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肠癌中西医最佳经验方

大肠癌中西医最佳经验方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较高。高脂肪、高蛋白和低纤维饮食易引起大肠癌。通常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饮食就会越油腻,这大大助长了大肠癌的发病率。

大肠癌 - 概述
大肠癌

大肠癌,自大肠粘膜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称为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大多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患者约为女性的两倍,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可分为直肠癌和结肠癌。临床常见血便或粘液脓血便,大便形状或习惯发生改变,腹痛,腹部包块等。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常各有其特殊性,大肠癌具有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较慢,远期疗效优于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预后相对较好;但大肠癌发病率高并有连年上升趋势。

大肠癌的高发性   

全球每年新发大肠癌病人高达93万,在中国每年新发病例高达13-16万人,在消化道肿瘤中大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在中国,大肠癌患病率已经高达46.8/10万;大肠癌已经成为中国三大癌症之一,其发病率正以4.2% 的速度螺旋递增,远超2%的国际水平;中国大肠癌发病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发病年龄以40-60岁之间居多,平均发病年龄为48.3岁,比西方人足足早了10-15年,青年患者比欧美更为多见,30岁以下的大肠癌患者并不少见。   

大肠癌的严重性   

肠癌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包括:性功能、排泄功能下降,心理障碍增加、社交活动减少;大肠癌如此多见,但是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大肠癌患者确诊后5年生存率很低;在我国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   

早期自我筛查,可防可治   

大肠癌并非不可防治,实际上大肠癌是最易自我筛查的病症,如能早期发现也是最能治愈的病症。大肠癌生长很慢,潜伏期较长,93%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一种癌前病变),从腺瘤发展到癌需5~7年;美国研究表明,每年进行便隐血检测,可使大肠癌死亡率降低33%。   

虽然大肠癌可防可治,但是在中国实际上超过80%患者确诊时已发展到中晚期,早期诊断率仅10-15%;国内调查显示,早期大肠癌术后存活率达90-95% 以上,而晚期则只有5%。

大肠癌 - 病因 

大肠癌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病因尚未明确,可能和下列因素有关。   

环境因素

经研究证明,在各种环境因素中,以饮食因素最重要,大肠癌的发病率与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关系。另外,也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遗传因素

大肠癌患者血亲中死于本病者比一般人明显增高。有些大肠腺瘤,如多发性家庭性腺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家族中患病率可达50%,如不治疗,10岁以后均有患大肠癌的可能。最近有学者对肿瘤抑制基因与大肠癌发生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大肠癌的易感性与发病机制均与遗传因素有关。   

大肠腺瘤

根据各地的尸检材料研究发现,大肠腺瘤的发病情况与大肠癌颇为一致。有人统计,具有1个腺瘤的病人其大肠癌的发生率比无腺瘤者高5倍,多个腺瘤者比单个腺瘤患者高出1倍。   

慢性大肠炎症

据报道,肠癌流行与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域呈正相关系,一般认为,由于血吸虫而导致肠道的炎性改变,其中一部分会发生癌变。肠道的其他慢性炎症也有癌变的可能,如溃疡性结肠炎,约有3%~5%癌变。

体力活动

       在职业与大肠癌发病的关系调查中发现,职业的体力活动也与大肠癌发生密切相关。在职业体力活动的分析中发现,长期或经常处于坐位的职业人群患结肠癌的危险性是一些体力活动较大人群的1.4倍,并与盲肠癌的联系较为密切。有观点认为,体力活动减少可使肠道内容物通过时间延长,同时增加了致癌物与肠道粘膜接触的机会。 另有学者认为,肠蠕动受前列腺素的影响,而体力活动可以刺激前列腺素的产生与分泌。因此,缺少体力活动可以增加患结肠癌的危险性,而直肠癌与体力活动的联系性尚不肯定。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也支持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对防止大肠癌 (尤其是结肠癌)的保护性作用。

