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决策疲劳

最近,三个正在以色列监狱服刑的犯人向假释委员会提出了 假释申请。假释委员会由一名法官、一名犯罪学家和一名社 工组成。这三位罪犯已经服满至少三分之二的刑期,但是假 释委员会最后只同意了其中一人的假释申请,猜猜是哪个:假释委员会的决定有其固定模式,但该模式跟犯人的种族背 景、所犯罪行和刑期长短无关,唯一的决定因素就是时机, 这是研究人员在分析一年内1100起假释案例后得出的结论。 首先,法官会倾听犯人的申诉,然后,询问其他假释委员会成 员的意见,最终有三分之一的假释申请会获得批准,但是得 到这一批准的可能性,随着一天内的时间变化而起伏不定。 一大早就来申请假释的犯人70% 都能获批,然而晚来的犯人 假释获批率还不到10%。

种种原因都倾向于第一例犯人获得假释——事实也的确如 此。尽管第三例的犯人与第一例犯人的刑期和罪名相同,但 是当他下午4:25 出现在法官面前时,他几乎就输定了,这跟 驳回第二例犯人的假释申请的道理是一样的——他们只是出现在了错误的时间。 法官们的这一行为并非带有恶意或是 违背常理,斯坦福大学的乔纳森·勒瓦 夫和班古里昂大学的赛·丹兹格说道。 这是由于法官作为决策者的职业本身 所决定的。无论一个人人品如何,只要 让他接二连三地做决定,大脑都会疲劳。 这种决策疲劳在橄榄球比赛中会使四 分卫判断迟钝,在深夜会引起首席财务 官出现轻浮行为。决策疲劳会损害每个 人的判断力,不论是老板还是下属,穷 人还是富人。事实上,这给穷人带来的 危害更大。然而很少有人意识到决策 疲劳的存在,研究人员也才刚刚开始了 解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怎样消除 不良影响。

决策疲劳解释了为什么明理之人也会 对同事和家人发脾气,会无节制地买 衣物和垃圾食品,以及无法抵制各类 促销活动。不管你多努力想让自己变得 理性、高尚,接二连三的决策过程也会 让你付出生理上的代价。这跟传统的 身体疲劳不一样,因为你根本意识不 到你的心智能量已经减少。一天中做 出的决定越多,这种能量就损耗的越 多,最终你的大脑会开始寻找捷径。 通常有两种捷径,其中一个就是跟着 感觉走,不再花精力思考后果(没关 系,就把这张照片发微博吧,也不会有 什么后果)。另一个捷径就是:什么都 不做。与其在决策过程中挣扎,宁可不 做决定。从长期来看,这种无所作为的 方式遗祸不浅,但就当下来看,却能缓 解紧张。你开始抗拒任何改变和任何 有风险的举动——比如说释放一个可 能再次犯案的囚徒。假释委员会中那 些决策疲劳的法官选择了第二条途径, 囚犯也只好继续服刑。

决策疲劳是研究““自我耗竭”现象时 的最新发现,“自我耗竭”这一术语是 社会心理学家罗伊·鲍麦斯特根据弗 洛伊德的假说提出的。弗洛伊德认为,自我与传送能量的心理活动有关。他 没有解释细节,并且在某些方面还犯了 明显的错误(比如说,他认为艺术家将 性欲表现在作品中,这暗示着艺术家 很少是强奸犯)。弗洛伊德的自我能量 模型一直被大众忽略,直到上世纪末, 鲍麦斯特先后在凯斯西储大学和佛罗 里达州立大学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心 智训练,弗洛伊德的这一模型才开始 为人所知。

这些实验表明,人脑中用来执行自我控 制的心理能量是有限的。当人们拒绝了 M&M’s 的巧克力豆或者新鲜烘焙的巧克 力曲奇饼时,他们就很难再去拒绝其它 诱惑;当人们强迫自己在观看煽情电影 时保持镇定之后,就更容易放弃那些需 要自我约束的任务(比如解开几何难题, 或者用握力器锻炼)。事实证明,意志 力不仅是一个抽象概念或者隐喻,而是 的确可以被消耗掉的心理能量。这些实 验证实了19 世纪时人们对意志力的定 义——就像肌肉一样,过度使用之后会 感到疲劳,拒绝诱惑会消耗能量。为了 研究“自我耗竭”的过程,研究人员最初 将精力集中在自我控制上,挑选与意志 力相关的自我约束活动,比如拒绝一碗 冰淇淋。对日常生活中的决定,比如选 择巧克力口味还是香草口味的冰淇淋, 他们并不感兴趣,因为这跟研究目标毫 无瓜葛,选择何种口味的冰淇淋似乎不 需要什么意志力。

