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生态民居——海草房
多少次来到山东省荣成市海滨,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些延续了数百年的老民居——海草房。
荣成沿海拥有上百年历史的海草房 鞠传江摄影
每年的春节期间,我都会带上相机去探访荣成市俚岛镇烟墩角村,因为那里的海草房和来自西伯利亚的候鸟大天鹅吸引着我。这个拥有540户人家的渔村,倚山傍海,村东南有一座小山叫崮山,在明朝时期,山顶上修了一座用于防止倭寇海盗报警的烟墩,烟墩角村由此而得名。这个自古以打鱼为生的小渔村极具风情,岸边古老的海草房依山坡而建,1300多间老民居多数保存完好,村民依然都居住在世代传承的海草房里。
高高的海草房屋顶 鞠传江摄影
荣成海草房古民居韵味十足 鞠传江摄影
高高的灰褐色海草房屋顶陪衬着红褐色石磊墙别有意味 鞠传江摄影
村委会主任王勇告诉记者:“这种房子都是老辈留下来的,冬暖夏凉,住起来很舒服!”
烟墩角村旁的港湾成为冬季大天鹅的栖息地,人与天鹅和谐相处 鞠传江摄影
小村由山和港湾环抱,每年冬季数千只来自西伯利亚的天鹅就会来到这里栖息,海草房和天鹅成为这里独有的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摄影爱好者和旅游者。
冬季里,每天都会有来自海内外的近百位专业摄影人来到这里,他们架起“长枪短炮”的相机,在海边拍天鹅,在小巷里拍民居,为了拍到好图片,有人会在农家“海草房宾馆”里住上一个星期。这里的天鹅和海草房图片不时会刊登在中国、韩国和日本的画报、杂志和摄影网站上。
荣成海草房,被诗人称为“流传百年的古老童话”,也成为摄影人镜头里绝好的民俗风景,更是古代民居专家研究的对象。用就地取材不规则的石块垒墙,晒干的海草一层层苫在50度角的人字坡形屋顶上,海草厚度从1米至4米不等,高耸的海草盖顶像一个个大帽子,清晨的阳光下错落有致的海草屋脊更像渔船撑起的帆,红褐色的墙和灰褐色的屋顶,黑的烟囱飘出白色的炊烟,弯曲的小巷里,古老的门楼不时会有挂起的大红灯笼,门上喜庆的对联寄托着渔民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古村落古朴、安静,像一幅远古的风俗画。
“那些到这里过冬的天鹅吃的也是海草,大风天海浪会把海草从海里卷到岸边,捞上来晒干便可以盖房子,不过,现在海草越来越少了。”村主任王勇说。
海草房有三合院、四合院、正厢院等不同样式。每户都有古朴的院门楼,门檐两头翘向天空,如同木渔船的样子,村旁边便是港湾和停泊的渔船,原生态古村落凝聚着浓厚的胶东风土人情,韵味十足。
村民于大爷指着自己家的海草房赞不绝口 鞠传江摄影
据荣成市宣传部副部长张启帅介绍,经过史料考证,这里的海草房从秦、汉时期就形成了,宋代开始在胶东沿海广为流传,目前荣成沿海的317个海草房村落多数是元、明、清时期留下的,有海草房民居两万多户、九万多间。
荣成地处沿海,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海草房正是适应了这一沿海气候特点,由于生长在大海中的野生海草--大叶海苔含有胶质和大量的盐分,防虫蛀、不霉烂、不易燃烧,也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等优点,深得当地居民的喜爱。浅海域野生的海草被海浪卷至岸边,成为了当地渔民建造房屋的天然材料。
荣成市民俗研究者于迎雨介绍,海草房顶的耐久性可达五十年之久,这也是海草房寿命长的重要原因。在荣成宁津所村落,现存的海草房历史超过300年,而宁津镇涝滩村发现了600年前“元至正二年”(1342年)的房梁木。宁津所村依然保留着明代曾驻扎过几百户屯田军户的海草房一条街。有700年历史的港西镇巍巍村,有20多套海草房历史超过200年,这些海草房成为胶东沿海传统民居的活标本。荣成超过百年历史的7个海草房村落被命名为“国家级传统村落”。
东楮岛村83岁的毕远谋介绍,一栋海草房所用的海草常常达5000公斤以上,海草最厚处达4米,建成后,祖祖辈辈传下去。“现在,年轻人喜欢住新瓦房,老年人还是习惯住这老辈留下的房子。”他说。“房子老,但是里面煤气、冰箱、太阳能热水器都有的,很方便。”
为防止海风吹坏海草房,许多村民在海草屋顶压上瓦、石块或者用渔网网住,称为“压脊”。
“建造一栋海草房需要70多道工序,全部都是手工艺。”巍巍村村民、海草房民居建筑技艺传承人刘玉启介绍,盖海草房,当地人称为“苫房”,一栋房子,需要三四个人花上十几天才能建好。房顶的坡度越大越便于排水,也更加耐腐抗老化。2006年,海草房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级“非遗”名录。
“现在的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很少愿意学盖海草房这手艺的,能够做海草房的工匠越来越少。”刘玉启忧心忡忡地说。
