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文指导三字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
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以之来审视传统作文教学,过
分强调学生写作基本功训练,重点关注习作的结果,从而忽略了习作过程的探讨
与探究。相对于学生而言,把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当作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从而
造成学生惧怕作文,习作说空话、套话、大话的现象。这种为文而文的传统教学
模式,不仅无法实现作文教学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
立体目标,久而久之,连写作技能训练这一目标也不能很好达成,从而陷入高耗
低效地尴尬境地。相对于老师而言,大部分老师感到作文难教、难改,有的人教
学一辈子作文也糊里糊涂,对作文教学说不出一个子丑寅卯。因此,我们应对学
生习作训练的过程给予充分关注,提高习作训练的实效。本文试从“作文生成过
程三环节”、“作文指导过程三步曲”、“作文评价过程三要素”等作文指导过
程的三个层面探讨一些实践问题,以求抛砖引玉。
一、作文生成三环节
从古到今,谈作文的人很多,但能说清楚“作文”究竟是什么的人不多;说作文
的过程的人很多,但研究其本质的人不多。作文教学就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
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对于池之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
而无人注意。作文教学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总是要或多或少地与其他学科、与
生活、与社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文是什么,北朝刘
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晋代陆机在《文赋》
中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教育家叶圣陶更是指出写作是“心有所
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作品就是情感”。由
此看出,写作的本质是“物→情→辞”、“物→意→文”的双重转化。要想深化
作文教学改革,追求从有效教学到智慧教学的渐次提升,我们首先必须从作文的
三个生成环节入手,了解写作文的基本规律。
1、外摄素材善体验。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作文教学,作文是一个信息的搜集、
加工、整合、创造、输入和输出的过程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小学生外摄
素材,广泛地占有写作信息,小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就等于有了“千里眼”、“顺
风耳”,可以“神通”广大,四通八达,长善救失。摄材能力是作文能力的一个
重要方面,摄材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感受能力、阅读能力、择材能力等方面的能
力。摄材能力是作文能力的一项基础性能力,也是作文能力训练不可忽视的重要
内容。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有了好材料,作文就写成了一半。摄材,
通俗地说就是获取材料,积累材料。做米饭必须有米,做衣服必须有布。“米”
和“布”就好比是作文的材料。要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摄取材料是非常关键的
一步。摄材是指获得写作材料和挑选写作材料,包括观察、体验、阅读和择材四
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我们应该把作文看成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一种朴实的
生活行为,积极引导学生用真实的生命体验去拥抱作文,让心灵体验与作文亲密
无间,表达自己生命的真情实感!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
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摄取材料最直接的办法当然就是去快乐体验生活,用
体验的方法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去摄取写作的材料。
第一,要关注自然。林语堂说:“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作
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投身自然的怀抱,跟大自然融为一体。关注自然而写作文,应
当注意指导学生抒写作者个人的真实情感,写出灵性;要指导学生真正用自己的
眼光观察,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龙
生九种”,神采各异,才能真正使作文这个百花园绚烂多姿,异彩纷呈。
第二,要关注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交往,人和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尊重他
