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方著名心理学家简介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nd,Sigmund 1856—1939)

 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1881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1886年与马莎·伯莱斯结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儿A·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1938年因遭纳粹迫害迁居伦敦,于1939年12月23日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

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1884年与J·布洛伊尔合作期间产生的,他们合作治疗一名叫安娜·欧的21岁癔症患者,他先从布洛伊尔那里学了宣泄疗法,后又师从J·沙可学习催眠术,继而他提出了自由联想疗法,1897年创立了自我分析法。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他的主要著作有:《歇斯底里研究》  (1895)、
          《梦的解释》    (1900)、
          《性欲三论》    (1905)、
          《论无意识》    (1915)、
          《自我与本我》   (1923)、
          《焦虑问题》    (1926)、
          《自我和防御机制》 (1936)。

华生,约翰·布鲁德斯(Watson,john Broadus 1878—1958)

 华生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1878年1月9日出生于美国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城外的一个农庄,16岁时进入格林维尔的福尔满大学学习哲学,21岁获得哲学硕士学位,1900年入芝加哥大学研究哲学与心理学,师从教育哲学家J·杜威、心理学家J·R·安吉尔、神经生理学家H·H唐纳尔森和生物学家J·洛布。1903年以题为《动物的教育》的论文获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随之出任芝加哥大学讲师和心理实验室主任,1908年受聘为霍普金斯大学正式教授。1913年《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文章发表,行为主义正式诞生1914年《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出版。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8年获福尔满大学名誉博士。1919年《行为主义心理学》出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美国军事航空服务社少校。1920年因主持一项有关性行为实验研究,引起家庭纠纷与妻子离婚而被迫辞职并离开学术界,改行从商,经营广告行业,1958年9月25日逝世。

他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有:

①确定了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消除了传统心理学的主观性,格守一般科学共有的客观性原则。

  ②发展了客观的观察方法,使心理学在方法上益趋精进。华生的预测与控制行为的观点促进应用心理学的发展,他的环境决定论观点影响美国心理学达30年。

罗杰斯,卡尔·兰塞姆(Rogers,Carl Ransom 1902—?)

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之一。1902年1月8日生于美国伊利诺斯的奥克派克。1919年考入威斯康星大学,选读农业,后转修历史,1924年获威斯康星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考上纽约联合神学院,二年后转到哥伦比亚大学读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1928年获文科硕士学位,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曾出任纽约罗切斯特“禁止虐待儿童协会”儿童社会问题研究室主任,罗切斯特儿童指导中心主任,1940年他成为俄亥俄洲立大学心理学教授。1942年,他的《咨询与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新概念》一书问世。1945年,他供职于芝加哥大学,出任咨询中心执行秘书。离开芝加哥后,他回到母校威斯康星大学,任心理学教授。1946—1947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1年,他出版了《患者中心治疗:它目前的实施、含义和理论》一书,十年后《成为一个人:一个治疗者的心理治疗观点》问世。

  罗杰斯的突出贡献在于创立了一种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体系,其流行程度仅次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生而有之地具有自我实现的趋向,当由社会价值观念内化而成的价值观与原来的自我有冲突时便引起焦虑,为了对付焦虑,人们不得不采取心理防御,这样就限制了个人对其思想和感情的自由表达,削弱了自我实现的能力,从而使人的心理发育处于不完善的状态。而罗杰斯创立的就诊者中心治疗的根本原则就是人为地创造一种绝对的无条件的积极尊重气氛,使就诊者能在这种理想气氛下,修复其被歪曲与受损伤的自我实现潜力,重新走上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心理康庄大道。

斯金纳.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
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1904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奎汉纳,从小对动物及人类行为感兴趣,1922年进纽约哈密尔顿学院主修文学,获英语科学士学位。后上哈佛大学专修心理学,师从当时著名的心理学家E·G布林。1930年和1931年分别获该校心理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此后5年时间留任哈佛大学研究员。1936—1944任明尼苏达大学讲师、副教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与美军秘密作战计划,采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方法训练鸽子,用以控制飞弹与鱼雷。1945年出任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系主任。1948年重返哈佛大学,担任心理学终生教授。1990年8月18日卒于波士顿。其一生中主要著作有《有机体的行为》(1938)、《科学和人类行为》(1953)、《言语行为》(1957)、《强化程序》(1957)、《教学技术》(1968)、《关于行为主义》(1974)、《超越自由和尊严》(1971)。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发展了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他所设计和发明的“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在60年代曾风行一时,对西方教育界产生深刻的影响,他在心理治疗、儿童行为矫正领域卓有贡献,属行为矫正技术的创始人之一。

