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 食道癌前病变

吉法酯+中成药胃复春,能逆转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 

核心药物:藤梨根、半枝莲、鸡内金

一、名医名方

(一)国家级名医周乐年,常常因为三服药起沉疴,人称周三服。

详见《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临床观察》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42例,用中药小建中汤合补中益气各半汤加减治疗

基本药方:桂枝10 白芍20生甘草10 党参30 黄芪30 当归20 生白术30 焦三仙各20 瓦愣子30

临证加减:畏寒重加干姜10、细辛;乏力重加杜仲12、枸杞;腹胀加木香6-10、砂仁6-10;嗳气明显加旋覆花12、乌药15;腹泻加茯苓、泽泻、补骨脂、肉豆蔻;反酸加海螵蛸;纳差加山药30、石斛;恶心加紫苏、半夏;瘀证明显加丹参、莪术;肝郁气滞加柴胡10、枳壳10克;湿热重加黄连3-5克、黄芩;胃阴虚加百合30克、麦冬。纳少,食油腻则腹泻者加焦三仙各20g。6个月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查胃镜病理。

42例病例治疗前后病理:

病理

治疗前             治疗后

轻度萎缩18/42      6/42

中度萎缩16/42      3/42

重度萎缩8/42       1/42

轻度肠化11/42      3/42

中度肠化7/42       1/42

重度肠化5/42       0/42

异型增生6/42       1/42

慢性胃炎中以脾胃虚寒最为常见,其中包括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气血两虚。此类病机占多数。其余占少数。

周乐年的药方大都有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补中益气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小建中颗粒,黄芪建中颗粒。

1、香砂六君子证病案:

病案:男,56岁,胃胀痛反复20年。伴嘈杂,面色少华不思食,乏力,大便时溏,食冷多泻,舌淡胖苔白润,脉缓无力。处方:木香10、砂仁10、陈皮10、法半夏10、党参20、炒白术20、茯苓30、甘草10、焦三仙各30 七剂。

 二诊,症减大半。三诊,原症已止。改用成药香砂六君子丸,续服7天以巩固疗效。

2、补中益气证病案:

女,59岁,纳差,胃胀闷5年,伴稍畏寒,喜按。大便成型时溏,5-6日一行,有便不尽感。时感体倦乏力。苔白脉沉。

处方:升麻10,柴胡10,生黄芪30,党参30,甘草10,生白术30,当归10,陈皮10,桂枝10,干姜10,七剂。

二诊,症大减,时有头晕。守方加阿胶15,七剂。药后诸症止。

3、理中汤证病案:

男,66岁,胃痞腹胀时有胃痛2年,伴畏寒肢冷,反酸,不能进食凉食,便溏日2-3次,乏力。舌淡胖苔白润,脉沉迟。处方:党参30 干姜10 炒白术30 甘草10 瓦楞子30,七剂。

二诊症大减,守方加桂枝10,茯苓30,七剂。药后诸症止。

4、小建中汤证病案:周老将饴糖改为黄芪和当归临床常取奇效

男,32岁,胃痛胃灼热嗳气反复发作3年。伴畏寒口干,大便正常。不能食凉和辣物。舌暗红苔白,脉弦。处方:桂枝10 白芍20 黄芪30 当归20 甘草10 瓦楞子30 焦三仙各20,七剂

二诊,症大减,时有头晕。守方加炒枣仁30,七剂。药后诸症止。

5、寒热错杂证,半夏泻心汤病案:

女,25岁,反酸嗳气自觉胃中有大石头堵塞感,间有胃胀痛半年。畏寒,食辛辣则便溏,颜面痤疮,容易生口疮。舌胖边尖红苔白夹黄而厚。处方:黄连5 法半夏10 党参30 干姜10 白芍20 甘草10,七剂。

二诊,症减,反酸止,唯觉胃中发凉。守方加草豆蔻12,七剂。药后诸症止。

6、温胆汤证医案

男,36岁,15年间反复胃脘痛,面色虚胖伴心烦易怒,失眠,大便溏每日一行,畏热,可食生冷。舌红苔白夹黄。脉弦。处方:

