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单方 张锡纯的一些名方 | 罗大伦
岐伯有道 今天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张锡纯的一些名方来自岐伯有道00:0043:18
粤.张锡纯的一些名方来自岐伯有道00:0036:10
编者按
张锡纯是清末民初的一位中医大家,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谈方论药、辨证施治均从实际出发,从不空谈,被广大中医界同仁誉为“第一可法之书”。众多医家遵其理,执其方,以治疑难病证,多能立起沉疴,效如桴鼓。中医界曾经做过调查,在所有中医名医里,70%的人认为受张锡纯的影响最大,张锡纯创立的方子在今天仍流传甚广。
2010年2月22日至3月9日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请来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罗大伦博士,结合张锡纯的医疗案例,为您讲述张锡纯的一些名方。这些方子采用的都是我们日常可以在菜场或者中药房买到的物品,安全且疗效好,可作为平时养生保健用品。我们将在今明两天刊发。
(1)山药
功效:山药白色,入手太阴肺经,补肺,入补足太阴脾经,补脾,只要是肺和脾这两种虚,张锡纯认为可以服山药。可平喘止咳,其液还可补肾。
医疗案例:在33岁的时候,张锡纯到天津去参加科举,到了天津,张锡纯闹肚子了,张锡纯自己分析他的泻肚子没有什么外邪,而是脾胃不和,张锡纯想起了山药,他想山药有补脾止泻固涩的作用,于是就去买来四两山药,把山药切片,捣碎,放点大米熬粥,然后喝这个粥。结果喝了两天这个腹泻就好了。这是张锡纯的一个方子,叫一味薯蓣粥。就单用这一味山药就可以治病。
张锡纯认为,一切阴虚虚弱,或者咳喘,或者大便腹泻,脾胃虚弱,一味薯蓣粥也可以治疗。因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腹泻经常与脾和大肠有关,脾不足,大肠也不能固涩,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所有营养都要靠脾胃吸收过来,把脾胃之气补足了,这个人就有生机了。
脾气不足,体内水湿重,可用山药配上莲子肉、薏米、芡实,这三者分量都是100克,主要的药是山药,把它们碾成磨,然后每天熬膏。
现在小孩的很多病症都是因为脾气不足引起。如果小孩确实是脾气不足,面色非常黄瘦,吃饭不好,不长个儿,容易泻肚子,有的是肺系统经常有问题,比如咳嗽哮喘,山药是一味非常好的食疗的药物。
如果想养生的话,每天少量服用,配以薏米和芡实,再加点莲子肉,磨成粉,每天一勺就够了。
对于重病患者,他大病之后身体虚弱,正气不足,尤其是胃口不好,或者是大便总是不成形,可以用山药熬水给他喝,或者熬粥。
用山药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即大便干燥的人不要吃,因为它有固摄的作用,越吃大便越干燥。若一定要吃,可在用山药的时候配点杏仁,因为杏仁有通便和开肺气的作用,配一点就没这毛病了,所以山药吃也很讲究。
挑选山药时,如果是要药用的山药,就到药店买怀山药。若日常食用,到菜市场买就可以了。选山药要选形状非常规整的,圆圆的,这样的山药比较好。比较好的品质的山药,是种非常细的铁棍山药,这种山药的力道更大一些。
(2)三七
功效1:活血化瘀
如果用于活血化瘀,就把三七碾成粉末,用水冲服就可以。瘀血的产生有四种原因:
l  第一种原因就是由跌打损伤,各种磕碰引起。
l  第二种原因是气滞导致。正常人体内气推动血液走,如果一旦气滞,就会产生瘀血,比如平时很多人生完气后,会感到周身疼痛,情智不舒往往会造成瘀血,产生瘀血就感到疼痛。