饮食因素  

种族因素

大肠癌 - 治疗方法

1、直肠癌的治疗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案,术后五年生存率为50%。[1]
2、放射治疗 与手术结合的综合治疗,术前放疗能使肿块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局部复发。术后用于肿瘤侵犯肠壁外,有淋巴结转移,手术时盆腔内无法切除的残留病灶,控制复发。晚期放疗能减轻病人痛苦。
3、化疗 晚期和复发的病人需要化疗,直肠癌对化疗不敏感,通常联合化疗。
4、生物治疗 属于最新的治疗手段,一方面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同时没有副作用,还能快速提高病人的免疫力,是当前最值得推崇的疗法。

大肠癌 - 分型 

早期大肠癌

癌肿限于大肠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者称早期大肠癌,一般无淋巴结转移,但其中癌肿浸润至粘膜下层者,有5%~10%病例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根据肉眼观察早期大肠癌分为3型。

(1)息肉隆起型:外观可见有局部隆起的粘膜,有蒂或亚蒂或呈现广基3种情况。此型多为粘膜内癌。

(2)扁平隆起型:粘膜略厚,近乎正常,表面不突起,或轻微隆起,似硬币样。

(3)扁平隆起伴溃疡:如小盘状,边缘隆起而中心凹陷。仅见于粘膜下层癌。

晚期大肠癌

系指癌组织侵犯在粘膜层以下,直至浆膜层者。肉眼观察分为3类。

(1)肿块型:主要向腔内生长,呈球状或半球状,表现有多数小溃疡,易出血。此型浸润性小,淋巴转移发生较迟,预后较好。

(2)溃疡型:初起为扁平状肿块,以后中央部坏死,形成大溃疡,边缘外翻呈蝶形,表面易出血、感染。

(3)浸润型:癌组织主要沿肠壁浸润生长,有明显纤维组织反应,引起肠管狭窄和肠梗阻,淋巴转移较早,预后较差。

大肠癌 - 晚期症状

 一、贫血与消瘦 随病程进展,病人可出现慢性消耗性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及发热,甚至出现恶液质。与便血、摄入不足以及消耗过多有关。

  二、腹部包块 腹部包块是大肠肿瘤的主要表现之一。其发生率为47%一80%。是右半结肠癌的最常见症状,约占就诊病人的80%左右;左半结肠癌约占20%-40%。

  三、直肠肿瘤可在直肠腔内们及表面不光滑、质脆易出血的肿块或溃疡,指套有暗褐色血染。[2]

组织学分型

1、腺癌
癌细胞排列呈腺管状或腺泡状。根据其分化程度,按Broder法分为Ⅰ~Ⅳ级,即低度恶性(高分化)、中等恶性(中分化)、高度恶性(低分化)和未分化癌。本型较多见。   

2、粘液癌

癌细胞分泌较多粘液,粘液可在细胞外间质中或集聚在细胞内将核挤向边缘,细胞内粘液多者预后差。

3、未分化癌

癌细胞较小,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呈不整齐的片状排列,浸润明显,易侵入小血管及淋巴管,预后差。

大肠癌 - 主要症状

便血

大肠癌早期病变仅限于粘膜,可无症状,或仅有排便习惯改变。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出现便血,血色多淡暗,粘附于大便表面。肿瘤体积小的时候,由于粘膜尚完整,一般不会出现出血,随着体积的增大,由于炎症、血运障碍、机械刺激等原因,粘膜发生糜烂、溃疡,甚至肿瘤破溃而发生出血。当少量出血时,肉眼不易察觉,而粪便镜检可发现红细胞,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肉眼血便。

大肠癌 - 早期症状

1.腹泻
肿瘤治疗医生表示,大部分病人可以腹泻为首发大肠癌的早期症状。患者每日排便的次数明显的增多了,主要是为粘液血便、粘液浓血便或为溏薄的稀便,而且还会伴有里急后重感,此时应与菌痢加以区别。
2.排便疼痛
大约有50%的直肠癌患者排便时有疼痛感,程度有轻有重。
3.腹痛
部分病人以腹部隐痛为首发或突出的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另一些病人表现为典型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性腹痛,即疼痛为阵发性绞痛,并伴有腹胀。

