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刺入门 一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组成,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孙络、浮络等。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四肢,纵贯全身。
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部,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头面、躯干。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手足三阳经: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上肢内侧是手三阴经,其排列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下肢内侧是足三阴经,其排列为:内踝上8寸以下,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十二经脉的属络表里关系

  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有属络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阴阳配对,在脏腑阴阳经脉之间形成了六组表里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规律是: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奇经八脉
  一、名称
  奇经八脉包括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不同,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阴阳表里配合(属络)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督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
 二、循行分布
  奇经八脉纵横交错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
  三、功能
  奇经八脉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二是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蓄积气血,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气血于组织当中。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经络的作用
  一、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二、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灵枢·本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三、
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随经脉和络脉密布于周身,加强了机体的防御能力,起到了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指导辨证归经
  根据疾病所出现的证候,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进行辨证归经。
  二、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临床常根据经脉循行和主治特点进行循经取穴,如《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腧穴总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一、十四经穴
  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简称“经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这类腧穴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
二、奇穴
  是指具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又称“经外奇穴”。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
三、阿是穴
  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也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等,阿是穴无一定数目。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主治特点
  腧穴的主治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
  一、
近治作用
  是指腧穴均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二、
远治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其突出。
  三、
特殊作用
  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所谓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指同一腧穴对机体不同的病理状态,可以起到两种相反而有效的治疗作用。所谓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指某些腧穴的治疗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

分经主治规律
  分经主治,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同一经脉的不同经穴,可以治疗本经相同病证。
  十四经腧穴的分经主治既各具特点,又具有某些共性。现将十四经腧穴分经主治规律归纳如下:

十四经腧穴分经主治规律


特定穴:

一、五输穴

    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以四肚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是有具体含义的,经气是发于五输,并如水流自源而出,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状况。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穴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垂节疼,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难经》还有根据季节因时而刺的记载,如七十四难中“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


五腧穴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并阴陵;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遗;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关冲腋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找;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二、原穴、络穴

原穴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病变,也可以根据原穴的反应变化,推测脏腑功能的盛衰。


络穴络脉在本经别出部位的腧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发于鸠尾督脉络发于长强,脾之大络出于大包,合称十五络穴



原穴有调整脏腑经络虚实的功能。络穴可以治疗本络脉的病证。临床上常根据原络配穴法组成组方。

十二原穴歌诀

十二经脉各有原,脏腑原气出此处,

阴经原穴以输代,阳经原穴在输外,

肺原太渊大合谷,脾经太白胃冲阳。

心原神门腕骨小,肾原太溪胱京骨,

心包大陵阳池焦,太冲丘墟肝胆校。

          注:大——大肠经;小——小肠经;胱——膀胱经;焦——三焦经                   

十五络穴歌诀  

      十五络穴通表里,列缺偏历肺肠接,胃络丰隆公孙脾,通里支正心小约,膀胱飞扬大钟肾,内关心包外关焦,蠡沟光明肝胆乡,脾之大络是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       

    注:小——小肠经;焦——三焦经。  

三、背俞穴、募穴

俞穴、募穴常总称为俞募穴。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病变,还可用于治疗与对应脏腑经络相络属的组织器官疾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临床常采用俞募穴配穴法,已发挥协同作用。如胃痛取胃俞、中脘,心悸选心俞、巨阙。


 

十二背俞穴歌诀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

 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h外穴是真,

 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十二募穴歌诀   

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

膀胱中极肾京门,肝募期门胆日月,

胃募中脘脾章门,焦募石门心膻中。  

四、八脉交会穴



明代刘纯《医经小学》卷三载有八穴的歌诀: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五、八会穴


六、郄穴

   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十二经各有一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也各有一个郄穴,一共16个郄穴。除足阳明胃经梁丘外,都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临床上郄穴多用于治疗急性病。



十六郄穴歌诀:

郄穴孔隙义 气血深藏聚 病证反映点 临床能救急

肺向孔最取 大肠温溜医 胃经是梁丘 脾应地机宜

心经取阴郄 小肠寻养老 膀胱金门守 肾向水泉觅

心包郄门刺 三焦会宗持 胆郄在外丘 肝经中都立

阳跷走跗阳 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穴 阴维筑宾知

 

七、下合穴

   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灵枢 本输》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合治内腑”。



腧穴的定位方法

一、骨度分寸定位法
  是指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于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常用骨度分寸表


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1.固定标志法 借助人体各部的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和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脐窝等在自然姿势下可见的标志,定取腧穴位置的方法。
  2.活动标志法借助人体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在活动姿势下才会出现的标志,定取腧穴位置的方法。


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
  1.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间的距离作为l寸。
  2.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l寸。
  3.
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体经络穴位系统知识
腧穴主治有规律
经络穴位解说
针灸技术的进阶技巧,对穴的配穴这些新姿势你了解吗?
02腧穴概述
经络腧穴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