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超前识字:有毒的儿童“催熟剂”
 

“学前观察”

 

许多人认为孩子有巨大的潜能,像一个深不可测的井一样,于是就向井里拼命填东西。填到最后,井里再也没有水了,孩子的心灵也就失去创造力,这才知道作罢,超前识字教育就是其中一例。

 

超前识字:有毒的儿童“催熟剂”

本报记者  苏令

 

“一岁能背诵五言绝句,两岁识字2000、背诵30首以上古诗,三岁识字达到3000个,四岁左右能流畅地读书、看报纸,五六岁时会使用汉语字典,喜欢古典文学或现代文学。”这是某早教机构提出的“早期儿童教育标准”。与此同时,另一些知名幼儿教育机构也把培养孩子超前大量识字奉为圭臬。面对这些明显忽悠人的不负责任的宣传和高昂的价格,家长们竟趋之若鹜,争相解囊。

当前,超前识字教育俨然成了很多早教机构“发财致富”的法宝,家长们往往也以孩子早认识字、多认识字为荣。但是,在这些超前识字教育的狂热与躁动中,却很少有人去反思:超前识字教育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是不是孩子的真正发展所需?这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还是在透支孩子未来的发展?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两位“识字神童”的故事

 

瑶瑶(化名),一个文静的女孩。在全职妈妈的精心照料下,3岁入园时,她已认识3000多个字,按妈妈的话说:“她读报纸没问题!”刚入园时,她看到报纸会念出声,老师问她:“上面说的是什么意思?”她看着老师,摇摇头。

在幼儿园一天的活动中,瑶瑶在图书区看书的时间比其他小朋友要长,一般都是自己看,边看边读书上的字。在其他活动中,与其他孩子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相比,她显得更安静。在其他孩子相互的交流、争执、不断地尝试时,她在边上眼巴巴地看着,没有勇气参与

到近5岁时,瑶瑶参与幼儿园活动和与小朋友交往的情况,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由于之前所认识的字是强化训练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忘了很多。

昊昊(化名)是一个帅气的男孩,与瑶瑶一样,他也是一个“识字神童”。

昊昊在小班入园时,识字量就已达到4000多字。一进到班里,他就走到图书架前,一本本地看书。他看书时的专注力非常强,一般能持续30-40分钟。昊昊的知识面比班里的其他小朋友要广,经常追着老师问“为什么”。老师们感叹道:这孩子真聪明!

但是,昊昊的口语表达能力却明显低于其他孩子,发音不清楚还略带口音,平时他也不愿意用语言与人交流。入园仅仅几周,老师们又开始对昊昊开始刮目相看:一天,大家一起看书,昊昊看完了自己手里的书,扭头看了看旁边小朋友的,突然对着那位小朋友的脸就是一巴掌,被打的孩子愣住了,老师也愣住了!赶忙拉到旁边问:“为什么呀?”“我想看那本书。”“那你为什么不跟小朋友说呢?”昊昊的脸上有些茫然……

昊昊在看书或与老师交流书里内容时,真是一个积极求知的聪明孩子;在参加其他身体活动、动手操作活动的时候,是一个探索兴趣不强、坚持性较弱的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是一个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而又明显具有肢体攻击性的孩子,这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孩子。

 

“填到最后,井里再也没有水了”

 

无疑,在识字方面,瑶瑶和昊昊比同龄的孩子早了很多,识字量也大了很多。但就在他们打开超前识字之窗时,另外几扇门却可能悄然关闭,在这个年龄段孩子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方面,他们的发展出现明显的迟缓和滞后。超前识字,非但没有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他们未来的发展。当然,我们并不排除个别特别早慧的儿童,在各方面都能发展不错,但这种情况实属万里挑一。