 


大肠癌

粘液便和脓血便

排便习惯改变

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的增多,每日数次至十数次,多者甚至每日数十次,每次仅排少量的血液及粘液便,多伴持续性肛门坠胀感及排便不尽感。大便常变细、变形,甚至有排便困难及便闭。

腹痛和腹胀

大肠肛门癌患者常出现的临床表现还有腹痛与腹胀。其中腹痛的发生率较腹胀的发生率高。疼痛的性质可分为隐痛、钝痛与绞痛。

大肠癌 - 晚期症状

在临床上,大肠癌晚期症状表现明显,常在肠黏膜上出现大的肿物,在肠指诊时已能触及。具体的大肠癌晚期症状有:
1、肛指检查,多可触及肿块。大肠癌晚期患者除一般常见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外,同时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意频繁,里急后重等癌肿局部刺激症状。
2、癌肿增大可致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征象。癌肿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可致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症状;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转移至肝脏时,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表现。
3、肠道粘膜受剌激分泌物增加,而有小量的黏液分泌随大便排出。癌瘤继续发展,对肠黏膜剌激更大,病人始感到肠内有轻度的不适,或经常有一种虚无的便意感,同时黏液分泌增加,大便表面上常可见有条状黏液。有时也可出现便秘症状,但并非是肠腔狭窄所致。在癌瘤形成溃疡之前期病人常有腹泻,并且大便含较多黏液。当癌瘤表面溃烂时,大便则更加稀薄,可如水样而混有黏液和血液。[3]

大肠癌 - 大肠癌的早期表现症状

(1)怎样发现大肠癌?

有5个信号要引起警惕:
1、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替;
2、大便带血,一般为鲜红色或果酱色;
3、肠梗阻伴随腹痛,很可能是肿瘤堵塞了肠管;
4、腹部肿块,常见于右侧,有可能是生结肠癌的信号;
5、全身衰弱:贫血、消瘦、乏力、发热,甚至呈现出典型的双目呆滞、面黄肌瘦的“恶病质”面容。

(2)警惕:大肠癌的早期症状是大便带血

  大肠癌的第一个症状是大便带血,但出现这种情况,人们总认为是痔疮造成的。由于久坐的人最容易发生痔疮,因而民间也有“十人九痔”的说法。许多人认为痔疮无关紧要,不出血就好了,从而忽视了大便带血是大肠癌最初的主要症状之一。发现自己大便带血,一定要到医院作检查,最好是采取直肠指检,医生戴上手套,将一根手指伸入肛门,一般都能查出问题来。有些女性患者因怕羞而不愿意接受这种检查,实际上是对自身健康的不负责任。
  大肠癌除了有明显的大便带血外,还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粪便粘液增多、便不净及便后肛门坠胀,腹痛也常见,但在患病早期不剧烈,只是隐隐作痛。腹部包块是早期信号,约占1/3,特别是右侧结肠癌。40岁以上的人,当有原因不明的贫血和体重减轻时,再有以上几点的出现,则应考虑大肠癌。
(3)

久坐诱发白领人群大肠癌

久坐也是诱发白领人群大肠癌危险因素之一
  有研究显示“久坐”是继饱和脂肪酸之后诱发大肠癌的大肠癌饮食又一重要危险因素。由于白领缺少必要的运动,长期“久坐”,肠道蠕动减少,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延长,会增加粪便致癌物对大肠黏膜的刺激。有统计数据显示,每天慢跑30分钟或做相等运动者,患大肠癌的机会要比一般人少30%。

大肠癌 - 大肠癌做哪些检查简单可靠

  大便常规和血常规检查简便易行,可了解有无肠道出血和贫血;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大肠癌最准确和最可靠的检查方法;腹部、盆腔CT或磁共振检查可帮助明确肿瘤侵犯肠壁的深度,向肠壁外蔓延的范围和远处转移的部位并以此决定治疗方案;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的检查可作为诊断及治疗后评估转移复发的参考指标。

