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症治的框架和系统

潘启明 启明聊天 2022-02-04 05:20

中医症治的框架

  症治不但要有系统,还要有框架。所谓框架,就是在梳理中医症治的证和方时,如何排列

  华夏文化,主要两条。第一,仰观俯察,远取近取。第二,归纳梳理,比类取象,举一反三。

  我们不喜欢玩概念,我们只要实操,第一,目标。第二,实现目标的路线图,道路,方法。

  看病也只两条。第一,证状,第二,治愈。简称证治。一证一方,一个证状,一个治愈它的方剂。

  我学中医,就是要做到像伤湿膏、创可贴不会用错一样,把前人的方子,按我的框架梳理出来。先从经方开始。以后再扩展。

  彭子兴的分类很好,但是我不想用六经这个词。六经还是留给针经去用。中医认为,人身有四个通道:情志,气血,经络,水道(三焦)。他们各自要有各自的症治框架。

  今天涉及的症治框架,就是气血框架,也就是五脏六腑框架。

  所有的症都按气血(荣卫),脾胃,肝胆,肾膀胱分类。这实际上就是五行,就是五脏六腑。目标只对脉象以及症状的实证分类,不去玩名词。这就叫做五脏辨证。另外,五行有阴阳,所以证和脉都要进行表里、虚实、寒热、阴阳的分类,也是实症分类,不是名词式的八纲辨证。

  五脏六腑症治框架也像《伤寒论》一样,一证一方。实际就是重新排列《伤寒论》的王叔和六经框架448条。这个框架,是彭子兴的发明。他总共重排了397条,把条文后的方剂组成去掉,另用“药性提纲篇”框架把它们组织起来。

  这两个框架,彭子兴分别称它们为“伤寒论六经原文读法篇”(李可将它列为《圆运动的古中医》续的第二篇)和“药性提纲篇”(《圆运动的古中医》续的附录一“伤寒理路篇”)。

  张仲景只在方剂初次出现时列出了方剂组成,以后再出现就不列了,这样查起来很不方便,除非你把它背诵下来了。严格讲,学中医就是背症治,其他都是花拳秀腿。

  《伤寒论》我听了几个老师的课。郝万山老师讲课太学院化,学完了会考试不会看病。杨斌老师讲课,把《伤寒论》碎片化,讲授内容又发挥得太随意。

  张林老师一句一字讲原文,讲得通俗易懂,没有废话,容易上手,每讲课后,我都做足了功课,查找相关资料,做了详细笔记。

  跟其他老师学,你被老师束缚,被迫吃他嚼过的馍。跟张林老师学,是你要去找资料,去理解原文

  彭子兴老师的“原理下篇”,梳理了中医的系统。他在《系统的古中医》中梳理的“伤寒论六经原文读法”和“药性提纲篇”的两个框架也非常好,堪称是中医症治的经典框架。“药性提纲篇”(“伤寒理路篇”)只是提纲,没列出方剂组成。我们只要把方剂组成补足,就完美了。学《伤寒论》,有这两篇就够了,其他都是多余的。“伤寒论六经原文读法”一篇中,括号内的话,也可以不看,看看也没有坏处。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不是指《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一书)方剂讲得也很好,但不如张林老师的简洁,且不实用。我们不需要听道理,只需把一证一方梳理出来,便于查找,便于记忆,便于应用就可以了。至于如何记忆,千人千招,八仙过海,各行其是便了,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五行生克,其实就是病由辨证。

  中医的什么肾阳虚肾阴虚之类的抽象分类,应该回复到张仲景的真实的症状分类。少一些名词,多一些实际的东西,不要把人弄得晕头转向。

  写在这里的这个框架,就是我学中医的电子笔记框架,它也就是我中医证治的数据库柜架,现在它已经初具规模了,不只是架子,已经可查可用了。

中医症治系统

  群里的朋友读了我的《张仲景方要简单得多》后,发帖说:

  中药挺有意思的唉
  对症就在于好用
  只是,我懂得太少

  我回复说:

  中医很容易学的。一个症对应一个方。比方桂枝汤证对应桂枝汤。急用先学。学常用的就够了。就像伤湿膏、创可贴一样,一药管一症。不会用错的。日积月累,慢慢就掌握了。抓住一症一治,人人都可以学会中医。

  人应该智慧地活着。老子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他说,“知常曰明”。

  何谓“常”?老子说,“复命曰常”;又说“知和曰常”。

  为什么老子说“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因为“反者道之动”,事物总是走向它的反面;你的成功特质会变成你失败的原因;发展就是由简到繁,再由繁返约;物质变精神,精神还要反哺物质。

  从亘古延续到现在的存在,是最有生命力的。中医书籍如浩瀚的大海,令人无所适从。所以,学中医,我由繁返约,选择从《黄帝内经》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两本书开始。