人,理解他人,尊重自己,珍惜生命,关爱他人,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社会中的主
题。关注社会,要引导学生关注新生事物,要引导学生用激情去拥抱生活、用真
情和真诚去感悟人生!在作文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呼唤人间真情,弘扬民
族美德,提倡社会公德,呼吁奉献爱心,倡导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建立
平等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等等。要引导小学生从学校生活的狭窄圈子中跳出来,
通过多种媒体,如广播影视、书刊、网络等,全面了解和认识社会;通过多种活
动,如写观察日记、搞热点讨论、进行时事分析、时文赏析、听学术报告等,对
社会热点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要引导学生运用视觉、听觉、嗅觉以及其他一切
感受去关注现实、关注社会,获得对现实生活的认识。
第三,要关注自我。所谓关注自我,就是指导小学生观察和体验独特自我,在写
作中,要勇于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独特风采,如特殊的理想、特殊的喜好特殊
的生活。让学生把“个性化”的自己展现给大家,把自己的独特风貌栩栩如生地
浮现在读者面前。作文是一种生命运动,是一种对话活动,是学生发展自我、提
升自我的一种自我修炼过程。小学作文教学要与学生的生命发展、身心发展、情
感发展相吻合,也跟他们从家庭走向学校、从学校走向社会这么一个人生历程相
吻合,让他们在作文教学练习的全过程中“关注独特自我”,从而唤醒自我、调
整自我、提升自我、解放自我。小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身感之,心验之”
,心随景牵,随情起,随思飞扬。
2、情感酿造善表达。作文需要体验,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由感悟而产生理性的
体验思考,能使我们从更深的角度去认识事物,把握其本质,领悟其意蕴,提高
自我的人生境界。体验的是景——风景、情景、场景,联想的是情——亲情、爱
情、友情,感悟的是理——事理、情理、哲理。景、情、理化而为一。
摄材之后需要情感酿造,情感酿造来自于对生活素材的感动和感悟。感悟和感动
不仅仅是生活在心灵的投影,更是心灵与世界的对话与共建。这就需要在教学中
积极地引导儿童在感悟生活和生活的感动中动真情,因为“情动”才能“辞发”
,情感“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笑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庄子
语)。要让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真实自由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明白,感情和
认识发自内心深处,就会给人以感染,引起共鸣;相反,矫揉造作,空话、废话
、套话连篇,只能让人生厌。虚情假意,无痛呻吟,矫柔做作,都写不出好文章
来。
在指导作文的过程中,要指导小学生珍惜自己的那个小小的心灵世界,相信自己
的心灵是丰富的、生动的。引导小学生有直面自己的勇气,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
,剖析自己。使学生在写作真正“成为自己”,从而通过写作的练习来抒发人的
真情实感,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塑造个人的人格品质,积淀个人的文化修养。
学生只有感悟了和感动了,才能看到大江大河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壮丽景象而
写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千古传唱的诗句;只有感悟
,才能看到西湖妩媚秀丽的美景而写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佳
作;只有感悟,才能会把静美的意境描绘出能给人以无尽的感慨和回味——“海
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好文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多改出佳篇。”纵观古今文章修改
佳话颇多:唐代大诗人韩愈甘当是“一字之师”,热心帮助贾岛将“僧推月下门
”改为“僧敲月下门”,获得极好的效果,成为流传千古的“推敲”佳话;北宋
大文学家王安石十几次易字,终于将“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从“过”
、“入”、“满”等改为“绿”字,使得诗句既具有“动”意,又富于色彩,众
口皆碑;清代杰出的小说家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撰写了巨著《红楼梦
》;俄国大作家烈夫·托尔斯泰将八百多页的《为克莱塞尔乐章而作》手稿删成
五页。由此可见,三分文,七分改,越改越“称心如意”。但在我们的作文教学
实践中,作文的修改历来是个难题,教师和学生对修改认识不足,或根本就不知
道修改是怎么回事,所改的多是字词而已。
写作一篇好文,要经历三个阶段:作文的准备、作文的写作、作文的修改。善于
修改是文章生成的第三个环节。作文的修改是指由初稿写出后,直到最后定稿前
,作者对作文的思想、结构、语句、标点等方面所做的加工、完善的过程。它既
是作者对所写作文内容不断加深认识,提高其思想蕴含的过程,也是作者对作文
