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代中期沈周传世三十四幅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整个明朝一代书画艺术的演变发展,大致可分为前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但也不能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替衔接的。

明代中期,院画势力日衰,“浙派”也渐趋末流。代之而起的是活跃于苏州地区的“吴门画派”。由于此时期苏州经济繁荣,各种工商行业发展迅猛,直接推动了文化艺术事业的兴旺发达。因此这一地区成为当地和四方文人聚会的最好场所。“吴门画派”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吴门画派以沈周为领袖,文征明继起,一时追随者很多,形成明代后期一大流派。同时生活在苏州的唐寅和仇英,也以绘画著称于时,和沈周、文征明一同被称为“吴门四家”。

“吴门四家”中沈、文、唐三家共同特点是都属于文人笔墨,仇英虽是职业画家出身,但画风受到文人画家的影响。他们四家的绘画成就,都是多方面的,他们技艺全面,题材广泛。所画山水,既能表现雄伟险峻的北方山川,也能描写清雅秀润的南方风景。他们运用熟练的笔墨,描写周围的园林景物,把表现文人生活题材的山水画提高到新的水平,开拓了元明清以来山水画的新境界。由于他们对后世绘画影响深远,也被后人誉为“明四家”。中期吴门画派沈周【庐山高】文徽明【万壑争流】周臣【春泉小隐】唐寅【山路松风】仇英【桃源仙境】,这里介绍明代中期沈周绘画作品。

沈周(1427-1509年)明代中期著名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又称白石翁,以画闻名,长期从事绘画和诗文创作。以画山水画著称,是明代中期画坛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沈周像

纵观沈周之绘画,技法全面,功力浑厚,在师宋元之法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进一步发展了文人水墨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被誉为吴门画派之领袖。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魏园雅集图》、《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沧州趣图》、《鸠声唤雨图》、《西山记游图》、《清园图》、《京江送别图》、《报德英华图》、《两江名胜图》、《云际停舟图》、《溪山秋色图》、《参天特秀图轴》《夜坐图》、《瓶荷图》、《山水扇面》、《仿大痴(黄公望)山水图》、《空林积雨图》、《灞桥风雪图》、《东庄图册·北港》、《落花诗意图》、《青绿山水图》、《策杖图轴》、《采菱图》、《菊花文禽图》、《红杏图》、《花下睡鹅图》、《中秋望月图》、《雨意图轴》、《西山雨观图卷》、《柳荫坐钓图》、《绿阴亭子》、《落花图卷》、《松下芙蓉图》等。

明代中期沈周《庐山高图》赏析

明 沈周 庐山高图纸本设色193.8×98.1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一幅沈周送给其老师陈宽(醒庵)70岁生日的祝寿画,以庐山的崇高博大赞誉其师。图绘庐山崇山峻岭,岩石层叠陡峭,山峰巍峨壮观,山腰奇松红树,一泓瀑布倾泻而下,山脚流水潺潺;画面刚中带柔,突出老师的博大胸怀。

《庐山高图》主要借鉴了王蒙的笔法精髓,表现名山蓬勃氤氲的气象。全画布局气韵贯通,布景高远深幽,缜密繁复。山石皴法多用披麻解索皴,浓墨点苔,墨笔丰健,运笔稍快,用墨较干,湿笔刷染,近山用短披麻皴,浑厚自然,与中部斜上嵴状山势相分处,用焦墨连皴带擦,行笔迅疾、准确,有韵致地用焦、渴之笔将山势推到面前。中间斜山梁处勾以次淡墨,用皴稍少,分层用淡墨刷染,墨虽浅但不显薄,通体色调灰白,造成中间有空灵之感而不阻塞。通观全图,虽然以淡色为主,但渴、润、浓、淡、焦五色之墨的精彩效果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丰实华兹,很见功力。

近处一人迎飞瀑远眺,比例虽小,却起着点题的作用。由于作者极善于虚、实和黑、白的均衡处理,故画面虽饱满却不觉得挤迫窒息。画面上水的空灵、云的浮动,再加上直泄潭底的飞瀑,使密实的构图里有了生动的气韵。整幅画笔墨显得坚实浑厚,景物郁茂,气势宏大,虽笔法师王蒙,但更显清新空灵,融“崇高”的人格理想与壮丽的大自然为一体,也揭示了画家的胸襟。