“孩子识字,可以通过机械重复的训练达到一定数量。如果天天训练识字,这些早教机构所说的识字数量,也许可能做得到。但问题在于,孩子只是鹦鹉学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机械训练时学习的枯燥、压力的痛苦,给孩子带来的身心伤害是无法估量的。”湖南省长沙师范附属幼儿园园长张建国如是说。

“学前教育的效果具有长期性、隐蔽性的特点,往往是若干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而且是和后续教育阶段的效果综合在一起显示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冯晓霞表示,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心态、自信、懂得与他人交往等非智力因素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学习效果,但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等孩子上了小学以后,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了、不会与同学交往,影响学习了,这才开始重视。而这些问题,大多出现在小学三年级以后。”

冯晓霞表示,由于孩子的记忆是比较短暂的,除非是不停的强化,否则很难保持长久。大量识字、机械地背诵会占去孩子大量的时间,使他没有时间游戏,没有时间去和其他小朋友交往。这对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显然是十分不利的。“许多很聪明的人,最后并不是失败在智商和学业上,而是失败在不知道如何与别人相处上。现在的很多心理疾病、精神疾病都与人际关系有关。”冯晓霞感慨地说。

“如果强迫孩子超前去学不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的东西,他就会体验到太多的无能感和挫折感,从小觉得学习是件很苦、很让人讨厌的事情,而家长盲目的攀比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冯晓霞认为,一个从小就没有自尊、自信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很难有什么发展。一次,冯晓霞的学生去幼儿园进行幼儿发展状况的调查,其中个别儿童还不知道任务是什么,就往后退缩:“老师,别找我,我不会。”“你还没看呢,怎么就知道不会?”“反正我不会。”“最让我伤心的是,他连试的欲望都没有。”冯晓霞难过地说。

“许多人认为孩子有巨大的潜能,像一个深不可测的井一样。怎样开发?那就是向儿童填输许多东西。”谈到超前识字,在《解放儿童》一书中,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研究员刘晓东认为,这等于向井里拼命填东西。“填到最后,井里再也没有水了,孩子的心灵也就失去创造力,这才知道作罢。这就是误区。”

 

“拔苗助长反而会毁了一株好苗子”

 

“我们不否认个别孩子对识字是有兴趣的,但即使有这样的个别孩子,也不能把将其作为一个普遍的东西加以推广,因为人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早慧,而有的人则是大器晚成的。”冯晓霞表示,“一岁能背诵五言绝句,两岁识字2000、背诵30首以上古诗,三岁识字达到3000个”这样的标准,显然是没有根据的,绝大部分孩子根本达不到。“标准的制订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慎重的过程,一个合理的标准,应该是60%-80%的孩子能够达到,这个标准显然是非常不科学的。”

2岁识字达2000个,3岁识字达3000个,这样的标准是缺乏科学的态度和依据的,甚至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提起这个某早教机构制定的“儿童早期发展标准”,从事早期教育20多年的无锡市滨湖区早教中心主任祝晓燕,难掩心中的忧虑。

“在幼儿教育阶段,家长是最容易被误导、被‘忽悠’的,家长不是专业人士,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的、眼前的效果,而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恰恰不一定是那些眼前可见的学业成果,而这些所谓教育成果有可能是短暂的,甚至有可能是弊大于利的。”冯晓霞告诉记者,如果这种学业上的教育成果是用强迫的、剥夺孩子自信、压抑孩子兴趣和想象力的方式获得,实际上是贻害无穷的。

超前识字这种观念,历史上早已有之,而且目前仍然大有市场。”刘晓东认为,人们自古以来对“神童”的崇拜,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三岁能诗,五岁能文,七岁能为孔子师,十二岁当了上卿,好像天下干大事的都是神童,都是孩子。”刘晓东认为,那些倡导超前识字的成人试图让人们了解到,许多干大事的也是超前识字的人,甚至是超前识字造就了神童,造就了干大事的

