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会有'元以宽失天下'的说法?元朝真的宽仁吗?|文史宴

这个问题,有网友具体解释说:

朱元璋在《明太祖实录》中提道“元以宽失天下,不足法也”。怎么理解,元朝不要(是)异族建立的政权吗?对汉人士子应该是高压,怎么还会宽呢?

简单地说,一个异族统治的政权,本身是“侵略者”,自然应该是烧杀淫掠,比如由此引申出的“初夜权”、“杀头胎”、“杀汉人赔头驴”、“三等汉”等等,在很多对元朝历史并不了解的“民族主义者”眼中是信之不疑的,更重要的是,一个靠着武力征服,一路屠城而来的民族,怎么可能治政“失之于宽”呢?

事实究竟如何,我们进入正文。

蒙古帝国扩张的疆域

“元以宽失天下”的说法,在明初君臣中实际上是一个共识,上至朱元璋,下至刘基、宋濂、叶子奇,都对元朝的政治“宽”有表述。

《明太祖宝训》:

帝曰:“朕观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昔秦失于暴,汉兴济之以宽,以宽济猛,是为得之。今元朝失之于宽,故朕济之以猛,宽猛相济,惟务适宜尔。”

宋濂、王袆主修的《元史·刑法志》:

元之刑法,其得在仁厚,其失在乎缓弛而不知检也。

其实对于元朝历史,由于本身原始资料就有限,所以大众化的通俗说史的传播,往往不太摸这一块,普通人对于元史的了解,就一些名词解释,比如说四等人制、八月十五杀鞑子之类的,对了,还有杜撰出来的初夜权、杀头胎。

极端民族主义勃兴是一个背景,这个谁也扭转不了,各种这个粉那个粉的,你逆着说,他还要骂你,所以,只能简单科普一二了。

明初人所谓的“宽”,既有“宽纵”的意思,也有“宽厚”的意思,这是非常正常的。

首先,元朝确实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蒙古人在它的政权体系里,就像八旗在清朝的政权体系里,是有一定的特权身份的。

但是,举个例子,嘉庆年间天理教攻入紫禁城,竟然有四品旗人官员参与,闹得嘉庆大为光火,审讯后得知,这位旗人官员家境贫困,以至于家人没有衣裳出门,天理教的头头林清给了他几百两银子还债,后来还承诺他打下江山,给他提拔成二品官,他就干了。

所谓“特权”,并不意味着一个集团内部就没有三六九等,随着元朝的立国稳固,其上层以“根脚”(也就是家族家资)为基础,有一群二十几岁就能当上一二品高官的勋贵之后,同样也有需要卖儿卖女的底层蒙古人。

“特权”最终的落实,往往只惠及集团的最上层,而非整体普惠,那也是不可能的,哪怕今天也不可能。

其次,元朝的“四等人”,并非法律、制度意义上的制度,更确切地说,是四种人、四圈人,比如地方任官上,明文规定蒙古人任达鲁花赤、汉人任总管、色目人任同知,在品级地位上,总管比同知还要高。

这是四等人本身并不是严格分等的一个旁证。

事实上,元朝的统治本身有着强烈的游牧帝国特征,采取的是以族群,或者说集团为单位的“因俗而治”,也就是说,元朝在司法实践中,尊重各个集团自身的传统,而不是以“等”为基础来看待人。

元代户籍制度的特点是“诸色户计”,分类方式可以依照职业:例如民户、儒户、军户、站户、匠户、僧、道等;也可以依照民族:如蒙古户、畏兀儿户、回回户等。

比如色目人,细化为集团就有二十多种,比如唐兀、 乃蛮、 汪古、 回回、 畏兀儿、 康里、 钦察、阿速、哈剌鲁、 吐蕃等等。

在户籍上已注明的民族或部族名中,并未见蒙古、色目、汉人、南人的四个简单划分。基本上,元代户籍分类方式以区分外来户(侨寓户、北人户) 和土著户为主。

而部族划分最重要的作用,其实也是“因俗而治”,因为不同部族的“赋税、劳役”传统完全不同,比如元初在灭南宋后,在其地继续实行两税法,在金朝故地则采用分封+流官收税的“五户丝”制。

当集团之间,比如汪古人和南人(原南宋统治区居民)发生争讼,就采取“约会”的裁判制度,在解决统属机关或习惯相异的集团(职业户、民族或宗教) 间发生的民事及刑事案件,由各个集团的头目或长官合同协议裁决。

第三,元朝的“宽”作用在谁身上了?看了上面的这些叙述,其实已经可以看到轮廓了,元朝在他的统治区内,采取的是间接统治,即与“大族”、“头目”合作的管理方式。

这种合作不仅仅限于蒙古人、色目人,同样施加于汉人和南人。

而其“宽厚”则可以从几次减免赋税来看出来,也可以从元朝大量减少的“死刑案件”看出来,这种统治模式,是非直接化的,即不再直接干预到每一个国民的人身之上。

元世祖忽必烈谈刑法:

人命至重,悔将何及,朕实哀矜。

朕治天下,重惜人命,凡有罪者,必命对再三,果实而后罪之。

元朝的法律原则是“慎刑”、“慎杀”,年判死者十几人、几十人,未尝过百。

明人官修的《元史·刑法志》的评价是:

盖古者以墨、劓、剕、宫、大辟为五刑,后世除肉刑,乃以笞、杖、徒、流、死备五刑之数。元因之,更用轻典,盖亦仁矣。

然而,这种管理方式最容易将社会中的“贫富矛盾”与民族矛盾、政治矛盾挂钩,即将所有的生存危机,全部指向帝国的体制问题。

叶子奇谈元末大乱:

是时。天下承平已久。法度宽纵。人物贫富不均。多乐从乱。

现实是,元朝无论是对于文人的言论,还是对于汉人、南人大族的积蓄粮食、财富,收罗铁器兵器,收纳流民,形成巨大的地方势力集团,都有过高的容忍度,换句话说就是没当回事。

尤其是文字狱,因为清朝有,很多人就以为元朝也有,其实钱穆先生就专门考证过明初文人的诗集、文集,发现明初知识分子普遍怀念元代的文化氛围,认为更加宽松,事实也是如此,元朝确实没有文字狱……

另一方面,就是对于民间底层传播的“民间宗教”势力,元朝政府也是听之任之,因为元朝本身就是一个信仰宽容,甚至可以说混乱的时代。

最终在短时间内给予元朝统治重击的,恰恰是这些一时间能够啸聚十万的民间组织形式。

对比一下明朝对于“妖言”的重视,对于明确具有反抗意向的民间宗教的镇压,就能看得出来,元朝何止是“宽”,简直是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

而明太祖上台之后,一改元朝对于地方势力的优抚、对知识分子的宽容,以及对民间的放纵,几乎是毫不手软地打击,能杀则杀,能迁则迁,能拆则拆,彻底扭转了中国社会文明发展的轨迹,进入万劫不复之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元朝国民的婚姻、家庭入手,看元朝各民族婚姻、家庭的基本情况
刘嘉伟丨元代非汉族士人群体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朱元璋的明军为何有不少蒙古骑兵,甚至还进攻自己的部族
元朝时汉人极为悲惨,明朝统一天下后,朱元璋是如何对待蒙古人的
朱元璋灭亡元朝,下令:蒙古女只能为汉人产子,为同化内地蒙古
元朝灭亡后,朱元璋如何对待10万蒙古女子的?手段残忍但不见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