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25-27

《道德经》

春秋·李耳

第二十五章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

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而道纯任自然。

【注释】

、物:指。混成:混然而成,指浑朴的状态。

、寂兮寥兮:没有声音,没有形体。

、独立而不改:形容的独立性和永恒性,它不靠任何外力而具有绝对性。

、周行:循环运行。不殆:不息之意。

、天地母:一本作天下母。母,指,天地万物由而产生,故称

、强字之曰道:勉强命名它叫

、大:形容是无边无际的、力量无穷的。

、逝:指的运行周流不息,永不停止的状态。

、反:另一本作。意为返回到原点,返回到原状。

⑽、人亦大:一本作王亦大,意为人乃万物之灵,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才,即天大、地大、人亦大。

⑾、域中:即空间之中,宇宙之间。

⑿、道法自然:纯任自然,本来如此。

【引语】

截止本章,我们对老子的,已经有了几点基本的了解。这一章,老子描述了的存在和运行,这是《道德经》里很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物混成,用以说明是浑朴状态的,它是圆满和谐的整体,并非由不同因素组合而成的。无声无形,先天地而存在,循环运行不息,是产生天地万物之是一个绝对体。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相对而存在的,而唯有是独一无二的,所以独立而不改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这四个存在,是第一位的。它不会随着变动运转而消失。它经过变动运转又回到原始状态,这个状态就是事物得以产生的最基本、最根源的地方。

【评析】

关于的性质和的规律,其基本点在第一、四、十四、二十一和本章里都看到了。即是物质性的、最先存在的实体,这个存在是耳不闻目不见,又寂静又空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永远存在,无所不至地运行而永不停止。任继愈说:道不是来自天上,恰恰是来自人间,来自人们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道路。比起希腊古代唯物论者所讲的无限来,似乎更实际些,一点也不虚玄,可能人们受后来的神秘化了的的观念的影响,才认为它是状态的物体,包括有和无两种性质,由极微小的粒子在寥廓的虚空中运动所组成。它是独立存在的,也不依靠外力推动。宗教迷信的说法,认为上帝是世界的主帝者,但老子说的在上帝之前已经出现;传统观念认为世界的主宰者是,老子把天还原为天空,而道是先天地而生的。道产生万物,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宇宙的起源。汤一介说:老子讲的道是先于天地存在,只是说在时间上先于天地存在,而不是在逻辑上先于天地存在。老子讲的道虽是无形无象,但不是超空间的,而是没有固定的具体的形象,这样的道才可以变化成为有固定具体形象的天地万物。这种观点是很中肯的。老子曾说道在物先,又说物在道中,这种判断是把天地作为物质的同义语了。

第二十六章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注释】

⑴、躁:动。君:主宰。

⑵、君子:一本作圣人。指理想之主。

⑶、辎重:军中载运器械、粮食的车辆。

⑷、荣观:贵族游玩的地方。指华丽的生活。

⑸、燕处:安居之地;安然处之。

⑹、万乘之主:乘指车子的数量。万乘指拥有兵车万辆的大国。

⑺、以身轻天下:治天下而轻视自己的生命。

⑻、轻则失根:轻浮纵欲,则失治身之根。

【引语】

这一章里,老子又举出两对矛盾的现象:轻与重、动与静,而且进一步认为,矛盾中一方是根本的。在重轻关系中,重是根本,轻是其次,只注重轻而忽略重,则会失去根本;在动与静的关系中,静是根本,动是其次,只重视动则会失去根本。在本章里,老子所讲的辩证法是为其政治观点服务的,他的矛头指向是万乘之主,即大国的国王,认为他们奢侈轻淫,纵欲自残,即用轻率的举动来治理天下。在老子看来,一国的统治者,应当静、重,而不应轻、躁,如此,才可以有效地治理自己的国家。

【评析】

在二章中,老子举出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这些范畴;十三章中举出庞辱;本章又举出动静、重轻的范畴加以论述,是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反映。他揭示出事物存在是互相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说明他确实看到客观现象和思想现象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存在于一切过程之中。然而,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不彻底的。例如任继愈说:动与静的矛盾,应当把动看做是绝对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老子虽然也接触到动静的关系,但他把矛盾的主要方面弄颠倒了,也就是把事物性质弄颠倒了。因此,他把静看做起主要作用的方面。所以老子的辩证法是消极的,是不彻底的,有形而上学因素。这种宇宙观和他所代表的没落阶级的立场完全相适应。(《老子新译》)这个批评,点中了老子辩证法思想的局限性。不过,就本章而言,老子的观点又是可以肯定的。他在这里论述的是万乘之国的国主怎样才能够巩固和保持自己统治地位的问题。他说,评,认为这种轻躁的作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立身行事,草率盲动,一无效准。(陈鼓应语)因而一国的统治者,应当,而不是轻浮躁动,才能巩固自身的统治。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疵;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注释】

、撤迹:轨迹,行车时车轮留下的痕迹。

、善言:指善于采用不言之教。

、瑕谪:过失、缺点、疵病。

、数:计算。

、筹策:古时人们用作计算的器具。

、关楗:栓梢。古代家户里的门有关,即栓;有楗,即梢,是木制的。

、绳约:绳索。约,指用绳捆物。

、袭明:内藏智慧聪明。袭,覆盖之意。

、资:取资、借鉴的意思

⑽、要妙:精要玄妙,深远奥秘。

【引语】

本章是对自然无为思想的引申。老子用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作喻指,说明人只要善于行不言之教,善于处无为之政,符合于自然,不必花费太大的气力,就有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并且无可挑剔。这一章又发挥了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道理,不从正面贵其师,不从反面爱其资,做到虽智大迷。因而,本章的主导思想,是把自然无为扩展应用到更为广泛的生活领域之中。

【评析】

本章所讲的内容,重在要求人们尤其是圣人要恪守无为而治的原则,说明有道者顺任自然以待人接物,更表达了有道者无弃人无弃物的心怀。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天下的善人不善人,善物不善物,都是有用处的。善者为师,恶者为资,一律加以善待,特别是对于不善的人,并不因其不善而鄙弃他,一方要劝勉他,诱导他,另一方面也给他一个成为善人借鉴的作用。这就考虑到事物所包涵的对立的两个方面,不要只从一个方面看。浮皮潦草、粗枝大叶;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便沾沾自喜。自以为无所不通、无所不精,恃才傲气,都是不可取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 第二十二章-第三十一章
背不下《道德经》,至少背下这些精华
老子《道德经》全文解读:读过3遍,终于知道书中隐藏的底层逻辑
《道德经(1——10)》解读
【引用】老子道德经译文(21—40)
《道德经》之脉络思考浅见,与同道中人分享(道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