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博山饮食文章中的别字

浅谈博山饮食文章中的别字

徐传国

近年来有关博山饮食的文章,多有面世。博山被确认为鲁菜发源地,此类文章也随之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此乃好事。只是时有别字出现,略显美中不足。出现别字,虽有各种原由,但在饮食文化的表达中,会影响词汇的准确甚至真确;在饮食技术的交流时,会造成术语的费解甚至误解;在饮食传统的承传上,会产生误传甚至误导。现就常出现的几个别字做一例释:

例一

哨 汤 的 “哨”

shaotangdeshao

鲁菜的特点之一是“善用高汤、无汤不成菜”。在餐饮界有“唱戏的腔,厨子的汤”之说法,“汤”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制汤工艺由先秦时期煮制“肉羹”的方法演化而来,至迟在南北朝提取汤汁的方法已成为一项独立的烹调技术。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捶牛羊骨,令碎,熟煮取汁,掠去浮沫,停之使清。”元·韩奕的《易牙遗意》中记载:“以元去浮油,用生虾和酱舂在汁内。一边烧火使锅中一边滚起,泛来,掠去之。如无虾汁,以猪肝擂碎和水倾入代之。三四次下虾汁,方无一点浮油为度。”《齐民要术》的制汤是最基础的,《易牙遗意》的汤,用了虾汁或猪肝泥来提清,把汤提高了一个档次。直到清代,汤的制作日臻完美,人们已经知道用鸡蛋来清汤。清以后,厨师们开始用母鸡、肥鸭、猪肘子等来制汤,用鸡腿茸和鸡脯茸等来清汤,直至当今。

人们习惯把“制汤”称之为“吊汤”,其实,严格说来,“制汤”和“吊汤”是有区分的。制作高汤的整个过程,简称为“制汤”,而“吊汤”只是“制汤”中的一个环节,是用鸡腿茸和鸡脯茸使制出的清汤进一步清化的过程。吊汤,因其有进一步“清汤”的作用,又被称之为“提清”。

关于“[shǎo]汤”的[shǎo]字,在《中国鲁菜文脉》(2016年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一书中,把“制汤”中的一个环节称之为“哨汤”。《鲁菜举要》(2014年 中国书籍出版社)一书,在“吊汤”一节,把用鸡脯肉和鸡腿肉的吊汤分别叫“白哨”和“红哨”。两处都用了“哨”字。

说到“哨汤”,会让人想到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的“哨子汤”。哨子汤,为宁陵县东街范家的祖传技艺,始创于民国初年。其做法是先将小米磨成浆,再配以鲜鸡汤、羊油、粉条,之后加上茴香、姜、花椒、味精、食盐等熬制而成。盛到碗里,浇上特制的牛肉、辣椒油即食。其味鲜美可口、不腥不膻、香而不腻、余味绵长。“哨子汤”大都趁热喝,因人们喝汤时,习惯用嘴吹一下,会发出声响,所以被称为“哨子汤”。可见,河南的“哨子汤”并非我们说的“哨汤”,更不是“[shǎo]汤”。“哨汤”的“哨”字,显然是根据[shǎo]音直接来定字的。

另外,有些书籍和文章中,还把[shǎo]汤的[shǎo]写成“潲”,或者“俏”。“潲”,估计是放鸡腿茸或鸡脯茸时,看似雨斜落下来,于是,取“潲雨”之意来定字的。“俏”,其来源稍显复杂。估计有两种可能:一是取自“俏头”的“俏”;“俏头”,说的是在烹调时为增加菜肴的色香味而加上的其他食材,如香菜、青蒜、木耳等。[shǎo]汤要加入鸡茸,于是,借用了“俏”字;二是“俏”字有“俊俏”之意,用来赞美吊过的汤更显清澈美味。

不管“哨”,还是“潲”,再是“俏”,三个字,看似都与[shǎo]汤有点牵连,但是,仔细分析,确实有些牵强,并不准确。那么,[shǎo]汤的[shǎo]到底是哪个字呢?

