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法九要注

 道法九要注

瓊琯先生白玉蟾 編

陽真道人黃元誠 注

 

道法九要序

  三教異門,源同一也。

  注:道釋儒三教同一根源,此根源即是「大道」也。雖是三教同源,但切莫言之三教並修,若言三教二教並修之人終生無成。

 

  夫老氏之教者,清靜爲真宗,長生爲大道。悟之於象帝之先,達之於混元之始,不可得而名,強目曰道。

  注:老君李氏闡發大道之真諦,以「清靜」為宗,以「長生不死」為之旨要,了悟於萬象未成之先,通達於混沌未開之始。又萬象未成之先混沌未開之始者此本無名無形之地,故老君強名曰之以「道」。

 

  自一化生,出法度人。

  注:無中生有太一始生,太一者神之以靈號曰「元始」。《度人經》曰:「昔於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無量上品》。元始天尊當說是經。」自此出至道玄法濟度萬靈。

 

  法也者,可以盜天地之機,窮鬼神之理,可以助國安民,濟生度死,本出乎道。

  注:道法者,本出於無量玄玄之道也。可盜天地造化之機妙,可窮盡仙神鬼魔升化墮落之理,可科學利用民生可衛家保國,可廣濟眾生可超度幽籍。

 

  道不可離法,法不可離道,道法相符可以濟世。近世學法之士,不究道源只參符咒。

  注:道不可離法用,道若無法可應用者即為「空口妄想」之道。法用不可離道,法若離道者「必無靈無可應驗」。近代學道法之人,不詳究道法根源終日化符、念咒、掐訣、步罡、祭拜星辰、空想罡炁,此者何能靈而有驗者。(白祖在宋代直至民國成立的現代皆是有此大病,真可謂之人心不古也。)

 

  茲不得已略述九事編成一帙名曰《九要》,以警學道之士證入玄妙之門不墮昏迷之路,人人得道箇箇成真豈不美歟!

瓊山道人白玉蟾序

  注:見此世風日下道法衰微,為此故不得已而為之,略述學道九大事綱而編成一冊,名曰《九要》。以此道法九要來警育我道玄門後學之士,相望能得證入玄妙之門,不墮入昏迷空亡之路,人人得道個個成真,此豈不為上妙之事矣。

 

立身第一

  學道之士,當先立身,自愧得生人道。

  注:學道之人首先須當「立德、修身」,自愧今世得生「人道」。得生人道雖不為惡道之流,但此道是非糾葛離惡道亦不遠矣,以此可知自身宿緣糾纏不為清妙之果,是而乃生於此再為人身,故須常發慚愧之心而誡己,勿可自滿自賤於形色境遇之惑。

 

  每日焚香稽首皈依 太上大道三寶。

  注:每日焚香誠其心意祈請皈依於 太上大道三寶。

  三寶者,道經《三寶大有金書》有載「天寶君、靈寶君、神寶君,此三寶皆三炁之尊神」。

  「天寶君」居高上大有玉清宮,此玄門尊為 元始天尊

  「靈寶君」居上清玄都玉京七寶紫微宮,此玄門尊為 靈寶天尊

  「神寶君」居三皇洞神太清太極宮,此玄門尊為 道德天尊

  又者玉清、上清、太清,此者即為常言「三清」之由來。

 

  首陳以往之愆,祈請自新之佑。

  注:徹徹底底的「懺悔」過往諸多的非道之行,祈請我三清道祖授予洗心自新之機會與庇佑。

 

  披閱經典,廣覽玄文。

  注:廣閱至道玄門清靜正教之經典,使其自心靈性能受歷代各玄門宗師、真人、至人等等合道清靜之言所啟發,在與至道同羽之間言論可不落俗鄙之語,與道門信士交談之間引經據典可揚我道玄門清靜灑脫之言。

 

  屏除害人損物之心,克務好生濟人之念。

  注:內者時時在自心之中斬除害人損物之惡心,此惡心一升即效法雷霆之迅斬除殆盡,《金光神咒》曰:「內有霹靂,雷神隱名。」即有此義。外者效法蒼天好生之德,克己之學能救濟萬靈。

 

  孜孜向善,事事求真,精嚴香火,孝順父母,恭敬尊長,動止端莊,威儀整肅。

  注:孜孜不倦努力為善,日日應事不可鄉愿馬虎,教子以嚴、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言行舉止端莊不落粗俗,衣著容貌整潔簡單樸素不著奢華。

