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始皇死亡之谜被揭开?郭沫若:被人用条3寸长的铁钉活活钉死的

公元前210年7月,夏日炎炎。秦始皇东巡的队伍战线拉的很长。

寻常百姓看到皇帝浩浩荡荡的座驾缓缓驶来,都会下跪磕头,大喊吾皇万岁万万岁。这时候的秦始皇总会象征性的掀开车窗上的帘子,挥手致意。

只不过在东巡后期,秦始皇越发懒惰,连车帘儿都不愿意掀开。皇帝身边日常起居,也只有李斯一个人在照顾而已。

每天李斯都会按照固定的时间将吃食送到马车里,每日也会有随从进去主动给秦始皇汇报工作,得到秦始皇的批复后,奏折则被传递出来。

大家只能得到秦始皇的旨意,却没有人能看到秦始皇的真面目,百姓只以为这是皇帝的尊容,不是谁都可以亵渎的。

但是让众人疑惑的是,这个不露面的皇帝在马车里逐渐散发出一种臭味。

炎热的夏季,长时间不洗澡势必会产生臭味,但众人没有想到,秦始皇身上居然如此之臭。但皇帝的心思谁都不敢猜,他们只能看到李斯沿路找来了很多臭鲍鱼,将它放在车上,试图用鲍鱼的腥臭味儿来掩盖皇帝身上的臭味。

十里八乡的百姓们还没有看到马车过来,只要闻到臭鲍鱼的味道,就知道是秦始皇的队伍正在路过此地。

但不久后,结束第五次东巡的秦始皇刚回到咸阳就宣布驾崩离世。他究竟是什么时候死的?难道是在马车散发臭味的时候就已经在身亡了吗?

秦始皇死亡之谜:发病

其实,秦始皇就死于这一次东巡的途中,享年49岁。

七月份秦始皇的突然离世,使得赵高和李斯都颇为惊讶,为了先保守秦始皇已驾崩的秘密,他们将秦始皇放在车上继续巡游。

但是升高的温度让尸体很快就腐烂发臭,因此会散发出浓重的气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选择将许多臭鲍鱼弄到车上,掩盖尸体的臭味。直到他们将尸体运到咸阳之后,才昭告天下皇帝已经驾崩的事实。

但是关于秦始皇死亡的真正原因,历史上仍然存在许多的争议。

第一种说法也是被大家广泛接受的,那就是秦始皇是病死的,在《史记》当中也记载了这一种说法。

在我们心中强势的秦始皇,其实自小就患有很多疾病,身体并不是很好。

但是他的性格暴烈,为人刚烈,做任何事情都要亲自去做,从不假借于外人之手,所以导致他对于身体的消耗越来越多,身体情况也越发的差。

据说在统一六国之后,为了振兴秦国,他每天批阅的文书光重量就超过了120斤。

而且统一六国要做的事非常多,朝政非常繁忙,再加上局势动荡,各地还出现小部分的动乱,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在国内流窜。

这时候的秦始皇已经感觉到了极度的疲劳。而此次是他第五次巡游。身体的劳累,加上高温酷暑,是他发病暴毙的主要原因。但是他究竟得的是什么病呢?

很多人在看到史书中的记载,认为秦始皇死之前的特征和癫痫的症状非常相似。

因此也有人怀疑,其实秦始皇一直就癫痫,但是考古学家郭沫若却并不这么认为,反而认为秦始皇得了软骨症。

当然他也是从史书当中的一句话来进行分析的。当时书中有一句话形容了秦始皇的长相特征: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

郭沫若认为,这样的形容几乎已经可以百分百的肯定,秦始皇就是有生理上的缺陷,还有软骨病。

“挚鸟膺”、“蜂准”、“豺声”从外形和声音上表现出秦始皇就是一个长着鸡胸和马鞍鼻,并且说话气粗的人,而这些都是软骨症的特征。

因为软骨症会导致人体骨骼发育异常,患者胸部的形状像鸡一样成佝偻状,而且鼻子的形状也会因此而变异。这个时候他们说话的声音往往会比较粗,因为得了软骨病的人往往都会得气管炎。

综上所述,郭沫若笃定的认为秦始皇是软得了软骨症,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秦始皇在路途上会引发癫痫和脑膜炎而去世。

