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翻唱技巧之声音共鸣的方法

   人体声音共鸣区共分为三个部分,亦即三个共鸣区(DIE、DREI、RESONANZEN),第一共鸣区头部后脑和头颈

以及肩部位置。

    第二共鸣区是前额、鼻腔及上额部位置,第三共鸣区是胸腔位置。第一共鸣区又肩负调整歌

唱音域的位置,高音应当在后脑部及头顶部,中音在后脑枕部,低音在额头及肩部,那才是正确的,通常一

个人所发出的声音高、中音还好,可是一到低音就散掉了,没有共鸣,原因出在没把低音让它在头部肩部共

鸣。

    其次第三共鸣区(腹腔后部(后腰部))是最重要的声音共鸣区,它是声音的基础,被称为基础音,它

的重要性有如房屋的基础。

第一共鸣区、第二共鸣区不是“发声点”,如果把第三共鸣区的位置移到背部,

和第一共鸣区及第二共鸣区连结在一起,则形成了人体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则共鸣丰满圆润,反之则声音单

薄干涩尖锐不堪入耳,有些人以为第二共鸣区只是在眉间一共鸣点,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第二共鸣区是由好

几个共鸣点串连起来的,亦即眉间、鼻梁、鼻尖、上腭、下腭、牙齿、观骨等。

     

    其次,要想做到有强有弱的声音,必须先要了解声音“前面”和“后面”的问题,要想明了声音“前面”和“后面”的问题,要先明白

“开母音”(Aperto)和“闭母音”(Accuto)的关系,“开母音”就用前面来唱,“闭母音”就以后面来

唱,所谓前面就是第二共鸣区加上第三共鸣区唱出开的声音(Aperto)。所谓“后面”就是第三共鸣区和第

二共鸣区再加上第一共鸣区唱出盖(或称闭)的声音(Accuto)。要唱渐强时先要把声音的芯抓到,然后以

此芯作为发声点,将气在第三共鸣区内扩散膨胀,使它好象变成气球,之后,把它推向背部及后腰部增加其

气压,同时加入第二共鸣区,此时声音的芯要保持好,不可失去。渐弱时只要把气压逐渐减少,抓紧声音的

芯,使声音回到胸口发声点,然后用气息切除声音,使之停止,此时下腹往上的力量必须增大两倍,否则无

法使声音回到胸口发声点,当然这些要靠经年累月的苦练方能领悟,舍苦练别无他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笔记19)
松涛视听沙龙 │ 取得美好声音之我见(三)
快速找到歌唱共鸣,看完之后很有收获!
歌唱技能训练之发声共鸣- 日志-歌神冰哥-中国原创音乐基地
浅谈童声合唱训练的基本方法
8个练声方法,所有歌唱家都在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