明代中期沈周《魏园雅集图》赏析

明 沈周《魏园雅集图》 纸本 设色 纵152.7厘米 横47.6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入编《明画全集》第四卷

沈周在此画中营造了一种山水亭榭,林泉雅集的氛围。

远处峰峦陡起,轻披薄雾;近处山顶与中部山腰,露出多处缓缓向上的台地,泉水从山涧飞流直下,汇成棕棕小溪。

溪水旁有一小桥,茅亭内四人席地而坐,书童侧立一旁正听候主人吩咐,一老者拽杖而来。山上山下,草木葱茏,叶红似火的枫叶点缀其间,更添几分胜地雅集美景。画家皴染兼施,构筑的画面气魄雄浑沉静,画心连画家共六人题咏,实为诗书画熔为一炉的山水佳作。

本幅作品取材于五人山亭雅集之事,故这一场景被安置于图中极为醒目之处。

茅亭位于溪旁,周遭杂树数株,隔水山峦耸立,山壑间若有溪泉涌来。

此是沈氏四十三岁时的画作。这是一幅典型的写实性作品,从魏昌的题跋可以了解当时雅集的情景和经过。还有参加牙雅集的陈述、周鼎、刘珏等人的题诗,更使画作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此图历经程茂、罗振玉等人收藏。

明代中期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赏析

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设色纸本,纵36.8cm,横855cm,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沈周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应该是他的艺术的再创作。黄氏与沈氏的笔墨完全不同,沈氏且着了色彩,大胆地使用赫石和丹青,更加突出了春山的主题,林深茂密,绿树华滋,显出富春江两岸的浓浓春意。在卷幅的中段群山巧施淡赭,山峦间增加了云霭,使群山烟雾缭绕更透出迷人的质感。沈周为使画卷的构图更为完美合理,在画卷的尾部增加了一段山峦平岗树石,首尾相应,更显出江山无尽,弥补了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头重尾轻的不足。沈周甚至在一些构图的细节也仔细推敲,在卷首处比之黄氏图卷在两小渚间增架一座小桥。一老者拄杖而过,江边曲径绘一行人,使群山、村舍、渔舟有机地联系起来,突出了人烟气息。在中段茅草亭旁,为突出两只钓舟的宁静气氛,沈周的画面比黄公望的画面减少了几只游鹅,也显出他的独到匠心。

沈周现存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更为宝贵的是它完整地保存了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全貌。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明代由沈周、董其昌递藏,清初归吴正志。正志传给其子洪裕,洪裕临死前将此卷殉之于火,被其侄贞度从火中抢出,但前段已烧焦。约在清顺治间,割去烧残前段,割去部分取名“剩山图”,现存浙江省博物馆。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画卷前部分仍有残痕,可以说是历尽沧桑,颇富传奇色彩。但要一览黄公望原作全貌,仅只有沈周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了。

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是一件纸墨如新,保存完好,流传有绪的艺术珍品。卷后有姚绶、吴宽、文彭、周天球、董其昌、谢松洲跋,有王时敏、宋荦等鉴藏印记。曾归王时敏收藏,民国初年入汪士元手,其后转入徐世昌家藏,1973年存入北京故宫博物院。《墨井画跋》、《大观录》、《佩文斋书画谱》、《麓云楼书画记略》、《古书画伪讹考辨》、《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2月号、《紫禁城》1985年2月号等皆有着录。

明代中期沈周《沧州趣图》赏析

《沧州趣图卷》,明代,沈周,手卷,纸本设色,纵29.7厘米,横88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沧州趣图卷》所绘沧州为明代属直隶河间府的沧州,地处北方,沈周未曾到过,他只是表现山川之性和趣,故图名“沧州趣”。画面作平远布局,主要撷取江南水乡的景致,山丘逶迤,水面浩渺,坡岸伸展,杂树成林,一派南方山川秀丽风光。

