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古人求学做人名言名句

1、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摘自《大学》

原文大意:知道自己的目标之后才能确定志向,才能平心静气,才能安然面对困难,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才能最终有所收获。

2、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摘自《大学》

原文大意:商汤在盘器上刻着警句说:“只要能够令自己进步一天,就能够天天进步,每天更进步。”

3、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自《大学》

原文大意:有修养的人在独处时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摘自《荀子·劝学》

原文大意:君子学识渊博而且能够做到每日三次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那么他的认识就会是非分明而没有过失。

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摘自《老子》

原文大意:聪明的人不夸夸其谈,夸夸其谈的人并不聪明。

6、好学近乎知,知耻近乎勇。

——摘自《礼记·中庸》

原文大意:喜欢学习的人,离聪明就很近了;知道耻辱的人,离勇敢也就不远了。

7、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摘自《荀子·修身》

原文大意:碰到劳苦的事就抢在头里去做,碰到享乐的事却要谦让。

8、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摘自《韩非子·喻老》

原文大意:认识事物的困难,不在于认识别人,而在于正确剖析自己。

9、义者不毁人以自益。

——摘自《礼记·中庸》

原文大意:品德正直的人,决不会以诋毁别人来抬高自己。

10、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益其恶。

——摘自《论衡·艺增》

原文大意:说别人好,不把不好的说成好的;说别人不好,不把好的也说成不好的。

11、巧伪不如拙诚。

——摘自《颜氏家训·名实》

原文大意:巧妙的虚伪言行,不如笨拙的诚实。

1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摘自《悯农二首》

原文大意:谁知道盘中的饭食,颗颗粮食得来不容易!

13、知已之短,不掩人之长。

——摘自《资治通鉴·梁纪七·武帝大通元年》

原文大意:了解自己的短处,但不掩饰别人的长处。

1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摘自《论语·学而》

原文大意:有错误就改正,没有错误就加以勉励。

1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摘自《战国策·楚策一》

原文大意:不隐蔽别人的好处,不说别人的坏处。

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摘自《岳阳楼记》

原文大意:担忧在天下人的前面,享乐在天下人的后面。

17、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摘自《旧唐书·席豫传》

原文大意:不尊敬别人,等于是不尊敬自己。

18、满招损,谦受益。

——摘自《书·大禹谟》

原文大意:骄傲自满必然遭致挫败,谦让虚心就会获得长进。

19、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摘自《晏子春秋·杂下》

原文大意:即使大智大慧的人,考虑很多次,也难免有一次失误;即使迟钝笨拙的人,考虑很多次,总有一次会是正确的。

20、礼让一寸,得礼一尺。

——摘自《礼让令》

原文大意:礼貌谦逊地让别人一寸,便会得到别人一尺的回敬。

21、出污泥而不染。

——摘自《爱莲说》

原文大意:从污浊的泥水中生长出来,身上却没有沾染污浊。

22、百尺竿头须进步。

——摘自《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偈》

原文大意:虽然到达很长的竿子的顶端,仍然不能停止前进。

2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摘自《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原文大意:节俭,是德行中最大的美德;奢侈,是罪恶中最大的罪恶。

2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摘自《老子》

原文大意:千里远的路程,是从双脚踩着的地方开始的。

25、言必信,行必果。

——摘自《论语·子路》

原文大意:说话必须算数,做事必须果断。

26、听其言而观其行。

——摘自《论语·公冶长》

原文大意:对一个人,不仅要听他说什么,而且还要看他是怎样做的。

27、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摘自《论语·阳货》

原文大意:道路上听到的传闻,又在道路上加以传播,这是为有德行的人所唾弃的。

28、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摘自《伍员吹萧》

原文大意:话既说出口,用四匹马拉的车子也追不回来。

29、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摘自《名贤集》

原文大意:说一句好话,在冬天都觉得温暖;说坏话伤害人,在六月都觉得寒冷。

3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摘自《进学解》

原文大意:学业由于勤奋而精进,由于贪耍而荒废;德行由于深思熟虑而有成就,由于要求不严而败坏。

31、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摘自《说苑·政理》

原文大意:耳朵听见不如眼睛看见,眼睛看见不如脚踏实地去实践。

32、志不强者智不达

——摘自《墨子·修身》

原文大意:奋斗目标不坚定的人,聪明才智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33、有志者,事竟成。

