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参观北京规划展览馆

参观北京规划展览馆

(2011-12-18 19:03:13)

参观北京规划展览馆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这是今年十分流行的一首歌唱北京的童谣。然而,北京城为什么被称作“北京湾”呢?恐怕很多久居北京的人也不一定说得上来。

三年前,我们曾到正阳门东南侧的“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参观,一进展馆大厅就被那件直径两米多的半球形青铜雕塑作品“北京湾”吸引住了。雕塑旁边还有一块铜制铭牌,上面刻有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的一段话:

北京小平原三面环山,形如海湾,被称为‘北京湾’。三千多年前,沿太行山东麓北行的大道由此分途,向北穿越不同山口,将中原农耕文化区与北方游牧文化区联系起来,古代蓟城就座落在大道分途的地方。这一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北京最终成为全国的首都。

这件青铜雕塑按照1:60000的比例设计,真实、直观地表现了由永定河洪积冲积扇形成的北京小平原“三面环山、形如海湾”的地理环境特征。西、北、东三面的崇山峻岭,东南平坦舒展的千里沃野,金灿灿的河湖水系(为便于辨认,铜雕将所有水库打磨成明亮的黄色),都在我们眼前一展无余。观赏“北京湾”铜雕的那一刻,真的感觉自己就像一只翱翔在蓝天的鸟儿,俯瞰着这一方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

后来我们写了一篇散文《家住西山》,作为西山黄鹂永久的置顶博文。受铜雕“北京湾”的启发,我们在文中写道:

    ……西山山脉与燕山山脉,共同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挡住来自北方戈壁的大漠狼烟和西伯利亚的逼人寒风,拱护着丰饶富庶的北京平原。“西拥太行,北枕燕山”,“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让北京成为古代中国北方的军事和政治重镇。从三千年前西周时期的古燕国将都城建在北京琉璃河董家林(后迁都蓟城)时起,北京开始了它长达三千余年的建城历史,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统治者也无不把目光投向北京,在这块形胜天下、地广土坚、生态宜居、文化多元的土地上,先后建立起辽南京(陪都)、金中都、元大都、名北京和清北京,实现了他们坐北朝南、君临天下的帝王生涯,也造就了千年古都灿烂辉煌的都市文化。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用大量的图片、文字、模型、多媒体数字影片,为我们讲述了古城北京在三千年的漫长岁月中是如何一点点演变发展的:北京最早建城是建在哪里;后来又迁到了哪里;从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北京、到清北京,五朝古都的文化特征和城市规划特点是什么;第一座佛寺、第一座道观、第一座天主教堂各建于什么朝代;“六海水系”和“三山五园”具体指代什么;北京城里有多少王府,又有哪些名人故居……。看这样的展览,仿佛是在阅读一部浓缩的北京建筑史。展览馆还有一幅长53米,高0.7米,题为《天衢丹阙》的工笔长卷,那是中国画院画家刘洪宽耗时五年精心创作的、描绘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北京中轴线风物图。

中轴线最早设定于元代,是元明清三朝帝都的灵魂,是延续至今的北京城市建设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在规划展览馆的另一件大型铜雕(铸铜浮雕)作品——高10米,宽9米的地图《北京旧城——一九四九》上,我们再次看到了那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建国前后的北京城依然保留着明清都城的基本形态,整座城市以中轴线为依托,以紫禁城为核心,渐次向外建有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四重城垣。与许多滨海沿江城市蜿蜒曲折的道路不同,北京的街道横平竖直,是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规划建造的棋盘式道路系统,给人以统一、规整、秩序的感觉。内城的前三海(南海、中海、北海)和后三海(前海、后海、西海)就镶嵌在这巨大的棋盘之中,为规整得有些沉闷的城市格局增添了几笔流动的、活泼的靓色。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宫殿群与周围大片灰黑素朴的胡同宅院,构成了那个时代强烈的色彩对比。

