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机,收到带有网址的陌生短信。

 

    银行卡在身,钱却被转走了

    前不久,耿先生发现手机上有提示,他们家的两张银行卡从19日22:50开始,有12次转账,每次转账480元,两张卡共转走了5760元。

    耿先生的银行卡,从没办法过网银,怎么会有这种自动转账?

    耿先生和妻子范女士顿时慌了神,赶紧跑到银行去查账,发现卡上的钱确实已被转走。耿先生和妻子范女士,来到银行营业网点,工作人员把账单打出来后,告诉她,钱是通过手机银行转走的,用的是“网银在快”,这个是京东商城的一种支付方式。

    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赶紧联系京东客服,申诉保全,款项应该还能安全找回,并且告知他们,被转走的款项如果不是自己支付的,应赶快报警。

    在银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耿先生首先联系了京东客服,说清了银行卡被盗刷的情况,京东客服答应给处理。

    随后,耿先生报了警。

    耿先生夫妇,平时忙于生意,很少上网,根本就没有办理过网银,更没有开通过手机银行。而且,两张银行卡,一直都是耿先生随身携带,从没有离过身。那么,钱,怎么会通过手机银行转走的?

    经过警方一番询问,耿先生突然想起,事发前一天,他接到过一个陌生手机号码,发来的一条短信——

    “耿XX老同学,你的照片”后面是一个网址,发送时间是某月19日21:40。

    耿先生出于谨慎,并没有去点开这个网址,而是回了一条:“你是?”

    回复时间是22:25。

    耿先生回复后对方没回信,便没在意,因时间太晚,就睡了。

    没想到,就在随后,短短的不到30分钟内,他银行卡上的钱就被转了12次,每次480元,共5760元。

    耿先生把这条短信给警察看,警察让他看看手机上是不是多了一个“APP”,耿先生这才发现,手机上果然多了一个绿色的机器人形状的APP,下面写有“体检”二字。而且这个程序顽固得很,怎么删都删不掉。

    警察告诉他,这是一种木马病毒软件,在他回短信时已经植入他的手机了,只有刷机才能根除。

    耿先生犹如五雷轰顶,差点跌坐在地。

    短信植入木马 “潜伏”手机

    4月11日晚10点半,肖先生在公司加班,突然接到一条短信,称他的手机开通一个账户余额理财服务,随后另外一条短信也来了,称他的银行卡快捷支付充值了10000元。

    刚开始,肖先生以为是诈骗信息,没理会,可不到10分钟,手机又收到短信称,他的银行卡被扣款10000元进入余额理财账户,随后又被转出5000元到另外一个陌生账户。“没有进行任何转账或消费操作,银行卡怎么一直被转钱?”肖先生马上打电话向银行申请冻结卡内余额,保住剩下5000元后报警。

    “银行卡和手机都在我身上,怎么会突然被开通理财服务,“幽灵”一样地从我的银行卡转钱?”肖先生百思不得其解。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被问到这张银行卡是否被绑定一些第三方支付功能时,肖先生想起一件事:大概在半年前,他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小广告,声称开通一个账户,加油充值150元可享受9.5折优惠,此外短信后面,还链接了一个开通办理的网址。

    心想反正加油也要钱,能打折也不错,肖先生就点击了链接并安装一个软件,还绑定了这张银行卡。不过奇怪的是,充值完到了加油站,工作人员说也没任何优惠。尽管有怀疑,但想想就150元,肖先生没太在意。

    为何手机余额理财服务“自动”开通,银行卡上的钱莫名被转移?不少受害人都想不明白这个问题。

    警方表示,问题很可能就出在那条加油打折短信上。那条短信链接的网址,其实植入了木马病毒,肖先生点击并安装相关软件后,木马就寄生在手机里运行。通过这种木马,不法分子可随时掌握受害人在手机操作过的银行卡信息,拦截受害者在网银快捷支付等使用的验证码。