——摘自《后汉书·耿弇传》

原文大意:有坚定志向和决心的人,做事最终会获得成功。

34、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摘自《荀子·儒效》

原文大意:聪明而又喜欢向别人请教,然后才有可能成为人才。

35、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堕。

——摘自《中论·治学》

原文大意:天天复习,学到的知识就不会忘掉。经常对自己提出要求加以勉励,自己就不会落后。

3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摘自《三国志·魏志·王朗传附王肃》

原文大意:书读得很熟,不需要解说,意思就会自然明白。

37、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摘自《题弟侄书堂》

原文大意:少年时候勤奋学习,关系一辈子的大事;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懒惰而浪费了时光。

38、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摘自《神童诗》

原文大意:学问是勤奋换来的,用萤火虫代替灯火也能读上万卷书。

39、欲速则不达。

——摘自《论语·子路》

原文大意:主观上想加快事件的进程,但违背客观规律,事情反而做不好。

4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摘自《满江红》

原文大意:不要随随便便虚度光阴,使青春流逝,功业无成,白白地伤悲!

4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摘自《礼记·学记》

原文大意:玉石不经过加工,不能成为有价值的器物;人不通过学习,不能通晓事事。

4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摘自《增广贤文》

原文大意:时间像箭和梭那样过得快。

43、兼取众长,以为已善。

——摘自《答林叔和》

原文大意:把大家的长处都吸收过来,变成自己的长处。

44、教学相长。

——摘自《礼记·学记》

原文大意:教与学双方,应互相促进。

45、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

——摘自《省试策问》

原文大意:问难、学习,必须要有老师;互相讨论,必须要有朋友。

46、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摘自《荀子·劝学》

原文大意:木材经墨线作用之后,就能加工成端直的材料;刀剑在磨石上打磨之后,才能就得锋利。

47、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摘自《管子·权修》

原文大意:想在一年内获得利益,不如栽种谷物;想在十年内都有好处,不如栽种树木;希望终身都有利益,不如致力于培养人才。

48、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摘自《三字经》

原文大意:养子不教育,是父亲的过错;进行了教育,但不严格要求,是因为老师怠惰。

49、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

——摘自《书读书乐卷后》

原文大意:天不看书学习,说起话来便感到枯燥无味。形容人一刻也离不开学习。

50、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

——摘自《尧峰文集·传是楼记》

原文大意:善于读书的人,开始是广泛阅读,最后又有所侧重。

51、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摘自《偶成诗》

原文大意:年轻时学习效果好,年纪大了学习就困难多了,所以要十分珍惜时光。

52、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摘自《左传·隐公六年》

原文大意:好事不能放弃,坏事不能任它发展。

53、少而不学,长无能也。

——摘自《孔子家语·三恕》

原文大意:少壮时不好好学习,长大就没有本事。

5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摘自《文选·古乐府·长歌行》

原文大意:年轻力壮时不努力学习上进,等到年纪老大只有枉自伤悲了。

55、慎而思之,勤而行之

——摘自《策林》

原文大意:谨慎地思索,勤奋地工作。

5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摘自《鹤林玉露》

原文大意:绳子能锯断木头,水可以把石头滴穿。现在可用来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力量虽小也能完成很艰难的事情。

5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摘自《老子》

原文大意:世间困难的事,必先从容易的事做起;世间的大事,必先从细小的事做起。

58、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摘自《瑟瑟记》

原文大意:既然接受别人委托,就要把事情办好。

59、世间无难事,只要有心人。

——摘自《吴下谚联》

原文大意:对于有决心的人来说,世界上没有困难的事情。

60、天下事,坏于懒与私。

——摘自《朱子语录》

原文大意:世间的任何事情失败的原因,都是懒惰和自私。

61、天下未有不劳而成者也。

——摘自《中说·述史篇》

原文大意:天下的事情没有不花力气就成功的。

62、为善最乐,读书更佳。

——摘自《茶余客话》

原文大意:做好事是为人的最大快乐,读书是更大的快乐。

6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摘自《老子》

原文大意: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才算有智慧;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才算是聪明的,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才算是有力量;能克服自己的缺点错误的人,才算是坚强的。