巴甫洛夫

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1849年9月14日出生于梁赞的一个牧师家庭,1860年进入神学院,1870年改变成为当牧师的初衷,进入圣彼德堡大学学动物生理学。1875年转入军事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4年获任军事医学院副教授,1890年起成为军事医学院药理学教授,1895年起为生理学教授,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的卓越贡献而获诺贝尔奖金。他一生最突出的贡献是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他是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也是现代唯物主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他发展了谢切诺夫关于心理活动反射本性的学说,把反射解释为有机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要素。他详细地研究了暂时神经联系形成的神经机制和条件反射活动发展与消退的规律性,论述了基本的神经生理过程——兴奋和抑制现象的扩散和集中及其相互诱导的规律,提出了神经系统类型的学说和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他的条件反射理论是后来行为主义发展的奠基石,华生借此构成行为主义纲领。

  主要著作有:《心脏的传出神经》 (1883)、
        《主要消化腺机能讲义》 (1897)、
        《消化腺作用》 (1902)、
        《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20年经验:条件反射》 (1923)、
        《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 (1927)等。

阿德勒
阿德勒的一生,可以说是不断地超越自卑,走向成功的一生――

他患有先天性软骨病,儿时身体弱,并不特别受宠。5岁时还得过大病,受到死亡的威胁。但他坚强地活了过来,而且活得乐观而自信。

等到上学后,又因数学差受到老师的歧视,被当作差等生看待,阿德勒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刻苦的努力改变了别人对他的看法而成了优等生。

就在他的心理学研究崭露头角的时候,他遭到弗洛伊德的压制和排斥,但他不惧权威,勇敢地走上自己渴望的道路。

他自己的事业开始不久,就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不得不中断研究,到军中服役,救死扶伤。

战争终于结束了,他的思想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但他昔日的追随者和伙伴却因观点不合弃他而去,几乎动摇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阿德勒没有贪恋小圈子的声誉,把研究的热情倾注到普通的百姓们平凡的生活中去,反而给他带来更大的成功。

由于阿德勒对人类个体心理的出色研究和取得的卓著成就,使个体心理学在他身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它的影响也日益扩大。

还在1949年,著名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就预言说,我们可以预见,个体心理学在20世纪将迅速发展,因为唯有它的帮助,心理学才能符合它所研究和服务的人类本性。

个体心理学在多个有关人文科学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以心理治疗和教育领域最为突出。

在阿德勒看来,各种心理疾病或障碍都是“生活的失败”,是由于错误的生活风格导致的。而错误的生活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个人专注于夸大了的个人优越感并缺乏足够的“社会兴趣”。如果一个人缺乏对社会的兴趣和与他人的合作精神,而自己的生活目标又遇到困难不能达到,人的心理就不平衡。不正常了。

阿德勒的治疗方式就是通过分析病者的生活风格,帮助病者提高社会兴趣,面对现实,做出新的生活选择。

这一点是个体心理学相当独特的特征,也是它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因为它通过提高人的社会兴趣,改变了人在生活中的价值观念,从而重新树立了生活目标,填补了信仰的空白。

从这一点自看,个体心理学有一种类似宗教的作用,而这恰恰是其他各派心理学忽视的东西。《个体心理学》一书的作者考西尼说:我发现个体心理学填补了我的空虚,并优于其他理论体系,它通过它的“社会兴趣”概念给了我一种生活哲学。

的确,如果耐心地品味阿德勒的名作《超越自卑》,你会被作者对生活的无限热情和他对人类健康、理性、乐观的执著精神而深深地感动。尤其在一个物欲横流、精神贫乏的年代里,阿德勒的心理学犹如浸入沙漠的一缕甘泉,让人重新体味到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绝不仅仅是金钱、物质和泛滥的私欲,它还有更广阔,也更令人神往的精神园地。

