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冠心病患者平时的养生指南(肖明第)

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患者不应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医生的治疗,而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调养。

一、起居有常:应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宜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

二、身心愉快: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可诱发心绞痛。应忌暴怒、惊恐、过度思虑以及过喜。养成养花、养鱼等良好习惯以怡情养性,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饮食调摄:过食油腻、脂肪、糖类,会促进动脉血管壁的胆固醇的沉积,加速动脉硬化,故不宜过食。饮食宜清淡,多食易消化的食物,要有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晚餐量要少,肥胖病人应控制摄食量,以减轻心脏负担。

四、戒烟少酒:吸烟是造成心肌梗塞、中风的重要因素,应绝对戒烟。少量饮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气血调和。烈性酒在禁忌之列。不宜喝浓茶、咖啡。

五、劳逸结合:应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不要劳累过度。走路、上楼梯、骑车宜慢,否则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增高,诱发心绞痛。饱餐后不宜运动。寒冷会使血管收缩,减少心肌供血而产生疼痛,应注意保暖。性生活时处于高度兴奋,血液循环加快,全身需血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则相对不足,极易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故宜严格节制。在心肌梗塞完全恢复后,房事宜控制在每月1~2次。

六、适当休息:心绞痛时最好稍稍躺卧休息一会儿。平时可正常工作,但不宜过度劳累。心肌梗塞诊断明确后,应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在两周内,病人的一切生活活动均由旁人帮助完成,绝对严禁自己翻身,因翻身会增加心脏负担,造成心肌梗塞部位破裂或心跳骤停。宜床上大小便,保持大小便通畅。如无严重并发症,一般卧床2~3周后,可半卧床上,每日3~4次。壹周后如无变化,则可下床坐在椅子上,每日3~4次,每次约半小时,再壹周后,可在卧室内散步。长期卧床对心脏恢复不利,酌情活动是必要的。三个月后可以进行轻便的体力劳动。

七、体育锻炼:运动应根据各人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如打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练功十八法等。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减轻心脏负担。

八、积极治疗:坚持必要的药物治疗,对能加重冠心病病情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都必须服药加以控制。

九、猝死急救:猝死突然发生时,应争分夺秒急救,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将病人仰卧在木板或地上,用拳叩击病人左侧胸部二、三下后,捏住病人鼻孔,口对口吹气1次,时间为1秒钟,然后用一手掌跟(另一手重叠在该手上)按压在胸骨下1/3与2/3交界处,两肘伸直,垂直向下按压,然后放松,连续按压5次。再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此循环。一般每分钟人工呼吸16~18次,心脏按压80~90次,要抢救到医护人员赶到现场。
 

注意心血管疾病的可控危险因素

1、心理压力过大:工作等压力过大。

2、高血压:在这些危险因素中,高血压首当其冲。它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脑卒中、肾病等的危险因素。

3、高胆固醇血症:对人们健康危害较大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又以因冠状动脉硬化导致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为多。高胆固醇血症是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温床”。

4、FK3:FK3是一种终身疾病,不可能完全治愈,因此,一旦控制不好会给人体各个脏器带来病变,大血管的并发症表现为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病、脑中风等。

5、缺乏身体运动:人如果没有足够的运动,吃进去的食物所转化的能量无法消耗,就会变成脂肪储存下来。然后,体重指数越大,血压越高,血糖、血脂均明显升高。

6、吸烟和饮酒:烟草使用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包括增加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脑血管病和外周动脉硬化等。

7、膳食结构不合理:脂肪提供的能量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膳食结构的不合理不仅会直接影响心血管健康,“忌口”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也至关重要。

8、肥胖:肥胖是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肥胖还增加了FK3、高血压、脂质异常、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胆石症、骨关节病、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肿瘤病症的发生机率。

 

冠心病患者什么时候不可运动

【摘要】:在安静情况下常有心绞痛发作者,各类冠心病经治疗不能控制者;不宜运动。轻微活动即感到心悸、气短、喘息或伴有心功能不全者;不宜运动。

大家都知道,多运动有益身心健康,对冠心病患者这一人群运动则必须要谨慎。

在安静情况下常有心绞痛发作者,各类冠心病经治疗不能控制者;不宜运动。

轻微活动即感到心悸、气短、喘息或伴有心功能不全者;不宜运动。

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经药物治疗不能控制者;不宜运动。

急性感染期患者;不宜运动。

伴有严重的高血压病;不宜运动。

心肌梗死合并心包炎、心肌炎者;不宜运动。

三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达80%~90%者;不宜运动。

合并糖尿病,治疗后病情未控制者;不宜运动。

有明显的心肌缺血表现以及合并血栓性静脉炎,或近期有栓塞病史者,不宜运功。

 

给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

 

【摘要】::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或猝死。

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或猝死。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供应心脏自身血液,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或猝死。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的条件:血压和脉搏正常才可进行运动,控制运动量,中午以后锻炼为好:因早晨和上午冠状动脉张力高,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等常发生在早晨5时~中午11时,最适合冠心病患者的活动时间是晚上7~9时,如果有些人习惯清晨锻炼,在锻炼前最好空腹喝一大杯水。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不进行竞技性激烈体育运动,运动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餐前餐后不宜活动:原则上在餐后2小时以内不锻炼,运动后一小时内不进餐或饮浓茶,运动后不要马上洗浴,运动前要做好准备和放松活动,运动中保持心情舒畅,运动中避免阳光直射和迎风锻炼,运动过程中要随身携带急救药盒。

 

冠心病主要病因的危害

冠心病主要病因危害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从科学的生活习惯、身体、疾病等方面来说,冠心病的病因危害包括:

1、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

3、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

4、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

5、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6、肥胖症: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

7、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遗传,饮酒,环境等因素也是冠心病的病因。

 

冬季如何预防心脏疾病困扰

许多数据表明,冬天心脏病发作病人比平时增加了很多,这与冬季天气寒冷,血管收缩心脏负荷大有关系。老年人、冠心病患者、肥胖人士等心脏病高发人群,在冬季保暖及空气流通可有效预防心脏疾病。

 

保暖可以防止血管受冷收缩、血压升高,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并对预防呼吸道感染有利。为此,应避免用冷水洗脸,以免冷水的突然刺激而诱发心绞痛;洗衣、洗菜时,不要长时间地把手泡在冷水里,可能的话应用温水。冬天换衣、洗澡时应注意避免室内的温度过低,衣服鞋帽等要求柔软而保暖。

 

风湿性心脏病病人,除了应让房间暖和外,还要注意房内空气的流通、防止流感。冠心病,不要在封闭的房间里呆得太久,如果房内开空调取暖,温度不可太高,因房间过于封闭和过高的温度会使房内缺氧,这样易诱发冠心病。

 

