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太宗《温泉铭》唐拓孤本,奇美行书!



《温泉铭》
《温泉铭》是唐太宗为骊山温泉撰写的行书碑文,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部行书刻碑。原石早佚,1900年于敦煌石窟发现拓片,1908年为法国人伯希和所得,现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
《温泉铭》书风激越跌宕,字势多奇拗。俞复在帖后跋云:“伯施(虞世南),信本(欧阳询)、登善(褚遂良)诸人,各出其奇,各诣其极,但以视此本,则于书法上,固当北面称臣耳。”对其评价极高。此碑书风不同于初唐四家的平稳和顺,而有王献之的欹侧奔放。

《温泉铭》残卷 

唐太宗《温泉铭》唐拓孤本残卷,纸本,行书,尺寸29.59厘米x144.4厘米仅存48行,总共354个字。《温泉铭》是唐太宗李世民骊山温泉撰文并书写的一块行书碑文。此碑立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即唐太宗临死前一年。

流 传 经 过 

《温泉铭》

后来不但原石早佚,原拓也失传,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于甘肃莫高窟第一十六窟发现藏经洞(今编号为第一十七窟),里头就有三件唐拓本藏敦煌石室:其一为唐太宗行书《温泉铭》,残存五十行,另两件为欧阳询《化度寺碑》和柳公权《金刚经》,也是残本。

可惜这三件东西现在都不在国内,《温泉铭》、《金刚经》及《化度寺》之前两页,早被伯希和劫往法国,今藏巴黎国立图书馆,《化度寺》的后十页被斯坦因先于伯希和劫往英国,今藏伦敦大英博物馆。

第一部行书刻碑

《温泉铭》一部行书刻碑我国书法史上,以行书刻碑的首创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他不仅把我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而且身体力行倡导书法,促使唐代书法成为我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

太宗于日理万机之暇,酷好翰墨,尤爱王羲之之书,曾自撰《王羲之传》,并下诏内府金帛,征求羲之遗墨,于是物聚于所好,不数年间,各方进献,得正书五卷,草书五十八卷,其中真伪杂陈,更命魏徵、虞世南、褚遂良甄别,又命韩道政、冯承素等精工摹拓,王字遂风行于天下。他每得二王帖,就叫诸王子临摹数百遍,对《兰亭序》更是着了魔似的朝夕揣摩,甚至携归昭陵……。“上有所好,下必甚矣焉”。唐太宋的崇王,虽有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但由于他的喜好,使初唐书风无不纳入王羲之的翼下。加上他以书取仕,使书法广为普及,所以客观上,他对我国书法艺术的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太宗之书初师承于隋之书家史陵,据《金石录》谓:“陵善正书,笔法精妙不减欧、虞。”又经常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切磋书艺,并云:“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这反映了唐太宗的书法观,亦是相当开放的。后钟意于羲之,朝夕临摹,尤笃爱右军《兰亭稧帖》,置之枕边,常于半夜直把烛临之,书遂大进。太宗善行、草及飞白,尤善临古,殆于逼真,《山谷题跋》谓:“太宗英睿不群所学辄便过人,末年诏敕,有魏晋之风,亦是宝贵后不能不废学尔。”传世作品有《晋祠铭》、《温泉铭》等。

风 格 

《温泉铭》书风酷似《晋祠铭》,雍容和雅,丰满润朗,跌宕留美,字势多奇拗,全从二王一路来,宋代米芾的行书即源于此。

有人认为太宗书法在大王和小王之间,但从作品看似更多地得之于王献之。然而,出于帝王的威严,他对王献之却极为不恭,曾云:“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他讥讽小王之动机,后被宋米芾窥破,米芾《书史》中说得很清楚:“太宗力学右军不能至,复学虞行书,欲上攀右军,故大骂子敬”。

唐太宗扬大王抑小王,曾影响了初唐的书坛,直至孙过庭《书谱》亦据此论。这一过错,一方面因抑制使激厉、奔放一路的书风暂时隐匿;另一方面也使志气平和的大王书风逐渐抹上了宫庭色彩,而渐失光辉。

释 文 

云可以蠲,金浆玉液,可以怡神驻寿,然而举霞雾仰其数难萃;萦凤驻鸾,访仙踪者罕继。是以秦皇锐思,不免兹山之尘;汉帝穷神,终郁茂陵之草。故知仙道纡阔,孰长龄之可希,末若兹泉近怡情性者矣。朕以忧劳积虑,风疾屡婴,每濯息于斯泉,不移时而获损。于是面山开宇,从旧裁基。泉涌殿而萦池,砌琢流而曲岸,岩虹曜彩,曲曲垂梁;岫月澄轮,低低入牖。迎调风以荡志,鉴灵泉而肃心。贵乎炎兰,铄时长波,不足其热;霜风击岁。叠浪不稍其寒。不以故今变质,不以凉暑易操,无宵无旦,与日月而同流,不盈不虚,将天地而其固。水济民之沉疚,长决施于无穷。故勒芳碑,乃为铭曰:岩岩秀岳,横基渭滨。滔滔灵水,吐岫标神。古之不旧,今之不新。蠲疴荡瘵,疗俗医民。铄冻霜夕,飞炎雪晨。林寒尚翠,谷暖先春。年序屡易,喧凉几积。其妙难穷,其神靡靓。落花缬岸,轻台网石。霞放朝红,烟腾暮碧。疏檐岭际,枕殿岩阴。柱穿流腹,砌裂泉心。日莹文浅,风幽响深。荡兹瑕秽,濯此虚衿。伟哉灵穴,凝温镜澈。人世有终,芳流无竭。