《沧州趣图卷》,明代,沈周,手卷,纸本设色,纵29.7厘米,横88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沧州趣图》是沈周晚期的作品,他将元四家的笔法集中于一幅山水长卷中。不同的笔法衔接得那样天衣无缝,可见他对元四家笔法运用的精熟。同时又融入了北方山峦雄阔之势,积叠的山石多尖峻的棱角,显得坚硬凝重,坡岸、平台亦转折尖直,棱角分明,其质地多呈北方石山的特征,无疑增添了山川的雄健宏阔气势。画法亦源自董巨,运用善于表现江南山水的披麻皴、点苔、圆润中锋和水墨渲染等技法,然运笔于中锋中时见外笔、侧锋,转折粗重,平台轮廓多整饬线条,细劲有力;披麻皴也变为研拂式的短笔皴,率意凝重;点苔亦墨深笔厚,圆横交错。总体笔墨形式刚柔相济,苍中带秀,既具董巨的秀润之韵,又呈较强的硬度和力感,恰当地表现了沈周心目中的沧州之趣。

代中期沈周鸠声唤雨图赏析

   沈周 鸠声唤雨图 纸本设色 51.1×30.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鸠声唤雨图》一共有两幅,作品描绘的是乡下常见的一种鸟—— 斑颈鸠。行走在街头和庭园,常掠过一种和鸽子类似的鸟类,它的造型和色彩朴素,就连那咕咕的叫声,也是浑厚的,这便是斑颈鸠了。它的这份质朴,正是文人画家偏爱的感觉。 斑颈鸠,体态雍容华丽,颈部斑点有如珍珠瑰丽,是乡土鸟类中广为熟悉的鸟。作品纯粹以不同深浅的墨色来画出一只瞪着大眼、嘟着嘴,有着圆胖的身体,连羽毛也图案化了的斑颈鸠,孤孤单单栖踞枝头,看起来特别古朴与淡雅,充满了文人雅淡的风味。

题识:“空闻百鸟声,啁啾度寒暑。何似枝头鸠,声声能唤雨。沈周。”

明代中期沈周《西山记游图》卷赏析

沈周西山记游图卷 纸本墨笔 28.6x867.5cm 上海博物馆藏

此卷为沈周记游西山屐踪之作,图中溪山连绵,山径曲折逶迤,悬瀑急湍,长桥横贯,茫茫太湖,雄伟壮阔。湖面上小舟荡漾,竹坞村舍依山而筑,曲尽湖山诸景之胜。林木峦坞、碧波棹舟,写尽吴中山明水秀之佳景。山石用披麻皴,用笔劲健朴拙,墨色苍润松秀,气势宏畅。用笔畅健雄放,笔锋洒脱,多法李成;破笔焦墨点苔,则从董、巨而来。这幅作品表现的是苏州西山的景色。由于描绘的是家乡的名胜,所以透露出一种温暖与悠然的气息,全然没有元代文人画家的那种不食人间,冷寂清高的格调。这幅画未上色,有人据此认为这是幅未完成的作品。沈周的这件作品继承黄公望以及明代浙派戴进的风格,同时又有自己的创新,笔意刚柔并济,造型简练,墨色丰富,散发一种独特的韵味。

图后作者自题长跋,署款“沈周题墨兴斋中”。下钤“启南”、“石田” 二印。有王鏊题诗。

代中期沈周《清园图》赏析 

明 沈周 清园图纸本 设色19.1cmx188.7cm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明 沈周 清园图 局部以水墨淡设色画古树茅堂依山傍水,修竹垂柳之中,一人执卷堂上孜孜而读,周围宁静无波的湖水映带院落,三间茅堂和篱笆围墙参差有致,旁衬杂树新篁,景色平远而幽深。此图中,沈周运用各种笔墨精心描绘了青园的各种景色,画法工整,用笔圆厚,设色浓丽,山坡用甚密的披麻皴法以淡墨渲染; 用线圆劲,墨色侬润,富有生活气息。整个青园图,画得优美自然,从诗情、画意乃至哲理都耐人寻味。画心自题五言诗一首,署款“长州沈周”。

明代中期沈周《京江送别图》赏析

沈周《京江送别图》长卷,纸本,设色,纵28厘米,横159.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成于明弘治四年辛亥三月,沈周时年65岁。描绘的是沈周等人在京江送别叙州太守吴愈赴任的情景。画面以横卷形式展开,由右向左,依次是近景的丛树、板桥、坡岸,一片杨柳依依、桃花烂漫的江南春色。更为友人惜别凭添不舍之情。及至中部也是作品的中心,众人在岸边长揖作别,江面上一叶小舟,主人正乘舟远去,水色苍茫。远景是逶迤连绵的群山,无边无际。此幅画面结构严谨,用笔苍劲沉着,风格朴厚劲健。