《中国烹饪百科全书》(1992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在《制汤》一节中说:“清汤,清澈见底而又鲜醇的汤汁。多用于制作高档汤菜。制作方法有提清、滤清等。提清,又称扫汤,即先把制汤原料加水炖或煮成头汤,然后将鸡脯肉或瘦猪肉剁成茸泥,用清水澥开(俗称汤扫或扫子),倒入烧至5~6成熟的头汤中搅匀,待汤微沸,汤扫与汤内的杂质凝结在一起并浮起,随即捞净,使汤汁清澈即成。”我们说的[shǎo]汤,原来是“扫汤”。

[shǎo]汤的[shǎo]是“扫”字。“扫”,指“清扫”,有“清除;扫净”之意。制汤中的“扫汤”说的是“把汤中的杂质清扫掉”,这完全符合“清汤”的本意和操作过程。“扫”读成 [shǎo],可能与博山方言的变音特点有关,即声母[s]读成了[sh]。在博山方言里,时有这种变音现象,如:“森”[sēn]读[shēn],“色”[sē]读[shēi]……但是,在博山方言里,“扫”读 [shǎo]的时候,几乎没有。

那么,博山方言的[shǎo]汤不是“扫汤”,又是什么呢?

《红楼梦》二六回有这样一句话:“这个脸上,是前日大围,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了一翅膀。”此话中的“捎”在《古方言词语例释》(1999年 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书上解释为“扫,拂”之意。博山方言沿用着诸多古发音,在《红楼梦》里也能找到许多博山方言用字词,以此推断,博山人说“扫汤”时,依然沿用着古代“捎”的读法,因“捎”而读作“[shǎo]汤”。

其实,按照古方言用词,博山方言说的[shǎo]汤亦可写成“捎汤”。只是,在正式的文章里,[shǎo]汤还是用“扫汤”为好。

例二

咂鱼汤的“咂”

zayutangdeza

《博山饮食》(2002年 鲁淄新出准字2002 B-80)及《博山饮食》(2013年 鲁淄文广新准字2013 ZBF001号)中,均有《咂鱼汤》一文,文中用的是“咂”。此文在《博山区饮食志》(2016年 中国文史出版社)转载,题目改为《砸鱼汤》(“咂”字改成了“砸”)。

[zá]鱼汤的[zá],是咂,还是砸呢?

我们先来看看两个[zá]的基本释义:

咂:1.舌头与腭接触发声,表示赞叹或羡慕:~嘴;2.吸,小口儿喝:~一口酒;3.仔细辨别:~摸(“摸”读轻声)。~滋味。

砸:1.打(敲打);捣:~碎;~地基。~明火(方言,抢劫)。2.打坏,打破:碗~了;3.失败:戏演~了;~锅(喻办事失败);~饭碗(喻失业)。

取“咂”的“咂滋味”和“砸”的“砸碎”之意,用在食剩之鱼的[zá]鱼汤上,看似都有道理。不过就下列三种情景来看,就大不一样了:

1.对话1:

食客A:鱼别吃干净了,差不多了,再[zá]它个鱼汤呗?

食客B:好呗!服务员,端下去,叫恁厨师[zá]个鱼汤!

服务员:趁(着)厨师还没下班,待砸[zá]就快着些点。旁人还[zá]不了嗹!

2.对话2:

食客A:别吃(得)光剩下骨头了,来它个[zá]鱼汤再说。这家饭店 [zá](的)那鱼汤地道着嗹!

食客B:你先别给他吹,叫(他)[zá](一)个,咱咂摸咂摸再说。

食客C:你这是厨师他爹来了是咋?还打上个鸡蛋不!

3. [zá]鱼汤的做法:

将鱼盘内的余汁和鱼头、鱼尾等放入锅内,用手勺把鱼头砸碎,倒入清汤,再加酱油、盐、醋、白糖;烧沸后撇净浮沫,撒上胡椒面;起锅时撒上香菜末,盛入汤碗(盘)内即成。

从以上情景和做法来分析,显然[zá]鱼汤的[zá]是由厨师来做、对着鱼来[zá]的。解决了[zá]的主语和宾语,用哪一个[zá]就显而易见了。厨师[zá]鱼汤,显然来自用手勺砸碎鱼头等的动作用词“砸”。无疑,[zá]鱼汤的[zá]是“砸”。

《博山饮食》中的《咂鱼汤》一文,在王济世、高绪刚、张平等先生的提议下,在《博山区饮食志》中改成了《砸鱼汤》。此举成为敢于由别字改为正字的一段佳话。

曾有人提出“咂”和“砸”字都含有“杂”的意思,“杂”指的是食材多。那么,可否出现“杂鱼汤”之说呢?