 

  勿生邪淫妄想,勿遊花衢柳陌。

  注:欲學至道之人勿可令淫邪妄想孳溢橫流於心內,心滿邪念何能清靜之學留於心中。勿放蕩形駭遐遊於煙花酒肆之間,行舉放肆必然無能自戒自律,無能自律者何能堅心向道不退。

 

  勿臨誅戮之場,勿親屍穢之地。

  注:欲學至道之人勿臨刑殺屠宰之地,須知天有好生之德惡殺生之舉。勿久留置屍墳塋之地,當知長生之道取其生氣,墳塋敗屍者死穢之氣也當避而遠之。

 

  清靜身心,遠離惡黨。

  注:欲學至道之人當宜清靜身心遠離所行非道之朋黨。

 

  始宜尋師訪道請問高人,此乃初真之士。當依此道行之。

  注:立德、修身行之有達爾後即可開始訪道四方尋覓名師請教於高修之人,有此之行乃為初學至道之人的正確行為。

 

求師第二

  學道之士,須是得遇作家方可明真悟道。

  注:欲求學於至道之人,必須求遇於實修真學之人者方可領悟明瞭至道之真諦。

 

  得遇真師,方可皈向傳道受法。

  注:得遇有真法承傳之師者,其師方可明點皈依祖庭之向,傳授超脫生死不再流浪之法。

 

  須是日前揣度其師,委有妙理源流清切,然後親近。日積月深,恭敬信向。

  注:若遇高功之人要拜其為師之先,須多方觀察其言行之間是否相符,於道法之解說是否條理分明,是否合於清靜之然之旨歸,若都合宜者則可親近之。無論歲月之變遷如何,皆以恭敬誠信之心待之其師。

 

  次宜具狀齎香,盟天誓地歃血飲丹,傳授道書隱訣秘法玄文,佩奉修持。

  注:其次齊備香案整立道壇,自書黃簡與天地盟誓,拜入玄門之下與祖天尊師徒相認,自此才可祖法相承一炁相連,有此爾後其師方可傳授明點「道書隱訣、祕法玄文」,道人得之此中奧要才能奉法修持。

  「盟天誓地」此者非其師者令門徒發下毒誓而達盲目的約束力,是要門生立下道願,以其願而生力,使其一生之中無論面臨多少磨難皆不退道心。又有與天地盟誓者可授奪造化機要此玄奧之舉。又有天地共鑒,若道人學道法而濫用荼毒生靈者,必受碎形滅魂天地共懲之意。

  「歃血」此者非是斬雞頭灑狗血此等血腥之舉,此為師徒相認如父子血親相見之言。

  「飲丹」此者為至道玄法,新拜入玄門者由其師提起祖炁澆注其靈元,使其祖炁相承,此有玄玄故不多言。

 

  雖得其傳不可便棄,常侍師門參隨左右,求請口訣玄奧庶無疑難,自然行之有靈。

  注:雖然師者傾囊相授之,道人有得學者不可逕自棄師而去。當常侍師門隨師左右,所得之口訣、玄文、奧義等等皆無疑惑難解者,行持久之自然可有靈驗。

 

  嘗聞高古祖師徒弟皈向者紛紛然甚衆,師按察徒弟之心中有心。

  注:曾聞古時玄門宗師因德高望重聲名四播,各方人士投簡入門者有千百人之眾,其師者觀察諸位弟子心中自有底算。

 

  行不中者不與之,

  注:言行舉止過於偏激者不授要法。

 

  不盡誠者不與之,

  注:學道無誠事師虛偽者不授要法。

 

  五逆者不與之,

  注:違逆五倫者不授要法。

 

  及有疾者不與之,

  注:天生五體不全者不授要法。

 

  吏曹獄卒、始勤終怠者亦不與之。

  注:任職於刑罰殺戮者、起勤而中怠者不授要法。

 

  中有徒弟若與師心契合氣味相投隨機應化,得度者當以愧心對之。

  注:其中若有徒弟與師心相符者,師於隨機應用點化其徒之,徒得之者當以敬愧之心得而蓄之勿可多言誤道。

 