明代中期沈周《报德英华图》赏析

明 沈周 报德英华图长卷,纸本,墨笔,纵29厘米,横251.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为沈周仿吴镇墨笔山水。画山坡下茅屋数间,树木环绕,小桥流水,对面溪水远山,用笔简率圆嫩,与常见风格稍有不同,为画家中年之笔。

明代中期沈周《两江名胜图》赏析

明 沈周 两江名胜图册页,绢本,设色,纵42.2厘米,横23.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两江名胜图》绘长江淮河两岸的名胜风景,画面撷取富有特征的景物,剪裁简明,却构成诗意盎然的境界。每幅构思,单纯集中,情景融合,意味隽永。用笔质朴、凝重,山峦的繁笔勾皴和屋宇的简笔勾勒,形成疏密的对比,墨色也富有虚实轻重的变化,使画面产生强烈的装饰美感。现选印两页。

其一为《马鞍山图》,写江苏昆山县西北马鞍山风景,图中山阜平地拔起,峰顶梵宇耸峙,幡旗拂空,以松下人物相衬托,更显风峦的雄奇。

其二为《杭州下天竺寺图》,画中寺院掩映在万木丛中霭缭绕,流泉跳珠,一派梵宫胜地幽雅和宁静的气氛。

明代中期沈周《云际停舟图》赏析

明 沈周 云际停舟图立轴,绢本,设色,纵249.2厘米,横94.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为沈周工笔青绿设色巨制。图中层峦叠秀,石纹繁复,山间云岚缠绕,苍松杂树丰茂。篷船停泊岸边,两人对坐晤谈。表现出高人逸士深山悠游的生活情景。笔法缜密细秀,设色清朗明洁,吸收了三赵(赵伯潇、赵伯驹、赵孟烦)青绿山水的长处,做到细而不板、鲜而不艳,格调清新。

明代中期沈周《溪山秋色图》赏析

明 沈周 溪山秋色图纸本水墨,纵152厘米,横51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图为沈氏54岁所作。以“披麻皴”写重峦叠嶂,笔墨疏朗脱放,信笔勾写,无拘无束,墨色清逸爽洁。画中湖水空明,境界开阔,构图朴实自然,为其粗笔山水画力作。

本幅自题:“陶庵世父命周写溪山秋色,赠汝高先生。笔拙墨涩,不足入目,则夫所赠之意为可重耳,鼓汝高装潢之,家题其所自云。成化甲辰岁,沈周。”铃“沈氏启南”朱方一印。

代中期沈周《参天特秀图轴》赏析

明 沈周 《参天特秀图轴》,1479年立轴,纸本水墨,纵156厘米,横67.1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描绘高耸松树一株。但构图别出心裁,与传统描绘松树的传统构图不同,沈周并未描绘松树的全貌,仅画出此松树枝干上段部份,没有画出根部,也没有表现顶端,以及倾于一侧的三两松枝。

沈周以狂放墨笔勾画枝干,藉劲细用笔铺就针叶,透过淋漓笔墨的明暗对比,充分展现出参天直上的松树动势姿态。正符合沈周自题诗句“参天直上有奇气”的松树形貌,也在称赞得画之人有如“大材”的寓意。依据沈周题跋,此轴于一四七九年为刘献之所作,七年后刘氏又转赠陈凤翔。

明代中期沈周《夜坐图》赏析

明 沈周 夜坐图 轴纸本纵:84.8公分,横:21.8公分,文物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夜坐图》亭屋数间倚巖而筑,旁绕修竹回溪,一士人於堂中点烛夜读。通幅近半,作者自题记文,述及夜半忽醒,坐於书案,此时久雨新晴,月色映窗,久而渐闻风声、犬声、更鼓声,自三更至五更,天色渐明,再闻清悦钟声。虽自言性喜夜读,每每二更便歇息,然当时人声未止且心思尚在文字间,故都无所闻见。今夜静坐,澄心静思竟有所得。是图即沈氏自写其夜坐之事,时年六十六。图中笔墨老练沈著,花青墨笔烘染夜色,气氛营造静谧,加以图文相衬,为石田极精之作。

