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滑翔炸弹现代版

 

      上世纪50年代,由于二战的结束和核武器时代的来临,几乎使全世界军事家都预测,常规武器时代已经结束,核武器将主宰未来战争,因此世界军事大国开始了核武器发展竞赛。这使刚刚萌芽的制导武器被冷落了。但进入60年代后,由于工业技术的突破和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使几乎处于停顿状态的常规武器发展再度复兴,制导武器也成为此时的发展重点。 

  由于二战时期的电子技术尚不成熟,电视和红外传感器都非常原始,因此早期制导武器的性能很差。到60年代,电视技术已经发展起来,晶体管技术也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这为军事应用铺平了道路。美军在60年代开发了大量制导武器,其中采用电视和激光制导的滑翔炸弹发展最快,在战争中也得到了大量应用,使人类战争从此进入了精确打击时代。 

  1964年8月,美国为扩大在越南的战争,制造了“北部湾事件”,开始对越南大规模轰炸。当时越南北方许多桥梁是越南人民军支持对南方作战的重要补给线,但由于防空火力网严密,要用传统方法摧毁这些重要目标非常困难。美军当时尝试用AGM-12“小斗犬”空地导弹进行打击。这是马丁·马丽埃塔公司在1954年开始为美国海军研制的近程无线电指令制导空地导弹,于1959年装备部队。但由于该弹战斗部只有113千克重,而且攻击中飞行员必须全神贯注地操纵控制器,引导飞行的导弹,无暇顾及地面炮火,致使飞机战损较高。 

  

 于是,美国海空军都开始寻找新手段。经过论证,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精确打击,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出动架次,还能减少在目标上空的停留时间,从而减少了飞机面临的危险。当时对精确攻击炸弹的研究主要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采用电视或其它图像传感器制导,也就是光电制导炸弹;二是通过目标反射的激光束来制导,也就是激光制导炸弹。 

  海军催生“四不像”

  当时,使用电视或其它图像传感器的光电制导武器传承了二战时期的制导滑翔炸弹技术,已大量用于战术空地导弹,发展风险小,成为美军的首选。 

  美国海空军都制定了自己的光电(EO)传感器制导炸弹计划。其中,海军重点发展的是一:光电制导炸弹(EOGB),这就是著名的“白星眼”。海军从1963年开始研制该武器,马丁公司的奥兰多分部在1966年早期签署了生产合同。该武器最早被称为AGM-62,“AGM”是英文“空对地导弹”的缩写,但不久海军发现自己错了,因为这种武器没有动力装置,不是导弹,而是炸弹。至今,许多地方都还以讹传讹,将其归类为空地导弹。由于武器发展初期人们思想的不统一,造就了这种“四不像”武器。 

  
 
  “白星眼”I是专门制造的,不是将普通炸弹经过简单改进而来。该弹有4个长三角翼在弹尾部呈“十”字排列,弹头处有一部电视摄像机。全弹重500千克,弹头重375千克,弹长3.44米,弹径032米,翼展1.16米。作战中,“白星眼”I导引头提供的图像可以直接显示在控制飞机的电视屏幕上,操纵者要将瞄准“十”字线锁定打击目标上的窗口或门等高对比亮度的部位。由于导引头需要反差很大的稳定图像才能正常工作,因此天气昏暗或空中水勇反射阳光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目标无法锁定,但一般情况下,其误差只有几米。“白星眼”I于1967年早期正式服役,最早装备A-4“天鹰”攻击机。它第一次在越南战场的使用非常成功,直接穿入目标建筑窗口。在以后的7个月中,共使用68枚“白星眼”,其中65枚准确命中目标。 