目前,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所喜爱、所传播。在美洲,有“阿德勒心理学协会”,定期出版业务通讯和《个体心理学季刊》。在北美和欧洲,有30多个训练机构和100多个专业阿德勒组织。德国也有庞大的个体心理学协会,出版《个体心理学》杂志。国际上也有个体心理学联合会,定期开会,讨论交流个体心理学的最新进展。

阿德勒认为自己的个体心理学是所有目的在于增进人类福利的伟大运动的继承者。可以说,阿德勒为自己确定的这个生活目标是实现了,世界上已经有无数读者从阿德勒的名作《超越自卑》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成功地跨越了自卑感的局限。今天,仍然会有更多的人从这本书中体味个体心理学特有的魅力,省察自己的生活风格,寻求适合自我的超越之道。

卡特尔
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1905年出生于英格兰斯塔福德郡。1921年进入伦敦大学,主修特理和化学,3年后获理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伦敦大学研究生院主修文学和哲学,并先后获得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28—1931年,在英格兰埃克塞特大学任讲师;1932—1937年,创办并主持了英格兰莱斯特市心理诊所。1937年应美国著名心理生学家E·桑代克邀请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工作一年,之后分别在克拉克大学及哈佛大学讲学,1944年以后长期供职于伊利诺斯大学。

  卡特尔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将因素分析的统计方法应用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他编写的《卡特尔十六项个性因素测验》是世界公认的最具权威的个性测验方法,在临床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心身疾病的个性特征的研究,对人才选拔和培养也很有参考价值。

  主要著作有:《多元实验心理学手册》、
        《人格的种类和测量》、
        《人格研究导论》、
        《人格》、
        《一个系统的理论与事实研究》、
        《人格和动机:结构与测量》、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
        《人格的科学分析》、
        《人格和学习理论:一个有关成熟和结构学习的系统理论》、
        《人格和学习理论:环境中的人格结构》,

荣格

荣格于1875年出生于瑞士东北部康斯坦斯湖畔一个名叫凯斯维尔的乡村里,他家中一共有9个牧师(他的父亲和8个叔伯),家庭中浓厚的宗教气氛很大程度上培养助长了荣格的神秘主义倾向。荣格的童年生活是孤独的。他有两个哥哥,但都在他出生之前夭折了;他的父母不和睦,经常吵架,母亲的性情反复无常。荣格常常是一个人玩,自己设计出各种模仿宗教仪式的游戏;他常常沉湎在梦、幻觉和离奇的想象中,他喜欢独自面对美丽的湖光山色,享受与大自然默契的愉悦,领悟大自然给他的神秘启示。这一切使得荣格自小就非常内向、敏感。 

  1907年,荣格和弗洛伊德第一次见面,彼此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此后,大约有五年的时间,可以说是他们的“蜜月”。弗洛伊德器重荣格,称他为“我亲爱的儿子”。希望他继承自己的事业,认为“当我所建立的王国被孤立的时候,惟有荣格一个人应该继承它的全部事业”。1911年,弗洛伊德不顾其他人的反对,推荐荣格担任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第一任主席。而荣格也非常尊敬弗洛伊德。 

  但是,两人的亲密关系毕竟不能掩盖他们之间真实存在的思想上的分歧。这首先并且也集中地在性理论方面暴露出来。事实上荣格从一开始就倾向于把力比多看成是一种创造性的、指向未来并不可破坏的生命力,可以被导向不同的方向,性不是它唯一的、甚至也不是主要的形态。 

  开始,荣格只是在和弗洛伊德的通信与私下交谈中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到1912年,他发表了《力比多的象征》一文,同年夏天,他又去美国讲学,在那里,他终于公开了他与弗洛伊德之间的分歧。1913年10月,荣格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年鉴》主编职务;1914年又辞去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主席职务,然后又退出了学会。荣格和弗洛伊德之间的友谊、合作和往来至此结束,但是荣格终其一生都保持着对弗洛伊德真诚的敬意。