64、学所以治已,教所以治人。

——摘自《意林·任子》

原文大意:学习是为了改造自己,教是为了改造别人。

65、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摘自《格言联璧·学问类》

原文大意:学习贵在懂得提出疑问。有小疑问得到解决,就能有小进步;有大疑问得到解决,就能有大进步。

6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摘自《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大意:尊老爱幼,推而广之:由尊敬我的老人到他人的老人,由爱护我的孩子到他人的孩子。全社会都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气,治理天下就易如反掌。

6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摘自《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大意:与民同乐,就要以百姓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统治者与老百姓同甘共苦,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北宋政治家范仲淹进一步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将儒家的忧乐观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被誉为政治家“第一等襟怀”。

68、学问不厌,好士不倦,是天府也。

——摘自《荀子·大略》

原文大意:能勤学苦练,不耻下问,永远爱惜人材,这样的人必然收获很大。

69、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摘自《孟子·告子上》

原文大意:箭术高超的羿教人学射箭,一定要拉满弓;学习的人也一定要努力拉满弓。技艺出众的工匠教人一定要依循规矩,学习的人也一定要依循规矩。

70、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摘自《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大意:仁义礼智,分别起自于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没有同情之心,不知羞耻,不懂谦让,不明是非,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仁义礼智,是做人的根本准则。

71、万章问曰:“敢问友。”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摘自《孟子·万章下》

原文大意:章请问交友的原则,孟子说“不倚仗自己年纪大,不倚仗自己地位高,不倚仗自己兄弟的富贵权势。交朋友,是结交朋友的德行,不能自己有所倚仗看轻对方。

7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摘自《论语·为政》

原文大意:孔子说:“只学习不懂得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懂得学习就会很危险。”

73、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摘自《孟子·告子上》

原文大意:鱼和熊掌都是我想要的,二者不能都得到,我就舍弃鱼而取熊掌。生存和道义都是我所希望的,二者不能都得到,我就宁可放弃生存而得到道义。“舍生取义”千百年来一直鼓舞着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74、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摘自《孟子·告子下》

原文大意:人总免不了犯错误,错了然后能改正;心情困苦,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奋发振作;这些表现在脸色上,吐发在说话中,才能被人理解。

7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摘自《论语·学而》

原文大意:曾子(孔子的学生)说:“我每天反省自己三次:为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吗?与朋友交往不守信用吗?老师教过的知识没有复习吗?”

76、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摘自《孟子·告子下》

原文大意: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苦炼他的心志,疲劳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困乏他的身体,使他的行为总是受到干扰和麻烦;这一切都是为了撼动他的心灵,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所不足的种种才能。

7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摘自《论语·学而》

原文大意:孔子说:“学的知识时常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78、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摘自《论语·为政》

原文大意: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7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摘自《论语·子罕》

原文大意:孔子说:“到了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80、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摘自《论语·子罕》

原文大意:孔子说:“三军的统帅可以被抓去,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能被改变。”

81、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已从人,乐于取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于与人为善。

——摘自《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大意:舜的伟大,在于与人为善。一是自己为善,二是乐于取人之善。舍弃自己的缺点,吸取别人的优点,与众人一起做善事。他耕种庄稼、制作陶器,打渔直到做首领,无非都是集取众人的优点来行善。所以,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和别人一起行善。

8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摘自《论语·里仁》

原文大意:孔子说:“君子明白正义,而小人只懂得利益。”

83、智少而不学习,必寡。

——摘自《墨子·经说下》

原文大意:知识少而又不学,必然是孤陋寡闻。

8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摘自《论语·为政》

原文大意: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而能从中领悟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8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摘自《论语·公治长》

原文大意:子贡问孔子:“为什么孔文子的谥号是‘文’呢?”孔子说“他聪敏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所以谥号是‘文’。”成语“不耻下问”出于此。