竹茹10 枳壳10 陈皮10 法半夏10 云苓30 甘草10 百合30 浮小麦30 炒枣仁30 丹参30 七剂。

二诊,症状大减,守方再服14剂,诸症除。

7、三仁汤证病案

男,29岁,胃痞反复3年,伴腹胀,手汗多,便溏,无畏寒热,喜食凉物。舌胖苔薄黄,脉滑稍数。处方:杏仁10 薏苡仁30 白蔻仁10 法半夏10 厚朴10 竹叶12 通草5 滑石15 甘草10 瓦楞子30 焦三仙各20,七剂。

二诊,胃痞止,手汗大减。上方续7剂,诸症痊愈。(胃痞病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不痛、望无胀大。)

有以下症状加减:

胃黏膜受损或糜烂出血加白芨,胃多发性息肉加莪术;

疼痛部位固定或是点状块状大小面积,夜间发作胃痛常说明淤血加丹参饮;

嗳气反映胃气上逆加旋覆花。胃胀,嗳气不畅或嗳气则舒服,则是气滞,应用行气化滞之法,常用木香、砂仁、枳壳;恶心呕吐反映痰湿中阻胃气上逆加橘皮竹茹汤或小半夏汤;口苦口干则有胃阴虚之象,加百合汤或芍药甘草汤;见肋胀,性急易怒说明肝郁加四逆散;心烦易怒,则疏肝用柴胡、香附;胃痛常在下午发作,喜食凉佳便溏,则湿热之象,加少许连苏饮。

                           (二)国医大师张珍玉从肝论治胃脘痛

临证时以柴胡疏肝散:陈皮(醋炒)、柴胡6g,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4.5g,炙甘草1.5g。

逍遥散:炙甘草, 当归、茯苓、白芍、白术、柴胡。

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为主方加减组合,形成了从肝论治胃脘痛不同证型的基本方,临证在此基础上灵活加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1、肝胃不和证:闷痛、左关脉弦为主证,吞酸烧心,凝敛不通

基本方:当归9 g,炒白芍9 g,柴胡 6 g,陈皮6 g,人参10 g,炒白术9 g,香附9 g,佛手 6 g,广木香6 g,砂仁6 g,甘草3 g。 (逍遥散或逍遥丸,)

2、肝气犯胃证:胃胀痛,泛酸,泛吐酸水有往上涌外泄,急躁易怒为主证

基本方:生白芍9 g,柴胡6 g,川芎 9 g,炒枳壳6 g,人参10 g,炒白术9 g,香附9 g,佛 手6 g,广木香6 g,砂仁6 g,甘草3 g。 (柴胡疏肝散或柴胡疏肝丸)

3、肝脾不和证:本虚为主,胃隐痛,体倦怠乏力,脉弦弱

基本方:生黄芪25 g,人参10 g,炒白术9 g,茯苓9 g,陈皮6 g,炒白芍9 g,柴胡6 g,香 附6 g,佛手6 g,广木香6 g,砂仁6 g,甘草3 g。(四逆散、四君子)

(三)国家级名医蒲辅周调理脾胃,既取法于李东垣之升脾阳,又效法于叶天士而保胃阴,升降润燥,权宜而施,融李东垣和叶天士之长,用补中益气汤和益胃汤加减,亦常用补益资生丸,既避免参苓白术散之补而壅滞,亦无香砂枳实丸消导香燥之弊。

(四)古代女医曾懿治疗噎膈症

曾懿十分重视民间经验。她在院北某地听到一个士兵说,以前他从军到一个地方,得了噎病,能饮不能食,一点办法也没有。过了数日,他到一个集市游荡,走得口渴,又没有茶水可买。只见一个小贩,用一大锅煮鸡十几只现卖、这个士兵实在口渴得厉害,就与小贩协商,买了点锅中鸡汁饮以解渴。不料这鸡汁又浓又鲜,食下即到了下焦,不象从前饮水进食,往往阻于上焦而不入。于是,此兵就连买几大碗鸡汁饮服。以后他常用鸡汤煮粥作为主要饮食,胃膈渐开,毛病也慢慢好了。言者无心,闻者有意。曾懿听了以后,用心记住,以后凡遇到这类噎膈症,她就用浓鸡汁,略加姜汁治之,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食道癌前病变