表现形式不断完善的过程。作文修改的原则是发现什么问题,修改什么问题;力
求达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其主要修改内容包括:内容上的
修改和形式上的修改两部分。内容上的修改主要包括:①内容是否真实;②观点
是否鲜明;③中心是否突出;④材料是否恰当;⑤详略是否得当;⑥文题是否相
符。形式上主要包括:①书写是否规范(其中要求字迹工整、无错别字、标点正
确、版面整洁);②用词是否完整;③语句是否通顺;④条理是否清楚;⑤结构
是否完整。归纳这几方面,主要可概括为:标题、观点、材料、结构、语言、标
点等方面的修改。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不仅要注意观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
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
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为此我在引导学生修改作文
时注意学生的修改方法。对认真修改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学生中涌现出的好的修
改方法加以推广。在教学中我经常告诉学生,叶圣陶爷爷说过:“文章改完后,
最好是念一两遍,这也是一个好习惯。要跟平常说话一样地念。”积极指导学生
在“读读改改,边读边改”中发现毛病,按照自己的理解,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习作修改好以后,我要求学生要大声朗读给家长、同学或老师听,这样,别人会
帮发现一些学生自己很难发现的问题,还可以帮你修改。学生改完后,我阅读改
后习作,进行总结,好的适时表扬,对学生在修改过程中表现出态度、情感加以
记录,为在习作批改时酌情提高等第作为依据。我总把修改后有明显进步的习作
作为修改的范例和学生比较品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修改兴趣和自改作文的
能力。我还常常归纳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次作文习作的训练重点
,选取较典型的文章作“镜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找准修改点,再以学生的
佳作为“向导”,指导学生找到“治病的良方”。
二、作文指导三步曲
小学作文指导的过程是师生共同的充满情趣的发展生命的过程,是小学生听、说
、读、写、观察体验、情感思维的综合技能的形成过程,是“以激情为本、以设
趣为经、以导窍为技” 的三位一体的综合的系统的开放式的练习过程。小学作
文指导应以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核心,着眼于学生的情智发展,着力于语文
践活动,着重于语言的内化进程。以人为本,弹奏“引趣、激情、导窍”课堂教
学的和谐三步曲。通过“三步曲”的指导,做到情趣共创新融汇,个性与发展和
谐。
【一】、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
“前作文”的核心是情趣启思:就是学生习作之前,通过民主化的教学引导,把
讨论法运用于课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和争辩,鼓励他们别出心裁、标新立
异,他们可以前前后后互相交流。教师只充当一个导演,一个设计师和顾问,因
势利导,着眼群体智慧,广思集成,以引起新的创意,从而启发小学生的快速思
维能力。小学生思维活跃,充满幻想,但目标不易集中,思路并不十分流畅。在
基础作文教学中,教师相信每一个学生,积极鼓励每一个学生树立起成功的信念
与信心,在课堂内尽力为学生创设“自我表露”的机会,鼓励学生勇于发言,积
极讨论,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应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积极使学生在“自我表露”中获得极大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着力使学生的创造
性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开发。这一环节的教学指导,是用生动活泼、新颖别致
的形式构筑情感、思维“平台”,营造氛围,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特定的教学
主题。分三个小板块:
㈠、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开课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消除惧
怕作文心理,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就生活中的某一话题,师生互动,亲情交流,
沟通感情,如新闻话题,成语话题,生活话题,烦恼话题,成长话题等等。话题
的选择,是新课的切入点,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高涨起来。师生在亲情融
融的互动中,做到情感交流零距离。
㈡、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素材,提升人文
素养,激发习作兴趣。
㈢、激发情趣,游戏引路:未成曲调先有情。化静为动,活化课堂气氛,为习作
指导铺路搭桥。如设计并组织一个小游戏(或小实验),引导学生在作文的快乐
情景中其乐融融,引爆学生的情感思维,使学生感到作文课新奇有趣快乐。此情
景的创设,为下面的作文指导提供素材,使学生有话可说。创设情境要注意三点
