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要学肩关节评估,你只需要看懂这张表格!

作为人体最灵活的关节——肩关节

它的评估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


在上一篇文章肩袖损伤久治不愈?这个因素你一定要考虑到!中,我们为大家分享了结构性改变对肩峰的影响。本文再为大家分享功能性改变对肩关节运动的影响,以及肩关节评估的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盂肱关节囊对肩关节运动的影响

 

肩关节囊的纤维方向与形态,在决定肩关节运动的方式和角度上,起着主要作用。当上肢自然垂于体侧时,肩关节囊是向前和内侧“扭转”状态的。如下图所示:


肩胛骨平面是介于额状面和矢状面之间的平面。当在冠状面外展时扭转是增加的;当在矢状面屈曲时,扭转是减少的。如下两图所示。



A图表示在矢状面的屈曲,B图表示在额状面的外展。我们可以看到,图中关节囊的松弛和扭转。因此,外展时,关节囊的扭转可以是肱骨头被拉向关节盂,且这种拉力随着扭转的增加而逐渐变大。这种扭转的拉力最终会将肱骨头拉向外旋。如下图所示:


外旋后,关节囊就不再扭转,且能够有更多的运动。如果肱骨头没有做外旋动作,那么关节就会被阻挡在外展的过程中。外旋还能允许大结节绕开喙肩弓。


总体来说就是:外展时,由于关节囊的扭转变大,肱骨在做外展时被动外旋;如果没有外旋,全范围的外展就会受限,且使得大结节撞击到喙肩弓上。如下图所示:


外旋受限造成的一个普遍性疾病就是“冰冻肩”/“冻结肩”。由于肩关节囊纤维化,关节囊前部变得异常紧张。前侧关节囊和前下方的关节囊可能会和肱骨头有黏连。这就造成了外展受限和撞击。外展运动在外旋获得恢复前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因此,当关节囊前部和前下部紧张与黏连,使肱骨头外旋受限时,我们可以先热敷关节囊,松解和拉伸肩关节内旋肌,以强化外旋肌力量和增强肩关节稳定性训练为方向。

力偶与肩关节外展

 

除了肩关节囊对运动的影响,在肩关节评估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肩关节外展。在展开讲肩关节外展前,我们要先介绍一个概念——肩关节力偶(Force Couple)。


肩关节力偶 | 一


力偶是什么呢?

物理学上对力偶的定义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共线的平行力。

我们用一幅简洁明了极其形象的图为大家解释一下

在上图中,两个相反、平行、大小相等的力F,就是一对力偶。在这对力偶的作用下,图中的圆形会发生旋转。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力偶的应用,比如:



在肩关节周围也有类似的肌肉组群

它们收缩可以形成力偶

使肩胛骨选择或使肩关节屈曲、外展


接下来

我们为大家介绍肩关节周围的两个典型力偶


第一对力偶:三角肌与肩袖肌群


在肩关节做外展时,三角肌向下向外侧收缩,冈上肌向内侧收缩,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向内向下收缩。


有人会问,这里是三个力呀,怎么构成力偶呢?


其实,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受力分解,就会发现这三个力实质上是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一对力偶。


正如前面所讲的力偶作用,这三组肌肉,可以使盂肱关节旋转,使肩关节完成外展的动作。许多治疗师认为,肩关节外展起始时,只有冈上肌产生了外展的力。然而,有研究证明,对于冈上肌瘫痪的病人,三角肌也能完成0~30°的外展动作。


第二对力偶:斜方肌的三束纤维与肩袖肌群

与三角肌&肩袖肌群这一对力偶类似,斜方肌的三束纤维&肩袖肌群组成了旋转肩胛骨的力偶。在此我们不再展开论述。

 

有了力偶的概念

我们就可以对肩关节外展涉及到的

关节、肌肉的运动进行分析


肩关节外展 | 二

在我们提到“肩”的功能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几个关节的作用——盂肱关节(GHJ)、肩锁关节(ACJ)、胸锁关节(SCJ)、肩胛胸壁关节(STJ)以及下颈椎和上胸椎。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留意“喙肩弓”和“肩峰下间隙”这两个结构,他们与肩关节的运动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结构需要协调、正常的配合,才能保证正常的肩关节功能。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分析下肩外展的过程


Step 1:外展起始的15°-30°

这一阶段,外展主要发生在盂肱关节。肩胛骨周围肌肉收缩,主要是稳定肩胸关节,以准备后续运动。盂肱关节囊在起始位是向前向内扭转的,而肩外展发生在额状面而非肩胛骨平面。因此在外展时,关节囊的扭转张力会逐渐增加。


 Step 2:外展15°-30°之后

这一阶段,肩胛骨的运动是外展的主要成分,肩胛骨做前伸、上提、上回旋运动。这些运动主要提供自胸锁关节(SCJ)。在SCJ处,锁骨上提30°、前伸30°、沿自身长轴后旋50°左右。相对而言,由于关节面比较平,ACJ处的活动就没有那么多。只有在肩胛骨开始运动时,会在ACJ处有很小的旋转。从头部向下看(如图所示),肩胛骨和锁骨之间的夹角,随着肩胛骨的前伸而逐渐变小。


随着这个角度变小,ACJ的关节内的压力也在逐渐变大。从15°或30°起,肱骨和肩胛骨就开始一起运动。肱骨每抬高10°,肩胛骨就抬高5°。随着肱骨的持续抬高,肱骨大结节也越来越接近喙肩弓,盂肱关节囊的扭转也更多。逐渐的,肱骨会开始外旋,使大结节移动到肩峰下,而三角肌下的滑囊也会被挤压,如图所示:


如果滑囊肿胀——或大结节过于靠近喙肩弓,或肱骨外旋不足,就会造成肩峰下撞击,致使活动度减少或发生创伤。外展时盂肱关节和肩胛骨的共同运动可以达到160度,其余的活动都发生在下颈椎和上胸椎部分。如果两侧上肢同时外展,颈椎和胸椎就会伸展。如果时单侧外展,脊柱就会侧弯向对侧。


脊柱对于180°外展的作用,是经常被人们忽略的。如果一个人的胸椎过于僵硬——比如驼背或脊柱侧弯——他将很难完成全范围的外展。

肩关节评估

 

结合上一篇文中所讲的肩关节血液供应,以及本篇文中所讲的肩关节囊对运动的影响、肩关节外展,我们就可以对肩关节进行评估了。


肩关节评估表

篇幅所限,表格中的检查就不再细说了。一套完整的肩关节评估应该涵盖上表中的所有内容。而作为治疗师,我们需要将上述内容烂熟于心——在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全面且灵活地应用上表中内容。



让你的关心更专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BOMT-上肢密码课堂笔记整理(一)
上交叉综合症(肱骨内旋)/症状/评估/治疗
「肩关节-5」解析肩峰下夹挤症候群 ①
肩袖肌群,超全详解!
肩关节活动受限处理思路--运动康复训练
「标准演示」AAOS体格检查系列—肩关节体格检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