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用心理学(四)
第七章   人格与自我
第一节  人格性质
一、人格的界定
(一)   人格的含义
(二)   人格的特征:1.独特性   2.稳定性  3.统合性  4.复杂性  5.功能性
二、人格结构
(一)   知—情—意系统
知—情—意系统中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大过程是人们都具有的共同心理现象。但是每个人在这三大过程中却有千差万别的表现,这种个体差异现象是人格的成分。
认识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发展的过程。
情感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是伴随着整个心理过程产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
意志过程——意志过程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三大过程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认识过程是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基础;情感、意志过程又能巩固和深化人的认识过程。
(二)   心理状态系统
心理状态——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等。  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心理活动的差异性。
(三)   人格动力系统   * 个性倾向性
人格动力系统是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及稳定水平的结构。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世界观等。
(四)心理特征系统    * 个性心理特征
这一系统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种成分。
(五)自我调控系统
这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它属于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 自我意识
& 个性心理——个体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人的心理现象的静态形式。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的共性,个性心理则反映了人们心理的个性(由人的心理的特殊性、差异性发展而成)。个性心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的潜在力量。包括:需要、动机、兴趣 ,理想、信念、世界观。
2.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个性心理的具体表现,体现着人的心理的鲜明的差异性。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3.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它是个性心理的调控结构,体现着一个人的成熟程度,决定着人的个性心理的发展水平。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调控、自我教育、自尊心等成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第二节  人格差异
一、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于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称认知风格。
(一)   冲动型—沉思型
1.冲动型      * 不同于“快—正确型”
2.沉思型
(二)系列型—同时型
1.  系列型的生理基础、特点、应用
2.  同时型的生理基础、特点、应用
(三)场独立性——场依存性
1.  场独立性——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倾向于以内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2.  场依存性——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倾向于以外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依存于场的人比独立于场的人往往更多地利用外在的社会参照来确定其态度和行为。
场依存和场独立这两个概念最初来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为了研究飞行员怎样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和视觉见到的外部仪表的线索调整身体的位置,专门设计了一种可摇摆的坐舱,舱内置一坐椅。当坐舱倾斜时,被试可调整坐椅,使身体保持与水平垂直。研究发现,有些被试主要利用来自仪表的视线索他们不能使自己的身体恢复垂直,另一些被试则主要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尽管坐舱倾斜,他们能使自己的身体保持与水平垂直。威特金称前一种人的认知方式为场依存方式,称后一种人的认知方式为场独立方式。后来的研究发现,这是两种普遍的认知方式。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周围的背境,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观颜察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年10月版  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P244—245
二、气质差异
(一)气质的含义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气质――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度、意志力的强度等)、速度与稳定性(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有的人倾向于外界事物,从外界获得新印象;有的人倾向于内心世界,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分析自己的思想和印象)等方面在行动上的表现。
气质特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突出地表现在情感和行为过程中。这些特征不是表现在一时一事中,而是许多情况下,在内容很不相同的活动中都会表现出来的一贯性特征。
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作中的表现。
(二)气质差异:1.胆汁质   2.多血质   3.粘液质   4.抑郁质
& 气质类型与特征
(一)气质类型
1.体型说(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根据对一些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以及对正常人的研究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与气质特征以及所患精神病种类有一定关系,因而提出按体型划分气质类型的观点)
2.血型说 (日本学者古川竹二等人用血型来解释人的气质类型)
3.激素说 (柏尔曼认为,气质是由内分泌腺的活动来决定的。他根据某种内分泌腺的发达程度,把气质分为五种类型)
4.体液说:气质一词在古希腊和拉丁语中原意都是比例、关系的意思。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身体内组织间的液体):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和血液。这四体液在各人体内的比例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行为表现和气质特点。后来古罗马医生盖伦继承了这种体液说,并把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二)气质的特征
