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宋山水人物画家-马和之

     马和之,南宋画家,活跃于高宗时期(公元12世纪)。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画院待诏,为南宋宫廷画院中官品最高的画师,居御前画院十人之首。

     擅画佛像、界画、山水,尤擅人物,人物师法吴道子、李公麟,仿“吴装”创用柳叶描(一作马蝗描),用笔起伏、线条粗细变化明显,着色轻淡,笔法飘逸流利,活泼潇洒,富有韵律感,出入古法,脱去习俗,自成一家。其绘画风格与唐代吴道子相仿,当时有“小吴生”之称。

《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图》卷,绢本设色,纵26.2cm横857.6cm

     传世作有《后赤壁赋图》卷、《 古木流泉图 》及取材《 诗经》的《小雅·鹿鸣之什图》卷、《节南山之什图》卷、《豳风图》卷,现均藏故宫博物院;《唐风图》卷、《鲁颂三篇图》卷、《周颂·清庙之什图》卷、《月色秋声图》页均藏辽宁省博物馆。

《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图》之:《何人斯》

《月色秋声图》

     《鹿鸣之什图》是马和之创作的《诗经》系列画作品中的一卷。全卷书、画共10段,每段前小楷书《诗经》原文,文后为图。此画是《诗·小雅》中的第一组,包括《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棠棣》等十篇。画法以简劲飘逸的“马蝗描”勾取轮廓。该画中这“马蝗描”晚于唐吴道子“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的“兰叶描”,但没有“兰叶描”那么长,所以变纵恣为文秀。而线条短促,“战掣”松动,用于描绘岚气,山坡、树木,虽见缺落,但气脉贯通,有笔不到而意到之妙。相比之下,建筑界画笔法整一,就显得略刻板了一些。赋彩淡雅,色不隐墨,娴静幽远,近于“吴装”。

《鹿鸣之什图》绢本设色,纵28厘米横864厘米,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豳风图》作者根据《诗经·国风》之《豳风》诗意而作。全卷共分七段,依次为《七月》、《鸱号》、《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每段画前书《豳风》原文。图中人物形象生动,衣纹用兰叶描,笔法流畅潇洒,设色清丽古雅。

《豳风图》手卷,水墨设色,27.8 x 663.6厘米,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唐风图》 取材于《诗经·唐风》中的《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无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等十二章,构成了《唐风图》的十二幅图画。本来《唐风》中的诗歌是很难理解的, 马和之《唐风图》用生动的艺术形象给予了丰富地诠释。

《唐风图》

《唐风图》之山有枢

《唐风图》之蟋蟀

《后赤壁赋图卷》故宫博物院藏

(传)<幽风七月图>

(传)《画麻姑仙像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宋画院之首马和之,所绘《诗经图》,让唯美的诗经不再难懂
品格高妙《唐风图》为诗经唐风绘制的插图欣赏
清代民间诗经图研究
南宋时期著名画家马禾之十五幅传世经典书画作品赏析
来看看台北故宫珍藏的历代名画!
中国绘画史图录—2(五代十国两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