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黛玉:我为这旷世的寂寞浮一大白

古人常作悲秋之词,李清照说“红藕香残玉簟秋。”,杜牧说“银烛秋光冷画屏。”,张籍在洛阳城里听见秋风,就“欲作家书意万重。”南宋吴文英有言:“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再美的花朵开过艳丽便凋谢,再潺潺的流水淌过深秋便枯竭。因之,大多女子细微又微弱的哀愁常在清秋,对月落泪,对残荷讲心,对凋零的花朵空叹。

而位于金陵十二钗之首的林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寄人篱下,父母双亡,漂泊辗转,兼体弱多病。在本就污浊压抑的社会环境中,更加细腻敏感,不仅在秋雨的凄凉中秉烛落泪,更是在明媚之春,悲鸣不能自已,以落花自况,手把花锄,忍踏落花,寂寞芳霏下,伤时哭出一篇后难再拟的《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似谶成真,聪明灵动如黛玉,也逃不过这命运的枷锁。不懂黛玉者,说她只会悲天悯人,但其实并非如此,《葬花吟》便给出了答案。

笔者初读此篇也泯然似众:这不就是小女生心思细腻胡思乱想吗?虽说算是幼年黛玉全部哀音的代表,可不免也就是残花落絮,流水哀愁罢了。

直到再年长一些,我才恍然大悟:葬的不只是谢地之花,是香消玉殒的她自己,更是大观园中诸多“桃李芳霏”。更兼有“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这样豪气逼人之句。

这不只是一个在风刀霜剑中难以自保的柔弱女子的悲音,更是末世洪流中对可笑命运的质问,对脏乱现实的反抗!可在这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大家空余缱绻漂泊,谁又能真的肋下生双翼,谁又能摆脱这早就写好的结局?这场末世的暴雨又几时才休?

“荒唐”如黛玉,要为落花缝香囊作冢,还要为春天的转瞬即逝一大哭,还要作诗:发自肺腑,字字泣血。越是明媚娇艳的春天,才越让黛玉感到悲哀无助。

红楼原文中有提到说黛玉自小喜散不喜聚,自觉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最后的结局既然都是散,那就不如不聚。聚在一起固然欢喜,但散时必然就会落寞孤寂。

当这份郁闷落笔成诗,当何处有香丘转为天问,当她独特的灵性迷人被掩埋在将倾的大厦之中:独留一人,明月将缺,庭前花谢,春残香尽。若知明年花会更好,又与谁同?

黛玉又是极聪颖的,一句“至贵者宝,至坚者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竟使宝玉愧不能答。她不止是在作诗参禅上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悟性,甚至在呛人上也有独特的魅力,常常令人不能够答。

是时宝玉正在薛姨妈那吃酒,李嬷嬷不断上来阻拦,黛玉冷笑道:“我为什么助他?我也不犯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定。“

一句话竟李嬷嬷急得无话说。真就如宝钗所说黛玉的一张嘴叫人恨也不是爱也不是。更兼有讽刺刘姥姥的“携蝗大嚼图”引得众姐妹一阵喧笑,称赞她的比喻妙趣横生。

只是可惜像黛玉这样生动的女子,竟也日夜孤独辗转难眠。纵然她有贾母的宠爱,也确认了自己在宝玉心中的位置,但毕竟自己孤苦无依,在苏州也无可投靠的亲戚。

或许想起自己的终生大事操于他人之手,或许想到自己将别离人世,也或许是在大观园欢声笑语的背后她早就料到这荒唐的结局。借诗抒怀,借这哄乱的戏剧为这末世浮沉敬一大海。

作者:江海逢,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黛玉原本姓秦?她真正的身份碾压薛宝钗
林黛玉 深度解析
林黛玉魂归何处?
燕子证明,林黛玉是勤劳、风趣的姑娘,潇湘馆是和睦幸福的大家庭
读红楼梦感言(连载)二十五、经典故事述评(9)
《红楼梦》里葬了几次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