1、同仁堂的六味地黄丸含服半年至一年,逆转食道癌前病变、肠上皮化生

六味地黄丸治疗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于1976年初开始,给河北省磁县贾璧公社普查发现的30例重增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服药前及服药一年后均做食管拉网、血浆皮质醇、血清极谱值和淋巴细胞转化率检查,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每日晨起服1—2丸(每丸9克)连服1年,治疗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30例,结果转为正常和好转的有26例,稳定3例,好转率达86.7%,表明六味地黃丸对阻断重增的癌变、預防食道癌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余桂清)

巴雷特食道炎用含服六味地黄丸可逆转

2、叶酸对萎缩肠化异性增生有逆转作用;维甲酸丁酸钠对癌前病变有阻断作用。

- β—胡萝卜素治疗6个月,肠化、异型增生消失76%

3、胃结石   喝可乐可溶解胃结石。2002年,希腊医生LadD收治了一名巨大胃结石患者。当天晚上,通过鼻胃管的方式,他用可乐连续12小时灌洗病人胃部的结石。结果,第二天早晨,当LadD来查房时,他惊讶地发现,病人胃里巨大的结石一夜间消失了。

4、黄芪建中汤(有中成药黄芪建中颗粒),是治疗虚寒性胃痛之特效方。

5、黄鱼鳔不限量,以香油炸酥或用盐炒至起泡,打粉,每日吃3次,每次5克。可配合治疗食道癌,胃癌

世卫组织,将上皮从非典型增生到原位癌这一连续的过程,统称为上皮内瘤变。并分为两个等级,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等于轻度、中度非典型增生;高级别等于重度非典型增生和极早期原位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有的可恢复正常,轻度恢复率70%左右,轻--中度恢复率60%左右,中度恢复率50%左右,主要处理方法:密切观察,每过6月需要复查一次,观察上皮内瘤变的程度。如果没有继续加重,不需要处理。如果有加重,变成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就需要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六)李贵明脾胃医案

1.      院长岳父,不知何故出现顽固性呃逆,一天到晚呃逆连连,并影响睡眠,中西药无效,十分痛苦,2014.5.24让我出个方,随开旋覆代赭汤原方7剂。老人说一定要告诉医生,吃了3付就不打嗝啦。

2.  女,48岁,本院职工,每天呃逆伴胸闷4个多月,2014.5.29找我,脉沉细无力,舌淡稍暗,薄白苔。小柴胡合旋覆代赭汤加味,7剂。刚才复诊说服药三剂呃逆消失,胸闷明显减轻。

3.      女,76,呃逆、纳差、厌油、右胁痛2个月,14.1.8初诊,舌淡,薄白黄苔,脉沉弦。柴胡20黄芩15黄连3砂仁20厚朴15党参15郁金30桂枝30生白术20半夏15生姜7片。7剂。今复诊:除仍有轻微呃逆外余症均消失,原方再开7剂善后。

4.、女,69岁,济南患者,呃逆、上腹撑胀、口干不欲饮、自觉胃里有火,胸闷3年,前医均开清热泻火药,2013.12.2由亲戚领来就诊,舌淡暗,薄白中微黄润苔,脉沉细。附子30党参20半夏15砂仁20厚朴15苍术20干姜20炙甘草15。7剂。今日复诊,诸症悉除。附子理中丸1丸,Bid。连服1个月善后。

 5、最近一朋友问我,说他儿子15岁,频繁吐唾液,已持续半年余,是坏习惯?还是某种疾病?我说你先让他吃附子理中丸,每次1丸(9克),每天2次,吃7天看看。昨天碰到这位朋友,问起他儿子的事,他说吃了10天就好了,后来自己又让他吃了7天,已经没事了。脾虚使然。

 李东垣曰:“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

临床上很多人会把这种肝气犯胃的毛病当成单纯的胃病来治,导致病情缠绵不愈。小柴胡汤加味。

6.      男,53,上腹撑胀,反酸,烧灼痛半年多,2013.7.13胃镜:返流性食道炎、胃窦炎,服四联西药效果不佳,14.4.7来诊,脉沉紧涩,舌淡稍胖,薄黄苔。柴胡20,黄芩15,姜半夏15,党参20,生姜10片,大枣5枚,砂仁15,厚朴15,炙甘草15。14剂。2014.4.21复诊,诸症消失。

7、女,50,门诊号3813380,中上腹胀痛20余年,大便稀薄,每天2-3次,吃了无数中西药,2014.6.2来诊,舌暗,薄白苔,脉沉硬。四逆汤加味。7剂。今上午复诊,腹痛完全消失,仍有轻微腹胀,大便已经3天每天一次成形,原方加厚朴15。7剂。

