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对东方世界的影响

(一)埃及

可以确定,埃及文化中有些特定的因素来自苏美尔和巴比伦尼亚。我们知道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的贸易往来——肯定是通过苏伊士地峡,也有可能是通过埃及在红海的一些河流的出口处进行的。一看地图,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综观埃及的历史,它是属于西亚的、而不是非洲大陆的原因:贸易和文化可以沿着地中海沿岸达到尼罗河,但是地中海南方的不远处就是大沙漠,加上尼罗河上的一系列瀑布使得这一地区与非洲大陆隔开了。

我们在埃及文化中可以找到许多苏美尔因素。埃及的语言和近东的闪语也有姻亲关系。前王朝的图画文字似乎就来自苏美尔。埃及语文,越古便越与近东的闪族语文接近。埃及象形文字和苏美尔文字,看起来简直毫无分别。圆柱形印章这个美索不达米亚的特产也出现在埃及历史的早期,但不久又消失了,似乎是本地的产品取代了它。第四王朝之前埃及人不知道陶工旋盘——这在苏美尔很早就知道使用;大概陶轮和马拉战车是从美索不达米亚传入埃及。埃及的建筑更是如此,有些建筑所用砖的大小和形制显然是早期美索不达米亚所特有的,有些建筑的扶壁也像苏美尔的样式。早期埃及和巴比伦尼亚的权标头在形制上是完全一样的。铜也是首先出现在西亚,然后传到埃及的。曾有一度人们认为埃及为人类文明之肇始,但在乌尔所发现的雕像及其雕刻的风格,说明这类艺术的主题属于苏美尔。换句话说,苏美尔文明中的一些因素影响了埃及文明。

埃及极易受苏美尔的影响。尽管埃及人从两河流域吸取了不少东西,但不久这些东西就会融到埃及的独特文明中;埃及文明仍然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最伟大、最高雅、最有吸引力的文明之一。

(二)印度

一项最新考古发掘证明,遥远的东方印度河谷地文化,显然和苏美尔保持着频繁的联系——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废墟中也出土了大量印度形制的印章。印度人所居住的地方比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人加起来的地方还要大,这里的文化,于公元前2500~前1500年间高度繁荣。印度和两河的文化都是一种城市文化;在耕种和动物饲养的过程中,这些民族养育出了工匠和艺术家,商人和行政人员;他们的住房由精美的同一大小的砖造成,这预示着将来的统一的度量衡制度。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有书面语言的民族,这种语言有400个文字单位。既然这两种文化在这些方面是相似的,并且彼此间相互了解,所以,认为古老一点的苏美尔文化影响了年轻的印度河谷地文化从逻辑上讲是完全合理的。

(三)伊朗

位于印度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的地方从美索不达米亚所吸收的文化更易为人们所发现。伊朗或者说波斯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边缘,自然和美索不达米亚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根据一个苏美尔人的传说,一个名为Aratta的伊朗城邦,它的政治机构和宗教信仰几乎和苏美尔人的一样。

(四)埃兰

古代埃兰王国尽管和苏美尔之间充斥着不断的残酷的战争,它也深受苏美尔的影响。埃兰人的建筑和艺术,以及他们的法律、文学和宗教在许多细节方面都是美索不达米亚的——埃兰人崇奉的最显赫的神中有一个甚至是苏美尔的名字。埃兰人也采用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以及它的教育制度和许多教育课程。

(五)赫梯

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展了近2000年之后,有“百衲衣”之称的赫梯文明才刚刚起步。公元前2000年,他们逐步从游牧狩猎向定居农耕过渡,落后的游牧民族不断受到两河流域先进文明的影响。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一影响最早很可能是在他们迁徙并途经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过程中就开始了。这一影响反映在赫梯文字、宗教、经济以及艺术等领域。

赫梯人早在古王国初期已从北部叙利亚处初步学习掌握了楔形文字的书写方法。在帝国时期,还出现了苏美尔、阿卡德和赫梯词汇对照表,这些词汇对照表无疑是赫梯书吏学习楔形文字的课本。

在赫梯宗教领域,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神名出现在赫梯语各种文献中。苏美尔的神灵,如阿拉鲁神、安吐神、阿努神、恩里尔神和尼恩里尔神等为赫梯人所崇拜。他们成为赫梯万神殿的一部分。