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东楮岛村,全村现存海草房144户、650间,是整体保存完好。村里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历史遗迹、民间传说以及极具海文化特色的渔家民俗。村里还办起了荣成市首家海文化展览馆,展示渔家风俗、海草民居、民间技艺等民俗文化。2007年5月,该村被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管理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海草房可以说是中国沿海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成为胶东半岛沿海的人文、民居建筑、民俗等方面的缩影,对研究沿海古代民居和民俗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由于荣成海草房代表性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入选中国邮电部发行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成为与北京四合院、蒙古毡包、陕北窑洞等中国21种并列的传统特色民居之一。
令人痛心的是,由于古村落基础设施落后,生活不便,部分村民进城,海草房人走屋空,年久失修,致使部分民居损毁和倒塌,使这一胶东独有的传统民居受到了威胁。
据荣成市文物局长乔文江介绍,为保护好这些古村落,近些年,当地政府开始全面实施海草房保护工程。荣成海草房已经被列入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项目予以保护,荣成地方政府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海草房维修。去年,荣成市还推出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2014-2030年)》,旨在对全市的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历史文物、乡土建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发展。
当地政府还积极发展原生态古村落旅游,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特色度假村、“海草房人家”等项目,形成一条独具海洋文化魅力的古村落景观带。嘉鱼旺村的17户村民将海草房用于休闲旅游,游客可以住在海草房、赶海钓鱼,体验传统渔家生活。烟墩角村目前有各类饭店、摄影接待站和海草房旅馆等40多家,每年吸引游客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千万元。
旅游业的兴旺,使这里的海草房古村落重新焕发了生机。
关于作者:鞠传江,中国日报驻山东记者站站长。
海草房
新闻频道:http://whnews.cn/news
发表时间: 2013-06-05
当你走进威海荣成的沿海,会看到别具一格的的屋舍:在石块或砖混结构垒起的屋墙上,有着高高隆起的屋脊,屋脊上面是质感蓬松、绷着渔网的奇妙屋顶。这就是极富沿海特色的民居——海草房。以石为墙,海草为顶,外观古朴厚拙,世代以出海打渔为主要生存方式的人们,便是这些宛如童话世界中草屋的主人,他们勤劳质朴,在这片海域繁衍生存。
海草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它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的威海、烟台、青岛等沿海地带,特别是荣成地区更为集中和突出。据考证,海草房从秦、汉至宋、金逐步形成并在胶东半岛广为流传。到了元、明、清则进入繁荣时期。
目前,在荣成港西镇巍巍村尚保存20多幢有200多年历史的海草房。而宁津镇宁津所村的部分地区,还保留着创建于明代的屯田军户海草房一条街。那些历经无数风雨、长满青苔的海草房屋顶的阴坡面,印证了历史的久远。
荣成地处沿海,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在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之下,民居主要考虑冬天保暖避寒,夏天避雨防晒,于是,极具聪明才智的当地居民根据长期的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独特的建筑经验,以厚石砌墙,用海草晒干后作为材料苫盖屋顶,建造出海草房。
