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皇后列表及简介
清朝皇后列表

  导读:孝烈武皇后,大妃,乌喇那拉·阿巴亥(1590年-1626年),海西女真乌拉部(今天吉林省吉林市北30公里的乌拉街满族乡)贝勒满泰之女。万历二十九年(1601)十二岁的阿巴亥在叔父布占泰的亲自护送下到赫图阿拉,嫁给了比她年长31岁的努尔哈赤为侧福晋。两年之后被册为大福晋。万历三十四年(1605)生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1612年生十四子睿忠亲王多尔衮,1614年生十五子豫通亲王多铎。

  由于阿巴亥年轻貌美,努尔哈赤非常宠爱她。有一次在晚宴时,努尔哈赤望着年轻美丽的阿巴亥,想着自己逐渐老去,考虑自己百年之后将阿巴亥托付何人。后金有子于父丧后娶继母、父妾的习俗,故努尔哈赤考虑在身后由大贝勒,二子代善继娶阿巴亥的打算。代善也知道父亲的这一想法,而阿巴亥也希望在努尔哈赤故去后在后金政权中寻找靠山。而后,随着努尔哈赤小福晋德因泽的告发,在天命五年引发大妃事件。

  天命五年(1620)小福晋德因泽告发阿巴亥,首先说阿巴亥送食物给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吃,皇太极接受而未食但代善接受而食之;又告发说阿巴亥经常深夜出宫到代善家去;还告发说举行聚会时,阿巴亥精心打扮和代善眉来眼去。努尔哈赤派人调查属实,但由于家丑不可外扬,努尔哈赤以私藏金银的罪名而将其“离弃”(后世有人认为,德因泽告发是受到皇太极的指使,以达到排挤代善,打击阿巴亥的目的)。次年又复为大福晋。

  天命十一年(1626年明天启六年),努尔哈赤在外身染重病,要阿巴亥前往,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病逝于叆鸡堡。八月十二日卯时,四大贝勒宣称先帝曾有遗言,大福晋从殉,三十七岁的阿巴亥被逼殉葬,同殉者还有两位庶妃,其中包括德因泽,死时距努尔哈赤去世不到一天,与努尔哈赤同棺敛葬于福陵。就这样,皇太极剥夺了年仅十五岁的多尔衮登位的可能。

  顺治初年,阿巴亥的次子多尔衮摄政。顺治七年,阿巴亥得到“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的谥号,牌位入太庙。同年年底,多尔衮暴病身亡。而顺治皇帝非常讨厌多尔衮,因此顺治将多尔衮为她立的皇后—世祖废后博尔济吉特氏于顺治十年降为静妃,更将多尔衮之母大妃阿巴亥逐出祖父努尔哈赤的太庙,并追夺一切尊号。


  孝端文皇后(1599年—1649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皇后,系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姑姑。生于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后金逐渐重视与蒙古的联盟,哲哲也因蒙古受到重视,地位逐渐上升,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中宫皇后。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与孝庄文皇后两宫并尊,称母后皇太后,无徽号。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崩,享年五十一岁。顺治七年二月葬于昭陵。雍正、乾隆累加谥,谥号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无子,生三女。

  夫之元配:元妃钮钴禄氏

  夫之继室:继妃乌拉那拉氏

  夫之侧室:孝庄文皇后、敏惠恭和元妃、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

  谥号: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孝端文皇后(1599年-1649年),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皇太极皇后,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斯和科尔沁大妃女。哲哲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甲寅年(1614年)四月,十六岁的哲哲与二十二岁的皇太极成婚。天命十年(1625年),她十三岁的侄女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天聪六年(1632年)皇太极废除“四大贝勒并座”旧制,开始“南面独坐”。为正名份,开始册封后宫福晋,哲哲成了后金国君福晋,称中宫大福晋。1636年(崇德元年),皇太极立国号“清”,称帝,正式册封五宫后妃,哲哲被册封为清宁宫皇后,居中宫,是清朝第一位被正式立为皇后的人。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号称帝并封五大福晋,孝端文皇后为国君福晋,正宫皇后,居中宫。崇德二年,科尔沁大妃来朝设宴,不久后皇太极对科尔沁家族进行了封赠,追封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为和硕福亲王,封科尔沁大妃为和硕福妃。皇太极派内院大学士范文程等人前往科尔沁,赐《诰命》和银印以及其它赏赐,并为和硕福王立碑。

  皇太极统治的17年间,孝端文皇后主持内宫事务,很使皇太极满意。每遇蒙古诸部远道来京朝贺,或送女来嫁,或尚公主,均由孝端文皇后率众妃举行盛大宴会,亲自迎送。由于孝端文皇后的崇高地位,其亲族亦受礼遇。她的母亲科尔沁太妃屡次来朝,皇太极均以盛大礼节迎送,宴赏优厚。

  孝端文皇后无子,生有3女。福临(即顺治皇帝)继位后,尊其为母后皇太后,顺治六年四月十七日(1649年),哲哲逝世,年五十一。顺治七年二月将其梓棺运至沈阳,与皇太极合葬于昭陵,即今沈阳北陵。顺治皇帝为孝端文皇后撰了祭文。雍正、乾隆累累加谥,全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孝端文皇后,名哲哲,姓博尔济吉特氏,生于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她的父亲是蒙古科尔沁部大领主莽古思。甲寅年(1614年)四月,哲哲刚满十六岁便远嫁皇太极为妻。一迎娶之际,皇太极率领部下从赫图阿拉城(今新宾县老城)出发,北行三百余里到达辉发部(今吉林省辉南县境)扈尔奇山城,在此杀牛宰羊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和结婚仪式。天命十一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封哲哲为“大福晋”。所谓大福晋是主持亲王家政的主妇,管理后宫一切事务,包括对其它侧福晋及庶福晋(即妾)的管束。哲哲所以受到如此重视,获得大福晋的尊贵地位,主要还是她出身于蒙古大领主世家,是清朝初期的联姻制度的核心。清初婚姻制度非常重视门第高低。天聪初年,哲哲之母蒙古科尔沁大妃多次从科尔沁来到盛京,皇太极均以大礼相待。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建国大清,改“汗”号为皇帝,按古代制度要分封后妃,大福晋哲哲被封为中宫皇后,又称国君福晋,居中宫清宁宫,成为主持宫围,赞襄朝政的国母皇后。在册封大典上,皇太极授给她象征地位等级的《册文》、“金印”,以及仪仗銮驾等物。《册文》全文如下:

  奉天承运、宽温仁圣汗制曰:“天地授命而来,既有汗主一代之治,则必命匹配心腹视过福晋,赞襄朝政,坐立双成,同立功德.共享富贵,此乃亘古之制,位守三纲五常,系古圣汗等所定大典。今我正大住典蒙天佑,得遇福晋系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特赐尔册宝,位出诸福晋之上,命为清宁宫中宫国君福晋。尔务以清廉、端庄、仁孝、谦恭之义训诲诸福晋,更以尔贤德之训,使天下夫人仿法。勿违我之圣意。”

  赐给皇后的仪仗有:“车一、曲柄黄伞一、直柄黄伞二、扇二、金马机子二、金椅一、足登一、唾吁一、壶一、水瓶一、盆一、香炉二、香盒二、骨朵二、吾杖四、油宝床二、朱雀床二、蝇拂二、避素二,红技四、锣一对、鼓一对、号筒二、征二、仗鼓二、横笛二、扎板二、小钱一对、小金一、大铜金二、云锣一、锁呐二、喇叭二。这些是皇后外出时,为显示地位和威严随驾仪仗队使用的各种器物。

  史料记载:

  《清史稿·孝端文皇后传》

  太宗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莽古思女。岁甲寅四月,来归,太祖命太宗亲迎,至辉发扈尔奇山城,大宴成礼。天聪间,后母科尔沁大妃屡来朝,上迎劳,锡赉有加礼。崇德元年,上建尊号,后亦正位中宫。二年,大妃复来朝,上迎宴。越二日,大妃设宴,上率后及贵妃、庄妃幸其行幄。寻命追封后父莽古思和硕福亲王,立碑於墓,封大妃为和硕福妃,使大学士范文程等册封。世祖即位,尊为皇太后。顺治六年四月乙巳,崩,年五十一。七年,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女三,下嫁额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


  导读:孝庄文皇后,博尔特吉尔特氏,孝端皇后的侄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后。她尽心尽力的辅佐了三代帝王,也是历史上少见的。关于孝庄的点点滴滴、是是非非又岂是世人可以轻易道尽的,不管怎样孝庄对清朝的贡献是不可否定的。

  孝庄文皇后自幼清新脱俗,才貌出众,沉着而果断,可以堪称为女子中的典范。1625年,年仅13岁的孝庄文皇后嫁给大她20岁的皇太极为妃,开启了她的后宫生活。孝庄文皇后一生培育、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历史上对孝庄文皇后褒贬不一,争论不断,但不可否认的是孝庄文皇后为皇太极出了不少力,可谓是皇太极的左膀右臂。

  1642年,清军攻占松山,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被掳为战俘,洪承畴是明朝具有较大影响的大臣,如果可以成功劝服他归降大清,对于大清巩固自己的地位具有深刻意义。然而,洪承畴不畏权贵,始终不肯答应为清朝效力。皇太极为此茶饭不思,十分苦恼,众大臣亦没有头绪,不知从头下手解决。正当这时,孝庄毛遂自荐,愿意亲自前往去劝说。孝庄假扮成侍女,对洪承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说服洪承畴归降于清军,为清军奠定自己的地位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孝庄的政治才能在一次次实践中得到不断升华和磨炼。

  1643年,皇太极突然猝死,没有立下遗诏,一时间,皇宫中乱成一团,各种夺位战展开。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孝庄从容不迫,最终在这场争夺战中顺治在孝庄的辅佐下赢得帝位。此后,孝庄尽心尽力辅佐顺治坐稳了大清帝王之位。然而顺治帝在位时间并不长,18年后,顺治的暴毙,孝庄辅助年仅8岁的玄烨登基,并亲力亲为地培养玄烨成才,在孝庄的悉心栽培下,玄烨成为一位明君,为此后的盛世打下良好的基础。

