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时,我是这么学方剂的(转载)




一,我是由岳美中入手的


最开始的时候,我真心是盲目的,但好在有岳老在前面淌好了路。两千年里面,岳老最推祟三家,汉时张仲景,金元李东垣,清初叶天士。


刚上学,古文基础实在是有够烂,所以呢?我先把这三个放一放嘛!学东西,最怕什么?最怕一开始受挫,打击学习热情。

所以,我学什么呢?学医话!医话看起来,一是没那么严肃,二是比古文好理解,三是有趣。


记住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只要看到有趣,你就主动去学,就会学到很多东西。


不可否认,《岳美中医话集》里,有非常多有趣的东西,但是今天,我要讲的是学习方剂。


所以呢,我就看《岳美中医案集》了,整本书里,基本上都是一首方子,配上一个医案。这种学习方法,比较容易理解方剂。这时还不到记的时候,只是先理解。毕竟还在上学,临床机会不多。


到后面,我就看岳老推荐的张锡纯了,张的药物解,每味药都讲得很详细,也配上药物的相关医案,对于帮助理解药物功效非常有用。这种模式,后面章次公的论药物、朱良春的用药经验集,也差不多,属于很不错的入门方式。


这样有方有案,有药有案,学起来,比较容易理解方与药。

这也还是理解的一层,属初级阶段,我喜欢先理解了再去记。

在学校的两年,大多都是看医案医话为主。


我学什么东西,开头,都是先熟悉轮廓,有了轮廓,才会有目的性的去做细节上的研究。所以这一阶段,基本上,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学


对于四大经典,还是带有很严重的畏难情绪,这个阶段,就不给自己添堵了。


先易后难,柿子嘛,当然是要挑软的来捏。打架嘛,专攻弱点。



二,学经方


这个学经方的契机,是在实习时碰到的。具体的原因,大概是2006年写了一篇《学中医的牢骚》里讲过。有兴趣可以看看!


学经方,初时,我参考的有几本比较易学的书。


一本是冯老的《张仲景用方解析》,这本书,囊括了仲景的全部方子,两百多首。基本上,每首方的应用指征都说得很明确。


黄煌老师的三本书,我是看了很多遍。《张仲景50味药证》《经方100首》《中医十大类方》。其中《经方100首》把方证讲得非常细致,学起来也十分容易上手。


再细一点的,就是一些余国俊在杂志上连载的《名师垂教》。


经方再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因为它能开发思路。


经方,是要死记下来的,我说我不会背一首方歌。



但是我硬记经方。



你只要记死了经方,就会发现,很多后世方,都是跟经方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是经方演变过来的。


所以,记牢了经方,后世方两三下就记住了。


经方怎么记呢?黄煌老师把很多组合,叫成方根,就像是英语的词根一样,几味药,是经常搭在一起的。


或者,有些小方,光记方名,就能把药记住。


伤寒金匮里一大堆这样的方子,方根。


甘草汤,                一味药,甘草。

桂枝甘草汤,            两味药,桂枝、甘草。

芍药甘草汤,            两味药,芍药、甘草。

甘草干姜汤,            两味药,甘草、干姜。

甘草附子汤,            两味药,甘草、附子。

栀子豉汤,              两味药,栀子、淡豆豉

甘麦大枣汤,            三味药,甘草、小麦、大枣。

麻黄附子细辛汤,        三味药,麻黄、附子、细辛。

大黄附子细辛汤,        三味药,大黄、附子、细辛。

苓桂术甘汤,            四味药,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苓桂姜甘汤,            四味药,茯苓、桂枝、生姜、甘草。

苓桂枣甘汤,            四味药,茯苓、桂枝、大枣、甘草。

麻杏石甘汤,            四味药,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麻杏术甘汤,            四味药,麻黄、杏仁、苍术、甘草。

麻杏薏甘汤,            四味药,麻黄、杏仁、薏米、甘草。

朴姜夏草人参汤,        五味药,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

苓甘五味姜辛汤,        五味药,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

苓甘五味姜辛夏汤,    六味药,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半夏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    七味药,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半夏、杏仁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八味药,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半夏、杏仁、大黄


对于很多这种方名就是药物的方子,这种需要方歌吗?你告诉我,这个有难度吗?随随便便记了二十首方子了。


所以,但凡做事,要先挑简单的入手,治病也一样,这一个人身上,好多问题,你就挑一个你擅长的,简单的,先处理好,再解决下一个问题嘛!先易后难。



三,关于方歌


有一些不是这种由药名组成方名的呢,怎么办?


