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帝国雪崩的第一片雪花,来自广西的一场哗变
userphoto

2023.05.07 布基纳法索

关注

大崩溃的前夜

(本文选自范西园《昭昭有唐·帝国的挽歌》)


01 
大唐帝国的第一声丧钟,敲响在了咸通九年(868年)七月
这个炎热的七月,在帝国遥远的南方,一群从徐州来的戍卒发动了哗变,昭示着一场崩溃的开端。
宣宗时代开始,随着吐蕃帝国灭亡,大唐西南的南诏国开始趁机膨胀,迅速崛起。南诏收降了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后,发起了对唐廷的战争,先后攻陷了邕州(今广西南宁)、交州(今越南河内),占据了大唐的安南(今越南北部地区)。此时南方的兵力薄弱,为了遏制南诏的扩张,唐廷在北方招募了两千劲卒,驰援安南。其中就有一支来自徐州的部队,驻守在桂州(今广西桂林),防备南诏的来袭。上百年的藩镇交战中,徐州都是四战之地,因此民风彪悍,多出精兵强卒,调徐州兵来岭南守城,也是唐廷围剿南诏的其中一环。
按照规定,这支徐州兵将守边三年,随后由下一批兵卒接替轮岗。但是由于管理混乱、费用紧张,这支徐州兵迟迟等不到接替他们的部队,所以他们只能这样无限期地继续驻守下去。到了咸通九年,他们已经足足在湿热的南方守了六年时间。当他这群士兵接到命令,他们还是不能回乡时,愤怒终于达到了临界点。
明明说好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何时是个头?
既然朝廷不让他们回老家,那他们就自己回去!在军头庞勋的带领下,这八百徐州兵终于哗变了。他们杀死领军的都将,造起反来。随后,这八百人一路北上,取道湖南、浙西,径自返回徐州。他们沿途一边行军,一边劫掠,一路如入无人之境,队伍不减反增,等到抵达并攻克了徐州时,已经壮大成为了上十万人的大军。
这一番动乱,直接掀开了大唐朝廷最后的遮羞布。
庞勋这伙人为何一路畅行无阻,吃着火锅唱着歌就到了徐州?那是因为,从湖南到徐州的各地藩镇们几乎没有一个想要专门对付叛军。大大小小的节度使、观察使,想的只是本州县的利益,只要保住本境不被贼兵攻陷,实力不受损失,其他事情便都不在乎。就这样,庞勋这伙人翻山越岭,穿越无数险关岩阻,竟然毫发无损,随后便一头扎入了平坦开阔的华北大平原,如困龙入大海,一发不可收拾。
那么,庞勋的徐州兵,又为何越来越多,越打越强?那是因为,随着地主豪强的土地兼并日益激烈,加上水旱灾荒频仍,大江南北的百姓们都破产了。大量原本过着安定生活的良民、顺民,一下子变得一无所有,只能为了活下去而投靠了作乱的庞勋。
从宣宗大中年间以来,唐廷的君臣们都沉迷在太平之世的幻梦里。从士族、官宦,到僧侣、文人,都一个劲儿地歌颂着皇帝的英明和大唐的繁荣,四海一片升平,到处都是欢乐的赞歌。但是,这些都是有资格被朝廷听见、有资格写入史书之人所说的话,而那些没有资格开口的人,始终不能开口,痛苦地沉默着。
他们是农民、商贩、劳工、佃户,他们默默忍受着社会的不公,经历着豪强兼并、社会瓦解所带来的的时代的阵痛。他们不是不想说话,而是没有人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事实证明,这无声的沉默之下,是日积月累的愤怒,当他们忍受不了这一切的时候,他们会砸烂阻挡他们开口的一切桎梏,用血与火来回敬这片黑暗的重压!

