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针一线总关情

 

  街边拐角处,一位耄耋老太,慈眉善目,戴着一副黑框老花镜,坐在那里静静地纳着一只鞋垫,她的眼前摆放了些已经纳好的鞋垫和一些没有纳好的鞋垫。这一幕,让我惊悸,促使我匆忙的脚步即可停了下来。

  这双鞋垫多少钱一双?

  六块钱。

  这么贵呀?

  不贵,你看这些都是我一针一线缝制的,你再看看这线,几股合一股,结实着呢。

  我拿了一双仔细端看,说实话老太太缝制得并不精细和精美,但我还是不忍放下。

  您今年高寿?

  什么高寿?

  就是您多大年纪了?

  你直接问我多大岁数不就得了,和我一个斗大的字不认一升的老太婆拽什么文词儿,哈哈。我给你说吧,我今年八十五了,没有工资,也不想拖累儿女,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我以前的针线活做得可是好着呢。嗨,如今老了,只能干这些粗活。买一双吧,小伙子,你看这里边的几层都是纯袼褙的,不像有些商店卖的里边全是用硬纸填充的,外表怪光鲜好看,穿不了几天,脚汗一浸就不能穿了。你再看看,这些鞋垫我用最小的针脚缝制,可结实呢。买一双,你不吃亏的。老太太说罢,拿着手里的针在花白的头发上摩擦了两下,就继续她的针黹劳作。

  这个细微的动作,似乎再次将我打动。于是,我给了老太太六元钱,拿了一双我并不亟需的且缝制得并不精美的鞋垫。像这种鞋垫在一般地摊上也就是一两块钱而已,六元钱起码要买一双比较上档次的或者具备防臭、防脚气等功能性的鞋垫。然而我还是买下了,装在口袋里,告别老太太。我看到老太太冲我笑笑,掀开毛衣外罩,小心地将钱装在她毛衣里边的口袋里,就又低头干她的活了。我匆匆地返回人流,就在我转身的一刹那,我不由地还是多看了老太太一眼。多么熟悉的身影,多么熟悉的场面啊。

  寒冬,夜阑人静,煤油灯下,母亲坐在煤火边,一边放着针线筐,针线框里堆满了裁剪好了不同号码的袼褙鞋垫,以及鞋帮鞋底。母亲一边缝制,还一边小声哼着只有她自己能听得懂的小曲儿。养育的这些孩子,就像自己的每一根指头,咬咬哪一个都疼。那是一种钻心的疼。儿女们的冷暖饥寒,当母亲的时时刻刻得挂在心怀。养育儿女,呵护儿女长大成人,这是作为母亲来讲一生最大的幸福。尽管母亲不会言语表达,但她的心里装的全是孩子,她用自己绵薄之力,呵护着从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孩子就是她生命的全部,好好活着的意义。

  豆点大的煤油灯苗,不断有灯花凝结,母亲就用针锥去挑,挑得灯花发出轻微的砰砰声,似乎在告诫并催促母亲你该休息了。但母亲却精神正好,一脸的兴奋,看得出母亲心里充满了惬意和作为女性为家庭奉献自己的自豪。在我的记忆里,冬季人闲,不知有多少这样的冬夜,母亲一个人守着那些儿女们的衣衫鞋袜,穿针引线,缝缝补补,用自己的一双粗糙的手带给孩子们一冬的温暖,也带给母亲一冬的希望。暖在孩子们的身上,也流淌在母亲的心里。

  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年月,家里大人小孩的穿衣用度都是母亲自己动手操作完成的。种棉花,弹棉花,纺线,浆纱,织布,印染最后是量体裁衣,这么多的工序,在家里完成,工作量是相当大的。每当新棉下来,街坊邻居都会自动的组织起来,相互帮忙。这时候每个家庭简直就成了一个服装加工基地,在这些工序中,纺线和织布是最耗费时间的。如果当时把各家各户的纺车集中起来放在一起,那首八路军唱的《大生产》里的歌词妇女们呀么嗬嗨,都争先呀么嗬嗨,手摇着纺车吱咛咛咛吱咛咛咛嗡嗡嗡嗡吱儿,纺线线呀么嗬嗨所描写的场面,也能在这里淋漓地体现出来。