1.气质较多地受个体生物组织特性的制约,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即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气质是一个人的自然特性和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是最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个人的气质特点不依活动的内容为转移,它表现出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自然特性。
2.气质不能决定人的价值观,不能决定人的个性倾向性的性质,它仅使个性带有一定的动力色彩。具有不同价值观、理想、信念的人可能有相同的气质特征,具有相同价值观、理想、信念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气质特征。
3.气质本身无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优缺点。
气质类型
优点
缺点
胆汁型
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有力
脾气急躁,易于冲动
多血质
情感丰富,反应灵活,易接受新事物
情绪不稳定,精力易分散
粘液质
安静稳重,善于自制、忍耐
对周围事物冷淡,反应缓慢
抑郁质
情感体验深刻而稳定,观察敏锐,办事细致、认真
过于多愁善感,行为孤僻,反应迟缓
三、性格差异
(一)性格的含义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中客观事物经常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是个性的核心特征。
(二)性格的特点
1.性格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2.性格是人对事物的惯常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分析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时不能仅看其一时一事的表现而要看其一贯的态度)
3.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三)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区别
气质
性格
从起源上看
更多地受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一般产生在个体发生的早期阶段,主要体现为神经类型的自然表现。
是后天的,在个体的生命开始时期并没有性格,它是人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人的社会性。
从可塑性看
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
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作用是明显的。
从与行为的关系及道德评价上看
气质所指的典型行为是它的动力特征而与行为内容无关,因而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主要是指与行为的内容,它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因而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2.联系
(1)气质会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气质是性格形成的一种变量。这在个体发生的早期阶段有明显的表现。有些婴儿喜欢哭或笑,有的安静,有的好动,这些气质特征必然会影响哺育者的不同的行为反应,一个人的性格就是在这种不同性质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2)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征,从而使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色彩。如,同样是乐于助人的性格特征,多血质者在帮助别人时往往动作敏捷,情感明显外露,而粘液质者则可能动作沉着,情感不表露于外。
(3)气质还会影响性格特征形成或改造的速度。例如,要形成自制力,胆汁质的人往往需要作极大的努力,而抑郁质的人则较容易形成。
(4)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使之服务于生活实践的要求。如,侦察兵必须具备冷静沉着、机智勇敢等性格特征,在严格的军事训练活动中,这些性格特征的形成有可能掩盖或改造着胆汁质者易冲动和不可遏止的气质特征。
(四)性格的结构
这里说的是一个人的性格从哪些方面反映出来,或者说可从哪些方面去分析性格的特征。
一般从两个方面去分析性格的结构
1.性格的态度特征(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这是从个性心理的指向方面或说从对象方面着眼)
主要是指个人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自己以及对待学习、工作、劳动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1)在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有善交际、孤僻、正义感、正直、诚实、狡诈、虚伪、同情心等;
(2)在对自己的态度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有自信、自强、自尊、自负、自卑等;
(3)在对待学习、工作、劳动的态度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有勤奋、懒惰、认真细致、马虎、粗心大意、首创精神、墨守成规、勤俭节约、挥霍浪费等。
人们对这几方面的态度是互相联系的。
2.不同心理活动过程的性格特征(性格在不同心理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1)性格的意志特征   可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A.表现一个人是否具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如:是有明确的目的还是盲动蛮干,有主见不这受暗示等。
B.表明人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方面的特征。如:是否有主动性,是否有自制力等。
C.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特征。如:是沉着镇定还是张皇失措;是果断、勇敢不是优柔寡断、胆小怯懦等。
D.在经常和长期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如:是有恒心、坚忍不拔,还是半途而废,缺乏坚持性。
(2)性格的情绪特征
指人们在情绪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有的人情绪活动一经引起就比较强烈,很难控制;有的人情绪体验比较微弱,总是冷静地对待现实,容易用意志来控制情绪。有的人情绪易波动、起伏,有的人情绪不易起伏变化。有的人情绪活动时间长且影响深刻,有的人情绪活动稍现即逝而印象肤浅。有的人主导心境总是振奋愉快的,有的则总是抑郁、沉闷。
(3)性格的认知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
指人们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这些差异在一个人的完整的性格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1)   在感知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有:
被动感知型
易受环境刺激的影响,易受暗示
主动观察型
自己有主见,不易被环境刺激所干扰
详细罗列型
特别注意细节
概括型
更注意事物的一般特征和轮廓
等等
(2)在想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上的差异有
幻想型和现实型,主动想象型(力图用想象打开自己活动的领域)和被动想象型(以想象来掩盖自己的无所作为)等等。
(3)在思维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上的差异有独立思考型和盲目模仿型
第三节  人格理论
一、人格特质说
特质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
(一)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
1.两类人格特质:共性和个性