  忽遇師門試探弟子,難以難事相付勾幹,或中間不從所求,弟子且莫私起怒心。若生怨恨以貽咎師之愆,陰過陽報毫分無失。所得法中神明將吏亦不輔助。豈不聞漢張良事黃石公,三進圮橋之履公見誠心,乃傳素書後爲君師,若求師者當究是理。

  注:有遇師門試探弟子道心如何,責付與難為之事或將置其角落不予聞問,此時弟子莫起憤怨之心。有言人心隔肚皮,玉不琢不成器,遇有考驗切莫驚慌失措。若徒心生怨懟者冥冥之中秋毫甚察,其師所授玄奧妙法之中神明將吏亦不輔助,故其徒必然屢行而不驗。黃石公擲鞋圮橋之下三試張良,求師者當記此史例於心。

  雖言如此但學道之人須事切記「真師者必不令其徒違犯道誡、國法」,初學之人若遇其偽師令徒妄為者,此者切莫愚行!

  「學道未成敗道先、習法未就入牢籠」此必然不為明師授徒之舉,由古至今舉著道門旗幟之敗類不勝其數,言陰陽雙修實者邪淫自靡,言施財積德實者納為私用。

  舉「難以難事」為例,如有年少血盛者,令其站樁必然數時而不倦,但若令之安坐者必然如臨針氈分秒難定(身上好似有蟲一般),敝人年少入玄門即遇此事,昔時祖門常令敝人收心閉目安坐,敝人當時年少曾向祖門抗議為何不能站著練,祖門言之:「此法收心為主,心在那裏你可曾知之?如堅不坐下以後你可不用再來!」祖門言之森竣,敝人那時也就乖乖的坐下。

  每憶此事自覺慚愧又甚可笑,祖門當時之意已然明解「心者神所居之為帥,不明心者萬法不靈。」故為慚愧。又年少無知的我,竟敢向祖門抗議胡鬧此甚為可笑之。

 

  道法之師,始終心意如一,弟子始終亦如一,進道自然無魔。所謂弟子求師易,師求弟子難,誠哉是言也。

  注:授道法之師者其心意始終如一不有偏旁,弟子者亦是如此,入道修業自然磨難無生。正所謂「弟子求師易,師求弟子難。」此言甚是實也。

 

守分第三

  人生天地之間,衣食自然分定,誠宜守之常生慚愧之心勿起貪戀之想。

  注:人生於天地之間者,一生之衣食之多寡自然有其定份,故學道之人誠宜自守其份,於心中須常生愧至人道之心勿可起貪戀心外物之妄想,妄想一生心則滿溢則道不來居,於此者無能學道。滿腦之中塞滿身外之物,何能有時學以至道?

 

  富者自富貧者自貧,都緣夙世根基,不得心懷嫉妒。

  注:富者自有其富之緣,貧者自有貧之因,此緣因來自宿世根基也,此中有承負之力有氣數之因,道人勿可懷憤世嫉俗之心。

 

  學道惟一溫飽足矣,若不守分外求,則禍患必至。所謂顔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顔回者賢人也。

  注:學道之人所求不多惟其衣食溫飽則大所滿足矣,若不守本身份際假意外求者則禍患必然迅至矣,殊不知學道三年賣道求錢,雖此等之人多如過江之鯽但何者不為難堪,輕者身敗名裂重者官牢纏身。古賢哲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故因其所行,賢名可留千年。

 

  學道人若外取他求,則反招殃惑也,道不成而法不應。若依此修行法在其中矣。

  注:若學道之人貪取身外非份之物者,則必遭外物之殃患必受其物之誘惑,此等之人必然學道無成法無能應驗。道人若能安守本份樂天而知命者,故可游於道中法不離身矣。

 

持戒第四

  夫行持者,行之以道法,持之以禁戒。明其二字端的方可以行持。先學受戒持齋,神明自然輔佐。

  注:何為學道之人之「行持」?行者,行之以清靜道法,持者,持之以道禁之戒。須徹底明白二字之本意才可行持而有驗,道人先學受戒持齋,神明將吏自然輔佐其人。

  行者,行之以清靜道法,非關清靜者此法必不源於道,若失道源行之無效浪費生命而已。

  持者,持之以道禁之戒。

  道者清靜也,非關清靜者禁之戒之。

  道者自然也,逆反自然者禁之戒之。

  道者天理也,無天理可合者禁之戒之。

  道者生生之德也,無生生之德者禁之戒之。

  道者仁心也,無仁人之心者禁之戒之。

  道者正氣也,無正氣之行者禁之戒之。

  道者節禮也,非禮之動者禁之戒之。

  道者法紀也,違法犯紀者禁之戒之。

  道者倫常也,逆犯倫常者禁之戒之。

 