“杂”有两层意思:1.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乱。~沓。~感。~志。~货。~居。~务。~品。错综复~。私心~念;2.混合:夹~。混~。~交。 “砸鱼汤”只需加入酱油、盐、醋、白糖、胡椒等正常的调料,撒入少许香菜,因只剩骨头而无肉时打入鸡蛋外,食材并不 “杂”。另外,把“咂”“砸”和 “杂”的词义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咂”和“砸”与“杂”均无关系。

不过,倒是真有一个叫做“杂鱼汤”的菜。它是粤菜系的一道传统名菜。在广东湛江,“杂鱼汤”是平常百姓的家常菜。做汤的鱼是渔民在浅海区拉网捕捞的小海鱼,品种很杂,故名“杂鱼汤”。

然而,此“杂鱼汤”非彼“砸鱼汤”。

其实,早在原坐落于济南西门泺源桥东侧的汇泉楼饭庄就有“砸鱼汤”。汇泉楼饭庄以经营糖醋鲤鱼、红烧面筋、“活鱼三吃”而闻名。其糖醋鲤鱼,有头尾高翘之形、吱吱啦啦之声、鲤鱼跳龙门之状,外焦里嫩、酸甜可口。如食兴未尽,可把食剩之鱼头、鱼骨和少许鱼肉再做一汤,人称“砸鱼汤”。暂且不讨论是哪里、谁发明的[zá]鱼汤,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开业的汇泉楼饭庄的剩鱼做法,就叫做“砸鱼汤”。

例三

搽 馅 的 “搽”

chaxiandecha

要说清楚[chá]馅,先要说明白博山包子。说到包子,外地人多指蒸包,而博山人把蒸包就叫蒸包,也叫大包子,或者根据不同的馅子,叫成肉包子,素包子,菜包子,韭菜包子等。而博山人说的包子,指的是水饺。为了区别蒸包和包子,因为包子要下水煮,博山人还将“水饺”叫做“下包子”。

然而,吃过博山包子的外地人,尤其是南方人,确认博山包子就是他们当地的馄饨。其实,这是因为没有搞清馄饨、水饺和博山包子的共同点和区别的原故。

馄饨、水饺、博山包子同是包馅水煮的面食,该属同族弟兄,只是形状有别、叫法不一而已。其祖始是饺子。饺子原名“娇耳”,据说发明者是医圣张仲景。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煎熬羊肉,并加祛寒提热的药材,用圆形面皮包馅做成耳朵形状的面食,入水煮熟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百姓,让其抵御伤寒,治愈冻耳。从此,人们开始模仿制作,并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大年初一半夜子时正是旧岁新春之交,“饺”与“交”谐音,“子”为“子时”,人们取“更岁交子”之意,就有了在大年初一吃饺子的习俗。

饺子起始是水煮,后来出现了蒸饺、油炸酥饺、锅贴饺、烤饺等。估计是为了与之区别,用水煮的饺子就叫了水饺。去了南方的水饺,改名馄饨;留在北方的水饺依然叫水饺;而虽处北方、却几近南北之间的博山水饺,却叫起了包子。三者相比,馄饨吃起来要软一些,水饺嚼起来稍硬一点,博山包子吃起来不软不硬。这符合南北饮食的习惯差别。

馄饨因其过软,失去本身的嚼劲,又因馅子单一,也只好另做汤来补味。而水饺过硬,没有了入口的润感,加之皮子较厚,限制了馅味的发挥。《醒世姻缘传》里把馄饨称之为“毛耳朵”,晋中干脆叫了“猫耳朵”,其实,水饺更像“耳朵”,和馄饨、水饺比起来,博山包子形似馄饨,却更像元宝,馅如水饺,却更加软嫩,这或许就是博山包子独特的地方。