2.共同特征(共性)的含义——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如蒙古族的豪放,维吾尔族的活泼。
3.个人特质的含义与分类: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个人特质——个体身上所独具特质。
首要特质——指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中心特质——指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这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如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抑郁、敏感等。
次要特质——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林黛玉的性格主导面:自卑、敏感、天真、热情、任性。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
1.十六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
2.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十六种特质,只是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有程度上的差异。
3.可以对人格进行量化分析。
(三)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
1.人格五因素模式——“五大人格”
2.“五大人格”可通过NEO—R人格调查表来测定
二、人格类型说
(人格类型:参看教材P387——388)
(一)单一型模式——T型人格
1.什么是T型人格——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
2.T型人格的分类
体格T+型
T +型                      (积极性)
T型人格            智力T+型
T ­ 型                     (消极性)
(二)   对立型模式——内向与外向
瑞士心理学家C·G·荣格以人的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即心理倾向)为依据将人的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大类,同时荣格还指出,多数人并非典型的内倾或外倾,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型。
内倾型:心理活动倾向于内心,较少向别人显露自己的思想,沉静、多思、谨慎、顾虑,适应环境困难,交往面窄。
外倾型: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情感外露,不拘小节,善于交际。
(三)多元型模式——阴阳五行说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医书《内经》所分:
序号
人格类型
人格特征
1
太阴之人
胆小、孤僻、多疑
2
少阴之人
沉静、节制、稳健、嫉妒心强
3
太阳之人
大胆、进攻、傲慢、暴躁
4
少阳之人
外露、乐观、机智、随和
5
阴阳平和之人
平静、适应性强
& 关于性格的其他分类
1.以心理机能来确定性格类型(英国心理学家A·培因和法国心理学家瑞博特)即依理智、情绪和意志三种心理机能何者占优势来划分:
A.理智型:依据冷静的理性思考而行事,以理智来支配自己的行动。
B.情绪型:行为易受情绪左右,凭感情办事。《世说新语  忿狷三十一》:“王蓝田(王述)性急。尝食鸡子,以筋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目真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咬破即吐之。”这是典型的情绪型的表现。
C.意志型:目标明确,行为主动。
D.中间型:理智―意志型等
2.以某种或某些典型的性格特征划分(这种分法较多见)
1)根据个体竞争性的不同来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勒德)
A.优越型:特别好强,遇事不甘落后,总想胜过别人。
B.自卑型:遇事甘愿退让又不与别人竞争,有很深的自卑感。
2)根据人们在时间匆忙感、紧迫感及好胜心等特点上的差异分
时间感等
好胜心等
A型
时间感特别强,常同时做或思考两件不同的事,老想把工作日程排得越满越好,总是闲不住;信不过他人,总想亲自动手
争强好胜,效率高,易激动,缺乏耐性等
B型
悠闲自得,不爱紧张,一般无时间紧迫感
不喜争强好胜,有耐性、能容忍等
3)按个体独立性程度分(根据人感受外界事物时,受所处情境的影响程度进行划分)
顺从型
社会敏感性高,易受外界影响,适应环境快,易与人相处,但缺乏主见,独立性较差。
独立型
不易受外来事物的干扰,具有坚定的信念,独立性强,在人际关系中能自立,有主见,不盲从,自信沉着;但社会敏感性差,行事刻板,固执己见。
4)以人际关系来分(典型性格类型划分法)
A型
(行为型)
情绪不稳定,社会适应性差,带有外向型特征。群众关系较差,易与他人产生磨擦。如果其智能较低,此种倾向就更加强烈。
B型
(平均型)
情绪特征与社会适应性都较为均衡;智力平常、交际能力不强,体力和毅力等表现一般。
C型
(安定消极型)
情绪稳定,社会适应性良好,属内向型。这种人在一般情况下比较被动,不大胜任领导工作。
D型
(安定积极型)
情绪稳定,社会适应性一般,群体关系较好,工作积极、主动、爱动脑筋,能独当一面,有领导能力。
E型
(反常型 / 逃避现实型)
情绪不安定,社会适应性较差或一般,带有内向性特点。喜欢独立思考问题,不大喜欢交际,有自己的偏爱和兴趣,在专业研究或业余爱好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修养和专长。古代许多名士即属此类。他们大都“愤世嫉俗”、“独善其身”。
第四节  人格成因
一、生物遗传因素
(一)双生子的研究原则与意义
(二)遗传的作用
1.  遗传是形成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对与生物性人格特征(智力、气质等)影响较大;对社会性人格特征(价值观、信念、性格等)影响较小。
( 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对一定性格的形成起促进或阻碍作用。这种作用通过气质来表现。如,抑郁质(弱型)者要培养勇敢的性格会比胆汁型(强型)的人要困难些,而要培养专心细致的性格,前者又会比后者容易些。
(2)其他生理素质也对性格有一定影响。如甲状腺分泌过多者,易形成任性的性格;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则会使人紧张,易形成急躁的性格等到。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一种脑化学物质——内啡呔,可以极大地影响人的性格和行为。
3.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难易。
*  环境——与中心相对而言。与中心事件相关的、对中心事件有一定影响的情况称条件或称为环境。  环境也指与生活主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与生活主体无联系的外部世界、对于主体而言,无所谓环境。凡是生物都是生活体,都有共同的生活环境。人类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又叫物理环境,包括植物、动物、土地、水、大气、噪音和人口等客观世界,是人类社会成立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
* 社会环境(社会生活环境)——是和人有着种种联系的、人们借以进行活动并按照自己内部美的尺度来建造的(即注入了人为力量的)外部世界。社会环境包括得也很广,凡是有人类活动参与的社会领域都在社会环境之列。作为社会环境的外部世界是人工世界,而不是自古就有的始终如一的东西。“人为性”是社会环境区别于自然环境的主要之点。
社会环境是同社会生活主体联系的外部世界。社会生活主体包括社会个体和群体。社会生活主体是人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包括动、植物在内的生活体。
* 从内容上看,社会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人们通过感官直接接触的外部世界。马克思称之为感性世界。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人工世界。感性世界具有直接性与实在性。