  有新就有旧,新的不来,旧的不去。那些穿烂的衣服实在是不能再补了,也就成了家乡土语里说的破铺衬烂套,怎么办?扔了可惜,不扔,堆得成堆,买给收破烂的,也不值几个钱,放都没地方放。每当这时,母亲就会把这些破烂衣服用浆糊制作成袼褙,用这些袼褙做鞋和鞋垫。制作袼褙的工序很简单,就是将那些旧衣服裁剪成若干片,铺排在一张方木板上,衣片可大可小,然后将熬好的浆糊,倒在铺好的铺衬上边,一层浆糊一层铺衬,大概弄上五六层就好了。最后就在太阳底下晒,直到干爽,变硬,一张用于制作鞋垫和鞋帮纳制千层底的袼褙就做好了。有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方木板,母亲就将袼褙弥漫在砖头墙上,一张一张,花红柳绿,就像联合国的万国旗,真是好看极了。年龄尚小的我有时候很是调皮,在袼褙干了后,使劲的一拽,只听刺啦一声,如裂帛一般的声音,煞是好听。我就爱听那一声刺啦。当然有时候袼褙还没有干透,不仅没有听到那么好听的声音,还把墙上的袼褙再次弄成一缕一片,更主要的是招来一顿母亲的呵斥和打骂。当然母亲并没有像我不愿意上学时候拿着擀面杖真的打我,让我泪水涟涟,而是将手重重地举到当空,然后又轻轻地放在我的屁股上,推我一把,虽有些不是发自内心的嗔怒,但更多的是简单的吓唬,再骂上一句农村妇女日常的口骂了事。她哪里会真的去打自己的亲骨肉。见母亲这样,我就做个鬼脸,蹦蹦跳跳地出门玩耍去了。母亲站在那里,欣赏着我的举动,噗呲地就笑了。孩子们的顽皮,撒娇,甚至是一些不伤大雅的恶作剧都让能母亲快乐。

  我记得我从孩提时代到我上初中,我们姊妹几个身上的衣服穿戴,都是母亲亲手制作的。那时,家里染的粗布只有两种颜色灰色或蓝色。偶尔有洋布衣服穿,也只能等到过年。纳鞋底,人们常称之为千层底,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在农村,纳鞋底是不分季节,不分农闲或农忙的,妇女们吃饭总是匆匆忙忙,撂下饭碗,一有空闲就可以随时随地的纳上几针。有一个动作我记得特别清晰,就是每纳完几针,母亲都要将针锥往头上摩擦几下,至今我搞不懂这样的举动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或许是磨砺针尖让它更加锋利吧。然而,就是这样的银针在季节的轮回中刮白了母亲满头的青丝,似雕刀般在母亲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洗尽铅华,满脸沧桑。后来,父亲为母亲买了一台缝纫机,改变了手工缝制衣服的方式,提高了制作效率。但我似乎发现母亲手中的活儿更多了。夜里缝纫机发出的突突突的欢快声,将母亲在田里劳作一天的劳累淹没在里边,母亲的辛苦变成儿女们身上崭新的衣服。

  再后来,我们做孩子的都长大了,物质世界也变得丰腴和精彩,再不想穿那些显得土里土气的粗布衣服。脚上鞋袜,身上衣衫,都是买的现成。这样,母亲也就省去了劳累之苦,只是母亲往往会独自坐在那台老式的缝纫机旁发呆,或看着那台纺线车、织布机呢喃,有时候母亲抚摸着它们,还会呆在那里潸然。这些老物件里边揉进了太多让母亲值得回忆的点点滴滴。孩子们像出笼的鸟儿,个个都飞离了母亲翅膀下的呵护,母亲除了幸福,欣慰,自豪,还有几许无奈,几许孤寂,几许沧桑凝聚到心头。有母亲独立村头翘首期盼儿女们回家的身影为证;有久违儿女们见到后嘴里不停地埋怨和唠叨为证;有将自己平时舍不得吃的好东西此时又毫不吝惜地拿将出来分给儿女们品尝的举动为证。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是啊,父母的养育之恩岂是我用一篇小文就能够涵盖了的?即便倾我一生,也是不能够报答完的。然而面对日渐苍老的父母,我只有恪守着古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六元钱换回来的不仅仅是一双鞋垫吧     街边拐角处,一位耄耋老太,慈眉善目,戴着一副黑框老花镜,坐在那里静静地纳着一只鞋垫,她的眼前摆放了些已经纳好的鞋垫和一些没有纳好的鞋垫。这一幕,让我惊悸,促使我匆忙的脚步即可停了下来。

  这双鞋垫多少钱一双?