l  第三是阴虚致瘀。舌相上瘀相越多,比如有黑斑,紫斑,舌下静脉粗,这些都是淤血的表现。年龄越大,瘀血情况越多。这是因为正气不足就会有瘀血,所以瘀血是年龄增大,人体衰老的一个表现,活血化淤是延缓衰老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l  第四种是因寒热而导致瘀血。天冷胳膊变青,就是因为冷而导致的瘀,因为寒主收引,寒的时候血液流通就缓慢从而有淤血,热了也会有瘀血,体内热像旺盛,血流浓稠,流到末端的时候就容易瘀滞。
◎方子:三七鸡骨汤
如果有跌打损伤,尤其是骨头受伤骨折,就可用这个方子。
【材料】取三七粉10克,鸡腿骨带肉20根。
【做法】把鸡腿肉剔掉,取骨头,用刀背把骨头砸碎,然后用这骨头碎和三七粉熬汤。每天喝这个汤,骨骼愈合的速度会加快,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功效2:止血
三七有止血的作用,它有双向调节的功能,能够活血止血,很多内脏出血用三七就能够止血。如果碰到突然的大量出血,又来不及上医院,如果有三七粉,可以用它延缓出血,为治疗争取更多时间。
功效3:消肿化瘀
人体遇到气血不流通的时候,会形成肿块或者疼痛。结就是气血结聚,有的时候会肿,会有各种炎症出现,这个时候通常治疗是用解毒的方法。但是三七这味药非常好,它能够把经络通开,把经络通开以后实际我们的身体自己有修复的能力,经络道路一通畅以后,我们自己就会把这个块给散开,把这个地方给修复了。
功效4:把热毒托到体表外,便于治疗
经常有人会觉得骨头缝里疼痛,疼的位置非常深,不方便治疗,甚至疼得行动不便。这种情况有可能是里面有瘀血,也可用三七粉治疗。三七粉用水冲服,可以把体内深处的热毒往外托。有的时候身体这种肿毒未必在体表,用三七就可以起到作用,把它往外托,托到体表来以后就好治疗了。
平时养生,三七最好的方法是少量而持续用。若活血化瘀,一天用5克就可以了。
但是用时要有淤血的指证,瘀血的指证有:
l  首先是身体有地方疼痛,这个疼痛地方固定不移,往往是夜里疼得更重,这是淤血疼痛的特点。
l  然后有瘀斑,嘴唇发紫,舌边上有一块块瘀斑,舌头往上翘,舌下那两根静脉很粗。皮肤粗糙的像戴上鳞甲一样,善忘,记忆力不好,喉咙发干又不想喝水,这是瘀血的表现。
(3)黄芪
黄芪能补气,兼能生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解释一下。
黄芪分为生黄芪和炙黄芪。颜色浅的生黄芪,颜色深的就叫炙黄芪,它是用蜂蜜炙的。这个生黄芪和炙黄芪有什么区别呢,它的两个作用是不一样的,大家记住了这个看中医药方的时候,一定看写的哪个黄芪,因为各地药店是不一样的,你就单写一个黄芪,在各地给的不一样,有的地方给您生黄芪,有的地方就给您抓的炙黄芪了,这个各地药店规矩不同,所以这个中医开方子的时候一定要标清楚,是生黄芪,还是炙黄芪。
生黄芪呢,它是补气的作用比较强,但是它走表,它固表气,它往外走。比如说人们有这个疮痈的时候,刚才像张锡纯讲那个外科的病症,那么这个生黄芪呢它就走表,它就有把这个毒往外顶的作用,所以生黄芪往往用于什么呢,用于有这个很长时间的这个疮,外科病,这个疮口不愈合的,就是表气不固的,往往用生黄芪。
那么蜜炙黄芪有什么作用呢,蜜炙黄芪它这个温热之性就稍微增加了一点,那么它是温脾胃,补脾胃中气的,它这个作用集中在中焦。
张锡纯本草心语:黄芪性温、味微甘。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
黄芪的补气功效
