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月我最喜欢这部电影

原文发布于文汇APP,留存公众号。

01 站在希区柯克肩膀上的人

《敦刻尔克》是本月初最引人期待的电影,各大影评网站的高口碑令其还未上映就吊足了影迷胃口。这部反映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悬疑片”,被视作诺兰冲击奥斯卡的又一力作。

在《敦刻尔克》之前,学院派与大众影迷对诺兰的评价存在明显分歧。学院派的主流意见是:诺兰操作商业片得心应手,他在商业片中尝试了多种电影技术,并且在叙事结构上有非凡功力,但他距离顶级大师仍有一段距离。而在大众影迷看来,诺兰是一位典型的“明星导演”、“叙事大师”,他的电影总有大惊喜,堪称“站在希区柯克肩膀上的人”。

诺兰对奥斯卡有没有期望?我们不得而知。尽管确实有鼎鼎大名的技巧大师,不必依靠奥斯卡为自己正名,但对于大部分导演而言,奥斯卡象征着一个门槛,是否被奥斯卡垂青,意味着在学院派眼里,你是否能跻身大师行列。而诺兰在冲击奥斯卡这件事上,一直磕磕碰碰。

但《敦刻尔克》作为一部实验性战争片,确实从放映以来,就有一脸的奥斯卡相儿。描写战争场景,敌人的面孔却一秒钟也没出现,规避宏大叙事,摈弃俗套的顺序故事和英雄话语,故事的价值观又具有鲜明的普世性,而所选题材,也是英美人民喜闻乐见的。这样的片子,很“奥斯卡”。

《敦刻尔克》另一个引人关注的点在于它的音乐。诺兰第六次与作曲家汉斯·季默合作,后者为观众带来一场持续震撼的听觉洗礼,他在《片中试验了音乐作为电影叙事推动力的可能性。

汉斯·季默与诺兰合作过《蝙蝠侠前传》三部曲、《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他曾凭借《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的配乐获得过两次奥斯卡奖的提名,这一次,他很有可能通过《敦刻尔克》摘得奥斯卡。

诺兰在采访中表示,《敦刻尔克》是自己在50岁之前送给自己的礼物。而他在这份礼物上延续了自己对于电影拍摄手法的探索欲。

他拒绝数字电影,坚持胶片拍摄,选取了15/70毫米IMAX胶片以及超宽银幕(Super Panavision)65毫米胶片。为了更真实的“再现”大撤退,在“海上”这条线,诺兰采用了真正的海军驱逐舰来呈现海战效果,并一度征用62艘船运用于拍摄;在“陆地”,他拍摄时调用了1500名临时演员,营造出大批军队的效果;更绝的在“空中”,诺兰将IMAX摄影机安放在一架真的喷火式战斗机的驾驶座舱和机翼的位置,好实现更逼真的空战观感。

在技术上的精益求精使《敦刻尔克》给人一种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当士兵们在街道中逃窜,枪声仿佛就在我们身旁响起。部分影评人认为:《敦刻尔克》是一部很写实的电影,这点我认同。无论是对战场场景的还原,还是对士兵心理状态的描摹,诺兰都力求接近于“真实的状态”。诺兰对新技术的运用,实际上也服务于“写实”这一目的。

02 被战争葬送的人

诺兰努力达到“表面的真实”。由于他无意开拓影片的故事性,影片对人的精神层面的探讨浅尝辄止,观众很难通过支离破碎的故事来达成更深层次的思考,即便有震撼连续的音乐进行补救,它也只能给予观众一种感觉上的体验,可每当观众想真正进入某个人物的内心,快速跳跃的叙事与一言不发的人物又堵上了这个口子。