就在这张地图上,我们还看到基本保存完整的明清城墙和城门,包括天安门南面的中华门、千步廊、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还有当时尚存的一些城门的瓮城。这些城墙和城门,除少部分保存至今外,大部分已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种种理由和情况陆续被拆毁。1969年,因修建地铁,西直门和安定门最后一批被拆除。至此,除正阳门、东南角楼和德胜门箭楼外,外城及内城其他所有城门、城楼、箭楼和瓮城,都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永远地消失了,连一套完整、系列、清晰的图片资料也没有留下,不能不令人嗟叹。

俱往矣,还是朝前看吧。不知不觉来到展览馆的三层,这里有一个用现代科学技术制成的“北京市规划模型”,据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规划模型之一。这个模型展区将近1300平米,由两部分组成,中间一部分大约302平米的地方是按照1:750比例制做的北京城区立体模型,周围满铺在透明玻璃地板之下的是同比例航拍正摄影像图灯箱片。我们踏上巨大的玻璃地板,再一次体会到鸟瞰北京的畅快。哇!这里是东单!这里是天坛!这里是西直门火车站!这里是我们的家……,北京四环路以内几乎每一栋房屋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与《北京旧城——一九四九》相比,今天的北京城疆域扩大了许多,交通、绿化、公共设施大为改观,融汇了古今中外和各个民族多种文化元素的城市建筑,彰显出北京这座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现代化都市的崭新风貌。

为了撰写这篇博文,前几天我们特意去参观了北京宣武区广安门一带的“北京建城纪念柱”、“天宁寺塔”和“北京建都纪念阙”。 北京建城纪念柱是宣武区政府于1995年建的“蓟城标识”,一根高达9米的花岗岩石柱,柱顶镌刻着十六个大字: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惟周,其名曰蓟。南侧立有石碑,上有侯仁之先生撰写的碑文《北京建城记》。天宁寺塔始建于辽代,是一座八角实心十三层密檐式砖塔,高57.8米,是当时辽南京城内最高的建筑物。北京建都纪念阙是2003年宣武区政府在金中都皇宫大安殿故址上建立的,当时恰逢金中都建都850周年(金中都被认为是北京建都之始的标志)。建都与建城虽只有一字之差,意义却大不相同。纪念阙花岗岩基座上的《北京建都记》也为侯仁之先生所写。从三千年前的蓟城,到一千年前的天宁寺塔,再到八百年前的金中都大安殿,短短一个上午,我们进行了一次历史的穿越,尽管如今“穿越”这个词有点滥觞,但用在这里,还是挺合适的。

(此篇博文主要记述我们参观历史部分的感想;当代北京城市规划展区和未来北京规划展区的内容也相当丰富,我们将再写博文畅谈参观体会。)

请浏览图片:

01. 位于正阳门东南侧的“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大门



02. 半球形青铜雕塑作品“北京湾”



03. 铜雕上的官厅水库(为便于辨认,铜雕将所有水库打磨成明亮的黄色)



04. “北京古城变迁”展览。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褒封尧帝之后于蓟,这成为北京城起源的象征。周成王时封召公于燕,西周燕国的都城在今房山琉璃河,红色标注的区域是燕都的宫殿区。



05. 西周时期,蓟和燕是两个封国。西周以后,蓟为燕所并,燕迁都于蓟。战国时期的燕国有上、中、下三都,上都在蓟城(今北京城宣武区白云观一带),中都在今北京房山区窦店,下都在今河北易县。三都之中只有上都蓟城发展起来,成为当时著名的都会,这是蓟城作为中原北方重要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06. 唐代称北京为“幽州”,据《太平寰宇记》引《郡国志》载,唐代幽州城的规模“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开十门。”据此,城周长32里,约合今23里,呈长方形。



07. 公元938年,契丹获幽云十六州后,升幽州为南京,由此拉开了北京都城历史的序幕。辽南京城是在唐幽州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皇城建于大城西南隅。南京城不仅繁华富庶,居五京之首,而且是辽的佛教中心,佛教寺庙,冠于北方。


08.
公元1153年,金海陵王迁都燕京,定名中都。北京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一代王朝的首都,这是北京建都之始。图中左上是在金中都皇宫故址上修建的“北京建都纪念阙”,左下是丰台镇岗塔,右下是银山塔林和卢沟桥。卢沟桥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石桥,它的建成便利了金中都与外界的交通。