:目的是激发习作兴趣,提供习作素材;设计小情境(小实验、小游戏、小观察
、小节目);方法要灵活多样,别具一格,不拘一格,时时创新。这一环节的核
心旨在激发情趣,教师导源→使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物。
总之是在学生习作之前,通过民主化的教学引导,营造一种亲情融融的话题交流
氛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和争辩,鼓励他们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他们可以
前前后后互相交流。教师只充当一个导演,一个设计师和顾问,因势利导,着眼
群体智慧,广思集成,以引起新的创意,启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一环节的
基础作文教学中,教师相信每一个学生,积极鼓励每一个学生树立起成功的信念
与信心,在课堂内尽力为学生创设“自我表露”的机会,鼓励学生勇于发言,积
极讨论,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应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积极使学生在“自我表露”中获得极大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着力使学生的创造
性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开发。
【二】、中作文:奇思妙想我能行
“中作文”的重点是开窍导写:所谓中作文,是指学生在作文过程中5~8分钟的
“过程和方法”的指导,是指导学生个性化习作的过程。具体操作分成三个小板
块:
㈠、奇思妙想,开启心路:一语天然万古新。根据习作题目,点拨习作思路,拓
展选材视野,激活创新思维。就是指在思路图上指导小学生如何快速地写作。哪
里要过渡,哪里要照应,怎样开头,如何结尾,何处是细节描写,何处是静态描
写或动态描写等等,教师予以一一点拨。激趣使学生爱写,启思使学生会写,导
写使学生快写。基础作文教学要求教师从文章的章法入手,指导小学生快速打开
思路,快速布局谋篇。所谓从章法入手,就是从文章的章法入手指导,第一次习
作提供一个作文章法进行练习;二次习作进行变式练习,使小学生尽快地掌握要
写的文章的基本结构。教师一旦在三四年级或四五年级教会小学生划出思路图,
到了六年级小学生快速成文,就是一件十分有趣而容易的事情了。小学生基础作
文入门,可以分为四种基本格式:①三段式;开头→中间→结尾;②纵式:开头
→中间(时间变化)→结尾;③横式:开头→中间(地点变化)→结尾;④总分
式 总(开头)→分(中间)→总(结尾)。
㈡、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要把金针度与人。通过佳作展示,引导学生读中学写
,读中悟法,努力做到读写结合。在这一环节,教师出示一篇与习作内容相关的
范文,指导学生读中学写,读中悟写。范文引路,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借鉴的范
例;指导评说,使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写作的智慧,酝酿写作的情趣,快速打开写
作的思路。
㈢ 、快速行文,一气呵成:轻舟已过万重山。学生自主习作。这一环节,要注
意引导学生心力专注,排除干扰,快速习作。在指导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不会
的字可用拼音代替,按照既定的思路,写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我手写我口,我
口言我心”,积极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写作。尽量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正篇
的习作。若养成此写作习惯,终身受益。
在中作文的指导过程中,要针对给出的作文材料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给学生以简
要的引导分析。并对文题进行拓展引申,激发学生对同一文题予以多角度、多层
次合理联想,开启思路,激活思维,鼓励创新,引发情智。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
写作知识和技巧。在教学操作中,“中作文”的指导分为三步:①知格:即指导
小学生明白写记叙文的章法格式。②划格:即指导小学生根据写作的需要,快速
构思,划出行文的思路图。③依格快写。即指导小学生根据自己划出的思路图快
速成文。
【三】、后作文:快乐体验更新颖
“后作文”的要素是技能形成和提高。即通过开放式的评价指导,使小学生生成
二次作文,而后进一步激发情趣,指导小学生进行变式练习,创新习作。这一环
节分成四个小板块来介绍如何互动评改。
㈠、自我欣赏,同伴交流:大珠小珠落玉盘。本环节有三个要点:(1)自查自
改。文章写完后,学生先自查自改。(2)邻座交流。即利用同桌或邻座的有利
条件,在两个同学之间互相批改作文。它要求在已学会自改自评的基础上进行。
此案例倡导学生充分发挥信息双向交流的效应,使“互评”始终充满着一种平等
、友好和融洽的气氛,同时予以适当指导并帮助解决“互评”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3)小组评议。为了扩大反馈面,让其习作与班上其它同学的习作作比较,
“邻座交流”后便进入“小组评议”。每组由教师指定一名习作尖子任组长,由
小组评议。小组评议的关键在于发挥群体优化作用。
㈡、集体会诊,创新行文:二月春风似剪刀。师生互动,集体评议作文。教师对
各组评议进行小结后,选取有代表性的佳作和病文各一篇采用引导、点拨的方式
组织全班同学进行示范性点评。要求师生互动,评析本次习作中的一篇佳作或佳