动动筋子,要学会用取巧。取巧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记牢方子,方便以后的应用。


首先要明白,编方歌的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方便记住方子以及应用。


只要能达到这种目的的方法,那就不在乎什么歌了,自己编就得了,怎么方便怎么来,用不着这么死板。


屡用达药,多诊识脉——这才是真正每日要做的功夫。


有些方子,你用多了,就自然明白方子的加减。这些东西,不是方歌能教的。


大匠,只能示人以规矩,不能示人以巧。也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巧劲是怎么来的?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每天练,练久了,对决多了,自然而然的就掌握了。比如我们刚学自行车,骑得七扭八歪的,慢慢的,就骑顺了,能骑车带人了,还能玩花式了,能玩极限了。这些后面的东西,可不是光有人教就能学得好的啊。


这就是倒油过铜钱眼的劲儿。


编方歌是个脑力活,开始是,我是先借力的。


我就是先看的这本《实用趣味方剂手册》

先把经方挑出来学。

麻黄汤———干妈贵姓—————甘草麻黄桂枝杏仁————————这就记下了。

桂枝汤———桂嫂炒姜枣————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又记下了。

小柴胡汤——生芹菜炒大虾仁——生姜黄芩柴胡甘草大枣半夏人参——记下了。

小陷胸汤——拌黄瓜——————半夏黄连瓜蒌——————————记下了。



以上是举例子。



虽说这种趣味口诀能帮助记忆,但感觉怪怪的,还是不太适合我。


无论谁,无论学什么,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行。

下面的这种方法,对于我自己来说,是十分轻松的,因为我用了十几年。各位看官可能就不一定适合了。


我学习的方法,是先把方子归类,这个方法,最早徐灵胎做过,那就是《伤寒类方》,后来日本的吉益东洞做的《类聚方》。其实,我最后还是看的冯世纶老师的《张仲景用方解析》,这本书把方子归类得很好,很方便记忆。



有些方,要是死记的。


桂枝汤,我把这个方,分两个组,桂枝白芍一组,甘草生姜大枣一组。桂芍甘姜枣。那么就记下来了。只要把领头的记下来了,后面的一系列加减,自然就不在话下了。这样记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把加减法学进去。很快就可以掌握十几个方了。


小柴胡汤,这个方,我分成三组,柴胡黄芩一组,人参半夏一组,甘草生姜大枣一组。柴芩参夏甘姜枣,又记住了。不但记住了小柴胡汤。它后面的变化相近的方也可以记住。比如,半夏泻心汤,我也分三组,黄连黄芩一组,人参半夏一组,甘草生姜大枣一组,连芩参夏甘姜枣,跟小柴胡汤,只差了一味药,记住了。黄连汤,分三组,黄连桂枝一组,人参半夏一组,甘草生姜大枣一组,连桂参夏甘姜枣,又记下了。旋覆花代赭石汤,分三组,旋覆花代赭石一组,人参半夏一组,甘草生姜大枣一组,旋赭参夏甘姜枣,又记下了。这么一来,又记了这一系列的加减方了。


以上举例的一些方法,不可能全举,那样子,一天也说不完。

再一个,有些方子比较大,就要学会自己去编排成自己容易记忆的。



比如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蜀椒四两(出汗) 桂枝六两(去皮)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

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看着好像很凌乱。

是不是?

我们把它的药名挑出来看一下。

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

看一下,一共10味药。

我给分了一下组。

乌梅一组,因为它是方名,给它单独一组。

黄连黄柏一组,因为两味苦寒药。

人参当归一组,因为这两味,是补益药。

附子桂枝干姜细辛川椒一组,因为这五味,都是温阳药。

这样一看,就一目了然了,是不是?

