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具意蕴的圣哲之言

【最具意蕴的圣哲之言】(转载)
 

“ 言不尽意”说,即就是说“言语”不能准确地表达真正的“意思”, 表明了言语表达上的局限性;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的热门话题。《论语》中说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文学者,民族精神之所寄也。凡是一民族形成之时期,其哲人臣子之言论风采,往往影响与其民族于其民族精神,流风余韵,千百年,故于此时其中,能深求一代名哲之主张于其民族文学之得失,思过半矣。此其人虽不必以文学批评家论,而影响之大往往过一般之批评家远甚。话说回来,“言不尽意”之说,即人的语言和心意之间的关系问题,长久以来对中国文学理论界的影响非常之大;可以说它几乎成了贯穿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鉴赏的一个核心问题。这一学说可上溯到庄子。

庄子名周,宋国蒙(今商丘)人,战国时期有名的哲学家,他继承了发展了老子的天道自然观,成为道家学派的第二号人物。庄周的哲学思想比较完整的保存在《庄子》一书之中。鲁迅有云,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仪态万方”;思路奇特,想象丰富,是先秦诸子中最具文学性的哲学著作。“言不尽意”为其所提出的最具代表性的言论之一。陆机《文赋》中谈到创作最艰难最根本的是“意不称物,文(言)不逮意”;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谈到艺术思维,艺术想象都已意的把握与言的运用最为重要,他说:“神居胸臆,而志气(意)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可见“言”的十分重要性。《天道》篇中有这样的阐释:
 
“世之所贵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哉!
 
“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门到怒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庄子。知北游》
 
认为在表述道的方面,语言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庄子》于此作了更详细的说明!认为: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者,不期精粗焉。”——《秋水》。所谓“不起精粗焉”者,郭象注云“唯无而已”,成玄英疏云“妙理也”,其实就是指“道”;他不但不能用语言表述,而且也难以用心意,思虑加以领会,把握。又如上《天道》篇所说;真正可贵的是道,而道是不可闻见,也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天道》篇接着述说了轮扁的故事,说明了“言”与“意”的道理;“意”乃语言之根本。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为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又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术)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者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而已夫!”
 
庄子这里说“圣人之言”是“糟粕”,亦他〈秋水〉篇所说的“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又伦扁得故事说明了圣人经典的有限意义,它不是圣人之道本身。圣人之道,正想象  斫轮之数(术)一样只能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不能用语言直接传达。如果把圣人的书当教条,忘掉了个体生命的感知把握,那就不能真正的得意得道。就像轮扁自称轮时“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一样。亦仍是要说明语言的局限性,说明道不可言传,轮之术尚且不可言传,何况于道。《外物》篇中又论及“言”与“意”的关系道:
 
  “荃(捕鱼具)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碲(捕兔具)所以在兔,得兔而忘碲;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庄子》的意思是说,言与意两者常常并不一致,虽然言是达意的工具,但若拘执于言,往往反而不能真正的领会其意;为了把握意,有时到必须“忘言”,即不拘执于言,这也是关于语言局限性的一种观点。而此学说,即该观点对于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如:

   魏晋玄学家对于“言”,“意”的关系问题是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用上述《庄子》的关于语言的局限性的思想去讨论,理解《周易系辞》关于“言”,“意”,“象”关系的表述,《系辞》虽然也说“言不尽意”但又说拥立象系辞的方法便可以尽圣人之意。而魏晋时荀粲却说“精意妙理”是立象系辞也无法表达的,“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三国志。魏志,荀彧传注》引何劭《荀彧传》)王弼则说,虽然“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但为了真正领会其意,又必须不拘执于“象”和“言”;“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周易略例,明象》)在文学理论批评领域内,大致说来,晋宋时期人们在讨论创作中言意关系时,还只是叹惋言不能尽意。到了后来,人们这对这一学说的概叹更为广泛;由于创作和鉴赏能力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诗的特色,诗的美正在于能传达一种无法说尽却令人吟味不已的悠然意趣。如唐人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说,诗歌“义得而言哀,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司空图《与极浦书》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其容易可谈哉?”宋杨万里《颐庵诗稿序》说善诗者不仅“去词”,而且“曲意”。他说:“至于荼也,人病其苦也,然苦未既而不胜其甘。诗亦如是而已矣。”认为诗之美不在于文字,也不在于直接说出来的“意”,而在于难以表达的回味。元人刘将孙《如禅集序》说:“今夫山川草木,风烟云月,皆有耳目所共知识。其如于吾语也,使人爽然而得其味于意外焉,悠然而悟其境于言外焉。”请人王士禛《香祖笔记》说:“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如此之类,其审美情趣从根本上说来自鉴赏和创作的实践,但在形成和表达此种审美观点时,是受到《庄子》和玄学家言论影响的,皆“言不尽意”,各有所表。后世于审美上亦有所体现;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云:
 
   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切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他在开门见山的提出“境界”这一范畴,并加以多方阐释之前,即表明自己源于沧浪,渔洋而又扬弃之的诗学理想。他实质上已经指出,严羽的“兴趣”也罢,王士祯的“神韵”也罢,都未曾捕捉到盛唐诗歌以及北宋词的诗美本质,而反是描述了他们的美学面目。我想,王国维的这一批评是耐人寻味的;既意犹未尽。

    而盛唐诗歌之美,不管是体现在李,杜身上,还是体现在王,孟身上,都可视之为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理想境界。王国维先生以北宋词比之于盛唐之音,或许有些崇尚词体的意思,但其肯定诗唐的艺术境界。当然这还是一代文学巨人对于诗歌词作的审美之见,见解独到,成为当代文学批评的佳作。总之,即在于诗歌的审美上既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达上也是不例外的。如晚唐,李商隐的诗歌,不同的读者就有不同的见解。在诗歌〈锦瑟〉中——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争议颇大,究竟诗人作此诗时是何意思;我想这应该是千古之谜了;后人就有再多的见解也不一定能审到诗人那时的情感。况且,既是诗人也不一定能全“言”及“意”。有时候,是很难能做到言已尽意的,反之就是“言不尽意”了;所表达的也是一部分思想情感。本诗中,很多人认为时悼亡之作,即是为怀念过世的妻子而做,琴瑟有喻夫妇之义;此是一解。还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诗作,即借这篇作品来表达政治上的失意等。各持己见,到底是什么呢?还是那句话,只有诗人自己清楚了。我想,在于审美上,诗歌也好;词作也罢,审美之人欣赏作品,是“言不尽意”的;作者创作也一样,用《庄子》的话说,能记录出来的“书”则充其量也只能得其“粗”者,因此,虽圣贤之文章著作(书)也只能是“糟粕”而已,理应鄙弃之。庄子的这一观点看似偏激,确有一定的道理。不管所著书是否“糟粕”不论,“言不尽意”是乎是肯定的,从古到今,也一直以“热门话题”的身份居于中国古今的文学批评界。当然若不观乎国界之分,其意义更显。审美者,作者,皆“言不尽意”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帝王系列之二:语言是思想的绊脚石吗?
从儒道佛玄看“言”、“意”之辨及其影响
诗学概念400题(十)
“诗贵含蓄”:诗歌语言为何故意“造作”?
从王阳明心学看江南国学的诗性-刘永
【11】长夜孤灯话《论语》——书籍本身的局限性使《论语》有不可解之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