  海军对“白星眼”I十分看好,以后又将其装备在A-6“入侵者”和A-7“海盗”攻击机上,并很快开发了900千克的“白星眼”II。“白星眼”II由休斯公司制造,外观与“白星眼”I非常相似,长4.04米,弹径0.46米,翼展13米。但它没有赶上越南战争的高潮,直到1974年才开始服役。在“白星眼”II以后,美国于1975年又开发了“增程/数据链”(ERDL)型“白星眼”。其弹翼更大,因此滑翔距离更远,制导和控制系统也更成熟。以后大部分“白星眼”I和II都被改装为“白星眼”I-ERDL和“白星眼”II-ERDL。新数据链系统使操作者能通过AN/AWW-9J(后改为AN/AWW-13)数据链吊舱监控"白星眼"导引头,并能在发射后改变此前锁定的目标。而且控制飞机与投放飞机可以不是同一架,像20年前在缅甸使用“转向炸弹”—AZON一样,飞机在投放后可以马上撤出目标区。这不仅提高了打击效果,而且使乘员更安全,不必在所有飞机上都安装数据链吊舱。进入80年代后,这种武器又换装了有更多可靠通信信道的“数字相位转换发射机”(DPSK)制导系统,这就是“白星眼”I-ERDL-DPSK和“白星眼”II-ERDL-DPSK。 

  由于这种炸弹的优越性能,以色列空军也采购了部分“白星眼”,并在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中使用。以后以色列根据实战经验改进了导引头,并加装了助推火箭,发展成“金字塔”电视制导炸弹。该弹在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中使用得非常成功。美国海军在海湾战争中也使用了“白星眼”,对伊拉克的目标共投放了124枚。该弹最终在1995年退出现役,此前共生产了大约5000枚。
 
空军青睐“模块炸弹”

  
  

  


  JDAM

  美国空军于1967年开始发展自己的光电制导炸弹。由于考虑到其装备已经种类繁杂,难以管理和使用,因此就提出了“通用化模块设计”的思想,这对以后空军武器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思想的本质就是使装备部件可以相互通用、组合,从而减少开发和维护成本。今天在战场上大出风头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就是依据这一思想开发出来的。 

  美国空军开发的系列制导炸弹中,第一种是GBU-8,于1969年在越南战场投入使用。GBU-8由900千克的MK84或1350千克的MK118普通炸弹,加装上一套组件构成。该组件包括4个矩形翼构成的尾翼部分以及电池和控制通信电路,光电导引头装在头部。前后部分由4条连接板连成一体,并由一条电缆联接。光电导引头采用电视或红外成像技术。同“白星眼”一样,导引头原理上具有“投放后不管”能力。投放后,炸弹利用保留在制导系统内的目标高对比图像,自己向目标滑翔。
 
 


  电视制导的GBU-15(V)2/B

  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国空军和罗克韦尔公司对该武器进行的改进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最终推出了改进的GBU-15光电制导炸弹。电视制导的GBU-15(V)2/B在1983年服役,红外制导的GBU-15(V)2/B在两年后也装备部队。美国和以色列空军都在实战中使用过该炸弹。GBU-15是根据标准组件发展而来的武器系列,也就是所谓的“模块制导滑翔炸弹”系统。空军为了扩大其飞行距离,还与休斯公司共同生产了一种带有一副折叠式弹出弹翼的滑翔弹,但一直没有投产。
 
 


  红外制导的GBU-15(V)2/B

  GBU-15原理上与GBU-8相同,都是将新的模块式尾翼和头部组件固定在900千克的MK84普通炸弹上。该组件还能装配在其它炸弹,甚至是集束弹药上,但这种配置方案在上个世纪一直没有实现。使用MK84的GBU-15炸弹长3.5米,翼展1.49米,重1.125吨,具备“投放后不管”功能,还可通过AN/AXQ-14或较新的ANZSW-1数据链进行指令制导。数据链制导使飞机可以在阴雨云层上投放炸弹,在能见度很差的云层中使用指令制导,穿出云层后再利用光电制导系统锁定目标。但是,GBU-15在外观上与GBU-8明显不同,头部带有三角形弹翼,尾部有更大的梯形尾翼,都呈“十”字形在弹体周围排列,因此有时也将GBU-15称为“十字形武器”(CWW)。较大的弹翼使GBU-15的滑翔距离更远。GBU-15一般装备F-15E,也可装备F-111。FE-111在海湾战争中大量使用了GBU-15。以后,GBU-15组件还开发了更小的短弦弹翼。使用Mk84和短弦弹翼的电视制导型GBU-15被称为GBU-15(V)21/B,红外型为GBU-15(V)22/B。短弦组件还装配在900千克的BLU-109/B钻地弹上,其中电视制导型为GBU-15(V)31/B,红外型为GBU-15(V)32/B。
 