詹姆斯
William James, 1842~1910,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心理学机能主义和哲学实用主义的先驱。早年爱好绘画、音乐、哲学和文学,曾决心要成为画家,但终于转而研究科学,于1869年取得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872年开始在哈佛大学讲授解剖学和生理学,1875年他出于讲课演示的需要,曾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他是美国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曾先后两次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詹姆斯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心理学家,对于当时的英国和德国的心理学都有精湛的研究。他曾在A.贝恩1876年创办的《心理》杂志第一期上发表论文,此后10年又陆续在《心理》和其他心理学期刊上发表文章。 1890年出版的他的名著《心理学原理》是美国心理学史上的一部划时代著作。这部著作不仅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机能主义概念,而且对于两大问题的研究有独到的贡献:①意识研究——他认为,意识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思想流”或“意识流”,由此说明意识经验是统一的整体,既不能分割为各个元素,也不能划分为不同阶段;②情绪假说——他认为,任何情绪都不过是对生理变化的知觉,并不是因为“我们难过而哭泣”或“我们害怕而逃跑”,而是因为“我们哭泣而觉得难过”或“我们逃跑而觉得害怕”。身的反应在前,情绪正是身的变化发生时的感受。 


詹姆斯晚年研究哲学和宗教问题,《宗教经验种种》(1902)和《实用主义》(1907)是他的另外两部名著。

缪勒 
德国生理学家缪勒(1801~1833)著。1833~1840年分8卷出版。卷一论述血液和 淋巴液循环,卷二论述呼吸、营养、生长、生殖和排泄等化学问题,卷三论神经生理 学,卷四`~六为实验心理学。 其中包括一般的肌肉运动、反射动作、发音讲话等;作者再论述5种感觉时,特别介 绍了他提出的感官神经特殊能说,即感觉的性质不决定于刺激的性质,而决定于神经 能的性质;论述心灵时,讨论了联想、记忆、想象、思维、激情、心体问题、幻想、 行动、气质及睡眠等一系列心理学问? 狻? 最后两卷讨论生殖以及胚胎器期和产后的发展。该著的出版标志着生理科学的 问世。作者也因此被称为“生理学之父”。书中提到的感官神经特殊能说,反映了当 时唯能论思潮对科学思想的巨大影响,赫尔姆霍斯曾把作者的这一学说与牛顿发现万 有引力定律相提并论。 但是,列宁和费尔巴哈都指出,感官神经特殊能说是生理学中的唯心论。

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 

德国实验心理学家,现代联想主义的开创者。他在心理学史上第一次运用实验 法研究高级心理过程,开辟了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对记忆的研究作出了重要 贡献。 艾宾浩斯出生于德国波恩附近巴门的一个商人家庭,于17岁入波恩大学学习历 史和语言,后转入哈雷大学及柏林大学专研哲学。1873年或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于1875~1878年间留学英国和法国。1880~1909年期间相继在柏林大学、布雷斯 大学教授,1905年任哈雷大学教授。1890年和1894年先后在柏林大学、布雷斯大学 各建立了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后来在哈雷大学又将原有的实验室加以扩充。他和物 理学家寇尼格(Konig,1890)创办了《感官心理学与生理学期刊》,编辑包括有 赫尔姆霍茨、黑林、谬勒、斯图姆夫等著名学者,它反映出冯特实验室以外心理学 家研究的成果。1893年艾宾浩斯发表色觉理论。他59岁时因 肺炎去世。 主要著作:《记忆》1885、《心理学原理》[第一卷的上半部(1897),其下 半部及全卷(1902),第二卷上半部及书的简本(1908),全书后来由杜尔、彪勒 完成。此书出版后大受欢迎,风行一时]。《心理学纲要》(1908),此书开头第 一句就是:“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这句话已成为心 理学中常被引用的名言。

布伦塔诺(Franz Brentano,1838-1917) 

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意动心理学派(act psychology school)的创始人。 他出生于德国望族,祖先在意大利经商,后来迁到波恩。16岁开始受教士专业训练 。后在柏林、慕尼黑和杜平根大学学习哲学,于186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被 任命为神甫。1866年任符茨堡大学讲师达七年之久,讲授和撰写亚里士多德哲学。 布伦塔诺富于独立思想,一生多次受挫。1869年他不赞成罗马天主教教会关于 教皇无过失的主张,便著文反对。1872年他升正教授之时,正值教会通过该教义, 他辞退教授和神甫两职,终生笃信基督,专心著述。1874年其名著问世。经洛采的 推荐被维也纳大学聘为哲学教授六年,成绩卓著,影响很大。1880年又发生第二次 波折,布伦塔诺与一女性天主教徒恋爱,因与奥国规定不能和曾任神甫的人订婚相 冲突而辞职。结婚后又回维也纳大学任教,先后共20年之久。在此之间,布伦塔诺 以成为一位著名学者,他的影响越来越大。他的学生斯图姆夫、 棱费尔和弗洛伊 德等均是心理学史上的重要人物。1894年,他因妻子去世深受刺激,且患眼疾,最 后辞职移居意大利、瑞士,继续著述达19年。他后来几乎失明,于瑞士去世,终年 79岁。 布伦塔诺最重要的心理学著作:《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1874)。此外,还 有两部著作:《感觉心理学》(1907)、《心理现象分类》(1911)。布伦塔诺作 为德国意动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开辟反冯特主义的欧洲机能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 促进奥国学派与形质学派的发展,并且对目的心理学、精神分析和完形心理学均起 到理论先驱的作用,影响直至今日。

