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于漪课堂的七个秘密

于漪的课堂秘密,你知道吗?

  谈起上世纪80年代《渴望》一剧火遍荧屏的场面,想必每个人都津津乐道。

  但你是否知道,同样是上世纪80年代,上海电视直播语文课老师于漪的公开课《海燕》,上海也曾万人空巷,人们纷纷守在电视机前一睹其风采。

  不仅如此,即便当今,全国的语文教师有几人不曾听说过于漪,观摩过于漪的视频课程?

  课堂上的老师也成了明星,学生们爱得不得了,听课的老师们也高度嘉许。她的课堂,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

  从不重复自己

  案例:

  一位青年教师从1976年开始,随堂跟踪了于老师的3000多节语文课。她最深切的感受是,于漪从来不重复自己,即使是同一篇课文教第二、第三遍,也绝对不重复,每节课都是一幕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

  于漪的不重复自己的秘诀之一,便是上每一节课之前都认真备课。她的备课绝不只是课前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具体准备,而是贯穿教学生涯全过程的学习、积累、反思、改进。正是因为如此,于漪上了一辈子的课,上过许多重复的课,但她总能在重复的课程中找到新的东西、展现出独特而多样的风采。

  点评: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于漪做到这个程度,确实是蛮拼的。

  但是,于漪自己觉得还不够,她常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难怪有人感叹:于漪教书简直着了魔!”

  因材施教

  案例:

  在上世纪80年代,于漪教过这么一个班级,这个班级有四个孩子口头表达能力很差,说话结结巴巴。于是于漪逐个分析。

  于漪发现第一个男孩子好像是舌头短了一点,于是她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看看,家长很尊重于漪的意见,带去看了,果真是舌头短了一点。开了一刀后,于漪再训练这个男孩,他真的说话好了,不结巴了。

  第二个孩子非常喜欢讲,但是讲的前言不搭后语,于是于漪让他想一想再说,没有想清楚就想两想再说,经过很长时间的纠正,这个孩子慢慢地能够把话说完整了。

  第三个是一个农村来的孩子,年龄比别人要大一两岁,他是学人家学结巴的,一站起来就紧张,一紧张就说不出来。因此于漪给他开了药方,一个字:慢。于是这个孩子一个一个字说,慢慢地,话就讲清楚了。

  第四个是女孩子,讲话讲不清楚,比如上课时,别人讲的东西要让她复述就说不出来,可是下课她跟同学说话却非常流利。于漪认为,她根本不是有语言问题,而是思维问题。因此于漪就想到,应该抓思维促语言。她让这个学生每天在上学路上,看到什么就想想逻辑关系,比如说:石榴花为什么在树上?荷花为什么开了?慢慢地,这个孩子的思维的速度和敏捷度提高了。一年之后孩子参加全国的作文比赛,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点评:

  于漪曾说:知心才能教心,差不多现象的背后有差得多的原因,找到了差得多的原因,你认识他了,然后因材施教,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实这一点不算什么高招,完全来自于一个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一名教师愿意花时间去分析学生,去帮助每一个学生,何愁没有蒸蒸日上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充满包容

  案例:

  于漪的一堂经典公开课上,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场景——正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甲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甲同学满脸通红,头耷拉下来,垂头丧气地坐下了。

  于漪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何不用亿而用万万?”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

  乙同学站起来答:大概万万亿读起来更加顺口吧。

  于漪表扬了乙同学,接着问: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众生沉默不语。于漪便顺着乙同学的答案总结了一下:是汉语言的叠词叠韵之美影响了此处的用词。接着,于漪又问了一句:那么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课堂收获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

  大家目光一齐射向甲同学,对他鼓起掌来。此时,甲同学又抬起了头,有了自信,不再垂头丧气了。

  点评:

  这个教学案例在上海教学界广为流传。面对突发事件时,于漪展现出高超的教学艺术,加上一颗包容学生的大爱之心,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包容、欣赏,变得更加自信。一个小小的细节显示出了名师风范、学者气度、师德水平。

  课堂形式多样化

  案例:

  在教《卖油翁》时,于漪准备了一枚铜钱,当讲到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时,她出示了这枚铜钱。学生们都没见过铜钱,不知道铜钱方孔有多小,自然也无法形象直观地体会到往铜钱孔沥油有多难,也就无法明白欧阳修笔中老翁的技艺有多神妙。而于漪的这一小举动,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学生边听边看,既领会了字之妙,又惊叹老翁的绝技,充分领会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点评:

  于漪常常在课堂上充分地利用各种道具,各种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这些方法各有千秋,共同形成了她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的特色。

  激发学生的活力

  案例:

  以《晋祠》一课为例,于漪先让学生依次介绍祖国名胜,在课堂中,有学生讨论,有个别学生模仿岩石,有教师讲授,有语言文字的教学,有修辞手法的赏析,有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记忆能力的检测和训练……

  课堂形式丰富多彩,充满趣味性,又真真切切让学生学到了不仅限于课堂内的知识。短短一节课上,学生们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大部分同学都得到了发言和锻炼的机会,课堂参与度非常之高。

  点评:

  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或质疑,或评论,或挑剔,或追根究底,发表个性化的独特看法,让思想闪现火花,这样的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促使教学往深处开掘,往广处延伸。

  理解学生从改变自己做起

  案例:

  看到很多学生喜欢周杰伦的歌,耄耋之年的于漪找来他的专辑认真试听,琢磨周杰伦吸引孩子的原因。

  听了很多遍以后,于漪找出学生喜欢周杰伦的两个原因:《青花瓷》等歌词是从古典名章中寻找灵感,借鉴了传统文化元素,所以学生乐意亲近;现代独生子女无人倾诉,烦闷时哼哼周杰伦的说唱音乐,是种很好的宣泄。

  许多学生得到了于老师的理解,高兴地半开玩笑:再告诉您一个原因,周杰伦的歌,好就好在学不像!”师生老少笑成一团。

  点评:

  时下,不少教师感慨孩子越来越难教、老师越来越难当,看了于漪听周杰伦歌曲的故事,谁还能推脱说教师与孩子们有代沟?正是因为对学生的热爱,于漪不断从研究学生出发,调整和改良教学方法。

  于漪常常说,时代的活水要在课堂上流淌,注重结合时势特点,从身边吸取教学资源。倘若每个老师都能从改变自己做起,师生间又何来鸿沟之说?

  教文育人

  案例:

  在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月的哀思》《春夜的沉思和回忆》时,于漪有意识带领学生朗诵课文,在学生心田做植根的工作,植志向的根、理想的根、人格的根,植良好道德情操的根,植意志毅力的根。

  于漪曾经教的班里有个男生,学习数学特别刻苦、认真,但学语文时就无精打采,随便敷衍,于漪怎么劝说都没用。一次,于漪上语文课讲说明文,谈到数学,发现那个男生的眼神突然发亮,竖起耳朵来听。于是于漪课后和男生谈论数学,大讲数学的重要性,那男生讲得兴起,便不自觉地暴露了他只爱数学不爱语文的症结所在。原来,男生的爸爸和舅舅一直在向他灌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因此,这男生认为相比数学,语文没什么用,就轻视了语文的学习。于漪因势利导,告诉男生说,语文和数学就像人的两条腿,少了任何一条,都不能好好地走完人生之路。男生因此觉悟,从此便全神贯注地学习语文了。

  点评:

  于漪曾说,所谓语文训练,应有多项的指标,一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即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有追求真知的旺盛的求知欲,有克服困难,锲而不舍的意志与毅力。二是致力于智力的开发,把单一的语文知识传授转变为融思想教育、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操陶冶为一炉的立体化多功能培养。三是把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校外,为学生打开认识现代社会的广阔天地。

  于漪的这些思想和实践大大拓宽了语文教学的视野,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节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开拓性创造性人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于漪:“两把尺子”教语文
于漪:养一颗中国心——以自己的生命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专家斥语文教学:知识被嚼碎 还要学生思考吗
于漪老师的教学与追求——一辈子学做教师
特级教师于漪的教育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