  薩真人云:

道法於身不等閒,思量戒行徹心寒。

千載鐵樹開花易,一入酆都出世難。

  豈不聞真人燒獰神廟,其神暗隨左右,經一十二載,真人未嘗有纖毫犯戒,其神皈降爲輔將。真人若一犯戒,其神報仇必矣,今人豈可不持戒。

  注:真人薩守堅於昔時起天雷之力轟伐淫祀之廟,其主神歸廟爾後見廟祀子孫遭薩真人雷殛殆盡,於此其主神氣憤難平故回奏天庭欲意回懲,天帝賜其主神「擊神鋼鞭」一杖,天帝有令若真人有犯戒律者即可刑之,其主神暗隨薩真人十二年未曾見犯,因薩祖之恪守戒律德行凜然,其主神現身於薩祖之前自請皈降為薩祖護法。其主神於後世受封為「王靈官」俗稱「王天君」現為玄門護法威神之一。

  學道之人當思薩祖當日之行,若薩真人一旦犯戒必受回懲,今日之學道之人豈可不思身持禁戒而行之。

 

  更當布德施仁,濟貧救苦。昔旌陽許真君,一困者爲患,其家抱狀投之於君,君聞得疾之因,乃緣貧乏不得志而已。真君以錢封之于符牒,祝曰:此符付患者開之。回家,患者開牒得錢,以周其急,其患頓愈。

  注:學道之人更須布德施仁救濟貧苦之人。古時許真君曾遇一患重病者,其家人投狀告於真君,真君聽聞其病因乃是因一時家貧而不得其志。真君乃以錢封於符牒之中,對其家人說此符只能給病人開之,其回家爾後病人開其符牒得其錢以應燃眉之急,其患困鬱所生之病頓然而癒。

 

  濟貧佈施則積陰德,行符之人則建功,皆出於無心不可著相。著相爲之則不是矣,若功成果滿升舉可期矣。

  注:濟貧佈施可積陰德,行符助人可建道功。然而以上皆出於無心之舉,不可留心而著功德之相,一著此相則毫無功德可言,若學道之人功德滿足成道之日則不遠矣。

 

明道第五

  夫道者,入聖超凡福資九祖,逍遙無礙之鄉,逸樂有玄之境,聚則成形散則爲風,三清共論玉帝同談,不屬五行超離三界,此乃證虛無之妙道。

  注:成道者,可超凡入聖超拔九祖,可逍遙於無礙之鄉,可仙遊有玄之境,聚則成形散則爲風,當升金階得受三清之論,當入紫廷得聞玉帝之言,此法身可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有此之功者乃是已成證清靜虛無之妙道矣。

 

  欲登此道先修人道,去除妄想滅盡六識,明立玄牝根基,須分陰符陽火,如雞抱卵,出有入無。

  注:欲登此清靜虛無之妙道須先以修身立德之人道下手,爾後去除妄想滅盡六識之牽絆,明立玄牝之根基洞了玄關之奧妙,須分陰符陽火迴光返照神氣真面目,神氣相擁如雞抱卵,行之日久則可出有入無,此者非關神通乃用勤字。

 

  功成行滿身外有身。仙丹妙寶隨意自取,玉室金樓隨心自化,呼風叱雨坐役鬼神,噓炁可以治病,點石可以爲金,不與凡同,奉膺天詔,證果真仙矣。

  注:此段真人之言玄玄無量。

 

行法第六

  夫法者,洞曉陰陽造化,明達鬼神機關,呼風召雷祈晴請雨,行符咒水治病驅邪。積行累功,與道合真超凡入聖。必先明心知理,了了分明不在狐疑。

  注:欲行道法者,先須洞曉陰陽造化之理,明達鬼神部司麾所之駐地,呼風召雷祈晴請雨,行符咒水治病驅邪。此等可累積功行,滿足者則與道合真超凡入聖。而於此之先必心明其理,條條分明不存可疑之處,方可運用自如。