86、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摘自《论语·子罕》

原文大意: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虑,勇敢的人不会害怕。”

87、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摘自《中庸》

原文大意:君子顺应自己天生的德性,最广大和最精微的事物都仔细探究,这样就能达到极高深的境界而通达中庸之道。

88、不知戒,后必有。

——摘自《荀子·成相》

原文大意:不能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后还会重蹈覆辙。

89、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摘自《论语·子路》

原文大意:孔子说:“不要图快,不要贪图小利。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成语“欲速则不达”源出于此。

90、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摘自《论衡·.实知》

原文大意:聪明而有才能的人,不学习就不能造就自己的才智,不向人求教就不会明白道理。

91、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摘自《论语·卫灵公》

原文大意:孔子说:“君子谋求的是真理,而不谋求衣食。君子担心的是真理是否被人们所遵行,而不是担心个人的贫困与否。

9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自《中庸》

原文大意:做任何事情,预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93、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摘自《中庸》

原文大意:君子为人平淡而不自满自得,外表简洁而内含光彩,温和而有条理,能够由近而知远,由微小的事物知道显著的事物,这样就可以进入至高的道德境界。

9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摘自《论语·颜渊》

原文大意: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会促成别人做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名句“君子成人之美”源出于此。

9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摘自《荀子·劝学》

原文大意:学习要持之以恒,正如刻东西一样,如果能坚持不懈,决不放弃,即使是金属和石头一样的东西,也可以雕出花纹来的。

96、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摘自《论语·卫灵公》

原文大意: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考虑,一定会遭到眼前的忧患。”成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源出于此。

9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摘自《论语·述而》

原文大意: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一个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学习,他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而改掉。”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师”源出于此。

98、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摘自《中庸》

原文大意:有人生来就明白道理,有人要经过学习之后才明白道理,有人在碰到困难之后才明白道理,但是他们所明白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99、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摘自《师说》

原文大意: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难问题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100、上智不教,而成下愚。

——摘自《颜氏家训·.教子》

原文大意:天资很高的人不加以教育培养,也会成为最愚蠢的人。

10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摘自《荀子·劝学》

原文大意:不向品德高尚的人学习,就不知道圣人的伟大。

102、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摘自《资治通鉴·周纪》

原文大意:才是德的凭借,德是才的统帅。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摘自《中庸》

原文大意:做好事情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确地辨别,最后要切实地去实行。

104、虽有玉璞,不琢不错,不离砾石。

——摘自《潜夫论·赞学》

原文大意:要经过学习,才能成才,就像玉石纵然是块美玉,不经过雕琢,跟一般的石头也没有差别。

105、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摘自《论语·雍也》

原文大意:君子如果能广泛地学习文献,用礼节来约束自己,就不会违背道理了。

106、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摘自《礼记·礼器》

原文大意: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作根本,就不能立身;如果没有学问作技能,就不能行事。

107、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摘自《荀子·儒效》

原文大意:聪明并且喜欢向别人请教,然后才能成为有才能的人。

108、智载于私,则所知少;载于公,则所知多。

——摘自《尸子·广泽》

原文大意:一个人的智慧如被私心欲念所充满,他所知道的事理就会很少;如果充满公正之心,他所明白的事理就会很多。

109、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摘自《易经·咸传》

原文大意:人不能保持自己的高尚品德,就无法立身于人世间。

110、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摘自《论衡·别通》

原文大意:品德不高尚的人,不会有远大的理想,才能不大的人,不会有广博的见识。

111、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摘自《淮南子·主术训》

原文大意:人如果没有好的志向,那么虽然勇猛,也必然要爱到挫伤。

112、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摘自《论衡·实知》

原文大意:人的聪明才智有高有下,但认识事物,都要依靠学习;只有学习它才能弄懂它,不请教就不懂得。

1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摘自《论语·为政》

原文大意:子贡问怎样的人才算君子。孔子说:“把说出的话付诸行动,才称得上是君子。”