除了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外,遇到突发心脏病这种情况时,家人还应学会紧急抢救措施。先不要轻易搬动病人,也不要摇晃病人,如果有心脏病史要马上服药,马上叫急救车。在等待的过程中,可视情况给病人做按压,左前胸捶压,5至6秒一次,按压掌握力度要视病人的胖瘦而定。冠心病患者如出现心绞痛,要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心肌的耗氧量。

 

心血管病人健康运动

生活中不少朋友有晨练的习惯,然而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冬天要避免晨练,如果想运动锻炼,除了要做好预防措施外,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打太极、散步、慢跑或长跑。

1、太极拳

太极拳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特别明显的作用,因为太极拳的动作柔和,使全身肌肉放松进而使血管放松,促进血压下降。打太极拳时用意念引导动作,由于思想集中,使心境宁静,这有助于消除精神紧张。太极拳中有许多平衡性与协调性的动作,有助于提高患者动作的平衡和协调性。此外,在进行运动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做动作过猛的低头弯腰、用力屏气、体位变化幅度过大的动作,以免发生意外。

2、散步

散步适合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较长时间的步行后,舒张压明显下降,症状也随之改善。散步一般在早晨、黄昏或临睡前进行,时间为15-50分钟为宜,每天一到二次,速度可按个人身体状况而定。到户外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散步,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是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3、慢跑或长跑

这类运动比较激烈,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先咨询医生意见。在慢跑时的最高心率每分钟可达120-136次,例如高血压患者要想使血压平稳下降,要坚持长期锻炼,能使脉搏平稳,消化功能增强,症状减轻。

高血压患者可按自身情况把跑步时间逐渐增多,以15-30分钟为宜。速度一定要慢,忌快跑。另外,患有冠心病者则不宜长跑,以免发生意外。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很重要

 

【摘要】:根据冠心病发作的这种双高峰规律,冠心病患者的锻炼也需“拨误反正”,应将传统的晨练改为晚9时锻炼。

一项关于心血管病发病的时间性研究揭示,心肌梗死等猝发性心脏病的发作,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起床后1~2小时和此后的10~12小时,尤以第一个高峰更为明显。以往人们发现高血压也有这种双高峰规律,即早晨7~9点和下午3~5点时血压升高,以致脑中风在这两个时间段也呈高发现象。这个规律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和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

专家们指出,要是能在高峰到来之前用药,无疑能减少猝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此,专家们提出了一种生物节律健康法,认为早起早睡,生活规律,能有效地降低这种危险因素。与此同时,还可配合药物治疗。通常服用的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在服后24小时左右才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

因此,一天一次的药物应在早晨6点服用,一天两次的应在早晨6点和下午3点服用,一天三次的应在早晨6点、中午12点、下午5点服用。这样就有可能抑制双高峰的出现,减少猝发心脏病和脑中风的危险。

根据冠心病发作的这种双高峰规律,冠心病患者的锻炼也需“拨误反正”,应将传统的晨练改为晚9时锻炼。有些人的心脏病突发就是因晨练不当所致。晚9时锻炼一方面避开了发病的高峰期,另一方面还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发病隐患。冠心病患者的锻炼应适度,早起后可散散步,做做操,晚锻炼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项目进行,时间约40分钟左右,但必须遵循在锻炼中和锻炼后无明显不适感的原则。病情较重的患者,锻炼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冠心病的饮食上选择

【摘要】:冠心病人不仅需要有药物控制,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选择上,也有诸多事项需要注意。上海远大心胸医院肖明第院长给出如下提示。

冠心病人不仅需要有药物控制,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选择上,也有诸多事项需要注意。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孟庆智医生给出如下提示。食物的选择上,肉类的顺序依次为鱼肉、鸡肉、鸭肉、牛肉、猪肉、羊肉。

鱼肉以海鱼为宜,不吃鸡、鸭皮,不吃动物内脏。

蛋类所含的蛋白质都是优质蛋白,蛋黄含蛋白高,容易被人吸收;脂肪存在于蛋黄中,并且以不饱和脂肪酸居多,蛋黄中含卵磷脂和胆固醇,一个鸡蛋含200毫克胆固醇,对高胆固醇的冠心病病人建议1—2个蛋黄/周。

牛奶是最适合冠心病人的饮料,可以降低胆固醇,有助于防止冠心病的进一步发展,对冠心病有益。因为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钙、铁等多种人体需要的物质,蛋白质是人体新陈代谢必需的物质,牛奶中所含的乳清酸能影响脂肪的代谢;还含有一种耐热的低分子化合物,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含量。

牛奶中所含的钙质和胆碱具有促进胆固醇从肠道排泄,减少其吸收的作用,故牛奶是一种可以降低胆固醇的食物。

随着年龄的增大,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骨钙丢失日趋严重,出现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等,因缺钙引起的疾病也随之而来。牛奶不仅含钙量高,而且吸收好,钙对心肌还有保护作用。牛奶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冠心病病人应选择脱脂奶、酸奶,对维持身体良好的营养状况、延缓冠心病的发展有益处。

冠心病的诊断:心电图诊断依据

心脏本身的生物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反映到身体表面上来,使身体各部位在每一心动周期中也都发生有规律的电变化活动。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就是目前临床上常规记录的心电图(用ECG表示)。正常心电图上的每个心动周期中出现的波形曲线改变是有规律的,国际上规定把这些波形分别称为P波、QRS波、T波,有时在T波后,还出现一个小的U波。此外,一个正常的心电图还包括PR间期(或PQ间期)、QT间期、PR段和ST段。P波代表心房的除极波,QRS波代表心室的除极波,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波。PR间期代表由窦房结产生的兴奋经由心房、房室交界和房室束到达心室,并引起心室开始兴奋所需的时间,QT间期反映心室除极与复极过程总的时间,也代表心脏的电收缩时间,ST段代表心室各部分已全部进入去极化状态,心室各部分之间没有电位差存在,曲线又恢复到基线水平。当心脏因缺血受损或坏死时,心电活动的变化能正确及时地反映在心电图上,表现在各个波形的异常变化和进行性演变过程,为医生提供诊断心律失常、心室肥厚、急性缺血、心肌梗塞等心脏疾病的可靠依据。

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具体意义如下:

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各型心律失常的最有效方法,对心肌梗塞、心衰及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连续进行心电图观察,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重要的心律失常,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对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当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以出现缺血性ST-T改变。对于心绞痛症状不典型、且静息心电图无明显原发缺血性ST-T改变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可以作心电图负荷试验诱发心肌缺血,以明确诊断。

冠心病心肌梗塞:在心肌梗塞的诊断上,心电图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临床上根据肯定性心电图改变一项,即可诊断为明确的心肌梗塞,病史可典型可不典型。以心电图为依据可以判断梗塞的部位、范围、程度和时期,推测有病变的冠状动脉分支及预后,为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评价某些药物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等。

如何抢救冠心病猝死者呢?