精神环境包括信息环境和心理环境,都是人类生产活动的结果。信息环境(有人称为拷贝世界)也是人工世界。是在人与感性世界之间的人工世界。信息环境这个概念是由拷贝环境转化来的。6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信息环境的作用日益突出。 信息环境使人们对一部分感性世界的接触变为媒体的间接接触。(拷贝世界是由大众传播媒体形成的精神世界,是利用大众传播媒体对感性世界的模写和抽象。)拷贝世界提供给人们的不是感性世界那种实实在在的事件(人和物)本身,而是符号群(语言的和非语言的符号组合),因此,人们与拷贝世界的接触,不是感官的,而是超感官的,不是实际体验,而是心理体验。心理体验具有幻想性和内隐性(内隐性指隐藏于内,自我享受)。拷贝世界具有间接性和体验性。
二、社会文化因素
(一)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开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
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这要看社会对顺应的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其影响力就越大。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的强弱也视其行为的社会意义的大小。
(二)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塑造功能
这反映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
人文地理对人格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 米德等人的研究
& 所谓民族性格是指一个民族大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出现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的总和。民族性格是社会性格的一种。
民族,是居住在一定的地域、过着大体相同的经济生活、有在民族语言基础上形成的共同文化和历史基础的集团;是由风俗、传统和习惯等共有文化在历史上形成的群体,是历史的产物。
民族性格又叫国民性,与人性这个概念不同,是包括了一国国民的心理和性格的具体概念。中国人的国民性(民族性格)不同于美国人的国民性(民族性格)。例如,中国人的乡土观念很强,家乡是养育自己的地方。美国人却没有中国人的家乡观念,他们是流动中的人民,乡土观念联系不住不断移动的人群。美国人的“家乡”是指自移民以来就不断移动的长长的旅程上所停留的站。
三、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的影响对儿童性格的形成具有特殊作用。对成年人的性格也有一定影响。
(一)三类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造就了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孩子:
1.  权威型教养方式
2.  放纵型教养方式
3.  民主型教养方式
(二)关于家庭环境因素对人格影响的结论
四、早期童年经验
*麦肯侬的总结
*早期经验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五、自然物理因素
(一)自然物理因素的范围: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
* 生态环境对人格的影响    巴理的研究
(二)自然物理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作用
1.  非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更多地表现为一时性影响
2.  对特定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 其他
学校环境的影响(学校的教育和培养,集体生活的相互感染)对青少年性格的影响很大。
工作环境的影响(包括人际关系、职业特点、工作的自然环境和物质条件等):职业特点对人们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如农民有农民的性格特征,军人有军人的性格特征,教师有教师的性格特征。
自我意识、自我调节的影响(内因):在大致相同的环境条件影响下,不同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其中,自我调节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五节  自   我
一、自我的概念
在心理学中,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总和(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社会属性)的认识。
身心状况包括:生理状况(身高、体重、相貌等)、心理特征(趣味、能力、性格、气质等)、社会属性(职业、身份、人际关系等)。
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指人们在自己的意识中觉察到自己的那个心理过程(或叫意识过程。)
自我认知是社会个体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是自己对自己的外部行为与情绪、态度、动机、个性等内部特征的认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自我认知常常是模糊不清的,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就说明了这一点。正确的自我认知不仅对提高自我修养,开发自我潜能有所帮助,而且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完成共同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认识自我”这句镌刻在古希腊戴尔菲城那座神庙里惟一的碑铭,犹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尼采曾说:“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二、自我的种类
(一)主我与客我
威廉·詹姆士(美国心理学之父)的自我结构论(詹姆士1890《心理学原理》)
自我具有二重性,可以分为“主我”与“客我”。
1.主我:作为认识者的主我是指个人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与思考。
2.客我:作为被认识者的客我是指个体人对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判断。
1)主我--知者、知的我、“纯粹自我”。是知的主体
2)客我--被知者、被知的我、“经验自我”、是知的客体,是人称谓自己所有一切的总和
客我的构成要素:
(1) 物质我--以对身体的自觉为核心,衣服在其次。
(2) 社会我--是对“他人印象中”的自己的认识。
(名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我”,是映在他人眼睛中的自己)
(3)精神我--对自己各种意识状态、心理倾向、能力等的认识。
乔治·米德是符号互动论的创始人。他以符号互动论为基础,对自我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主我客我论。他认为,自我是对社会现实的内化和主观解释;自我包括:
主我(I)--“自然我”、执行自我的功能,支配自我的活动。
客我(me)--“社会我”、自我的对象化,是行为发生后的自我形象(相当于库利的“镜中我”)。
(二)个人自我与社会自我
1984年威利对自我的分类
1.个人自我——指个人对自身的认识。
2.社会自我——指个人(A)对别人(B、C、D等)如何看待自己(A)的认识。
(三)镜中自我(“镜中之我”)
美国心理学家库利1920年提出“镜中之我”的概念。这是库利对“社会我”理论的发展。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他人只是一面镜子,决定镜中之我的还是自己。“镜中之我”或称“反射的自我”,属客我中的“社会我”。
“镜中之我”具有以下三个主要元素,这三个方面构成了镜中自我的概念。
1.关于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何形象的想象((想象自己给别人的感觉如何)
2.与骄傲和耻辱相连的自我感觉
例如,因别人的夸奖与接近产生的骄傲感与归属感,因别人的冷眼与疏离产生的羞耻感与孤独感。
3.他人的特性与地位
例如,“我”可能在一个严厉的人面前显得胆怯,在一个文雅的人面前显得粗鲁,在一个封闭的人面前显得坦率。
“镜中之我”的形成分三个阶段:
1)感觉阶段(想象自己给别人的感觉如何),
2)解释阶段(想象中别人对自己的判断),
3)自我反应阶段(产生某种自我感觉)。
库利忽视了“社会我”形成中利用的信息还有他人的实际评价,并非全是主观想象这
一点,其“镜中之我”概念的主观性很大。
(四)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