但是《史记三家注》当中的解释却是另一种。他们认为这段话是描述秦始皇拥有高耸挺拔的鼻子,细长的眼睛。鸟和鹰的是形容秦始皇的虎视眈眈的眼神和飒爽英姿的身材。

豺狼的叫声也并不是支气管炎患者说话的声音,而是代表着洪亮、沙哑和残忍,与秦始皇杀伐果断的性格相匹配。

因此,郭沫若认为秦始皇自幼得了软骨症这一说法并不被广大学者所认同,大家只是认为秦始皇身体不好,但具体得了什么样的病症,没有人知道。

秦始皇死亡之谜:谋杀

还有一种说法,虽然不在正史上被提及,但这是许多学者从记载秦始皇的史书上发现的可疑之处中进行推敲的。提出这个想法的人也是郭沫若。

郭沫若认为秦始皇除了身患重病之外,还有被谋杀的可能性。

在查阅了史料,郭沫若发现曾经有一段话记录秦始皇在死之前右面的耳朵流出来过黑血。

但什么样的病症会引发这样的症状呢?思来想去,脑膜炎并不会引起,这可能更像是外力受伤。

想了想秦始皇去世前后的故事,郭沫若更有理由的怀疑,秦始皇可能大概率不是病死,而是被谋杀。至于谋杀的工具,他认为是一个长达三寸的铁钉。

只有这样的手法在当时的条件下可以被允许,而且只有这样做才会导致秦始皇右耳出现黑血。

使用钉子是因为它的造成的伤口较小,用铁钉钉住脑袋之后,外表如果不仔细发现,是不会找到伤口的,这也有利于赵高转移大家的视线。

更何况,当秦始皇拉回咸阳的时候,都已经腐烂发臭,更没有人会在意他耳旁流出的黑血。

当时是秦始皇第五次出游,而这次他携带的大臣除了宦官赵高之外,还有他的小儿子胡亥、丞相李斯,还有将军蒙毅。

让人觉得惊讶的是,在秦始皇准备返回的途中。本应该在队伍当中巡逻保卫的大将军蒙毅,居然被调走遣返到边关。

让人觉得蹊跷的是在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不知听了谁的命令,在秦始皇死后秘不发丧。

其实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很正常的,毕竟有很多皇帝都是这样的,因为当时如果直接宣告会导致社会的动荡。

当时距离秦始皇统一六国只过了十多年的时间,社会上还有许多的贵族和外部势力在影响着国家的安全,大多数百姓心里也不服从秦始皇的暴政,不愿意归顺。

如果秦始皇在东巡的途中驾崩的消息传出去,可能会引起天下另一种动荡的局势。

最重要的是,秦始皇在生前并没有立储君,也没有立太子,这就给了其他人可乘之机。

在秦始皇生前有无数的老婆,光儿子就有20多个。这就让赵高人可以趁此机会来篡改秦始皇的本意。

果然,在秦始皇离世之后,赵高假冒秦始皇的圣旨,指责长子扶苏为子不孝,而蒙恬作为臣子,没有尽到监督的义务,视为不忠,赐了他们死罪。

消息传到边关要很久时间,而等他们自杀的消息返回之后,赵高才命令巡游的部队连夜返回咸阳。

为了让别人不看出端倪,赵高并没有直接声势浩荡的打道回府,而是继续装作无事的巡游,绕路才返回咸阳。这也就是为什么秦始皇离世之后,还在路上耽搁了如此长时间。

七月份正值夏季,酷暑难耐,秦始皇的尸体保存不当,所以才会发出臭味。

至于丞相李斯能和宦官赵高联合起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有共同追求的利益。

他们害怕扶苏作为长子继承王位,当时的秦始皇对扶苏非常宠爱,最后也有意传位给他。

但最后我们知道的是,胡亥成为了秦朝的第二任皇帝,并不是长子扶苏,胡亥的登基完全是由于赵高和李斯的支持。

秦始皇被谋杀的真正原因

一代枭雄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居然惨死他乡,这任谁都无法相信。那么造成秦始皇如此结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必须要提到的就是秦始皇过分的自信心,不做未雨绸缪的计划。他不相信自己正至50岁的年纪就会突然死亡,更不相信自己信任的宦官赵高会违背他的意愿。