但是,后来一位名叫珍·特温吉的博士 后进入鲍麦斯特的实验室工作,当时 她刚刚打理完结婚的各项事宜。当特 温吉研究“自我耗竭”的实验结果时, 她记起了跟未婚夫制定礼物清单时的 被累得半死。是要纯白的还是有花纹 的瓷器?选哪个牌子的刀具好呢?需要 多少条毛巾?要什么样的床单呢?每平 方英寸地毯具体需要多少根线呢?

特温吉跟她的同事们说:“到了最后,我 完全丧失了自主决定的意志,你让我干 什么我就干什么。”研究人员对这种感 受也有共鸣,这给了他们一个新的想法。 附近一家百货商店正在清仓大甩卖,实 验室的研究员们去那里挑选了一些简单 的商品——不一定非得与婚礼相关,但 一定要能吸引大学生。回到实验室后, 他们告诉参加实验的学生们,每个人都 可以在实验结束后拿走一件东西,但是 首先他们得做出一系列的选择。他们是 要笔还是蜡烛?蜡烛是要香草味的还是 杏仁味的?是要蜡烛还是要T 恤呢?T 恤要黑色还是红色呢?同时,一个控制组, 也可以称他们为“非决策人”,也花同样 的时间来对同样的物品进行度量,但他们不用做出任何选择,他们只用给出自己对某样物品的评论, 并且说出自己在最近六个月中使用这种东西的频率。 随后,所有参与者参加了一项自我控制的经典测试:把手放 进冰水里,能撑多久就撑多久。受试者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把 手从水里拿出来,此时需要自我约束力让他们把手泡在水 里。那些决策者放弃得更快,28 秒后就把手拿出来了,而非 决策人的平均数据是67 秒。做那么多决定显然消耗了大量 意志力。其他实验也产生了同样的结果,做完一系列选择的 学生更容易放弃。

为了在现实世界中测试他们的理论,研究人员来到了需要 做出最多决策的地方——大型购物商场。首先,他们采访 了多位顾客当天的购物体验,然后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算 术题。研究人员礼貌地要求他们做得越多越好,但也说明 他们随时可以放弃。结论显而易见,那些在商场里已经做 出最多决定的人放弃得最快。当你逛不动时,你的意志力 也下降了。

任何决定,不论是买什么样的裤子,还是是否要发动一场战争,都可以理解为心理学家所说的“渡过卢比孔河”模式。 公元前49 年,当恺撒带领着自己从高卢带来的军团即将(恺 撒当时任高卢行省总督)渡过卢比孔河(当时意大利本土与 高卢省的分界线),他知道根据罗马法律,该行为会被视为 叛变。当他在考虑发动内战的利弊之时,他正处于“决定前 阶段”。当他不再计算利弊,渡过了卢比孔河,这就来到了“决 定后阶段”。凯撒大帝在这个过程中也留下了一句名言:“骰 子已经掷下”(The die is cast)。

决策过程能消耗人的意志力,但是哪个阶段消耗最多?为了 得到答案,鲍麦斯特的前同事,现就职于明尼苏达大学的凯 思林·沃斯用戴尔电脑的网上自助服务做了一项实验。第一 组受试者仔细研究电脑各种产品的优劣——屏幕类型、硬件 尺寸等等——他们并不需要做出最终的购买决定。第二组 受试者会得到预先定好的产品详单,他们要一步步从详单中 找出各种产品的具体性能,做出正确选择,并组装成一台电 脑——研究者这么做的目的是想复制“决定后阶段”发生的 一切。第三组受试者既不像第一组,只负责思考,也不像第二 组,只负责执行,而必须自己想出电脑需要哪些配件,然后进 行选择。事实证明第三组的任务是最重的,再次进行自我控 制实验时,他们的意志力也是最弱的。