张锡纯说《神农本草经》里边,说这个黄芪主大风,这个后世很多医家不知道,黄芪补气的怎么会主大风呢,他通过这个实践认识到就是主大风,这个风邪进入体内了,黄芪就有这个作用,他说如果与发表药同用,就是与解表药同用,能够去外风,能够把外风给驱出去,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在今天呢,实际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比如说我们受到风邪了,比如天特别冷,刮大风,有的人受到风邪了会发现自己的肢体哪边被吹到了哪边疼,这就是风湿的开始,比如说风湿,有的叫,比如说鹤膝风,有的人风湿非常重,这个膝盖都变形了,叫鹤膝风。那么中医里边有一个经验,就是治疗鹤膝风一味主要的药就是这个生黄芪,这是我们古代医家的经验,在清代的时候傅青主就曾经用过这样的方子,用生黄芪他是用四两来治的鹤膝风。那么为什么这个生黄芪能够治疗我们这种风湿的这种情况呢,是这样的,因为是经络不通,风邪进来了,和这个寒湿结合在一起,这不是有热症的情况,是寒湿的情况,它阻碍了经络的通畅,血液凝滞,这个时候您单用活血药,效果一般,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活血药它只能通,但是它的力道未必那么足。用了黄芪以后,再加上补气,能够推动这个药性的行走,中医有句话叫什么呢,叫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方子:痔疮方
俗话说叫十男九痔,痔疮非常的多,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方子:痔疮方。
【组成】用生黄芪9克—12克,地龙(干蚯蚓)6克。药店就卖。
【用法】地龙碾成粉末,用黄芪煎汤服蚯蚓的粉末。一天服一次就可以。
【主治】内痔、外痔。
地龙有通络作用,黄芪有补气的作用,那这个痔疮是怎么得的呢,痔疮就是气血运行不好,然后在局部瘀住,然后静脉开始往外膨大,形成了这个痔疮,一般内痔,外痔都会出现。
一般的动物它趴着走,它没有痔疮,动物是没有痔疮的,为什么呢,因为血液循环很通畅。为什么人有呢,因为人直立行走了,所以血液循环到肛肠这儿回流受阻,所以压力大,它形成局部的瘀阻,那么这个地龙能够把它这个血给活开,然后黄芪补气能够加速它把这个血活开,所以这两个配在一起效果是不错的,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方子很平和,因为地龙也很平和的,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对于这个内痔、外痔、膨出的,这效果是不错的,尤其是气虚型的效果很好。
◎方子:黄芪老鸭汤
如果是气虚的人,可以在食疗的时候用一点,比如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药膳叫黄芪老鸭汤。
【食材】老鸭一只,黄芪10-15克。
【用法】煲汤
【功效】滋阴、补气、促进术后创面愈合。
老鸭是滋阴的,黄芪是补气的。大家在熬这个老鸭的时候,稍微往里放一点生黄芪。10克,15克都行,这个就是起一点补气的作用,它是一个药膳,我们不把它当药来吃,是一个调理的。如果气阴两虚的人,比如说手术之后,这个人身体很弱,创口愈合很慢,那么这个时候用这个黄芪老鸭汤,然后吃这个鸭肉,喝这个汤,能够促进他机体的恢复,能够更好的促进他创面的愈合,所以这个黄芪老鸭汤是一个非常好的药膳。
黄芪治疗大气下陷
大气下陷是张锡纯对中医的贡献,在张锡纯之前基本上没有人认识这个病,是张锡纯把它给单独提出来,并且大力的宣传这个大气下陷这个病症,从此以后大家就知道这个病该怎么治了。《养生堂》曾经讲过,比如说胃下垂,或者什么样的脏腑的一些下垂往往跟大气下陷有关,那么张锡纯怎么治这病呢,他开了自己独创的一个方子,叫升陷汤。
◎方子:升陷汤
【组成】生黄芪(18克)知母(9克)柴胡(4.5克)桔梗(4.5克)升麻(3克)
【功用】益气升陷。
【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仲,或神昏健忘,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
【用法】水煎服。
【加减】气分虚极下陷者,酌加人参数钱,或再加山萸肉(去净核)数钱,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使升者不至复陷更佳;若大气下陷过甚,至少腹下坠,或更作疼者,宜将升麻改用钱半,或倍作2钱。