  1687年12月,孝庄走完了她75年的人生之路。康熙皇帝追封孝庄祖母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简称孝庄文皇后。然而,孝庄皇后的遗体并没有和皇太极合葬,这一事情引起了历史上又一次的大讨论。

  她尽心尽力的辅佐了三代帝王,也是历史上少见的。关于孝庄的点点滴滴、是是非非又岂是世人可以轻易道尽的,不管怎样孝庄对清朝的贡献是不可否定的。


  清朝顺治孝惠章皇后简介 孝惠章皇后怎么死的

  孝惠章皇后(1641年-1718年),博尔济吉特氏。生于清崇德六年十月初三日(1641年11月5日),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世祖废后的侄女,孝庄文皇后的儿媳。清世祖顺治帝的第二任皇后。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选满珠习礼孙入宫,封为妃;六月,册为皇后。康熙帝继位后,与孝康章皇后两宫并尊,称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曰仁宪皇太后。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丙戌(1718年1月7日)崩,年七十七。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上谥,葬清东陵之孝陵之东(孝东陵),祔太庙。经雍正、乾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无子女。其妹淑惠妃亦为顺治帝后妃。

  康熙五十六年卒,年77岁。五十七年(1718年)上谥,葬孝陵(清东陵)之东,称孝东陵,祔太庙。雍正、乾隆朝累加谥,为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

  出身科尔沁部左翼扎萨克(意为执政官)达尔汉巴图鲁亲王满珠习礼家族。祖满珠习礼,忠亲王宰桑子,与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并为孝庄文皇后兄;父绰尔济,本为科尔沁镇国公,康熙元年,疑因女为太后故晋封贝勒,康熙九年十二月薨;手足于正史可考者二人,兄鄂缉尔,袭封科尔沁贝勒,妹博尔济吉特氏,同侍清世祖,康熙十二年,尊封皇考淑惠妃,五十二年十月薨。顺治十年八月,世祖废元后博尔济吉特氏为静妃,废后,科尔沁左翼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女。

  十一年五月,选满珠习礼孙入宫,封为妃;六月,册为皇后。后与世祖感情不睦,十三年八月,内大臣鄂硕女董鄂氏入宫,册为贤妃;十二月,晋董鄂贤妃为皇贵妃。

  十五年正月,因太后不豫,世祖责后礼节疏阙,停用中宫笺表,下诸王大臣议论废后事宜;三月,因太后旨,事未成。十七年八月,董鄂妃病故,追尊孝献皇后;十八年,世祖崩。皇三子玄烨登基,是为康熙帝,尊后为母后皇太后,上尊号曰仁宪皇太后,居慈仁宫,后有抚康熙第五子胤祺于宫。康熙二年,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崩;二十六年,孝庄文皇后崩。

  至孝庄崩前,康熙帝虽晨昏定省,但与嫡母仅保持官方关系,至孝庄崩,帝后母子恸甚,孝惠后哀哭不能起,康熙帝亦割辫哀痛以表孝思,此后,母子二人遂有更进一步接触。

  二十八年,修建宁寿新宫,落成,康熙帝率诸王大臣请太后入居。

  三十五年,康熙北巡,逢太后寿,奉书称祝,太后亦遣送衣裘,康熙帝虽因河未冰不能服,仍上书表示待天寒必欢喜服之,又遣送水果干并土产至宫中,令总管太监顾问行请太后尝鲜(事见懋勤殿收康熙帝家书)。

  三十八年,帝南巡,奉太后同行。而后,太后六十寿、七十寿,康熙帝均亲制词赋并大礼以祝,然太后均以尚俭故,停宴饮。

  康熙五十二年,太后亲妹淑惠太妃(淑惠妃)亡故;时太后老迈,发苍齿摇,心中不乐,对康熙语曰“牙齿动摇,其已脱落者,则痛止,其未脱落者,痛难忍”,康熙则对曰“太后圣寿已逾七旬,孙及曾孙殆及百余,且太后之孙,皆已须发将白而牙齿将落矣,何况祖母享如此高年。我朝先辈,常言老人牙齿脱落,于子孙有益,此正太后慈闱福泽绵长之嘉兆也”,太后闻言欢喜倍常,笑曰“皇帝此语,凡我老妪辈,皆当闻之而生欢喜也!”(事见《康熙帝家训格言》)

  五十六年十二月,太后病重,康熙帝亦因废太子事心力交瘁,头眩足肿不能行,仍以帕裹足至宁寿宫亲奉汤药,太后昏迷之际,康熙帝跪于床下,捧太后手呼曰“母后,臣在此”,太后闻言,张目而视,不能语,执帝手视之;丙戌,太后崩,康熙号恸欲绝,坚行割辫之礼(割辫原仅用于帝丧)以尽哀思,不亚于孝庄之亡;时有臣子迎上意,以孝康后升祔以久不宜迁动,而欲以孝惠后、孝康后神主并尊祔于庙,大学士王掞曰“陛下圣孝格天,曩时太皇太后祔庙,不以跻孝端上,今肯以孝康跻孝惠上乎?”,后康熙果斥之,令改正,以嫡母神主加于生母之上。孝惠后崩后,雍正及乾隆年间累加谥,曰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孝惠后葬于世祖孝陵之东,曰孝东陵,世祖、孝康后、孝献后(董鄂妃)同葬于孝陵,然康熙帝仅上章字于嫡母、生母,并称章皇后,同祔大庙,孝献后则仅能于孝陵祭祀,在康熙年间不知是否因顾虑孝惠后的缘故,于孝献后生辰祭日亦未派遣使节祭陵。

  康熙五十六年薨,年77岁。


  导读:历史上著名的董鄂妃是顺治皇帝一生至爱的红颜知己,很多小说都说董鄂妃是秦淮名妓董小宛,也有人说是襄亲王福晋。被历史追捧的董鄂妃到底是位什么样的人物呢?

  《清宫演义》、《清宫十三朝》等小说,均将孝献皇后董鄂氏说成是秦淮名妓董小宛。主要情节是:清军统帅洪承畴本是好色之徒,非常看重“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洪承畴在攻占江南时,生获董小宛,把她藏在府中,企图霸占,无奈小宛誓死不从。洪承畴无计可施,不得已在1645年(顺治二年)将董小宛献入皇宫,成为顺治帝宠妃。也有说董小宛是豫亲王多铎俘获,送入宫中的。

  历史上确有董小宛其人,名白,字青莲,秦淮八艳之一,生于1624年(明朝天启四年)。1642年(崇祯十五年),19岁的董小宛从良,嫁给了比她大14岁的著名的“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为妾。后来董小宛终病于1651年1月22日(顺治八年正月初二)病死,时年28岁,葬于如皋昌氏的影梅庵。

  董鄂妃是董小宛之说是不成立的,为什么将风马牛不相及的董小宛与董鄂妃扯在一起了呢?可能是因为她们俩的名字都以董字开头,二人又都有一定名气,于是后来有人用移花接木之术,将董小宛说成是董鄂妃了。

  现在也有许多著述和影视剧如《孝庄秘史》、《少年天子》等电视剧,认为董鄂妃原是襄亲王的福晋,后被顺治帝纳入宫中,成为宠妃。《汤若望传》中有一段汤若望(传教士)的回忆: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一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掴。这位军人于是乃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贵妃于一千六百六十年产一子,是皇帝要规定他为将来的皇太子的。但是数星期后,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于其后不久亦薨逝。皇帝陡为哀痛孝康章皇后(康熙生母)像所致,竟致寻死觅活,不顾一切。

  这位皇子是皇几子,生母是谁?汤若望没有明说。福临共有8个皇子,除玄烨外,在7个皇子中,皇二子、五子、六子、七子、八子永干等5人皆卒于康熙朝,勿庸考虑。这样只剩下皇长子钮钮和皇四子。钮钮生于1651年(顺治八年十一月初一日),殇于1652年(顺治九年正月三十日),只活了89天,生母是庶妃巴氏。此子虽也是早殇,但不是殇于顺治晚年,而且他的生母是庶妃巴氏,未封过贵妃,因此,钮钮和巴氏不可能是汤若望所说的皇子和那位贵妃。现在只剩下皇四子。该子生于1657年(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日),殇于1658年(顺治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生母是皇贵妃董鄂氏,即后来的孝献皇后。董鄂氏死于1660年(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由此看来,汤若望所说的只能是皇四子和皇贵妃董鄂氏。但这里有两个出入,一是皇四子生年是公元1657年,而汤若望所说是1660年;二是皇四子生母是皇贵妃,而不是贵妃。


  康熙皇后赫舍里氏简介,孝诚仁皇后是索尼的孙女——索尼的长子内大臣噶布喇的女儿,也就是索尼的三儿子索额图的侄女。但是,按照此前大清王朝的常理,我们知道,大清王朝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皇帝一定要在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选择皇后的传统,怎么这一回,康熙皇帝给改了呢?