怎么把它们记下来了?这时,就看你瞎编的能力了。

连柏深闺妹,富贵将心交——黄连黄柏人参当归乌梅,附子桂枝干姜细辛川椒——ok了,哥就这样把这个方子记下来了。

重新编排组合,再瞎编记下,然后平时看病,用几次,这方子想不记熟都难。


我说了啊,这些都是举例子,用的都是记忆法,是手段,目的都是为了记住方子到最后用出去。


所以嘛,有心的人,就可以自己也试试。反正我就是用这种方法记住一两百首方子的。


其实平时也用不上那么多方子,来来回回的十几个方子打转,就能治不少病了。守住自己的阵地,再慢慢拓展范围就行了,不要贪多,贪多嚼不烂。



方子记下来了,就要去熟悉药物。



我通常参考的几本物药的书,有《临证本草》(陶御风)、《<本草述钩元>释义》、《本经疏证》、《本草新编》、《虫类药的应用》、《朱良春用药经验集》、《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沈丕安),还有张锡纯的《药物》,章次公的《论药物》。


四,学了就要用


学了经方后,再去看时方,就会很好记了。


有些经典的后世方,还是要硬记的。


比如四君子汤、二陈汤、平胃散、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归脾汤、一贯煎、龙胆泻肝汤、枳术丸、温胆汤、阳和汤、仙方活命饮等等。


记忆的方法,可以自己分拆重新排列组成自己方便记忆的组合就行了。记熟了后,会发现很多后世方其实跟经方有割不断的联系,而且后世方与后世方之间,也有联系的。


所以,要靠自己去找方与方之间的交叉点。



学了方以后,要去用。


怎么用,还没有上临床,怎么用这些方?我给大家推荐一些入门的书,这些书,都是有大量医案附在方子后面的。看医案有个好处,那就是相当于在跟师父抄方子(前提是这些医案没有掺什么水分。当然有一些书是不可能不掺水分的,就看你自己怎么挤水分了)。


我初学时,最先看的就是《张仲景用方解析》《经方实验录》,后来又看了《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这些都是方子下面附了医案。刘渡舟老先生的水证论、火证论、湿证论,也是很经典的方附案。


哦,对了,门纯德老先生的书《门纯德中医临证要录》,是真心不错的,我是要重点推荐的,我超喜欢他那种口语式的表达,完全是临床家的实录,没有一点耍嘴皮子的地方,全都是真刀实枪的干货,很多小方子,非常好用。


最近有一本书叫《皕一选方》几乎囊括了大部分常用方剂,每首方子下面,罗列了大量的医案,多的一百多个案子,少的也有十几个。我就不信,这样大量的医案看下来,会没有一点感觉。

总会找出一些方子的使用规律的。关于方子使用规律,做得很好的,国内真心不少,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经方100首》,更喜欢的,还是日本人矢数道明的《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下面我也举一个例子。



病是标,是果


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可以叫得出病名的病,基本上都是标,是结果了。所以我经常说我不会看病,不要盯着病看。


有个阿姨,因为湿疹来找我看病,湿疹啊,两边腹股沟痒啊,挠啊挠的,挠到小腹肚皮都红红的。又要看口腔溃疡,满嘴都是,吃东西一点也不方便。而且嘴巴发苦,苦得不得了,这算味觉神经官能症吗?


这算三个病了吧?反正我看了后,觉得就是肝经湿热,用了龙胆泻肝汤。基本好差不多了。她喝这个龙胆泻肝汤,完全不觉得苦,还说是甜的。


又有一位女生,满脸痤疮,通红通经的,脾气一点就炸,人称狗脾气,说属吉娃娃的,我看是属藏獒的。同时,她还入睡困难,还有阴道炎,还有湿疹。嘴巴也是发苦。这有几个病,最少四个病吧?痤疮、阴道炎、失眠、湿疹。我还是用龙胆泻肝汤,效果杠杠滴。