大气下陷是张锡纯的一个突出的贡献,张锡纯他在起初看病的时候,他也琢磨这么一个事,琢磨什么事呢,就是我们人体是推动我们这个气血运行的。大家想一想,我们脏腑自己跟那儿天天的运转,什么推动它呢,比如说脏腑都在这个,我们这个内脏的这个空腔里边,它各司其位,运转正常,它为什么不往下掉呢?什么推动它来运行?张锡纯也琢磨这个问题,他天天琢磨,他看的古书,古书我们有各种论述,有中气,人体有很多气,中气,胃气,所以是气在推动它运行,但是到底是什么气呢,他就不断地在这个书在翻。
他后来他看到张仲景也写了这个《金匮要略》里边,他说这个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他说这个是不是叫大气呢。然后后来又看到有位医家叫俞嘉言,俞嘉言是明末时候的一个医家,明末清初的,俞嘉言就论述,他说有大气在胸中推动五脏六腑这个气血运行。然后张锡纯明白了,他说这个气一定叫大气,所以他就给这个气命名叫大气。
这个大气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胸中之气,这个气是我们身体的元气,结合了呼吸吸收进来的这个精微物质,然后和饮食收入的精微物质结合,形成的这么一股气,它在我们身体里推动这个气血运行。它一出毛病了,我们身体的四肢百骸全都出问题,因为气血供应不畅了。尤其容易出现的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它无力固实了。
大气下陷的表现:有的人跟喘似的,呼吸觉得这气不足,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有的时候很危险,觉得气都上不来了。
这个病症一般老年朋友比较多,身体虚弱的人比较多。
识别大气下陷的一个方法:就是有的人到下午的时候,在疲劳的状态下,肚子会胀,这是气往下走了,有些人往往到医院检查会有胃下垂的情况,那么这都是大气下陷的表现,把气往上提呢,补气,提气就会好用一些。这个方子里边,大家知道这个知母是良药,就是来防止这个黄芪热的,张锡纯的意思就是我怕黄芪太热,我来制约这黄芪的热,实际张锡纯用黄芪往往用到一两,他方子里写的是六钱。
生活中大气下陷的情况:比如说我们生活中的白领,因为很多白领起来的晚,早晨起来以后不吃早饭,上班晚了,急忙就跑。跑到单位干吗,单位干活呀,到单位干活,您想有的是轻活,有的可能是重活了,单位进了一批货,赶快帮着搬吧,这时候是饿着肚子,较劲,往往一下就把这个胸中的气给伤了,这种人往往您这么时间长了以后,发现四肢乏力,一点劲都没有,说话也没劲,就说话总像是很累似的,气提不上来,走一走就喘,这都是大气下陷的表现,这是很多的,这个白领要注意。
给大家再举个例子,一位老大妈,早晨起来去锻炼去,大家想想锻炼是饿着肚子吧。锻炼完了走路看到摊上卖那个红薯,地瓜,一下买很多,觉得回去我天天吃红薯去,拎着这红薯就往回走,大家想想本来锻炼已经很累了,又饿着肚子,又拎着往回走,然后回家上楼,上楼梯累的非常累,到家里边心脏就开始不舒服,气就上不来,她这个病。
她怀疑自己是心脏的问题。按照心脏病,因为治疗心脏病,大家一般都是给她活血化淤,心脏病,血淤了,活血化淤,打红花滴液什么治疗很长时间,这个病一直没好。实际发病就是这么一次,拎很多东西,回家以后患的病,这胸口难受,气上不来,上不了楼,非常难受,这是怎么造成的呢,就是大气下陷,气不足了,然后你又过度劳累,实际上相当一部分的心肺功能的障碍,这个疾病都可以从大气下陷来论治,那么她这个情况按照大气下陷治很快就缓解。
(4)石膏
张锡纯的长子,七岁的时候,患了感冒风寒。四五天之内,身上大热,舌苔黄而带黑,这是热盛的缘故。因为小孩子小,不愿意服药,逼着他服药,他很快就呕吐不止。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张锡纯想来想去,怎么办呢?看此时的症候,应该使用生石膏,但是历来医家都说这个生石膏是大寒之药,小孩子用上能行吗?