  话还要从顺治皇帝去世之后的局面说起。

  1661年2月5日(旧历正月初七),顺治皇帝突然去世,年仅8岁的皇三子玄烨即位,是为康熙皇帝。按照大清王朝的传统,皇帝年幼的时候,国家的政务应该由一两位宗室的亲王摄政,但由于顺治皇帝在位初年睿亲王多尔衮擅权对皇权构成极大威胁的前车之鉴,顺治皇帝和孝庄皇太后决定不依旧制,而是改由异姓大臣来共同辅政,于是确立了四辅臣制。

  这样,在同多尔衮斗争中有功的重臣元老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成为辅政大臣,其中索尼为首辅大臣。四大臣共同辅佐幼主,最初相安无事。然而随着四辅政大臣内部势力的变化,本来位居末位的鳌拜的势力日益扩大。鳌拜这个人太专横,根本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和其他辅政大臣放在眼里。

  而此时历经三朝,经历多次宫廷斗争的索尼,以年老多病为由,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不与鳌拜发生冲突的回避态度。

  眼看鳌拜权倾朝野,孝庄太皇太后为达到遏制鳌拜的目的,转而笼络了索尼父子,一改太宗、世祖两朝均在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选择皇后的传统,册立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

  于是,就有了1665年5月22日(旧历康熙四年九月初八),11岁的康熙皇帝和12岁的赫舍里氏皇后遵照孝庄太皇太后懿旨举行大婚典礼的这件事。很快,1669年的夏天,康熙皇帝就在赫舍里氏家族的协助之下除掉了权臣鳌拜!因此,我们说,康熙皇帝迎娶赫舍里氏皇后,完全是一场政治婚姻。

  问题就出现了,既然这是一桩政治婚姻,那么康熙皇帝与他的第一个皇后——赫舍里氏的关系如何呢?应该说,他们两个人的感情关系还是非常稳定的。换句话来说,在康熙皇帝的众多的后宫佳丽之中,康熙皇帝本人还是更喜欢他的第一个皇后——赫舍里氏。

  这又是为了什么呢?原因非常简单啊:两个人是“发小”呗。

  赫舍里氏和康熙皇帝是从小的玩伴,可谓是青梅竹马、总角之交。少年初成的康熙皇帝和情窦初开的赫舍里氏皇后这对小夫妻婚后恩爱甜蜜,生活非常和谐,彼此感情颇深。因此,非常自然的,虽然在外人看来,他们的婚姻是政治婚姻。但此时,尚未知道政治险恶的他们,是一对幸福的夫妻。


  孝昭仁皇后(1653年—1678年3月18日),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的第二任皇后,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鳌拜义女。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1677年),册为康熙帝第二任皇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1678年)已时驾崩于坤宁宫。康熙十七年闰三月廿一,谥曰孝昭皇后,康熙二十年三月初八(1681年),入葬景陵地宫;雍正元年九月(1723年)加上尊谥曰孝昭静淑明惠正和钦天顺圣仁皇后,升祔太庙;乾隆元年三月(1736年)加上尊谥安裕二字;嘉庆四年五月,加上端穆二字,全谥曰: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无子女。温僖贵妃为孝昭仁皇后亲妹,两人同为康熙帝后妃,是康熙年间著名的妃嫔。

  孝昭仁皇后是病死的。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二十二日,立为皇后。康熙十七年(1678年)二月二十六日,崩于坤宁宫。

  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皇后仅半年,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已时崩于坤宁宫,距第一位皇后孝诚仁皇后死还不足五年。

  孝昭仁皇后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葬仪同,不同之处是孝昭仁皇后丧期正是征讨“三藩”的关键时候,康熙帝下圣旨:凡出征王、贝勒及各官为国讨贼、平定地方效力行间,今令伊等委服丧服,朕心不忍,其穿孝服、摘耳环、散发,俱著免。二月二十八日奉移皇后梓宫于武英殿。三月二十五日奉移皇后梓宫往巩华城,与第一位皇后同安于享殿。闰三月二十一日册溢为孝昭皇后,后于康熙二十年三月初八与第一位皇后的梓宫奉移清东陵之景陵,入葬地宫。经雍正、乾隆、嘉庆三朝,累加谥号,全称为: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相关史料

  附《清史稿 列传一 后妃》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一等公遏必隆女。初为妃。康熙十六年八月,册为皇后。十七年二月丁卯,崩。二十年,与仁孝皇后同葬。上每谒孝陵,辄临仁孝、孝昭两后陵奠醊。乾隆、嘉庆累加谥,曰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说到中国历史上唯一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相信很少有人知道,她就是康熙帝的第三位皇后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1689年8月24日),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是康熙帝第三任皇后,是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之亲侄女,即康熙的表妹。

  据《清史稿·后妃列传》记载:

  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二十二日被册封为贵妃。

  康熙十七年(1678年)二月二十六日,孝昭仁皇后死后,康熙十多年时间未立皇后,因此,后宫份位最高的贵妃、皇贵妃佟佳氏自以副后身份摄六宫事。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二十日,晋为皇贵妃。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九日,佟佳氏迎来了她的第一个孩子,可佟佳氏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可怜的女儿生下来不到一个月,甚至还没见到自己的父亲便夭折了,她当时心中悲苦万分,从此之后身体更加病弱,再也未曾生育。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初八日,皇贵妃病重;初九日,立为皇后;初十日申刻(下午三点至五点),皇后崩,葬清东陵之景陵。谥号为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她在当了八年皇贵妃后突然病重时,被册立为皇后,第二天申刻(下午三点至五点)便去世了,仅当了不到一天的皇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


  导读:孝恭仁皇后(1660年-1723年),乌雅氏,护军参领、加封一等公威武女,是康熙帝之妃,雍正帝生母。雍正元年五月崩逝于永和宫,享寿六十四岁。同年八月加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皇后”,九月与康熙帝合葬景陵,升祔太庙。

  乌雅氏出身较低微,比康熙帝小6岁,在康熙早期的后妃中是属于比较年轻的一个,得到康熙召幸之后也一直是低阶嫔妃。直到康熙十七年十月,乌雅氏生下皇四子胤禛,也就是未来的雍正帝,才在康熙十八年晋封为德嫔,二十年晋德妃。

  德妃从一个身份卑微的、负责端茶送水等细活的“官女子”,一步一步登上永和宫主的位置,这是很不简单的。康熙二十年册的四个妃子,她们的地位或者说是在皇帝和众宫人心里的位置,是后来的其他宫妃难以相比的,或者说,后来的宫妃再牛也牛不过这四个人。

  可是这四个人中,德妃的身份最低,只有她是包衣之后,不是以秀女而是更低一级的官女子的身份入宫,只有德妃是十八年单独册嫔。可是德妃的女儿是唯一一个下嫁满人的公主,德妃的两个儿子又都是争储风暴的中心。

孝恭仁皇后

  能够稳居后宫四十年,她一定是一个聪明女子,当然,没有家世的她一定要美,她一定会有心计,幸运的是她并没有把这当成一种手段,而是利用这份敏感和睿智暗暗地保护着自己和孩子。淡泊名利的性格或许是皇上欣赏她的原因,史书上没有德妃的“圣祖甚爱之”,也许正是因了她从不张扬的性格。六个孩子,足以说明康熙对她的宠爱。

  待亲生儿子即位为雍正帝后,身为生母的乌雅氏已年高六十三岁,雍正本欲尊奉生母为皇太后,并拟定徽号微为仁寿皇太后,同时还打算请她从原本居住的永和宫,迁住至专供太后养老的宁寿宫,但等不及恭上徽号,乌雅氏即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丑刻崩逝于永和宫,享寿六十四岁。

  同年八月加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九月合葬景陵,升祔太庙。乾隆元年三月加谥“慈纯”,嘉庆四年五月加谥“钦穆”。最终谥号是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历史上的马尔泰若曦的原型——孝敬宪皇后

  马尔泰若曦这个名字是《步步惊心》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她的故事也是作者编纂的,但是马尔泰若曦其实是有历史人物原型的,那就是就是雍正唯一的正式皇后,姓乌喇那拉氏,是内大臣费扬古的女儿。这位皇后少年时代即入宫侍奉,当时康熙帝很喜爱她,作主将她许配皇四子,为雍亲王的正室嫡福晋。雍正元年册封为后,雍正九年去世,卒年43岁,与雍正无所出。

  原著中的马尔泰若曦即是年少时入宫侍奉康熙帝,博得了康熙的喜爱,但是马尔泰若曦的身世这一点有做修改,她父亲马尔泰的身份有两种可能,一位是中国清朝官员马尔泰,于1738年8月30日-1744年8月10日期间,奉旨接替鄂弥达担任两广总督。全名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的该官职,是兼辖广西地区的广东、广西两省之最高统治者,亦为清朝封疆大吏之一。另外一位马尔泰是人名,是八阿哥独子弘旺的妾室茂怡氏之父,但如果根据小说内容来讲,这一位就不太可能了。

  说到这里,就有人关心马尔泰将军的子女了。历史上并没有记载这位将军家族中的女眷,因此马尔泰若曦在这一点上就不可考了,换句话说,马尔泰若曦身上或许有许多人的影子,但她的身份,她的故事,她的地位,她的存在均是杜撰而来。

  《步步惊心》是一部很好的穿越小说,里面的人物有与历史相符的情况,但是其实不用刻意去追究他们的历史史实。但如果真要弄个明白的话,倾城小编jenifer觉得马尔泰若曦雍正的皇后乌喇那拉氏,即孝敬宪皇后更为相似一些。


  导读:甄嬛历史上的原型为孝圣宪皇后雍正帝妃,乾隆帝生母,钮祜禄氏的人生跨越康雍乾三朝,做太后的四十二年更是国家全盛时期,享尽荣华富贵。

  甄嬛,即孝圣宪皇后,雍正帝妃,乾隆帝生母,钮祜禄氏的人生跨越康雍乾三朝,做太后的四十二年更是国家全盛时期,不但享尽荣华富贵,更幸运地亲眼看见了自己的玄孙。

  1691年生,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凌柱的女儿。最初在雍亲王府邸为妾,号格格,为低阶侍妾。1711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雍亲王四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帝。生下乾隆后地位未获提升,十余年间皆号格格,也未生下其他皇子。雍正即位初,直接封为熹妃,居景仁宫。地位次于乌喇那拉皇后、年贵妃、齐妃。但后来随着年妃、皇后相继逝世,齐妃之子弘时失帝意,地位日渐升高。1730年,晋封为熹贵妃,为雍正朝后期后宫统摄者。