 

  欲祈雨救旱,先擇龍潭江海、碧壑深淵,雲龍出沒之地,依法書篆鐵札投之。如不應方動法部雷神,擇日限時登壇發用。

  注:此為祈雨之法要。

 

  祈晴之事在乎誠心靜念,運動陽神,召起馮夷風部之神,掃除雲霧蕩散陰霾,易歉爲豐救民疾苦,若德合天心應之隨手。

  注:此為祈晴之法訣。

 

  驅邪之道,先立正己之心,毋生妄想,審究真僞。

  注:驅逐邪鬼之道,須先時時正己之心,勿可心生妄念,當知邪鬼精怪得聽心音,妄心一生法無可應,此時邪鬼雀躍無懼道人臨之。且臨壇之先須確知真偽,寂而察查可否有死幽邪惡之氣存之,亦或是人心為惡自招承負,抑或是虛鬧一場人來惡戲也。臨壇之先不可不知、不可不察,此全仗道人平日修為之功夫也。

 

  古云:「若要降魔鬼,先降自己邪。」當以誠心召將而驅之,若傳人不一聞法避罪逃遁者,差雷神巡歷而馘之。

  注:古云:「若要降魔鬼,先降自己邪。」,當以精誠之心召祖門本部神將而驅之,若邪精聞法而遁逃者,當發動法部雷神巡捕而劈之。

 

  若遣祟,切不可發送酆都,沒後恐有連累,戒之慎之。

  注:若捕獲邪祟精怪,不可發送酆都陰司,須咐神將解送至北極驅邪院交由玄帝察審發落,若交付陰司再審恐有攀誣牽累之禍,當於此事道人須戒之慎之。

 

  若治病之法,宜仔細察其病證,此當給以符水治之。蓋人之氣運於三焦五臟之間,順則平康逆則成病。

  注:治病之法須仔細觀察病徵,施以符水而治之,人身之血氣運於三焦五臟之間,氣血順則康健逆則成病。

  雖之此法必當可行,但現代國法已不為道人施符治病,故此法自用則可勿對外輕施,因道者法紀也,違法犯紀者禁之戒之。

 

  或嗜欲失節,或心意不足而成邪。故邪氣侵則成病,以我正真之氣,滌彼不正之邪,以我之真陽敵彼之陰。

  注:或有嗜欲失節者或有心神散亂而病者,此皆邪氣侵犯而成之病,是故以我純一之正氣,洗彼人不正之邪氣,以我之真陽之氣退彼陰昏病氣。

 

  若患者執迷邪道,可方便化之符水而治之。

  注:若來人著於無名邪穢,可用符水方便化而退之。

 

  救人功滿而證仙階,而爲妙果歟!

  注:救人無數功行圓滿可直證仙階,此為道法玄妙之果矣。

 

守一第七

  近觀行持者間,或不靈呼召不應者,何故?

  注:近觀道法行持者之間,或有不靈召降不應者,此為何故?

 

  初真行法者累驗,廣學者卻不如之,此非法之不應也,緣學者多傳廣學,反使不能純一分散元陽,登壇之際神不歸一法不靈應。

  注:初學法之道人往往行而驗之,廣學多聞者反而難以有應,此者非道法不有靈應也,只因道人博學廣文習以多門之法脈,以此反使功行運用不能純一故而元陽散亂,登壇祭法之時心神不歸一,故道法無可靈應。

 

  豈不聞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靈。今志於行持者,必當守一法而自然通天徹地。不知守玄抱一爲最上功夫,但耽於廣學反不能純一矣。

  注:於此豈不聞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靈。」今日志心於道法行持者,必當煉守一法使之熟練通貫有此者自然可通天撤地。若不知守玄抱一為最上層知功夫者,博學好聞反而不能純一而自誤矣。

 

  蓋上古祖師,雖有盈箱滿筪靈書,留之引導凡愚開發後學。不知師心自有致一之妙,不教人見聞,鬼神亦不知其機,用之則有感通。

  注:上古玄門之祖師雖有靈書玄文滿匣,那些是留給後生因根氣不同而於引導之用,殊不知其師者自有一法通貫之妙用,此妙於身內人不得見聞,鬼神雖靈亦不知其機妙所在,然而純一通貫者寂而感通,應事無所可礙。