大肠癌 - 大肠癌病人饮食需注意哪些问题


  养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少吃过冷过烫食物,忌暴饮暴食,忌烟酒、咖啡、辛辣刺激、油炸腌熏及霉变食品,少吃高甜度的食品,如:巧克力、麦乳精、炼乳等;多吃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软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治疗、按时复查。

大肠癌 - 预防大肠癌饮食回归“传统”


  虽然随着大肠癌预防知识的普及,不少人已经了解到它的危害,但仍有许多市民不知道如何调理饮食,避免病从口入。”专家强调,肉类在油炸和烧烤过程中可产生致癌物杂环胺类化合物,产生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肠道黏膜发生增殖性改变,从而导致癌变。因此,一定要减少烧烤食品的食用,最好不吃。
  专家特别提醒市民,预防大肠癌要调整饮食结构,人们最好能回归传统饮食习惯,比如多进食米、面、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过多的猪、牛、羊肉。最新的研究表明,适当服用一定量的维生素D和钙,对预防大肠癌也有积极作用。同时,每天要坚持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立健肠道调养专家温馨提示:早期大肠癌治愈率可达92%,而一旦发展为晚期,5年生存率低于7%。由于大肠癌初期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症状,临床八成以上患者确诊时就是中晚期。立健肠道调养专家提醒广大年轻人,应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膳食纤维、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多吃“白肉”如鸡肉、鱼肉等,少吃猪肉牛肉等“红肉”,避免辛辣等,一旦出现大便次数和性状改变、便血、持续贫血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肠镜是很多肠道肿瘤和癌症的最有效的检测方式,但是由于其检查的方式、和检查后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很多人都畏惧肠镜检查,但是对于一直有便秘、腹泻等其他肠道疾病困扰的人群,我们还是建议您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肠道做一次彻底的检查,关于肠镜检查前后注意事项,及其详细解释,请阅读扩展阅读中《肠镜检查前后要注意什么那些问题》

大肠癌 - 诊断方法

直肠肛门指捡

肛指检查简单易行,直肠指检仍是直肠癌手术前一系列检查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1、大便隐血试验:此方法简便易行,是大肠癌普查初筛方法和结肠疾病的常规检查。粪便隐血试验对本病的诊断虽无特异性,但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普查筛选手段,或可提供早期诊断的线索。

2、血红蛋白检查:凡原因不明的贫血,血红蛋白低于100g/L者应建议作钡剂灌肠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3、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CEA检查不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因此不适合作为普查或早期诊断,但对估计预后、监察疗效和复发方面具有一定帮助。

内镜检查

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经直肠指检无异常发现者,应常规进行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内镜检查能在直视下观察病灶情况,并能取活检作病理学诊断。 纤维结肠镜检查就是对大肠内病变诊断最有效、最安全、最可靠的检查方法,绝大部分早期大肠癌可由内镜检查发现。

双重对比造影

传统的钡剂灌肠X线检查对早期癌和大肠腺瘤显示常有困难,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技术已大大提高了早期大肠癌和小腺瘤的发现率和诊断准确率,已成为放射科常规检查。

CT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方法,但CT对结肠癌的分期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估计不能直接手术,而在应用外放射或局部腔内放疗后有可能被手术切除的病人更有价值。CT对晚期直肠癌和复发性直肠癌的手术估计有较大意义,可以直接观察到肿瘤侵犯骨盆肌肉(提肛肌、闭孔内肌、尾骨肌、梨状肌、臀肌)膀胱和前列腺。手术后3个月时可作盆腔CT检查,作为基础片,以便于随访时对照用。手术后2~3年内应每隔6~8个月作一次CT检查,或当CEA升高时复查CT。此外,CT对复发性直肠癌应用放疗可提供正确的定位,并确定适当的靶体积。

超声显象检查

直肠内超声显象检查是以探测直肠癌外侵和肿瘤对直肠壁的浸润程度为目的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于1983年起开始应用于临床。直肠内超声显象检查能正确地诊断出肿瘤所侵犯的部位及大小。