还有一位男的,怎么说呢?嘴巴有大蒜味,总是觉得辣辣的,同时还有什么症状?就是天气稍微一点闷热,马上就有一股热气从胸腔冒出来,然后满头大汗,随之全身大汗,衣服湿透,一天能换上几身。只有天凉的时候,他才觉得舒服,而且是越凉越舒服。另外,他还有前列腺炎,永远是尿无力的,有时尿憋得拉不出去,必须要去大便,顺带把尿挤出去。你看他的舌头呢,一派寒象,舌质淡胖嫩齿印,水滑。真是奇了怪了。脉也沉。开始时,我给他用附子汤治尿无力,合甘麦大枣汤治自汗,有一点效果,可是没两天,就严重了。两三诊后,我发现,舌淡不是淡,是灯光的原因,其实是有一点暗红。他的脉,虽然沉吧,仔细去感觉,其是沉中带弦,弦中带细,细中带涩,涩中带数。我马上转方,用一贯煎,合上龙胆泻肝汤,总是有效果了,所有的症状都一步步地减轻。


举了三个例子,我是想说,这些病,我要是分开来,一个一个地治的话,真是不知要治到猴年马月去。治湿疹?治阴道炎?治痤疮?治慢性前列腺炎?治自汗?


这些病,就不要去管了,要管的是如何把这些病用一根线穿起来,这些体现的,都肝系统的问题啊!


想要学好龙胆泻肝汤?那就多去找相关的这个方子的医案,多看,多琢磨,看了几十个人用的经验后,就会慢慢地掌握好这个方子的应用指征了!


其实这跟考试一样,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你知道了这个方子的应用指征,就会治这个指征相对应的病。


一切的病,都是人身体质内环境这个树根到树干到枝桠,最后结出来的果实。如果只是摘果实,那么摘完,还是会继续长出来,要做的,是连根拔出来。所以,关注点,不要在果子上,要在树根上。


学方子附医案,还有几本书,必须推荐啊!

《南山医话》《北方医话》《长江医话》《黄河医话》《燕山医话》这五部书里好多宝啊!

============================


我说了,这些是都是我随便说说的,不要当真,觉得爱听就听,不爱听就取消关注。我说的话,不要全信,因为不一定适合每个人。要自己去判断,去做。虽然 我说得轻松,其实还是要费脑力的。这世上 ,没有记忆面包这种轻松的事,过目不忘我不具备。


总的来说,要做成任何一件事,不下苦功是不可能的。


不喜欢中医的,请不要关注我。


如果一个人吃花生过敏,不是这个人的错,也不是花生的错。是两个事物不该接触。


读书时,没有谁指点我;毕业时,也没有谁指点我;当了快十年医生,也没有谁正儿八经指点我。


现在,我还是喜欢自己的这种学习模式,因为它对我有效!


大家想学好中医,也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



我再送大家一段《智慧书》里的话:


不要滋长唱反调的习气。

总是反驳别人只能证明你愚蠢或乖僻。

凡事你都表示异议,也许能证明你聪明。

但这类人能把最愉快的闲聊变成一场战争,且以这种方式与亲朋好友为敌,甚至比对待陌生人更过分。

美食中的沙子尤其硌牙,娱乐中的驳斥也非常败兴。

将野蛮与温顺搭配,真是既愚蠢又残忍。

?

拓展阅读:

人规矩——谈方剂课的教学体会

作者/丁光迪


方剂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早在《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就以经方与医经并列了。中医临床学术体系——理、法、方、药,方剂亦是一个重要环节,甚至以往一些中医老师带徒,亦有从《汤头歌诀》入手的。从此可知,作为一个中医,具有方剂学问,是多么重要;而在中医教学中,教好这一门课程,又是多么值得研究。个人体会,本课程无论教与学,难度都比较大,实在方剂太多,内容又很丰富,要能记住并掌握运用,殊非易事,但如果能与人规矩,亦能使人把这门课程教好、学好。


  • 走过一段弯路


从个人经历来看,最初学方剂,是徒知形迹,希望记住方名、功用、药味及其配伍,记得越多越好,对于前人所说,方到用时就恨少,印象很深。我学中医,是从读《注解伤寒论》《金匮要略心典》开始的,对书中三百多首方剂,读了粗知其意,但抓不起纲,亦记不住。以后又读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记熟的方剂多了,但尚局限于一个一个方剂,并不能串联起来,得其要领。以后又读徐大椿的《伤寒类方》,懂得一个“从流溯源法”,似乎开了窍,能够离开书本,以类统方,以简驭繁,略知选方用药的精神;但变化出入,灵活运用,仅限于经方。思路比较窄,识病亦有局限性。