想来想去,张锡纯觉得有是证则用是药,于是就用了生石膏一两煎汤,趁着温热,给孩子分三次慢慢服用了下去,结果病情就开始好转了。张锡纯一看,有门!于是,又用了生石膏二两,熬汤,还是慢慢地喝下去,结果病情开始继续好转。
张锡纯这回胆子就大了,于是,这次他用了生石膏三两,熬汤,给孩子喝了下去,结果,这个病立刻就痊愈了(病遂痊愈)。
那么,一个小孩子,一天之内,用了生石膏六两,这个量可够大的了,孩子的身体被凉到了吗?
张锡纯体会,这次病好以后,孩子的饮食有加,没有任何脾胃受寒之象。
难道这个生石膏是大寒之药吗?为什么孩子没有被寒到呢?
张锡纯再翻看《神农本草经》,里面说石膏“微寒”,张锡纯于是恍然大悟,原来生石膏不是大寒之药啊。
张锡纯自己说:“此系愚初次重用石膏也。故第一次只用一两,且分三次服下,犹未确知石膏之性也。”
张锡纯最有心得的一味药,就是这个生石膏了,他在本草中写的最多的就是这味药,但是一般人不知道,他对生石膏的体会,还是从自己儿子身上获得的。
张锡纯本草心悟:生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
治温病初得,其脉浮而有力,身体壮热。并治一切感冒初得,身不恶寒而心中发热者。
◎方子:生石膏、粳米
1916年,各地纷纷爆发了护国运动。在这一年的年底,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讨袁。各地反袁浪潮风起云涌,袁世凯陷入孤立的境地,被迫在1916年退位。但是他还是企图留在大总统的位置上,但是各方政治势力都予以拒绝,孙中山有发表了《第二次讨袁宣言》,各地纷纷响应,最后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这出复辟闹剧就此收场。
就在这一年的年初,正月的上旬,张锡纯随着部队的巡防营调动,从广平移师到德州。
他们是在邯郸上的火车,从南向北进发。当时是冬天,正月里,天气寒冷,而那个时候调动部队用的火车都很破,连车窗都是破的,冷风从车窗吹入,简直是寒风彻骨,结果等到了德州的时候,同行的有五六人,都病了。
这些人都是什么症状呢?原来,都是发烧,但是一点汗都没有。
这是什么病啊?是中医所说的伤寒,就是风寒感冒,一般都是被冷风吹到了,开始的时候,是身上冷,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办法控制,则会入里化热,变成身上高热,发烧,心烦,一般还有出汗的症状,此时张仲景是用白虎汤来治疗的,如果没有出汗,说明体表仍为寒邪所闭,张仲景是用麻杏石甘汤等方剂来治疗。
但是,张锡纯学习张仲景,却并不拘泥于使用原方。他看这些士兵都不出汗,身上发热,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就用生石膏,和粳米两味药,生石膏用二两,压成细末,粳米就是我们吃的大米,用二两半,这叫石膏粳米汤,是张锡纯自己创立的方子。用水三碗,熬,等大米熟了,这个汤也好了,喝这个清汁,趁热喝,借着这个热气,让身上出汗。方子里面的生石膏是透里热的,能够把热邪从里面清透出去;这个粳米是用来和胃气的,不让生石膏伤胃气,同时可以使得生石膏的药性逗留于胃中,这样更长时间地发挥作用。
但是大家都注意到了,此时这些患者都不出汗,这是寒邪仍然郁闭于肌表,那么张锡纯怎么散去体表的寒邪呢?他非常巧妙的就是用这个热汤来散寒,人喝了热汤以后,会出一身的汗,那么体表的寒邪就会散了,这就和我们在刚刚感冒的时候,喝碗热姜汤可以出汗散寒一样。
当时,张锡纯就让这些士兵一起喝这个热汤,于是,大家就都出了一身的汗,然后,这个病就都痊愈了。
后来,张锡纯到了沈阳,当时的沈阳县知事朱霭亭的夫人,五十多岁了,在这年的秋天,患了温病,非常的厉害,当时张锡纯刚刚到沈阳,这位朱霭亭是张锡纯的老乡,听说过张锡纯诊病厉害,于是就求张锡纯给看看。
张锡纯到了一看,这位夫人当时正用一个冰袋来做枕头,然后头上又悬着一个冰袋,帖在脑袋上,张锡纯愣了,问这是干什么呢?