09.
金中都城、元大都城与明清北京城关系示意图。淡蓝色为金中都城;紫色为元大都城;三色拼接是明清北京城。


10.
元大都和义门瓮城遗址位于今西直门,是元大都考古发掘中的重大发现。门洞内刻的题记证明该门是在1358年加筑的。城门残高22米,门洞长9.92米,宽4.62米。


11. 北京孔庙先师门和牛街礼拜寺。北京孔庙始建于元代,是全国最大的孔庙之一,又是遗存唯一的皇家祭祀孔子之所。先师门则是北京目前保留了较多元代建筑特色的建筑之一。牛街礼拜寺位于今广安门内牛街,相传始建于辽,是北京目前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清真寺。元代时为大都伊斯兰教活动中心。



12. 八达岭明长城位于北京西北60公里延庆区境内,南亘北京,北去延庆,西往宣化、大同等地,故名八达岭。



13. 下图上半部分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真觉寺塔,也称五塔寺塔,黄鹂有专门博文介绍;下半部分为始建于明正统年间的智化寺。智化寺数经风雨而不摧,历五百余年而未颓,为目前北京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



14. 明、清时期紫禁城(故宫)实木模型



15. 清代未对北京城区进行大规模改造,而是在郊外建起规模宏大的以 “三山五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区,并在皇家园林周围兴建起众多的赐园和私家宅园,形成清代北京最重要的园林景区。



16. 清代北京的城市建筑以胡同和四合院为主体,四合院在建筑形式上具有多种等级,其最高等级为王府大院。四合院沿道路排列成胡同,胡同和四合院构成北京独特的文化景观,是北京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17. 清代北京的宣南文化区。清代实行旗民分治,内城为旗人所占,非旗人皆集中于外城;加上每年进京参加会试的人也居住在这一带,外城西部(宣南地区)逐渐成为士大夫聚居之地,共汇集了400余所会馆和众多的名人寓所,同时又是戏曲发展的舞台,造就了著名的京剧艺术。



18. 近代北京的建筑



19. 《天衢丹阙》——老北京风物图卷》。由中国画院画家刘洪宽先生历时五年创作完成。以古有“龙脉”之称的旧京中轴线为画中龙骨,自外城永定门起笔,进瓮城,止墨于内城北城墙。此画全长53米,高0.7米,画中人物5000多个,建筑物超过百栋,描绘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北京中轴线的景物。



20. 永定门



21. 天坛回音壁



22. 天坛祈年殿



23. 前门大栅栏



24. 五牌楼



25. 前门箭楼和正阳门



26. 中华门



27. 长安右门



28. 天安门



29. 端门



30. 午门



31. 太和门



32. 故宫三大殿



33. 乾清宫和交泰殿



34. 神武门



35. 景山



36. 地安门



37. 鼓楼



38. 钟楼



39. 大型铸铜浮雕《北京旧城——一九四九》



40. 大型“北京市规划模型”,据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规划模型之一。模型展区将近1300平米,由两部分组成,中间一部分大约302平米的地方(红色区域)是按照1:750比例制做的北京城区立体模型,周围满铺在透明玻璃地板之下的(绿色区域)是同比例航拍正摄影像图灯箱片。北京四环路以内几乎每一栋房屋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41. 大型“北京市规划模型”。近处是航拍正摄影像图灯箱,远处(有围栏的地方)是立体模型。



42. 蓟城纪念柱。1995年宣武区政府在宣武区广安门外滨河公园建立北京建城纪念柱,以为蓟城标识。



43. 蓟城纪念柱上的铭文为“北京城区 肇始斯地 其时惟周 其名曰蓟”。



44. 蓟城纪念柱南侧的石碑上是侯仁之先生撰写的碑文《北京建城记》



45. 天宁寺塔始建于辽代,是一座八角实心十三层密檐式砖塔,高57.8米,是当时辽南京城内最高的建筑物。



46. “北京建都纪念阙”(金中都纪念阙)是2003年宣武区政府在金中都皇宫大安殿故址上建立的,当时恰逢金中都建都850周年。纪念阙花岗岩基座上刻有“金宫殿故址”几个大字;侯仁之先生为此撰写了《北京建都记》。图片近处的地面上是铜制的“金中都平面图”。