赫梯艺术领域中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成份主要体现在雕刻艺术方面,诸如雕刻技巧、手法和圆形等技术。巴比伦人使用的是一种粗线条的、具有可塑性的浮雕艺术,而这一雕刻艺术风格已充分地体现在赫梯人的作品中。圆柱形图章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的一大发明。公元前二千世纪初,随着古亚述人与半岛土著哈梯人和印欧赫梯人间频繁的贸易往来,它也随之出现在这一地区。许多印章在哈吐沙的发现已证实了这一论断。

(六)中国

中国文明是否外来,这个过去曾经争论不休的问题,在今天已不成其为问题了。近年来,我国各地先后发现了许多原始人的骨骼化石以及大批石器时代的遗物,足以证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生长繁衍在东亚这片辽阔广大的土地上;中国的古文化是在自己的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但在西方,曾有几个主张“中华民族西来说”的学者,看到古代中国与古代两河流域的阴历、文字形状、陶器以及洪水传说有某些相似之处,便牵强附会,轻率地认为中国人是从两河流域迁移而来。

明末清初以来,欧洲来华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介绍与研究逐渐深入,欧洲学者对中华民族的由来开始大感兴趣。在中国的典籍中,时时提及西方,如周穆王西巡昆仑,会见西王母; 《逸周书王会解》所载来朝各国中,多为西方古国,如渠搜(也有人认为渠、搜是二个国家)、月氏、大夏等;《诗经》中有“西方美人”之说; 《列子》中有“西方圣人”之语;而黄帝登昆仑以及命伶伦赴昆仑采竹以制乐器的传说,同时也传入欧洲,欧洲人乃以为中华民族起源于西方。

1894年,伦敦大学教授拉克伯里在《早期中国文化西源论》中,首先提出中国古代之“百姓”即巴比伦之巴克族(Bak)、百姓即为“Bak”之音译,黄帝为有熊氏,而有熊氏即Kudur- Makhunte,为巴克族之酋长,神农氏即萨尔贡,仓颉即迦勒底人Dungi,其说一出,风靡一时,附和者不乏其人。在日本,白河次郎、国府种德也于1899年出版《中国文明史》一书,列举中国与巴比伦在学术、文字、政治、信仰、传说方面之相同者共70条以证明中华文明源于巴比伦。1913年,英国传教士C. J. Ball出版Chinese and Sumerian一书,也提出了中国文字源自巴比伦的观点。反对者亦有之,如法国人沙畹,他从语言学角度证明黄帝即巴克族之酋长(Kudur- Makhunte)一说为误。德国人夏德著《中国太古史》亦不赞成中华民族来自两河流域的观点。

与此相反的是,有些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学者曾经提出一些有趣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国先秦史籍中提到的“胥靡”,可能就是苏美尔的对音。“胥靡”作为奴隶而言,可能就是苏美尔战俘奴隶。“胥靡”作为春秋战国时期郑国的古邑(故址在今河南偃师东南),它的得名必然有其原因。它很可能就是苏美尔人在中国居住过的地方。只因为民族迁徙的结果,苏美尔人被迫离开了自己的故乡远走他方,才留下了这样一个地名。

苏美尔人的故乡在中国!这种观点有没有一定的根据呢?据研究,在公元前4000多年前,中亚地区的安诺文化和中国的仰韶文化就有某种联系。在安诺文化的遗址中,就发现了类似仰韶文化的彩陶。这就是前述所谓“中国文化西来说”的又一根据。这种说法理所当然地遭到华人的反对。但是,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在华北地区,古代除了蒙古人种居住之外,也生活着古印欧语系的居民,这是学术界一致肯定的意见。在古代民族迁徙不断的情况下,也可能距仰韶不远的胥靡,当时就住着一支古印欧语系的“胥靡人”。由于他们向西迁徙的结果,仰韶文化的彩陶制造技术传入了中亚的安诺地区。但是,他们并没有停留在安诺,而是继续西进,直达两河流域。如果这种情况能够得到证实的话,那么,对于解决苏美尔人的起源问题,无疑有着重大的启示。不过,这种观点,目前只能算是有关苏美尔人起源说中的一种意见。

作者:陈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之谜 他们与中国文明有何联系?
四进大英博物馆:人类第一个文明苏美文明
【文明与地缘】两河流域:基本概念&地理概念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创造者——苏美尔人
苏美尔文明与华夏文明,华夏竟是从外国起源(谣言)(二)
美索不达米亚,在哪?比埃及还早的文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