作片断。最后分条归纳出佳作的优点。有三要点:(1)展佳作。列举学生有代
表性的佳作或佳作片断。(2)共评析。教师组织学生自由评议,然后条分缕析
地指明佳作的优点所在。可适当指出美中不足之处。⑶再创新。要求每位学生根
据各自所得的全部反馈信息,再对自己的习作作一次全面的修改,二次创新行文

㈢、佳作展览,评选最佳:回眸一笑百媚生。通过小组和班级评选最佳这种开放
式的评价,激励学生的习作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成功信心。
㈣、变格创新,自由表达:映日荷花别样红。课外拓展,引导学生创新行文。变
格(章法)创新(“出格”创新):即用所学的格(章法)换一个角度进行写作
的创造性练习。比如写人练习,在三段式的入格、定格练习之后,变格练习,用
所学的格式来写周围的人物,从而使形成的技能变为技巧。比如用三段式写爸爸
入格(章法)之后,再用三段式写妈妈,使格式在头脑中定式,从而熟练地掌握
这一格的写作章法,变成一种写人的技能。例如指导学生学习总分章法及其变化
。总分式章法共有三种基本式,每一种基本式又可分解出多种变化式。基本式1
:总分式:时间变化 总写→分写(时间变化1→春夏秋冬);基本式2:总分式
:地点变化 总写→分写(地点1→地点2→地点2→……);基本式3:总分式:
其他变化 总写→分写(静态变化1→动态变化2)。如总分变化式:
总写→分写(季节变化→春夏秋冬)→总写
总写→分写(景物变化→花草树木)→总写
总写→分写(人物变化→甲乙丙丁)→总写
总写→分写(事件变化→喜怒哀乐)→总写
总写→分写(对比变化→静态动态)→总写
总写→分写(时间变化→过去现在)→总写
总写→分写(特点变化→琴棋书画)→总写
综上所述,小学作文指导教学“三步曲”,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集听说读
写训练为一体,融字词句段篇训练为一身的过程。小学作文指导教学操作“三步
曲”的核心是:情趣促文思,章法导文路,写法点文技,评法激文趣。入格是写
作技法的指导,定格是写作技能的形成,变格是写作技巧的飞跃。入格求借鉴,
定格求规范,情趣和创新融汇;变格求创新,评价求发展,个性与发展和谐。
三、作文评价三层面
苏格拉底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这
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因此,作文评价的目的不应只是评价学生作
文的好坏,而应立足于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
情感交流与理解沟通,而不是知识的增减;更关注教学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学
的知识授受结果;更关注师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而不是结果的正误;更关注
师生的自我评价,而不是他人评价。因此,新作文教学的评价是多纬度的、整体
性的。应该通过对习作情境(教学、生活)的充分体验,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
以达到学生在认识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在作文教学的评价环节中,要更关
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情感交流与理解沟通,而不是知识的增减;更关注教学的互动
过程,而不是教学的知识授受结果;更关注师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而不是结
果的正误;更关注师生的自我评价,而不是他人评价。因此,我们实践新课程标
准,应该实施全员评价,全程评价,全面评价,从而做到以发展导评价,以评价
促发展。 
1、全程评价,享受作文的成功。有“现代教育评价之父”之称的泰勒认为:“
评价过程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语
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
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等。” 小学作文评价是
对小学作文教学活动提供有效信息的过程,是一种共同建构的过程。我认为,对
学生作文的评价或对作文的批改不应是整个作文教学最后一道工序,而应是学生
再次作文的加油站,为学生二次作文,重新地更好地写作服务。全程评价就是指
在老师和学生在共同的评价活动中,共同建构。所谓共同建构就是通过对各类与
评价有利害关系的人的需求、关注点和问题的应答,并通过对话和协商,逐步达
成共识的过程。
具体做法应有两点。一是评价提前,全程参与。即从摄材、选材、思考、行文的
过程中相机评价和鼓励,尽量保持学生习作的“原汁原味”,以保持学生写作的
积极性。二是当堂点评,分层批改,尽量面批。《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指出“
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
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当堂完成的半成品,不管是基础较好的,还是基础较差
的,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解决效果最好莫过于学生当堂
朗读自己的习作。当这位学生在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听,并能对之作出评价
。在分层面批中,及时肯定中等及以下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可取之处,毫不吝惜