 “死光”开创新风格

  60年代初发明的激光曾被认为是能击落敌人导弹的“死光”,但当时这类定向能武器(激光束)的能量还不够强大,直到最近才变得实际。由于激光束在远距离上也非常集中,因此可用于指示目标,而且激光可被目标反射,这就很容易被武器上简单的传感器探测,再联结着反馈-控制机构,就能使武器飞向目标。 

  使用激光指示目标的想法在1960年由两位非军方的工程师大卫·萨兰尼摩和诺曼·贝尔提出的。当时两人都对制造激光制导炮弹感兴趣,因此他们系统研究了激光指示器和跟踪系统。起初,萨兰尼摩千辛万苦只争取到了很少的资金支持。他们与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韦尔登·沃德一起将一枚“百舌鸟”反辐射导弹改造为激光制导地对地导弹。虽然这次试验没有成功,但激光制导的概念由此而诞生。 


  受到“百舌鸟”试验的启发,马丁·玛丽埃塔公司设计了自己的激光瞄准系统,并在1964年将这一装置向美国空军的戴维斯上校进行了演示,给其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年后,戴维斯就任佛罗里达州的英格林空军基地司令官。该基地是美国专门研制新型航空弹药的中心。不久,得克萨斯仪器公司邀请戴维斯共同讨论“激光制导炸弹”(LGB)的设想。戴维斯当即表示,他能绕过繁杂的政府机构,向该公司提供10万美元的研制经费,并将怀特帕特森空军基地的实验场地提供给他们。很快,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其提交了激光制导炸弹的设计方案。几乎与此同时提出的还有北美公司,但该公司的提案还包括了陀螺惯性制导,这将使设计方案复杂而且成本居高不下。这种设想直到相关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的80年代后,才被军方作为GPS制导方式的备份而广泛采用。 

  由于韦尔登·沃德的概念简单易行,因此赢得了该合同。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工程师迪克·约翰逊将普通炸弹头锥上安装的气流探测器改装成了激光导引头。该仪器外观如同一只羽毛球,可以控制四个弹翼组件的运动,起初这些弹翼不像今天的设计一般都安装在头部,而是安装在炸弹的尾部。导引头有一个光学传感器,外罩滤镜,可将其它波长的杂色光过滤掉。传感器实际就是一组按照一定信号区排列的光电二极管阵列,信号区选择出激光信号强度最大的方向,传送到控制机构,控制弹翼偏转。偏离越大,控制电流就越大,弹翼也就偏转的越大,直到炸弹的飞行方向对准目标,传感器输出的电流也就最小。
 
 越南上空的“铺路”炸弹

  得克萨斯仪器公司早期的试验是在M-117炸弹上安装可拆卸的尾翼组件,因此将其称为BOLT-117。这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激光制导炸弹。首次空投试验在1965年4月进行,结果很不理想。但是使用了Mk84这种外表光滑一些的炸弹,并将控制组件改到了炸弹头部之后,气动效果得到了很大改善,精度也大大提高。试验一直持续到了1966年。尽管由于这种控制方式有时在锁定目标前可能出现忽上忽下的情况,但经过一系列试验与改进,炸弹已经非常精确了。这种炸弹被称为“铺路”(Paveway,有时也译为“宝石路”),这里的“铺路”一词实际源于“精确航空定向设备”(Precision Avionics Vectoring Equipment )的英文缩写。很快,激光制导炸弹的原型弹就在1968年运往越南进行作战测试。试验中使用了F-4战斗机,每次飞行时后舱都坐有一名武器系统官,用手持激光系统指示目标。事实证明要保持激光始终指定目标非常困难,但还是有一半激光制导炸弹击中目标。这些试验最终造就了“铺路”I弹药系列,它由不同重量的炸弹和一套安装在炸弹上的组件组成。组件包括安装在炸弹前部的激光导引头和4个控制弹翼,炸弹尾部是4个更大的弹翼,主要用于产生一定的滑翔力。虽然所有激光制导炸弹的导引头都相同,但根据炸弹重量的不同,弹翼组件各不相同。由于激光制导炸弹有热电池等自身电源,因此无需与飞机有任何连接,只要能携带相同大小普通炸弹的飞机都可挂载,并能由投放飞机或其它飞机上的激光指示器,甚至地面人员导引。空军专门为F-4开发了一种被称为“铺路刀”的激光指示器,联有电视摄像仪,使后座上的武器官在飞行员做其它复杂规避动作时也能打击目标。激光瞄准吊舱也是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 