以后再接触后世诸家及时方,再看《医方集解》,又似眼花缭乱,莫适所宗,特别诸家中,几乎绝大多数方剂都有加减变化,而且用药经验亦花样百出,哪能掌握得了!尽管当时年岁尚轻,记忆尚可,但不能记住许多。因此,在临床上为了查考一个方剂,翻书的重复劳动,不知白白地浪费了多少时间;为了认真做到理法方药的全面性,有些时候简直成为方剂的“奴隶”。真是“读书无方,劳而无功”。可能有些年轻同道,还在走我们走过的这条道路。


及至从事教学工作,曾经设想,能使同学少走弯路,学得好一些,着意改进教学方法,从教过几个班级的情况来看,亦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其要领,还得摸索前进。比如初起重视结合临床,用意不错、但是一部方剂讲义,三四百首方剂,讲不胜讲。讲得具体一些,但花费的时间很多,讲多了,就带来一个“乱”字。低年级学生一无实践基础,哪里能接受得了!以后改从抓住基本方入手,可以突出重点,讲明加减变化,“君臣佐使”,并构成公式,画上表格。看似清楚易懂了,但又显得呆板、机械,一部方剂讲义,形成大大小小的公式表格,仍然纲目不清,难于记忆,不利于活变。特别是临近考试,同学们逼着老师要重点,要有范围的复习提纲,自己也爱莫能助。


  • 摸索到一些门径


经过几番摸索,终于悟到一些门径。讲授方剂,不能就方论方,拘于形迹,把个专门学问,变成琐碎零乱之事。如“方以类聚”,是个好方法,能把成百上千的方剂,初步分别归纳为若干类,事情便可以简化大半。更主要的在辨证的基础上,掌握理法对于方剂统率的作用。掌握理法这个前提,才能把方讲活,又能抓住纲。前人常说:“辨证明理,方从法立。”就是提出理法对于方剂统率的作用。这一点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而方剂的本身规律,恰恰就在于此。有人说成是“以法统方”“以法统药”。这是能够教好、学好方剂的,能与人规矩的。


试举数例如下。如解表剂,就是为外感表证而设,邪从外来,还宜祛邪外出,辨明这个证候,则正如张子和所说:“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明了此中道理,则祛邪解表,只要掌握一个“辛甘发散”“渍形以为汗”的法则,那无论桂枝汤、麻黄汤、桑菊饮、银翘散等等,其用药规律,都是一致的,即以辛药与甘药相合。辛以散之,甘以缓之,辛甘伍用,可以开通腠理,发散解表。如有出入的话,仅是具体选药上的差别,偏重辛温或者辛凉,以适应伤寒或温病的不同病情;至于主药与辅药的配伍,“君臣佐使”突出重点,即便成功。其他许多解表方中的配伍,形式尽管不同,但都不外此规律。


又如清热泻火剂,亦是为邪热传入气分所设。辨明这个证候,则到气就宜清气,只要掌握“热者寒之”的法则,运用寒凉药与苦寒药的配伍。前者以石膏、竹叶与栀、豉等为主;后者以黄连、黄芩、黄柏、栀子为主。寒凉能清气分之热,苦寒能清气分之火,这是它的共同作用。如有差别,气分之热,可以透泄而解,亦可以传营入血,所以有清解与内陷两途。在配伍时,前者宜加轻宣发泄之药,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大青龙汤、越婢汤等;后者伍以清营凉血之药,如清营汤等。至于气分之热可以夹湿,湿与热又各有轻重,以及湿热在三焦和五脏之别等。病情尽管复杂,亦是按照湿热邪气的轻重和所在部位,突出重点,配以相应诸药,如清化、苦燥、理气、分利以及分经用药等,则清热、泻火、解毒、清脏腑热,清热利湿诸类方剂,都可以全盘在握了。