  一次,雍王患时疫,病情严重,几乎丧命,钮枯禄氏侍奉殷勤,煎汤熬药,无不周到。雍王康复后,对其尤有钟爱。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皇四子弘历于雍和宫邸。弘历十二岁时随父雍王初侍康熙帝,宴于牡丹台,康熙帝见皇孙弘历聪颖过人,十分喜爱,便接至皇宫去读书,亲自抚养,并称弘历“是福过于予”;连声称钮祜禄氏是有福之人。为此,钮枯禄氏更得雍王的恩宠。

  雍王登基为雍正帝,先封钮祜禄氏为熹妃,进而晋为熹贵妃。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密建皇储,将弘历名字书写好,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弘历二十五岁即帝位,根据雍正帝遗命,母以子为贵,封熹贵妃为皇太后。

  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帝逝世。其子弘历登基,是为乾隆帝。以遗命尊钮祜禄氏为皇太后,徽号崇庆皇太后,移居慈宁宫。同年十一月戊申,乾隆帝追封外祖父凌柱一等承恩公,谥良荣。外高祖额亦腾、外曾祖吴禄追封一等承恩公。

  乾隆帝侍奉母亲非常孝顺。再加上太后身体一直十分硬朗,也因此乾隆每次出巡,太后都同行。拜谒孝陵,秋猎木兰,同是每年必去的。遇到太后生日,乾隆帝率王公大臣奉觞称庆。

  太后的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寿辰庆典,一次比一次隆重。北京城郊万寿山原名瓮山,早在辽时便已经成为皇家园林,明代称“好山园”。1750年4月,在钮钴禄氏六十大寿前一年,乾隆下令在好山园旧址大兴土木,建造“清漪园”(即颐和园),并将瓮山更名为“万寿山”,山前建起为母亲祈福的“大报恩延寿寺”。

  乾隆四十二年,一向身康体健的钮祜禄氏已经是八十五岁高龄。正月辛巳,正在圆明园过冬的钮祜禄氏偶感风寒,乾隆闻讯立即从繁亢的政务中抽出身来直奔圆明园长春仙馆看望母亲,侍奉老太太进餐养病。


  提到乾隆皇帝,大家想到最多的词汇一定是风流二字。在我们所接触的电视剧或电影中,乾隆皇帝无疑是古代君王中最红的一位,他的风流情史为如今的影视剧提供了不少素材。诚然,乾隆皇帝武艺非凡,兼长诗文,又擅书画,本身就才华横溢,加之又是性情中人,而且高坐金銮宝殿之上,也就免不了宠妃如云。那么,乾隆如此一个风流的帝王,难道他一生都在游戏人生吗?此言差矣,在乾隆皇帝的心底,一直埋藏着一个最爱的女人,究竟这女子是谁?是众所周知的香妃吗?还是贤良淑德的令妃?其实早在这些妃子出现之前,乾隆的心中就已装下 他认为世界最完美的女子——孝贤纯皇后。

  孝贤纯皇后,即富察氏。因其死后谥号为“孝贤皇后”,乾隆死后谥号为“高宗纯皇帝”,皇后必加其夫谥号,我们后人也就称她为“孝贤纯皇后”了。富察氏出身满洲镶黄旗,其父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富察氏血统纯正,出身高贵,从小接受正统教育,娴于礼法,是个标准的名门淑女。而且生性端庄文静,在其十六岁时,被雍正发现有“母仪天下”的潜力,遂指婚给时为四皇子的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换言之,孝贤纯皇后,乃是乾隆的结发夫妻,是他生命中第一个女人,也是他第一个册封的皇后。

  何以见得乾隆帝最爱孝贤纯皇后,我们可以看看看以下六件事:

  第一,孝贤纯皇后的孝和贤令乾隆珍爱。

  孝贤纯皇后虽然出身名门,却全然没有娇纵之气。她不追求骄奢的生活,反而异常朴素。在宫中只以通草绒花为饰,并不希罕珠宝翠玉。而且孝贤纯皇后善解人意,为乾隆皇帝做了一个用鹿尾毛缘边儿的燧囊,意在提醒皇帝不忘满洲本色,不忘打江山的不易。皇帝十分珍爱皇后亲手缝制的燧囊,一直带在身上。孝贤纯皇后治理后宫也无不称颂。皇后办事有条不紊,待下宽慈,宫中全都称道皇后美德。她不与后宫嫔妃争风吃醋,反而替皇上分忧,这样的贤妻,皇上怎能不爱?最令皇帝满意的是,皇后非常孝敬崇庆皇太后。皇帝日理万机,皇后却总能代皇帝尽到孝养之心。婆媳关系融洽,胜似一对亲母女。如此一个孝贤并重的妻子,皇上怎能不视如珍宝?

  第二,孝贤纯皇后的两个儿子被乾隆私立太子。

  1730年,孝贤皇后经历了丧女的痛楚,为乾隆生下皇二子永琏。永琏为孝贤皇后富察氏所生,属于嫡子,而且天资聪慧,气宇不凡,乾隆甚是喜爱。于是乾隆把永琏密定为皇太子。没想到两年之后,永琏就因“偶感风寒”而一病不起,于1738年夭亡,年仅9岁。乾隆伤心欲绝,把密定谕旨公布于众,永琏的薨逝,一切典礼都按照皇太子的礼仪操办。1746年,已经35岁的富察氏又为乾隆生下了皇七子永琮,乾隆甚是开心,密定太子。可惜的是,永琮未满两岁,又因天花于1747年身亡。如若不爱孝贤纯皇后,皇帝怎能两次密定太子?

  第三,乾隆为孝贤纯皇后的儿子修建太子陵

  据史记载,清王朝共建有十二座皇帝陵、七座皇后陵及大量的皇室园寝,唯独皇太子陵只建有一座。这座皇太子陵后人称作“八仙陵”,里面葬了乾隆早殇的七个皇子、一个皇女共八人。但是这座园陵最早是源于皇太子永琏的甍逝,乾隆特意为他修建了皇太子陵。这也是实无先例的。皇太子的园寝,祭祀的等级仅次于帝后陵。乾隆帝每次都亲自前往祭祀。


  导读:有的贵妃死后的葬礼比皇后还要风光,而有的皇后死后的葬礼比贵妃还要简单;有的皇后死了多年还让皇帝魂牵梦绕,而有的皇后临死之际却得不到皇帝一丝怜悯。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乌喇那拉氏就是这样一个死前遭遇冷落、死后饱受凄凉的女人。堂堂大清国母之所以遭遇如此不幸,仅仅是因为她在陪乾隆南巡途中剪掉了自己的头发。

  皇后乌喇纳喇氏,纯帝继皇后(1718年-1766年),乌喇那拉氏(又作“纳喇氏”、“纳兰氏”),名不详,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

  据《清史稿·列传·后妃》记载:“(乾隆)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在满洲风俗中,女子最忌讳的就是剪发。母仪天下的堂堂大清国母剪掉自己的头发,无疑是在带头败坏“国俗”,龙颜大怒。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乾隆派人打发她提前回京。两个月后,乾隆回朝后虽然没有公开废后,但还是将其打入冷宫。半年后,忧郁成疾的乌喇那拉氏含恨而终。

  那么,是什么事情让乌喇那拉氏做出“自断青丝”的雷人举动呢?有人认为乾隆在南巡杭州期间经常微服私游、纵情声色,乌喇那拉氏苦谏无效反而倍受斥辱,一气之下自行剪发。《清鉴辑览》也持相同观点:“帝在杭州,尝深夜微服登岸游,后为谏止,至于泪下。”乾隆是风流皇帝,南巡期间外出“放松”一下算不了什么,皇后不至于如此小心眼,如此大动肝火。笔者认为乌喇那拉氏自断青丝另有原因。

  乌喇那拉氏虽然被册立为继皇后,得到过皇帝的宠爱,但她在乾隆心目中却远不如前皇后富察氏。其一,乌喇那拉氏所生皇嫡子永璂,一直没有像富察氏所生的永琏、永琮那样被乾隆秘密立为储君,这让她感到焦虑和不安。其二,乾隆心里一直怀念已经作古多年的富察氏,而乌喇那拉氏却相对冷淡,这让她感到伤心和失败。无论是作为皇后,还是作为女人,乌喇那拉氏一直不被乾隆所重视,造成她内心极不平衡。

  历史上的令妃:电视剧《还珠格格》中,乾隆皇帝有一个令妃娘娘,善良温柔而美丽,十分让人喜欢。历史上真的有令妃宁娘吗?令妃娘娘叫什么名字?令妃有几个儿子?令妃娘娘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确有这个令妃娘娘。令妃娘娘,一开始是妃子,后来成为了孝仪纯皇后。

  令妃,出生于1727.10.23,死于1775.2.28,享年48岁,魏佳氏,内管领清泰之女。令妃,本姓魏,后入满洲镶黄旗,改姓魏佳,是乾隆帝第三位皇后,比乾隆帝小十六岁。

  令妃的子女:

  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皇十四子永璐、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 皇十七子庆僖亲王永璘

  令妃娘娘的后宫生涯:

  魏佳氏生于雍正四年九月初九,因其隶属内务府包衣旗,所以是以宫女的身份被选入宫中的,但后来脱颖而出,被封为了贵人,成为了皇帝的嫔妃。

  魏佳氏容颜秀美,心地善良,很得乾隆帝的喜爱,所以在乾隆十年的正月便晋封魏常在为贵人的旨意,此时魏佳氏仅十九岁,入宫不过六年;乾隆十二年便位列三嫔之一。

  乾隆十九年,魏佳氏晋为令妃,乾隆二十七年魏佳氏又被晋为令贵妃,乾隆三十年更是一跃成为皇贵妃。此时孝贤纯皇后已亡,皇后乌拉那拉氏也失宠被打入冷宫,加上乾隆帝再未立过皇后,所以魏佳氏从此已皇贵妃之尊统摄六宫之事,代行皇后之责,成为无名号而有实权的后宫之主长达24年之久。