  【摘要】:如何抢救冠心病猝死者呢?专家表示,在心肌梗死发作前1-2天内,病人心绞痛发作会比以前次数增多,服用硝酸甘油片效果不明显。同时,体力下降、出汗、恶心......

  如何抢救冠心病猝死者呢?专家表示,在心肌梗死发作前1-2天内,病人心绞痛发作会比以前次数增多,服用硝酸甘油片效果不明显。同时,体力下降、出汗、恶心、心跳加快或减慢,并且出现烦躁不安、脸色不好等反常现象,更加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和心跳突然停止,发生猝死。

  首先请人向急救中心呼救,然后立即把患者仰卧在木板上,按以下步骤进行抢救:

  1、打开气道

  由于猝死者舌根向后坠落,不同程度地堵塞了气道入口处,因此首先要给患者通畅气道。目前国际上通用仰头举颏法,方法是急救者位于患者一侧,用一只手置于患者的前额,用力往下压,另一手的食、中指放置于患者下颏(下巴),用力往上举,使患者气道充分打开。

  2、人工呼吸

  此时猝死者肺脏已塌陷,故第一次需用力吹两口气,观察到胸腹部有起伏即可。而后每分钟吹气12~16次。注意吹气时应捏闭患者鼻孔,并口对口密封。由于急救者吹出的气中18%是氧气(大气中含21%的氧),只要吹气正确,可使患者得到充分的氧。

  3、胸外心脏按压

  即用人工的方法使心脏跳动,让流动的血液把肺部的氧送至大脑和其他重要脏器。急救者可用一手掌根放置于患者的胸骨中下1/3处,另一手掌根重叠于前一手背上,然后两手臂绷直,用腰部的力量向下按压,深度为3.5~4.5厘米。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

  以上就是平时所称的心肺复苏术。如果单人操作,则以15:2进行,即15次胸外心脏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如果是双人操作,则以5:1比例,即5次胸外心脏按压和1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

  最值得强调的是:心肺复苏不能随意停止,一直要坚持到救护车到达,及时把急救的“接力棒”传给随车医生,则可望大大地提高猝死者的生存率。


冠心病的危害很大会导致猝死

 【摘要】:冠心病是常见的疾病之一,但是你知道冠心病的危害有多大,冠心病容易导致心脏突发猝死,冠心病的危害是致命的,它起病隐匿,有人心肌缺血时毫无症状;它发病迅速。

  冠心病是常见的疾病之一,但是你知道冠心病的危害有多大,冠心病容易导致心脏突发猝死,冠心病的危害是致命的,它起病隐匿,有人心肌缺血时毫无症状;它发病迅速,虽然动脉硬化的过程需要几年甚至数十年,但几分钟内就可发生心绞痛及心梗。很多患者因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导致死亡率极高。

  冠心病的危害有哪些

  1、冠心病导致的猝死

  心血管疾病除了包括心脏先天器质性疾病,主要指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起因主要是心脏血管硬化,无法供应心肌足够的血液和氧。

  冠心病的危害是致命的,它起病隐匿,有人心肌缺血时毫无症状;它发病迅速,虽然动脉硬化的过程需要几年甚至数十年,但几分钟内就可发生心绞痛及心梗。很多患者因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导致死亡率极高。

  2、血栓导致的中风、猝死

  冠心病患者多有血管壁硬化,危害也是严重的。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加上粘稠的血液,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血液凝块进入血循环。血液凝块可能造成血管堵塞,形成血栓。

  血栓如出现在大脑中、或脑动脉硬化破裂,可造成大脑局部缺血坏死,就是中风;视坏死脑区不同,轻则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重者死亡。血栓如发生在心脏里,则造成心脏局部缺血坏死,发生心肌梗塞,预后不良。

  3、大量危险并发症

  冠心病发展到后期,由于心脏长期泵血不良,全身器官都可能淤血缺氧而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肺部淤血造成易发肺部感染,肝脏长期淤血缺氧可出现肝硬化,高血压造成肾衰等,这些又反过来加重心血管疾病病情。心血管疾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对身体的危害更多。

 

对冠心病人心理干预很重要

 【摘要】:专家表示,对于冠心病人心理干预很重要。对接受冠状动脉造影、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射频消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等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

  专家表示,对于冠心病人心理干预很重要。对接受冠状动脉造影、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射频消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等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情绪状况,制订不同的心理干预计划,可以减少对抑郁、焦虑、悲观情绪。

  术前,向患者充分讲解疾病知识,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进行针对性的解释、开导和安慰,并请来术后康复患者,以亲身经历讲解手术过程和感受,引导患者学会对生理活动和情绪的自我调节,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恐惧心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利用技巧分散患者对周围环境的注意力,引导患者专心与医护人员配合,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和放松训练等;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则采取积极的干预手段。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专家说,一般手术之前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表现出焦虑、抑郁和消极等负性情绪,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手术过程和患者术后康复。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干预,对消除和控制心脏介入患者应激性反应,减少并发症,起到了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
 
 

详解:冠心病怎么治疗?

冠心病治疗的目的是减轻或缓解症状,恢复心脏功能,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介入治疗、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即冠脉搭桥术)。

冠心病的内科治疗:包括基本治疗和药物治疗

基本治疗以合理饮食,适量体力活动,增强体质,防止肥胖,纠正血脂,血压、血糖异常为主;特意性药物治疗主要有抗血小版聚集药物,以阿司匹林为最常用,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以硝酸脂类为主。冠心病内科治疗需要在心内科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冠心病外科治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冠脉搭桥手术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外科专家成人心脏中心主任指出,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冠脉搭桥手术是一种姑息性手术,用自身的血管在主动脉和狭窄的病变远端建立一个侧支循环,以缓解远端心肌的缺血。

如果是冠状动脉狭窄在三级以上,就是50%以上,根据病变的范围可以选择介入或者外科治疗。如果病变是比较弥漫的,比如说多脂的病变就要进行外科治疗,也就是冠脉搭桥手术,那么病人获益是最多的。

外科治疗目前有两种手术方式,常规的就是在体外循环下心脏停跳进行冠状动脉架桥手术。另外一种是在常温心脏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架桥手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指采用经皮穿刺技术送入球囊导管或其他相关器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或梗阻,重建冠状动脉血流的技术。

下面介绍几种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方法: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通过穿刺股动脉或桡动脉等方法将导管、导丝、球囊沿动脉送至冠状动脉相应的狭窄部位,进行扩张数秒钟~数分钟,消除冠脉狭窄。随着术者经验的积累、球囊性能的日渐精良,PTCA的成功率也不断增加。即便如此,普通球囊扩张的机理是由于球囊的高压扩张导致血管内膜、中膜不规则的撕裂,故PTCA仍有其自身的限制性:球囊扩张并不能总是使血管病变处充分扩张、血管内径充分增大,血管的弹性回缩,扩张处血管壁的撕裂、夹层和急性闭塞等。所以,单纯PTCA术后的再狭窄率仍有30%~35%。