1.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自我理论:自我包括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
(1)理想自我的含义  (2)现实自我的含义  (3)自我实现的含义
2.德国心理学家荷妮关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关系的阐述
(1)每个人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都存在差距
(2)当二者之间的差距过大并是非调节性关系时,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3)调节二者关系的方法是准确的自我分析。这是一种自助过程,要依据现实自我来确定理想自我。
自我认知的过程与它的机制寓于自我的结构及其功能之中。
1.主我--执行自我的功能、支配自我活动。
2.客我--自我的对象化,自己把自己作为心理对象,“镜中之我”(库利)(P106)
社会规范与内化过程之间还有一个主体的价值选择作用即价值领域的中介作用,具体地表现在“客我”的主体性上。
客我的构成:
1.他人眼中的自我形象(来自他者的自我形象)(他画像)。
2.自己头脑中的自我形象(来自自己的自我形象)(自画像)。
三、自我的功能与发展
自我认知的目的是为了管好自己,即自我管理。这在实际上也是在自己内部,使用语言符号,主我对客我的控制,对画像的管理。自我意识强的人,对自己的画像、面貌比较清楚,言语举止也就比较得体。
(一)统合我
弗洛伊德最先看到了自我对人格的调控功能,提出了“统合我”的概念。
自我是人格的调控中心,这个调控中心的指挥者就是“统合我”。
弗洛伊德理论:人格具有“三我”(本我、自我、超我)结构,人格的不同成分有时会产生不协调现象,从而引发心理失调。自我对人格具有调控作用。当自我发展健康有力时,它会使人格系统的运作统一、协调,这时人格就达到了健康统合的状态。
人格统合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首创者。他把心理分为三部分:(A)意识,即当前注意所及的心理活动领域。 (B)前意识,即当前未被注意,但一经提及可想到的心理活动领域。(C)无意识,即受到压抑、隐藏很深的心理活动领域。他把人格结构分为三部分:
(A)处于无意识最深层有一个“本我”,是行为动力的源泉,它追求直接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本我是遗传的本能,它要求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弗洛伊德认为生理需要在人一生中持续存在,所以本我是人格的永存成分,在人生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B) 意识中有“自我”,它是从无意识中产生的,指导行为采取社会允许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
自我是本我的对立面,是在环境影响下由本我发展而来的。婴儿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环境影响,逐步学会了各种行为方式。通俗地说,自我代表理智,而本我代表尚未驯服的激情。自我推翻了本我的活动原则(快乐原则),代之以现实原则。
(C) “超我”,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对自我起监察作用,不让其有越轨行为,否则就给予惩罚。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人格的最高层,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确定了道德标准,自我负责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谴责自我。超我代替了儿童早年父母曾执行过的职能,良心代替了惩罚,自我理想代替了奖励。而人格的动力学就在于三部分的相互作用。一个人能生活得顺利有效,必须依赖三种力量的平衡;一旦失衡,就可能引起心理失常。
(二)自我与健康人格
健康人格的四步曲:
1.  认识自我
(1)认识自我的意义
(2)正确认知自我的四种方法
A.在与别人比较中了解自己
B.从别人的态度中了解自己
C.藉个人成就来了解自己
D.与自己比较中了解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较。纵比)
& 社会比较理论  (费斯廷格1954年提出)
人们认知自己是什么样子,是要通过社会比较进行的。所谓社会比较就是提供一定的标准,以评价和认识自己。(“人比人”,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费斯廷格从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自我认知起重要作用这一立场出发,提出:人们都希望评价自己所持的意见、能力等,为此,在没有客观手段的场合,便同其他一些人的意见、能力相比较以评价自己,而比较对象一般是与自己相类似的一些人。
只有选择与自己类似的人作比较时,才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自我认知。
社会比较对于个体自我概念的影响效果的一个试验
A组被试
B组被试(对照组)
试验
设计
先接受自尊测定, 然后让其遇到与其竞争工作职位的申请人
竞争者衣冠楚楚
竞争者衣衫褴褛
接受第二次自尊测定
结果
自尊明显降低
自尊大幅度提高
社会比较理论的局限性:
人们有时候进行社会比较不是为了准确地自我认知,而是出于抬高自我、增强自我的动机,因而会避开诚实而难堪的自我估价而只想得到令人愉快的、有助于提高自我的信息(“比下有余”)。在选择比较对象进,不去选择能提供自我提高、自我改进信息的那些人。(左拉《陪衬人》)。
2.  悦纳自我
(1)自卑的危害        (2)如何摈弃自卑、悦纳自己
3.  延伸自我
(1)延伸自我的含义    (2)如何延伸自我
4.创造自我
(1)创造自我的含义    (2)如何创造自我
第八章              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指人们在群体生活中互有影响的行为。如角色行为、规范行为、越轨行为、从众行为等。
行为——原指有机体为了适应生活环境的一种机体反应,包括肌肉骨骼运动和腺分泌。在心理学研究中,逐步明确为一种操作性定义。如在勒温的行为场理论中认为行为(B)是人(P)和环境(E)的函数(F),在行为主义者华生那里,行为被定义为对刺激物的反应。
第一节  合   群
所谓合群,即与他人在一起的愿望。
一、儿童对成人的依恋关系
依恋指的是孩子对某一个或几个成人的出现产生积极的反应。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的关系。
(一)依恋对儿童的作用
1.提供安全感
2.提供信息
儿童心理学研究者通过一种名为“陌生环境”的实验,发现有三种主要的依恋类型。
(1)安全型——这种父母经常在孩子身边,并且对孩子的需要给以满足。
(2)躲避型——这种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总是没有反应甚至排斥孩子。
(3)焦虑 / 恨爱交加型——这种孩子的父母往往对做父母感到负担很重,不知所措。
(二)依恋行为产生的原因
1.生物因素
在人类的进化中,依恋行为有着积极作用,因为它保证了儿童得到为了生存所需要的照顾。
2.学习理论
依恋是通过学习得到的。儿童与父母间的互相依恋具有互利性(P215),因此,父母和孩子双方都为他们的交往提供强化成分。
* 对依恋现象的生理研究说明,人类合群的倾向至少一部分是先天决定的。
二、关于合群的实验室实验
对于成人的合群倾向,沙赫特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研究的目的是要发现增强合群需要的情境因素。沙赫特的实验结果说明:经历高恐惧的被试更希望与别人待在一起。
其他人的研究还发现,恐惧与其它使人不安的情境因素对合群需要的影响是不同的。比如难堪的情境与恐惧的作用就是不一样的。
面临恐惧的人希望得到别人的陪伴。那么,这些人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呢?人在面临恐惧时有一种什么心理过程呢?有两个假设可以解释这一问题。
1.分心假设
面临恐惧的人同他人在一起时,会把注意力从自己所害怕的问题上移开。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寻找什么样的人作伴都是可以的。因为任何人都可以起到分心的作用。
2.社会比较假设
根据社会比较理论,人们希望与处于同一个情境中的人作思想和情感的比较。一个人处于陌生环境,并且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周围的事物作出反应时,会去寻找别人以求得一些有关的信息。面临恐惧的人只是希望同自己处境类似的人在一起。
研究者对这两面三刀种假设都进行过研究,社会比较假设得到了研究的证实。