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 

英国哲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早期进化论者。他生于德尔比 ,父早亡,只读过三年小学。自幼对动植物有兴趣,通过自学对数学和机械学有相 当素养,先做过工程师、经济学杂志编辑,后来专心著述。早在1850年,他就开始 论及进化的问题,并引起人们的注意。 斯宾塞的名著《心理学原理》(1855)是他的《综合哲学》(十卷)全书中的 一部分。该书与贝恩的《感觉与理智》同年出版,其第二版(1870-1872)的影响 更大。作为进化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斯宾塞是将进化观引入心理学的第一位 学者,用生物进化的观点解释心理现象的本质,将研究重心从机器构造的有机体转 移到有机体同环境适应的关系。

高尔顿(Francis Galton,1822~1911) 

高尔顿深受进化论的影响,为差异心理学的创始人,运用回答法研究意象的个 别差异,并发现联觉;首创智力理论;创造数学统计方法研究个别差异,如相关、 回归概念。 高尔顿是英国科学家、探险家和“差异心理学之父”。他出身于一个金融世家 ,先学医后改学数学,1844年于剑桥大学毕业。他曾经到西南非洲探险,因建树功 绩而知名,被选入英国皇家学会,晚年还获得爵士封号。他因家境富有,从未担任 大学教授或其他专门职业,但爱好发明,多才多艺,学术兴趣超过同年代的许多学 者,包括人类学、地理学、数学、力学、气象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等。 高尔顿的主要著作有:《遗传的天才》(1862/1869)、《英国的科学家们: 他们的秉赋和教养》(1874)、《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1907/1883)、《 自然的遗传》(1889)。他深受进化论的影响,为差异心理学的创始人,运用问答 法研究意象的个别差异,并发现联觉;首创智力理论;创造数学统计方法研究个别 差异,如相关、回归概念。  

霍尔(Granville Stanley Hall,1844~1924) 

美国发展心理学的开山祖;创办第一份美国心理学刊物《美国心理学杂志》及 第一个美国心理学家的科学组织(美国心理学会,简称APA),对于精神分析传播 至美国,功不可没。对于美国心理学的贡献,主要在实际工作和应用方面。 霍尔出生于马萨诸塞的乡村,父母均为教师,兴趣较为广泛,立志有所成就。 他于1863年入威廉学院,深喜哲学,信仰进化论。1867年入纽约市联合神学院时, 他的哲学家气味仍然浓于神学家的气味。他两次赴德留学。1868-1871年在波恩大 学、柏林大学专攻哲学,兼修生理学。回国后,在俄亥俄州提阿学院教授英文和哲 学。1874年因读了冯特的《生理心理学》,他的兴趣又由哲学转向新心理学。他认 为新心理学比哲学能给人更实际的知识。1876年他在哈佛大学教授英文,研究哲学 ,并跟詹姆斯学习心理学。1878奶奶他以《关于空间肌肉知觉》的论文获美国心理 学第一个博士学位。此后,1878-1880年他又第二次去德国,先在柏林大学学习生 理学,后到莱比锡大学专攻心理学,成为冯特的第一个美国学生。返美之后,先在 哈佛大学开讲座,后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884-1888年任该校教授。1888-192 0年任克拉克大学心理学教授兼校长。

安吉尔(James Rowland Angell,1869~1949) 

