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围经济: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思路

范围经济: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思路

2003-07-05 00:00 作者: 陈章武 来源: 经济管理 编辑: admin 浏览: 4 views 我要评论 字号: 大 中 小

摘要: 内容提要: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需求变化,使得企业在竞争中寻求规模经济的同时,也在考虑通过实现范围经济来获得竞争优势,这类思考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简介范围经济的概念;然后从内在和外部表现两个方面来分析范围经济所形成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生产...

内容提要: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需求变化,使得企业在竞争中寻求规模经济的同时,也在考虑通过实现范围经济来获得竞争优势,这类思考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简介范围经济的概念;然后从内在和外部表现两个方面来分析范围经济所形成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生产成本优势、差异化优势、市场营销优势、技术创新优势、抵御风险优势;最后阐述实现范围经济的几种途径,包括相关多元化、价值链整合、学习与经验交流、合作创新、发展企业集群等。


 


一、范围经济的涵义及其延伸


 


在市场经济环境里,企业面临的需求是决定组织生产的关键因素,这种需求决定了企业生产什么产品(或提供何种服务)、生产产品的数量以及以何种价格将产品投放市场。企业面临的需求趋同时,依靠大批量生产带来的规模经济发挥了显著的效应,如福特汽车大批量生产模式的成功;而当这种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时候,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的生产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应向市场提供具有更高让渡价值的产品,包括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品质更高、更具差异化、更便利的服务等。因此,随着市场需求多样性的发展,范围经济使企业显现竞争力的现象越来越受到重视。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是指企业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或由此而产生的节约。这与企业通过扩大产品的生产规模而使生产成本降低所获得的规模经济 (Economies of scale)是有区别的。前者强调生产不同种类产品获得的经济性,后者强调的是产量规模带来的经济性。因此,要获得范围经济,一是企业必须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包括品种与规格)。二是产品的单位成本由此而降低或得到节约。


 


范围经济具有可度量性,计量这种成本节约带来的经济性可以用范围经济程度(SC)表示:


 




 


其中:C(Qi)表示单一生产Qi的产出所耗费的成本;

C(Qi)代表各自生产Qi的成本之和;C (Q1,…,Qn)是生产Q1到Qn种产出所耗费的联合生产成本。如果S C>0,说明联合生产成本C (Q1,…,Qn)小于各自生产Qi的成本之和,这时企业取得范围经济;如果SC<O,说明联合生产成本 C(Q1,…Qn)大于各自生产Qi的成本之和,这时企业的多种经营就是范围不经济。


 


这些是经济学传统意义上的阐述。现实的生产管理当中,因生产品种的增加而带来总产量的增加,从而表现出单位成本的降低,这种经济性是建立在生产多种产品满足市场多样性需求的基础之上而产生的。这其实可以看作是范围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如果生产的产品品种和规格单一,不能满足市场多样性的需求,生产规模受到限制,规模经济性就难以实现。如果企业不顾这种限制,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就有可能会造成产品的积压,积压部分的产品就难以给企业带来现实的收益,可能还会造成损失。而范围经济的这种特殊形式往往能避免这种积压,并给企业带来现实的收益。


 


企业考察范围经济性,首先,应着眼于成本收益分析。在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不仅要考查SC是否>0,而且还要从财务的角度判断在SC>0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是否由此而增加。即企业通过判断 (TR—TC)是否递增来判断生产多种产品是否给企业带来实际利润,防止那种成本降低、产品却卖得不理想、企业实际收益下降的情况发生。另外,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生产产品的种类会受到限制,但企业有选择生产哪几种产品的机会,因此必须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选择SC相对最大、使企业利润也最大化的生产组合。这里TR=∑PiQi,是企业生产多种产品的总收益,TC=C(Q1……Qn)是生产多种产品的总成本,P是指实现的产品销售价格。


 