沙赫特曾做过一个检验社会比较假设的实验并得出结论:“痛苦的人并不是渴望任何伙伴,他只希望有痛苦的伙伴。”
总的说来,有关儿童依恋行为以及成人合群行为的研究都证明合群可以减少恐惧和不安。当我们感到恐惧和不安时,如果能找到既能提供有关信息又富有同情心的人作伴,将会给我们的精神以很大的安慰。
三、友好关系的益处
(一)六种益处
社会心理学家魏斯提出友好关系能够为人提供六种益处:
1.依恋——亲密的人际关系使人互相依恋,而依恋能够给人提供安全感和舒适感。
2.与社会结合——有些友好关系使我们感到与其他人有相似的利益和态度。当我们和自己的朋友、同事或业余爱好相同的伙伴交往时,就会得到这种感觉。这类的友好关系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伴侣并提供一种属于社会某一团体的感觉,在心理学上我们称这种感觉为从属感。
3.增长信心
4.可靠帮助
5.指导
6.帮助 / 培养别人的机会
(二)合群的两个特点
1.人的各种需要是不能从一种关系得到满足的。如爱情关系会给我们依恋的感觉,提供舒适和安全感,但不能提供社会归属感。
2.各种人际关系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里会有不同的重要性。
第二节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及其因素
一、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一)联结
联结是条件反射的一个基本原则。在人际吸引上,联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喜欢那些与好的经历有关的人,而不喜欢与不好的经历有关的人。
对某一个人的喜爱与否会受我们对其它事物的情感反应的影响。“爱屋及乌”
但人是复杂的,有时相反的现象也会发生。有时共同的痛苦会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并为友谊的发展打下基础。——“同病相怜”
* 联结原则:联结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的一个极其重要学习原则。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
(二)强化
奖励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是积极的评价。我们喜欢那些给我们积极评价的人。
* 强化原则:强化是学习论的一项基本原则,运用到人际吸引中,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奖励的人。
(三)社会交换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当我们认为同另一个人交往的利大于弊时,就会喜欢那个人。
* 社会交换原则:这一观点认为,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喜欢与否,是基于成本与利益所做的评价。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当我们认识到从人际交往中,得到的报酬超过成本时,便会喜欢和我们交往的人。
& 社会交换理论是所有解释人际关系的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按照社会交换的观点,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所付出的成本及获得的酬赏是决定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发展与他人关系时,选择能给自己最大酬赏的人,为了获得酬赏,还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
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决定人际互相吸引的一些具体因素中有四个最有力的因素:个性特征(包括人格特征和外貌的吸引力两方面)、相似性、熟悉性和邻近性。下面将个性特征分为人格特征和外貌的吸引力两方面,所以将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分列为五点。
(一)人格特征
一个人具有哪些人格特征会使人对他产生喜爱呢?除了诚实以外,另外两个比较重要的品质是热情和有能力。
1.热情
是什么因素使得一个人看起来很热情、很友好,而另一个人显得很冷淡、疏远呢?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乐观的态度。当一个人喜欢各种事情,对各种事情抱积极的态度时,他就显得比较热情。
一个实验的结果表明:被试更喜欢态度积极的被访谈者。被试喜欢持积极态度的访谈者的原因在于这种态度所表现出的热情。进一步研究分析的结果表明,被试喜爱被访谈者的程度,与被试的智力、知识及其与被访谈者态度的近似无关。
假如被调查者经常表现出正性的态度,试验中的被试也较喜欢他。弗克斯认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主要在于正性态度能使人们产生温暖感,而这种温暖感增加了他的吸引力。
2.能力
总的来说,我们喜欢那些有社会活动能力、聪明、能干的人。至于哪些能力最重要,要看我们与某一个人是什么关系、对方所从事的工作等。
一个有趣的例外是,如果一个人的能力过于强、过于完美,反而会使人不太喜欢他。
(二)外貌的吸引力
外貌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原因来自于光环效应,也就是我们在对人知觉中常常遵守的一致性原则。研究表明,外貌所产生的光环效应可以影响到其它与外貌无关的品质的判断上。
& 光环效应(halo  effect)又叫晕轮效应,指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重大意义的品质特征,那么他就很可能被赋予其他许多积极的品质特征,相反亦然。这就像刮风天气之前晚间月亮周围的大圆环是月亮光的扩大化或泛化一样,又像佛像头顶周围的光圈闪闷发光,因此得名光环效应或晕轮效应。
迪恩(K.Dion)、伯斯奇德(E. Berscheid)和沃尔斯特(E.Walster, 1972年)的实验说明了这个效应,他们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表面上分别是有魅力的、无魅力的或中等的。然后,让他们在一些与魅力无关的特性方面评定每一个人。结果表明,有魅力的人在几乎所有的特性上得到的评分都高,无魅力的人得到的评价最低。就是因为他们有相貌好看这样一种积极肯定的品质,他们就被认为具有其他积极肯定的品质,而那些不好看的人则被认为具有其他坏品质。
光环效应说明,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推断作用,先判断别人的好坏,再据此推论他们所有的性质。光环效应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扩张和定势的结果,由于环效应,一个人的优点一旦变为光圈被夸大,其缺点也就隐退到光的背后视而不见。
* 反例:陪衬人现象
外貌对人际吸引影响的第二个原因来自于所谓“美貌的辐射作用”。 “沾光”
(三)相似性
我们一般喜欢那些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个性与我们相似的人。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强调相似性对人际吸引的作用。诸如民族背景、宗教、政治、社会阶层、教育及年龄等的相似性都能影响吸引。
相似性为什么会对人际吸引产生影响呢?原因大概如下:
1.与相似的人相处能得到正强化
2.个体都努力保持态度的和谐一致。这是认知不协调理论的解释
& 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Festinger)1957年提出的一种社会认知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基本假设:第一,认知不协调的存在,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快;为了减少这种不协调而获得认知协调,就要试图去实现它,于是,使人产生一种求平衡动机。第二,不协调出现之后,人们不仅试图去减少认知不协调,而且总是努力避免不协调继续恶化,减少不协调因素(信息)的扩大。
3.现实条件限制
期望——价值理论告诉我们,在我们进行选择时,不但要考虑一个选择的价值,还要考虑这个价值出现的可能性。  “门当户对”
(四)熟悉性    影响人际吸引的第四个重要因素是熟悉性。
* “多见效应”,即仅仅多次见到一个人就会增加对这个人的喜欢。“习惯成自然”、“见惯不怪”、“习以为常”
(五)邻近性
& 邻近效应
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这与俩人住处的远近有很大关系。这被称为邻近效应。那么为什么邻近性会引发好感呢?