  为什么老子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因为和则不病。和则不病,是医家必知的基本道理。治病,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就是把不和谐变成和谐

  《内经》非常重视“和”。它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又说,“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阴阳易者危。”又说,“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和故尔”。还说,“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

  《伤寒论》53条说,病常自汗出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世界就是一物降一物,有一症必有最效的一方。学习中医,抓住一症一治,是捷径。方子多了,就必须梳理。每天梳理当天所见所闻,盘存自己的思想,是我从中学就养成的习惯。

  怎样梳理特效医方,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杂病论》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梳理需要框架。过去读《伤寒论》,没有理出头绪。彭子兴的《系统的古中医学》(李可校对出版时,将其改为《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将它理清了。彭子兴可以说是张仲景之后2000年,讲明白张仲景《伤寒论》经方框架的第一人

  但有一事不得不提。

  《伤寒论》没有提到“三焦”,《灵枢》只有11经,没有“心包经”,这都不奇怪。奇怪的是彭子兴在《十二经气名词的认识》一节,开头还是三焦与心包相表里(李可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在11页),到本节结尾(李可:13页)却成了“心包脏与命门腑”。彭子兴一生从事中医教育,不会不知道《灵枢》(灵验的机枢、开关)讲过“三焦”。

  令我不解的是,彭子兴讲命门,但我去查《内经》(包括《素问》与《灵枢》),发现《内经》只四次提到“命门”。没有提到腰窝处的“命门”,反而明碀指出,“命门者,目也”。

  此事颇重要,故此原文引用,不增不减。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灵枢·根结本输》说,“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灵枢·卫气》第二段专讲足六经。它说,“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
  《灵枢·卫气》第三段专讲手五经(缺手厥阴)。它说,“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也。

  请注意条件: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岐伯讲的圣人,是两足的圣人,还是神话中的女娲一样的“圣人”,或是龙?如果是龙,或者是四足动物南面/面南时,就好理解了,足太阳膀胱经的全部循行路线,面、头、背、臀,如果在北纬23.5度,还包括四足动物的腿,都是太阳能照到的。如果肚子不朝下,很难理解少阴肾之上,名曰足太阳膀胱。
  同时,手、足太阳,都和命门有关,但足太阳“标在两络命门”(足太阳起于睛明穴),而手太阳“标在命门之上一寸”(手太阳止于听宫)。当然,手太阳的外踝,是手踝(腕),不是足踝。经络有本有标,这以前没注意。足太阳起于睛明,止于至阴,跟之上五寸为承山。

  学习就得写笔记。

  好学生是会化简的学生。这是我从小学就认定的标准。读《系统的古中医学》,我也要梳理。多了记不住,只捡最重要的就行了。下面是我的经验总结,彭子兴说了,但没把谜底揭穿。我也“露见枝条,隐藏本根”(《周易参同契》语)

  一、用河图形象化地演示出来的阴阳五行,是中医的系统,也是生命宇宙的系统

  二、病成于人身本气,风火燥湿寒暑六邪只是外因。我们要关注本气自病,不要把精力投入到六邪、细菌、病毒之类的外在因素上。

  三、人身12经,重点在足三阴足三阳。人老先从脚老起,然后心脏停跳,最后脑死亡(脚、心、脑,下焦、中焦、上焦,一个比一个重要)。生病的重点是足六经。肝胆,胆木为阳,肝木为阴,肝左升,胆右降;中土脾胃,脏为阴,腑为阳;肾水为阴,膀胱水为阳。

  四、《伤寒论》太阳病,几乎占有全书字数的一半。这是症、方、治的内容。但人身自病,不始于足六经。内伤外感病,皆始于营、卫,始于气血。血为营,气为卫。《伤寒论》53条说,“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内经》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心小肠、肺大肠的作用在此。始于气血(肺大肠、心小肠手四经),但重点在足之六经。五脏六腑,轻重缓急,需如此看待

  五、手三焦(里)升,手心包(表)降。《灵枢》说,“三焦下腧在于足大趾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腘中外廉,名曰委阳,是太阳络也,手少阳(三焦)经也。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从经络讲,手三焦经涉及足少阳胆、足太阴脾,以及足太阳膀胱。人生病,要把好下焦的关,足六经病特别要随证治之,不能掉以轻心,让其扩展到中焦、上焦。下焦不病,中焦心跳不会停,上焦也无从谈“脑死亡”。至此,12经全矣。

  六、精气神、下中上三焦、元气中气宗气的道理,不可不知。这是生命科学和中医的框架。

  剩下的任务,就是读熟《伤寒论》讲的症与病。《伤寒论》第16条讲,“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是症治的纲。

确定

  • 不看此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症治系统
中医原本下篇《伤寒》六经病脉证并治辨解
跟师李可老中医学医心得:
伤寒论“六经气化理论”
试论“一分为三”和“三阳三阴”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李克绍与伤寒解惑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