其次,应从抗风险能力是否增强方面来考虑。如果生产的产品品种单一,一旦市场需求处于低谷的时期或者对该产品的需求出现衰退时,企业此时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并有可能丧失持续发展的能力。如果有选择地生产了其他产品,这种风险能够得到降低,企业就应该考虑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包括提供多种服务)。当然,企业在经营中出现的范围不经济现象是我们应尽量避免的。


 


范围经济同规模经济有着类似的地方,即范围经济不仅存在着内在经济性,也存在外在经济性。范围经济的外在经济性,不仅表现为因行业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增加而给单个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收益;同时也包括同一地区范围内多个企业生产多种相同产品或通过专业化分工生产多种相关产品而给单个企业带来的益处,即形成的聚集 (Clusters)效应。这是对范围经济理解上的延伸。


 


本文将从范围经济的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来探讨范围经济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如生产成本优势、差异化优势、市场营销优势、技术创新优势及抵御风险优势等。最后,对企业实现范围经济的方式进行一定的探讨。


 


二、范围经济形成的竞争优势


 


1.生产成本优势


 


范围经济形成的生产成本优势,从内在方面来看主要是表现为分摊固定成本、降低变动成本两大方面。


 


(1)分摊固定成本。这里主要指企业通过生产多种产品,能分摊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这主要表现为企业厂房折旧、固定费用的分摊等。比如,企业根据季节性消费的特点,尽可能利用相同的生产设备来安排生产具有不同季节消费需求的产品,就能降低设备的空置率,从而大大降低单个产品的分摊固定成本。此外,一般企业都存在着高价值的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高价值表现为较高的购置成本和较高的设备维护和空置保养费用等,利用范围经济进行生产,能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效用。如果生产的产品具有相关性,这种经济性将更加明显,如可以利用相同的专业检测设备、利用相同的通用生产设备和具有一定弹性的专业生产系统等。再者,计算机辅助设计、柔性制造技术、MRPⅡ、ERP等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发展,使多品种、多规格、小批量的生产能进一步缩短生产转换周期,从而进一步支持了这种优势的发挥。


 


(2)降低变动成本。这主要表现在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时,常常采用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两种策略。采用横向一体化策略时,企业可以集中采购相同的原材料和元器件,从而增加侃价的能力,降低采购成本,并且企业还能在运输、保管费用等方面进一步降低有关成本。此外,企业能挖潜利用现有资源生产副产品,或利用其边角废料生产其他产品的零配件,或者合理安排相同的人力资源从事不同的产品生产,还能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纵向一体化策略时,能保障企业的有效供给,降低采购成本和交易成本。如果纵向一体化生产的产品是企业的核心零配件或关键元器件时,由于供给有保障,还能进一步降低企业中间产品的存货成本以及缺货风险。当然,企业选择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策略,是必须经过认真权衡的。


 


范围经济形成的生产成本优势,从外在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降低交易成本、形成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获得专业化信息、获得机构和公共设施支持、更好的促进力及对管理效果的有效评价等。


 


现代竞争更依赖于生产率,而不仅是投入资源的使用途径或企业的规模;生产率则更依赖于企业如何竞争,而不仅是它们竞争的特定领域(迈克尔·波特)。企业在某一特定地区竞争的熟练度,是受到地区商业环境质量的强烈影响。这种聚集效应形成的外在范围经济,在三个方面影响竞争。第一,提升地区为基础的公司的生产率。第二,推动革新的步伐,支持今后的生产率增长。第三,促进新企业的形成,这扩大和强化了聚集效应本身,形成更大的外在范围经济。


 


良好的聚集能够吸引众多专业化供应商和配套商的青睐,使本地区企业有效地获取其他主要投入品。从本地供应商处获得投入品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使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存货需求达到较低水平甚至实现零库存,减少进口成本。并且由于地域上的接近,使企业更易获得供应商的服务与支持。同时,由于在本地的声誉关系及聚集形成的议价优势,更进一步降低了供应商定价过高或者违约的风险。


 