  
 
  这些早期“铺路”炸弹的编号为KMU-388(225千克)、KMU-421(450千克)和KMU-351(900千克)。激光制导组件的成本只有几千美元,因此可以大量制造。美国空军在越南战场上使用了数千枚此类炸弹,225千克“铺路”炸弹直接攻击坦克,900千克“铺路”炸弹用于摧毁桥梁。激光制导炸弹的使用使美空军的破坏力大大提高。在越南战争中,美军为切断越南物资供应命脉,对越南的杜梅铁路桥、清化公路等不停轰炸。其中在1965~1968年对清化桥的轰炸中,美军动用F-100、F-105等各型飞机600多批,使用250、500、750以至1000磅各类炸弹上万吨。这不但从来没有使该桥中断运输,反而使美军损失飞机12架。后来美军在1972年5月13日早晨,出动14架F-4携带20余枚激光制导炸弹,从泰国乌汶空军基地起飞直奔清化桥,到目标上空投放了激光制导炸弹,终于将这座7年未倒的大桥一举摧毁。 

  
 
  


  GBU-16(454千克级)

  


  GBU-10(907千克级)

  通过战场实战检验,最初的“铺路”炸弹在70年代早期很快就被改进为“铺路”II,主要是更换了更简单、更便宜的导引头,并且尾部弹翼采用了可折叠弹出式设计,这使其更容易挂载导飞机上。根据“铺路”II发展的新激制导炸弹编号为GBU-12(227千克级)、GBU-16(454千克级)和GBU-10(907千克级)。英国空军也引进了一种被称为Mark13/18的“铺路”II,装备于“鹞”式攻击机,并参加了1982年的英阿马岛之战。1986年,F-111战斗轰炸机携带907千克的“铺路”II炸弹袭击了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美国海军在考察了“铺路H”后,感到其打击距离过短,因此设计了一种将“百舌鸟”导弹的固体发动机与Mk83普通炸弹结合起来的制导武器,这就是著名的AGM-123“机长”2。它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导弹了,在1988年的波斯湾护航作战中曾击沉过伊朗护卫舰。
 
  


  AGM-123“机长”

  扬名海湾的新-代

  由于飞机必须从空中投放“铺路”II因此地面防空火力对飞机构成了较大威胁。美国空军在1976年提出发展新一代“铺路”,这就是“铺路”III。 

  “铺路”III使用内置有微处理器的数字自动导航导引头,联结有视野更宽的灵敏跟踪器。不像早期的“铺路”导引头,“铺路”III的导引头不用在枢轴上转动,因此控制方式也就与以往有所不同,采用尽可能垂直的路径投放炸弹。以前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浪费了大量能量,因此缩短了打击距离。 

  
 
  新炸弹可从低空投放,然后平行进入目标区,再直接攻击目标。但是225千克制导炸弹组件的试验表明,它很不稳定,因此美国空军只部署了900千克型号,试验和评估到1986年完全结束。900千克“铺路”III就是众所周知的GBU-24,将组件装配在标准的MK84炸弹或BLU-109钻地弹上。由于GBU-24采用固定弹翼,很难装入F-117空间狭小的弹舱,因此空军又专门为隐身飞机设计了能折叠弹翼的GBU-270。

  


  GBU-28“堡垒摧毁者”