  令妃娘娘的后宫生涯:

  魏佳氏生于雍正四年九月初九,因其隶属内务府包衣旗,所以是以宫女的身份被选入宫中的,但后来脱颖而出,被封为了贵人,成为了皇帝的嫔妃。

  魏佳氏容颜秀美,心地善良,很得乾隆帝的喜爱,所以在乾隆十年的正月便晋封魏常在为贵人的旨意,此时魏佳氏仅十九岁,入宫不过六年;乾隆十二年便位列三嫔之一。

  乾隆十九年,魏佳氏晋为令妃,乾隆二十七年魏佳氏又被晋为令贵妃,乾隆三十年更是一跃成为皇贵妃。此时孝贤纯皇后已亡,皇后乌拉那拉氏也失宠被打入冷宫,加上乾隆帝再未立过皇后,所以魏佳氏从此已皇贵妃之尊统摄六宫之事,代行皇后之责,成为无名号而有实权的后宫之主长达24年之久。


  孝淑睿皇后(1760年10月02日—1797年3月5日),喜塔腊氏,满洲正白旗人,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承恩公和尔敬额之女,嘉庆帝的第一任皇后。乾隆三十九年,赐册为皇子永琰嫡福晋,年十五岁。乾隆四十五年,生永琰第二女。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生永琰第二子绵宁(即道光帝)。乾隆四十九年,生永琰第四女(即庄静固伦公主)。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永琰。永琰改名颙琰,是为嘉庆帝。嘉庆元年正月,册立喜塔腊氏为皇后。二月甲辰,其父和尔经额追封三等承恩公。嘉庆二年二月初七,病逝,得年三十六岁。嘉庆二年五月,谥孝淑皇后。嘉庆八年十月,入葬清西陵之昌陵地宫。道光、咸丰累加谥"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昭肃光天佑圣睿皇后"。

  孝淑睿皇后(1760年10月2日-1797年3月5日),喜塔腊氏,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辰时,虽与嘉庆皇帝是同年生,但比嘉庆皇帝大42天。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承恩公和尔经额之女。

  乾隆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七日,高宗亲赐封为皇子永琰的嫡福晋,年十五岁。

  乾隆四十五年,生皇二女。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生皇二子绵宁(即道光帝)。乾隆四十九年,生皇四女固伦庄静公主。

  乾隆五十四年,永琰为嘉亲王。嘉庆元年正月,册立为皇后。

  嘉庆二年二月初七,病逝。嘉庆二年五月,谥孝淑皇后。

  嘉庆八年十月,入葬清西陵之昌陵地宫。

  嘉庆帝逝世后,其子绵宁继位,是为道光帝。道光元年三月,加谥:孝淑端和仁庄慈懿光天佑圣睿皇后。道光三十年四月,加谥: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光天佑圣睿皇后。咸丰十一年十月,加谥: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昭肃光天佑圣睿皇后。

  家庭出身

  孝淑睿皇后的家庭背景一般,《清代皇后册立与八旗大姓氏族 》是这样说的:

  嘉庆嫡后喜塔腊氏孝淑,祖上阿塔在后金时期仅为正白旗包衣,其家族繁衍七、八代后,至嘉庆朝,孝淑之父和尔敬额也不过才是名总管内务府大臣,并非豪门大族。孝淑于乾隆三十九年被册为嫡妃。从她出身内务府包衣家庭以及成婚时颙琰年仅14岁的情况分析,这次婚姻应是经由选秀女途径为皇子所指的婚姻,与女方家族背景及朝中政治毫无关联。此时正逢皇十五子指配嫡妃,众大臣会从嫡妃的家世等推断究竟何人是太子。假若此时嘉庆嫡妃是一个出身后族或其他满洲大家,那么其太子身份会昭然若揭。所以,才会出现包衣成嫡后的奇迹。


  嘉庆孝和睿皇后简介:孝和睿皇后(1776年—1850年),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礼部尚书恭阿拉之女。嘉庆帝第二任皇后。事仁宗潜邸,为侧福晋。嘉庆帝即位,封贵妃。孝淑睿皇后逝世后,先封皇贵妃。嘉庆六年,册为皇后。道光帝登基后,尊为皇太后,居寿康宫。道光二十九年逝世,葬清西陵之昌西陵。两子:绵恺、绵忻。女一,早逝。

  大事年表

  乾隆四十一年生

  乾隆五十五年入潜邸为侧福晋

  乾隆五十八年(1793)六月二十六日生皇七女,未命名,幼殇,未封

  乾隆六十年六月二十二日生皇三子绵恺

  嘉庆元年册为贵妃

  嘉庆二年五月二十晋封皇贵妃,摄六宫事

  嘉庆六年正月初八立为皇后

  嘉庆十年二月初九生皇四子绵忻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尊奉为皇太后

  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薨于寿康宫,终年七十四岁,葬于昌陵西面三华里处还有昌西陵

  孝和睿皇后(1776年—1849年),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礼部尚书恭阿拉的女儿。嘉庆帝第二任皇后。

  嘉庆帝为皇子时,钮祜禄氏被册为侧福晋。仁宗即位后,封为贵妃。皇后喜塔腊氏逝世后,太上皇乾隆帝命其为皇后,先封为皇贵妃,嘉庆六年,册为皇后。嘉庆二年二月初七皇后喜塔腊氏病逝后,她的儿子交由孝和睿皇后照顾。孝和睿皇后有两个儿子,即皇三子叫绵恺与皇四子绵忻。孝和睿皇后对旻宁很好,可说视如己出,对他倍加爱护和关照,所以旻宁做皇子的时候和他这两个弟弟,同父异母弟弟,就是绵恺和绵忻的关系也很好,和继母的感情也十分亲近。道光能够即位孝和睿皇后也有推举之功,所以道光帝视她如同生母一般,更称其为皇母。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己卯廿五日,仁宗驾崩事出突然,继承人选未及明示。据御制《古今储贰金鉴》序,雍正以后的清代历朝皇帝,在选定继承人之后并不明白宣布,只预立密诏二道放好就可以了,一藏于干清官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一藏于皇帝随身所带的金盒中,钮祜禄氏身为仁宗皇后,当然不会不知道这种事情“立储家法”。然则她之所以要在嘉庆崩驾后传懿旨令绵宁继位,是因为她清楚知道绵宁为乾隆指示,嘉庆属意的继承人,乾隆曾与晚年亲自于宫内操办绵宁与原配孝穆成皇后的婚礼,并赐皇孙夫妇婚后仍居宫内,此乃清朝皇帝对皇孙特例之举,为清朝最隆重的由太上皇,皇帝全部参与的皇孙婚礼,也是乾隆暗示道光为皇太孙之举,嘉庆生前也为道光培植势力,大力封赏。

  孝和皇后钮祜禄氏此无私之举为道光所衷诚敬服,因而其后母子关系融洽。《翁同龢日记》,同治五年四月十六日记载:

  醇邸言,宣宗晚年,每披军报,必不怡良久。一日问孝和睿皇后安,适英夷占定海,上强为慰藉。太后厉声日:“祖宗创业,尺土一民皆艰难缔造,何今轻弃之耶?”上长跪引咎。

  但孝和也有不为礼法所容之举,在道光朝第一大案,甚至是整个清王朝数一数二的贪渎大案修建皇陵的案件中,主犯英和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贪渎皇陵款项,居然不顾常识不给皇陵装任何外水系统,也不修任何防水系统,使皇陵成为名副其实的豆腐渣,并且阻拦言官上奏道光实情,道光第一次派人调查此案时又暗中操作使调查结果避重就轻,犯罪事实明确,罪大恶极,且涉及皇帝地宫,孝穆皇后灵柩被淹,按律理当处斩并追究家人,但孝和居然插手外朝,为英和求情,要求道光特别开恩从轻发落英和,使其最终仅仅流放一年半就返回原籍,子孙继续做官。

  孝和皇太后逝世于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公元1850年1月23日),寿年七十四岁。这一年,道光自己知道自已已经六十八岁了。孝和皇太后死后,道光在丧处“席地寝苫”,恪守孝子居丧的礼节,虽经王公大臣屡次奏请还宫,坚持不允。皇太后的灵柩移置绮春园迎晖殿后,道光仍居慎德堂的“苫次”。也由于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弱的老人了,哀毁劳顿,难免会损害自己的健康。何况他那时也有病在身,正是这两种原因让他有病开始不能起了。就在孝和皇太后逝世以后的一个多月,道光亦在慎德堂丧次崩驾。

  历史评价

  皇后为人明智,在嘉庆帝死后,由于是突然死亡,宫内起初并未找到放在光明正大匾后的秘密立储的小金盒。皇后深知道光为乾隆指示,嘉庆属意的继承人,且道光为嘉庆原配孝淑睿皇后所生嫡长子,宗法地位也高于妾室扶正的孝和所生之子,孝和清楚自己的儿子无论从哪一方面都不具备挑战道光帝位的能力,如果此时孝和企图以私心辅助亲子即位,不能使朝廷宗室信服。 在这种情况下,她以皇后名义降旨指定由绵宁继位,换得道光敬佩。

  影视形象

  《满清十三皇朝Ⅱ》潘铣仪 饰演 孝和睿皇后

  《金枝欲孽》陈秀珠饰演 孝和睿皇后

  《大清后宫之还君明珠》潘虹饰演 孝和睿皇后

  《嘉庆皇帝》孙逸飞饰演 孝和睿皇后

  《万凰之王》黄淑仪饰演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金芳)

  《道光秘史》潘虹饰演 孝和睿皇后


  孝慎成皇后简介 道光第一任皇后佟佳·玉琦生平

  孝慎成皇后(1790-1833年)佟佳氏,清朝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第一任皇后,满洲镶黄旗人,世袭三等承恩公、追封一等公舒明阿女。