在范围经济的聚集区内,企业可以利用已经存在的具有丰富经验且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并且在吸收新的人力资源时能够降低搜寻和交易成本,也更容易吸引外地有才能的人,从而使该地区在某行业中的人力资源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外在范围经济的形成,更易吸引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对专门基础设施和公共品的投资。如培训项目、专业质量中心、测试实验室、专业化展览馆、交通、行业协会、学校等,从而能进一步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


 


再者,区内各个企业相互间的竞争压力,使企业的管理者不断尝试超越对手,进而提升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这里,企业管理者努力提高生产效率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共享的环境、劳工费用和原材料费用的接近、市场的趋同等因素,使聚集区内企业间业绩的比较更为容易,企业能更加有效地评价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因而促进管理者在管理思想和方法上不断创新。


 


广东顺德在国内享有“家电重镇”的美誉,区内从事家电生产的企业多达上百家,2001年家电业及相关配套行业的总产值已超过450亿元,生产着微波炉、电风扇、空调、电冰箱、电饭煲、消毒柜、电暖气、热水器、洗衣机、饮水机等品种众多的白色家电产品,区域内家电企业的内在范围经济性和外在范围经济性都表现得非常明显,具有代表性的家电企业,如美的、科龙、格兰仕等在业内具有极高的竞争优势。这些企业早期由规模经济主导,而利用范围经济性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现在已摆在了区域内众多家电企业的战略规划中,利用范围经济来提升和发挥成本优势已成为这些企业的共识之一。


 


2.差异化优势


 


差异化是指企业提供产品的多样性,包括产品的质量、功能、外观、品种、规格及提供的服务等,这种多样性能使消费者认同该产品并区别于其他企业提供的类似产品。要形成差异化优势,就必须让消费者认同这种多样性而由此产生购买欲望并付诸于行动。同时,企业因差异化带来的收益要大于因差异化而产生的成本。


 


范围经济形成的差异化优势特别明显,内在来看是因为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差别化”需求,是企业寻求范围经济的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


 


采用横向一体化策略的企业,往往会因为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及新颖性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带来销售收入的增长和利润的增加。而这种增长给企业带来的益处,又必然会让企业加大开发相关新产品的注意力和投入,由此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差异化优势,提升市场占有率。


 


由于下游产品的品种变动,常常也会导致上游产品的种类发生变动,因此企业直接面对的客户往往也会发生变化,这同样是多样化的特点。此时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生产流程也会有一定的调整。由于是在纵向一体化的情况下,企业内部流程因而具有可控性,使企业供应有保障,并加快了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使企业提供的服务优于其他企业。此外,纵向一体化生产上游产品的企业在对外销售时,由于内在需求使其市场份额已经有了一定的保障,因此,与生产单一同类产品的其他企业相比较,实施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在营销方面的竞争力是明显增强的。这种营销方面的差异化优势,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绩效增长。


 


从外在方面来看,在行业内或聚集区域内,竞争的结果往往是使区内生存下来的企业更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并利用产品差异化和市场占有率之间的交互反馈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并形成市场占有率与差异化之间的良性循环。在形成这种产品差异化优势的过程中,企业内部在技术创新、组织生产、市场营销、服务等方面也会要进行相应的整合并形成独特的风格,形成管理和文化上的差异化优势。聚集效应在给区内各个企业带来差异化优势的同时,往往也会由于地理和传统文化上的接近,受相同政策和环境的作用,聚集区域内的企业相互影响和借鉴,形成与其他聚集区域不同的区域文化与价值观,从而形成区域范围经济的差异化优势,使区内企业获得了单个游离企业难以拥有的产品质量、产品成本、产品差别、组织生产、区域品牌等方面的优势,进而获得产业集中度下的利润增长。


 


青岛与顺德在生产家电产品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表现出的差异化是比较明显的。青岛更注重品牌经营,在国内市场和出口时强调品牌输出,产品范围更加广,已突破了传统家电产品的经营领域。而顺德更注重发挥相对比较优势,顺德朝着使当地成为世界性的家电加工工厂的方向努力,内销和出口时强调的是性价比,产品范围仍然是在家电领域延伸,从整体上看,区内家电产品的产值、出口额和效益都保持了高速度的增长。