磁共振检查

有研究者称对直肠癌的外侵,磁共振检查(MRI)较CT更有意义。但磁共振还有不少技术问题需要完善,对磁共振所提供的图象认识也需进一步深化,同时与腔内超声显象相比,磁共振检查费用昂贵也是其广泛应用的障碍。

多中心癌的诊断标准

①癌灶分散,有正常肠壁间隔,有人报道相距6~10cm的有35%,相距2cm以内的有16%;

②相距较近的癌必须是除外粘膜下播散转移及术手复发者。异时性多发癌,相距时间多在2~6年之间,但亦可有发生在20年以后的病例,必须与前次手术复发相区别。

大肠癌 -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法

手术治疗法是大肠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一般早期发现大肠癌最好采取切除癌肿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是有广泛癌转移者,病变肠段已不能切除的话,应进行造瘘或捷径等姑息手术。

放射治疗法

通常最为手术治疗后的一种辅助手段,以减少肿瘤复发的机率。
 

化学药物治疗

主要是为手术过的病人做治疗。在大肠癌根治术后,仍有约50%病例复发和转移,主要是手术前未能发现隐匿转移灶或术中未能将病灶完全切除。在剖腹手术前,先进行肿瘤肠腔内化疗或直肠癌术前灌肠给药,可阻止癌细胞扩散,杀伤和消灭癌细胞。
 

CLS生物细胞疗法

CLS生物免疫治疗是治疗大肠癌的新方法,具有不伤身体、无痛、无需住院等优点,减轻患者放疗毒副作用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与生活质量,并适用于所有的肿瘤疾病。该生物治疗技术已正式运用于临床。

CIK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即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它是将肿 瘤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与多种细胞因子共培养后所获得的异质细胞群。CIK细胞具有增殖快速、杀癌力 强、杀瘤谱广、对正常细胞无杀伤作用、对耐药肿瘤敏感、可调整人体的免疫状态、刺激骨髓造血等重要作用 ,是目前已知活性最高的非特异性杀伤免疫效应细胞。[4]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也是唯一能激活幼稚T 细胞的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地位。它最重要的作用是可摄取肿瘤抗原,提呈给T淋巴细 胞,诱导、激活、增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从而介导强大的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 
将CIK细胞和同源DC细胞共培养后即可获得DC-CIK细胞。它既可促进DC细胞的成熟,更能促进ClK 的增殖,并加强其抗肿瘤活性。 
DC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能够诱导持久有力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CIK细胞可通过非 特异性免疫杀伤作用清除肿瘤患者体内微小残余病灶,所以负载肿瘤抗原的DC

大肠癌 - 扩散与转移

直接浸润


大肠癌的直接蔓延系循肠壁内淋巴管纵轴的垂直方向发展,即沿着肠管周径及向深层浸润,平行肠管长轴方向的扩散较少,因此,很少超越肿瘤上、下缘2~3cm以外。有人观察236例结肠癌病理标本,肠壁由浸润超越肿瘤上、下4cm以外的仅0.5%。直接蔓延可以突破浆膜层而侵入邻近器官如肝、胆、膀胱、子宫、阴道等。或造成腹腔内种植性播散。   

种植播散


(1)腹腔种植:癌细胞侵犯至浆膜外时,可以脱落至腹腔内其他器官表面,引起腹腔种植播散。腹腔种植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好发部位有大网膜、肠系膜、膀胱直肠凹、子宫直肠凹等,以盆腔道格拉斯窝(直肠子宫陷凹)附近较为常见;可以在阴道触诊时及硬结,也可以广泛种植于腹腔内,形成癌性腹膜炎。

(2)肠腔种植:大肠癌灶附近的肠腔内常有脱落的癌细胞附着,在粘膜完整时,癌细胞不会种植生长,但若肠粘膜有损伤,则可在破损处发生种植,这也可能是大肠癌常有多发病灶的原因之一。