'’







部分高清单字

墨林星凤《温泉铭》

110年后“回”家

1906年,法国汉学家保罗·伯希和

第一次来中国

那一次,他带走了敦煌藏经洞中的

6000多卷写本和部分画卷

装了整整十卡车,运往巴黎

这批重要的遗珍

从此漂泊海外

一直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包括:汉文文献2700余号、藏文文献4000余号,此外有梵文、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希伯来文等文种的珍贵文献,总数达7000余号。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和

法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布鲁诺·拉辛代表

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

在乱世中流失海外的敦煌遗书中

被视为最珍贵的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部分

今年,法国国图所藏敦煌遗书终于“回家”

110年后以“数字化”的形式归国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

正式发布了这批数字资源

共计5300余号3.1万余拍

包括存世最早的拓本文献唐太宗《温泉铭》

欧阳询《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

《沙州都督府图经》等重要书帖古籍




在这众多敦煌遗书中

小编最感兴趣的当然是唐太宗的《温泉铭》

唐太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和叱咤风云的军事统帅

对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而且书法艺术也属上乘

墨宝中隐现着书圣王羲之飘若游云、

骄若惊龙的草书韵致

但唐太宗传世墨迹甚少

《温泉铭》好似麟凤一毛

著名学者郑汝中在《唐代书法艺术与敦煌写卷》

中写道:“其书法骈丽流畅,雍容大度

有明显的二王书风,以行书刻碑

唐太宗为第一人”

太宗对《温泉铭》也自认为得意之作,引以为荣

特将拓片遍赐群臣,曰抛砖引玉,交流削正

贞观十八年,骊山“汤泉宫”落成,太宗临幸,见宫室与山水交融,妙不可言。按耐不住激情,揽纸挥毫,撰书《温泉铭》。遂令人将《温泉铭》镌写成碑,《温泉铭》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部行书刻碑。原石已遗失,拓本原藏敦煌藏经洞,现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

华清宫·《温泉铭》碑

岩岩秀岳,横基渭滨。

滔滔灵水,吐岫标神。

古之不旧,今之不新。

蠲疴荡瘵,疗俗医民。

铄冻霜夕,飞炎雪晨。

林寒尚翠,谷暖先春。

年序屡易,暄凉几积。

其妙难穷,其神靡睹。

落花缬岸,轻苔纲石 。

霞泛朝红,烟腾暮碧。

疏檐岭际,抗殿岩阴。

柱穿流腹,砌裂泉心。

日莹文浅,风幽响深。

荡兹瑕秽,濯此虚衿。

伟哉灵穴,凝温镜澈。

人世有终,芳流无竭。

《温泉铭》文辞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廖廖数语,便形象地勾勒出汤泉宫规模

以及唐太宗沐浴骊山温泉后的独特感受

和对温泉由衷的赞美

更充分体现出作者高深的文学造诣

它不仅首开行书入碑的先河

而且在我国中外文化交流史占首席地位

贞观二十二年闰十二月

新罗王派宰相伊赞于金春秋及他的儿子

文正和日本使者一同来大唐朝拜

春秋特别崇尚中华文化

便向皇帝请求到

大唐最高学府国学参观学习

当时唐太宗便向两国使者赠送了

被推崇为第一国宝的《温泉铭》和

《晋祠铭》的墨拓以表示对他们的恩宠

太宗以墨宝赐外国使者

堪称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国书法史、

碑刻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第一盛事

对于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敦煌遗书

有人曾经总结说

英国最多、法国最精

日本最秘、俄国最杂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敦煌遗书的经历的种种坎坷

无不让我们这些后世人都为之扼腕叹息!

只盼有一天它们都能真正回家



—《END》—

 图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骈俪流畅、雍容大度:唐太宗李世民 行书《温泉铭》书法欣赏
唐太宗行书孤本现身敦煌,大唐气象着实惊艳世人,可惜被法国人抢走!
中国百幅传世书法赏析(二十四)行书刻碑之先河“温泉铭”
八雅轩丨【艺术经典】唐太宗《温泉铭》唐拓孤本,奇美行书!
唐太宗 行书《温泉铭》唐拓孤本残卷
藏于法国的李世民书法,唐代一流高手的水平,大有王羲之遗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