《敦刻尔克》对人物的塑造并不丰满,我们只能从电影中捕捉到某个人物的某个特点,但“深邃立体”的人在电影里缺席了。无论是大义凛然的民船船长,还是波顿指挥官,亦或者影片陆地线的男主,他们都只是在电影划定的时间线内做出各自的反应,他们做事的动机都一目了然。这是诺兰的“反深度化处理”,不通过人物、事件导向对某个深度命题的思考,或者对人性灰暗面的剖析,“还原表象”即目的,于是,人物只需呈现合理的动作、符合氛围的反应,不必阐发什么洞见或个人的精神困局。在这种创作主旨下,人物缺乏深度是在所难免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敦刻尔克》的故事毫无可谈之处。笔者在观影过程中,对两个小角色的死亡耿耿于怀。一位,是由阿纽林·巴纳德扮演的法国兵,另一位则是巴里·基奥汉扮演的乔治(道森船长的助手),他们都没有活着回到英国。

法国兵救过男主角,而且在一艘舰船沉没之际,救了一批英国人,可是,当这位法国士兵与一群英国士兵在一条渔船内,而这艘渔船又被远处的德军打出洞口,船体不断下沉时,英国士兵却提议赶走法国人以减轻船内重量。当众人发现洞口太多,再怎么堵也无济于事,他们决定弃船。可怜的法国士兵由于不懂英文,没听懂弃船命令,仍在堵洞口,错过了最佳逃离时间,最终溺死于船内。

乔治的死亡更让人不忍。他本来是只随道森先生坐船去往敦刻尔克,不意航行途中救回的英国士兵是一个“懦夫”,不愿回敦刻尔克,因而与道森先生发生争执,而他不幸地被这位英国士兵误伤,伤重不治身亡。

大撤退成功的英国士兵们被群人礼赞,可那位法国士兵与乔治,却成为“被战争葬送的人”,他们不是死在敌军之手,他们因人性龃龉的一面而死。

乔治被追认为英雄,可法国士兵,没有人记得他了。战争的残酷、历史的残酷,体现在报纸上的死亡数字中,更体现在这样的人间悲剧。

有人说:“《敦刻尔克》回避了战争的残酷性。”在他们看来,《敦刻尔克》对战争的残酷性揭露不足,名为摆脱宏大叙事,却使敦刻尔克大撤退在电影中显得随意而轻巧,活生生将大撤退拍成《少年汤米的奇妙漂流》、《道森先生开船一日游》与《一位空军飞行员的一个小时》。

但是,这恰恰是诺兰的聪明之处。用大场面和鲜血淋漓呈现战争残酷性的电影太多了,不说《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即便是“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个题材,有什么比《赎罪》的五分钟长镜头更直观且炫技地表现战场面貌的吗?但是,在这种鲜血淋漓中,一个个士兵已经化作模糊的个体,集体牺牲的其中一个“数字”,而诺兰在《敦刻尔克》中的处理,一来,跳脱前人窠臼;二来,是他对那些无辜葬送的人的重视。在战争之中,不只有马革裹尸、光荣赴死的前线将士,也有“荒唐”而死、因人性的灰色角落发作而死的小角儿,呈现他们,才能解构那些狂热分子对战争的激情,才能直勾勾地呈现真正的荒谬。

03 寻找与回归

《敦刻尔克》是一部非典型的诺兰电影。

过去,如果我们观看诺兰的片子,强故事性、英雄主义或聪明绝顶的人物以及结尾的高潮是常规元素,可如果观看《敦刻尔克》,这些元素都被规避了。

一个极简的故事,靠音乐与人物动作推动,没有刻意干扰观众的叙事圈套,没有蝙蝠侠般的非凡英雄,有的是平凡人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的努力,船长、飞行员,他们都只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出自己认为正当的选择。而他们的帮助也不是英雄主义式的,而恰恰服务于一个整体。船长响应政府号召,而飞行员为的是执行任务。当观众看到尾声,以为会有所谓的高潮点,诺兰却跟观众开了个玩笑,没有,就是没有,给予你一种“怎么就这样没了?”的感觉。