明代中期沈周《瓶荷图》赏析

明代中期沈周《瓶荷图》 纸本 设色 60x143cm  天津博物馆藏

《瓶荷图轴》是沈周作品中比较少见的工笔花鸟画,画上绘一铜壶,内植荷花荷叶各三株,交错而生。荷叶向背以深浅不同绿色区分,多取其背,使画面变浓艳为淡雅,凸现清高风格。作品形象写实,用笔简括,色泽温润,格调质朴。插花所用的铜壶以墨笔勾轮廓,没骨法渲染明暗,立体感很强。

明代中期沈周《山水扇面》赏析

沈周《山水扇面》纸本,设色较淡,横56厘米,纵19厘米,现为国家二级文物。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藏。

这幅作品是一幅浅绛山水,构图简洁。扇面虽较小,但是层次突出分明,远处山脉用淡墨一层一层皴染出延绵起伏之效果,山上石头用披麻皴来表现,异常生动。再看山上草木茂密,树枝错落有序,墨色深浅相间,突显了远山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效果。近处树林前有三个茅草屋,其中一个茅草屋里有个倚窗而坐眺望远方的壮年,像在思考又像在等待文士好友来共同鉴赏诗文书画,切磋技艺。或许这就是沈周对自己生活的真实再现。扇面中间的留白部分,简单几笔就表现出水面的清澈,拉开了画面的远近距离,再看水面上有一小舟,小舟之上一人静坐垂钓,旁边还有两只水鸟自由自在的飞翔,这种表现使人看后脑海里有了画面感,仿佛世界都安静了,只能听到鸟鸣声和水流声,就像是隐居在世外桃源一样。整幅画面熟练运用皴、擦、点、染等技法,使画面的意境非常高雅。表达了作者自在、幽雅、宁静的精神世界。画面的左上角是“沈周”二字的落款,字体为楷体,落款的下方则是篆体的“启南”印。

明代中期沈周《仿大痴(黄公望)山水图》赏析

仿大痴(黄公望)山水图  纸本设色  纵115.5厘米横48.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沈周早年用功,于元四家无不心追手运,颇有体悟,此帧署年弘治甲寅秋八月,为六十八岁晚年作品。

大痴,即元代画家黄公望,他是“元四家”中的第一位。他的山水画多用披麻皴法描绘,山水意境多平淡温和,有超然野逸之趣,对后世文人山水画的发展有很大影 响。沈周的山水画上追黄公望,这件作品即其仿黄公望山水而作。“仿”,是模仿的意思,因此这并不是对黄公望山水的对临或复制,而是模仿黄公望的笔法、布局 和意趣特征而进行的创作。画中描绘有水流绕行的山中景致。画家主要以披麻皴和荷叶皴画山石,笔法温厚,墨色浑润。

明代中期沈周《空林积雨图》赏析

 沈周《空林积雨图》墨笔纸本,高21.7厘米,宽29.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久雨阴连结,晴天安在哉?”这件作品是画家在积雨郁闷之日所作。画中描绘一平坡后的雨中树林景色。画面构景简洁,坡石后的林中溪水,缓缓流淌。低屋掩 映,云气弥漫,雨雾迷朦。画家以粗笔而写,墨色浑润,淡墨渲染,使画面显得湿气欲滴,阴雨连绵与画家郁闷难解的情绪跃然画上,与画家自题两首诗恰相对照。 其一曰:“茅檐何日霁,溜响漫沉沉,气郁惟添睡,愁多亦怕吟。积润变鸣琴。安得东轩月,皓然当我襟。”

明代中期沈周《灞桥风雪图》赏析

灞桥风雪图 纸本墨笔 纵153厘米横64.9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灞桥风雪”为古代长安八景之一,古代诗人多有描写。沈周此作即为依据古人诗意而作。图中描绘了平静的灞河水从远处山涧缓缓流来。河流近岸一坡脚平台上, 几棵细瘦的寒树索然而立,枝叶在寒冷的空气中瑟瑟抖动。巨峰夹江,沟壑纵深,山石叠起,远峰耸立似屏。山上冬树瑟缩,冬苔遍植。整个山石白雪皑皑,茫茫苍 苍。天色灰冷,江水凝碧,萧瑟冷寂。这件作品笔法温和秀雅,笔墨俭省,构景平和大方,是沈周的一件粗笔佳作。