  道光十三年,逝于钟粹宫,追封为“孝慎皇后”。十五年,与孝穆成皇后一起葬入龙泉峪地宫。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累加谥号,全称为: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皇后。

  家庭成员

  丈夫

  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即清宣宗,史称道光帝,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满语,穆麟德:min ning)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

  女儿

  端悯固伦公主:道光帝长女,生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十月初二日酉时,死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十月二十日,年仅七岁,追封为郡主,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九月追封为端悯固伦公主,道光七年(1827年)入葬清东陵许家峪园寝。端悯固伦公主园寝位于清东陵东南区,风水墙外,许家峪村西,该园寝建于道光元年(1821年)。监修大臣为东陵内务府郎中庆玉,该园寝是清东陵唯一一座公主园寝。该园寝坐北朝南,其建筑由南到北依次是:东西厢房、东西值班房、大门、享殿、园寝门、宝顶(国座),环以围墙。四座宝顶由西往东依次为:二公主、端悯固伦公主、顺和郡王、慧质郡王。

  父亲

  舒明阿,佟佳氏。世袭三等承恩公、追封一等公。康熙朝一等公佟图赖第十四世后人。

      档案

  孝慎成皇后佟佳氏,世袭三等承恩公、追封一等公舒明阿之女。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年间,佟佳氏出生,比道光帝小8岁。

  嘉庆八年(1803年)时年14岁,佟佳氏奉旨为皇子绵宁侧福晋。

  嘉庆十三年(1808年)时年19岁,佟佳氏按序提升,成为绵宁继福晋。

  嘉庆十八年(1813年)七月初三日,时年24岁,佟佳氏生绵宁长女。

  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绵宁被封为智亲王,佟佳氏则为智亲王福晋。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十月二十日,时年三十岁,佟佳氏之女去世,虚龄七

  岁。嘉庆帝下旨追封为郡主。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嘉庆帝驾崩,绵宁继位,改名旻宁,为道光帝。

  道光二年(1822年)十一月,时年33岁,道光帝册立佟佳氏为皇后,追封皇长女为“端悯固伦公主”。

  道光十三年(1833年)四月二十九,时年44岁,皇后佟佳氏逝世。

  道光十三年(1833年)七月,道光帝上谥佟佳氏为孝慎皇后。

  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二月乙丑,葬入龙泉峪地宫。


  道光帝最喜欢的女人是孝全成皇后吗?道光帝最爱的人是谁?

  孝全成皇后(1808年3月24日-1840年2月13日),钮祜禄氏,名不详,曾祖父为乾隆朝驻藏将军成德, 祖父为穆克登布,父亲为清朝苏州驻防将军、乾清门二等侍卫、世袭二等男爵、赠一等承恩侯、晋赠三等承恩公颐龄,满洲镶黄旗人。

  她是清宣宗道光皇帝旻宁的第三位嫡妻、即位后所立的第二位皇后(1834年起在位),清文宗咸丰帝的生母。

  道光的第三位皇后,也是钮祜禄氏,一般称为小钮祜禄氏皇后。道光初年,小钮祜禄氏才13岁便因为道光皇帝的下诏求选而入宫,而此时道光皇帝已经39岁,比她足足大了26岁。这位皇后是二等侍卫颐龄之女,幼时随父亲上任江南而成长在苏州,江南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深深地陶冶了她,养成了江南女子的纤巧秀慧。她曾仿世俗所谓七巧板者,斫木片若干方,排成‘六合同春’四字,以为宫中新年玩具。因生长苏州之故,亦可想见其在“明慧”以外,还有江南女儿的温柔,这与旗下格格的开朗爽健是大异其趣的,此所以独蒙帝眷。还因为才、智、貌样样全优,被赐予“全”字的封号,先后被封为全嫔、全妃、全贵妃。道光十一年(1831)年,她生下了后即位为咸丰的皇四子奕詝,于是更得宠幸。1833年,孝慎成皇后去世,全贵妃晋升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事。第二年,她被封为皇后,此时,她也不过27岁。

  孝全成皇后不管生前死后都极受道光帝的宠爱及重视,从全贵人开始(实际册封时未册为全贵人而直接进位全嫔)、3个月后升全妃、一年后以17岁稚龄超越所有老资格嫔妃成为仅次于孝慎成皇后的全贵妃、而后皇贵妃,直至母仪天下的皇后。她于盛年暴崩,死因不明,至今众说纷纭,成为清宫疑案之一。她生前完全不用凭借子嗣的晋封速度堪称清宫罕见,(整个清朝即使有皇子的嫔妃也未有晋封速度如此夸张的)当皇后后铁腕治后宫也说明了道光帝对其非比寻常的爱重支持,她死后其子奕詝(后来的咸丰帝)能顺利击败其他皇子最终继承大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道光对她爱屋及乌。也因为孝全成皇后与道光帝感情极深,自她去世后道光便未曾再立皇后。


  孝穆成皇后(1781年—1808年2月17日)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一等子、户部尚书、赠三等公布彦达赉女。道光帝原配妻子,早逝。道光帝登基后追封为孝穆皇后。道光七年(1827年)九月,殡宫自王佐村移葬,22日正式入葬清东陵宝华峪万年吉地,次年九月,宝华峪万年吉地地宫渗水,次年五月,将孝穆皇后梓宫由地宫中启出,暂安于宝华峪正殿。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二月,孝穆皇后梓宫迁葬入清西陵境内的龙泉峪万年吉地地宫。道光三十年(1850年)9月,文宗加上尊谥:孝穆温厚庄肃端诚孚天裕圣成皇后,咸丰、光绪累加谥全谥为孝穆温厚庄肃端诚恪惠宽钦孚天裕圣成皇后。

  清宣宗孝穆成皇后(1781年—1808年2月17日)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一等子、户部尚书、赠三等公布彦达赉女。

  嘉庆元年(1796年)11月奉仁宗赐册,立为皇子绵宁的嫡福晋。

  嘉庆十三年(1808年)正月二十一日逝世,暂安于王佐村园寝。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宣宗即位,追谥为孝穆皇后。

  道光元年八月辛亥,追封其父布彦达赉为三等承恩公。

  道光七年(1827年)9月,殡宫自王佐村移葬,22日正式入葬清东陵宝华峪万年吉地。

  道光八年(1828年)9月,宝华峪万年吉地地宫渗水,道光九年(1829年)五月,将孝穆皇后梓宫由地宫中启出,暂安于宝华峪正殿。

  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二月,孝穆皇后梓宫迁葬入清西陵境内的龙泉峪万年吉地地宫。

  道光三十年(1850年)9月,文宗加上尊谥:孝穆温厚庄肃端诚孚天裕圣成皇后,咸丰十一年(1861年)穆宗加上恪惠二字,光绪元年(1875年)六月加上尊谥“宽钦”二字。

  全谥为孝穆温厚庄肃端诚恪惠宽钦孚天裕圣成皇后。

  相关史籍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传一》

  宣宗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户部尚书、一等子布颜达赉女。宣宗为皇子,嘉庆元年,仁宗册后为嫡福晋。十三年正月戊午,薨。宣宗即位,追册谥曰孝穆皇后。初葬王佐村,移宝华峪,以地宫浸水,再移龙泉峪,后即於此起慕陵焉。咸丰初,上谥。光绪间加谥,曰孝穆温厚庄肃端诚恪惠宽钦孚天裕圣成皇后。

  《清史稿·卷一百六十七·表七》

  载其父布彦达赉为满洲镶黄旗人。布彦达赉为阿里衮之子。


  道光孝静成皇后怎么死的?孝静成皇后活了多少岁?

  博尔济吉特·雨宁,生于1812年6月19日(嘉庆十七年五月十一日),刑部员外郎花郎阿之女。原为蒙古科尔沁左右翼(在今中国内蒙古通辽市境内)人,死后抬入满洲正黄旗。初入宫为静贵人,十四年为贵妃,二十年为静皇贵妃。文宗即位尊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1855年(咸丰五年七月)太妃病笃,尊为康慈皇太后,8月21日(七月初九日)崩,享年四十四岁。

  咸丰年间初谥为: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不系宣宗谥,不祔庙。穆宗即位后,祔庙、加谥。尊谥为: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有三子一女,分别为奕纲、奕继(均早殇)、皇六子恭亲王奕欣。皇六女固伦寿恩公主,道光二十五年四月下嫁景寿。孝静成皇后是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的养母,虽然生前未成为皇后,但死后被咸丰帝追封为皇后,成为清朝历史上和顺治董鄂妃一样既非前朝皇后、也非本朝皇帝的生母而被追封的皇后。


  导读:清文宗的皇后清咸丰皇帝登上皇位,本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他是故皇后生的嫡长子、母后死时年方十岁,更得道光帝的怜爱。然而事情的变化往往不以人的预为转移。