    不法分子可以拿着盗取来的银行卡号,开通快捷支付,然后再通过截获的验证码等信息,在不需要密码的情况下,把钱从银行卡上转走。”

    警惕手机木马病毒新骗术

    近日,木马短信陷阱非常猖獗——手机短信接收到“聚餐照片”,有网址链接。你只要一点开链接,就中了手机木马病毒,从而造成财产损失。

    警方公布近期出现的击中全新的手机木马诈骗术:

    骗术1 混进QQ群发木马链接

    案例:3月26日,厦门某公司财会人员阮某接到老板QQ发送的信息,称公司往来款需要马上支付,并通过QQ发了一个银行账号。阮某信了,就在公司里通过电脑以转账的方式,分别将86.5万元和62.5万元汇入对方的银行账号,共被诈骗149万元。经报案查实,原来老板QQ被骗子冒用了。

    揭秘:犯罪嫌疑人通过QQ搜索财务人员群等,加入后向目标人发送木马链接,只要目标人点击打开,再次点击登录,嫌疑人从后台就能看到QQ账号和密码,从而窃取目标人的QQ信息,然后冒充目标人对其同事、亲友等进行诈骗。

    骗术2 生成“有毒”二维码

    案例:2月9日,曾某通过手机淘宝购物,但被“店主”发送验证码要求扫描,曾某按对方的提示刷了6次二维码,总共支付了1672元后才发现上当受骗。

    揭秘:不法分子在网上下载一款“二维码生成器”,再将病毒程序的网址粘贴到二维码生成器上,就可以生成一个“有毒”的二维码。诈骗分子利用这些二维码将木马植入被害人手机,短短几秒钟,手机号、银行卡号、密码等私人信息可能已经传到他人手中。

    骗术3 发短信让装病毒软件

    案例:3月28日,陈某的手机接到某银行发来的短信,内容是电子密码器兑换积分的一个网站,后通过手机登录这个网站,按照网站上提示的操作,用手机银行转账了3999元,之后才意识到被骗。

    揭秘:犯罪分子假扮某电信运营商官服号码群发积分兑换现金的诈骗短信,并在短信中内置一个钓鱼网址,用户一旦按照短信要求登录钓鱼网址输入个人信息,就会以兑换积分需要激活的名义,被要求安装一个带有病毒的APP手机木马病毒软件,手机内所有的短信均会被拦截到诈骗分子事先设置的短信接收手机号码上。然后,诈骗分子通过电商和支付平台发起购物申请,通过快捷支付方式,完成银行卡盗刷。

    另外,骗子会制作一些抢红包软件投放在网络上。有些市民一旦轻信点击下载,就会把木马“请”到自己的手机里,还有些市民随意扫描假红包网页提供的二维码,轻易让木马软件突破了防线。

    陌生号码的短信千万不要点

    手机短信木马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骗子在病毒链接前一般加上一句话,诱导你点开网址链接,诸如“聚餐照片”、“老同学照片”等等,都是以“熟人”为切入点,让接收方在不知不觉中随手点开病毒链接,植入了木马病毒。

    而这种恶意程序,会优先运行,能盗取手机上一切跟账号、密码有关的资料,因此,只要是接收到类似短信,切记不点、不回,要马上删除。若是不慎点击安装了恶意程序,可以采取两种方法应对:第一种方法是使用360手机卫士等安全软件查杀木马,并完全卸载这个病毒;第二种方法是重新刷入干净的操作系统。专家建议手机用户安装正规的软件,特别是安卓手机用户,对以“apk”结尾的文件要慎重安装。如果删除不掉,就马上关机,然后找专业人士刷机。(综合东南快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网址的陌生短信千万不能点击和回复
误传|回短信“你是谁”,银行卡不会被盗刷!
二维码骗局频发 “见码就扫”易破财
网络支付的十大安全宝典
男子收到老婆的'不雅视频' 看完后真哭了
二维码背后的阴谋:千里之外植入木马病毒|二维码|木马病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