“人们喜欢神童,实际上如同站在麦田里,只喜欢那几株疯长的苗子。君不知,这几株苗子很难结出丰满的穗子。”刘晓东表示,实际上,爱迪生、爱因斯坦就不是神童,而且显得比平常的孩子还有些迟钝,但他们后来却干了大事。另一方面,“神童也未必能干大事,宋朝的仲永就是一例。“还是让儿童按照大自然规定的速度成长发育吧。拔苗不能助长,反而会毁了一株好苗子,到头来只能是一无所获。”

 

“识字不应成为学前教育的目标”

 

“学龄前儿童主要是进行前识字学习,如萌发孩子对文字的兴趣,以及对阅读的兴趣。” 张建国认为,对学龄前儿童没有识字量的要求,识字不是学龄前儿童的学习任务,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识字教育只能以培养兴趣为主,应在日常生活中、游戏中轻松进行。如果师资条件允许,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有意无意地认识周边广告、标牌等载体中的汉字,在讲故事时认识故事名字,认识自己的名字,或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爸爸”、“妈妈”等常见的字与词,是可以的。“当然,适当地让孩子接触一些孩子易懂易记的优秀诗句,如《春晓》、《悯农》等,蒙发对我国文化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自信,也是可以的,但没有量的要求,也不是孩子是任务。”

“其实,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更多的不在学业上,但幼儿园也有为小学的学业学习作准备的内容,因为智力发展也需要有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冯晓霞表示,不强调识字并不表明不阅读,早期阅读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发展阅读理解能力,感悟文字符号的功能,比如理解文字符号和口语的对应关系,体验文字的表述方式等。“但也不排除一些好的儿童读物,在叙述上充分考虑到孩子阅读和识字的特点,文字不仅简短,读起来音韵感很强,朗朗上口,而且中间的一些字在不断地重复,孩子在阅读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也可以认识一些字。但我们不主张脱离一定语言情境而把识字当作一个硬任务的机械训练。”

“语言文字的教育必须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必须以儿童的实际经验为基础。因而,识字教育不是盲目的,它应当对哪些字可以让幼儿认识进行选择,而不是一味地越早识字越好,越多识字越好。”刘晓东认为,当幼儿对接触到的文字感兴趣时,成人不是不可以告诉他,也不反对这时候教他认一些字。“但是,我反对把识字当作学前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为了识字而识字,或者说,单纯为了让幼儿识字而教他识字,不仅没有教育意义,而且会破坏他的生活,并从负面影响他的成长。”(中国教育报20103109版)

 

“相关链接”

 

名家谈儿童教育

 

法国著名思想启蒙家、教育家卢梭: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

在教育不过是局限于获得书本知识这一常见的有局限性的见解之下,家长们过早地把认字课本往小家伙们手里一塞,结果危害极大。……智育进展是由具体到抽象。但是这点却遭到忽视,很早便开始高度抽象的学习……我们来看看结果吧。由于早期的挫折和有害地死啃书本使得理解力变得不自然的迟钝。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

我们给动植物以空间和时间,因为我们知道根据生存在他们身上的法则规律,它们能茁壮成长,对幼小的动植物要耐心,不能采用拔苗助长的方法。可是,幼小的人类却被当作一块蜡,一堆泥,可以由人去任意捏造。……在处理自然界的事物时,我们走的路是对的,可是在处理人时,我们却迷了路。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人生而具有智慧、道德和信仰的种子,但这些种子的发展如何,取决于人所受的教育。实施这种教育的时候不用鞭笞,无须严酷,也不用强迫,尽可以实施得尽量和缓、快乐,尽量自然。(中国教育报3109版)

 

“案例库”

 

幼儿需要什么样的识字教学

牛翠平

 

场景:

  教室内小朋友们在三三两两地游戏着,有几个小男孩在追逐打闹,这时带班老师走进了教室,皱了皱眉头,一边大声喊着:安静安静,一边手摇铃鼓组织幼儿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大约5分钟后,幼儿入座。下面是师幼对话)

小手摆在座位后,我看哪个小朋友坐得最好?(小朋友们个个把手放在背后,正襟危坐)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5个字宝宝,他们是谁呀?(老师把5个字宝宝卡片贴在黑板上)他们是去字宝宝、丁字宝宝、又字宝宝、位字宝宝和子字宝宝。小朋友们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吗?