  以后几年,皇六子奕訢长大,十分乖巧伶俐,深得道光帝的种爱,道光便犹豫不决起来。一天,皇子来到上书房,向先生社受田请假,说奉了父皇之命去打猎。杜受由是滨卅人氏,任教授皇子读书的侍读学士,在上书房行走。他与奕伫感情最深,希望奕伫能登上大位。这天,他小声对奕伫耳语了一阵,又对他叮嘱一番,使奕伫心领神会,高高兴兴地离开了上书房。围场上,众皇子兴高采烈,纵马驰骋,各显自家武艺,只有奕伫一人呆呆坐在那里观看,侍从们皆垂手侍立。皇子们问他:“今日射猎,正应尽兴而归,阿哥为何呆坐不动?”奕伫只说是身子不快,不便驰马逐鹿。。傍晚,众皇子马鞍上悬挂猎物,高高兴兴回宫复命,独有奕空手而回。道光帝很不高兴,斥责他说:“别人统有所得,为何你却两手空空?六阿弟比你小,射得最多,你将如何交代?”奕伫慌不忙,回答说:“儿臣弓马本事虽然及不上诸位兄弟,但岂能一物都射不到?只因眼下正当春时,鸟兽方在孕育之中。猎场上,母兽突奔逃命,幼兽嗷嗷嘶叫,儿臣不忍伤了他们性命,以免上天降罪。何况儿臣也不愿在这种场合同诸位阿弟争一日之高下。”道光帝一听这番话,马上转怒为喜,赞扬道:“好!好!看不出你有这么宽厚的胸怀,将来足可为人主。我能有你这样的儿子做继承人,也就放心了!”于是,决意立奕伫为皇太子。杜受田亲授的这番妙计,果然生效。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二十岁的奕伫在大行皇帝梓宫前登上皇位,改元咸丰,史称清文宗。他将杜受田擢升为协办大学士,视为心腹大臣,凡事都要同他商量。为感激抚养自己长大的静皇贵妃搏尔济吉特氏,尊她为慈康皇贵太妃,居寿康宫,并封她所生的儿子奕沂为恭亲王、奕纲为须郡王、奕继为慧郡王。奕伫当皇子时娶的嫡福晋萨克达氏,是太常寺少卿富泰的女儿,但成婚后两年即病死。文宗即位,追谥她为孝德皇后。又册封钮祜禄氏为皇后。这位在位的皇后就是后来同慈禧一起垂帘听政的东太后,慈安太后。

  她是广西右江道道台穆阳阿的女儿,文宗当皇子时便侍候左右。咸丰二年先封贞嫔,又进位贞贵妃,册立为皇后。她心地善良、单纯,咸丰帝对她很敬重,但不甚爱幸。登上皇位的咸丰,年轻好色,曾数次广选天下美女。一个姓叶赫那拉氏的小名叫兰儿的宫女,在偶然的机会被咸丰帝召幸,从此决定了近代中国近百年的衰败史。因为偶然的召幸,叶赫那拉氏身怀六甲,为咸丰帝生下了唯一的儿子载淳,才使她坐上皇太后的宝座;因为正宫慈安太后的善良软弱,才使狡黠阴险的她掌握了清廷四十多年的政权。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七月,咸丰帝国酒色过度,在内乱外患的交相逼迫下,病死于热河避暑山庄,享年三十一岁。唯一的儿子,懿贵妃叶赫那拉氏生的载淳年仅六岁,被扶上龙廷,改元为同治,史称穆宗。

  皇后钮祜禄氏与同治帝的生母懿贵妃并尊为皇太后,分别称为慈安皇太后与慈禧皇太后,后人也称她们东太后、西太后。西太后素来有野心,为了达到垂帘听政的目的,她征得东太后的同意,联结恭亲王奕訢,设法处死或罢免了咸丰临终时指定的顾命八大臣载垣、端华、肃顺等。东太后本无心抓权,对朝事不感兴趣,但听了西太后一番危言耸听,以为八大臣有意篡权谋反,便同意了西太后的做法。从此,朝权实际上掌于西太后与恭亲王的手里。西太后有一非常得宠的太监安得海,很会投主子所好。

  西太后酷爱看戏,他便替太后造了一座戏园,招集梨园子弟,日夜演戏。又因他曾在剪除八大臣时有功,所以权力很大。宫内上下奉他如太后,连小皇帝同治也怕他三分。安得海权势日重,厌烦了宫内的枯燥生活,想去江南繁华之地游逛一下。他请西太后答应他下江南,督制皇帝大婚时穿的龙衣。西太后说:“我朝立有祖制,内监不准出京,你还是不去为好。”安得海磕了几个响头,说道:“太后懿旨,奴才怎敢不从?但江南织造局进贡的衣服向来不合式,现在皇上将要大婚,依奴才看来。这龙衣总要格外讲究,不能随便了事。何况太后的衣服,也常常不合用,所以奴才想为太后、皇上督办几件好看、合用的衣服,向太后复旨。”


  孝德显皇后(1831年-1850年1月24日),萨克达氏,生于道光十一年,太常寺少卿富泰之女。道光二十七年,道光帝册萨克达氏为皇子奕詝的嫡福晋。二十九年十二月乙亥崩,无子女。清文宗咸丰帝即位后,追册谥曰孝德皇后。权攒田村,同治初,移静安庄,旋葬清东陵定陵,上谥。光绪、宣统屡次加谥,谥号曰孝德温惠诚顺慈庄恪慎徽懿恭天赞圣显皇后。

  姓名:清文宗(咸丰帝)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

  旗籍:满洲镶黄旗

  职业:嫡福晋→皇后(追封)

  生卒: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乙亥(公元1850年1月24日)

  谥号:孝德温惠诚顺慈庄恪慎徽懿恭天赞圣显皇后

  父亲:太常寺少卿富泰

  丈夫:清文宗显皇帝爱新觉罗·奕宁(咸丰帝)

  孝德显皇后

  人物简介 孝德显皇后(1831年—1850年)萨克达氏,太常寺少卿富泰女。咸丰帝为皇子时的福晋,道光二十七年,道光帝册萨克达氏为嫡福晋。二十九年十二月乙亥(1850年1月24日)逝世,无子女。 清文宗咸丰帝即位后,追册谥曰孝德皇后。权攒田村,同治初,移静安庄,旋葬清东陵定陵,上谥。光绪、宣统屡次加谥,曰孝德温惠诚顺慈庄恪慎徽懿恭天赞圣显皇后。 相关影视形象 《大清后宫》 彤 麟--饰 宝 琴(孝德显皇后) 史料记载 附《清史稿列传一 后妃》 文宗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太常寺少卿富泰女。文宗为皇子,道光二十七年,宣宗册后为嫡福晋。二十九年十二月乙亥,薨。文宗即位,追册谥曰孝德皇后。权攒田村,同治初,移静安庄,旋葬定陵,上谥。

  史料记载

  《清史稿列传一 后妃》

  文宗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太常寺少卿富泰女。文宗为皇子,道光二十七年,宣宗册后为嫡福晋。二十九年十二月乙亥,薨,文宗即位,追册谥曰孝德皇后。权攒田村,同治初,移静安庄,旋葬定陵,上谥。光绪、宣统屡加谥,曰孝德温惠诚顺慈庄恪慎徽懿恭天赞圣显皇后。


  慈禧太后是哪个皇帝的老婆?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叶赫那拉氏,名杏贞。出生于叶赫部(今四平附近)。咸丰皇帝的妃子,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分或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为期仅次于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人称清朝“无冕女皇”,由于在其48年的统治期间,中国除了太平天国之乱外,还饱受外国侵略,中国国力日渐衰败。其执政能力颇受争议,加上中国传统对于女性执政的负面意见,近来,史学界逐渐开始有人从历史条件局限的观点,对慈禧当政提出多元化的评价。但她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依然是一位负面人物。

  慈禧太后是谁的妃子:咸丰

  咸丰,名爱新觉罗·奕詝,20岁登基,在位11年,31岁病死,咸丰是清朝秘密立储继承皇位的最后一位皇帝,他被后人称为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皇帝。他登基不久就发生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之后又有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他在重大事件面前无所决策,迷于酒色,荒废朝政,宠爱叶赫那拉(日后的慈禧),误国殃民,留下千古遗憾。

  中文名:叶赫那拉·杏贞

  外文名:Empress Dowager Cixi

  别名:西太后、慈禧太后、那拉太后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日期:1835年11月29日

  逝世日期:1908年11月15日

  职业:懿嫔,皇太后

  坟墓:定东陵

  生活年代:清末

  旗籍:满洲镶蓝旗

  婚姻名份:贵人、嫔、贵妃

  【生平大事年表】

  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1835年11月29)慈禧出生,出生地不明。有人说她出生在安徽,也有人说她出生在呼和浩特;有人说慈禧出生在山西的长治市,有人说慈禧就是出生在北京。

  咸丰二年(1852年5月)(18岁),选秀入宫,赐号懿贵人(但经常被称作为兰贵人)。

  咸丰四年(1854年)(20岁),晋懿嫔。(清制后宫地位共分八级,依序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咸丰六年(1856年)(21岁),生皇长子载淳(后来的同治皇帝),当日晋懿妃。

  咸丰七年(1857年)(22岁),晋懿贵妃。

  咸丰十年(1860年)(26岁),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皇帝率后妃宗室重臣等避祸承德避暑山庄,命恭亲王奕留京与联军议和。

  咸丰十一年(1861年)(27岁),咸丰皇帝驾崩,皇子载淳继位,以皇帝生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九月,在恭亲王奕支持下发动辛酉政变,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杀肃顺等八大臣,成功夺权,垂帘听政。

  同治元年(1862年)(28岁),同治皇帝对圣母皇太后晋徽号“慈禧”。

  同治四年(1865年)(31岁),罢议政王奕?职务,遭洋人、宗室、大臣疑问,旋又复职。

  同治十三年(1874年)(40岁),同治皇帝驾崩,因其无嗣;遵皇太后之意,由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继位(即后来的光绪皇帝)。


  孝哲毅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孝哲毅皇后?

