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步对血管有好处吗?建议:50岁以后,多做3件事或比运动好
userphoto

2024.04.09 江苏

关注

导语:血管作为生命的通道,承载着血液在人体内的流动,构建了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将全身的血管单根排列,它们的总长度竟然可以达到惊人的10万千米,这个数字足以让我们震惊。

这样的长度足以环绕赤道四圈,全天的血液循环里程更是高达26.4万千米,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长江和黄河的总长度,是它们的20多倍。
血管,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存在,却承载着至关重要的任务。它们如同生命的脉络,连接着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将蛋白质、脂肪、糖类和氧气等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
然而,当某些营养物质过剩时,它们可能会在血管内淤积,破坏血管内膜,引发动脉硬化等问题。

人体血管,就像城市的自来水管道一样,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也会逐渐老化,沉积各种脂类物质,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这些脂质含量的增高,就像是血管中的“垃圾”,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因此,除了控制各项指标外,保护好血管的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关注血管的健康,寻找各种方法来养护心血管。其中,散步作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运动方式,被广大老年人所喜爱。

血管的作用

运输氧气、营养物质
血管作为运输系统,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血液中含有大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于细胞的生存和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血管网络,这些重要的物质能够迅速、有效地输送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满足身体各部位的需求。
排出废物和二氧化碳
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废物和二氧化碳,这些物质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将对身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血管通过收集这些废物和二氧化碳,将它们运送到肺部和肾脏等排泄器官,从而保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

体温调节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血管会扩张,增加散热面积,帮助身体散热;而当外界温度降低时,血管会收缩,减少散热面积,保持体温的恒定。这种自我调节机制确保了身体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舒适与健康。
维持身体姿势和运动
血管还是维持身体姿势和运动的重要结构,血管通过与其他组织的紧密连接,为身体提供支撑和稳定性。同时,血管在身体运动时也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了运动对身体的冲击和损伤。

好好的血管,怎么就堵了?

生活习惯
长期缺乏运动,会让血液循环变得缓慢,血液中的垃圾和废物难以排出,容易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最终导致血管堵塞。
此外,长期熬夜、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
饮食习惯
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高糖的食物,容易导致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不畅,从而加速血管堵塞的进程。
而缺乏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则不利于血管壁的修复和维护。
遗传因素


一些家族性遗传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容易影响血管健康,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对于这些人群来说,更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相关疾病。

散步对血管有好处吗?

散步,这一简单的日常活动,是否对血管有益呢?当我们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时,不禁要为这一传统习惯点赞。
根据临床数据,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数量已超过3亿,且大多数集中在中老年群体。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和改善这一问题。
有句老话说得好:“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不仅仅是一句谚语,更是健康生活的智慧结晶。
饭后散步,不仅可以帮助胃消化食物,减少胃肠负担,更能让全身的大小血管在稳定的收缩和舒张中得到锻炼。
这种锻炼对于增强五脏的弹性功能、提高心肺功能、减少心脑血管问题的出现都具有显著的效果。

然而,散步虽好,时间的选择也是关键。最佳的散步时间通常是在下午到傍晚,即16:00~19:00这个时间段。
有研究表明,人体体力在这个时间段内达到最高峰,身体功能处于最佳状态。选择这个时间段散步,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身体的最佳状态,还能在日落时分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让身心都得到放松和愉悦。
综上所述,散步确实对血管有好处。它不仅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锻炼方式,更是一种健康生活的体现。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养成饭后散步的好习惯,让健康伴随我们每一天。

每天散步多少步最好?