愿意。(小朋友们齐声说)

我们一个一个地来认识他们,好吗?

好。

小朋友们来看看去字宝宝长什么样呢?(老师在黑板上按照笔画分解写出字)小眼睛要仔细看哦。横、竖、横、撇横、捺,这就是我们的去字宝宝。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来和“去”宝宝打个招呼吧,“去宝宝你好?”。

去宝宝你好?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喊一喊“去”宝宝吧。去、去、去,过去的去。

去、去、去,过去的去。

接下来,老师用同样的方法把另外4个字宝宝写在了黑板上然后教幼儿认读)

字宝宝和我说他们想和小朋友们玩游戏呢?你们愿意吗?(老师做出假装听到了字宝宝声音的动作)

幼:愿意。(小朋友们齐声说)

老师说我们玩一个“小小邮递员的游戏”,你们高兴吗?

幼:高兴。

高兴的赶紧坐好了。(老师提高了声调控制了一下有点乱的教室纪律)

师:(拿着汉字卡片)叮咚、叮咚(做敲门状)
    
谁呀?

我是小小邮递员呀。

哪里来的信呀?

师:北京来的信呀。

幼:送给谁呀?

送给坐好的小朋友呀?(小朋友们赶紧个个把手摆在背后)

送给王彤彤(某幼儿化名)

王彤彤小朋友站起来读出字,然后从老师手里拿过卡片。)

(用同样的对话,老师分别把另外4个字卡片送到了能认出这些字的幼儿手里,不同的是北京来的信呀,这句中北京被分别换成了上海、动物园、公园、幼儿园等不同的地点。)

 

以上教学场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幼儿园识字教育现状。在此,我们无意于探讨这个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优劣,值得我们思考的是:

首先,这样的识字教学隐含着一种怎样的文化观念。有学者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研究了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学前教育观念,并归纳出4个方面:训练、教师权威和纪律、强调诵记练习、强调努力。上面的教学过程至少有3个方面体现出了这种特色。诚然,我们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境去评判训练或者对权威的服从等。但当场景中的幼儿在教学过程中齐声回答愿意高兴的时候,我在内心感到的是一种悲哀。

其次,这样的识字教学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心理学的研究早已告诉我们,有意义的学习必须激起幼儿真正的认知冲突,幼儿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被动的、机械的、记忆性的学习只能使幼儿获得一些暂时的知识技能,而且这种获得还是以牺牲幼儿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为代价的。而且,幼儿的学习是整个儿的,不是分裂的,让幼儿利用卡片单独认识一个个汉字,甚至把汉字分解成笔划来帮助认识,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再其次,幼儿园识字教学是否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有很多人认为,只要用有趣的方法教给幼儿汉字,就可以在幼儿阶段让幼儿多识字,有很多幼儿园也在不断探索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对于幼儿来说,可学的是否是应学的,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对此,我想引用虞永平教授的一段话来说:儿童可能学的东西有很多很多,儿童的学习潜能是无限的,但儿童该学的东西是有限的,所谓该学的,就是儿童生命和精神成长最需要的,对后继的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幼儿园阶段真正理解一个字大概需要小学阶段认同样一个字的3-4倍的时间,我们必须考虑这是否值得,别浪费孩子宝贵的童年时光。幼儿园教该教的东西,这是对儿童负责,对家长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中国教育报3109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期阅读《家长手册》_余老师教育网
心理学:安全感 4
12部儿童电影 ——值得幼儿看的电影
关于性格孤僻内向幼儿教育的个案探索与分析
幼儿园亲子活动反思
日常生活中宝宝会出现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