明代中期沈周《东庄图册·北港》赏析

 《东庄图册·北港》 纸本设色 原24页今遗失其中的3页 南京博物院藏

   此画描绘其师吴宽家的庭园景色。吴宽官至礼部尚书,是沈周的老师和挚友,多有诗文唱和。东庄是吴宽的庄园,也是江南士大夫经常聚会、吟诗、品茗的地方。后人 盛赞沈周的《东庄图册》,“观其出入宋元,如意自在,位置既奇绝,笔法复纵宕,虽李龙眠山庄图、鸿乙草堂图不多让也。”这里所选的一幅是“北港”,图中画 一荷塘,波光如镜,荷叶亭亭玉立,疏密有致,摇曳多姿,岸上树木点写自然,情态各具;坡岸皴染结合,浓重得宜。

明代中期沈周《落花诗意图》赏析 

落花诗意图  纸本设色  纵35.9厘米横60.1厘米  南京省博物馆藏

此画笔墨厚重,风神淡冶,花瓣平舒,作将残之状。此画用淡墨写出枝干,枝干穿插自然得体。树叶用墨浑厚,沉重响亮。整幅作品,花、枝、叶之间结构严密而舒 展。行笔凝重简练,实按虚起,虽为将残之花,但却风韵独存。古来文人多慕牡丹高洁华贵,形诸笔墨,贵能“状物”与“得意”相兼,沈周此图足以为之。

是为寿春花谢景色,五株近树 直立,二株远树互相欹斜,用墨和水以胡椒点法作树叶,一片翳蓊茂密,正是绿长红消时刻。岩石染色,赭绿外间以花青分,色调明快,小桥贯连平台,流水潺潺。 一高士策杖远眺,远山用花青渍染,正是大野无人的畅心境界。平台上落英缤纷,以胭脂和白粉参差点成,铺地如锦,与绿地相映,赏心悦目。近处黯黑的苔点,更 是烘托传神。沈周于一五○四年七十八岁时,曾作落花诗十首,而文征明和十首,自己又作十首,可见落花诗意,常日萦回。题云:“山空无人,水流花谢。”

明代中期沈周《青绿山水图》赏析

沈周 青绿山水图立轴,绢本设色,纵124厘米,横55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本幅《青绿山水图轴》绘设色山水、人物。笔墨圆润,布局疏朗,树木的描绘笔法细致。沈周的绘画,技艺全面,功力浑朴,在师法宋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成为吴门画派的领袖。所作山水画,有的是描写高山大川,表现传统山水画的三远之景。而大多数作品则是描写南方山水及园林景物,表现了当时文人生活的幽闲意趣。画面风格文雅劲健,表现了闲适悠然的文人生活。

明代中期沈周《策杖图轴》赏析

《策杖图轴》,明代1485年,沈周,立轴,纸本水墨,纵159.1厘米,横72.2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策杖图》采三段式构图,以河水来分隔画面,前景的树石与远景的山丘相照应,构图简约,显然脱胎于倪瓒之作。近处林木萧疏,叶不丰茂,枝皆挺直,小枝均作平行,此均倪高士画法之特色。溪流从远处山谷中下, 穿桥而过,汇成潺潺清流。远山均不高峻,虽不以倪云林侧锋折带皴法为之,然山石的厚重老硬,正是沈周揣摩倪黄简练笔意的传神处。但是作者不但在画面中增加了一位策杖而行的点景人物,同时用笔雄健,墨色较浓,作风苍劲浑厚,这些都是沈周的本色,与倪氏平淡清逸画风不同。王世贞评沈周画云:“谓于诸体无不擅长,独倪云林笔力太过”,诚不虚妄。这件画作无年款,题识书法与本院所藏沈氏乙巳(1485)年重题《参天特秀图》近似,推测是沈氏五十九岁左右的作品。

明代中期沈周《采菱图》赏析

《采菱图》,明代约1467年,立轴,纸本水墨,规格不详,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采菱图》为沈周四十岁所作,写成此图后,复填人月圆词一阙,以造孤兴。菱为夏花秋实的水生植物,图中写三名吴中女子,各驾小舟,采菱湖上。近处坡上,三四疏柳,几株枯树,已是秋深菱熟时节。远山不高,坡陀连绵,村落小桥,散见山脚林木际,染色以赭石为主,颇有秋意。用笔匀细,山石作长披麻,柳条下垂,端穆有致,极得赵孟頫“鹊华秋色”之遗意。董其昌评赵孟頫为“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宋人之雄去其磔。”沈周此图与他晚年之雄健大不相同,欣赏当从渊厚静穆中领取其高古神韵。