全球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公共卫生》发布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令人瞩目的发现:不同年龄段的个体在保持健康时,所需的最佳走路步数有所不同。
对于年龄小于60岁的人群来说,每天行走8000至10000步被视为最为合理的运动量。而对于年龄超过60岁的长者,每天6000至8000步则被认为是适宜的运动步数。

专家指出,行走不仅是一项简单易行的运动,更是衡量个人运动量多少的有效指标。一般而言,达到每天6000步的行走量即可满足基本的运动需求。这一标准的设定,不仅考虑了人体日常活动的平均水平,也兼顾了保持健康所需的基础运动量。


值得一提的是,当行走步数达到8000步时,其益处将进一步提升。这一运动量不仅能够帮助人们维持健康的体魄,更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各种慢性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因此,每天行走8000步可以被视为通往健康之路的里程碑。


综上所述,通过调整每日的行走步数,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满足不同年龄段个体的运动需求,从而在迈向健康生活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建议:50岁以后,多做3件事或比运动好

睡眠充足
50岁以后,保持睡眠充足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更是为了促进血管健康的重要举措。睡眠是人类必须进行的一种生理活动,它有助于身体各系统的恢复和修复,包括心血管系统。


在睡眠期间,身体会释放一系列有助于血管健康的激素和生长因子。这些激素不仅有助于调节血压,还能促进血管壁的弹性和韧性,减少动脉硬化等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充足的睡眠还有助于降低应激激素的水平,减少心脏负担,从而维护心血管健康。


此外,良好的睡眠习惯还能帮助控制体重和血糖水平。睡眠不足容易导致饥饿感和代谢紊乱,增加患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病的风险。而保持充足的睡眠则有助于调节食欲和代谢,从而维持健康的体重和血糖水平,进一步促进血管健康。

每天喝够水

对于50岁以后的人来说,保持每天喝够水不仅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本要求,更是促进血管健康的重要措施。水是人体内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在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调节体温、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排泄废物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身体缺乏水分时,血液会变得黏稠,流动速度减慢,这不仅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因此,保持每天喝够水对于50岁以后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保持血管健康,我们不仅要保证每天喝够水,还要学会科学饮水。首先,要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起喝水。其次,要避免一次性过量饮水,以免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最好的方法是将饮水均匀地分配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让身体始终保持充足的水分。

均衡饮食
均衡饮食意味着我们要摄入各种必需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来说,应该特别关注那些对血管健康有益的食物。
例如,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和核桃,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也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胆固醇,从而保护血管健康。


同时,我们应该限制那些对血管健康不利的食物。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会增加血压和胆固醇水平,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50岁以上的人群应该尽量避免或限制这类食物的摄入。

阅读延伸:握拳5秒,自测“血管抵抗力”

握拳5秒,自测“血管抵抗力”是一项简单却极其实用的健康自测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管健康状况,从而提前预防潜在的心血管疾病。


首先,我们要伸出自己的手掌,紧握成拳,再迅速张开,如此重复10次。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却能有效地调动我们手部的血液循环。
随后,我们请一位旁观者用双手的大拇指分别按压住我们手掌根部的桡动脉和尺动脉。在感受到动脉的跳动后,我们再次伸开手掌,仅保持对桡动脉的压迫,而松开对尺动脉的压迫。
此时,我们细心观察手掌颜色的变化。如果5秒内,手掌颜色迅速恢复红润,那就意味着我们的侧支循环良好,血管属于正常状态,我们的血管抵抗力足以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然而,如果测试的结果并不理想,手掌颜色恢复红润的时间明显超过5秒,那就意味着我们的血管抵抗力可能较弱,需要采取措施来提升血管健康。


面对这样的测试结果,我们不必过于惊慌。提升血管抵抗力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加有氧运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
这些看似微小的生活习惯调整,实则能够为我们的血管健康带来巨大益处。通过持续的自我管理和健康促进,我们可以有效地提升血管抵抗力,保护我们的血管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预防心血管疾病,从饮食入手,8个注意点,谨记
别再被“软化血管”忽悠了!坚持做好这4点,延缓血管老化
生活小妙招,减缓血管老化
​游泳锻炼有益心血管健康
人到中年,出现这4个不适,多半是身体堵了!这个方法一定要试试
多走路真的能长寿吗?过了50岁,做好3件事,或比运动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