把“优”奖给作文中有亮点的中差生。这样在分层批改,尽量面批中,要让基础
较差的学生,在和自己过去的比较中,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
;也让基础好的学生,感到要被别人超越的压力,促使自己去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从而达到作文教学的“积极平衡”。
全程作文评价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评价策略,小心呵护
学生的写作热情,真心诚意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作
文评价应该是其过程的评价,传统的评价只是看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称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
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为此,我们应该淡化习作结果的评价,关注
材料获得过程的评价。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物,学会从生活中选取
作文材料,并逐渐学会捕捉生活中有趣的、有感的、印象深刻的或者新奇的人、
事、物、景,提供学生交流所听、所见、所思、所感的时空。对积极地通过观察
、实践、调查、体验等获得真实材料的学生给予好的评价。因此,我们应该树立
全程的评价观念,及时评价,随时评价,时时激励,全程激励,评价学生认识生
活的过程,评价学生体验生活的过程,评价学生描绘生活的过程,评价学生习作
体验的过程,评价学生修改文章的过程等等。只有把评价的激励纳入全程,才能
真正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2、全员评价,体验作文的快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
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
,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作文评价不是教师单方
面对学生作出的单一评判,而是要让学生参与评价,学会发现自我、教育自我、
提升自我,从而完成对自我的激励和超越。因此,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实践
的机会,让学生人人参与评价。例如,可以让学生互当小老师进行评价,通过相
互评价,促进他们共同提高。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成为评价活动的主
体,使学生有了自由表达的机会,在切切实实的讨论和评判中有所体验,有所感
悟。教师以“合作者”“参与者”自居,不把个人意志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师
生、生生互评,充分刺激学生的参与欲,发挥学生个性互补的优势,引导学生彼
此启发,相互倾听,在思考中评价,在评价中思考。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
感活动中主动探索,积极体验,相互交流,相互评价,相互影响,相互赏识,从
而启迪学生的灵感,激活学生积累的语言和积淀的语感,实现共识共享共进。这
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放大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作文教学评价应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而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模式是
“学生习作,老师批改”,很显然地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规律。新课程标准倡
导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因此,作文教学评价,应该有学生自主性评价、师生
合作的评价。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全员合作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评价作文的过程
中具有发言权,使他们参与其中,畅所欲言,评价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评价别人
的优点和缺点,评价习作的感受和体验。在作文教学中,评价应该是民主性的“
七嘴八舌”,“百家争鸣”;应该是民主性的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应该是民主
性的你写我改,我写你改,我写我改……在作文教学的评价过程中,我们应该创
设一种民主的情趣氛围,使学生人人敢说,人人会说,人人能说,人人想说的境
界,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评价积极性,让学生既体验到习作的快乐又体验到评
价的情趣。
3、全面评价,彰显习作的个性。作文评价是一个动态的多维层面。全面评价有
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评价内容的多维,即把三个纬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纬度,知识、能
力的纬度,过程方法习惯的纬度)的评价始终贯穿在教学操作的全程。我们不仅
要评价学生习作的结果如何,更应该注意评价学生习作的过程如何。实施多维评