  六块钱。

  这么贵呀?

  不贵,你看这些都是我一针一线缝制的,你再看看这线,几股合一股,结实着呢。

  我拿了一双仔细端看,说实话老太太缝制得并不精细和精美,但我还是不忍放下。

  您今年高寿?

  什么高寿?

  就是您多大年纪了?

  你直接问我多大岁数不就得了,和我一个斗大的字不认一升的老太婆拽什么文词儿,哈哈。我给你说吧,我今年八十五了,没有工资,也不想拖累儿女,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我以前的针线活做得可是好着呢。嗨,如今老了,只能干这些粗活。买一双吧,小伙子,你看这里边的几层都是纯袼褙的,不像有些商店卖的里边全是用硬纸填充的,外表怪光鲜好看,穿不了几天,脚汗一浸就不能穿了。你再看看,这些鞋垫我用最小的针脚缝制,可结实呢。买一双,你不吃亏的。老太太说罢,拿着手里的针在花白的头发上摩擦了两下,就继续她的针黹劳作。

  这个细微的动作,似乎再次将我打动。于是,我给了老太太六元钱,拿了一双我并不亟需的且缝制得并不精美的鞋垫。像这种鞋垫在一般地摊上也就是一两块钱而已,六元钱起码要买一双比较上档次的或者具备防臭、防脚气等功能性的鞋垫。然而我还是买下了,装在口袋里,告别老太太。我看到老太太冲我笑笑,掀开毛衣外罩,小心地将钱装在她毛衣里边的口袋里,就又低头干她的活了。我匆匆地返回人流,就在我转身的一刹那,我不由地还是多看了老太太一眼。多么熟悉的身影,多么熟悉的场面啊。

  寒冬,夜阑人静,煤油灯下,母亲坐在煤火边,一边放着针线筐,针线框里堆满了裁剪好了不同号码的袼褙鞋垫,以及鞋帮鞋底。母亲一边缝制,还一边小声哼着只有她自己能听得懂的小曲儿。养育的这些孩子,就像自己的每一根指头,咬咬哪一个都疼。那是一种钻心的疼。儿女们的冷暖饥寒,当母亲的时时刻刻得挂在心怀。养育儿女,呵护儿女长大成人,这是作为母亲来讲一生最大的幸福。尽管母亲不会言语表达,但她的心里装的全是孩子,她用自己绵薄之力,呵护着从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孩子就是她生命的全部,好好活着的意义。

  豆点大的煤油灯苗,不断有灯花凝结,母亲就用针锥去挑,挑得灯花发出轻微的砰砰声,似乎在告诫并催促母亲你该休息了。但母亲却精神正好,一脸的兴奋,看得出母亲心里充满了惬意和作为女性为家庭奉献自己的自豪。在我的记忆里,冬季人闲,不知有多少这样的冬夜,母亲一个人守着那些儿女们的衣衫鞋袜,穿针引线,缝缝补补,用自己的一双粗糙的手带给孩子们一冬的温暖,也带给母亲一冬的希望。暖在孩子们的身上,也流淌在母亲的心里。

  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年月,家里大人小孩的穿衣用度都是母亲自己动手操作完成的。种棉花,弹棉花,纺线,浆纱,织布,印染最后是量体裁衣,这么多的工序,在家里完成,工作量是相当大的。每当新棉下来,街坊邻居都会自动的组织起来,相互帮忙。这时候每个家庭简直就成了一个服装加工基地,在这些工序中,纺线和织布是最耗费时间的。如果当时把各家各户的纺车集中起来放在一起,那首八路军唱的《大生产》里的歌词妇女们呀么嗬嗨,都争先呀么嗬嗨,手摇着纺车吱咛咛咛吱咛咛咛嗡嗡嗡嗡吱儿,纺线线呀么嗬嗨所描写的场面,也能在这里淋漓地体现出来。