02
在河南的长垣县,一个叫王仙芝的人看到了机会。
王仙芝是一位土豪,也就是势力强大的草根一族。早年间,王仙芝贩卖私盐,积累下了一笔不菲的财富。贩私盐,其实就是行走江湖,需要纠集一伙人,结成帮派来行动,既是为了方便拉运货物,也是为了武装抵抗打劫的匪徒,甚至可以打退执法的官兵。王仙芝就这样在江湖上混出了名堂,做了一大帮绿林豪杰的老大。后世有《水浒传》说尽了草莽英雄故事,王仙芝的江湖地位,就像是东溪村的托塔天王晁盖一般,路见不平一声吼,整个江湖抖三抖。
当庞勋带领着乌泱泱的叛军队伍转站在淮泗之间的数千里地域,朝廷时而围剿,时而安抚,却总是平定不了庞勋这伙人。而朝廷的孱弱和腐朽,也在一次次招安和平叛中一览无遗。这场变乱延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唐廷不得不发动了诸道兵马,还带上沙陀族的朱邪赤心等蕃兵联合围剿,总算是在咸通十年(869年)扑灭了这场叛乱。庞勋也在沙陀骑兵的围追堵截下突围失败战死。
可庞勋虽然败死,却实实在在地让当权者们到,庶人一怒,究竟是血溅五步,还是伏尸百万。
而那十万部下也不可能都跟着庞勋一起共赴黄泉。不少人马逃了出来,流窜于江湖之中。上万人落草为寇,这可不是小事,这对中原黑社会来说是一次大洗牌。而王仙芝趁机便抓住了这次洗牌的机会,收纳了不少落草的庞勋旧部,一时间,王仙芝在长垣的势力暴涨到了数千人,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下黑社会大头领,隐然间有着绿林盟主的地位。
有了这点实力,王仙芝自然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干他一笔大生意!
而天下最好的生意是什么呢?自然是造反了。开局一把刀,混得好便是身价暴涨,甚至有机会问鼎中原,混不好那就大不了一死了之。王仙芝便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等待时机,随时骑兵,先攻他几个州县!

03
这时的大唐帝国,政局已是日益黑暗。
咸通皇帝李漼并不是像后世评价的那样,是一个昏庸的皇帝,至少是一个中等才能的君王。他未必不想有什么作为。他在位期间,通过积极地调度,唐廷成功地打赢了与南诏的战争,收复了安南地区,将南诏死死按在东南亚的内陆地区,不使其掌握出海口。在政治上,李漼也实现了朝局的稳定,牢牢地把控住了朝政。
可是,他终究不能改变大唐江河日下的趋势。
对于逐渐瓦解的基层统治、日益强大的地方土豪、愈发离心的藩镇节帅、全面走向崩盘的经济形势,咸通皇帝李漼没有丝毫的办法。他只能像平定庞勋之乱那样,东拼西凑地填补着帝国四处露出的窟窿。可是整间屋子已经千疮百孔,他这一个裱糊匠修补再多的窗户纸,又怎能修好这四处漏风的屋墙?
晚年的李漼似乎也放弃了对大唐的治疗,他开始消极怠政,沉迷享乐,游宴无度,崇佞佛教,花大把大把的前迎接佛骨舍利,安放在法门寺。在位十四年后,李漼开始病重,并在这年七月病逝,享年四十岁,庙号为“懿宗”。
宦官田令孜、刘行深等人拥立十二岁的普王李儇为皇太子,两天后,在懿宗皇帝的灵柩前登位,次年改元乾符。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小陪伴李儇玩耍的宦官田令孜成为了新的朝廷红人。小皇帝连青春期都没有步入,还是个懵懂的孩子,生长在孤独的深宫,扶养他长大的宦官田令孜就是他最大的依靠。他称呼田令孜为“阿父”,登位以后,凡是要他来决定的国家大事,自然都依赖这位半是仆人、半是慈父的田令孜。
小皇帝李儇有自己的爱好。他是一个出色的运动健将,在毬场上英姿勃发,斗鸡、赌鹅、骑射、剑槊、法算、音乐、围棋、赌博等等才艺爱好样样精通。他在肆意的放飞中纪念着自己的少年时代,丝毫不知道此时的大唐,经过了庞勋的叛乱后,已经到了崩溃的前夜。
从庞勋之乱平定,到乾符二年(875年)那场浩大的动乱来临前的这五年,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又像是一场盛大演出的开幕,所有演员在后台悉数就位。
各路大军用血腥手段平定庞勋之乱后,便各自回到各自的属地。在这场平叛中,从代北的云州(今山西大同)赶来的沙陀部立下了大功。沙陀部是西突厥别部,归顺唐廷七十余年,在屡次作战中表现优异,尤其是这次平叛,更是成为了击破庞勋的主力。唐廷特地为沙陀部首领朱邪赤心加封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赐名“李国昌”,入了皇室谱牒。
在返回代北的路上,一个年轻人志得意满。他被沙陀部的将士们称作“鸦儿”,是朱邪赤心(也就是赐名后的李国昌)的儿子。刚刚结束的这场平叛,他冲锋陷阵均在众将领之前,军中视他为“飞虎子”,他也因此随着他的父亲,晋升为云中牙将。
此时他仍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但日后却将会威震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名字叫——李克用。

