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问“死是什么”,这位妈妈避而未答,却给出了最智慧的解答

死亡总是伴随善意的谎言

前几天在普吉岛,手机信号不稳定,一直都没和妈妈视频。回到北京第一个晚上,就带喆跟姥姥闲聊。

像往常一样,喆跟姥姥汇报自己最近的情况后,就到一边玩去了,我把手机竖放在床头,一边收拾乱七八糟的衣服,一边和妈妈拉家常,听妈妈讲到邻家奶奶的故事,不胜唏嘘。

那位邻家奶奶年近90,身体还很硬朗。

两年前,老奶奶的小儿子突发心脏病离世,考虑到老人心脏不太好,家人一直瞒着她,只说儿子被派到国外了,太忙回不来。

老人的大儿子还细心保管着弟弟的手机,隔段时间就假扮已经离世的弟弟给老人打电话报平安。

不久前,妈妈去看望那位奶奶,两人聊着聊着天,老人忽然说:“其实我知道老三(已经去世的小儿子)可能出事了,不然他不会这么久都不回来看我,工作再忙,也不能两年都不放假啊,他们是怕我受不了,都瞒着我……”

说着说着,老人抹起了眼泪,妈妈宽慰了一番后,老人心情好了些。

说完这些,妈妈在手机那端感慨:“眼看又到年底,这事怕是越来越不好瞒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向来都是人生不能承受之痛,但对一位年近90的老人来说,还有什么是比隐瞒更好的方法呢?

可能听到了我和姥姥聊天的只言片语,那天晚上,喆突然很认真地问我:“妈妈,那位老奶奶,儿子是不是死了啊?”

当真是童言无忌,“死”这个我们大人之间讳莫如深的字眼,他轻轻松松脱口而出。

我正要据实相告,可转念一想:“他这口无遮拦的,万一春节跟我们回老家,在老奶奶面前说漏嘴怎么办?”

虽然对孩子一直努力遵守实话实说的原则,这次却要破例了。

我硬着头皮编谎话:“老奶奶的儿子只是在离家很远很远的地方工作,坐飞机都要一天一夜,不能随便回去看望老奶奶。”

事实上,自从他4岁以后,确实常常跟我讨论有关生死的话题,比如经常告诉别人“我只有姥姥,没有姥爷了,姥爷在天上看着我呢”等等,这也是每个孩子在心智发育过程中的一段必经之路。

面对孩子的“生死”问题,千万不要这么做。

“妈妈,我的小金鱼怎么不动了?它死了吗?”

“妈妈,人老了就会死吗?什么是死?”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每位父母都会遇到这些问题。见过很多大人,这样处理孩子对死亡的疑惑——

极力否定:

“别瞎说,哪有这样的事,这不是小孩子应该考虑的问题。”

努力回避:

“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咱们不讨论这个好吗?来,看看这个,这个比较好玩……”

尽可能安慰:

“宝贝别怕,小金鱼只是被仙女邀请去做客了!放心,爸爸妈妈永远不会离开你的,我们会一直在你身边。”

极个别的会夸张地描述:

“对啊,死了以后,我们就看不见听不到再也没有感觉了,身体一动不动,还会烂掉,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如果对孩子的问题一味否定,那我们否定的可不仅仅是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还有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觉得自己想这些是不对的。事实上,孩子有权对任何事物感兴趣。

如果对孩子的问题一味回避,孩子的注意力虽然会暂时转移,但问题并没解决,孩子很快就会来问我们第二次、第三次……

选择用安慰的方式来处理,是因为我们感觉到了孩子的恐慌,没什么比编造一个美丽童话更能安抚孩子情绪了,很多文章也是这么写的,看上去很有爱。当孩子沉浸在大人描述的美好画面、不再害怕时,我们往往会有成就感产生。

但事实上,这是在对孩子隐瞒死亡的事实,有可能影响到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很早以前,在一部国外影片里看到过这样的情节:

年幼的女儿问父母关于生死的问题,父母不想让孩子伤心难过,就说,所有死去的亲人和朋友都会活在天堂里,那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仿佛死和活着是一样的。

结果,孩子竟怀着对死亡的憧憬慢慢走进湖中,溺水而亡。

父母追悔莫及,生活彻底改变了。

那时我就想,死亡这件事,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对孩子去美化它。

就如每次孩子问到已经故去的姥爷,我都会告诉他姥爷已经离开我们,他的灵魂可能在天上,但我们永远都不会再见到他。

至于夸张地给孩子描述死后的种种可怕状态,也是大可不必,那会让年幼的孩子更加恐慌。

死亡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意味着分离与失去,而且这种分离与失去是永久的、不可挽回的。那些不由分说就离去的可能是小小宠物,也可能是我们生命里很重要的人,那种分离与失去的感受,是我们身而为人必须要能够品尝和承受的。

这一切,究竟该怎么对我们眼前那个柔弱无助的小生命解释清楚呢?

