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振兴宣城文化的思考

原创 ltsr2718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2023-03-19 08:06 安徽



振兴宣城文化的思考

陆再奇

微信版第1307期

文化是城市生长的灵魂和生命力,也是城市魅力的内涵体现。抓住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用文化“支点”撬动高质量发展,打造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是宣城特有的资源优势之一。结合自己从事的工作,为“文化名市”服务,为宣城建设成为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文化高地提供参考,现结合自己多年来对宣城文化的所思所想报告如下。

01

宣城文化的基本概况

宣城建城始于战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2300多年。2019年底,宣城市境内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2393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1处,全省排名第二;可移动文物18132件(套);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等非遗项目916项;国家和省级以上非遗代表项目名录73人、传人98人,全省排名第二;国家级及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189处,古建筑1700余处;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上海和江苏留在境内的“小三线”工业遗址63处;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商旅古道13条。

据现有文献史籍考证,自晋代至清末,有文献资料传世的文化名人约2100多;唐至清末,宣城本土籍进士1106名;2020年底,宣城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7名;原市档案局(方志办)编辑出版的《宣城古代诗词全集》(1至5卷),辑录有南朝宋至清末外籍和本籍人歌咏的宣城诗歌22225首,诗人3661人。

02

宣城文化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对比发现不了问题。宣城与徽州同处皖南,汉代至清末芜湖开埠之前为皖南区域中心转换之地,唐宋并称“宣歙”,明清并称“徽宁”。唐、北宋及其之前,宣城承载着皖南区域中心的职能,在文化上一枝独大,徽州文化尚未起步;南宋时,徽州文化开始崛起;元代不足百年,宣城文化与徽州文化相比仍保持领先地位;明清时期,徽州文化在徽州商帮的滋养下,异军突起,宣城文化紧随其后,在皖南四府一州屈居第二,在今安徽省境内稳居第三。即便如此,桐城派奠基人戴名世、“桐城三祖”之一姚鼐、雍正朝大学士张廷玉、乾隆三大家的袁枚以及光绪朝安徽巡抚冯煦等对宣城文化仍给予高度评价。清代乾隆年间,徽州普通百姓以徽州文化终于比宣城文化稍有领先,感到十分的满足和自豪。如今,徽州文化为“三大显学”之一,宣城文化沦为隐学,少人知晓。以徽州文化为参照物,调研中发现,宣城文化振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文化认同的“一体化进程”来看,宣城辖区至今仍没有形成整体认同感。宣城地处皖南山区与长江沿岸平原过渡地带,以及历史都帝上南京和杭州的近畿之地,是南北冲突与融合的前线,每有战事首当其冲。自汉代成为区域中心以来,区划格局频繁调整,疆域不断被周边区域蚕食,至今所辖县(市区)仍难以形成整体认同感,而且有被周边吸引的窘境;徽州地处万山之中,“四塞之形”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上除却徽州自身动乱及清咸同年间兵燹肆虐外,基本上没有外来战争波及,每逢战乱是人们理想的避难场所,从西晋“永嘉之乱”至抗日战争时期,“远方游宦与夫寓公之避地而来者,皆视徽为乐土”。南宋以来,徽州社会、经济、文化就开始了“一体化”进程,明代就已形成了整体认同感,至今仍然十分强烈。

(二)从近百年来原住居民结构变化及其派生出来的文化心态来看,宣城与徽州最大的不同是清咸丰同治年间的兵燹和瘟疫,境内农业经济遭受毁灭性破坏、商品经济遭受毁灭性摧残、世家大族遭到毁灭性摧毁、文化事业遭受毁灭性重撞,原居民损失90%以上,原有的文化基因从根子上断层,移居境内的垦荒农民、裁撤的湘军、遣散的太平军等移民不仅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加之与原居民没有血缘关系,不似徽州具有强烈的祖宗崇拜意识,对前原居民创造的灿烂文化从内心深处缺乏认同感,甚至有意或无意加以贬低。徽州清咸同年间的兵燹虽然带来一定的灾难,但宋代以来居民结构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始终延续中原移民的血脉,有着根深蒂固的祖宗崇拜意识,对祖先创造的文化倍加珍惜。

