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土有病,人知否(一)

一、国“土”之病

  16.1%,中国的土地没有病入膏肓,然而这一数字却足以让每一个国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土之病,惊慌失措显然非明智之举,我们最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只有了解,才能充分重视,进而才能拟定出治疗计划。

1、中国土壤污染概况

  (图解国土污染现状)

  这份从2005年4月到2013年12月、历时9年完成的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治理刻不容缓。

  据统计,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详细]

2、中国土壤污染特征

  土壤污染不同于大气及水污染,呈现出了更多污染特征,给修复及治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首先,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察觉。而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测,甚至人畜健康的影响研究才能确定。土壤污染从产生到发现危害通常时间较长。

  第二,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与大气和水体相比,污染物更难在土壤中迁移、扩散和稀释。因此,污染物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累积。

  第三,土壤污染具有不均匀性。由于土壤性质差异较大,而且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慢,导致土壤中污染物分布不均匀,空间变异性较大。

  第四,土壤污染具有难可逆性。由于重金属难以降解,导致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完全逆转的过程。另外,土壤中的许多有机污染物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

  第五,土壤污染治理具有艰巨性。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很难恢复。

  总体来说,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 [详细]

3、中国土壤污染危害

  土壤问题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就因为其与大气、水一样,是生态环境维持正常循环的底线。土壤受到破坏,无疑将给人类生存及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最直接的的是,土壤污染将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受到破坏的土壤会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减产;农作物可能会吸收和富集某种污染物,影响农产品质量,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长期食用受污染的农产品可能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土壤污染将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土壤污染还将危害人居环境安全。坐落于污染土地上的住宅、商业、工业等建筑设施可能长时间受到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的侵蚀,从而对居住、工作人员造成损害;土壤污染还可能通过经口摄入、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等多种方式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场地未经治理直接开发建设,也会给有关参与开发人群造成长期的危害。

  (在受到污染的土地上建设的住宅房屋,对居民身体健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同时,土壤污染还会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含污染物浓度较高的表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别进人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而这种进入生态循环的土壤污染将更难彻底清除。 [详细]

二、病“土”之缘

  土之病终究是人之罪。就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答记者问时,环保部国土部负责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的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尽管自然背景值高也被提及,但工业化开始前的千百年来,这些地区都相安无事。因此可以说,工矿业和农业的掠夺式、粗放式发展是造成土壤污染的始作俑者。

1、违规排放的工矿业

  几年来,家住北京市南三环附近的张玮琪一直坚持买水喝。这种习惯源于2004年4月28日的一场事故。当时在位于北京市南三环的宋家庄地铁建设工地现场,3名工人在地下作业时发生中毒,被送至医院。出事地点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原是一家农药厂,该地土壤长时间受到工业废料污染,积蓄了大量致病毒素。目前,这块土壤的生态修复已经完成,而饮用水水源也并非地处污染场地附近。尽管如此,张玮琪仍无法去除心中的阴影。 [详细]

  而去年同一时期闹得沸沸扬扬的湖南“镉大米”一案,工矿业也难辞其咎。在逐步排查了稻米种子、生产环节、周边环境后,调查专家将镉污染的大部分来源锁定于距农田较远的工矿业:工厂排放废气中含有镉,可通过大气沉降影响较远的地方。即使冶炼厂距离远,其排放的废气扩散后也可能随降雨落到农田中。 [详细]

  无论是宋家庄的中毒案还是湖南“镉大米”案,实际上都凸显了工矿业生产过程中对土壤造成污染的严重性、广布性与持续性。

  (工矿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是导致耕地污染的主要原因)

  据此次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是造成其周边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尾矿渣、危险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堆放等,导致其周边土壤污染。因此,中国大部分土壤污染场地位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工业发达地区。而大量汽车尾气排放也会导致交通干线两侧土壤铅、锌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这使得城市中心地带那些占据商业价值较高的黄金地段均成为污染重灾区。 [详细]

2、不合理的农业生产

  与土壤联系最为紧密的产业当属农业,然而,这一生产活动却也是造成耕地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养殖等,都极易导致耕地土壤污染。

(灌根净等农药瓶倒在刚浇过的菜畦里)

  据统计,中国使用化肥的强度平均每公顷达400公斤(太湖流域曾高达600公斤),平均使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使用上限的2倍,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标准。而施用的化肥中,只有三分之一被农作物吸收,三分之一进入大气,剩余的三分之一则留在土壤中。大量盲目施用化肥已成为一种掠夺性开发,不仅难以推动农作物增产,反而破坏了土壤的内在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国,农药需求量在世界范围也内排第一,然而施用只有35%,一半以上的农药污染物进入土壤。长此以往,地力扛不住、环境也扛不住,农业生产“九连增”是有代价的。令人忧心的是,我国的农药施用量每年仍以10%的速度递增。此外,偷偷使用已被禁用农药的现象仍有存在,同时许多劣质、冒牌农药的使用也加重了这一问题。

  而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表明,2010年全国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184万吨、65万吨,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5%、25%,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农业污染源,是工业固体废物的2倍多。许多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在建立之初就缺乏对畜禽粪便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总体考虑,致使相当一部分畜禽粪便被直接排入河流或随意堆放。而每年近二十吨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膜更可使土壤的结构和可耕性遭到破坏,地力下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土壤问题爆发,罪魁祸首真的只是肥料和农药吗?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管理与治理
农村污染如何防治?
筒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管理与治理
农业复兴如何不负绿水青山
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加快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将构建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环境监测“一张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