 


3.市场营销优势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是买方市场,因此获得市场营销优势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提供目标市场所要求的满足。这里首先强调的是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其次强调的是如何有效地满足。前者指的是产品本身的功能与品质满足及品牌声誉给消费者的心理满足,后者指的是在时间和空间上以及手段上如何更方便提供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望。从营销理论来说,就是从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又叫分销)、促销(Promotion),公共舆论(Public Relations or publicopinion)、政治或权力(Political or power)等方面体现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范围经济形成的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体现了企业在产品、品质和价格方面的竞争能力。同时,企业又能在内部建立的营销平台上,利用原有的渠道销售多种产品,不仅大大缩减了新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周期,并且能给消费者带来便利。并且由于对渠道和经销商实力与信誉的了解,在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的同时,也降低了潜在的市场风险。


 


此外,范围经济很好地利用了企业形成的品牌优势,特别是在市场上品牌有着较高美誉度的情况下,新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其导入市场的速度将加快,同时也对跟进者形成巨大的进入障碍。


 


范围经济的外在性所表现出的市场营销优势,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1)促进市场发育。个别企业获得的范围经济优势将形成示范效应,使市场上同类新产品不断涌现,从而在整体上对该类产品产生巨大的宣传效果,这将激发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促进新产品市场的整体发育,形成消费热点,这使得行业的发展与企业的市场拓展形成良性的互促关系。


 


(2)形成“区域品牌”优势。同类企业形成的聚集,使资源与外界的注重力集中到所在区域,形成“区域品牌”优势。“区域品牌”代表了聚集区内产业群的整体实力,排除自然资源限制的因素,聚集区内的企业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其品牌声誉不因单个企业的兴衰而受到重大影响。当区域内某个品牌出现问题时,基于对区域文化、价值观、企业等方面的理解与熟悉,故相对个别品牌而言,其品牌优势更难以被替代,因而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影响力。


 


(3)形成市场网络优势。聚集区内企业在拓展市场时往往也会形成示范效应所产生的跟进态势,从而节省了跟进者的市场探察时间和成本,有效地跟进又提升了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对外部进入者构筑了一条无形的心理障碍。作为渠道内的经销商而言,同样存在反向的示范效应和跟进态势,并且在选择新的经营产品和反馈市场需求信息时,基于过往有效沟通所形成的信任,会对聚集区域内的企业产生先入为主的心理。这种跟进态势的持续发展的相互影响,最终让区内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网络优势。


 


4.技术创新优势


 


从企业内部来看,范围经济使企业能够在如下几个方面形成其创新优势:


 


(1)对范围经济的理解和受益,使企业管理层对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更加重视,企业内部各个相关部门在认识上比较统一并能加强相关合作,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更高的成功率。


 


(2)在现有的市场基础和技术基础上开发新的产品,使得企业容易把握研发方向,积累的技术经验和人力专长能获得充分应用与发挥,事实上能缩短技术创新的周期和前期的投入。


 


(3)范围经济的驱动,使企业能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和在管理政策与机制上的倾斜,而技术创新又能形成新的范围经济,促进对创新投入的增加和对政策与机制的检讨,这种良性循环作用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有着持续的动力和活力。这种持续的创新活动,将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由以简单模仿为主,到模仿改进为主,直至以自我开发为主,无疑将提升企业整体的技术创新水平。


 


(4)在企业内部形成技术创新集群。包括以产品功能变化和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的成本而进行的以工艺技术改进为主的顺轨型技术创新集群,基于技术平台的衍生性创新集群和向技术关联域发展的渗透性创新集群等。



 


此外,持续的创新活动将使企业在应用新材料、采用新工艺、培养创新团队、加强市场调研等等方面获得突破,最终将形成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优势。


 


从企业外部来看,范围经济对技术创新优势的取得在如下几个方面产生重要作用:


 


(1)由于这种技术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容易取得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从而带动企业商业化活动的开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张,并获得供应商的大力支持。比如,聚集区内主导产业的发展,将引发其他相关行业或企业的相关创新活动并形成支持性创新集群,使主导产业的发展能得到更为有效的配套支持。