04
长安城又到了秋天时节,一年一度的科考放榜,依然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科举制是唐廷网罗天下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京城官场百态的一个缩影。当政治清明时,自然群贤毕至,殿试之中尽是各地精英;可到了朝政昏暗、人人腐败的时候,科场也一样是藏污纳垢,黑臭难闻。每一场科举,都有不知多少走后门进入官场的举子。也就是在这时候的科举考试中,主考官、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崔沆公然作弊,录用了亲族崔瀣,一时舆论哗然,骂他们是“沆瀣一气”。而像这样靠着裙带关系一举登科的世族子弟,又何止沆瀣二人?看看满朝公卿,除了崔卢王郑、韦柳裴薛这样的世族门阀之外,还有多少职位留给寒窗苦读的普通子弟?
观看放榜的举子中,有一个叫黄巢的年轻人,他查遍了榜文,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他沮丧地明白,自己又一次名落孙山了。
在家乡,黄巢从小就有诗才,五岁时侍奉祖父,便可对诗。周围的人都说,这小子将来一定大有前途。可是,黄巢考了几次,每一次都不幸没有考上。这说明什么?自然不是自己的水平或是文才有限,而一定是体制有问题!那些走后门的考生,挤占了他本应考上的名额!
他的家族只是一个世代贩卖私盐的地头蛇、打土豪,不像长安城的世族门阀这样,有着通天的门路。多少年来,老黄家就出了他这么一个读书的苗子,他背负着家族几代人从良的愿望。可是这么一点愿望,也因为黑暗的时局而化为了泡影。
沮丧渐渐转化为愤怒,黄巢独自一人留在破旧简陋的寓所,望着门前的菊花盆栽发呆。已经临近重阳佳节,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过节,欢声笑语从左右邻里屋中传来,更显得他孤单一人的样子凄凉无比。这气氛,仿佛全世界都将他抛弃了。
是的,他们老黄家虽然有几个钱,但和关东郡姓、关陇望族这些高门大户比起来,那就是个屁,什么都不是。人家这些家族几百年、几代人积累下的人脉、资源、知识、背景,就凭黄巢寒窗苦读十余年就可以走在同一条赛道上,凭什么?
他配么?
可难道他不配么??
黄巢想反问这些高高在上的门阀们一句,就因为门第背景不同,普通人家的子弟就再无金榜题名的机会,这一切又凭什么!
黄巢的心中只有无比的戾气,他愤而作诗一首: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写完时候,笔掷于地。黄巢动身开始返回曹州老家(今山东菏泽),他已经做好了决定,既然科举入仕这条路走不通,他自有别的门路,他可以作奸犯科,贩卖私盐,甚至武装起义,推翻官府,这么做,他照样可以一鸣惊人!
从此之后,大唐少了一个热衷功名的勤奋学子,江湖上却多了一个叱咤风云的枭雄。


05
多年以后,史官在书中留下一句话:“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
桂林之祸,就是那起庞勋之乱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庞勋之乱直接暴露出了帝国积攒已久的沉疴,暴露出了帝国统治者们的贪婪、愚蠢、迟钝、以及傲慢,大唐就此走上了崩溃的快车道。最终,底层积攒下的怨恨和怒火,通过黄巢彻底爆发,推翻了整个大唐帝国的统治。
下一个乱世叱咤风云的枭雄们,也从此之后,逐渐在时代的熔炉里被锤炼成钢铁,终于成长为豪杰。
乾符二年(875年)动乱的前夜,私盐贩子王仙芝发出英雄帖,斥责唐朝官吏贪赋重税,赏罚不平,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号令天下豪杰起兵响应。英雄帖发出后,远近的绿林豪杰们争相来投,向着长垣聚集。
而此时此刻,在数百里外的砀山县午沟里,一个名叫朱温的二十三岁青年、未来的后梁太祖皇帝也在仰头沉思。那双如鹰视、如狼顾的狠厉双目仰望着空中唳转的飞鹰,正在缥缈难测的宿命中等待乱世的到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说新语:800戍卒哗变导致大唐帝国的灭亡?
庞勋之乱:大唐就是毁在这帮“想回家”的人身上! | 循迹晓讲
衰于安史乱于裘庞,亡于黄巢王仙芝!揭秘大唐帝国衰亡史
庞勋起义(868年7月-869年9月)一
从唐入宋之殇2:八百标兵奔北坡,我们要过父亲节
五代君王录(一):喜欢菊花的私盐贩子,唐帝国的掘墓人,大齐皇帝黄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