博山包子,就外形来看,是梯形的皮子包成的元宝;就内里而言,是加工精细、制作考究的馅子。已故高延泰先生在其《博山水饺》一文中这样描述博山包子的馅子:“博山水饺(包子)的馅子分肉、海鲜、素三大类。肉馅有猪、牛、羊、鸡等肉之分,海鲜有蟹黄、虾仁、鱼肉之别。博山人喜欢吃的素水饺(包子)馅是由豆腐、粉条、海米或虾皮、青菜少许,葱姜、花椒面等做成。”

博山包子馅的制作方法,一是剁馅;再是 [chá]馅。剁馅,是将猪肉(五花肉)剁细,期间加葱姜、盐、酱油等料,后放入掠过的萝卜或芸豆等蔬菜,一块剁细即成。放入萝卜的馅子叫萝卜馅,芸豆的叫芸豆馅……用牛肉或羊肉时,只加入葱姜,称之为牛肉馅或羊肉馅。而用猪肉,只加木耳、海米(虾仁)等的,称之为三鲜馅。

[chá]馅,将肉(五花肉)切成花椒粒或豆粒大小的丁,不用剁,加入葱姜、酱油、盐后提味待用;另将粉丝或粉皮泡软切碎,将韭菜黄切细,加上香油封水,与肉馅搅拌均匀,即成[chá]馅。肉丁,可加海米(虾仁)、木耳等,成为三鲜[chá]馅。[chá]馅,除了用来包包子,还可用来包蒸包,区别是蒸包的[chá]馅事先要把肉炒好再放配料,而传统的博山包子[chá]馅里的肉是不用炒的。做[chá]馅的要点是切而不剁、肉为细丁、配料拌入,现使现做。用[chá]馅包出来的包子原味鲜美、口感极佳。

从做[chá]馅的过程中,可以看出[chá]馅的关键是[chá],即料切细碎、搅拌成馅。“搽馅”的“搽”字,有用“粉末、油类涂(在皮肤上)”之意,也就是有“抺”的意思。用“搽”字,从音上能说得过去,但就字义来说就不讲了。

那么,[chá]馅的[chá]到底是哪一个字呢?[chá]馅的[chá],就是 “馇”字。“馇”字,其基本字义是,熬东西时边煮边搅:~粥。~猪食。详细解释为1.一边煮一边搅,如:馇猪食;2.(方):熬(粥)。如:馇粥。

“馇”字,多作饮食用字。沿海地区有“八大馇”。据史料记载约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既有人群居住在汉沽,其饮食主要是粗粮、用盐泡制的菜类和大量的海、洚产品,用既原始又有鲜明特色的烹调技法制作,民间称之为“馇”。用“馇技”烹制的菜肴不去掉海产品的鳞、鳃、肠衣,尤其成品由头到腹、由肠到骨无一舍弃,原材原汁原味,营养不流失;在辽宁有“炒馇子”,“炒馇子”的“馇子”早先是辽宁满族人的特色小吃。

“炒馇子”,是以玉米为原料,发酵后磨成水面,经沉淀,用手工或模具制成筷头粗细的光滑条状,炒炖皆可,味道鲜美;合肥安庆市的桐城县有“猪肉馇挂面”,其他地域也有“炸酱馇子面”,都是将做熟的猪肉与“馇子”搅拌而成;陕西有著名的传统小吃“馇酥”,“馇酥”是将面、大油、葱花、调料柔和拧叠成夹层小饼,入鏊烘烤,渍黄柔酥;安徽宿州市灵璧县有种粥,叫“馇嘛糊”。“馇嘛糊”是方言,“嘛”指很多种食材。“馇嘛糊”是由多种食材掺和在一起边熬制边搅合而成的糊糊……

上述有关“馇”字的饮食有一个共同点,即将各种食材放在一起搅拌而成。这很符合博山[chá]馅的做法。博山方言中有“馇渣豆腐”“馇粥”,甚至“馇旮旯”“馇老婆舌头”等说法,这里的“馇”字就有“搅拌”“掺和”“摆弄”在一起的意思。博山包子[chá]馅的[chá]字,用“馇”是较为合适的。

另外,还有一个用于“擦床”的“擦”字。擦床,也叫“擦子”,是一种通过嵌镶着的斜孔金属片把土豆、罗卜等擦成条、丝、片的厨具。有的地方把“擦子”叫做“擦馅子”。用“擦馅子”擦出来的馅,称为“擦制馅”,解释为拌合而成的馅料。如果把“擦制馅”简称“擦馅”,同时确认“擦”字变音为[chá]。那么,博山的[chá]馅会不会是“擦馅”呢?

