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真笨!”一句话毁掉一个孩子!乱贴标签有多可怕?

前几天,在妈妈群里看到一位妈妈发了这样一段话:


这个问题一时给不了答案,因为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这本身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孩子的个性、习惯都有不同,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有“自来熟”的能力。

但是这位妈妈暴露出自身的问题,比“孩子胆小”这问题本身更难解:什么时候,到陌生的环境里不能主动闹成一团,就成了“胆小”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类似这样给自己孩子贴小标签的场景,其实并不少见。

生活中,总是能遇到家长因为一些小事去评价自己的孩子,给与消极负面的定义,有时候是气急败坏情况下的脱口而出,有时候则是有意无意的无心之举。


“你怎么这么笨啊?”

“别的小朋友都抢到前面的位置了,就你没用”

“你怎么不去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啊,这么胆小”

“你怎么干啥都慢吞吞的?”





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家长是不是在无意间给我们贴过很多标签?

记得上大学时候有一个文笔热别好的校友,一次分享会结束之后,他给我们讲了他小时候的一个例子:

小时候妈妈碰到她的熟人都会让我打招呼,“这是XX家的姑姑,快打个招呼”。

我没有开口,于是妈妈会说:“这孩子就这样,一个男孩子家家的,不怎么爱说话。”

而如果我开口了,但只是简单了说了生“姑姑好”,妈妈又会说“一点都不会说话套近乎,你看xx家的孩子,见到人了嘴巴特别会说,把别人哄得开开心心的”。

再后来,说到自己以后想做什么的时候,我说想做记者,像电视里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到处去采访,妈妈又说“做记者你不太行吧?你看那些记者多会说话,嘴多利索啊”。


以至于后来,再碰到熟人,我再也不愿意打招呼;即使在人多必须要打招呼的时候,我也只是能处于礼貌的问下好,然后就不知道怎么聊下去,只能在一边看着别人聊得开开心心。

因为每当这个时候,我脑子里就会想起我妈妈说的:他不会说话,他不会说话,他就是不会说话···

于是这样循环,我就真的不爱和人打招呼了。

后来长大求学,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接触了很多敢于表达自我的同学和朋友,在他们的自信和对我的鼓励下,我才发现原来我不是一个“不会说话的木头”,自己才慢慢地走出那个怪圈和一直伴随自己的“魔咒”。

原来自己也可以很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自己也有“妙语连珠”的那一面。于是,自己也有了勇气从一个只会敲文的编辑,开始往访谈记者转型。



也许很多家长也会像这位校友的妈妈一样,他们根本没意识到他们对孩子的这些评价,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自我的认知和以后的行为。

成年人尚且容易受他人评价的影响,更何况孩子?

不同的是,成年人可以用自己的认知去甄别与选择,让自己不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其实即使对成年人,摆脱别人的负面评价,也需要强大的内心)。但孩子并没有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所以当他听到最亲最信任的父母多次对自己同样的评价时,孩子的行为和想法就会遵循父母贴的标签,成为标签所示的人,有意无意的根据标签来强化自己的行为。

要知道,我们给孩子贴上标签是一时的口快,而孩子以后要撕掉这些标签,却要花费很大的力气,甚至是一生都难以摆脱。




你怎么看孩子,孩子就怎么看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说:“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你指责孩子胆小,

于是他真的变得越来越胆小;


你说孩子笨,

孩子真的变得越来越不爱思考,因为他记住了“自己是笨孩子”;


你说孩子拖沓,

他真的就变得越来越拖沓;


你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没用”,

他就越来越没担当、没自信,真的“越来越没用”

···


在电影《与玛格丽特的午后》中,50多岁 的男主人公基曼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他的内心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脆弱和苦楚,母亲和老师因为他的愚笨而嘲弄他“愚蠢”;朋友们虽然喜欢他,但也忍不住拿他开玩笑。

为此,基曼一直过得自卑而痛苦,认为自己无能而失败。甚至一直到了50多岁,都不能很自信、流畅的说话和阅读,连一个句子都读不通,有着明显的“阅读障碍”。



不过,庆幸的是,有一天,他在公园里偶遇了80多岁老太太玛格丽特。

知识渊博的玛格丽特是一个退休的农艺学家,几乎花了她一生的时间用来周游世界和阅读文学作品。在玛格丽特的引领和鼓励下,基曼有意无意间开始了学习和阅读。

基曼在她不断地关怀和鼓励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开始鼓起勇气,重新开始全新的生活,让自己拥有另外一种人生。





关于给孩子贴标签,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两个心理学规律:

第一个就是贴标签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第二个就是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这就是“暗示”的神奇魔力。在这个实验中,老师受到了这些学生是“天才”罗森塔尔权威暗示,学生又受到了老师的暗示。

可见,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的天才,但这种可能的实现,取决于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那样的去爱护、期望,珍惜这些孩子。

同样,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必然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长此以往,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所以,家长们,请嘴下留情,停止给孩子乱贴标签。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和特质,我们没有权利让他完全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给予孩子正面、积极的引导,通过合理的认可和赞许、激励,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使他们在以后的成长中都能更加自爱、自信、自强!

同时,还需要提醒爸爸妈妈们,如果遇到别人给孩子贴不好的标签,请不要客气,直接制止,并且引导孩子不要被此影响。



作者:文文老师,儿童心理资深撰稿人,致力于儿童心理教育及现代家庭关系研究。拥有多年学前教育行业经验,百万级早教自媒体平台主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慎给孩子贴标签
《毁掉孩子第三招:贴标签》
教育中的36种心理效应-终身学习-中国教育人博客
你如何看孩子影响着孩子的成功(真的是这样!经典科学研究证明了)
为何中国孩子都是“笨”大的?
心理学经典效应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十)——信念偏见效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