明代中期沈周《菊花文禽图》赏析

《菊花文禽图》,明代1509年,沈周,立轴,纸本水墨,纵104厘米,横29.3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馆。

是图作于正德已巳年中,沈周八十三岁,绘后数月即去世。画一羽衣未全之公鸡,方展肉翅,立于菊下,全神贯注于半空飞翔之双蝶。菊花四五朵,正面侧面都 有,浓墨点正叶,淡墨作叶背,并以浓墨为叶筋。菊茎甚高,故立一竹使支持不倾。全图未用色彩,而墨彩焕然,观全图中浓淡墨分布的得宜,鸡目的注视,鸡足的 伸展有力,虽因年老力衰,未必如早年精到,但信手写来,无不见其规矩,诚炉火纯青之作品。此图赠与初斋,以公鸡及彩蝶的文锦,预祝其文采焕发。

代中期沈周《红杏图》赏析

明沈周 红杏图纸本设色纵80厘米 横33.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款署布娚简静好学戍科果登第,尝有桂枝贺其秋闱,兹复写杏一本以寄,俾知完庵遗泽所知也。完庵为沈周先辈刘钰之号,善画,沈周尝数度与游,交往甚密。画此为贺,以示不忘旧情。壬戍时沈周年七十六岁。。

作老杏一技,小枝一遮于前,一隐于后。以胭脂点花,和墨点花蕊、花萼,浓墨点苔,笔法苍老,古拙之气跃然纸上。

宋景文尚书以“红杏枝头春意闹”知名,故后人谓“红杏尚书”。因而红杏寓祝进士及第。

代中期沈周《花下睡鹅图》赏析

明 沈周 花下睡鹅图 纸本设色 130.3x63.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兼长禽兽,此图画一老鹅,正栖于玉簪花下,鹅转颈埋首于背羽间,半闭其目,睡态蒙胧。毛羽作双钩,略加皴点,自头至腹一笔而下,时见脱落,却笔断而 意不断,颇有宋人含蓄遣意。鹅顶及双蹼以朱黄染,背景则为一大湖石,峋岭突兀,挺拔高耸,玉簪一株,亭立石下,正叶以草绿染,背叶则略以白色醒出,叶脉也 缓缓勾出,与信笔勾成的花朵,极见清趣。坡面向右方斜下,笔端略见飞白,深得转折起伏之妙,且使鹅身与山石相对立,与所题诗句对称,构图特别显得稳重安 帖。句为:“磊拓东阳笔下姿,风流崔白未成诗;鹅群本是王家帖,传过羲之又献之。”意指王羲之笼鹅,喜鹅颈转折,从中得悟书法笔意,故文人自来爱鹅。沈周 书法从黄庭坚来,此幅写来更为挺拔,约为八十三岁左右晚年作品。

明代中期沈周《中秋望月图》赏析

沈周《中秋望月图》局部  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写竹篱茅舍数间,一抹围墙,画中宾主四人,或谈或望,正共渡中秋佳节。屋边山坡,老柳两株,并以胡椒点浓郁墨色,衬托红枫一丛。四株之树,枝干虬结,三直 一横,直具穿插之妙。屋后芭蕉一株,以花青染,屋前立一鹤,正缩颈支脚,作入寐状,以示夜已深沉。左下方之一片林梢,树法与右角相同,互作呼应。天际万里 无云,明月团栾,光照大地。全幅用景不多,虚中透实,实为石田翁用心处。平台面及屋宇内不用墨染,仅增强色阶的差距,已能表达月光的明灿,亦为国画的寓意 手法。

 为八月十四夜赏月时作诗与图,时沈周年六十岁。

明代中期沈周《雨意图轴》赏析

沈周,雨意图轴,明,纸本墨笔,纵67.1厘米,横30.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近处山岩两座,汇成溪谷,溪流承远瀑自茅屋下流出。岩上丛木林立,叶用混点和墨点出,或直或斜,以示受风雨冲击后之变化。屋中两人握手言欢,即主人沈周与 其三婿德征。山头白云蓊翳,仿米点法,极得虚歇烘托之妙。山脚处林木漫灭,正是雨中看景,若灭若没。诗云:“雨中作画借湿润,灯下写诗消夜长;明日开门春 水阔,平湖归去自鸣榔。”