安吉尔认为机能主义心理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之全部关系,为无意识或习惯 的行为研究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扩大了心理学应用研究的领域。 安吉尔是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建立者。他出生 于佛蒙特州的伯林顿,早年在密执安大学随杜威学习,后转哈佛大学,在詹姆斯的 指导下获硕士学位。后去德国、法国继续深造。他是著名心理学家中未获博士学位 而获荣誉博士学位最多的人(23个)。1894年与杜威同时到芝加哥大学,共同创建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在该校25年工作期间,先后任助教授、教授、心理实验室主 任、心理系主任、教务长、代理校长。1921-1937年担任耶鲁大学校长,并创办了 著名的人际关系研究所。于1906年他被选为美国心理学会的第15任主席。主要著作 有:《心理学:人类意识的结构与机能的研究》(1904)、《心理学导论》(191 8)等。

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 

桑代克作为动物心理学的鼻祖,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创建了教育心理学 ,于吴伟士共同研究学习迁移,并设计了心理测验,为美国教育测验运动的领袖之 一。 桑代克是美国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动物心理实验的首创者,教育心理学 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于1895年到哈佛大学受教于詹姆斯,做小鸡走 迷津实验。后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继续利用猫和狗等做实验。1898年在卡特尔 的指导下,以《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在 该校教育学院工作40年,先后任教员(1899)、副教授(1901)、教授(1903), 于1940年退休。1942年又回哈佛大学任詹姆斯讲座,继续从事心理学研究,直到1 949年去世。 桑代克的著作很多,有500多种,其中有不少是巨著和专著。主要著作有《动 物智慧》(1911)、《教育心理学》(三卷本,1903/1913-1914)、《智力测验 》(1927)、《人类的学习》(1931)、《需要、兴趣和态度的心理学》(1935) 、《人类与社会秩序》(1940)等。  

赫尔(Clark Leonard Hull,1884~1952)

 美国第一代新行为主义的重要人物,构建假设-演绎行为主义体系,把学习定 律加以数量化,坚持和发展严格客观的行为主义途径。30年代至60年代间,其学习 理论是最占优势、影响最大的学说之一。 赫尔生于美国纽约州的阿克隆。1913年毕业于密西根大学,1918年获威斯康辛 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此后十年间他在该校任心理学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192 9年任耶鲁大学人类关系研究所研究教授。他开始专门从事关于概念的形成、能力 倾向测验、烟草的效应和催眠术的研究。三、四十年代,他以提出一套新的行为理 论而出名。他在该校任教23年中,培养不少心理学人材。著名心理学家彭斯(Ken neth Wartenbe Spence,1907~1967)、米勒(Neal Elgar Miller,1909~)、吉布 森(Eleanor J.Gibson,1910~)等人,均跟随赫尔做过研究。1935年当选为美国心 理学会主席。其主要著作有:<<行为原理>>(1943)、<<行为要义>>(1951)、< <行为体系>>(1952)等。 赫尔反对华生的S-R公式和托尔曼的行为的目的性与认知性,同意托尔曼的中 介变量和整体行为,重视需要和驱力,构建一套假设-演绎行为主义(hypotheti co-deductive behaviorism)。

韦特默(Max Wertheimer,1880~1943)
完形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带领助手兼被试考夫卡、苛勒从事似动现象实验。据此揭示完形主义的观点,将完形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并倡导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
韦特默生于布拉格,先就读于茶理斯大学法律系,1901年转柏林大学学哲学和心理学,从师于斯图姆夫。1904年又转符茨堡大学,在屈尔佩的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1910年以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大学等校任教。从1911年开始对运动视觉进行实验研究,并获得很大成就。1933年因为 粹迫害而逃至美国,在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任兼职教授。主要著作有:<<创造性思维>>(Productive thinking,1982,1959,1945)(林宗基中译本,1987)、<<格式塔心理学源考>>(1967)、<<对抗:心理学与当今的问题>>(1970)、<<心理学的基本问题>>(1972)等。