回答是否定的。博山[chá]馅的制作,一是用不着“擦子”,肉和韭菜等只能用刀切。即使博山的“剁馅”,有时用到“擦子”,也只是擦萝卜、西葫芦等的初加工,之后还要和肉一块剁;再是“擦”有“刨擦”而无“搅拌”之意,所以博山的[chá]馅不会是“擦馅”。

说到此,还是用“馇”合适,加之“馇馅”二字均有食(饣)字旁,用着很是贴切。

“馇馅”,还有另一个叫法:[shà]馅。[shà]并非“馇”的变音,而是“沙”字。“沙”有一条字义是:像沙的东西:~糖。豆~。~瓤。博山馇馅、沙馅与剁的馅子的最大区别是将“沙”粒状的食材搅拌在一起。沙,指的是食材的样子;馇,说的是成馅的方法。可见,播散方言的用字是多么恰当!

馇馅、沙馅的制作和取字,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到博山饮食的细致程度和文化含量。

例四

炒皮辣丝的“皮辣”

chaopilasidepila

《博山饮食》(2013年 鲁淄文广新准字2013 ZBF001号)中,有《传统博山年下菜的制作》一文,文中有“炒皮辣丝”一节。另,《博山民间文学集成》(1989年 博山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中的《民间歌谣》里有“焦三撅了嘴”一篇:“……不用腌臜,不用腌臜,蒋家园里还有几个批辣疙瘩。”其中的“皮辣”和“批辣”其实是“苤蓝”。

“苤蓝”又称土苤,茄莲,球茎甘蓝,橄榄球,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它是介于大头菜和包心菜之间的蔬菜,维生素C、E、钾和钙的含量极高,其球茎脆嫩清香爽口,营养丰富,适宜凉拌、炒食和作汤等,有消食积、去痰的保健功能。

那么,博山人为什么把“苤蓝”写成了“皮辣”呢?这还得从博山方言的变音说起。

1.字的替音。替音,是拉长该字的前一个字的韵母来代替这个字的音。如:“桌子”读[zhuō ’uo];“树苗儿”读[shùmiáo’ao];“我的书”读[wǒ’oshū]、“冒不巧地进来”读[màobùqiǎo’aojìnlȧi]、“跑得快”读[pǎo’aokuài];“睡了觉嗹”读[shuì’uijiàoliȧn];“猜着是你”读[cāi’aishìnǐ];“学校里”读[xuéxiào’ao];“住在宾馆里”读[zhù’ubīnguǎn’an];“十字路口”读[shí’i lùkǒu]、“多少钱”读[duō’uo qián],等等。

2.字的合音。合音,指在两个字中,取前一个字的声母和另一个字的韵母拼成一个单字的音。如“这样”,取“这”的声母[zh]和“样”的韵母[àng],重新拼成[zhàng];“那样”,取“那”的声母[n]和“样”的韵母[àng],重新拼成[nàng];“早晚”,取“早”的声母[z]、“晚”的韵母[ǎn],重新拼成[zǎn],“多咱”“这咱”“那咱”里的“咱”即是“早晚”的合音词。

3.韵母的变音。如,街[jiē]读成了[jīn],鞋[xié]读成[xín],挨[ái]读成[yǐn],伯[bό]读成[bēi],麦[mài]读成[mèi],德[dē]读成[dēi],眼[yǎn]读成[yǐn],没[méi]读成[mǔ],可[kě]读成[kuǒ],做[zuò]读成[zù],别[bié]读成[bái],喝[hē]读成[hā],给[gěi]读成[jǐ],客[kè]读成[kēi],百[bǎi]读成[bēi],边[biān]读成[bīn],踩[cǎi]读成[chǎi],闺[guī]读成[gūn],磕[kē]读成[kā],伴[bàn]读成[bài],等等。