诺兰在《敦刻尔克》中借鉴了希区柯克、布列松等大师,电影中出现的一些画面,会让资深影迷瞬间想起《党同伐异》、《死囚越狱》、《一个国家的诞生》、《西北以北》等经典电影。在这一方面,诺兰显示出自己高超的学习能力,这些模仿并未沦为赤裸裸的炫技,而是让《敦刻尔克》这个“密室”故事更加成熟。说到底,这些技艺服务于诺兰创作本片的核心意图——战争中人的真实状态。

同时,他将科幻片中惯用的技法运用到了战争片里。对德军的拍法,就像《2001太空漫游》对外星人的处理,理想的效果是“此时无人胜有人”。对战场的静态处理,和高空之上突如其来的空袭,营造出一种仿太空式的极端压抑与不安。

与之相对的,处于大撤退中的士兵就像宇宙中遭到怪物袭击后紧急逃亡的地球人,他们渴望“回家”,而在路上一定会有不信任危机。汉斯·季默那些仿佛秒表快速转动或幽灵颤抖的音乐,加强了电影的局部感与压迫感,看起来环绕四周又无处可见的德国人(外部威胁),对密室(敦刻尔克)内的人群形成强大的压迫。

在影片的绝大多数时间,诺兰作为掌控者的立场,在电影中都消失无形。而过去在诺兰电影中常见的“旁白”或“引导式叙述者”,在《敦刻尔克》也不再存在。《敦刻尔克》专注于呈现“瞬间的动作与状态”,而无意做过多的解读,实质上,它通过音乐、画面切换、人物举止与观众互动,而非人物的语言。

诺兰不再执着于设下叙事圈套,他在叙事结构与剪辑上的努力是为了让观众对故事更有沉浸感,让不同时间线的故事流畅而清晰。如果说《致命魔术》时的诺兰,习惯于“化简为繁”,那现在,诺兰正“化繁为简”。

这种处理,让《敦刻尔克》具有很强的写实性,但它也引起了一个关于“电影为何”、“呈现为何”的思考,尽管这种问题已经被争论多年。

镜头语言是否呈现“表象真实”,就达到了理想效果?一位电影导演,又是否该完全放弃阐释,而只是致力于“还原”?这个问题见仁见智。

通过《敦刻尔克》,诺兰呈现出不一样的自己。但在结尾,诺兰还是将前面的叙事实验拉回到主流商业电影的叙事脉络中。

《敦刻尔克》的前九十分钟区别于主流商业战争片,但在结尾,诺兰还是向商业电影的传统套路妥协了。或者说:它暂时没找到比这个更妥帖的收尾方式。爱国主义的基调结合丘吉尔的画外音,个体因为人民群众的接纳而转悲为欢,这个结局很传统。

拍摄《敦刻尔克》,体现出处于转折期的诺兰,他反省自己过去的创作姿态,克制住运用“迷影叙事”的冲动,将对诡计、悬疑的把玩转移到对呈现对象真实状态的专注。

不过,即便在叙事与创作主旨上有所改变,《敦刻尔克》也包含了诺兰持续的一个创作母题。

寻找与回归是诺兰电影的一个重要母题。在技术上,诺兰对默片时代有一份向往,而对流行的好莱坞叙事保持警惕。他说:“我想要做的便是回溯到我所钟爱的默片时代,那时候的创作者找到了一种方式,让观众在影像的框架内去感受和生发想象。”

在人物上,诺兰的电影中不乏对自身归属异常敏感的人物。《记忆碎片》中深爱妻子的复仇者蓝纳;《蝙蝠侠》系列中伸张正义又反复追问自己存在意义的布鲁斯;《星际穿越》中留恋家庭而离家而去的库珀。

与先锋的技术求索不同,诺兰的电影价值观保守而传统,他自身是一个看重家庭的人,对爱与“守护”有一种认可,所以在他的电影里,主人公们最牵挂的往往是自己的家庭,而亲人/爱人的离去,构成诺兰电影中复仇/反省的原动力。就像《蝙蝠侠》系列中的瑞秋去世、《致命魔术》的妻子去世、《星际穿越》失去妻子的库珀。