●增强亲近感——邻近性一般都会增强亲近感。住得近的人自然碰面的机会也相对频繁,重复的接触就会引发、增强相互间的好感。
●强烈的相似性——人们大多选择社会地位、经济实力与自己相近的人为邻,而地理位置上的邻近性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相似性。
●越是邻近的人,其可利用度也越高——邻居之间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和费用便可成为好朋友,而且有很多事可以相互嘱托,有快乐可以共同分享。比如可以请邻居照看孩子或房子,家里不管发生什么大事小事都可以相互照应。
●认知的一贯性——与讨厌的人比邻而居,在心理上是难以忍受的。人们在交往中大多愿意接近与自己合得来、住所比较近的人。
第三节  爱情和孤独
一、  爱情
(一)爱情和喜爱
喜爱和爱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二)爱情的内涵
1.思想
与爱情有关的思想有三个主题。其一是依恋,即需要自己所爱的对象,如“没有他我很难活下去”,反映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依赖。其二是照顾,即关心所爱的人的幸福,希望满足对方的一切需求。其三是信任。
一般来说,喜爱则不包含这些思想。喜爱一个人多半反映在对一个人的尊敬和一定的亲近感情上,认为这个人可爱、聪明、适应性强、有正确的判断力。
2.行为
相爱的人之间的典型行为有:说“我爱你”或类似的语言;身体表示,拥抱等;自我坦白(说心里话);……(P230)
3.情感
友谊和爱情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情感体验上的不同。
弗洛姆认为:爱的基本要素有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
斯滕伯格的爱的三角理论认为,爱包含三种成分,分别是:亲密、激情和承诺。
(三)爱情的类型
爱情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热烈的爱和同伴的爱。
(1)热烈的爱
在这种爱情发生时,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热烈的爱的另一个特点,是一个人的头脑完全被所爱的人占据。
(2)同伴的爱
这类爱情的情感色彩比较温和,双方重视的是信任、关心,对对方的特点和缺点都能够理解和容忍。
男性比较喜欢热烈的爱,而女性则较喜欢同伴式的爱。
& 沃尔斯特把爱情分为两类:狂热式爱情和友谊式爱情。狂热式爱情中,情绪扮演着重要角色。友谊式爱情中,强调信任、关怀以及对对方缺点的容忍。
二、  孤独
(一)孤独与独处
孤独指的是我们感到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不满意的一种不舒适感觉。
孤独不同于独处。孤独是一种主观上的孤立感觉。而独处则是一种与别人分开的客观情况。独处可能是痛苦的也可能是快乐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第三段“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象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
(二)孤独的种类
1.环境孤独——有的孤独是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造成的。
2.慢性孤独——有的人总是感到很孤独。这种人往往认为自己就是个孤独的人。这种孤独与生活环境改变无关。造成这种孤独的原因可能很多:其一是幼年时期的经历;其二是未婚因素;其三是经济贫困。青春期的孩子和年轻的成年人中,认为自己孤独的人最多。
& 寂寞:当我们的社会关系缺少某些重要的特色时,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寂寞是个人的内部感受,无法由人的外在表现加以判断。
魏斯以个人所缺乏的特殊社会关系为基础,把寂寞分为两类: 1.情绪性寂寞:由于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所引起的寂寞。2.社会性寂寞: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团体归属感时所引起的寂寞。
影响寂寞的因素:婚姻状况、年龄、和人格特点。从人格特点上看,寂寞的人比较内向、害羞,通常自尊心比较低,而且社交技巧差。寂寞常和焦虑联系在一起,这些人格特点都影响了对寂寞的体验。
第四节    从   众
一、  从众的定义和研究
(一)从众的含义
当一个人由于他人作出了其种行为,而自愿地也作出同样的行为时,这种现象就叫作从众。
* 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表现出与团体其他成员行为一致的现象。
(二)从众现象的两个经典研究
1.谢里夫的研究
2.阿什的研究
阿什的研究告诉我们:人常常顺从多数人的意见。即使在多数人的意见与他自己的意见矛盾时,顺从也会出现。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并不因为顺从了多数人的意见而认为自己本来的意见是错的,而大多数人是对的。他们只是在需要公开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顺从多数人的看法。
二、  从众的原因
从众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希望正确,另一个是希望被人喜爱。
(一)信息影响:对于正确行为的希望
从众行为的一个原因,是他人的行为往往能提供有用的信息。信息影响是否会引起从众行为要根据两个因素决定:
1.  被顺从的多数人是否掌握正确的信息
一般来说,对多数人正确性的信心越大,从众的可能性就越大。
2.  对自己独立判断的信心
当需要一个人作出判断的任务越困难、答案越不清楚时,从众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可能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自己的判断信心不足。
(二)规范影响;希望被人喜爱
一般人都不喜欢与多数人的意见、行为方式有什么区别。因为与大多数人对抗会招致排斥、厌恶,以致最终被别人抛弃。 “随波逐流” “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
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
1.他人的行为给我们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他人是我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别人也许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依照别人的方式行事,我们可获得一些知识。
2.我们为了得到社会支持、避免非难而从众