4.z、c、s和zh、ch、sh的变音。如,“淄”读[zhī],“泽”读[zhěi];“策”读[chēi],“册”读[chēi];“森”读[shēn],“色”读[shēi],等等。

5.卷舌音[r]的变音。卷舌音[r]用[l]来代替。如,“然”不读[rǎn],而读[lǎn],“嚷”不读[rāng],而读[lāng],“饶”不读[rǎo],而读[lǎo],“惹”不读[rě],而读读[lě],“人”不读[rén],而读读[lén],“仍”不读[rěng],而读[lěng],“日”不读[rì],而读[l],“荣”不读[rόng],而读[lόng],“肉”不读[ròu],而读[lòu],“如”不读[rú],而读[lú],“软”不读[ruǎn],而读[luǎn],“锐”不读[ruì],而读[luì],“润”不读[rùn],而读[lùn],“弱”不读[ruò],而读[luò],等等。

……

“苤蓝”变成“皮辣”,也是由变音造成的。普通话的“苤蓝”读[piělan],博山方言把[e]和[n]省略了,于是,出现了[pǐla]的读音,然后,根据[pǐla]的读音确定了“皮辣”二字。那么,博山人为什么要用“皮辣”代替“苤蓝”呢?原因可能有二,一是苤蓝的皮较厚硬,削皮时会带着许多苤蓝肉,人们往往用其腌制咸菜,称之为“咸菜皮”,因此,人们说到[pǐla] 就常联想到它的“皮”。在确定[pǐla]的[pǐ]字时,就用了“皮”字;二是苤蓝较其它蔬菜,有点微辣,确定[pǐla]的[la]字时,就理所当然地用了“辣”字。

不过,“皮辣”的使用有其地方特点,长此以往,“皮辣”或许会成为博山方言的一个词汇。虽是这样,已有普通话的“苤蓝”,在正式的菜谱或文章中,还是用“苤蓝”为好。

除了某些别字以外,也出现“别句”的现象,例如:人们常把“唱戏的腔,厨子的汤”说成“当兵的枪,厨师的汤”。《后汉书·儒林传上·尹敏》:“谶书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别字,颇类世俗之辞,恐疑误后生。”清·顾炎武 《日知录·别字》:“别字者,本当为此字而误为彼字也,今人谓之白字,乃别音之转。”饮食别字的出现,有其主观原因,也有诸多客观原因。早先的文献中极少涉及饮食的记录,多数业内人士文化程度不高,技艺和技术的传承多靠口口相传,无文字记载。等到编写菜谱、书籍或撰写文章时,只能靠记忆还原所听到的词汇或语句,加之受方言的影响,别字的出现是在所难免的。

通过以上几个常见别字的例释,我们会发现:别字的出现多是在音和义上出现了问题。用音,特别是方言音,来定字,往往不准确。确定字词的关键还是字义,明了字义才会有效地避免别字。因此,在拿不准一个字怎么写时,首先要排除方言带来的音变,其次要查字典。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不能盲目地按音定字。在字典里查不到的时候,也不能想当然地按义定字,还要多查资料或史料,避免出现别字而引起不必要的歧义和误解。

就地域饮食而言,有了地道的味道,加上准确的表述,才会成为既是生理所需的果腹之物,又是精神所求的文化大餐。

主要参考书目:

1.《齐民要术·饮食部分》(1984年 中国商业出版社)

2.《中国烹饪百科全书》(1992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3.《齐鲁烹饪大典》(1992年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4.《汉语方言大词典》(1999年 中华书局)

5.《古方言词语例释》(1999年 江苏教育出版社)

6.《博山饮食》(2002年 鲁淄新出准字2002 B-80)

7.《现代汉语方言大辞典》(2002年 江苏教育出版社)

8.《饮食话源》(2003年 北京出版社)

9.《中国鲁菜文化》(2008年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0.《博山饮食》(2013年 鲁淄文广新准字2013 ZBF001号)

11.《鲁菜举要》(2014年 中国书籍出版社)

12.《中国鲁菜文脉》(2016年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3.《博山区饮食志》(2016年 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文选自美食博山 特此感谢原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1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试卷2.doc
古诗次北固山下拼音版
古籍中人名地名的特殊读音
容易写成别字的100个字
记住这首《别字歌》 保你天天乐呵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