苛勒(Wolfgang kohler,1887~1967)
完形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和考夫卡曾是韦特默似动现象实验的助手和被试;以小鸡视觉辨别实验为验证完形心理学提供实验根据,运用完形心理学原理,设计黑猩猩实验,研究顿悟学习,并把完形心理学理论系统化。
苛勒是美籍德国心理学家,他生于爱沙尼亚,在德国长大,先后在杜平根、波恩和柏林等大学学习,1909年在斯图姆夫的指导下以心理声学的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10年任教于法兰克福大学。1912年他和考夫卡一起当韦特默似动现象实验的被试,三人合作研究共同奠定完形心理学的基础。1913~1920年任普鲁士科学院人类研究所主任,到大西洋加那利群岛的腾奈立夫岛上对猩猩的智慧进行著名的实验研究。1921年回国继斯图姆夫任柏林大学教授兼心理研究所主任。1934年因受纳粹迫害而移居美国,到哈佛大学任教,次年任宾夕法尼亚斯瓦特莫学院心理学教授,1958年任新罕布什尔州特劳斯学院教授。1956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59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主要著作有:<<人猿的智慧>>(1917)、<<完形心理学>>(1929)、<<价值在事实世界中的地位>>(1938)、<<心理学的动力学>>(1940)、<<图形后效>>(1944)、<<完形心理学的任务>>(1969)等。

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 

完形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和苛勒曾是韦特默似动现象的助手和被试。明确认 定心理学的任务乃是研究行为与心理物理场的因果关系,主要贡献是于发展心理学 中贯彻完形理论。 考夫卡是美籍德国心理学家,他生于柏林,1903~1904年就读于爱丁堡大学。 1905年转入柏林大学,在斯图姆夫的指导下于1909年获得博士学位。1910年到法兰 克福大学,开始与韦特默和苛勒合作。1911~1927年一直任教于吉森大学,并进行 题为“对于完形心理学的贡献”的系列实验研究,自1913~1921年共辑五期发表于 <<心理学研究>>。1922年应约为<<心理学期刊>>撰写一篇阐述完形运动意义的论文 <<知觉:完形说引论>>引起强烈反响。1924年后移居美国,先后在康乃尔、芝加哥 和威斯康辛等大学讲学。1927年人史密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视知觉的实验研究。 作为完形心理学派的主要发言人,他最早向美国心理学界详细介绍完形心理学的对 象和方法等问题,并使完形心理学理论系统化。主要著作有:<<心理的发展>>(1 921)(高觉敷中译本为<<儿童心理学新论>>,1933,1957)、<<完形心理学原理 >>(1935)(傅统先中译本为<<格式塔心理学原理>>,1937)等。

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 

日内瓦学派创始人,瑞士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 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其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不仅是日内瓦学派的理 论基础,也是欧洲机能主义的重大发展。它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对当 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皮亚杰生于瑞士的纳沙泰尔,自幼聪慧过人,10岁发表有关鸟类生活论文,有 科学神童之称。1915年和1918年相继获得纳沙泰尔大学学士学位和博士(生物学) 学位。后在苏黎世、巴黎从事过精神病诊治及儿童测验工作。1921年经克拉帕雷德 推荐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1941年升任教育学院院长,并先后执教于 纳沙泰尔、日内瓦、洛桑和巴黎等大学。曾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 理科学联合会和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还长期担任设在日内瓦的国际教 育局长(1929~1967)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之职。他还是瑞士<<心理学 杂志>>主编及日内瓦的<<心理学文库>>、巴黎的<<儿童>>与<<辩证法>>、美国麻省 理工学院的<<语言学探究>>等学术刊物的编委。1955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发生认 识论中心”,并任主任,直至去世。皮亚杰曾被哈佛、巴黎、布鲁塞尔、剑桥、耶 鲁、坦普尔等20多所著名大学授予名誉学位,并获得埃拉斯穆斯、巴尔 赞、桑代克等多种科学奖。皮亚杰一生发表500多篇论文和50多部专著。主要著作 有:<<儿童的语言和行为>>(1963,1923)、<<儿童的判断与推理>>(1928)、< <儿童的道德判断>>(1965,1932)、<<智慧心理学>>(1962,1950)、<<发生认 识论原理>>(1970)等。

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 创建者之一,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 马斯洛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1926年入 的 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 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Harry Frederrick Harlow,1905~1981) 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 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为布兰 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9年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 一任常驻评议员。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196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 主席。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主要著 作有:<<动机与人格>>(1954)、<<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宗教、价值观 和高峰体验>>(1964)、<<科学心理学>>(1966)、<<人性能达的境界>>(1971) 等。