  孝哲毅皇后(1854年7月25日-1875年3月27日),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修撰、翰林院侍讲、封三等承恩公、累部官户尚书崇绮之女,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册为皇后。孝哲幼承父教。亦工书,能左手作大字。光绪元年乙亥二月二十(1875年3月27日)寅刻崩,时距穆宗崩才七十余日,五月上谥曰孝哲嘉顺淑慎贤明宪天彰圣毅皇后。九月,暂安梓宫于隆福寺。五年三月二十六(1879年4月17日),合葬惠陵,升祔太庙。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宣统帝入嗣穆宗,于宣统元年(1909)四月加上尊谥恭端,全谥:孝哲嘉顺淑慎贤明恭端宪天彰圣毅皇后。

  阿鲁特氏自入宫以来,处处小心谨慎,毫无失礼之处,但慈禧见到她,总是气不打一处来,事事找茬。同治帝有病,阿鲁特氏心中着急,但不敢去侍奉,慈禧责怪她“妖婢无夫妇情”。同治病势垂危之际,阿鲁特氏偷着去看望,并亲手为同治帝擦拭脓血,慈禧又骂她“妖婢,此时尔犹狐媚,必欲死尔夫耶?”阿鲁特氏左右为难,怎么做也讨不出好来。据《崇陵传信录》载,一次阿鲁特氏去探望同治帝病,流着眼泪倾诉独处宫中、备受虐待之苦。同治帝安慰她说:“卿暂忍耐,终有出头日也。”小夫妻的这些话被尾随而来、在外偷听的慈禧听到了,勃然大怒,立刻闯进宫来,抓住阿鲁特氏的头发,一边打,一边往外拽,并扬言要备大杖伺候。病床上的同治帝欲救不能,眼睁睁看着皇后惨遭凌辱,又急又气又害怕,竟昏了过去。慈禧这才饶了阿鲁特氏。

  崇彝写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一次,慈禧萌发了要废掉阿鲁特氏皇后位的想法。于是将担任宗人府宗令的咸丰帝的七弟醇亲王奕譞召来,商议此事。醇亲王说:“欲废后,非由大清门入者不能废大清门入之人,奴才不敢奉命。”慈禧欲废阿鲁特氏之心才作罢,但却由此深恨醇亲王奕譞。

  阿鲁特氏性格耿直,不善逢迎。她认为自己是堂堂正正从大清门迎娶的皇后,只要自己行得端,做得正,没必要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而且,她有意无意地几次刺激、激怒慈禧,致使矛盾更加尖锐。一次,阿鲁特氏陪慈禧看戏,“演淫秽戏剧,则回首面壁不欲观,慈禧累谕之,不从,已恨之”。一来阿鲁特氏表现得不听话,不顺从,二来反衬出慈禧好淫乐,格调低俗,从而加深了对阿鲁特氏的怨恨。阿鲁特氏身边的人劝她要处处讨慈禧欢心,要善逢迎,只有和皇太后搞好关系才能保住自己的位子,否则于己不利。阿鲁特氏则表示:“敬则可,则不可。我乃奉天地祖宗之命,由大清门迎入者,非轻易能动摇也。”慈禧是通过选秀女进入皇宫的,最忌讳别人提从大清门而入,大清门是她心头永远的痛。有人将阿鲁特氏的话偷偷地告诉了慈禧,慈禧勃然大怒,认为是故意蔑视自己,因而对阿鲁特氏“更切齿痛恨,由是有死之之心矣”。

  幼时即淑静端慧,崇公每自课之,读书十行俱下。容德甚茂,一时满洲、蒙古各族,皆知选婚时必正位中宫”。她受父亲的影响,字也写得很漂亮,尤其是能用左手写大字,备受时人称赞。

  《清宫词》里有一首赞美孝哲皇后的诗:

  蕙质兰心秀并如,花钿回忆定情初。珣瑜颜色能倾国,负却宫中左手书。”

  珣、瑜指珣妃阿鲁特氏和瑜妃赫舍里氏。意思是珣、瑜二妃虽有倾国倾城之美貌,但在文才上却逊于善长左手写字的中宫皇后。孝哲皇后喜好文学,对著名的唐诗能“背诵如流”。平时她“气度端凝,不苟言笑”,“曾无亵容狎语”,颇有母仪之风。


  隆裕(1868-1913),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慈禧之弟副都统桂祥之女。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

  她姿色并不出众,且性格柔懦,身为皇后既不得宠,在宫中也得不到慈禧太后这位姑姑的欢心,平日与诸命妇王妃见面时也不太有威信。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在联军攻入紫禁城前夕,皇后随着慈禧太后、光绪帝和其余宫眷一同逃往西安。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一行人再度回到了紫禁城,而在珍妃死后,皇后依然不得宠。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在中南海瀛台涵元殿被毒害身亡,依慈禧太后遗命由宣统帝溥仪即位,宣统帝称她为“兼祧母后”,尊为皇太后,上徽号隆裕皇太后,而宣统帝时年仅三岁,因此由太后抚养宣统帝,同时隆裕太后也和宣统帝生父摄政王载沣同主掌风雨飘摇的清王朝。

  宣统三年十二月戊午(1912年2月12日),以太后名义颁布《宣统帝退位诏书》,结束清朝自1644年入关以来共二百六十八年的统治。隆裕太后长期忧郁,以致积郁成疾。虽然慨然下诏逊位,但实际上仍是“让国仍存亡国恨”,以为愧对创业的列祖列宗。心中一直郁郁不乐。尝谓“孤儿寡妇,千古伤心,每睹宫宇荒凉,不知魂归何所”等语。年来,积成肝郁,尝患呕逆。


  郭布罗·婉容(1904年11月13日-1946年6月20日),字慕鸿,号植莲,满洲正白旗(达斡尔族)。清朝逊帝溥仪的妻子,清朝与中国的末代皇后,曾为伪满洲国皇后。 “婉容”二字及她的字“慕鸿”来自《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郭布罗·婉容,达斡尔族,旗籍满洲正白旗,1904年11月13日出生于内务府大臣荣源府内。婉容的父亲荣源,是位开明人士,时任内务府大臣,一向主张男女平等,认为女孩子应该和男孩子同样接受教育。除了教她读书习字、弹琴绘画,还特意聘请了于中国出生的美国人任萨姆女士(Miss Isabel Ingram)为英语老师。婉容作为一个达斡尔族旗人家的小姐,优裕富足的生活环境、显赫的家族地位、民族文化及传统文化的教育都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婉容的生母爱新觉罗氏是定郡王溥煦的孙女、毓长的第四女,人称“四格格”,在生下婉容时因产褥热而故。婉容的后母恒香(字“仲馨”,后改名“金仲馨”),同样也是定郡王溥煦的孙女、毓朗的第二女,人称“二格格”,对婉容一生的影响极为深刻。恒香对婉容不但细心照料,甚至是宠爱备至,母女相处非常和睦。家中其它成员还有长婉容两岁的同母哥哥润良(娶溥仪大妹韫媖),小她六岁的异母弟弟润麒(娶溥仪三妹韫颖)。婉容的家住北京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帽儿胡同。

  嫁予溥仪

  1922年,已满17岁的婉容因其不仅容貌端庄秀美、清新脱俗,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而在贵族中闻名遐迩。同年,被选入宫,成为清朝史上最后一位皇后。

  然而婉容的当选并不是因为她的美丽与多才,而是在瑾皇贵妃(端康皇贵妃)的坚持下,溥仪才勉强圈点的。因为皇帝溥仪第一个圈中者为文绣而非婉容,但文绣长相平平,当时十七岁的婉容却出落得美丽高贵,而且她的家世显赫,最后溥仪还是选了婉容当皇后。而文绣既被皇帝圈上了,也不能再嫁别的人,于是成为了妃子。1911年,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帝制结束,国家从君主制走向共和。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给予清室的优待条件是“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为此,逊帝溥仪的婚礼还是完全照搬皇帝大婚的礼仪,民国政府特准皇后的“凤舆”从东华门抬进紫禁城的后半部。1922年11月30日,婉容成为名义上的皇后。

  婉容出身满州旗人,知书识礼,也写得一手不错的诗词。她跟溥仪的书信有很多都是用英文写的,署名“伊丽莎白”。溥仪在她初进宫时十分宠爱她,为她聘请过英文老师。婉容相貌娇美、谈吐文雅、举止端庄、仪态不凡、内刚外柔并富有善心,她是一位兼收中西方文化优势于一身的贵妇。但由于溥仪身体原因,两人婚后一直无子。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11月5日,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婉容也随之离宫。随溥仪前往天津居住后,婉容对鸦片成瘾。出宫后的婉容精神焕发,她一改宫中的装束,换上了时装旗袍和高跟皮鞋,还烫了头发,成为租界中的“摩登女性”。对她吸引力最大的则莫过于到各大百货公司购物,反正有溥仪付钱,她可以无所顾忌地大肆挥霍,有用的没用的看中了就必须买回来,导致后来发展成婉容和文绣之间争宠的手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溥仪性格上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了,而他生理上的缺陷最终更是导致了文绣提出离婚。可是溥仪却把这场给他带来奇耻大辱的“刀妃革命”的所有过失都推到了婉容的身上。

  病逝监狱

  1945年8月,苏联在“八月风暴”行动中迅速攻占满洲,婉容在11日随宫廷人员自新京撤至通化大栗子沟,后被占领当地的共产党游击队俘虏,先后运至通化、长春、永吉、敦化、延吉,最后于1946年6月10日前后(见嵯峨浩回忆录)或8月下旬(当时报纸记载)死于吉林省延吉的监狱里。

  葬地不明,有说是“用旧炕席卷着扔在北山上”,也有说是“葬于延吉市南山”,尸骨亦无处寻找。三年以后,在伯力收容所过囚居生活的溥仪从嵯峨浩给溥杰的家信中获悉婉容的死讯,似乎无动于衷。

  2006年10月23日,经其弟润麒同意以招魂形式与溥仪合葬于河北清西陵外的华龙陵园,溥仪墓清献陵。


结语

清代皇后,一是通过选秀,再举行大婚册立;二是由妃嫔擢升;三是皇帝追封;四是母凭子贵。虽然都是皇后,但名位仍会有差别;当中以通过大婚礼而册立的皇后地位最高,称为元后。其次是由妃嫔擢升的皇后,称继后。而通过儿子做了皇帝,才母以子贵得到的后位,或因受宠而追封的,这是比较低的了,这种皇后的神位,亦会放在最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数清朝的皇后们
《大清后宫那点事儿》第二十九章 道光皇帝的四个皇后—道光篇
清朝皇后最全大集结
清朝皇后简介
孝慎成皇后:重情重义好媳妇,侄女更厉害,唯一历经五朝的皇贵妃
清朝皇帝列表及大事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