理想
《大学》典型地体现了儒家学派“内圣外王”的思想。
打通了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带有强烈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
经宋明理学的大力提倡,对以后的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和精辟的理论语言构建了一个中国传统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和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富有相当的周全性、精微性、系统性和包容性。三纲八目以独特的框架构建了一个封建士人的人生图式,为"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的天下读书人规定了一个人生理想,也规定了一个人生方向。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此即“内圣外王之道”.,《天下篇》作者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虽然“内圣外王”一词不是直接出自儒学和孔子之说,但《天下篇》作者所阐述的“内圣外王之道”与孔子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这就为儒家采用这一术语提供了理论依据。。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生的外行阶段,即功名阶段。应特别注意,先秦、秦汉所说的“家”不同于今天所说的“家”。先秦、秦汉一般是家与大夫对称,国与诸侯对称,天下与天子对称,所以是大夫曰“家”,诸侯曰“国”,天子曰“天下”。在中国古代,由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中国汉语所指称的家、国、天下是一体的,天下是国的扩展,国又是家的扩展。国家实质上是衍化了的家,天下又是家国一体的世界。
德政合一、内圣外王的人生图式
三纲八目表达的既是道德意义上的人生追求与人生图式,又是政治意义上的人生追求与人生图式。这种德政合一、内圣外王的人生图式,是《大学》影响中国人最核心的内容。这种人生图式,通过文化教育,通过科举取士等,深刻地影响了古代中国士人、读书人的人格理想、人生精神乃至是生命理念;这种人生图式通过社会文化的教育、熏陶、积淀和传承,千百年来深深地渗透进了中国人尤其中国文化精英的血液中。"自任以天下之重"《孟子·万章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立己立人,忧国忧民,都已成为中国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永不磨失的人生精神。
4.《大学》的思想限度
第一,在现代民主制度看来,《大学》《中庸》所体现的“子庶民”“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有其过时和落后的方面。《大学》《中庸》有民而无公民,担当社会责任的是君子,而非一般的民,片面强调等级和权力,而忽略平等和权利。

在中国儒家思想看来,人是伦理秩序之中的人,他只能在这个秩序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和他对等的只有他自己,这样也就不能产生平等的意识。在儒家人伦规范下,平等就让位于秩序。公民政治就在于强调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强调个体之间的平等,强调公民对社会制度应有的反思和推进责任。

第二,从现代法制的角度来看,《大学》《中庸》强调“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的人治主义必定有其局限性,《大学》《中庸》又未发展出较为完善的制度哲学,制度在对人的强调中已经退到不重要的地步。

第三,原始儒家侧重于内在,而对外在注重不够。内在的约束性过多,而外在的约束性不足,仅仅以警示性、预言性为主,缺乏惩罚机制,或者惩罚以上天的名义实施,或者国家大乱,而不是对一个人的惩罚。

“身”之修是由个人的努力可提高其道德学问的境界,而国之治、天下之太平,那就不仅仅是靠个人的道德学问了。如果企图靠个人的道德修养解决一切社会政治问题,那么无疑必、将走上泛道德主义的歧途。道德理想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人是决定力量,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而道德是一种伦理秩序,伦理秩序就不能是平等。平等的关系只能产生在人格上和思想上。
中国传统哲学把“内圣外王之道”作为一种追求目标,因此就造成了道德政治化和政治道德化。前者使道德屈从于政治,后者使道德美化了政治,从而不仅使道德沦丧,而且使政治败坏。在中国历史上造成了“道统”(学统)成为“治统”(政统)的附庸,使圣学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使道德失去了作为社会良心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儒家所塑造的那样的“圣王”,所出现的大都是有了帝王之位而自居为“圣王”的“王圣”,或者为其臣下所吹捧起来的假“圣王”。
家国同构格局中的“家”文化取向
中国传统社会往往以家庭为中心,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或细胞。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分析中西方社会结构时曾说,西方社会结构是像田里柴捆一样的个体集合体,而中国社会“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的‘差序格局’,这和西方的‘团体格局’大不相同”。在“差序格局”中,社会由不同个体按亲疏关系组成网状关系,是放大了的“家”,侯外庐先生说西方人的“country”在汉语叫做“国家”,就是因为家族血缘关系在国家社会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传统社会属于“家国同构”的社会历史模式。这种“模式”在政治理念上是把“国”当作“家”来治理,而在家庭观念中则是把“齐家”与“治国”提到同等地位。它以“家”拟“国”,实现了家-国一体、礼-法一体、君-父一体、忠孝一体。
    中国传统文化是把孝亲、尊祖等家庭伦理扩展至国家治理,他们认为如同以孝道伦理维护宗族一样也应以忠孝伦理维持国家。孝道是维系整个社会秩序的支柱。
    把家庭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的基础,把家庭成员之间的义务和责任建立在亲情仁爱的基础上,这是中国特色也是中国家庭文化传统中积极的因素。
家国同构作为政治关系状态已得到根本改变,但作为一种注重血缘亲情和注重家庭和谐的历史传统,在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中,仍旧发挥着独特而强大的文化影响。
歌曲《国家》
   词:王平久曲:金培达    演唱:成龙刘媛媛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书五经指的是哪四书哪五经
人生少槛八部书:“老四书”与“新四书”
0233《四书五经》_译本
【原创】《大学》学习之一:命意之由来
《大学》读书笔记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蕴含什么哲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