(三)从近三十年来部分专家学者给宣城带来的误解来看,很多研究徽州文化的专家学者,一方面公开坦承自己对宣城的历史不了解,没有研究过宣城文化,但又无视或忽视历史上和当代其他文化名家对宣城文化的评价,凭直觉认为宣城文化是受徽州文化的辐射,是隶属于徽州文化的子文化;一方面史料研究采取选择性放弃,只提徽州摒弃其他。如:清代浙江海盐人朱锦琮《治经堂诗集》载:“当今之时,惟山右(晋商)独擅其能,次则徽宁之休、歙、泾、旌。山右之富甲天下,休、歙、泾、旌之富甲江南”。文中将宁国府之泾县、旌德和徽州府之休宁、歙县四县商人作为皖南商人的核心群体,与富可敌国的晋商相提并论,称雄华夏。这也是明清时期徽州商帮和宁国府商帮并称徽宁商帮的根源所在。由于部分学者的误导,世人只知徽州商帮,很少有人知道宁国府商帮(又名宣州商帮),更不知道宁国府商帮和徽州商帮是合伙经营的平等协作关系。

(四)从文化资源保护来看,徽州是个宗族意识非常强的地区,大量的文献资料得以保存下来,这在全国比较少见。宣城和全国其他绝大部分地区一样,诸多传世作品、学术专著、绘画艺术、科技成果、工艺美术品以及大量的古遗迹、古建筑、古文物等不断遭到破坏和灭失。如:泾县茂林曾有的17座牌坊被砸毁、石料用来修桥。1966年7月下旬,宣城县在县城十字街口当众焚毁破“四旧”中查抄的宗谱2019本,“封资修”书画4184本(幅),县花鼓剧团价值8万余元的古装戏服及道具在十字街口被当众烧毁,大批的线装书籍,有吉祥花纹、图案的衣物、器具均遭毁坏。

03

宣城文化振兴的措施和意见

宣城与徽州地处皖南,山水相依。调查中发现,徽州文化随着清代中后期徽商集团的衰落,200多年无人知晓,和当今宣城文化沦为隐学。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研究徽州文化的也仅局限于部分高等院校和专家学者,普通老姓并不知晓,和现在的宣城文化现状差不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徽州文化才渐渐为多数人知晓,进而发展成为“三大显学”之一。因此,徽州文化的崛起为宣城文化的振兴提供了借鉴路径:

(一)宣城人应像徽州人那样,对祖先创造的文化要充满自信,不要张口闭口就是徽州文化,绝口不提宣城文化,要以文化自信推动宣城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宣城人文化自信有足够的坚实的基础,只不过因为宣传不到位,很多宣城人不知晓。即使徽州文化鼎盛时期的明清,在当时的文化名家、官员和普通百姓心目中,仍有很多人认为宣城文化与徽州文化相差无几,可能还略胜一筹。

(1)文化名家,如清代桐城派奠基人戴名世、雍正朝大学士张廷玉、桐城三祖”之一姚鼐、“乾隆三大家”的袁枚等文化大家都极力称赞宣城文化。

(2)官员,如光绪安徽巡抚冯煦,其在《采访皖省遗书以存国粹折》奏折称:“皖省襟带江淮,苞络灊霍,夙为人文渊薮。国朝右文,皖才尤盛。性理若宣城施闰章、婺源汪黻,考据若婺源江永、休宁戴震、凌廷堪、绩溪胡培翬、黟俞正燮、当涂徐文靖,词章若桐城方苞、姚鼐、泾朱珔、包世臣,算术若宣城梅文鼎暨其孙瑴成、歙汪耒。”上述15人中,徽州府7人、宁国府5人,安庆府2人、太平府1人。

(3)普通百姓,如名叫“季福”的徽州人,清乾隆六十年(1795)为其子教育之事写给亲家的信中,认为徽州、宣城均是人间佳处,并以徽州文化终于略胜宣城文化而自豪。当代,广州大学曾大兴在其《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一书中亦指出:有清一代,宁国(府)、安庆(府)的文化成就,亦不在徽州(府)之下。

所以,宣城人不必要张口闭口就是徽州文化,强调自己是徽州文化的核心区,说起来自己底气不足,别人听了也一头雾水(徽州文化核心区怎么跑到宣城去了?),徽州人听了更是一肚子怨气。要敢于理直气状的弘扬自己的宣城文化,以宣城文化自信推动宣城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二)宣城应像徽州那样,正视“宣城文化”现状及研究不足之事实,加强基础性资料挖掘整理工作,从全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宣城文化,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县(市区)联动,全面振兴宣城文化。