实验证明,渡过卢比孔河比仅仅站在河的两岸——在高卢省 思考如何抉择和渡河之后向罗马行进,更让人感到心理疲 惫,因此那些意志力不如凯撒大帝的人可能会留在原地。对 于一个疲于做决定的法官来说,否决犯人的假释申请容易一 些,因为这样不仅可以维持现状,规避申请人再次犯罪的风 险,还能留下更多选择的余地——现在不放,未来还有的是 机会。我们拒绝做出选择的部分原因是我们不愿放弃其它选 择。“Decide”(决定)这个词跟“Homicide”(杀人犯)词根相同, 来自拉丁词语“caedere”,意思是“切割”或者“杀死”。当决策疲劳临近时,这种感觉尤为明显。 一旦心理疲惫,人们会懒得做出取舍, 因为取舍中包含了一种高级和费力的决 策过程。在动物王国里,捕食者和猎物 之间从来不会协商。谈判是一种复杂的 人类行为,因此也是意志消耗后首先消 失的能力。你变成了研究人员所说的“认 知吝啬鬼”,吝啬于付出你的能量。购物 时,你可能只关注一个标准,比如价格: 给我最便宜的就行了;或者你只关注质 量:给我质量最好的就行。决策疲劳让 你更容易受那些深谙销售之道的推销员 的摆布,正如斯坦福大学的乔纳森·勒 瓦夫在卖高级定制服装和新款汽车的实 验中所演示的那样。

这一实验的灵感也是在准备婚礼的过 程中产生的。结婚仪式本身似乎跟地狱 周一样容易让人产生决策疲劳。勒瓦夫 接受了他未婚妻的建议,打算去裁缝那 里定制一套礼服,然后就开始做各种决 定,比如选择什么样的料子,什么样的内 衬,什么风格的扣子、翻领和袖口等等。 勒瓦夫回忆说:“当我看完第三堆布料 样品后,我就有一种想死的冲动。我根 本无法做出选择。唯一能回答裁缝的就 是‘你觉得哪种好呢?’我根本就没法 选。”最终,勒瓦夫哪种都没选,但是他 将这次经历应用于一系列实验中。其中 一项让瑞士的工商管理学硕士们选择一件定制礼服;另一项实验在德国的汽 车代理商那里进行,顾客可以选择新车 的各个零部件。购车者——真正掏钱买 车的那些人——必须从很多配件中做出 选择,比如四种不同的变速杆、十三种轮 缘、十五种配置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以 及五十六种颜色的内部装潢。

顾客们一旦开始挑选,就会认真掂量自 己的选择,但是选择疲劳也就跟着来了, 他们便倾向于选择默认配置。在早期他 们面临的选择越多——比如浏览全部 五十六种颜色,最后决定要哪种灰色或 者哪种棕色——顾客就会越快地变得 疲劳,抵抗力也就越差,最终会选择默 认配置。研究人员发现,只要刻意安排 购车者的所选物件的先后顺序,就可以 达到他们想要的效果。购车者是多花小 钱买个漂亮的轮缘,还是花大钱买个大 马力的发动机完全取决于此种建议出现 的时机,以及顾客剩余的意志力大小。 定制礼服的实验也出现了相似的结果: 一旦选择疲劳出现,人们就倾向于选择 推荐款。如果一开始他们就面临选项最 多,比如100 种服装面料的难题,他们 就会更快地出现决策疲劳,并且对此次 购物的满意度也会降低。

对于穷人来说,购物尤为累人,因为他 们要不停地纠结于到底买哪种。大多数 美国人并不会为买不买得起一块肥皂而纠结半天,但是这在印度的农村这很常见。普林斯顿的经济学家迪恩·斯皮尔斯在 印度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的20 个村庄里做了一项实验,他给村民们一个仅用20 分钱就能买好几块品牌肥皂的机会,这个价钱已经比肥皂原来的价钱低了很多, 但是即便很低,这对那些穷困的村民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结果证明,不论买不买 肥皂,做决定这件事本身就已经消耗了村民们很多意志力,这从随后的握力实验 中可以证实。在稍微富裕点的村子,人们的意志力更不容易被左右,因为他们根本 不用花大心思去衡量肥皂、食品或药品到底值不值得买。