  另外,面对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下目标,美军近期重点开发了能钻地的“铺路”炸弹。美国空军不久前开发了一种“先进整装穿甲”(AUP)弹药,是BLU-109穿甲能力的2倍。此外,针对海湾战争中地下深层的伊拉克指挥所,美国空军发现依据BLU-109炸弹发展的“铺路”III的效果并不理想,于是仅用17天就开发出了新的GBU-28“堡垒摧毁者”。GBU-28全重2130千克,唯一一次试验是在美国犹他州的特诺帕试验场进行的。当时由于炸弹钻地较深,无法马上将其挖出,因此GBU-28很快就投产了,并立刻运往海湾。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共投放了大约9000枚“铺路”II和“铺路”III。飞机上的瞄准系统录像记录表明,攻击敌军飞机掩体大门和地下建筑通风孔的“铺路”炸弹和其它灵巧弹药都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些录像甚至成了美军对外宣传的工具,用来向世界表明他们的攻击是精确的,没有对平民产生附带伤害。动态图像甚至展示了美国飞机使用一枚“铺路”炸弹轰炸了一架在低空逃窜的直升机。
 
 百花齐放的时节

  大多数“铺路”II炸弹都按照“铺路”III技术进行了改进,并生产了数十万枚,其中有数万枚投入了战场。尽管“铺路”炸弹已向许多国家出售,但由于激光制导技术已经普及,因此许多国家都研制生产了自己的激光制导炸弹。 

  英国航空航天局和法国马特拉公司联合研制并在国际市场上出售的BGL1000就是一种850千克的激光制导炸弹,使用一种弹出式尾翼。BGL400是一种400千克激光制导炸弹。以色列也为其装备的美制Mk82、Mk83和Mk84普通炸弹开发了自己的导引头组件。以色列飞机工业局早期开发的激光导引头称为“闸刀”,目前已经换装了新一代的“格里芬”,以色列目前还在研制被称为“先进激光制导炸弹”的更精确的新激光导引头系统,是新系列激光制导炸弹“蜥蜴”的基础。此外,以色列埃尔比特公司还引进了一种被称为“威扎德”的导引头组件,其中的激光导引头具有“投放后不管”功能。以色列拉菲尔公司也出售一种称为“奥佛”的滑翔炸弹,外观与“铺路”激光制导炸弹类似,但是其红外导引头具备对装甲车辆目标的“投放后不管”功能。据说“奥佛”的导引头具有较高的智能,可以区别燃烧的车辆。苏联根据其FAB系列炸弹开发了激光制导炸弹,例如1500千克的KAB-1500L,具有高爆和钻地两种型号,还有一种500千克的光电制导炸弹KAB-500KG。有报道称,伊朗也开发了自己的“萨塔”2激光制导炸弹。 

  


  空天时代的滑翔炸弹
 
 由于激光制导炸弹在恶劣天气或沙尘、烟雾条件下的效果较差,因此美国军方早就想开发一种“投放后不管”的制导系统,可以利用给出的目标参数自动完成攻击。空天时代的到来为这一想法插上了翅膀。90年代初,美国军方完成了GPS导航卫星的组网部署,使武器可以接照给定的坐标自动寻找目标。由于GPS信号比较微弱,而且理论上很容易受到千扰,因此GPS制导武器一般都备份有光纤陀螺等惯性制导系统(INS),在无法获得GPS信号的情况下使用。90年代开发的大多数灵巧武器安装的都是GPS/INS制导系统。 

  GPS/INS制导与光电或激光制导方式并不矛盾,因为后两种方式非常适合攻击无法准确确定坐标的目标。因此也有装光电和激光制导系统的武器备份有GPS/INS制导系统,这是其可以在锁定目标失败后继续攻击目标。美国在90年代末期开发了新的改进型组件,将GPS/INS制导系统加装在光电制导炸弹和激光制导炸弹上。新的GPS增强型光电制导炸弹和激光制导炸弹都被称为“EGBU”,也就是英文“强型制导炸弹”的缩写。例如,GBU-24加装GPS/INS后就称为EGBU-24。 

  GPS/INS技术的应用甚至使战争形态发生一定变化,因此美国决定利用该技术全面改进其武器弹药。1998年美国总审计局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海湾战争中,制导武器的效果通常受制于天气、不确定的目标位置及其它因素,炸弹精度很低。在很多情况下,对每一个目标要使用多种武器进行多种攻击。”实际上,美国防部早在1995年4月就规定:从2000年起,如果间接发射兵器不使用GPS/INS,将得不到改进和采购经费的批准。这一决定的正确性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得以体现。当时美军考虑到伊拉克地区气候恶劣和伊军可能采取的干扰措施,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大多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导方式。在3月20日开始的首次空袭中,2架F-117在巴格达投下了4枚装有GPS/激光复合制导组件的EGBU-27钻地炸弹。3月28日晚,美空军的1架B-2轰炸机在巴格达投下两枚EGBU-28制导炸弹,是美军现役唯一采用GPS/INS和半主动激光全程双模制导的重磅钻地炸弹,也是首次用于实战。多种制导方式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克服了气象条件带来的困难,而且也使制导精度大大提高。从媒体播放的巴格达大量建筑物浓烟四起的情况来看,联军必然大量使用了卫星制导或惯导,因为弹药投掷较为密集,而四散的浓烟会阻碍激光制导武器的使用。 