别再纠缠死去后会怎样,换个角度说说活着的事

前不久带孩子去一家美术馆看插画展,旁边一对母女的对话深深打动了我。

女儿四岁左右的样子,在一幅与死亡有关的插画作品前问妈妈:“所有人都会死吗?”

妈妈淡定地点头:“是的。”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都会死吗?”

“是的。”

女儿开始咧嘴哭:“你们都死了就剩下我一个人,我怎么办……”

妈妈拍着宝宝安慰道:

“我们不会一起死的,爷爷奶奶很老时可能会生病,会死去,但那时爸爸妈妈还在,会在你身边继续照顾你。

等爸爸妈妈也变得很老很老时,你已经长得比妈妈现在还要大,能照顾好自己了,到那时你可能已经有自己的宝宝了呢。”

女儿还是很伤心:“可是你们都死了,我就见不到你们了…”

“你说的对,死去确实就见不到了。但是你看,现在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照顾你、陪你玩游戏的情景,你会记在脑子里的,你会一直记得我们,就像我们还在你身边一样。”

女儿已经快要哭了,指着自己的小脑袋说:“就算都在我脑子里,但是我就不能再要抱抱了…”

妈妈不紧不慢的说道:

“宝贝,你知道吗?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两个生命。身体是一个生命,从小婴儿开始逐渐长大、变老、死亡,就像树叶在春天发芽,在冬天从树上落下来一样;另一个生命呢,就是我们的身体在活着的时候所创造的东西。

比如你现在看到的这些很美丽的画,那些画出它们的人,很多都已经死去了,而这些画就是他们的另一个生命,一直活在这个世界上。”

这些话已经上升到生命的意义,小女孩似懂非懂。

妈妈接着说:

“只不过小朋友还没有长大,所以现在还只有身体的那个生命。所以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安全,要好好吃饭、睡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等身体的生命渐渐长大了,小朋友会学很多本领,学习这些本领,就是为了让我们在长大之后,能创造出其他东西,比如这些画,就是人的第二个生命。”

小女孩似乎看到了希望:“那我将来也画很多画,就可以活得更长了,对吗?”

妈妈笑着说道:“对,可以这么理解。不仅是这些画,还有那些好听的故事、好看的电影,都是人创造出来的,都是人的第二个生命。”

这位妈妈,就这样巧妙而成功地把孩子对死亡的恐惧转化成了对生命的渴望。

原来,我们可以不纠缠于死去以后会怎样,而是换个角度说说活着的事。

“人有两个生命”的说法,孩子年龄不同、理解力不同,未必都能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但这确实是一种非常正能量的说法。

身体那条命我们自己说了不算,可能再怎么努力也难逃一死,但对身体好一些,这条命可能就会长一点。

至于用身体所创造出的第二条生命,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决定它的长度。

当孩子感到害怕的时候,也是他需要安全感的时候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死亡的纠结点是不一样的。

3岁左右的小朋友,面对死亡的问题通常都是带着担忧的心情,觉得一旦发生“死”这种事,就没人陪伴和照顾自己了。

“人会死”是客观事实,不必否认,委婉地解释就好,可以告诉孩子,离去的亲人会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守护着他,让孩子感到温暖和安全。

当孩子明白就算亲人死去,也一样有人能照顾好他的生活时,他会安心许多。

再大些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思辩能力,简单的承认和安抚都不能满足他们的探索欲,还需要给他们一些正向引导,来强化他们内心的安全感。

这时,大家可以借鉴前面美术馆里那位妈妈的解释。毕竟,人生所学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告别而做准备——

我们走着走着,爷爷奶奶就走了;

再走着走着,爸爸妈妈走了,同学朋友走了;

最后我们自己也要和这个世界说再见。人生就是这样一场告别的过程,无论孩子还是我们自己,都在学习怎样才能没有遗憾地告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一二年级看图写话范文精选,快给孩子收藏了
学习:《学写童话》教学实录
1亿股民衷心地感谢李大霄
我的家风
一次次被感动的10张照片,你能忍到第几张不哭?
少年说‖元宝(187):一件让我感动的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