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刘心武先生谈月牙

夏巍然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月亮是人类经久不息的话题。刘心武先生在《月亮的角色》中说:“纵观一部世界文明史,几乎任何地方任何民族,都自古便有以月寄情的文化现象。月亮是各种门类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角色之一。”月亮是“人类感情的承载物”,是“美的象征”。先生文笔优美,意蕴丰富,令人赞叹佩服!

先生又说:“除了日蚀,太阳没有圆缺的问题,月亮却初一十五大异,这就使人类发出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的感慨。”这里的“圆缺”是指月相变化,即人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是人们所熟悉的一种天象。

在文中,先生还有一段专门谈月牙,谈了骚人墨客如何描绘月牙,如何抒发他们对月牙的感受,引出我们许多相同或不同的联想。

然而,先生却说:“月牙儿又有上弦月、下弦月之分”,就值得商榷了。上弦月、下弦月都不是月牙。

弦月者,如上弦之弓,呈半圆状。“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月弓未上弦,怎能称“弦月”呢?农历每月初八左右,月亮西半明,东半暗,恰似半圆的上弦之弓,因为在上半月,所以月相称为“上弦”。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弓背对夕阳,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三更月落,斗横西北。” “三更”,半夜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月落,描写的也应是上弦月。

“下弦”是指农历廿一、二的月相。月亮东半明,西半暗,子夜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黎明时高悬于南方天空。“三更残月上,一夜霜天晓。”这里“残”,是说残缺半边。半夜升起的“残月”便是下弦月。“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夜深人静月出,自然是下弦月。

农历一个月中有两天是整夜看不见月亮的。一是农历初一,当天称之“朔”;还有一天是农历月底,当天称为“晦”。而农历月半,整夜见到的是圆圆的月亮,叫满月。最圆的一天叫“望”。朔与上弦之间、晦与下弦之间便是月牙儿,俗称蛾眉月。人们通常把上半月的蛾眉月叫“新月”,下半月的蛾眉月叫“残月”或“晓月”,但这也不是天文学上月相的名称。

上半月的蛾眉月朝东钩,傍晚出现在西方。“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入夜天西见,蛾眉冷素光。”,写的都是新月。上半月的月牙,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看不到。只有等太阳落山后,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

下半月的蛾眉月,朝西钩,太阳升起前后一段时间里,能在东方天空看到。日渐升高,在明亮的天空中就看不到月亮了。“半窗残月影,天将晓”,“破窗残月五更秋”,诗人看到的残月都出现在拂晓之前。

夜深时分,若是新月则已落,若是晓月尚末升,不可能出现月牙儿当空的景象。先生在其随笔《深夜月当花》中作了个插图,画了个向下钩的月牙。这是不可能有的天象。

对古诗词里涉及月亮的名句,先生好奇的发出疑问。“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先生问:这究竟是上弦还是下弦?问题本身是不准确的,先生误以为“上弦”是月牙向上钩,“下弦”为月牙向下钩。其实,月牙不是弦月,且都是向上钩,区别是斜斜朝东钩还是斜斜朝西钩。准确一点,应该问“是向上钩还是向下钩”——既是“晓风残月”,月牙肯定朝西钩。先生又问:“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是向上钩还是向下钩呢?这样问就比较科学了。我想,“独上西楼”应在太阳落山后,不可能是拂晓。若是天欲晓,那情境须是“梦断锦帏空悄悄”。向晚从西楼看到月如钩,定是新月牙,是向上朝东钩的。

先生还谈到已故漫画家丰子恺有多幅以月为题的作品,其中“'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月牙儿画作上弦,画面简洁,意境颇佳”。可惜那画月牙方向错了。新月应该是朝东钩,在画面上则应朝左钩,但丰子恺先生画成朝右钩,成了残月。

先生在文中还说:“老舍先生那脍炙人口的名篇《月牙儿》,多次写到'碧云上斜挂着’的'带着寒气的一钩儿浅金’,我每读及总想象为幽幽的下弦月,不知别人如何。”先生所谓的“下弦月”意思实为向西钩的残月。

老舍的《月牙儿》,月牙儿出现达十几次之多。可从上下文看,每次出现都是傍晚黄昏。如“我独自在台阶上看着月牙,没人招呼我,没人顾得给我作晚饭”,“太阳在黄土岗儿上头斜着”,“我不去睡。有时月牙儿已经上来”等等。由此,我们可以肯定,“碧云上斜挂着”的“带着寒气的一钩儿浅金”,不是晓月,而是新月,月牙应该朝东钩。

新月也好,残月也好,朝东钩也好,朝西钩也好,月牙儿都给人以残缺感,因此正如先生所言,历来多有诗人墨客借月牙儿来表达凄凉悲怆的情感。“可怜新月为谁好?无数晚山相对愁”, “残月入帘归梦醒”,都充满愁情。

先生文中说,与太阳相对应的太阴即月亮,自然首先是人类探知外部世界的关注物。“月晕而风”,“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都是月亮作为探究对象时扮演的角色,是它的“本色”。作为文化人除了借月抒情之外,是不是要对月亮的“本色”进一步了解呢?我认为很有必要。流沙河老先生最近在成都讲《诗经》,谈到月牙时说:“各位注意,好多画家都糊涂,不知道各位还想得起不,新月出现是什么形状?用什么位置?好多画家画来倒起了,拱的在上面……”。这就有点贻笑大方了。阅读古诗文时要多理解文中的月相,自己描绘月亮时则要符合天象。“闭门造月”的现象在当今文艺作品中随处可见,这也更显示了解月亮“本色”的必要性。


附:“两头红”天象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不是描写黄昏后的月牙呢?不是。新月西坠,而诗中是“月上”。月亮从东边升起,刚到下垂的柳树梢头,离地平线不远。黄昏时从东方升起的只能是满月。这是欧阳修描写元宵夜情侣们相会的千古绝唱。黄昏,红月亮东升,红太阳西落。笔者年轻时在农村,曾被黄昏时月亮太阳东西遥遥相对的壮观景象,深深震撼。老农告诉我,这叫“两头红”,很少出现。昆明的“金碧交辉”奇景,就是“两头红”。“月落霜天晓”,满月天亮时落山,也有可能出现“两头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弯弦月
形容月亮的词语集锦
月亮的故事
绊倒在“上弦月”
月相,你注意了吗?(?附:诗一首?)
为什么咱们对满月祈团圆,西方人对满月却避之唯恐不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