47. 金中都平面图——大定、贞祐年间(1160-1265



附一:北京建城记

北京建城之始,其名曰蓟。《礼记?乐记》载,孔子授徒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史记?燕召公世家》称:“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燕在蓟之西南约百里。春秋时期,燕并蓟,移治蓟城。蓟城核心部位在今宣武区,地近华北大平原北端,系中原与塞上来往交通之枢纽。  

蓟之得名源于蓟丘。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记曰:“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证以同书所记蓟城之河湖水系,其中心位置适在今宣武区广安门内外。  

蓟城四界,初见于《太平寰宇记》所引《郡国志》,其书不晚于唐代,所记蓟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呈长方形。有可资考证者,即其西南两墙外,为今莲花河故道所经;其东墙内有唐代悯忠寺,即今法源寺。  

历唐至辽,初设五京,以蓟城为南京,实系陪都。今之天宁寺塔,即当时城中巨构。金朝继起,扩建其东西南三面,改称中都,是为北京正式建都之始。惜其宫阙苑囿湮废已久,残留至今者惟鱼藻池一处,即今宣武区之青年湖。  

金元易代之际,于中都东北郊外更建大都。明初缩减大都北部,改称北平;其后展筑南墙,始称北京;及至中叶,加筑外城,乃将古代蓟城之东部纳入城中。历明及清,相沿至今,遂为我人民首都之规划建设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今日北京城起源于蓟,蓟城之中心在宣武区。其地承前启后,源远流长。立石为记,永志不忘。时在纪念北京建城之三千又四十年。

公元一九九五年十月

侯仁之    撰文

〇〇二年七月再作修改

附二:北京建都记

北京古城肇兴于周初之分封,初为蓟。及辽代,建南京,又称燕京,为陪都。金朝继起,于贞元元年即公元1153年,迁都燕京,营建中都,此乃北京正式建都之始,其城址之中心,在今宣武区广安门南。

金中都以辽南京旧城为基础,扩东、南、西三面有差,而北面依旧。城池呈方形,实测四面城墙,东长4510米,西长4530米,南长4750米,北长4900米。四面城垣各开三门,北城垣复增一门,共十三门。城内置六十二坊,前朝后市,街如棋盘。

皇城略居全城中心,四面各一门。正南宣阳门内有街直通皇宫应天门前之横街,两侧建千步廊,廊东有太庙,西有中央街署。宫城位居皇城东偏,宫室建筑分为三路,结构严谨。中路殿宇九重,前有大安、仁政两殿,为常朝之所,后有后宫,为帝、后所居。主殿大安殿建于三层露台之上,规模宏伟。东路有东宫、寿康宫、内省诸建筑,西路有蓬莱院、泰和宫等建筑。宫城内西南隅凿鱼藻池,建鱼藻殿,以为宫城之内苑,故址即今白纸坊桥西之青年湖。宫城迤东置太子东宫,迤西为同乐园,有瑶池等湖泊。

中都城之扩建,将西湖即今之莲花池下游河道纳入城中,导流入同乐园湖泊及鱼藻池,又经皇城前龙津桥下,转而向南,流出城外。公元1990年,在右安门外大街迤西之凉水河北岸发现其水关遗址,已就地建为辽金城垣博物馆。中都近郊建有行宫多处,其最著名者为万宁宫,故址在今北海公园处。元朝继起,就其址规划扩建大都城,遂为今日北京城奠定基础。

公元1990年西厢道路改造,市文物研究所沿宣武区滨河路两侧,探得金中都宫殿夯土十三处,南北分布逾千米,并作局部发掘,从而确定应天门、大安门和大安殿等遗址位置。公元2003年为金中都建都850周年,应宣武区人民政府之约,撰文以记北京建都之始,刊石于金中都大安殿故址之前。

侯仁之

〇〇三年九月二十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建城之始的纪念性标志物 蓟城纪念柱
侯仁之撰文《北京建都记》
吴世味:北京城区肇始之地
大金皇宫寻幽​
“蓟城”是北京城的源头
“消失”的宣武,才是北京最牛B的所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