又如泻下剂,是为里热实证而设,辨明里实证候,则“实者泻之”,“坚者软之”,“陈莝去而肠胃洁”,基本是运用苦寒药的配伍,大黄、芒硝又为主药。如燥结为甚的,苦寒咸寒并用;夹气滞的,配伍枳实、厚朴;顾胃气的,配伍甘草。结实甚的,制大其服,缓者制小其服,三承气汤就从此组成。扩而充之,燥结而津伤为甚的,配火麻仁、杏仁、芍药;热甚阴伤的,配伍玄参、生地、麦冬;属血虚的,配以当归、牛膝、苁蓉。这样,泻下与顾阴并重,又发展了承气方法,产生出许多泻下剂的衍化方。如果泻下而侧重泻水的,又加甘遂、芫花、大戟、商陆等为主药。如解毒兼顾正气的,配伍大枣,便为十枣汤;攻逐皮里膜外之邪的,配伍白芥子,便为控涎丹;逐水兼散其表的,配伍羌活、秦艽,表里分消,便为疏凿饮子;如破气泻水兼行的,配伍大黄、黑丑、槟榔、木香、青皮等,便为舟车丸。如此等等,又为泻下剂的另一类用药方法。当然,还有寒积宜用巴豆、干姜伍大黄(如三物备急丸),或附子、干姜、细辛等伍大黄(如大黄附子汤、温脾汤),阳虚的更用半硫丸等,这是法外之法,权变措施,又别出于一般常规用药,但大原则还是“实者下之”,不过根据具体病情,变化成许多不同方药而已。


又如温里回阳剂,是为里寒亡阳而设,在辨明阴盛阳衰的证候,则“寒者热之”,“哀者彰之”,亦是辛温药与辛热药的配伍运用。辛温药可以温中,如丁香、附子、吴茱萸温三阴之寒。一经独病的,寒在太阴,干姜配参、术、草成为理中汤;寒在少阴,附子配姜、草成为四逆汤;寒在厥阴的,吴茱萸配参、枣、生姜成为吴茱萸汤。推而广之,寒在二经三经的,则相应扩充配伍用药。又有兼气虚、血虚的,病情更为复杂,但亦是适当的配伍补气、补血诸药,再分析轻重缓急而处理,则温中诸方亦有活法在人了,辛热药破阴回阳,主要用于救急,取生附子、生干姜等辛热猛烈,直走心、脾、肾,斩关夺隘,挽回阳气的衰亡,如通脉四逆汤、 白通汤等,就是其例;如亡阳而元气欲脱的加人参,便为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亡阳而又阴阳格拒的,反佐以取之,即于前方加猪胆汁、人尿,或热药冷服。至于参附汤的力专用宏,回阳救急汤的敛(五味)散(肉桂、麝香)并进,黑锡丹的温镇相伍,是温里回阳的特殊法程,亦是知常达变的能事了。


  • 要与人规矩


如上所述,一部方剂学,有个分类方法为之分剂;每个方剂,又有一定的大法以为之主,作为配伍用药的原则指导,这样就纲目清楚了。再深一步,根据具体病情,轻重兼夹,标本缓急,辨明证候,配以相应用药,就能组成成千上万各式各样的方剂。尽管看似复杂,而若网在纲,能撒的开,亦能收得拢,真如张景岳所说:“善知方者,可以执方,可以不执方”(《新方八阵》),真是执简驭繁。至于方名、用途、药味多寡等等,都变成形迹之事,不必拘泥的次要问题。


当然,前人成方,很多可以效法,但独出心裁,亦可以配置新方。张元素尝说:“前人方法,即当时对证之药也。后人用之,从而加减,验脉处方,亦前人之法也。”如能这样,在方剂一门,就可以获得“自由”。因此,以辨证为基础,以理法为指导,药随方成,所谓“辨证明理,方从法立”,“以法统方”的,确实能够教好、学好方剂。这来源于七方十剂,君臣佐使的理论,而又高于就方论方的境界,成为方剂学的规矩准绳,应该教给同学,使能掌握钥匙,自己去打开方剂的门径,这就是巧。在工作中受益匪浅,特为拈出。


但方剂毕竟是一个专门学问,有它本身的规律性,抓住要点,与人规矩,就能事半功倍。《内经》上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是至理名言,于方剂课尤为要紧。


经典为基,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可的30个方剂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二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80
中医的秘密在方剂配伍,哪怕一味药不一样,功效主治就会大不同
试论四逆汤类的加减证治 仲景用附子方法浅析 生姜在《伤寒论》中的运用与意义 探张仲景用药之秘 从张仲景方剂配伍规律谈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 四逆汤类方的运用
方不贵大而贵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