 


(2)行业和区域内的竞争,促使人才、信息及其他资源合理流动,进而使得资源的结构发生调整。并且这种调整将使得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使整个行业和区域的技术创新活动成为一种动态有序的过程,减少了对资源的浪费。


 


(3)聚集效应的作用,使得区域内企业容易形成新产品共同的技术标准。在许多行业,采纳一种技术标准的企业数量决定了标准的公认性,并可能最终导致市场份额的差异甚至形成对市场的垄断。


 


(4)聚集效应使得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金融部门和中介机构等更加关注区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并能在法规、政策、财政、金融、技术交流、培训、人才供给等方面给予支持,从而加速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企业的产出,加速区域内相关知识和技术存量的扩散传递与积累。


 


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范围经济也是技术创新的结果之一。但范围经济的产生或者获得,促进了企业和聚集区域、乃至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并且使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更为明显。


 


5.抵御风险的优势


 


企业获得范围经济能够在成本、差异化、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获得竞争优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增加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范围经济在抵御风险方面所形成的优势,主要还有如下几点:


 


(1)强化企业的“新陈代谢”机制,防范企业“衰老”。企业在范围经济的情况下,不断开发有关的新产品,实际上是在延长“金牛”产品生命力的情况下不断发现与创造“明星”产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一方面会根据市场需求的细微变化对“金牛”产品进行不断的改进,以延长其生命力并对企业的正常营运继续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企业不断发掘成长型业务的机会,开发新的产品以淘汰进入衰退期的“瘦狗”类产品和相关业务,使企业能有效抵御市场衰退和业务萎缩的风险,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当企业从事的业务具有季节性(或其他互补性)时,企业生产适应不同季节的产品或互补产品,能够有效保持生产与销售的持续稳定性。与生产单一季节性产品的企业相比,该企业不仅能获得范围经济,而且不会因个别季节产品的竞争力弱化而影响到企业整体的竞争实力,使企业有能力承担短暂的失利,并能防范因季节性现金流短缺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3)从外部性来看,当市场发生剧烈变化或竞争激烈时,处于聚集区域内的企业集群能共同分担由此带来的各种风险。比如,当市场上产品价格下滑时,群聚区域内由于有着高度的产业化分工,处于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企业能分别承担相应的价格压力,化解了全部降价压力都由单个企业承担的风险。


 


认识范围经济在抵御风险方面的优势,其实是企业通过范围经济来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三、获得范围经济的几种思路


 


1.实施相关多元化


 


要有效实现范围经济并从中获得竞争优势,实施相关多元化是一个首要考虑的步骤。如果多元化的产品不相关或相关度很低,企业就难以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优势。如共同的固定资产和营销渠道难以利用,积累的生产和学习经验也难以高效移植或不具备传递性,市场也需要重新开辟,技术创新也不会有延续性等。这样一来,企业难以获得范围经济,甚至还会出现范围不经济的想象,因而不大可能在此基础上形成竞争优势。


 


实施相关多元化,主要考虑两种途径,一是横向多元化(即水平多元化),是以现有的产品和市场为中心,向左右横向扩展经营范围。另一个是纵向多元化(即垂直多元化),是以现有产品与市场为主,向上游或下游产品扩张,以纵向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


 


实施横向多元化,需要考虑的是同种产品的规格多样化和同类产品的品种多样化。做出有关决策的依据必须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与供给情况、范围经济性程度、企业收益的增加、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利用程度、竞争对手情况和其他进入障碍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具体的产品规格和品种。在考虑利用现有的有形资源的同时,也要考虑品牌延伸的有效性,尽可能利用品牌在业界和市场上的美誉度。


 


实施纵向多元化,除要考虑上述几个问题外,还必须对企业现有产品和业务的相关性进行评估。如果纵向多元化生产的产品与现有产品和业务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即该产品的短缺或交货期的延缓 (确实存在此类风险),足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业务开展,或者该产品是使企业产品和服务增值的关键部分时,企业就应该考虑实施纵向一体化。