具体来说,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文献整理不足,史料挖掘不充分,现有的成果多是限于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许多问题的讨论不够深入,让人感到理不直,气不壮,宏观上的探讨非常薄弱;(2)研究路径比较单一,对一些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没有开展深入研究,新领域、新课题的研究很少涉及;(3)研究视野的狭窄,宣城文化的起源、内涵、特点、类别、历史地位及其作用,宣城文化的演变、盛行及其发展的历史轨迹,宣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形态等等,仅偶尔涉及,缺乏全面深入的综合论述;(4)宣城文化的文献资料库建设尚未起步,大量的文献资料保存在国内外的图书馆、博物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散落在民间;(5)境内的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虽然设有皖南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但是研究的重心仍是徽州文化。省内至今没有一所高校或科研院所设立有专门的宣城文化研究机构。

振兴宣城文化,应搭建高规格的宣城文化研究平台,制定出台《宣城文化振兴纲要》,逐步实施。具体来讲:(1)培养宣城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加强宣城文化学科化建设,争取设立省市共建的宣城文化研究院;(2)委托高等院校等权威机构或顶尖级文化名家领衔主持编纂《宣城文化全书》,全方位系统地介绍宣城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探索宣城各种文化现象的形式、演进情况,以及彼此间的互动关系,并申请纳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组织编纂《宣城诗歌》《宣城戏剧》《宣城绘画》《宣城医学》《宣城文学》《宣城史学》《宣城天文学》《宣城数学》《宣城农业学》《宣城书法》《宣城刻书》《宣城印刷》《宣城传统工艺》等文化丛书,分门别类地介绍宣城文化各门类成果;(4)启动宣城市名镇名村志文化工程,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以及其他经济强镇强村等全部纳入宣城市名镇名村志文化工程;(5)组织编纂《宣城籍两院院士》一书,为激励年轻一代报效宣城、服务家乡提供服务,为文化兴市服务;(6)组织召开宣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提高宣城文化在国际上影响;(7)筹建丹阳郡、宣城郡、宣州历史文化公园,再现宣城历史辉煌,策划全国各地祖居宣城的梅氏等姓氏来宣城寻根问祖,增强宣城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8)督促县市区像重视文化硬件建设那样重视文化研究工作,实现市县区联动。

(三)建立和健全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抓好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在历史与现实的融通中实现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同时,做好抢救性保护工作也迫在眉睫。

讲好宣城故事,厘清宣城文化发展脉络,提炼宣城文化精髓,应从“有形资源规模化”“无形资源有形化”“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文化资源艺术化再现”入手,做到传统文化现代解读、现代表述、时尚表达。

(1)实施“文化+创意设计”,抓好文化创意产业,让记载于史籍文献里的文化“走出来、活起来”。宣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既不需要“无中生有”,也不需要“移花接木”,只需要将原生态的历史资源蕴含的文化,注入现代元素,与现代科技结合,会产生强大生命力,助推宣城经济社会发展。“一水一山”是宣城市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独有资源,也是稀缺资源。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艺术化”再现,推进古今文化资源融合,将其建设成为展现宣城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领略宣城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形态的最佳场所。

(2)实施“文化+全域旅游”,依托全市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安徽省传统村落,“小三线”工业遗址,以及分布其中的不可移动文物和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提升以古镇古村落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品位,创建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精品景区。

(3)实施“文化+传统工艺”,依托国家及省市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计一批独具宣城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一批“买得起、带得走、留得住、送得出”的文化旅游商品。

(4)实施“文化+休闲体育”,依托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商旅古道,以体育赛事活动为抓手,丰富体育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与体育的深度融合,促进体育产业转型升级。

(5)实施“文化+特色节庆”,培育一批充满活力的节庆会展品牌。

(6)制定和完善宣城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宣城文化资源保护的资金投入,严厉打击破坏宣城文化资源的违规违法行为。

(7)积极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方位提升宣城文化的地位,为宣城建造成为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文化高地服务。

(作者系宣城市党史和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宣城建设皖苏浙毗邻区域文化高地路径思考
安徽省一县级市,以“国”命名,名字起得太霸气了!
大美皖南向长三角发出“邀请函”
徽文化的一朵奇葩------旌德
皖南这座汉唐古刹,一直被误作为日本风格,真实情况是?
皖南行署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