价,应淡化统一,关注个性,对不同的学生提出有层次的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
机会,让其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体验收获,体验自信。个性化评价正视学生的
差异,采用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等方法捕捉学生个性化的写作行为以及写作心
理的投射表现;通过习作、日记、小练笔等对学生的写作行为和写作心理进行分
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个性化写作档案,为实现评价个性化提供依据。在个性
化理念指导下,教师决不吝啬赞许与鼓励,同时努力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
更多地引导学生看到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学会教为客观地评价自己写作能力
的进展,评价同学的写作能力与表现,学会给自己和同学的习作写评语。尤其是
当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发展较慢的学生或个性内向的学生写作感到困窘时师生更
应给予热情的鼓励与帮助,多给机会,允许宽限时间和向他人求助,使之有勇气
逐步创造成功。例如: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强,课堂上发言积极,回答精彩
,但在书面写作时词不达意,按照书面情况给予评价显然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我就给他们做口头作文的机会,适当提高他们的作文成绩,同时不忘提醒:“你
说得真好,如果写得也很好,那就更棒了!”个性化的评价与鼓励,促使学生扬
长避短,不断进取。这种个性化的评价点燃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是指评价方式的多维,指的是批改作文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教师可
抓住学生作文中带有共性的问题,联系学过的有关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
也可以选择学生的好作文,让学生观摩、讨论。作文讲评要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
自己的进步,明确努力方向。每次作文,总有一些学生写得较好。教师可选择其
中的佳作,让学生边读边听,尽情欣赏。其次,让学生看中学改。比如作文后我
尽可能地选择典型的作文,用投影显示,让学生边看边修改。对优点充分肯定,
鼓励表扬,对不足及时指出。如“第一段开门见山,很简洁,老师很欣赏”,如
“这句话前后有点矛盾,请改正确”,“加入人物心理描写更好”,“句子是否
重新组合更好呢”,然后写出满怀鼓励期待的评语,再评出等第,及时发给学生

综上所述,作文评价的目的就是通过外部刺激,激活内在的推动力量,让学生在
一次又一次的评价过程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得到进步。作文教学的灵魂是发展
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要把作文评价变成为促进
学生发展的过程。教师始终要用欣赏的、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对于不好的作文切
不可一味地指责、批判,而对于好的作文要敢于打破传统的评分标准的束缚,大
胆打高分,允许得满分,重肯定,重鼓励,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习作中的发
展,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树立发展的评价
观,引导学生张扬个性,看到进步;引导学生日有所进,看到成绩;引导学生树
立信心,尝试成功;引导学生体验成功,体验乐趣;引导学生会发展地看待自己
,会看到自己的发展状态。哪怕是一词一句的妙用,一点一滴的进步,一个好开
头,一个好结尾,一个好比喻,一个好细节,只要有进步,有发展,就是好文章
。从而鼓舞信心,积极地“跳一跳,摘桃子”,从而使学生提高习作质量和兴趣
。在平时,我对学生习作,或是在遣词造句上较独特,或是结构有自己的特色,
或是有一个较出色的结尾或开头以这些长处,都采用肯定激励型批语。如:“这
个词用在这儿很合适、到位。”“你的结尾让人回味无穷。”“你巧妙的过渡,
使你的文章前后浑然一体。”学生阅读到教师这样的批语,便会感受到自己在本
次习作中某一方面的成功,从而他们在写作方面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扬长避短,成功发展。我们应该通过作文的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发展,看
到生活的发展,看到社会的发展。使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
辩证地认识自己,从而使自己获取更大的发展,更快的发展。 ( 武宏钧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生态作文教学八大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写作文
浅谈如何提高三年级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的几个难点问题及应对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