切割球囊技术(CBA):切割球囊是1991年由美国的Barathpeter开发研制的,是在普通球囊表面的纵轴上等角度地镶嵌着3~4枚、高度约为0.2~0.3mm的刀片,其扩张的机理首先是利用球囊的压力,使附着的刀片切开病变部位的内膜和中膜,继之由于球囊膨胀时的挤压作用,使支架内增生的内膜组织被推出支架的框架结构之外;所以CBA对血管壁的损伤较小,由此引起的血管壁的炎症反应轻,可以减少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下降至15%左右。

冠脉内支架术(STENT):冠脉内支架是一种可被球囊扩张开的、多孔不锈钢(或其他金属如钴合金)的、起支撑作用的管状物,它附着在球囊的表面,由输送系统送至血管病变处释放。它完全解决了PTCA术后血管弹性回缩、负性重构所引起的再狭窄,使术后再狭窄率明显降低,约13%~18%。但由于其加重了局部内膜增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仍然困扰着心脏科的医师们;随着冠脉介入治疗的进展,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和抗凝药(肝素)的应用,使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低于0.5%;而药物涂层支架(雷帕霉素、紫杉醇等)的出现,使支架术后的再狭窄率再次降低到10%以内,给人们以极大的鼓舞,但这还有待于长期、大样本、多种病变类型的疗效观察后的循征结果。即使出现了支架内的再狭窄,还可再次使用CBA和血管内近距离放射治疗。

冠脉内旋切旋磨术:旋切(TEC)技术是经管腔切割粥样硬化斑块,吸出碎屑,主要用于治疗有弥漫性退行性变的大隐静脉移植血管和含有血栓的冠状动脉。而旋磨术(Rotablator)是采用一个快速旋转的磨头,装在可弯曲的金属驱动轴的顶端,用以将动脉管腔内的粥样硬化斑块岩碎,使管壁“光滑”。适用于高度钙化的、无弹性的、不易扩张的偏心性和弥漫性病变。但由于术后旋磨下来斑块碎屑在冠脉远端造成栓塞,其远期疗效有待于随机研究。

冠脉内血栓抽吸术+远端保护装置:这是近两年来主要针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冠脉内含有大量血栓或静脉移植血管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血栓抽吸术是在PTCA的基础上,利用负压抽吸原理使血栓通过抽吸导管抽吸到血管外;远端保护装置是通过在目标血管远端放置一个球囊或伞状物,以防止介入操作过程中小的血栓或斑块脱落至血管远端导致栓塞。

激光血管成形术:通过3种不同的机制直接消除粥样斑块,其相对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激光能量的波长和强度。由于激光成形术的操作较复杂,并发症较多,再狭窄率未见较其他介入技术少,故此项技术的应用在临床上并未普遍。

基因治疗:目前正渐渐被临床所接受,从冠脉内注入FGF和/或骨髓干细胞,以促进心肌毛细血管和侧支循环的形成同时补充心肌细胞数;到现在先以NOGA系统标测坏死心肌的部位和范围,再以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目标血管,对目标血管先行PTCA治疗,后以over-the-wire球囊注入患者自身的骨髓干细胞,或通过NOGA系统直接将骨髓干细胞从心内膜直接注射到心肌内,以期在数周后在心肌坏死部位重新分化成心肌细胞,从而改善预后。

虽然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技术在近20余年内快速地发展,它仍有一些并发症需要得到重视,如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急诊CABG、脑卒中、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造影剂肾病等,这要求临床医生在决定给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前做好术前准备,如患者术前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等。术前患者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常规服用阿斯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必要时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等。

相信在做好以上的准备后手术的安全性更大,随着目前临床医师们经验的增加,手术小组配合默契,医疗器械的更新,这项操作措施的指征扩大,以往被视为绝对禁忌的病变(如左主干病变)在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面前也可迎刃而解,而新型支架、基因治疗技术的出现,将进一步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近期和远期效果,在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时,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还将进一步扩大。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很重要

 

【摘要】:根据冠心病发作的这种双高峰规律,冠心病患者的锻炼也需“拨误反正”,应将传统的晨练改为晚9时锻炼。

一项关于心血管病发病的时间性研究揭示,心肌梗死等猝发性心脏病的发作,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起床后1~2小时和此后的10~12小时,尤以第一个高峰更为明显。以往人们发现高血压也有这种双高峰规律,即早晨7~9点和下午3~5点时血压升高,以致脑中风在这两个时间段也呈高发现象。这个规律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和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

专家们指出,要是能在高峰到来之前用药,无疑能减少猝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此,专家们提出了一种生物节律健康法,认为早起早睡,生活规律,能有效地降低这种危险因素。与此同时,还可配合药物治疗。通常服用的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在服后24小时左右才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

因此,一天一次的药物应在早晨6点服用,一天两次的应在早晨6点和下午3点服用,一天三次的应在早晨6点、中午12点、下午5点服用。这样就有可能抑制双高峰的出现,减少猝发心脏病和脑中风的危险。

根据冠心病发作的这种双高峰规律,冠心病患者的锻炼也需“拨误反正”,应将传统的晨练改为晚9时锻炼。有些人的心脏病突发就是因晨练不当所致。晚9时锻炼一方面避开了发病的高峰期,另一方面还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发病隐患。冠心病患者的锻炼应适度,早起后可散散步,做做操,晚锻炼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项目进行,时间约40分钟左右,但必须遵循在锻炼中和锻炼后无明显不适感的原则。病情较重的患者,锻炼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冠心病患者该怎么正确午睡?

 午睡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然而,如何午睡却大有学问,尤其是对冠心病病人来说,做到科学地午睡甚为重要。否则,不但得不到裨益,还会带来危害。冠心病患者该如何正确午睡呢?针对这个问题,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希望小编的下述介绍能够对冠心病患者有所帮助。

冠心病患者该如何正确午睡?