(3)医源种植:多在手术过程中,种植于吻合口和腹壁切口。在手术时应采取防范措施,加以避免。

淋巴转移


大肠粘膜内无淋巴管存在。因此,大肠的粘膜内癌无淋巴结转移的可能,但如病变浸润到粘膜肌层以下,则有淋巴结转移的可能。

血行转移


多在侵犯小静脉后沿门静脉转移至肝内。大肠癌诊断时已有10%~15%的病例转移至肝内,尸检则有2/3转移至肝,也可先经Baston椎旁静脉丛而首先出现肺转移,其他脏器如骨、胸、肾、卵巢、皮肤均可发生转移。如形成梗阻或手术挤压时,易造成血行转移。距肛门缘6cm以下的直肠癌血行转移率最高,可达40%~50%;其次为上段直肠癌,约在20%以上。结肠癌的血行转移率不足10%。 

大肠癌 - 高危人群

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致病因素对大肠黏膜刺激的时间也随之增长,大多数患者在50岁以后发病;   
2) 家族史:如果某人的一级家属,比如说父母,得过结直肠癌的,他在一生中患此病危险性比普通人群要高8倍。大约1/4的新发患者有结直肠癌的家族史;   
3) 结肠炎性疾病史:某些结肠疾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机会。他们结肠癌的危险性是常人的30倍;   
4) 大肠息肉史:大部分结直肠癌是从小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来,它们被称为息肉。其中绒毛样腺瘤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恶变的机会约为25%;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1-5%;   
5) 基因背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及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畅癌等都是由于相应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这类患者不仅发病几率明显增加,并且发病年龄更小。  

大肠癌 - 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

减少、消除大肠癌的致病因素,抑制正常细胞的癌变过程。

1.饮食调整

虽然大肠癌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绝大多数散发性的大肠癌与环境因素,特别是饮食因素密切相关,对饮食干预,可以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

①能量摄入:能量摄入与大肠癌发生有关。大部分的研究表明,总的能量摄入与大肠癌危险性有关系,无论摄入的能量是蛋白质、脂肪还是碳水化合物。减少能量的摄入有可能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

②脂肪与红肉:大肠癌的发生与动物脂肪和肉类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高脂射入的妇女与低脂妇女相比大肠癌相比大肠癌风险增加32%。而肉类中摄入红肉是大肠癌发生的一个强的危险因素。减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特别是尽量少吃煎烤后的棕色肉类,有助于大肠癌的发生。

③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纤维素能增加粪便量,稀释结肠内的致癌剂,吸附胆汁酸盐,从而能减少大肠癌的发生。因此在平时的饮食,应该尽量多摄入蔬菜、水果、纤维素,合理饮食,减少大肠癌的发生。

④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有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A、C、E能使腺瘤患者的结肠上皮过度增生转化为正常,但无资料显示用抗氧化维生素来预防大肠癌。微量元素与大肠癌的关系,研究还不甚详细。叶酸能减少大肠癌的发病,但具体机制不清楚。

⑤膳食抗致癌原:膳食中的大蒜、洋葱、韭菜、葱中含有的硫醚;柑桔类含有的萜;葡萄、草莓、苹果中含有的植物酚以及胡萝卜、薯蓣类,西瓜中含有的胡萝卜素,都被认为是能够抑制突变,具有抗癌作用。尤其是大蒜,有研究表明,大蒜是具有最强保护作用而使人们免患远端结肠癌的蔬菜。

2.改变生活习惯

① 肥胖与运动: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独立的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体力活动过少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体力活动可以影响结肠蠕动有利于粪便排出,从而达到预防大肠癌的作用。

② 吸烟:吸烟与大肠癌的关系还不十分肯定,但吸烟是大肠腺瘤的危险因素已经得到证实,研究认为,吸烟是大肠癌基因产生的刺激因素,但需要经过大约40年的时间才能发生作用。