一四八七年十二月初三日,小婿史永龄来此,共坐夜话,正值夜雨,写此以赠。德征,永龄字也,时沈周六十一岁。

代中期沈周《西山雨观图卷》赏析

明 沈周 西山雨观图卷 纸本墨笔 25.2x105.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描绘苏州西山烟云变化、雨霁烟消的景色。沈周仿南宋书画家米友仁的笔法,描绘峰峦连绵起伏,山间云雾出没,林木层叠,村庄、湖泊、小桥被笼罩在烟霭之中。山石和草木均用水墨点成,浑然一体,不见线条及皴擦的痕迹,显示出画家高超的绘画水平和独到的审美韵味。卷后题跋者都是苏州地区的文人墨客,他们常互邀相聚,饮酒赋诗,切磋画艺,探究学问,他们在诗跋中表达了对《西山雨观图》的赞美,可见该图在明代中后期文人中产生了颇为重要的艺术影响和审美共鸣。

此图原藏清宫,《石渠宝笈·续编》著录(3函28册258页),后流入民间。1957年故宫博物院购藏时画心完好,但后幅自题诗残缺,跋文不知散失何处。2002年,收藏跋文的美籍华人得知画卷藏于故宫博物院,特将跋文出售相让,使之珠联璧合。

明代中期沈周《柳荫坐钓图》赏析

 《柳荫坐钓图》轴,明,沈周绘,绫本,设色,纵136.3cm,横23.6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画岩崖危耸,春湖柳溪,湖边老翁垂纶,神态安逸。作品布景自然,用笔苍润,设色以浅绛、花青为主,清淡秀冶,兼得天趣与人意之美。此作表现了沈周晚年的典型面貌,根据本幅所钤“墨林山人”、“项叔子”、“项元汴印”等鉴藏印,可知作品曾经明末收藏家项元汴收藏。

本幅自题五绝诗:“树根容我坐,八座未云安。芸屦春泥湿,荷衣晓露干。沈周。”钤“寄傲”(朱文椭圆)印、“启南”(朱文)印。

明代中期沈周《绿阴亭子》赏析

沈周《绿阴亭子》扇页(上海博物馆藏)

 中作一亭,顶以结草覆于瓦上,一高士踞坐,旁置书案,正待静心阅览。亭左竹一丛,浓墨画成后以重绿染,且与左方竹林互为呼应。右为桐树两株,桐叶勾成后 以绿染,且以墨分深浅,明暗自成。石桥上立鹤一只,俯首作颐然自如态,又如时作唳声,唤醒主人清梦。由于为泥金地,故以青绿重色染,岩石作石青,坡沿用石 绿,使色彩分外明艳。诗云:“绿阴亭子不须风,十竹森然两株桐;地静凉新诗梦薄,有人起坐鹤声中。”

 代中期沈周《落花图卷》赏析           

明代沈周 《落花图卷》纵23.5厘米 横106.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为落花诗意扇面之一帧,署年癸亥三月,时七十七岁,为感寿而作。垂暮之年,每见花谢春去,必定感触良多。此图作树亦为七株,虽皆直立,树梢之高低,错落 有致。高士倚杖立于树下,满地的落红,一童正抱琴行于小桥,桥下流水中,落红随波相逐。远处略见山脚及溪口,由于扇地为泥金,故赭色不显,反觉绿意杠花与 青色山岩,相映成趣。

 明代中期沈周《松下芙蓉图》赏析                

明代沈周《松下芙蓉图》纸本设色,现在藏于美国密西根大学美术馆

 以没骨法写芙蓉,胭脂和粉点出花瓣花苞,草绿和青直点花叶,叶后画古松一株,枝向两侧平伸,一如保护芙蓉快速长大。松以赭墨写成,松之苍劲与花之柔嫩,更因相互衬托倍见分明。

松为长寿,代表长者,芙蓉有荣华生发之意,时年款署弘治已酉,沈周六十三岁,文征明正方廿,始从沈周学画,沈周固然授以作画之大意,却不欲以画妨碍其举业,岂非老者如苍松般只能立于荒野,而希望文征明却能享受荣华富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之精粹--名画之山水篇
沈周绘画作品欣赏
中国传世名画 . 山水篇(181-210)
明 杜琼《南湖草堂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山水画作品欣赏 - 香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明代山水100幅,大饱眼福(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