用于建造海草房的“海草”不是一般的海草,而是生长在5~10米浅海的大叶海苔等野生藻类。海草生鲜时颜色翠绿,晒干后变为紫褐色,非常柔韧, 当年荣成等地沿海生长着许多这样的海草。海草本身也有好差之分,据介绍,老的海草要比嫩的耐用,而冬、春的海草要比夏天的结实。一年四季海草春荣秋枯,长到一定高度后,遇到大风大浪,海潮就会将其成团的卷向岸边。沿海的人们一般谁家要盖房子了,都会提前到海边收集海草。人们将这些海草打捞上来,晒干整理,等到盖房子时使用。由于生长在大海中的海草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用它苫成厚厚的房顶,除了有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的特点外,还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毁等优点,深得当地居民的喜爱。
盖海草房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往屋顶上苫海草了,因此当地人盖房又称“苫房”。苫房的原理其实跟建造瓦房安装瓦片有相通之处,只不过是用海草从下往上一层压一层地苫好。海草房苫房绝对是一门手艺,一栋海草房的好坏、使用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是否海草苫得严密。因为只要屋子不漏水,墙是很难倒的,可以一直住下去。为此,人们一般都请那些代代相传具有经验丰富的“苫匠”来帮助建造海草房。据说苫间海草房要三四个人花上十几天才能搞好。
苫屋顶的材料中除海草外,还掺有一些麦秸。苫房的时候,每苫一层海草要加一层麦秸,这样更加结实,只是因为海草较长,将麦秸全部遮盖住了。为了抵御大风,海草房的屋顶上还要特地覆盖一层更厚的海草,也有个别的再盖上一层瓦,这在当地俗称为“压脊”。因为根据原理,只要最上面一层没有被风吹掉,下面一层压一层,也不会被吹掉的。屋脊的建造左右倾斜为50度角,苫盖的海草最厚处达4米,建造一座海草房所用的海草常常达5000公斤以上。
“接山”海草房
海草房通常有两面的屋顶,也有垒垛形的三角形屋顶。当冬天暴风雪熔化后,雪水可以顺着这个垒垛形的三角形屋顶迅速地向下流去,减轻雪对房子的压力;夏天的雨水可以从这个垒垛三角形上迅速地流下来,不会漏入屋内。为防止大风将房顶上的海草刮跑,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
海草房的墙面一般都用天然石块或砖石混合砌成。显得朴素而别具风味。海草房依地势而建,连靠在一起的海草房,俗称“接山”。“接山”形成的门洞走廊,颇具农家大院特色。海草房的迎门正房一般为3间,山墙上还镶有”拴马石”。
海草房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文人墨客不吝笔墨对它进行赞美。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在荣成为海草房写生之后,还留下不少精彩的赞美文字:“那松软的草质感,调和了坚硬的石头,又令房顶略具缓缓的弧线身段。有的人家将废渔网套在草顶上,大概是防风吧,仿佛妇女的发网,却也添几分俏丽。看一眼那渔家院子,立即给你方稳、厚重的感觉。大块石头砌成粗犷的墙,选材时随方就圆,因之墙面纹样规则中还具灵活性,寓朴于美,谱出了方、圆、横、斜、大、小、曲、直石头的交响乐。三角形的大山墙,在方形院子的整体基调中画出了丰富的几何形变化,它肩负着房盖上外覆的一层厚厚的草顶。”
人们居住在这些来自大海的特殊材料建成的房子里,与大自然相亲相近,颇有身在世外桃源的感觉。海草房顶上厚厚的海草和窗棂上美丽的窗花,还有屋外高高的玉米垛,构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当地的人们自豪地说:“住海草屋安静,晚上睡觉特香,下多大的雨也听不见,不像瓦顶房那样丁丁冬冬敲鼓似的响”。
虽然海草房逐渐被更广泛的人们所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海草房已经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随着建设发展,农村用地不断的被开发,乡村也逐步走上城镇化,使得大量原始自然村庄的环境和面貌得以改变。另外随着近海养殖的增多,渔民养的海带、海蛎子等用的网拦住了海草,因此20年来,海岸上已经看不见有大量的海草涌上来,现在已经基本拣不到海草了。文明进步带来的喜悦和海草房减少带来的惋惜相互交织在一起,难免令人唏嘘。然而,不管海草房最终的命运如何,给当地的人民带来遮风避雨、并记录着历史的海边民居,终究会留给人们无限的怀念。
来源: 威海民俗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胶东渔村一绝——海草房
海草房是胶东半岛地区特有的民居形式━━胶东海草房的现状与保护
走进荣成海草房 仿佛进入童话世界
【即将消失的民居
山东居然还有这么漂亮的房子,简直是童话世界!
想近距离体验胶东海草房,不妨到荣成这个村看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