斯皮尔斯和其他研究人员认为此类的决策疲劳是造成贫穷的主要因素,而且这一 因素长期以来饱受忽视。因为经济状况迫使贫穷者在生活中要多加考量,他们因 此也就缺乏学习、工作和参与其他活动的意志力,更难翻身进入富裕阶层。决策 疲劳究竟有多大作用仍然无法确定,但毫无疑问对穷人们来说,意志力相当关键。 研究一再表明,自控能力差与收入低、学习差、离婚率高、犯罪猖獗、酗酒和疾病 率高息息相关。自我控制的失误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不值得救济的穷人”的印象—— 接受福利捐助的母亲用救济粮票购买垃圾食品就是代表性事件,但是斯皮尔斯呼 吁人们要同情这些因预算有限而整天疲于选择的人们。在另一项研究中,斯皮尔 斯发现,当穷人和富人外出购物时,穷人在外就餐的几率更大。这似乎进一步印证 了他们的薄弱性格——毕竟,他们本可以在家吃饭,这样既省钱,又营养,而不是 外出吃肉桂卷这类让人增肥的小吃。但是,如果购物更容易让穷人感到选择疲劳 的话,因为他们每买一样东西都要掂量很久,那么当他们饥肠辘辘走出商场时,他 们当然也就没有意志力抵抗现成肉桂卷的诱惑了。

零食一般被放在收银台前的显眼位置不仅是因为选择疲劳,而且是因为在意志力下 降的情况下,人们更容易受到糖果、苏打水和甜食的诱惑。超市早就深谙此道,但是研究人员却是最近才明白这个道理。 鲍麦斯特实验室的一项失败的实验让 研究人员意外发现了这个现象。研究人 员本来是想要测试“狂欢节理论”—— 人们可以通过沉浸在大斋节前的狂欢 气氛中增强意志力。在这次实验中,实 验室的厨师们为一群正处于两个实验间 隙的受试者制作了浓郁香甜的奶昔,美 味的奶昔增加了他们的意志力,帮助这 些人在下个测试中表现得更好。这一切 看起来顺理成章。但是这项实验还有一 个控制组,他们吃的是无味的低脂混合 奶昔。对此他们一点也不开心,但是他 们的意志力仍然增加了。由此看来,“狂 欢节理论”似乎是错的。这一结果令研 究人员十分尴尬。从事这项研究的研究 生马修·加略特一边向鲍麦斯特汇报实 验结果,一边低头看着他的鞋子,不知 所措。

鲍麦斯特比较乐观,他想,可能这次试 验并没有失败,毕竟还是有些实验结果 的。就连这些索然无味的奶昔都产生了同样的效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如 果不是“愉悦感”在起作用的话,那是 不是卡路里在起作用?这个想法起初听 来有些疯狂。心理学家数十年来都在 研究人们完成任务时的心理表现,但却 忽略了奶制品摄入带来的影响。他们喜 欢将人脑设想成一台电脑,着重关注这 台电脑处理信息的方式。他们急于找出 人脑组织和电脑配件之间的匹配关系, 却忽略了电脑最重要的组件:电源。大 脑跟人体其他部位一样,从各种食物 的葡萄糖中得到能量。为了建立因果关 系,鲍麦斯特的研究人员用加糖或者加 了饮食甜味剂的柠檬水给大脑提供能 量。加糖的柠檬水会立即提供葡萄糖, 作用可以在实验室中立刻观察到;不加 糖的柠檬水尝起来味道差不多,但是却 不能提供相同的能量。一次又一次的实 验结果表明,糖能够重建人的意志力, 而饮食甜味剂却没有这种作用。葡萄糖 至少能够减缓自我耗竭,有时候甚至能 抵消自我耗竭。储存起来的意志力既能 提高人的自控能力,也能提高决策的质 量:做选择时,他们拒绝偏见;买东西 时,他们会做出更理性长远的选择。自 我耗竭效应甚至在以狗为实验对象的 两个实验中得到证实。肯塔基大学的霍 利·米勒和南桑·德维尔让被测试的狗 重复了连续十分钟的“坐下”和“别动” 的动作之后,狗的自控力变得越来越差, 趋向于做出危险的选择,比如挑战另一 只狗的地盘。但是给它们一剂葡萄糖, 它们的意志力就会得到恢复。