 

  且法印亦不可多,專以心主一印、治一司、專用一將仍立壇靖。晨夕香火崇奉,出入威儀動止恭敬,誠信相孚自然靈應。

  注:且法印亦不可多得,專心一印、一司、專感召一神將,於此即可置立道壇靖室。晨夕香火供奉出入態度恭敬,敬神拜祖如在眼前,誠信相符者自然而然靈而有應。(現代法印靖室隨處可見,時人殊不知法印令牌須時時祭之。多印多牌如何可得驗效。)

 

  切不可疑惑有無昧於靈台。須是先以誠敬守之必獲靈驗,斯爲守一之道矣。

  注:道人於行持之間,切不可生有無疑惑心,必用以精誠虔敬之心守之,行之必獲靈驗,此為守一之道矣。

 

濟度第八

  學道之人洞明心地,不樂奢華,不嫌貧賤,不著於塵累之鄉,不漂於愛河之內,恬淡自然逍遙無礙塵世和同。

  注:學道之人泰定有成故可洞明元神,不樂於奢侈榮華之居,不嫌惡貧困低賤之境,不著心於此俗塵之鄉,不溺於欲愛之河中,恬簡日就故自然瀟灑而無礙,和光同塵非有驚世駭俗之為。

 

  先當行符治病,濟物利人。此可拔贖沈淪出離冥趣,先度祖宗次及五道。

  注:學道之人所持行者,可先用法符卻邪治病以濟世利人。雖此功可超拔幽籍,但須先度此世血脈祖姓之宗,次而普及五道眾生。

 

  以我之明覺彼之滯,以我之真化彼之妄,以我之陽煉彼之陰,以我之飽充彼之饑,超升出離普度無窮斯爲濟度矣。

  注:以我之明覺彼之滯,以我之真化彼之妄,以我之陽煉彼之陰,以我之飽充彼之饑,此四訣要即為超拔普渡之要言也。

 

繼襲第九

  學道之人,得遇明師傳授秘法,修之於身行之於世,人天敬仰,末學皈依愧非小事,當知感天地陰陽生育之恩,國王父母劬勞撫養之德,度師傳道度法之惠,則天地、國王、父母、師友,不可不敬,稍有違慢則真道不成神明不佑。

  注:學道之人,得遇明師傳授秘法,修之於身行之於世,有此之實者則人天共敬之,且後學皈依玄門非為爾爾小事,學人當知天地、國王、父母、師友之恩德,此不可不敬,若輕忽怠慢而不敬者,真道無成神明無佑。

 

  道法既得於身,道成法應可擇人而付度之,不可斷絕道脈。須是平日揣磨,得其人可以付者付之。苟非其人亦不可輕傳也,罪有所歸。

  注:學道之人道法於身,道成爾後應擇人而付之度之,不可令道脈斷絕。須察照後生有德有道心之人付之其法。若不運其心真法輕傳者,其犯道過亦是難當。

 

  若得人傳授,但依祖師源流,不可增損字訣。忠孝之心相契,切勿生人我之心。

  注:若得真師傳授之,但依祖師源流承襲道統,真文訣要不可增損字句。依忠孝之心故玄門血脈相承,切勿生人我族類差別之心而不傳之。

 

  弟子若負師,天地神明,昭然鑒察,毫分無失。師僞,弟子亦然。

  注:徒若謗祖逆師必然天地共鑒,日後歸去北台鐵冊分毫無差。若偽師者所授之弟子亦是偽然。

 

  若無人可度,石匣藏於名山福地、海島龍宮,劫運流行自然出世。

  注:若無人可度付者,將其法訣秘要置於石匣藏於名山福地,或置於世外仙島龍宮之中,待劫運流轉爾後機運一至法訣秘要自然出世,有德之人得之即可再續道脈。

 

  予感天地父母生化之恩,諸師傳道教訓之德,將其所得。冊成九事以警後學,若修身立己積德累功,上體天心下利人物,行道成真超凡入聖。伏望見聞咸希觀覽。

瓊山道人白玉蟾 述

歲次壬辰年春月 2012-2-3 陽真道人黃元誠 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法九要
[转载]道法九要  瓊山道人白玉蟾述
道家静坐养生修炼的方法
道家睡功法
蕭天石:中年人養生要訣
道家《忘字訣》《損字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