8.      男,51岁,院长亲戚,门诊号3804859,恶心、食欲不振、疲乏无力10余年,2012年我院胃镜:胃炎。中西药不效,14.5.22院长让我诊治,口干、口苦,舌稍暗红胖,苔黄,脉沉紧。小柴胡加减7剂。刚才复诊,体力恢复正常,离心消失,食欲已正常,口干,口苦明显减轻,原方加大黄3。14剂善后。

9.      男,28,门诊号3808182,中上腹烧灼样疼痛1年余,夜间重,严重影响睡眠,拒绝胃镜检查,2014.5.26来诊,舌淡红,薄白黄苔,脉沉硬。小柴胡加附子、茯苓、砂仁。7剂。6.4复诊。说服药1剂症状大减,4剂诸症消失。原方7剂善后。

10.      女,68,门诊号3792218,上腹撑胀、失眠1月余,2014-5-14初诊,舌暗淡胖、薄白苔,脉沉硬。柴胡、黄芩、姜半夏、桂枝、茯苓、党参、厚朴、龙骨、牡蛎、炙甘草。7剂。今复诊诸症消失。

12.      男,53,潍坊人,门诊号3771988,疲乏无力,大便4-5次/天,胸闷、午后胃酸心悸半年,在潍坊当地治疗乏效,14.4.2由朋友领来就诊,舌稍暗,边齿痕,苔黄白厚润,脉沉紧。小柴胡合四逆汤加味14剂。4.21复诊,体力增加、胸闷心悸消失,大便2-3次/天。原方加苍术15。14剂巩固疗效

13.   男,58,胸及上腹闷胀半年,心电图无异常,胃镜:浅表胃炎。治胃病西药无效,2014.4.24来诊,舌淡,薄白黄苔,脉沉紧。柴胡20黄芩15姜半夏15砂仁10党参20厚朴15枳壳15麦芽20.7剂。今上午复诊,症状十去其八,效不更方7剂。

14.   女,65,胸闷上腹撑胀1年余,看过消化、心内科均无效,2013.7.31来诊,脉沉细无力,舌淡红,散在瘀斑,薄白苔。给以附子理中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3个月,诸症消失

15.   男,70,14.2.26初诊,反酸、上腹撑胀,每天夜间1点左右中上腹疼痛半年多,2013.9.27胃镜:球部溃疡,给以兰索拉唑等三联疗法6周,效不佳,舌暗红,薄白苔,脉沉细,证属脾胃虚寒,给以附子30党参20砂仁20厚朴15生白术20姜半夏15干姜15炙甘草20。7剂。

2014.3.5复诊,诸症消失,效不更方再开7剂。

16、  男,60,胃痛半年,夜间尤重,胃镜:胃窦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按标准的西医四联疗法治疗无效,找我吃中药,脉沉紧,舌暗,有瘀斑,薄白苔。我说你胃寒这么厉害,寒不去,病就不会真正好。书方附子理中汤7剂,胃痛消失,嘱附子理中丸每次2丸,每天2次连服1-2个月善后,这就是通过无形治有形,有来自无。

17.  女,64,口干、口渴、口粘不爽,大便稀薄半年,2013.10.1初诊,面色萎黄,舌淡稍暗,薄白苔,脉沉细无力。四逆汤21剂痊愈。

18.  男,73岁,糖尿病20多年,大便干结2年,开始每天用果导、后来用番泻叶(甚至当茶喝),再后来用玄明粉才能通便,否则1周或十几天也不通,行走需人搀扶。2012.3.5找我,目光呆痴,舌紫暗,薄白苔,脉沉硬。四逆汤加味3个月,能自己散步2公里,大便每天一次,现在仍然很好

19、今门诊35人,一女29岁,门诊号3698965,大便干结,口渴,夜尿多1年,上周一来诊,脉沉紧,舌淡红,薄白黄苔。柴胡20,黄芩15,桂枝20,干姜20,牡蛎20,花粉30,枳实15,厚朴15,炙甘草10。7剂。今复诊,大便通畅,口渴、夜尿多消失。原方再开7剂。