③ 饮酒:酒精的摄入量与大肠癌的有关系,酒精也是大肠腺瘤的危险因素,但具体原因不清楚。减少酒精摄入量有利于预防大肠癌。

④ 生殖因素:激素与生殖因素可能影响大肠癌的发生,美国研究表明,单身女性的大肠癌发病率高于结婚女性,有人认为这与激素能影响胆汁酸盐代谢有关。

3.药物

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者,大肠癌发病率降低。每月服用10~15次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使大肠癌的相对危险度下降40%~50%。但也有研究并不支持这一说法,并且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用量、用药时间、长期应用所致的副作用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治疗癌前病变

大肠腺瘤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通过普查与随访,尽早切除腺瘤,治疗结肠炎,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尤其是对于有家族史者,通过遗传学检查,筛查处高危人群,进行结肠镜检查,是大肠癌预防工作的重要方面。

二级预防

肿瘤的二级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肠癌以防止或减少肿瘤引起死亡。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从癌前病变到侵润性癌,估计需要经过10~15年的时间,这为普查发现早期病变提供机会。普查是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对肿瘤患者积极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对大肠癌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为主,辅以适当的放化疗、中医药治疗、免疫治疗,以提高大肠癌的治疗效果。

大肠癌 - 相关新闻

2012年6月20日,记者从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全国癌症登记结果显示,中国大肠癌发病率由2003年25/10万上升到2008年31/10万。而广州居民大肠癌发病率竟然突破45/10万。这个数字在全国31个肿瘤登记点中发病率位居第一。

2012年9月,据外媒报道英国米德尔斯堡的78岁老翁艾伦﹒泰勒去年2月被确诊患上大肠癌。在传统治疗失效后,他毅然改变饮食习惯,戒掉红肉和乳制品,每天改吃10份蔬果,竟奇迹般地在上月初战胜了癌症。

大肠癌 - 药膳

1、瘀毒内阻型  
主证: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大便溏薄或里急后重,黏液血便,舌苔厚腻,脉滑数。  
用膳宜忌:宜选用生山楂、桃仁、红糖、米酒、地鳖虫、蜂房、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当归、川芎、三七等食物及药食兼用之品;忌食生冷、瓜果、酸涩类果品、冷饮。  
膳食举例:猕猴桃炖猪肉  
配方:鲜猕猴桃根100克,猪瘦肉200克。  
制法:将鲜猕猴桃根洗净,切片,煎煮50分钟,去渣取浓汁,备用;将猪瘦肉洗净,切片,放入油锅中煸炒片刻,加浓缩汁及姜片、葱段、清水各适量,大火煮沸,改小火炖煮至猪肉熟烂,加入精盐、味精,再煮1沸即成。  
用法:佐餐当菜,随量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通淋,抗癌。主治瘀毒内阻型大肠癌。  
2、脾气虚弱型  
主证:饮食减少,体瘦乏力,面色萎黄,头晕心悸,或双下肢浮肿,舌淡白,苔白薄,脉沉弱。  
用膳宜忌:宜用扁豆、大枣、薏苡仁、龙眼肉、水牛肉、牛奶、猪肚、火腿、羊肚、兔肉、鸭肉、粳米、黄豆、豆腐、菱、莲子、栗子、蘑菇、猴头菇、萝卜、人参、甘草、黄精、刺五加、茯苓等食物及药食兼用之品;忌用生冷、油腻之食物。  
膳食举例:黄芪鲈鱼汤  
配方:鲈鱼一条500克,黄芪30克,淮山药30克,陈皮6克,生姜4片。  
制法:将鲈鱼去鳞,去肠杂、鱼鳃,洗净,切块儿;黄芪、淮山药、陈皮洗净。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小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  
用法:饮汤食肉。  
功效:健脾益气,开胃和中。  
3、气血两虚型  
主证: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少气乏力,神疲懒言,脱肛下坠,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用膳宜忌:宜食鸭肉、鸡蛋、鹌鹑、瘦猪肉、兔肉、牛蛙、龙眼肉、荔枝、桑椹、黄豆、豆制品、菠菜、葡萄、草莓、红糖、红枣及人参、黄芪、刺五加、当归、熟地黄、制何首乌、阿胶等食物及药食兼用品。忌食辣椒、胡椒、花椒、芥末、生葱等辛热、温热之食物及冷饮、酒、咖啡、浓茶之类损伤脾胃之品。  
膳食举例:三七香菇炖鸭  
配方:三七10克,香菇30克,红枣20枚,鸭一只。  
制法:先将三七切成片。再将香菇、红枣分别泡发,取香菇上层液汁倒入碗中,待用。将鸭宰杀,去毛及内脏入沸水锅中焯透,清水过凉,将三七饮片、香菇及红枣,纳入腹中,转入煨炖的砂锅,加足量水(以浸没鸭身为度),大火煮沸,烹入料酒,改用小火煨煮1小时;待鸭肉熟烂如酥,倒入浸泡香菇的液汁,加精盐、味精、五香粉拌匀,再煮至沸,淋入香油即成。  
用法:佐餐当菜,随意食用,吃鸭肉,饮汤液,嚼食三七饮片、香菇、红枣。  
功效:双补气血,活血抗癌。