114、多识而力行之,皆可据之以为德。

——摘自《张子正蒙注》

原文大意:多多明了道理而努力去照着做,就会养成自己的道德。

115、贤愚在心,不在贵贱。

——摘自《潜夫论·本政》

原文大意:衡量一个人的贤愚不能以地位的贵贱为标准,而应看其心地如何。

116、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

——摘自《公车上书》

原文大意:才智是国家富强的关键。有才智的人多,国家就会富强;有才智的人少,国家就会贫弱。

117、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

——摘自《易经·乾传》

原文大意:君子是通过学习积累知识的,通过发问辨明是非的。

118、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摘自《礼记·学记》

原文大意:做学问贵在持之以恒。

119、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摘自《荀子·大略》

原文大意:善于学习的人彻底了解其中的道理,善于实践的人探究事物的艰难之处。

120、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摘自《韩非子·喻老》

原文大意:人最不容易做的事,就是要克服自己的弱点,并不在于如何批评别人。

121、学明而后德显也。

——摘自《答吴明辅书》

原文大意:学明白了道理然后德才能表现出来。

122、学不足以修己治人,则为无用之学。

——摘自《年谱序》

原文大意:学识不能用来改造自己和为社会服务,则没有用处。

12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摘自《诫子书》

原文大意:学习时需要精神集中,要增进才干就必须学习;不学习就不能增进才干,不立志就不能学有所成。

124、省行者不引其过。

——摘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二十四》

原文大意:对自己的行为能够反躬自省的人,其错误是不会继续存在和发展的。

125、学所以益才也。

——摘自《说苑·建本》

原文大意:学习是用来增加才智的。

126、学,身之砥砺也。

——摘自《尸子》

原文大意:学习可以使人变得能干有作为。

127、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

——摘自《论衡·别通篇》

原文大意:不博览群书的人,不了解古今情况,不能识别世间万物。

128、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

——摘自《墨子·修身》

原文大意:好的名声不是轻易形成的,好的称誉是不能通过投机取巧的办法建立的。

129、不学礼,无以立。

——摘自《论语·季氏》

原文大意:不学礼,不按礼的各种要求行事,就无法在现实中立足。

130、德修业,将以及时。

——摘自《屈贾》

原文大意:应当及时培养自己的道德,提高自己的学业。

131、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摘自《答孔文仲司户书》

原文大意:学者贵在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实践中,而不仅仅是了解知识。

13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摘自《观书有感》

原文大意:人的思想只有不断纳新,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

133、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摘自《易·益》

原文大意:看见人家有好的品行就去学习,自己有了过失就改正。

134、记人之功,忘人之过。

——摘自《汉书·陈汤传》

原文大意:对待别人应当记住他的功劳,而忘掉他的过失。

135、无屋漏功夫,做不得宇宙事业。

——摘自《呻吟语摘·存心》

原文大意:如果一个人独处尚不能保持高洁的修养,就不可能成就顶天立地的事业。

136、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

——摘自《荀子·儒效》

原文大意:德行高尚的人应该努力于自己道德的完善,而在外则谦让于人。

137、面后后言,古人所诫。

——摘自《资治通鉴·魏纪》

原文大意:古人最忌讳的是,表面服从而背后反对。

138、修身处事,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摘自《朱舜水集·诚二首》

原文大意:诚信是修身处世最重要的品质。

139、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摘自《荀子·修身》

原文大意:君子修养自己的品德,最主要的就是培养自己的真诚。

140、一人之智,不如众人之智。

——摘自《意林》

原文大意:一个人再聪明,也抵不上不算聪明的众人。

141、百万之众,不如一贤。

——摘自《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五》

原文大意:百万精锐的雄兵,不如一个贤能的人才。

142、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

——摘自《上皇帝万言书》

原文大意:人的才干,因术业有专攻而得以成就,因所学繁杂而终遭毁弃。

143、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摘自《默觚下·治篇》

原文大意:教导别人,就是使人家的优点得到发扬,使人家的缺点得到克服。

14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摘自《论语·为政》

原文大意: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信用都没有,那他还能干什么呢?

145、君子不忧不惧。

——摘自《论语·颜渊》

原文大意:君子不忧愁,也不畏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善若水
中国古代百句修身诗句
人生智慧50句箴言
书法作品常用语句
古代励志名人名言88句,值得一看
经典古之警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