  有新就有旧,新的不来,旧的不去。那些穿烂的衣服实在是不能再补了,也就成了家乡土语里说的破铺衬烂套,怎么办?扔了可惜,不扔,堆得成堆,买给收破烂的,也不值几个钱,放都没地方放。每当这时,母亲就会把这些破烂衣服用浆糊制作成袼褙,用这些袼褙做鞋和鞋垫。制作袼褙的工序很简单,就是将那些旧衣服裁剪成若干片,铺排在一张方木板上,衣片可大可小,然后将熬好的浆糊,倒在铺好的铺衬上边,一层浆糊一层铺衬,大概弄上五六层就好了。最后就在太阳底下晒,直到干爽,变硬,一张用于制作鞋垫和鞋帮纳制千层底的袼褙就做好了。有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方木板,母亲就将袼褙弥漫在砖头墙上,一张一张,花红柳绿,就像联合国的万国旗,真是好看极了。年龄尚小的我有时候很是调皮,在袼褙干了后,使劲的一拽,只听刺啦一声,如裂帛一般的声音,煞是好听。我就爱听那一声刺啦。当然有时候袼褙还没有干透,不仅没有听到那么好听的声音,还把墙上的袼褙再次弄成一缕一片,更主要的是招来一顿母亲的呵斥和打骂。当然母亲并没有像我不愿意上学时候拿着擀面杖真的打我,让我泪水涟涟,而是将手重重地举到当空,然后又轻轻地放在我的屁股上,推我一把,虽有些不是发自内心的嗔怒,但更多的是简单的吓唬,再骂上一句农村妇女日常的口骂了事。她哪里会真的去打自己的亲骨肉。见母亲这样,我就做个鬼脸,蹦蹦跳跳地出门玩耍去了。母亲站在那里,欣赏着我的举动,噗呲地就笑了。孩子们的顽皮,撒娇,甚至是一些不伤大雅的恶作剧都让能母亲快乐。

  我记得我从孩提时代到我上初中,我们姊妹几个身上的衣服穿戴,都是母亲亲手制作的。那时,家里染的粗布只有两种颜色灰色或蓝色。偶尔有洋布衣服穿,也只能等到过年。纳鞋底,人们常称之为千层底,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在农村,纳鞋底是不分季节,不分农闲或农忙的,妇女们吃饭总是匆匆忙忙,撂下饭碗,一有空闲就可以随时随地的纳上几针。有一个动作我记得特别清晰,就是每纳完几针,母亲都要将针锥往头上摩擦几下,至今我搞不懂这样的举动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或许是磨砺针尖让它更加锋利吧。然而,就是这样的银针在季节的轮回中刮白了母亲满头的青丝,似雕刀般在母亲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洗尽铅华,满脸沧桑。后来,父亲为母亲买了一台缝纫机,改变了手工缝制衣服的方式,提高了制作效率。但我似乎发现母亲手中的活儿更多了。夜里缝纫机发出的突突突的欢快声,将母亲在田里劳作一天的劳累淹没在里边,母亲的辛苦变成儿女们身上崭新的衣服。

  再后来,我们做孩子的都长大了,物质世界也变得丰腴和精彩,再不想穿那些显得土里土气的粗布衣服。脚上鞋袜,身上衣衫,都是买的现成。这样,母亲也就省去了劳累之苦,只是母亲往往会独自坐在那台老式的缝纫机旁发呆,或看着那台纺线车、织布机呢喃,有时候母亲抚摸着它们,还会呆在那里潸然。这些老物件里边揉进了太多让母亲值得回忆的点点滴滴。孩子们像出笼的鸟儿,个个都飞离了母亲翅膀下的呵护,母亲除了幸福,欣慰,自豪,还有几许无奈,几许孤寂,几许沧桑凝聚到心头。有母亲独立村头翘首期盼儿女们回家的身影为证;有久违儿女们见到后嘴里不停地埋怨和唠叨为证;有将自己平时舍不得吃的好东西此时又毫不吝惜地拿将出来分给儿女们品尝的举动为证。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是啊,父母的养育之恩岂是我用一篇小文就能够涵盖了的?即便倾我一生,也是不能够报答完的。然而面对日渐苍老的父母,我只有恪守着古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六元钱换回来的不仅仅是一双鞋垫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事儿丨杜秋菊:双双鞋底千千层
散文精选:煤油灯下的记忆
还记得当年母亲“糊袼褙”、纳鞋底吗?
【诗歌】周广华 | 一盏煤油灯
杨三刚说过年
打“袼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