老朱回答,说在这之前,请的是日本的医生,日本医生用这种方法来退热的。
张锡纯忙问,见效了吗?回答是没有。此时,这位朱夫人已经是闭着眼睛,昏昏像是在睡觉,大声的呼喊都没有任何反应。诊她的脉,是洪大无伦,按下去很有力。
张锡纯说:这是阳明府热,已经到达了极点了,外面再用冰敷,热已经向里面走了。
老朱急了,忙问还有救吗?张锡纯回答,还可以抢救。
于是,他就用生石膏四两、粳米八钱,熬出了四茶杯,然后慢慢地灌了下去。结果,这个药喝完,患者就苏醒了,然后,张锡纯开了个清郁热的方子,只服用了两剂,这个病就痊愈了。朱霭亭这个惊异啊,心想,这个本领,太厉害了,于是,命令自己的公子,叫朱良佐,立刻拜张锡纯为师,跟着张锡纯学习医学。后来,张锡纯还曾经治愈了朱良佐的妻子的危证,这是后话了。
(5)熟地
功效:地黄在中医里应用特别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就有记载,最早出现的一味药是鲜地黄,是从地里挖出来没经过炮制的那个地黄,这个地黄有什么作用呢,它有这个往外清热的作用,能凉血,然后呢有补养血的作用。那么后来就把这个鲜地黄做成了干地黄,也叫生地。
生地的作用,它清热的作用少了,但是它凉血滋阴的作用强了,凉血滋阴。然后是熟地,
它是专补肾阴和肾精的。
医疗案例:张锡纯在天津的时候,碰到一个患者。患的是外感病,我们中医说叫温病,外感病,这个病当时患的非常重,医生来治也没有什么效果。最后到什么程度了,这个人是整天泻肚子,然后神智昏迷,呼之不应。那么这个时候张锡纯他就开了个方子,就是熟地二两,生山药一两。结果是一剂而愈,只是把这一副药服下去以后,这个人神智就恢复过来了,身体就开始恢复了,就痊愈了。
熟地首先最主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补肾,它补肾怎么补呢,肾分阴阳,有肾阴,有肾阳,熟地主要补的是肾阴。肾气不足,夜尿多,常年的劳累消耗,这个肾精越来越不足了,那么就会出现肾亏的问题,实际呢最好的药就是这个熟地。
中医说肾有很多功能,中医的肾还主纳气,那么肾不纳气的时候,肾气虚的时候,这个呼吸系统就会出问题了,这种喘叫虚喘,中医治病看着患者进来了,同样是喘,听他的声音,看他喘的样子,看他步态,马上就会分出虚实来,那么对于这个虚喘就要采取补的方法,中医往往用熟地,用定蛤蚧,用点补肾的,用这些药来把这个肾气给纳下去就好了。
中医认为肾是水火在一起的这个脏器,就是阴阳在一起,它们两个必须和平相处,互相依存,一个阴,一个阳,一个水,一个火,那么往往我们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因为身体的消耗,肾阴不足,就是肾里边的水不足了,津液不足了,津液不足以后呢,这个火找不到跟它匹配的这个水了,它就飞升上来了,这叫隆雷之火上奔,这个在中医里边经常见到,比如说现在的慢性咽炎,比如说口腔溃疡。很多人慢性咽炎都去怎么治呢,都去清热解毒,效果如何呢?不好,那么实际上这个慢性咽炎,口腔溃疡很多患者都需要去考虑一下是不是有引火归元的问题,是不是这个隆雷之火上龙上奔。
◎食疗方:补肾阴
熟地20克、山药30克、肉桂2克、猪脊骨适量,煲汤。
调理:夜尿多、足跟疼、腰膝酸软、肾气虚损。
(6)山萸
功效:这个药是怎么来的,这个药的植物叫山茱萸,它的果实,等到采收的季节采收下来,然后取这个果肉,这个核要去掉,现在我们都叫净芋肉,取它的肉,然后晒干,吃到嘴里是酸酸的,甜甜的,熬好以后非常的酸。在中医里讲这个酸入肝,山萸肉主要是滋补肝肾之阴的,最主要呢是滋肝阴。因为它颜色是红的,红的赤色入心,所以它是补心肝肾三脏之阴。