尽管如此,大脑研究人员们还是对葡 萄糖的影响持保留意见。怀疑者们指出, 大脑的总能量保持在一定水平,跟个人 行为无关,能量损耗跟意志力下降并无 直接关联。怀疑者中就有托德·海瑟顿, 他早期在鲍麦斯特实验室工作,后来 去了达特茅斯,成了研究社会神经科学 (研究大脑和社会活动之间的联系)方 面的先驱。他相信自我耗竭一说,但是 他不明白这种神经过程是跟葡萄糖水 平的变化有什么关系。为了观察这一过 程,也为了观察葡萄糖能否扭转自我耗 竭,他和同事招募了四十五名女性节食 者,记录他们看到食物时的大脑影像。 随后让他们观看喜剧片,但是强制不能 笑出来。很显然,这一痛苦的过程能够 导致自我耗竭。然后,再给她们看食物 图片,此时的大脑成像展现出了自我耗 竭的影响:大脑中负责控制奖励的阿肯 柏氏核的活动增多,控制冲动的扁桃腺 的活动减少,也就是食物的诱惑力变大 了,而人的自控冲动减少了。但是,要是 给这些处于自我耗竭状态中的人来一 剂葡萄糖呢?他们大脑的扫描成像又会是什么样呢?

2011 年1 月,海瑟顿在接任人格与社会 心理学会(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会长一职的就职演 说中公布了实验结果。他指出,葡萄糖 能够完全逆转自我耗竭后的大脑活动。 他说,这一发现令他十分惊讶。海瑟顿 的实验结果不只再次验证了葡萄糖是意 志力形成的重要因素,还解决了人们的 一个疑问——那就是葡萄糖是如何产 生功效,却又不改变大脑总能量的使用。 很明显,自我耗竭让大脑的部分区域活 动增加,部分区域活动减少。当葡萄糖 含量低时,大脑不会停止工作,它只是 变得更易分神,对即时刺激反应强烈, 而不关注长远回报。

这一关于葡萄糖的发现可以解释为什么 节食是一种格外困难的自我控制,还能 解释为什么那些自制力强的人也很难减 肥。每天伊始,他们都定好了目标:早餐 不吃羊角面包,午餐不吃甜点,但是每 绝大多数人能拒绝100个诱惑,但很难对101个说“不” 一次拒绝都削弱了他们的意志力,后半天他们的意志力越来越弱,这时他们就需要补充意志力。但是,补充意志力需要葡 萄糖。这样他们就陷入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 1、为了让自己不吃东西,节食者需要意志力。 2、为了拥有意志力,节食者需要吃东西。

当葡萄糖用完后,身体会自动寻找最快的补充途径,也就是补充糖分。在完成一项 关于自我控制的实验后,受试者倾向于吃更多糖果,而非其他高能量高盐量的零食, 比如薯片。仅仅是知道自己将会面临需要自我控制的情形,都会让人们渴望甜食。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女性在经期前想吃巧克力和甜点:当体内葡萄糖含量发生变 化时,她们的身体就会寻找快速的补充途径。含糖量高的零食或饮料会迅速提高 人的自控能力,解决燃眉之急。问题在于,吃糖不能像蛋白质和其他营养食品一样, 为身体提供一整天稳定的供给。

葡萄糖的好处在文章开头那个以色列假释委员会的案例中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上午将近10 点半时,假释委员会通常会休息一下,法官会吃点三明治和水果。在这 个休息时间之前来的申请人只有20% 的机会获得假释,但是休息后来的人获释几 率则达到了65%。时间越往后,获释几率越低,犯人们一般也不愿意紧邻着午餐时 间出现,这段时间申请的通过几率只有10%。午餐过后,获释几率又会飙升到60%, 但只能维持一小段时间,这正是那个下午3 点10 分来申请假释的犹太裔以色列人 未获批准的原因。但是另一个跟他情况完全相同的犯人幸运得多,他下午1 点27 分来申请假释并获得通过。虽然人们可能把他的例子理解为司法系统的运转良好, 但似乎这一结果跟法官体内的葡萄糖水平更有关系。

这样一来,改革以色列的假释委员似乎很容易——比如说,把法官的上班时长改为 半天,最好在上午,中间时不时穿插休息和吃东西的时间。但是,要减轻其他领域 决策疲劳的现象,就没有这么简单了。鲍麦斯特和他的同事在德国中部的维尔茨堡 田间发现,即使我们只工作半天,但是一天下来,意志力还是会被消耗掉。这些心理学家们把事先设定好的黑莓手机分 给两百多位当地人。这些手机会随机发 出提示,提醒人们汇报当时他们是否在 经历某种欲望,或者最近产生了某种欲 望。维尔茨堡大学的威尔海姆·霍夫曼 (Wilhelm Hofmann)是这项活动的领头人, 在这次艰苦实验中,他们从早到晚共收 集了一万多份即时报告。