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

 美国科学家,也是信息加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的开创者之一。他和纽厄尔共同 提出物理符号系统假设,开辟了从信息加工观点研究人的心理的新取向,推动了认 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 西蒙有个中国名叫司马贺,他生于威斯康辛州的密尔沃基。 1943年获得芝加哥大政治科学博士学位。在伊利诺理工学院担任政治学教授多 年。从1949年开始,一直任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学和电脑科学教授。西蒙是美国 心理学会、经济学会、社会学会等六个学会的特别会员。1968~1972年任美国总统 的科学顾问。在心理学、电脑科学、信息论、人工智能、组织管理及哲学、社会学 、经济学等多种学科领域均有很高造诣。在50年代,西蒙和纽厄尔等人共同创建了 信息加工心理学,提出了物理符号系统假设。他们把人脑和电脑都看作是加工符号 的物理系统,而人脑的心理活动和电脑的信息加工都是符号的操作过程。这一理论 开辟了从信息加工观点研究人类思维的取向,推动了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 ce)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著作有:<<人类问题解决>>(Simon & Newell, 197 2)、<<思维模型>>(1979)等。西蒙除了在1986年获得美国总统颁发的国家科学 奖而外,还是世界上第一位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金(1978)的心理学家。  

勒温(Kurt Lewin,1890~1947)
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生活空间是其拓扑心理学最重要的基本概念;行为动力、人格组织则是主要内容,也是人格理论与学习论中场论的创始人。由于其独树一帜的团体动力学研究,故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
勒温生于德国波森省的莫基诺(今属波兰),先后受教于弗赖堡、慕尼黑及柏林等大学,曾与苛勒、考夫卡同学,在斯图姆夫的指导下,1914年在柏林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服四年军役后,回柏林大学任苛勒领导的心理学研究所助理,1922年任讲师,1926年任教授。1932年赴美任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翌年,因反对纳粹迫害而移居美国,先在 的 尔大学任教两年,后任爱荷华大学儿童福利研究所儿童心理学教授。1945年到麻省理工学院任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兼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和哈佛大学客座教授。
勒温的心理学研究活动可分为三个时期:1、柏林时期(1921~1932)。着重勒温的心理学研究活动可分为三个时期:1、柏林时期(1921~1932)。着重研究和分析学习和知觉的认识过程、个体动机和情绪的动力学等,根据大量有关成人与儿童的实验,提出动机理论。2、爱荷华大学时期(1935~1944)。理论兴趣和研究重点集中在奖惩、冲突和社会影响等人际交往的过程,并对一些团体现象进行研究,如领导、社会气氛、团体标准和价值观念等。其中一项重要成果,就是关于民主和专制条件下的儿童团体的研究。3、麻省理工学院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时期(1945~1947)。考察技术、经济、法律和政治对团体的社会约束,研究工业组织中的冲突和团体间的偏见与敌对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勒温主要著作有:<<人格的动力理论>>(1935)、<<拓扑心理学原理>>(1936)(高觉敷中译本书名为<<形势心理学原理>>,1949)、<<对心理学理论的贡献>>(1938)、<<解决社会冲突>>(1948)、<<社会科学中的场论>>(1951)等。

杜威(John Dewey,1859~1952)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是20世纪对东西方文化影响 最大的人物。 杜威生于美国佛蒙特州的伯林顿,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州立大学。 1882年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霍尔的研究生,1884年以《康德的心理学》的论 文获取哲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密执安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任教。1894年到芝加哥 大学成为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中心。同时创办实验学校,从事教育革新,成为美 国“进步教育”的先驱。1904-193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和哲 学上的应用。1900年被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杜威曾经到过英国、前苏联、日本 、中国等世界许多国家讲学,1919-1920年期间他曾任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和北京高 师教育学院教授。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中国教育的改革留下深远的影响 。 。 杜威有关心理学的主要著作有:《心理学》(1886),这是美国人自己编撰的 第一部心理学教科书。五年出了三版。《怎样思考》(1910)、《教育上的兴趣与 努力》(1913)、《人性与行为》(1922)、《经验与本性》(1925)、《公众及 其问题》(1927)、《人的问题》(1946)、《认知与所知》(1949)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约翰·杜威——“百科全书式的心理学家” - 北大心理教育网
不只是读心术,7本书带你走进心理学
霍尔(身体距离学)
格式塔心理学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
弗洛伊德冰山理论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