医疗案例:当时有一个青年人,这个青年人是素伤烟色。这个小伙子不断的抽大烟,还近女色,结果身体非常的弱,这次也是患了外感。结果医生给他说你有外感病,受寒了,我给你发发汗吧。这位可不行,这位汗一出去以后就出问题了,这个上气不接下气,周身大汗,然后自己心里边发空,然后就把张锡纯给请来了。张锡纯来了以后,一诊断说你只要给我买来四两山萸肉,就能救他性命。
一个中医的著名的方子,六味地黄丸一共六味药,有三味补药,三味泻药。
补药就是熟地、山萸肉、山药。那么这三味药怎么补的呢?熟地,它是入肝肾二经的,主要滋补肾经,补肾阴;然后山萸肉是心肝肾,它主要是作用在肝,肝阴;山药是入肺脾肾,它着重在脾,这三味药把我们的五脏都给覆盖了。然后下边三味药呢,实际是为了防止你补的太过了,稍微给你加点泻的成分,量都很少,茯苓、泽泻、丹皮。
肝经虚的时候这个人体的气机要脱的时候,用山萸肉是最好;肺气要绝的时候,脾气要绝的时候用山药;肾气要绝的时候用熟地。
◎方子:山萸肉酸枣仁
这个阴血不足的人,尤其肝血亏的人往往有一个问题,晚上睡眠不好,因为血不养心,血不养心的人晚上会虚烦,这个烦燥,睡不着觉。血归肝经,那么可以用一个小方子,就是山萸肉9克,酸枣仁6克。用山萸肉熬水冲服酸枣仁,大家记住酸枣仁也是养血养肝的。这是每天的量,一般我们喝那么两三天就会改善了。
张锡纯给人看病时,有的人往往在生过一场气之后,身体的很多部位会出现莫名其妙的疼痛。往往大家会按照其他的方式,按照风湿,按照舒经通络,或者你生了气之后给舒肝,舒肝同时再舒经通络。张锡纯认为,因为你生气,火一发,伤了肝气,尤其伤了肝经的阴血了。肝主筋,肝还主疏泄,我们身体里这个气血的疏泄都要靠肝来疏泄。肝气一伤了,他的气血就不通畅了,尤其这筋就受伤了,所以他气血不通畅就凝固在那儿了,就容易造成某个地方疼。张锡纯就用山萸肉一两,配合了一点舒经通络的药,用了什么舒肝的药都没见效,但是用山萸肉以后就好了。
(7)鸡内金
鸡内金:鸡盛食物的部位,洗干净了里面会看到有一层薄薄的,黄色的薄膜,撕下来是一层皮,这就是鸡内金。鸡内金分为生熟两种,不同的病症同的用法。
功效: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张锡纯认为鸡内金除了消脾胃里边的这个积滞以外,脏腑里边任何地方有积滞鸡内金都能化去。
病例:如腹中包块,小儿积食等。中医还认为小儿哮喘也与积食有关。
◎方法:消食导滞
鸡内金一两,生酒曲一两,熬汤服用。
(8)桂圆肉
龙眼肉:龙眼肉颜色深的好还是浅的好?答案是颜色深的。因为它滋补心血,赤颜色入心呢,补心血。它的味道甘甜,味甘入脾,所以龙眼肉在中医里边是补心血的一味主要的药,非常重要。
【适用症状】
①心悸怔忡:是一种不由自主的,我们控制不了的,心里边的猛烈跳动,这叫怔忡。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这里边原因有很多,中医会分型,其中一个主要的症型就是心血不足,我们心是靠血来养的,因为血脉在心里不断的流动,血不足了就开始空转了,你感到往上悬了一下,这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尤其是心血不足。
