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马湖文化】忆红色往事 品如歌岁月
 
 
 
 

忆红色往事  品如歌岁月

 

——春晖中学的片断回忆

 

俞文治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正好18岁,作为亲身见证这段历史巨大变迁的我们这辈人,一个甲子过去,已近耄耋之年。追忆虽属明日黄花,但她毕竟是历史长河中一段值得怀念的峥嵘岁月,在庆祝上虞解放60周年的日子里,旧时的种种场景仍恍如昨日,演化沉淀的回忆,寻觅着奋斗的真谛。

1949年,作为就读于白马湖畔春晖中学的一名普通学子,对于上虞这块曾获解放的红色土地,以及一直被称为世外桃源的春晖中学,在获得新生的前奏里,犹如红日喷薄而出,江河闸门之被开启,学生运动从蓄势待发到逐步高涨,旧春晖萌发出新的历史篇章。1947年冬,当浙江大学学生会主席于之三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沉寂的春晖掀起了罢课和声援热潮。这一年春天,在一次早餐中,初二几位学生因就餐讲话被佩带红袖套的风纪股发现接受处罚时,我们以粥勺当武器,群起参加反处罚斗争。不久,10多位同学冲破校长徐如愿的阻截,先后秘密上了四明山,参加了浙东游击纵队。一天,时任中共姚虞县工委副书记、浙东行政公署四明特派员的朱之光来到了春晖教务处,向老师们讲形势、讲政策。那时,同学们十分关心全国形势的发展,教务处前、仰山楼走廊里的《东南日报》成为课余必读的内容,大家从各个侧面逐渐看清了国民党倒行逆施、失地溃退的真面目和解放区蓬勃发展的新形势,同时全国学生运动提出“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口号。春晖在这一大背景下,除了已建有“求知读书会”等进步组织外,学生中还秘密传阅着各种进步书刊。我呢,也通过去香港的何国仙同学订阅了茅盾主编的《小说月刊》,并为此遭到当局的邮检和恫吓。学校克服种种困难,组织了湖风话剧团的《雷雨》公演,1948年元旦,在刘克蔚、景金城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我也参加了京剧《讨渔税》的演出,饰演了阮小七等义士,反对财主的剥削和压迫,高唱“拳打南山猛虎,足踢北海蛟龙”的散板,内心格外自豪。当年冬天,我还在仰山楼礼堂参加了全校性的演讲比赛,演讲题目是《扫帚与花瓶》,其主题思想是号召人们,挺直腰杆,做除暴安良的扫帚,去扫除丑恶与压迫,不要只当摆设的花瓶。上虞解放前夕,校长徐如愿溜了,驻扎在校门口门房对面几间平屋里的几名国民党士兵,也在河埠头放了几响朝天枪后撤走了,上面布置学校组织什么“应变会”,但谁也没有去理睬它!

1949522,上虞解放了。这天一清早,我们就跑出春晖马路,涌向杭甬公路(今杭甬铁路)迎接解放大军。雨后的黄泥石子公路十分泥泞,解放军战士门穿的大都是缚上一根带子的布鞋,身上扛着枪弹和行装,战马驮着火炮和辎重,以急行军向余姚方向追击逃敌。大家的心中激情涌动,对解放大军的可敬可爱溢于言表。跑到老家县城丰惠,见民众正在劳军,一样的群情欢腾,一样的礼炮四起,处处洋溢着解放的喜悦和军民鱼水之情。

解放了,学校除了正常开课,还组织师生去农村上演活报剧,内容有庆祝解放、生产自救、稻田治虫等。一次,我去小越区公所门口搞宣传,中午还在区里吃到马肉哩!听说这马是没法再行军了,由部队交由当地政府处理。那时我还负责班级壁报的编辑出刊和赵岙民兵夜校的政治课,每当华灯初上,仰山楼前的游泳池里就会有一只赵岙的农船接送我们去上课。1950年夏秋之交,我受团县委和县文教科的推荐,告别母校,去了杭州浙江干校。

真是少年好梦,白发多情。今天,我要感谢母校春晖,是她让我懂得了人生价值,是她让我把个人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是她让我萌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获得了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支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马湖畔的红色记忆
上虞小镰仓—皂李湖—白马湖—春晖名人旧居
往事,如歌【情感美文】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忆往事
往事如风,岁月如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