  为此次战争赶制的“炸弹之母”(MOAB)也是典型的滑翔炸弹。 MOAB虽然也由MC-130军用运输机携带并由机上人员从飞机尾部舱口推出,但它不像BLU-82“雏菊剪”炸弹那样带有降落伞,飞机可以从更高的高度投弹,从而减少了地面防空火力对飞机的威胁。在外形上,MOAB与以往的燃料空气弹的最大区别是有弹翼,可在GPS引导下滑翔到至少数千米以外的目标上空,近乎实现“防区外打击”,大大提高了飞行员和飞机的生存能力。对于采用GPS/INS制导的JDAM制导炸弹系列,美国近年来也为其开发了新型弹翼,用于提高滑翔距离。
 
 滑翔炸弹滑向更远

  从“铺路”I到“铺路”III都是美国人在唱主角,而且美国人目前似乎不忙于换代,而是不断扩大“铺路”III家族。相比起来英国人有些沉不住气了。2003年6月13日,英国国防部公布了一项合同透露,美国雷锡恩公司将为英国设计新一代精确制导炸弹“铺路”IV,并由雷锡恩公司在英国制造,然后装备英国、美国和其它国家空军。“铺路”IV采用带惯性制导的第二代全球定位系统。该武器源于美英空军装备的增强型“铺路”炸弹,可以说集以前各种精确制导炸弹优点之大成。首先,它更加小巧,由226.5千克炸弹改装。其次,更加精确可靠。“铺路”IV主要采用GPS制导,在天气晴好时可以加装激光导引头,这样可为飞行员提供最大限度的灵活性,打击可再次定位的和移动的目标,最大限度减小了附带损伤。第三,仍为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和扩展功能。它可以通过加装“远射”弹翼来增大射程。第四,安全性更高。它配有被称作“最后武装”的制导系统,在撞击目标2秒前发出一条信息给引信,以确保引信工作正常且没有受到干扰。如果有任何条件没有得到满足,引信就不会工作,即使在强烈撞击之后,战斗部也不会爆炸。 



  按照合同,该炸弹将于2007年服役,替代现役的普通和制导炸弹,将装备包括“旋风”GR4、“鹞”GR9和“台风”战斗机等多种战机。 

  在前期滑翔炸弹的发展上,俄罗斯似乎有些落后,但在美国人开创的精确战争时代,俄罗斯已经开始奋起直追。俄罗斯目前正在开发一种航弹用滑翔与校正模块,可大大提高航弹的打击能力。滑翔与校正模块为气动机械系统,不包括发动机和电子系统。该模块成本低廉,可根据战术需要,直接在机场配备到炸弹上。该模块包括可在飞行过程中打开的专用弹翼和风力偏差修正系统,使投放高度大为降低。例如,投放高度要求3~5千米的炸弹,在配备这一模块后的投放高度可降低到100~200米。普通的FAB-500炸弹在安装该模块后,可在敌防区外投放。当载机以800~110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200~5000米高度投放时,炸弹的“飞行”距离达6.4~15千米。 

  毫无疑问,滑翔炸弹的发展并没有因为导弹家族的兴旺而衰败,反而由于精确时代的到来而蓬勃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越战时期“铺路”激光制导炸弹有个影响使用的问题
让挪威剁手600枚的GBU-53/B (SDB-II),到底牛在哪儿?
法国AASM制导炸弹,能成为印度的“空中铁锤”吗?
联合直接攻击弹药
巴铁枭龙战机再成明星!晒出8款配套弹药,摆满地面高调展示
激光制导炸弹到底是怎么制导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