20.   女,78,风心病,07.3.9发热、畏寒,上腹剧痛,住我科(本人休班),体温正常后,腹痛不减,消化会诊处理不效,9、10号各肌注杜冷丁1支,11、12仍腹剧痛,卷缩,面灰暗,痛苦异常,舌暗苔白腻干燥,口渴,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大承气汤1剂。药后大便5次,量多干硬,随之腹痛消失,3天后出院

21.  男,40,多饮多尿多食1年多,每天饮水约4暖瓶,每顿3个馒头,体重减22斤,看过六七个中医无效,某三甲医院也未查出异常,4.4中医科让患者找我诊治,脉沉紧细,舌淡红稍胖、少许齿痕,中后黄润苔。麻黄10细辛10黑附子30砂仁20牡蛎30花粉30。7剂。今复诊,饮水量减少约1/3,麻黄易炙甘草,加生白术。

22.  女,25,大便每周2次,干结,口渴明显,每天3暖瓶水,面部粉刺不断,2013.9.6来诊,舌淡红,苔黄厚,脉沉细,此乃上热下寒。柴胡20黄芩15枳实15炙甘草20附子20当归30生白术50炮姜30厚朴20。7剂。9.13复诊,口渴消失,大便每日一次,面部粉刺消退,嘱小柴胡颗粒每次一包,每天3次,1周善后。

 23、男,27岁,14.4.9初诊,每天早饭后呕吐不止半年余,其他时间不吐,胃镜、肝胆脾彩超、生化未见异常,服了不少中西药均无效果,舌淡暗胖,薄白苔,脉沉紧细,柴胡20黄芩15党参15姜半夏15砂仁15生姜10片大枣5枚炙甘草15。7剂。今复诊,说服了1剂药后就没再呕吐过,食欲明显好转,效不更方再开7剂善后。

24.  男,79,尿毒症血透患者,无明显原因剧烈脐周疼痛3天,消化科会诊用硫酸镁、654-2无效,杜冷丁50mg也只缓解了2小时,2014.4.3上午查房,腹痛剧烈,脉沉细,舌淡,薄黄苔,考虑为阳虚里寒证。给以当归芍药散1剂,当天下午17时服药,疼痛逐渐缓解,2小时后腹痛完全消失,到目前未再腹痛。

25.   男,73,脐周凉痛1个多月,粘液样大便每天2次,在某医院诊为“过敏性肠炎”,服药无效,2013.12.25来诊,舌淡红稍胖,薄白苔,脉浮大紧数。桂枝30白芍30当归20苍术30炙甘草20茯苓30砂仁20生姜10片大枣5枚红糖适量。7剂。今来诊说,腹痛消失,大便成形,每天一次.    

26.  男,62,全牙痛1月余,大便4-5次/天,过去大便干,常服番泻叶,2014.3.4来诊,脉沉硬,舌淡暗,边齿痕,薄白滑苔。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虚火上炎。附子30砂仁20苍术20仙灵脾20生白术30细辛10炙甘草20。7剂。今下午复诊,牙已不痛,大便2-3次/天,嘱附子理中丸每天3丸,连服1个月

胃药的副作用:
据美国“侨报网”报道,一项新出炉的研究显示,如长期使用一些胃灼热药物,如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PPI可能会增加人类过早死亡的风险。
研究发现,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拉唑类的药)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患者过早死亡风险增加了51%,使用6-12个月的风险增加31%,使用三个月的患者风险则提高17%。也许与这些药物可能导致的细胞或遗传基因损伤有关。
PPI 可增加感染呼吸系统感染肺炎及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PPI 的剂量不论高低,均可引起低镁血症。 长期抑酸可能导致铁和维生素 B12 的吸收障碍。
应用 PPI(拉唑类的药)达1年以上的患者,胃底腺息肉的发生风险是不用 PPI 患者的 4倍,停用PPI后可退化、消失。
长期服用PPI还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骨骼肌与心肌不良反应、与氯吡格雷联用导致心血管事件风险等。长期应用 PPI、增加 PPI 剂量可减少钙的吸收,引起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
雷贝拉唑钠在对大鼠以5mg/kg剂量进行2年的口服毒性试验,在雌性大鼠胃部发现类癌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痛胃下垂,脱肛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
奇效良方之四[消化道病下方A]
糜烂性胃炎(郭喜军主诊)
【佳方汇集】脾胃病奇效良方!
脾胃病
脾胃病奇效良方总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