首先,冠心病患者午睡前不要吃得太饱,太油腻。因为太饱使胃膨胀,膈肌升高,影响心脏正常收缩和舒张;太油腻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冠状动脉病变。

其次,冠心病患者午饭后不宜立即午睡。因为饭后大量血流流向胃部,血压降低,大脑供氧明显减少,此时午睡易致大脑供血不足,因此,以先休息20分钟后再上床午睡为宜。

再次,冠心病患者应注意睡姿。冠心病患者睡觉宜采取头高脚低右侧卧位,以减轻对心脏的压力,并防止打鼾。有些冠心病患者喜欢坐着或伏案打盹,这是有害的,因为它会使脑部缺血、缺氧加剧。

第四,同时伴有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睡前忌服降压药。因为人体入睡后的血压比醒时的血压下降20%左右,睡前服药易使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促使血小板等凝血物质附着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导致缺血性中风。

第五,冠心病病人午睡时间以1小时左右为宜。起床前应先在床上轻轻活动一下手脚,然后再慢慢坐起。用手在心前区和胸部做5至10分钟的自我按摩,可加强血液流动。下床后,最好能立即喝一杯白开水,以补充体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达到扩张血管和减少血栓形成的目的。

 

冠心病的预防措施-合理锻炼

 体育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预防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及结肠癌等一些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体育运动还能帮助控制体重,预防肥胖;提高机体工作能力和耐力;激发和增强机体免疫力;更重要的是积极运动的人,外表和身体机能上都处于良好状态,对生活充满信心。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文章阐明,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原因是步行安全、简便、易行;速度可快可慢;不仅老幼咸宜,而且容易坚持。一组中年妇女8周步行运动锻炼研究表明:运动锻炼8周后,平均脂肪减少5.4公斤,肌肉增加3公斤,体重净下降2.4公斤。受试者感到身体耐力增强,精神焕发;同时,体型线条也显得优美。

另一组研究:临床及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人,平均每天步行3公里的运动组(快慢及距离由医生依病情酌定),一年后有45%的病人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粥硬化斑块有所消退(指消退大于10%),其余多数保持稳定、不进展,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美国哈佛大学对学生的长期随访研究也表明:平均每天运动量相当于步行慢跑2公里者,其冠心病发病率减少21%。

上海远大心血管专家提醒您:晨间锻炼是我国人民很好的生活习惯,但鉴于心脏的生物钟节律,早上5时到10时最易缺血,因此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缺血病人,应避开这个时间活动。

运动量大小应量力而行,因人而异。一般性以年龄+心率=170左右为中等度有氧代谢活动,有利心肺功能,每次30分钟以上。对中老年人,应避免短跑、冲刺、举重等有潜在危险的无氧代谢运动。有研究表明,当面部暴露在0℃以下的冷空气中,有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特别是暴露时间较长或伴有突然剧烈运动时。

 

冠心病的食疗攻略

冠心病重预防,罹患冠心病在治疗同时管住嘴是最重要的。通过谷歌或者百度搜索冠心病人吃什么或者冠心病的饮食,平均有超45万个结果。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主任孟庆智说:“冠心病或者本身就存在冠心病风险因素的人群在饮食上应该是非常严格的,饮食控制范围,度的把握都需要长久保持在正确合理的范围内,主要我们归纳有7点:控制热量、限制脂肪、适量蛋白质、清淡饮食、食保护性食物、充足维生素、忌烟酒及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冠心病的饮食推荐食物之蔬菜——大豆、洋葱、茄子、菇类、藻类

蔬菜是人类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如维生素C、无机盐、纤维素和果胶。凡绿色蔬菜或黄色蔬果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它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维生素C能够影响心肌代谢,增加血管韧性,使血管弹性增加,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氧化为胆酸而排出体外。另外白色蔬菜铁含量较高,黑色系列富含硒元素、花青素和微量元素可促进消化系统和增强造血功能,红色食品中都含有β胡萝卜素,而β胡萝卜素和红色蔬菜中的其他红色素一起,能增加人体抵抗组织中细胞的活力,有益于心脏和小肠。另外,蔬菜中还存在着很对对心脏具有保护性作用的食物,如洋葱、大蒜、紫花、苜蓿、木耳、海带、香菇、紫菜等。来自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特聘教授倪幼方。

冠心病的饮食推荐食物之水果——山楂、柑橘、石榴、葡萄、苹果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顾菊康教授: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大家都知道多吃蔬菜水果对心脏比较好。水果类和谷类一样纤维充足,而水果还有另外一个优点就是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也很充足。而通过最新的研究发现摄入来源于谷类食品和水果的纤维降低冠心病死亡风险效果最明显,但来自蔬菜的纤维摄入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没什么关联。上述的水果都是对血瘀、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有着特别效果的果类。

冠心病的饮食推荐食物之肉类——海鱼、肥鱼、鱼鳞、鲑鱼、瘦肉

十年前,45岁冠心病患者在人群中发病率不到1%,现在,45岁以下患者占人群10%。大鱼大肉和吸烟是造成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冠心病最重要的发病诱因就是不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冠心病患者饮食在食用肉中当属海鱼是最为合适的。鱼肉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海鱼则是最佳的。

冠心病的饮食推荐食物之坚果——枸杞、榛子、松仁、开心果、杏仁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主任孟庆智为我们指导介绍到:坚果它的营养价值很高,是预防心脏病的好食物。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植物固醇,有助于降低人体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而且有不少坚果,例如胡桃、核桃、杏仁、花生等含有鞣花酸,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坚果还蕴含多种对健康有益的维生素E、B群和矿物质,维生素E是知名的抗氧化物,能预防细胞老化,减少心脏病、糖尿病、白内障等患病风险。

另外两类对于冠心病患者建议多使用的食物类为谷物和饮品:燕麦、玉米、荞麦、大豆、花生、薏米、黑米,茶叶、酵母、红糖水、绿豆汤等。

冠心病的饮食推荐食物之不推荐食物——

三高食物:防治冠心病第一就是要防治高血压,防治高血脂,防止吃得太多造成高血糖,再一个就是尽量不抽烟。即为高胆固醇、高热量、高钠食物。

垃圾食物:动物内脏胆固醇含量高、垃圾食品含有很高反式脂肪酸是高血脂的元凶、烟碱使胆固醇沉积造成动脉壁硬化。

在于控制总热量,维持正常的体重。糖在总热量中的比例应控制在60%-70%。宜多吃些粗粮,以增加复杂的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的含量。单糖及双糖等应适当控制,尤其是高脂血症和肥胖者更应注意。

在于限制脂肪。脂肪的摄入应限制在总热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为主。适当的吃些瘦肉、家禽、鱼类。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欧美人冠心病发病率高,而亚洲的日本人冠心病的发病率低。我国的舟山渔民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几乎不患冠心病。欧美人平均每日吃鱼20克,日本人每日吃鱼100克,舟山和爱斯基摩人每日吃鱼300克~400克。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海鱼的脂肪中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够影响人体脂质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从而保护心血管,预防冠心病。由此可见,多吃海鱼有益于冠心病的防治。膳食中应控制胆固醇的摄入,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少于300毫克,一个鸡蛋中的胆固醇接近于300毫克,当患有冠心病时,应控制鸡蛋的摄入,应每日半个鸡蛋或每两日一个鸡蛋。不可一日吃数个鸡蛋。要限制动物的内脏、脑等。

在于适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心脏必需的营养物质,能够增强抵抗力,但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对冠心病不利。因蛋白质不易消化,能够加快新陈代谢,增加心脏的负担。有学者观察,过多的摄入动物蛋白,反而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所以蛋白质应适量。每日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以每公斤体重不超过1克为宜,应选用牛奶、酸奶、鱼类和豆制品,对防治冠心病有利。