秦始皇的离去特别突然,他自己可能也没有预料到会突然暴毙。

在他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也认为自己正当壮年,还可以治理国家,控制现有的局面。所以在选择立太子的时候,他也只是随口一提,把事情简单的交代给赵高,并没有立下过任何的书面文字。

赵高作为一个宦官,秦始皇对他非常信任,秦始皇也并不认为赵高会在传位诏书上面动手脚。正是他这样的自信导致了皇位移主的结局。

其次,秦始皇大肆修建自己的陵墓,修建万里长城,都是为了能够存活的时间更长,否则他也不会一直追求可以长生不老的灵药。

他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一直掌握皇权,他希望自己真的可以千岁万岁。而正是这样的贪念使得秦始皇不肯认老,也迟迟不愿意交出皇位。

最后一点,也就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秦始皇还是看人不准。

他虽然喜欢长子扶苏,但是却将他贬至驻守边关。当时的秦始皇是自尊心在作祟,不允许别人反对他任何的政策与部署,就算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行。

在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中国之后,实行了焚书坑儒,当时的扶苏就公开表示了反对意见。

扶苏的举动却被秦始皇认为是儿子在挑战他的权威,于是他不惜“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对扶苏严加惩处,将自己最喜欢的长子扶苏发配到边关,与大将军蒙恬一起驻守边境,同时将扶苏当做例子以儆效尤。

接到命令后的扶苏并没有过多的争执,反而收拾上行囊直接上路,他这时也没有考虑过自己要继承皇位,更没有想到以后。

这也就是日后扶苏在边关得到假诏书之后,真的按照赵书上的内容选择自尽的原因。

但有人可能会质疑,堂堂的长子扶苏怎么到这个时候变得这么愚蠢?诏书让他去自杀他就真的这么听话吗?

其实,从扶苏被发配边疆一声不吭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对于父亲的命令没有半点要违背的意思。

扶苏只想通过自己的行为,表达自己对皇帝同时也是父亲的效忠。这也就是他为什么在得到假的诏书之后没有怀疑他的真实性,而是按照“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态度自尽身亡。

诏书中明确表示,扶苏冒犯秦始皇的行为不忠不孝,所以必须以死明志。况且,如果他当时不按照诏书的自尽,也是抗旨不遵,同样是死罪。

尽管当时冷静的蒙恬劝扶苏查明真相后再自尽也不迟,但扶苏却只留下了一句“父赐子死,尚安复请!”就毅然赴死。

秦始皇没有想到扶苏对自己这么忠心,更没有想到扶苏对皇位没有野心。

同时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第18个儿子胡亥这么大胆,眼看着当时自己性命垂危,情况对自己有利,就暗中联合赵高和李斯拟定假诏书,立自己为太子。

秦始皇更没有想到,赵高的野心才是最大的那个。他能联合李斯也是巧妙的把握住李斯的缺点。

李斯出身不高,从楚国小吏变成秦国的丞相,他对于这份来之不易的权利与地位是相当珍惜与渴望的。他担心立了扶苏为帝,自己会失去一切,所以被赵高加以利用。

李斯主要是和扶苏的政治理念完全不同。扶苏的心理上有儒家思想,而李斯则与秦始皇相同,都是信奉法家。

但是李斯也是赵高手下一个可怜的棋子,否则也不会在不久之后腰斩死去。

秦始皇想不到,陪伴他这么多年的宦官,最后竟是杀害他的凶手。如果是赵高将铁定扎进他的脑袋,就显得合理多了。

在当时根本无人发现不说,仅凭赵高的权利也可以随意的更改史料中真实的记录。

秦始皇的过分自信,使得他没有防范心,更没有提防身边的人,最终导致自己获得这样的结局。

但这一切都是后人的猜测而已,如今这两种猜测都是被外界所广泛接受的。一切还要等到找到秦始皇的尸骸,检查他的尸体后才能有最终的结论。

不可否认的是,秦始皇的离世和他的骄傲自负还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始皇如此重用宦官赵高,难道真的就不怕他一手遮天吗
人人自危
读《资治通鉴》之心不狠站不稳
秦始皇死后为何秘不发丧
大秦王朝的快速灭亡不可忽视的一个奸臣!
权力玩家:中国历史上的大阴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