②脾不统血:中医说脾负责统摄人吸收营养物质,它还负责统水,还有统血,这水湿的运化都是脾来负责。有的人有时候各种出血,比如说便血,比如说皮肤出血,鼻子出血。张锡纯认为是脾气不足,不能固摄血液了,那么血液就找个路出来了,所以张锡纯用这个龙眼肉就是补脾,吃了以后脾气足了,这个出血慢慢就止住了。
◎方法:玉灵膏
龙眼肉一两配西洋参一钱,然后放在一起,蒸熟蒸烂,最后就成膏状的东西,拿调羹舀着吃,一天一勺就可以。
| 医者简介 |
罗大伦,1968年生,辽宁沈阳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健管家,原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罗大伦博士一直致力于将古代的中医文化介绍给现代人,因此广泛地在互联网、电视、报刊等媒体上传播中医知识,曾出版了《百家讲坛大国医》、《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等八十多万字的中医科普著作,在《健康时报》等报刊长期撰写专栏文章,被评为“健康中国2012十大风尚人物”。
来源:中医启航的博客
精彩文章回顾
怎样用好“升陷汤”?那得从张锡纯的“大气学说”说起
张锡纯的“气机升降论”,你读过没有?
想学张锡纯?(用药指针、治病法眼)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05-照亮人生路 - 张锡纯
张锡纯医方:薯蓣粥、一味薯蓣饮(山药)
经方治疗的核心是察机用药 - 张锡纯用经方的启示
张锡纯:轩岐奥理存灵素, 化作甘露洒大千
张锡纯的体质观:让中医“如虎添翼”的思路
揭秘:张锡纯的用药思路和用药核心思维…………
张锡纯关门弟子柳学洙先生讲述张师的不传之秘
张锡纯老先生:石膏为凉药中纯良之品,可治72种病证.
常用药在张锡纯先生这里似乎被开启了“全能模式”
真气运行法与张锡纯静坐论 | 中医静坐研习
张锡纯自创新方的组方规律,学医必看!
张锡纯:“开挂”了的资生汤
张锡纯:常吃此饼,活过百岁(张锡纯之"期颐饼")[视频]
张锡纯医案故事之"肝虚症"
中医大家张锡纯:4个妙方治中风!
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张锡纯)
作为中医,这五个关键方面,不可不知!(论张锡纯)
张锡纯用鸡内金补虚的经验
中药秘诀:中医泰斗张锡纯,妙用黄芪有诀窍!
张锡纯用姜出神入化
余国俊:三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 - 略论张锡纯的中医教育思想
张锡纯独特脉法
中医泰斗张锡纯:专治糖尿病的2张秘方!
屡试屡效方之理冲汤 - 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
张锡纯使用山萸肉的故事
张锡纯:治心腹痛,凉热郁瘀皆效方
========== END ==========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阅读原文
收藏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生堂罗大伦讲述张锡纯这就是中医
养生堂-----这就是中医(罗大伦教授) 13集文字视频
古代中医名家医案11
中医常见病.3咳嗽(下)
中医传奇张锡纯
肺结节最猛的方子来了,专门搞定肺上的各种结节,请收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