 


2.有效整合企业价值链


 


在强调战略联盟、柔性生产、专业化分工、积极响应市场需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环境下,整合企业价值链已成为企业经常思考的问题,整合企业价值链,实际上是将传统企业完整的价值链进行专业化分工、优化重组的过程。企业将自身价值链上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部分保留,将对竞争力影响不大的部分进行分割、转出,将外部对企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部分吸收、合并,从而通过价值链优化组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有效整合,企业往往会转为经营最具相关性的几种产品和业务,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内部的范围经济。


 


分割出去的业务,不再只是面对原来的一家企业,而是为多家企业提供专业化的配套服务。并且这些企业将直接参与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这样一来,在群聚区域内或行业内,提供配套服务的企业更专业化、更能有效实现规模经济,从而使整个聚集区域和行业获得更大的范围经济性。


 


3.加强学习与经验交流


 


技术与经验实际上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又被称作第一生产力。加强企业内部的技术与经验交流,不仅能加快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技术信息和管理经验的有效传递,而且能更为广泛地应用这种技术与经验,进一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且还能反馈实际应用当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并对此展开及时的讨论与分析,这样往往还能尽快解决问题并获得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法。行业和聚集区域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要学习行业中或聚集区域内成功企业的各种经验和技术,吸取失败企业或事件的教训,这将使企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求得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企业正常与合理的人才流动,实际上是技术与经验交流的一种有效办法,因此企业既要通过竞争的手段引入所需人才,也要采取多种方法防止人才不合理的流失。当然还要以平常心看待企业人才的“跳槽”。


 


既然学习与经验交流对企业获得范围经济性或者进一步提高范围经济性起着巨大的作用,那么,企业就应倡导在内部形成学习型组织,制定有关的培训、学习考核制度及技术创新的激励政策。对外则根据自身资源的情况,除了间接学习竞争对手的长处外,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同行或相关企业间的横向与纵向交流。


 


4.合作创作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聚集区域内的“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使得企业要不断创新,以适应企业面临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并争取获得行业和聚集区域内的领导地位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通过与相关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紧密合作,实际上能形成一种不受地域限制的“虚拟”聚集集群,“虚拟”聚集区内的各个组成部分利用各自的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能够使产、学、研更为有机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产品和工艺等方面的技术升级,从而增强企业在差异化、技术创新、生产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因此企业要重视合作创新这种获得范围经济的有效方法。比如,从国内聚集区域的人力资源的特点来看,北京是科研型人才聚集的地区,而应用工程师这一层级的人力资源相对沿海和内陆一些制造业发达地区来说,就显得薄弱些,如果两者能够加强多层面的合作,则许多新型的技术成果能在较短时间内转化为商业成果。当然,合作创新不单是企业所思考的问题,其实聚集区域间的许多合作,政府在其中能发挥积极的引导和协调作用,促进区域间的交流,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


 


5.发展企业集群


 


企业集群或者聚集现象,是企业范围经济的一种外部性现象,通过聚集效应,聚集区域内的企业可以获得单个企业难以获得的竞争优势。因此,因势利导来发展企业集群是企业和地方获得范围经济的一个有效途径。


 


这里强调因势利导,是指发展企业集群不能盲目跟风,如近年来中国许多地区出现的开发区热就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正确的思路是地区和企业要将市场需求与当地的可获得资源的状况,遵循比较优势明显、经济效益好、增长速度快、关联效应强、产业具有长链结构等原则来选择正确的主导产业,进而形成以主导产业为龙头,以相关配套行业为辅的企业集群。


 


参考文献:


 


[美] 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陈章武:《管理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美] H·克雷格·彼得森、W  ·克里斯·刘易斯:《管理经济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范围经济
企业供应链是如何创新的?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对济南企业的作用及重要性
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官网:长沙物流公司|湖南物流公司|长沙货运公司|湖南领速物流有限公司
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以及期间费用与生产成本的联系
商业进化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