在于饮食宜清淡、低盐。对合并高血压者尤为重要,食盐的摄入量每天控制在5克以下。可随季节活动量适当增减。例如:夏季出汗较多,户外活动多,可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冬季时,出汗少,活动量相应减少,应控制盐的摄入。

在于要多吃一些保护性食品。如洋葱、大蒜、紫花、苜蓿、木耳、海带、香菇、紫菜等。研究人员发现大蒜和洋葱含有精油,这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成份。精油是一种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是烯丙基二硫化物和二烯丙二硫化物。如果按每公斤体重1克的标准吃生大蒜,或者每公斤体重2克的标准吃生洋葱,就可以起到预防冠心病的作用。适量饮茶可防治冠心病。茶叶具有抗凝血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可改善微血管壁的渗透性,能有效的增强心肌和血管壁的弹性和抵抗力,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可直接兴奋心脏,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功能。

在于要供给充足的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膳食中应注意多吃含镁、铬、锌、钙、硒元素的食品。含镁丰富的食品有小米、玉米、豆类及豆制品、枸杞、桂圆等。镁可以影响血脂代谢和血栓形成,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凝血或对血小板起稳定作用,防止血小板凝聚。含铬丰富的食品,如酵母、牛肉、肝、全谷类、干酪、红糖等。铬能够增加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动物实验证明,微量铬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降低胆固醇。含锌较多的食品有肉、牡蛎、蛋、奶。科学家认为锌铜比值可影响血清胆固醇的含量。含钙丰富的食品有奶类、豆制品,海产品如虾皮等,近年的研究表明,膳食中的钙含量增加,可预防高血压及高脂膳食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当增加镁的摄入时,上述症状可得到缓解,甚至消除。提高人们在钙的摄入量时,也就增加镁的摄入量。含硒较多的食物有牡蛎、鲜贝、虾皮、海虾、巴鱼等。补硒能够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的损伤程度。

吃蔬菜和水果有益于心脏。蔬菜和水果是人类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无机盐、纤维素和果胶。凡绿色蔬菜或黄色蔬果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它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维生素C能够影响心肌代谢,增加血管韧性,使血管弹性增加,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氧化为胆酸而排出体外。猕猴桃、柑桔、柠檬和紫皮茄子含有丰富维生素C,应多吃含维生素C较多的食品。

在于忌烟酒和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冠心病患者应当戒烟,减少饮酒量,当合并高脂血症时,应避免饮酒。并应忌用或少用全脂乳、奶油、蛋黄、肥猪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内脏、黄油、猪油、牛油、羊油、椰子油。

 
 

冠心病注意事项应知小贴士

 冠心病是一种不可逆的慢性病,一旦戴上这顶“帽子”,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忌超负荷运动。“生命在于运动”,但生命更在于平衡,它体现了生命运动的根本规律。从老年人的客观实际出发,运动应量力而行,恰到好处,做到动静结合,阴阳协调平衡,才能达到最佳点。如过犹不及,失去平衡,则会走向反面。因此,冠心病患者既要坚持锻炼,又要严格掌握一个“度”字,使供血量和需血量相平衡。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肌每分钟需要300毫升左右的血液供应;大的体力活动,心肌每分钟需要的最大血量达2000毫升左右。可见超负荷的运动量极易导致心脑血管急剧缺血、缺氧,可能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在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事先服药预防。

忌生气、发怒。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指挥人的一切,当过分激动、紧张,特别是大喜大悲时,由于中枢神经的应激反应,可使小动脉血管异常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增强,使冠心病患吝缺血、缺氧,从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忌烟酒。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对21个国家所作的调查表明:尼古丁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增多,导致血液黏稠,很容易引起血液凝固与血管的异常变化,故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3倍。戒烟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大大减少,可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常饮烈性酒,可因酒精中毒导致心脏病和高脂血症。过多的乙醇还可使心脏耗氧量增多,加重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患者应禁饮烈性酒,或以少量红葡萄酒或黑啤酒取而代之。红葡萄酒或黑啤酒中含有类黄酮,它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的作用。

忌脱水。有些中老年人平时没有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等到渴了想喝水时,已造成程度不同的“脱水”了。人的血液70%左右是水,脱了水,血液怎么流动呢?由于老年人特别是冠心病患者的血黏度都有所增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血凝倾向,导致缺血或心脑血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水可以稀释血液,并促进血液流动,故老年人平时要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最好在睡前半小时、半夜醒来及清晨起床后喝一些开水。

忌过饱。由于过饱时胃可以直接压迫心脏,加重心脏负担,还可以导致心血管痉挛,甚至发生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所以,冠心病患者平时宣少食多餐,晚餐尤其只能吃到七八分饱。

忌缺氧。一般而言,一天中,除户外活动或有氧运动的吸氧量符合生理需要外,其他时间的吸氧星往往不足,冠心病患者则易出现胸闷等症状。如果长期供氧不足,会加重动脉硬化的程度。所以,冠心病患者要经常对居室环境通风换气,当胸闷或心胸区有不适感时,立刻缓慢地深吸几口气(即深呼吸)。出现心绞痛时,除服用急救药外,应立刻深吸气,家中备有氧气瓶的则吸氧几分钟,可以缓解心绞痛,减少心肌细胞的死亡。

忌严寒和炎热。严寒季节,冠心病患者不要忽视手部、头部、面部的保暖。因为这些部位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加快心跳或冠状动脉痉挛。此外,寒冷还可使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压升高。所以,冠心病患者冬季外出活动时,宜戴口罩、手套和帽子;早上刷牙、洗脸宜用温水;洗衣、洗菜时,不要将手长时间泡在凉水里。在炎热的夏季。人体血液循环量大幅度增多,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加重心脏的额外负担。因此,冠心病患者在严冬或炎热的天气。应该采取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

此外忌口腔不卫生。如果口腔不卫生或患有牙周炎等牙病,口腔中的革兰阳性杆菌及链球菌就可能进入血液循环,使小动脉发生痉挛或血栓,导致心肌梗死。所以,冠心病患者尤其应该保持口腔清洁,防治牙病。

冠心病患者一样可以带病延年。关键是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注意生活中的自我调摄。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需注意

抗凝治疗能够给房颤、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特别是具有卒中高危因素的患者带来益处,并且抗凝治疗的绝对益处远超过出血等绝对危险因素。对于血管阻塞风险高危者,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并发症的发生有中度风险,但血管阻塞风险低危患者,此预防性治疗策略的效益/风险比,尚不确定。并且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病例选择标准及用药原则,所以抗血小板治疗指南特别强调治疗个体化。


1.哪些患者应该接受抗凝治疗

一般来说,对于小于60岁没有卒中、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一过性脑缺血(TIA)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者不需抗凝治疗。