大肠癌 - 大肠癌患者的饮食禁忌

 大肠癌患者的饮食禁忌包括:

①烈性酒、辛辣、燥热、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肠黏膜,使其产生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溃疡、蠕动加快,从而引起腹痛、腹泻并使肛门烧灼刺痛;辛辣食物还会使大肠吸收水分的作用增强,以致粪便过于干硬,引起便秘。

②高脂肪饮食及低纤维食物。高脂肪膳食会促进肠道肿瘤的发生,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虽能降低血脂,但有促癌友生的作用。胆固醇本身并不致癌,但与胆石酸同时反应,有促癌作用,说明胆石酸是促癌因素。因此,结肠癌的患者,不要吃过多脂肪,脂肪总量占总热能 30%以下,动、植物油脂比例要适当。膳食中应注意多吃些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等,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可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粪便当中带走致癌及有毒物质。如果结肠癌向肠腔凸起,肠腔变窄时,就要控制膳食纤维的摄入,因为摄入过多的膳食纤维会造成肠梗阻。

③尽量少吃油炸、熏烤及腌制食物。熏烤、腌制食品大都有致癌性。腌制食品中有较多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亚硝胺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主要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 。

    

大肠癌 - 怎么检查大肠癌是否发生肝转移?

    专家指出,一旦被确诊大肠癌为原发病灶,患者应进行B超和CT检查,必要时还可经内镜鼻胆管抽取胆汁作癌胚抗原(CEA)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如下介绍:
    ①通过癌胚抗原检查可使36%的大肠癌患者得到确诊,而术后通过癌胚抗原检查,对诊断患者是否发生肝转移癌更有意义。研究表明,通过这种方法做出的诊断要比通过影像学及临床检查的方法早6~8个月。
    ②术前及术后进行CT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大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上。目前临床上患者在进行CT检查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平扫、普通增强、大剂量增强、动脉造影下CT扫描,以及门静脉造影下CT扫描等。一般来说,CT检查比较适宜于病灶直径小于2.0厘米的肝转移患者,而对于直径小于1.0厘米的病灶检出率却不高。
    ③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B超检查是大肠癌患者应用最广泛,且无损伤的一种诊断方法。对于病灶直径大于2.0厘米的肝转移患者,这种检查方法可使95%~98%的人得到确诊。肠癌的早期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术中运用B超检查比较适宜于有隐匿性肿瘤的患者,而对于病灶直径小于1厘米的患者诊断率却不高。[5]

大肠癌 - 相关数据

2014年5月,统计显示,广州市大肠癌发病率已达34/10万,十年间发病率上升了50%,而排位也超过肝癌排在恶性肿瘤第二位,成为广州市居民癌症第二号杀手。相当于每天广州市有7.5个户籍居民被确诊为大肠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结直肠癌就偏爱这4类人,希望你不在其中!
老年大肠肿瘤
防范癌变 快查大肠癌
这一处流血竟是癌症的前征兆
??关于大肠癌的全面知识科普-头条网
夺走央视主持人生命的直肠癌 最爱重口味、爱吃肉的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