于是,当我们看到《敦刻尔克》打出回家的口号,就一点也不惊奇。中文翻译版将“home”翻译为祖国,仿佛在给诺兰来一场玩笑。

在中国的语境里,家国是含混纠缠的,但在诺兰的语境里,他更强调家,对“国”处于一种疏离或审慎的态度,国家缺席、家庭犹在常见于诺兰的电影中,而在《敦刻尔克》里,很多民船驾驶员自发来到敦刻尔克救援,他们强调的原因是“德国人如果打到家门口,我们也将危如累卵。”出于对自身私产的关切,他们希望敦刻尔克的士兵们能够完成撤退,以拱卫自己的家园。

不过,诺兰在处理这一题材时并非没有妥协,或者说,他的立场与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一题材的敏感度,多多少少还是让他需要最终再次回归主流叙事。

在历史上,敦刻尔克大撤退并非如英国报纸宣传般伟大正义,李德哈特的渲染无法掩盖英军对法军的背信弃义,当丘吉尔还嚷嚷:“我要求派出部队同敦刻尔克共存亡。”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已经离开法国,而英国人的大撤退早已有条不紊的进行。但代价是法国人的大量牺牲。

法国将军马克西姆·魏刚愤怒地指出:“当法军正在从南向北推进之时,英国人却擅自向海港当面撤退了25英里。”而时任法国总理雷诺随后在盟军最高会议中警告:“22万英国士兵当中已经有15万撤退了,而20万法国士兵中只有1.5万人被送走。如果不能得到立即纠正,它将会给大家带来严重的政治后果。”由于法国当面的愤怒,英国当局才做出让步,增加撤退法国士兵。而电影《敦刻尔克》尽管在开篇点到了英国士兵与法国士兵“同盟中又有摩擦”的关系,比如那段“英国人的船法国人不能做”,以及冒名顶替“吉布森”的法国士兵的死亡,但最终还是经由波顿指挥官之口,强行弘扬一波英国当局的友善。

如上文所言,影片在结尾处回到了主流爱国电影的套路。气馁的英国兵因为车窗外群众的鼓励又振作起来,“伟大领袖”丘吉尔的讲话余音绕梁,三十三万余人,报纸上对大撤退的歌颂,消解了这场“光辉事迹”中的灰色一面。而无辜死去的船长帮手,好像也因为英雄的表彰实现了生之意义。

于是,诺兰在解构之后,不是选择进一步的“革命之路”,而是在价值观上,选择了又一次回归。

这是诺兰妥协的地方,也显示出他在创作中的“矛盾”。

作为中生代电影导演的佼佼者,他一直试图在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寻找平衡,尝试在商业的套子中探索艺术电影的永恒命题。《蝙蝠侠前传》是他过去交出的惊喜答卷,而这一部《敦刻尔克》,尽管仍有瑕疵,但至少让人看到诺兰突破自己的决心。


打个广告:

决定成立一个王家卫电影分析群,负责持续讲解王家卫的电影,《旺角卡门》、《阿飞正传》、《重庆森林》、《蓝莓之夜》、《花样年华》、《春光乍泄》、《一代宗师》、《东邪西毒》、《手》等,并且会在每个月开办一场线下王家卫电影放映和分析会,地点706青年空间,如果你想成为会员,可添加宗城微信czc1566。要永久听取群内的资讯&参加线下电影放映,给宗城转账80元即可,转账成功后,宗城会拉你入群。(注:本群只负责分析与王家卫有关的内容,严禁广告和灌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敦刻尔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每部都是神作,诺兰2017新片想不封神都难!
郭凯 || 《敦刻尔克》——『一次拯救,一生救赎』
这部片子,建议大家跪着看。
《敦刻尔克》背后的历史故事!
松间照||历史需要被尊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