年龄在60-75岁,有房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TIA、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瓣膜置换术等危险因素者,应该接受相应抗凝治疗措施。

对75岁以上患者,具备上述危险因素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抗凝治疗措施,但是否给予华法林现存争议,但给予阿司匹林的意见是一致的。

阵发性房颤发病率较高,约占房颤患者总数的40%,大约有25%的阵发性患者发展为持续性房颤,研究资料显示:阵发性房颤患者同样应该采取积极的抗凝治疗措施。

有心梗病史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2年可绝对减少再梗塞类血管事件3.6%;减少中风和TIA3.6%;抗血小板治疗1个月减少急性缺血性中风0.9%。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阿司匹林75mg/d明显减少34%的心梗、猝死在内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

2.哪些患者不宜接受抗凝治疗

对于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需首先明确其是否有抗凝禁忌证,这些患者就属于不宜接受抗凝治疗者,如:痴呆、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基础凝血酶元时间测定较对照延长、治疗后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严重慢性酒精依赖且转氨酶高于正常上限值3倍、便潜血阳性的隐匿性出血、颅内出血病史、6个月内有胃肠道及泌尿生殖系统出血、已往华法林治疗中有严重出血、头部外伤后和长期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者。

3.抗凝药物的选择

3.1 抗栓先锋——肝素与低分子肝素

肝素可能更多地用于重要血栓性疾病的急性期治疗,是在非常紧急状态下用于血栓的预防。它的优势是疗效比较确切,起效比较迅速。劣势是需要检测,需要用APTT定期去监测。这种定期监测的要求可能会给临床带来一些不方便。这种使用上的不方便就可能造成临床上出血并发症的增加。第二类低分子肝素,尽管从药品自身说明上讲它是不用监测的,但是其实从理论上讲所有的肝素都需要监测的。并且这个监测不太容易。低分子肝素的优势是使用比较方便,出血并发症比普通肝素的少。

3.2 安全常用——华法林

华法林是房颤、心脏换瓣手术等抗凝治疗中最为常用的药物,属于一种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目前一般应用国际正常比(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er ,INR)作为华法林的剂量标准。近年多项大规模临床研究的华法林剂量均呈下降趋势。目前推荐2.0-3.0INR这样一个较低给药剂量的参考指标,同样可以起到抗凝疗效,并可使出血危险性大大降低。

有研究证实:有卒中高危因素的老年房颤患者最佳抗凝强度应为2.0-3.9INR,强度低于2.0INR的抗凝治疗起不到预防作用。另有试验证实,服用华法林剂量低于2.0INR的非瓣膜因素房颤患者卒中,血栓发生率显著增高。亦有其他学者认为:75岁以上患者的抗凝强度为1.5-2.5INR亦可起到预防血栓形成作用,所以华法林的应用剂量尚不统一。尽管如此,2.0-3.0INR依然是临床应用华法林定期监测中广泛采用的参考指标。

3.3 防治兼备——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预防作用与剂量密切相关,推荐使用100mg/天。一般认为华法林的抗凝治疗作用较阿司匹林理想,但阿司匹林较安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对于75岁以上的不适宜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可考虑接受阿司匹林。

3.4 支架搭档——氯吡咯雷

氯吡格雷是药物涂层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必须服用的心血管用药之一。它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通过不可逆地修饰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起作用,引起糖蛋白GPIIb/IIIa复合物的活化;阻断活化血小板的扩增,抑制其它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因此可全面抑制血小板聚集。其适用于血管支架植入术后、有过近期发作的中风、心肌梗塞和确诊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该药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事件的发生(如心肌梗塞、中风和血管性死亡)。

氯吡格雷推荐剂量为每天75mg,与食物同服不受影响。对于老年患者和肾病患者不需调整剂量。氯吡格雷延长出血时间,对于有伤口(特别是在胃肠道和眼内)易出血的病人应慎用。病人应知服用波立维止血时间可能比往常长,同时病人应向医生报告异常出血情况,手术前和服用其它新药前病人应告知医生他们在服用氯吡格雷。

3.5 希望之星——利伐沙班

利伐沙班(商品名Xarelto)是全球第一个口服Xa因子直接抑制剂。在凝血级联反应中,无论是内源性还是外源性途径,Xa因子均在凝血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利伐沙班通过高度选择性直接抑制Xa因子可终止凝血酶爆发式生成。

口服给药的利伐沙班吸收迅速,给药后2-4小时即达到血药浓度峰值,与食物同服不受影响;10mg利伐沙班绝对生物利用度接近100%;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利伐沙班可每日一次给药;治疗窗宽,无需常规凝血功能监测;无需根据年龄、性别、体重和种族调整剂量。

目前利伐沙班已经在加拿大、欧盟、南美、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上市批准,目前获准的适应症可用于接受下肢骨科大手术(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成人患者VTE的预防。目前利伐沙班在中国正处于新药上市审批阶段。如果利伐沙班能顺利通过临床试验,应用到广大患者中的话,我们将不再需要建立抗凝门诊。患者可以像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一样使抗凝治疗变成一个很常规的治疗。

利伐沙班使抗凝治疗变得更为简便,使用更安全,增加了抗凝治疗的可操作性。过去我们在应用抗凝剂时要求医院建立抗凝门诊,对患者进行用药监测。利伐沙班抗凝效果确切,不需要不断的监测,理论上安全性优于以往所有的抗凝剂。但是最终的安全性评估要等到所有试验结束以后才能知道。

4.抗凝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随着老年房颤患者接受抗凝治疗人数的增多,与抗凝相关的出血并发症也逐渐增多。通常将抗凝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出血并发症分为轻微、严重和致命性出血的3种。轻微出血主要表现为鼻衄、血尿及皮肤出血点等。不影响抗凝治疗效果的判定,严重的出血以胃肠道出血最为常见,通常需要治疗,包括住院和输血,或者外科治疗;致命性出血最为常见的是颅内出血,其发生率虽低但可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是抗凝治疗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高龄是出血并发症的重要因素。老年人抗凝治疗中出血并发症增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老年人对华法林敏感性增加;合并其它严重疾病可能性增加,多种药物共用,使药物之间发生反应的可能性增加;病人依从性下降;老年人容易发生跌倒及其相关的外伤等。老年人多合并高血压或卒中史,它们既是老年房颤患者卒中的高危因素,也是抗凝治疗出血增多重要原因。所以老年人进行抗凝治疗时应适当降低抗凝强度,必要时可以改用阿司匹林。

抗凝强度为出血并发症的另一重要因素,抗凝强度是比年龄更强的出血预测指标。近10年来抗凝治疗强度的指标,已由过去的3.0-4.5INR降低到目前的2.0-3.0INR。众多的临床试验证明,老年房颤患者如抗凝强度低于3.0INR,并且血压得到很好控制,则颅内出血的危险性并不增加。

