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向死而生:有尊严的离开这个世界



人总是要死的,带着轻松、美丽踏进另外一个世界,一定会走的更好。尊严、优雅的离开,幸福微笑着迎接新的未来。

                                                                                                          -------佐言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曹诚英都只戴着一顶“国内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的头衔,巨大的声誉都停留在学术业界。而这位才女,最终为普通大众所熟知,却是 “胡适情人”这个身份。所谓“朱颜青鬓都消改,惟剩痴情在”,曹诚英与胡适这段抱憾终生的爱情,也只剩得一零和唏嘘……

死亡是人类面对的终极问题,今天台湾作家琼瑶女士发表了对于死亡和生命最后时刻的众事安排,历史上很多名士达人对于死亡都有众多理解阐述。电影“非诚勿扰”里面有一段“人生追悼会”的场景描述,众多好友不远千里来参与以为自己好友死亡的追悼会,哪知到了现场才发现朋友还健在,只是给大家做最后的道别,这是多么感人至深的场景,能在意识清醒的时候和朋友亲人做最后道别是多么幸福,其中“尊严的离开”是我印象最深的场景,直接被葛优演的秦奋推进了大海被淹死,这和琼瑶女士所阐述的“拒绝任何大手术、插管、急救措施,帮助她没有痛苦的死去”一样的观点。人类勇敢的面对死亡,正确的认知死亡,坦然的处理生命临终的时刻,让所有人尊严、庄重、优雅的离开这个世界,我想这也是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期望所有人都能幸福微笑着“这个世界我轻轻的来过,我将轻轻的离开”。

学者荟xuezhehui_bj公众号有篇文章“对临终病人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是多么的愚蠢和残忍”建议大家阅读。

                                                                                                          -------佐言


“北医”教授王一方讲过两个遭遇:一位高级干部,好喝酒,一喝就是两瓶茅台,犯两回都被抢救回来了,第三次没救回来,死了。其孩子大吵大闹,'怎么没有救治好,每次都可以,为什么这次不行,根本没想到爸爸会死“王老说”你怎么能没有想过爸爸会死呢?不管是谁最终都会死亡“还有一个老人已经96岁了,医院检查非要院方给个说法,王老说”你已经不行了“,老人气急败坏,要打王老”说话不吉利。在中国大多数观念里面,死亡是很避讳的,很多到最后时刻,才第一次认真思考死亡。


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看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史铁生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里有两个教育是非常避讳的:一个是性教育,另一个就是死亡教育。

《西藏生死书》里写道: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小时候家里如果有人去世了,往往会避讳地对孩子说“他去旅行了”“他去很远的地方了”“他在睡觉”,从来不告知孩子们这是生命最基本的历程之一,这是死亡,结果只能让孩子对死亡产生深深的疑惑和恐惧。

在我们的教育中,“死亡”这节课,似乎已经被完全无视了。

在外国有一部书叫《爷爷变成了幽灵》小艾斯本的爷爷突发心脏病去世了,然后某天晚上小艾斯本却看到了自己的爷爷变成幽灵回家了,爷爷不想一直做幽灵不离开,因为死后变成幽灵一定是忘记有什么很重要的事情没做,于是小艾斯本和爷爷一起回忆,爷爷的一生,从小到大,从巍峨壮年到垂垂暮年,最后想到两个人一起度过的那些日子,爷爷终于想起来自己忘记了什么,他忘记对小艾斯本说再见。说完再见,他就离开了。

这本书是一本少儿读物,用充满爱意而隐晦的方法告诉孩子们什么是死亡,死亡是一件值得抱有敬意的事。

每个人出生之后就都在奔向死亡,这是生命的一部分,是规则的一部分,生命到了这里,就该让它顺其自然地离开。

中国的墓园总在远离闹市远离人群的地方,总是充满了唯恐避之不及的阴森气氛。只有在法定节日或者忌日才会去祭拜一下。

而欧美的墓园往往与住家比邻,时常都回去看看那些墓地,送上一些鲜花书籍,既没有以头抢地也没有嚎啕大哭。

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中国,尤其是近几年,尤其是在农村的一部分地方,丧礼铺张和喧闹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婚礼,不但有专业的嚎哭队伍,近几年竟然还增加了舞蹈,甚至是钢管舞这样的潮流模式,也只差在坟头蹦迪了。

离开的仪式变成了一场为了礼金衍生出来的闹剧,这也能当做是对生命的最后告慰吗?

萧功秦就曾感叹:“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太单一了,大家都像一个经济动物,金钱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占比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缺少了死亡教育。

孔夫子有句老话“未知生,焉知死?”言下之意便是:生的事情还没搞明白,谈论什么死?

平时我们很少谈论死亡,甚至不少人对“死”这个字眼避之不及。

马尔克斯说:人不是该死的时候死的,而是能死的时候死的。

张爱玲说:一个人一生中会死三次,第一次是脑死亡,意味着身体死了,第二次是葬礼,意味着在社会中死了,第三次是遗忘,这世上再也没有人想起你了,那就是完完全全地死透了。

余华说:生的终止不过一场死亡,死的意义不过在于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

梵高说:只要活着的人还活着,死去的人就不会死去。

死亡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人们才更珍惜生命,才会在短暂的一生中奋斗不止。

在国内,北京师范大学自2012年起也开设了“生死课”。授课者陆晓娅不仅是心理学者,也拥有多年在新闻、教育、公益、写作等领域的经验,是个名副其实的“斜杠老年”。这样一门生死课,不仅在北师大受到热烈欢迎,还吸引了许多校外学生、老师前去旁听。肿瘤病房的医生,因为对死亡的避讳而压抑,隔离了自己的情感,阻止自己对冰火人的情绪和情感产生感情,但是这样也把人对美好的事物的感觉隔离了,因此情绪出现了问题,直到开始了心理干预之后开始和病人恢复交流,才让自己变得快乐起来。

死亡本就是生命中的一个过程,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因为死亡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只有死亡能唤醒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也只有死亡能敲开最麻木的心门。

所以死亡是值得被尊重并被充分认识到的。

心理学家欧文亚隆说过,“没有充分活过的人最怕死”。从这个意义上讲,死亡和生命是联系在一起的。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正如墨西哥每年一度的“亡灵节”,人们走上街头欢欣鼓舞的一年的生命周期完成,迎接死者与生者的团聚。

墨西哥的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说:“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无意义,那么,其生必定也是如此。”“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这不但成为带有墨西哥民族特征的文化现象,也表现了墨西哥人的价值与哲学观念。

人们祭奠亡灵,却绝无悲哀,甚至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意在与死去的亲人一起欢度节日。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毕竟,生命是最好的礼物,一丝一毫也不能浪费。

活着,就要尽欢,不要将死之时,再去后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难过,其实那些死去的人并没有真的离开
死之前,一定要和孩子好好谈谈,这件我们最忌讳的事
学前导读 | 《爷爷变成了幽灵》
这两件人生大事,让孩子学会究竟有多难?
清明:如何与孩子谈死亡
国标舞女王刘真女儿不知道妈妈去世,这样和孩子谈死亡很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