3.想获得团体的认同,避免非难。与此有关的主要是害怕偏离,害怕被他人视为偏离者是所有社会中均存在的一种基本的从众因素。我们不希望自己被视为异端,而希望与大多数人相同;我们希望团体喜欢我们,善待并接受我们。
三、导致从众行为的因素
从众行为的产生取决于几个重要的因素:
影响从众的团体因素 1.团体凝聚力   2.团体的一致性   3.团体规模
(一)团体的约束力——指所有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个人与团体关系的力量。
1.  积极的约束力——主动、自愿归属于某一团体
积极的约束力包括: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喜爱程度;团体成员认为团体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认为团体成员之间合作很得力;认为从属于这个团体对自己很有利。
2.  消极的约束力——被动、不得已归属于某一团体
消极的约束力包括:没有其他更好的团体可供选择;曾为了加入所在团体给予了很大的投资,离开这个团体将给自己造成巨大损失。
约束力(积极的或消极的)越大,从众行为的出现就越多。
参阅教材P259——260“群体的内聚力”
内聚力指的是影响群体成员留在一个群体中的力量。对一个群体内聚力产生影响的力量,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影响群体内聚力的积极力量:1.群体成员之间的友好关系   2.群体的目的   3.群体的效率
影响群体内聚力的消极力量:这种消极力量指的是那引起阻碍其成员离开群体的因素。
(二)群体的大小
1.  不同的研究结果
许多实验证明,当群体的人数增加时,顺从行为也跟着增加,至少在一定的数量范围之内。阿什发现,当群体超过4个人以后从众行为就不会再增加了,他认为产生最多从众行为的最佳群体是3至4个人。
一位研究者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和不同的对顺从行为的测量,得出了与阿什很不同的结论:从众行为的增加与被顺从群体的大小正相关。群体越大,从众的人就越多。
有的研究人员证明,从众行为并不是简单地由群体的大小决定的,而是与意见的来源有密切关系。
2.结论:从众行为的多少与群体的大小和群体的结构有关
(三)群体的一致性
当一个群体的意见一致时,个人顺从群体的可能性就大。然而,当群体的意见不太一致时,从众行为明显减少。甚至当只有一个人的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时,从众行为也会大大减少。
这种现象最引人注意的一个方面是:不管与群体意见不一致的成员是谁,他对从众行为的减少所起的作用都是一样的。
另外,即使持不同意见的人所持的观点并不是正确的,顺从也会减少。
为什么一个群体中不一致意见,或者说只是某一个人的不同意见对从众有如此大的影响呢?其原因如下:
1.当有人对群体的意见持不同看法时,即使这个人可能不是专家,没有地位,也会减少别人对这个群体意见正确性的信心。
2.当别人同意我的意见时(持不同意见者持的观点与我相似)就会增强我的自信心,而自信心增强时从众行为就会减少。
3.从众的原因有时是不愿与众不同,而当群体中已有一个人与众不同了,就减少了对自己不顺从的压力。
4.个性化要求——即一个人在公众场合中表现自己的特点的需要,也可以说是一个人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征。  有的人喜欢标新立异
(四)少数人的意见
1.  有时候,少数人所持有的新思想或独特立场会成功地改变多数人的意见。
2.  少数人的意见对多数人产生影响的条件(4条)
(1)他们应具有一致、和谐(不自相矛盾)、有力的行为风格。
(2)行为风格要一致,但不是教条的。即既有明确的立场,双有灵活的说服方式。
(3)社会气候的重要性。
(4)属“单纯少数”而非“多重少数”。
少数人与多数人在其它方面都一样,只是意见不一致,这种少数叫作“单纯少数”,否则即“多重少数”。
第五节  听    从
一、听从的定义
一个人不自愿地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某件事情的行为叫作听从。
* 服从:指个体由于受到压力,而去做那些他们不愿做的事。
二、听从行为的策略和影响因素
(一)奖励
1.  含义——奖励是为听从的人提供报酬
2.  分类:私人意义的奖励、一般性奖励、明确的奖励、暗示的奖励。
(二)强迫
(三)专业优势  (权威效应)
(四)合理要求
(五)参照力量
当一个人崇拜或认同某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并希望自己能够与他们相似时,这个人就会模仿他们的行为或听从他们的要求,被模仿的这个人或这个群体的影响力量就叫作参照力量。
(六)法定的权威
有时候,一个人的权力和地位可以成为要求另一个人听从他的命令。(参看本章第六节  “对权威的服从”)
三、外部压力的局限性
影响听从行为出现的心理因素:
(一)逆反
过多的压力会引起一个人作出与要求相反的行为来,这种现象叫做逆反。
逆反心理的出现是因为人们都希望保持自己行动的自由。
(二)过分充足的理由
过多的外部奖励会破坏一个人对于某项活动的内在兴趣。
过多的外部奖励成为过分充足的理由。“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四、增强听从行为的方法
(一)逐步升级法
让别人听从自己要求的一个方法是想办法先让对方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当对方接受了小要求后,他接受一个更大要求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二)逐步降级法
即先向对方提出一个大的要求,然后再提出一个小的要求,这种情况下的要求往往会实现。
(三)引诱法
即先告诉一个人部分情况请他同意做一件事,然后再告诉他全部情况,就叫引诱法。这种方法所以能有效,原因在于一个人一旦同意了做某件事情,他就不愿再改变主意,尽管后来发现同意的事情还附加着其它较困难的条件。按: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当一个人既然已经同意了做某件事情,即使他后来发现自己同意做的事情还附加着其它较困难的条件,也不便再拒绝。“骑虎难下”
第六节   对权威的服从
一、对权威服从的特点
在任何群体、组织或社会里,普通成员服从法定权威的命令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行为。
1.  在任何社会里,人们都会服从法定权威的批示和命令
2.  服从的结果可能是疯狂的、使人无法理解的行为
3.  执行命令的人都是正常的一般的老百姓
二、实验研究
1.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的实验
2.  实验结论:面对来自法定权威的强大的压力,人们可以做出非常残暴的行为。
3.减少对权威错误命令的服从的条件(5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格:一个观察领导者行为的有效途径
人格理论
性格内向的人更容易成为演讲家
人的性格能被改变吗?
人格的一般概念
人格与气质及性格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