抗凝治疗的时间也可影响出血的发生率。在华法林治疗最初几个月,出血危险性增加5-10倍,3-6个月后出血发生率相对平稳。此种情况可能与抗凝过度或存在未能明确诊断的胃肠道疾病、泌尿生殖系统出血性疾病有关。老年人对华法林较敏感,对华法林可能产生过度反应,不宜采用负荷量。

5.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亦可增加出血的危险性。常见可增强抗凝药物效价的药物有胺碘酮、雄激素类、西咪替丁、戒酒硫、红霉素、甲状腺素、甲硝唑;降低抗凝药物效价的药物有抗甲抗腺药物,巴比妥类、苯乙哌啶酮、利福平等。在抗凝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这些药物同时使用。必须使用适当调整剂量并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另外,患有严重肝、肾脏损伤病人使用氯吡格雷的经验极有限,因此这些病人可能有出血倾向应慎用。由于服用华法令也有出血倾向,所以服用本药时不推荐同时使用华法令。对于同时服用易出现胃肠道伤口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的病人应慎用氯吡格雷。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推荐服用此药。

冠心病能治好吗?

口服阿斯匹林:小剂量阿斯匹林有预防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同时还有抑制肝内合成凝血酶原而延长出血时间的作用。

小剂量服用阿斯匹林的方法:一般是1天1次或1天2次,每次25mg或50mg均可,依个人情况而定。

消心痛和心痛定的应用:消心痛的药理作用与硝酸甘油差不多,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缓解心绞痛。

心痛定是钙拮抗剂的一种,心痛定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同时还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和心肌耗氧量降低,同时对周围血管有扩张作用,使外周阻力下降,血压降低从而减轻心脏的工作负担。

合理使用硝酸甘油:硝酸甘油被公认是治疗心绞痛最有效的药物之一,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有选择地调整心肌血液供应,使缺血的心肌获得更多的血液供应,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状态。硝酸甘油还能扩张全身的小动脉、小静脉,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可迅速缓解心绞痛的急性发作,一般舌下含服1~2分钟生效,高峰期是5~10分钟,可持续半小时。

其他治疗:对于严重的冠心病可以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这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如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就接受过这种手术。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做法是用导管将气囊送进快堵塞了的冠状动脉中充气使之扩张,再植入一种弹簧支架。

另外,还有激光心肌打孔等治疗方法。

总之,冠心病的治疗正取得日新月异的进展,人们在征服冠心病的征途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冠心病治疗前提 正确诊断冠心病

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前提。以前没有有效的诊断技术,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描述,主要凭耳朵听,同时再做个心电图来诊断。心电图是通过心脏的电活动来诊断心脏的一些疾病,对心律的一些异常可能会很敏感,比如是否有早搏、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等。但对心肌缺血就不是太敏感,除非病人发生过心肌梗死,或者血管堵塞非常严重,在静息情况下就可以有心肌缺血的表现。一般情况下,凭心电图很难诊断出。

  后来又出现了负荷心电图,或运动心电图,但阳性率也只有60%多,还是有很多人诊断不出来。还有超声心动图、核素的心肌造影等技术,都不是很直观。

  目前,诊断冠心病或冠状动脉堵塞的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通过一条动脉血管,比如手腕处的桡动脉、手臂内侧的肱动脉,最常见的是大腿根部的股动脉,将导管插入心脏,注入造影剂,使心脏的血管显影,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冠状动脉血管的病变情况。但冠脉造影也有缺点,就是“有创”。

  冠心病的治疗主要有内科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三个方面。

  内科保守治疗,也就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应是冠心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案,也是非常有效的。这几年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有效地改善了病情,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了寿命。

  介入治疗的优点是比较直观。如果冠状动脉某处血管堵塞了,可以通过导管,在X线下,用一个球囊将堵塞处撑开,放入支架,堵塞的血管就畅通了。对一般性血管堵塞的冠心病患者,采用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打通血管,病人即可获健康 ,而有些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完全堵塞,而且斑块伴有钙化现象,像骨头一样硬,球囊无法扩张,此时就需要“钻”出一条通道来。

 
 
 

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有症状的冠心病最常见的是心绞痛,不同人的心绞痛发作表现不一,多数人形容其为“胸部压迫感”、“闷胀感”、“憋闷感”,部分病人感觉向双侧肩部、背部、颈部、咽喉部放散,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引起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有:

1、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高脂血症: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3、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140—149mmhg的收缩期血压比90—94mmhg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4、 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

5、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6、肥胖症: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

7、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高一倍。

8、其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过度饮酒等。

健康教育指导:

1.在饮食方面注意少吃动物性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食品,特别是动物的内脏,多吃蔬菜、水果、鱼类和豆制品。注意控制食量,防止超重。注意饮食清淡,每日食盐摄人量不超过5克。

2.生活有规律,睡眠要充足,情绪要稳定,不要精神紧张,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如散步、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不要劳累。

3.不吸烟、不喝酒、不喝咖啡或浓茶。

4.常备可以缓解心绞痛的药物,以备急需,若有高血压需长期服降压药。

5.临睡前不宜炮食,也不要多吃零食,睡前不宜多看书报或写作,更不宜看惊险或紧张的电视、电影。避免情绪激动。

 
高脂血症
一般成年人空腹血清中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可诊断为高脂血症。由于血浆中脂质大部分与血浆中蛋白质结合,因此本病又称为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又可引起胆石症,所以危害很大。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饮食疗法,以低脂低糖食物为主,无效时可适当加用一些降脂药物。
保健措施:
1.着重于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宜进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食用素油,少吃油煎食物,每天食盐摄人量在6克以下。
2.忌就餐次数少(宜少吃多餐),忌晚餐时间太晚,忌晚餐过量。超重者应限制膳食中的总热量。提倡泛食,忌偏食挑食。
3.多吃瘦肉,鸡鸭,鱼类(河鱼),新鲜蔬菜。水果。豆类豆制品,多饮茶。
4.不吃或少吃动物脑髓。内脏。动物油。肥肉。限制糖类,甜食。忌烟酒。忌多饮咖啡。
5.遵照医嘱,辅以降脂药物治疗,定期监测血脂,并查肝,肾功能;若同时患有糖尿病,胆石症,心血管病,高血压等病要同时治疗。
6.坚持体育锻炼。体力劳动。生活有规律,防止伤风感冒。
7.避免过度紧张和情绪激动,要树立乐观的情绪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小果皮竟然治好脑肿瘤和脑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个月中医药治愈冠心病
装上心脏支架后,还能活多少年?医生不再隐瞒,建议提前告诉家人
1、冠心病的治疗西医治疗方法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中药泡脚治冠心病(2)
切莫寒了冠心病
心脏装完支架后,为何还要服用药物?到底还吃不吃硝酸脂类药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