事实证明,人有欲望很正常。当手机提 示音响起时,一半的人感觉他们当时是 有某种欲望的,比如吃点零食,说说 笑话,说出对老板的真实想法,并且还 有四分之一的人表示在刚刚过去的半小 时内产生过某种欲望。其中许多欲望是 人们一直努力抗拒的,而抗拒时付出的 意志力越多,人们就越可能向随后产生 的另一种欲望屈服。当面临一种能够类 似于“我真的想要,但是真的不该要” 的欲望时,如果之前他们刚刚抵制了某 种欲望,他们就更容易屈服,尤其是当 两项诱惑之间时间距离不远的时候。 这项电话研究的结果表明,人们每天要花3 到4 小时来抵制欲望。换句话说, 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随机找四五个人, 其中就有一个正在用意志力抵制欲望。 实验结果还显示,人们最普遍抵制的欲 望就是吃饭和睡觉,其次是休闲娱乐, 比如在工作间隙玩玩猜字谜。性冲动排 在第四位,比刷新Facebook 稍微靠前。 人们会采取各种各样的策略来抵制诱 惑,最常用的就是分散注意力,不过也 有人会选择强行压制欲望。最后结果显 示,人们比较善于抵制睡觉、性冲动和 花钱的欲望,但很难抵制电视和网络, 以及休闲娱乐的诱惑。

我们无从了解生活在黑莓手机和心理 学家时代之前的人们是怎样实施自我 控制的,但似乎他们经受的自我耗竭 要轻许多。选择越少,选择疲劳就越 轻。如今我们之所以感觉如此疲劳, 是因为可选的东西太多了。你的身体 可能会自觉地按时工作,但心理却在 任何时候都想偷懒。普通电脑用户一 天要访问三十几个网站,因此就会产 生选择疲劳——是继续工作?还是浏 览名人八卦网站?是看看YouTube 上的视频?还是上亚马逊买点东西?有 时候,十分钟网上疯狂购物就足以花 尽你一整年的预算。

人们并不能明显地察觉到自己抵制欲 望和做出决策时所造成的疲劳,而事 实上,大大小小的决定都累加起来共 同发挥作用。早餐吃什么,去哪里度假, 雇佣什么样的员工,花多少钱——这 些都能够消耗人的意志力,但是却没 有明显的症状表明你的意志力正在下 降。这跟在马拉松比赛中逆风前行或 者不小心撞到墙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自我耗竭本身并不表现为一种感觉, 而是一种让人对一切事物的感觉都 更加强烈的倾向。当大脑的调节能力 下降时,挫折会比以往更易让人愤怒。 吃、喝、花钱和说傻话的冲动会更强 烈(酒精让自控能力下降得更快)。跟 那些实验中的狗一样,经历了自我耗 竭的人为地盘做无谓之争的可能性更 大。做决定时,他们会采取不理智的 捷径,更喜欢能获得短期收益的方法, 并且推迟付出。与自我耗竭的法官们 一样,他们总是选择安全、容易的选项,而不管这种选择是否会对他人造 成伤害。

鲍麦斯特说:“总是做出正确的选择并 不是人类的特点,因为人类总是面临各 种选择,而选择的状态是有起伏的。” 他的研究表明,自控能力强的人会妥善 安排他们的生活,保存意志力。他们不 会安排一个接一个、无休止的会议,也 避免去自助餐厅。他们养成了消除决定 带来的心理负担的习惯。他们不会在早 上才决定自己是否要去锻炼,而会跟朋 友约好定期运动。他们不指望靠意志力 支撑自己一整天精力充沛,而会保存意 志力,以备不时之需。

鲍麦斯特指出:“即使是最聪明的人,在 得不到充分休息或者体内葡萄糖含量 低时,也难以做出正确的决定。”正因为 如此,真正聪明的人不会在下午四点钟 重组公司,也不会在餐前鸡尾酒的时间 许下重大的诺言。如果下午必须要做决 定,他们也知道决不能空着肚子。鲍麦 斯特说:“最好的决策者,正是那些知 道什么时候不能相信自己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提高你的意志力?丨意志力的科学
如何解决决策疲劳?
时常感到“决策疲劳”?让这 6 种办法来帮助你
一切的成就源于意志力,如何培养强大的意志力
想出狱?别等到下午
没动力工作?你可能需要点改变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